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他这个能力!

09-30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他这个能力!”,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他这个能力!

我的侄子小熊从小成绩优异,高考后,顺利进入了一所北方重点大学,家人大喜,以为从此万事无忧了。

但是进去不久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小熊便发现,学校可真是人才辈出,同学中不乏成绩好又多才多艺,受人欢迎的优等生,小熊上进心强,可惜即没拿下成绩第一,也没能在学生会竞选中胜出,于是天天电话向父母们诉苦。

都怪你们从小舍不得钱没让我参加兴趣班,辅导班,我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过去别人什么都行,我除了成绩啥也不行,现在更好,来到大环境,我连成绩都没有了。

小熊抱怨,作为父亲的大熊也开始自责,都怪我当年小气,要是当初送他去学小提琴,没准有个才艺就在学生会胜出了。

我听后摇头,竞选学生会长可不是仅仅需要特长,它还需要竞选者非凡的演讲能力与领导合作能力,难不成竞选上的孩子从小就是报了这么多兴趣班?

大熊一打听入选者,小熊不好意思的说,他呀,家境比我们家还不如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什么都会,可能是天赋吧。

我听后问小熊,你的学习好吗?

小熊说当然好,虽然没排第一,但是也排前十。

那你的学习能力好吗?我问他,

这下他沉默了,一旁的大熊也沉默了。

因为他们忽略了不仅是作为孩子,甚至是作为家长都应该具备的能力,那就是卓越的学习能力。

我们不少家长都对学习两字有着一定的误解,好像学习就是校园书本里的知识点,考试的成绩,却忘了学习不该只局限于文化知识,它应该是一个孩子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生活人际的能力。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为了复杂的数学题发难时,就会和老师开玩笑,干嘛要学这么复杂呀,以后孩子长大了去买菜也用不到几何数学呀。

老师笑着解释,现在孩子所学的知识点也许和孩子今后的实际生活甚至职业关系都不大,但是它培养了孩子的思维,锻炼了孩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里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时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要学习语文书上的古诗,甚至如何削好一个苹果,如何系好鞋带,遇见陌生人时如何礼貌问候,与小朋友玩耍时如何受欢迎,都是需要孩子去观察去学习的。

家长有时能注意到提醒孩子学习这些技能,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孩子在成长生活体验中慢慢去观察体验的。

那么如何练就孩子卓越的自我学习能力,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从最简单的家电使用说明书开始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而孩子对新奇的东西也是充满好奇,当家里购置新电器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打开,然后先询问孩子电器如何使用,比如吸尘器要如何打开,如果突然停止了怎么办?

在耐心询问孩子的观点后,可以拿出使用说明单和孩子一起阅读,对于正确的地方要给予表扬,错误地方让孩子阅读说明文字,然后带领孩子一起使用。

孩子便会明白,原来现实生活里不懂不会做的事,是可以通过阅读知识来解决的。

培养孩子的观察总结能力

孩子上学时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和父母分享,父母应该带着孩子深究现象去发现本质。

比如,一个孩子放学后和妈妈说起班上有位同学,大家都不喜欢他,妈妈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孩子说因为他不好玩,于是当天妈妈给孩子布置了任务,去观察这个小朋友不好玩的具体点。

第二天孩子回家,告诉妈妈,因为这位小朋友总喜欢抢大家的零食吃,却不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大家,那他不好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妈妈问。

孩子想了一会说,因为他不尊重别人的想法,也不懂分享。

培养孩子良好的锻炼习惯

好的身体条件是孩子自学时充沛精力的保证,因为时刻保持的观察力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

一个体弱的孩子能保证好文化课学习能力就已经不错了,又哪有时间去观察生活教给他的东西,因此家长要培养其孩子爱运动的好习惯,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听完的讲述后,小熊表示愿意从现在起开始培养卓越的学习能力,不再把自己学习成绩外的能力弱,归结于父母没有让报兴趣班。

不久我便接到他的电话,靠着观察那些演说能力好的同学,没去过演讲班的他现在也能上台演说了,甚至还自学了吉他弹唱。

我原来以为不管学什么都要靠老师交,可是自从提高了学习能力,我才发现,生活处处是老师呀。

卓越的学习能力,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是一种强大的适应生存能力,我们相信拥有这样能力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都会大放光芒。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教给孩子独处的能力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的声音。在软禁的无数日子,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

一个没有彪悍内心的人,经过这些灾难,人一定都垮掉了。这两个人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在出来时更坚强了。我甚至怀疑,他们在独处当中,将自己的政见,锤炼得更为合理,更接近理想了——一个独处的人,是不用和现实做什么妥协的。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独”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我们以前学英文,记得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Amancanbealonewithoutbeinglonely.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搅合到了一起。有首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事实上,有段时间某地方政府曾让人监控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

作为一个深度内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倒置——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是社会的同质化倾向。很多时候,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贬低,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

《大学》、《中庸》中都有“慎独”一说。我当年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有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告诫我,说年轻人要“慎独”,最好不要独处。我近日去查有关资料,发觉他所理解的“慎独”,未必是先贤的本意。

朱子对《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解释是:“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应该说"慎独"的本意,是我们独处中自省,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就胡作非为。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快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位外向的同学到底怎样,反正我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多悲惨,事实上我自得其乐的时候居多。我们家两口子,腐败分子很外向,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来”。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

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我看他的诸多灵感,也不是和人碰撞出来的。有一年他被人拉去参加一次晚会,很多人过来赞美他的成就,他好不容易躲到了一个角落,一个人概叹:要是这里有只狗多好。

喧闹的社交场合,交流的质量往往是一木桶原理,交流往往会跌落到最没思想者的水平,因此很多社交聚会才如此愚蠢而无聊。我曾经在《三千臭皮匠》和《达赖喇嘛和十二怒汉》两篇文章里写过,人处在集体中的时候,未必就会“集思广益”(当然有时候会,这需要一定的会议主持技巧)。一个愚蠢的意见领导者,加上集体的隐形压力,会使得交流质量严重下滑,不大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成果来。

为什么不让喜欢独处的人独处呢?甚至表示欣赏呢?

独处也是一种修炼。我们通常认为孤独是一种个性,好像是个人人生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但周国平先生就说,孤独是一种能力。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叔本华比周国平走得更远,把不能独处的人基本上当成了一种低能,他也否定了把社交作为幸福来源的可能:

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是的,一个独处的人是自由的,这是高墙围不住的。这样的精神特质,会让那些迫害者受不了,但有时候也会感化目睹的人。我看过曼德拉的一部影片《自由的颜色》,那影片中的狱卒,就受到了曼德拉的自由精神的影响。

作家刘瑜感慨说曼德拉坐牢将近三十年没挨过打,这是跟曼德拉周围那个狱卒有关的。而这个狱卒,又是被曼德拉不肯屈就的自由精神所感化的。

叔本华很瞧不起那些喜欢凑热闹的人,他认为这些人面对自己只能看到一个可怜虫,所以才不愿意独处,而寄情群体的喧闹和刺激,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时隔多年,我可不想跟外向的朋友说:“你这个外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一个多元共存,五颜六色的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对于个人来说,关键还是个合理的平衡,理想的状况是一个人既能独处,也能交往。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社会里,更需要强调的是独处的能力。加德纳的多重智能学说里就有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能力这一条。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教育者更重视加德纳所称的社交智能。

当然,我们成人,说内向也好外向也好,只是说说而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儿童则是可塑的。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天天赶鸭子上架地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是教育之大忌,因为不是所有的“活泼”都是健康的。

我发觉,我们家小孩平时还好,有时候跟一群小朋友疯玩一顿之后,回来倒是什么恶习都有了。很多“有出息”的小孩反倒文文静静。

在亨廷顿的时候,我问过女儿上了麻省理工的于太太,问她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息,秘诀是什么?她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

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教育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

有天晚上,我带F3和F4两个孩子去Barnes&Nobel,两个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个人在看一本叫DiaryofAWimpyKid的书,一个在看MagicTreehouse,两个人都坐着安安静静地在看,一连两个小时,直到把书看完。我一直在他们的身边,没有说话,但那两个小时,是我所体验的最幸福的时光之一。

在这个暑假一起陪孩子锻炼动手能力


不知不觉暑假已经过半啦

小朋友们是不是还在海边挖沙拾贝?

还是在忙碌于行走在不同的国家?

又或者奔走于各种兴趣班?

如果答案都是“NO”,那你一定和小编一样“家里蹲”了吧~

苏州迎来高温天气,出门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那么在家里怎么样让小朋友的暑期生活变得既丰富又有趣呢?

小编给你支几招~~

1

亲子手工

亲子手工不仅能够拉近亲子关系,还能锻炼小朋友的动手动脑能力。那么有哪些手工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家里完成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卷纸筒的N种可能~

美人鱼

神奇的望远镜

超级火箭

怎么样这些亲子手工是不是又简单又深得孩子的心呢~

2

亲子厨房

和孩子完成了手工,来一盘美味的食物是不是更完美。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动起来吧,吃到自己参与制作的美食肯定更加美味。

美味饭团

制作方法:根据个人喜好提前准备好玉米粒,胡萝卜、黄瓜和香肠切成小块状,准备好一碗米饭。请小朋友将米饭和准备好的食材混合在一起捏成团状。

温馨提示:制作之前一定要将小手洗干净哦~

西班牙Deviled Eggs

制作方法:干净的碗和勺子,沙拉酱,煮好的鸡蛋若干,去壳并一切为二,取出蛋黄,将一些蛋白切成小块状。将切好的蛋白丁和蛋黄放入碗中,加入适量沙拉酱,请小朋友用勺子均匀搅拌直至食材融合。完成后取一平勺放入蛋白中的凹槽处就大功告成啦~

3

亲子阅读

做了手工,吃了美食,小朋友就该休息一下啦~这个时候快和妈妈做在沙发上观看我们的Roxey’s story time吧~

苏科外微信公众号每周都会放送一次Roxey的故事时间,宝贝们通过收看Roxey讲故事,能从绘本中体验到乐趣,也能够学习到知识哦!~

把童话留给孩子


在近期播出的《爸爸出哪儿》中,每一位萌宝的爸爸都扮演了动画中的角色,用另一种方式与自己的孩子玩耍,在这些父子关系中,不得不说“傻白甜”诺一王子,面对观音姐姐时的表现,那个西游记十级学者,就算是看到了史上最奇葩的观音娘娘,还是会那样虔诚的双手合十、诚心跪拜。而当问及愿不愿意做善财童子时,但你以为他会欢天喜地的追随而去,他却给了一个360度的回旋:我怕去了之后,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就像刘烨说的,孩子的世界就应该有童话,由此,你是否能够窥见到,童话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呢?1、幻想既是孩子的特点,又是童话故事的灵魂3~6岁的孩子,是存在着泛灵心理的,他会赋予很多非生命体以生命,常会把玩具当做伙伴进行游戏、交谈。而当孩子们进入到同样的充满着幻想艺术的童话世界后,他会看到立刻喜欢上这里所有的有灵性的花草鱼虫,并将自己代进这个世界中,享受着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世界。2、童话可以丰富孩子的情绪情感童年时期,是丰富孩子各种感觉、情感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在童话中他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关爱、坚强与勇敢、善良与邪恶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孩子,总是会或多或少的隐瞒孩子很多事情,而孩子想要健康、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对这些事情有所理解。而此时,童话就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他可以在童话中体验到各种单纯的、复杂的感情,孩子的同理心也会在童话中得到培养。3、有些对抗,就只能在童话中解决很多人会反对那些有对抗、有战争、有血腥场面的故事,认为这些对孩子有害无利,却不知那些对抗的主角,也代表着孩子自己内心挣扎与矛盾的对象。在童话中胜利的一方,就代表着自己内心某一角色的胜利,通过这种看似幼稚的、简单的象征过程,孩子获得成长、获得勇气与智慧。4、认知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童话的力量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睡前听故事呢?为什么孩子会缠着我们说各种各样的事情呢?因为那些故事,可以满足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因为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孩子可以安心的去体验那些身边所不会发生的、长大后或许会遇到的事情;孩子可以感受天马行空世界中,那些丰富多彩的奇幻感受。心存童话的孩子是善良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就应该有着那个年龄所特有的故事,我们不要着急给孩子灌输所谓的知识,不用害怕孩子会深陷其中。其实,他比你更会合理的运用故事,来去自如的分辨现实与童话世界。

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给孩子留下什么?即使是世界上最吝啬的父母,最喜欢琢磨的往往也是这个问题。给孩子留下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着实不好回答。

人们一般最先想到的答案是金钱,但这却可能是最不靠谱的答案了。给孩子留下一些东西,本意是为了让孩子更幸福。如果把财富留给不会支配它的孩子,可能不但毁了财富,还会毁了孩子。

留给她快乐的童年

一位老师问孩子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一个孩子说:“我希望自己有一个大房子,但门很小,只有我一个人能钻进去,爸爸妈妈都钻不进去。”一个孩子说:“我想发明一种药,让我妈吃了光说好话不说坏话。”一个孩子说:“我想发明一种隐身术,藏在父母身边听他们怎么说我。”还有的孩子说:“我买了床不搁家里放在树上,省着他们一天到晚唠叨我。”

孩子心中的好日子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孩子的精力被繁重的学习、兴趣班占据,没时间阅读、运动、亲近自然,这些都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必定对其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现在,虽然爸爸妈妈节假日愿意带孩子出去了,但是人去心没去。爸爸拿着手机不停地打,妈妈把旅游变成了购物,孩子跟着什么也看不到。三个人上山爬几步照一张相,回家就看这张笑得挺好、那张闭眼了,大自然什么样全忘了。

孩子脑子里的东西都是看来、听来、做来的,大自然会给孩子很多的智慧。爸爸妈妈们,珍惜孩子的童年吧,让他把该玩的玩了、该看的看了、该走的路走了。

留给她学习的动力

现在的孩子,学习好像都是给家长学习。高考完,一位家长问孩子:“今天考得怎么样?”孩子说:“都给你写出来了。”

孩子们为什么不爱学习?就是因为他没有找到目标。有梦想才有可能成功。

其实考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多带孩子到社会生活中了解各种职业,或者在和亲戚朋友见面时认真地给孩子介绍对方的职业,让孩子了解某个职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或许孩子就会对某个职业感兴趣。孩子思考得越早,了解得就越具体,目标就会越明确。

留给她满满的成就感

为什么孩子离家出走?为什么迷恋网吧?就是爸爸妈妈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人家的孩子是金子。

很多人都说,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孩子学习最刻苦、成绩最优秀,可中国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满意度最差。因为中国的家长不为孩子得到的而欢呼,却为失去的而遗憾。

今天孩子成长的路上缺的不是老师,是观众。谁为孩子鼓掌喝彩?都在挑孩子的毛病。这样比来比去,孩子的潜能就会被压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而潜能的发挥是需要机会的。爸爸妈妈要学会用语言激励孩子,把孩子“行”的地方找出来,这样他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与其给孩子留下财富,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变成财富的孩子,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只要给孩子留下了快乐的童年、学习的动力、满满的成就感,他就什么都不会缺。

财富本来属于全社会,又何必一定要留给孩子?只有那些学会了正确看待和处理财富,并且能用财富来反馈社会的孩子,才配拥有财富。

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担当得起财富,才是这个时代父母的责任。

教给孩子微笑和坚强


“在父亲的感染下,我的人生之路尽管很坎坷,但我却能豁达面对,于苦中作乐,于难中自强,因为,我的血管中流淌着快乐父亲的血液!是父亲教会了我应该如何面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我奔波在那沙尘舞起的大漠小站中,能够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功劳应该归于父亲。在我幼稚的记忆中,父亲就是微笑、就是坚强。”这是儿子在一篇文章中对我的描述,儿子说得没错,我作为一名清贫的普通劳动者,能够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面对生活的微笑和坚强。

我总是笑口常开,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笑容俨然已如夕照残阳映红天际的一抹晚霞,虽然少了绚丽多姿,却依旧浓厚庄重。我的微笑让孩子们从小就读懂着笑对人生,也在欢声笑语的点点滴滴中成长••••••

记得在1982年,我便把六岁儿子的记忆定格在笑声中。那是夏季的一个傍晚,我去接外甥来家串门,远远的,看见妻子领着儿子已迎在街口。一走进街口,我就手舞足蹈地开始念叨着:“外甥是姥家的狗,吃了就走,临走时还骂舅母是条老母……”我的道白惹得街口乘凉的邻舍们大笑起来。妻子迎在街上也笑着忙拉过外甥的手,说:“孩子你听听,你舅舅还像个长辈吗?真没正形。”“呀,说错了,说错了,他舅母不是那东西,那东西呦。”我说着还挤眉弄眼围着妻子转,惹得大家笑得更欢了。记得当时外甥笑了,儿子也笑了,都笑得极甜。

我当时是小站的巡道工,一天总是笑呵呵的,在家中也不大在意家长的尊严。那时,工作后一有空就喜欢和儿子、女儿坐在炕上玩。叽叽喳喳、吵吵嚷嚷,扑克打输了照贴纸条刮鼻子。一次,妻子见小女儿正在刮我的鼻子嗔道:“越来越不像话,怎么敢刮老的的鼻子。真是小的不像小的。”我大笑着立即接口说:“老的也不像老的。”小兄妹便也跟着大笑,笑着笑着就和我滚成了一团。

那时,小兄妹经常侯在小站的一端,等待着我的归来。远远地,看到铁路线上的我,他俩就会象小燕子般飞到我的身旁。我就会放下肩扛着的大锤,笑呵呵说:“孩子们,又接爸爸来了,你们猜猜,爸爸今天又砸了多少根松动的道钉?”“五根,十根?”小兄妹一起拍着小手跳着脚回答。“不对,都不对。哈哈,今天,爸爸一共砸了二十五根啊!”他俩欢笑着簇拥在我周围。

小站的日子是寂寞的,迎接巡道归来的爸爸,成了小兄妹最大的期盼!一天,按时间我是应该回来了,可是,小兄妹小脖儿伸得老长,还是见不到爸爸的踪影。期盼中,小兄妹终于发现线路上有一群人向小站走来。是爸爸他们。他俩呼叫着迎了过去。近前,小兄妹惊呆了。我被两个村民搀扶着,满身满脸都是血迹。“爸爸你怎么了?”小兄妹吓得哭了起来。“孩子,别哭,别哭。爸爸没事,老牛和爸爸玩捉迷藏哩。”说是没事,可我在家一养就是两个月。妻子流着眼泪数落着:“一个老疯牛,就叫火车轧呗,轧死吃肉,你犯的那门子能不够,看让它顶的。”我笑了,说:“老婆子,想吃肉了,老牛肉咬不动啊!你知道吗,火车轧了牛,搞不好会掉道的,它卧在铁道心,老乡们不敢近前,咱不上能行吗!想吃肉了是吧,不行就把咱家养的小猫杀了?”“这个死老头子,有杀小猫吃的吗?我看,应该把你个死老头子杀了?”妻子转而破涕为笑,小兄妹也泪花闪烁地笑了。

我小小离家便上了铁路,几十年来,一直在沿线小站工作,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天天走路(巡道),走了几十年了,还没走出小站这块高粱地啊!”

记得是1986年,当时生活还比较苦,我一人挣工资要养活一大家人,日子过得自然很艰难,钱不够花,口粮也不够吃。那时,孩子们的奢望就是能敞开地吃一顿馒头,可根本做不到。那年秋季,10岁的儿子与妹妹在路过一块庄稼地时,见左右无人就顺手摘了几穗玉米。他俩飞也似地跑回家中,放了把火便开始烤玉米。这时,我回来了,见状大喜:“哇,玉米。哪来的?哈,真香。”我哈哈笑着冲上前一把抢走儿子手中的玉米,吹都不吹便啃将着大嚼起来。吃着吃着,我觉得不对头,便问起玉米的来头。面对随和的我,小兄妹只好实话实说。我听后啥话也没说,只是拉起小兄妹就奔了那块庄稼地。向农户赔了玉米钱后,我才又咬了一口玉米,笑呵呵说:“吃吧,这下就能吃踏实了。”我虽然没有指责孩子,但从他俩的模样上可以看出心情的沉重。孩子啊孩子,从爸爸的笑容中, 你俩要读到的是生活的艰辛和苦涩,读懂着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

儿子小学毕业了,我说要带他两去一个地方,这对小兄妹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除了小站附近的小镇,他们去过哪里?家里的生活还很苦啊!小兄妹高兴得什么似的,早早起床便候在了我的身旁。来到小镇路口,我们说笑着便坐到了车上。到了地方,我告诉他俩,说这里是首阳山。在一古墓前,我讲了伯夷、叔齐的故事,对这弟兄俩“宁可饿死,不食周栗”的精神加以称颂。我说:“这兄弟俩执著的追求、坚贞的骨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十几年过去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女儿仍记得大殿门旁的楹联,还经常背诵着“几根瘦骨头支撑天下,两张饿肚皮包罗古今”的楹联内容。儿子、女儿常说,“爸爸的良苦用心和笑对人生的豁达,将如一笔巨大财富伴随我们一生。”

我巡道的认真负责在一条铁路线很有一些名气,年年都是单位的安全标兵,奖状证书得了一大叠,事迹还上铁道报。我的文化不高,却爱看书,也爱写点东西,可从来没见过有作品发表,就只好把写好的东西念给孩子听。小家伙们便也就开始七嘴八舌、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提意见。逢此时,我肯定是不但不采纳意见还念念有词:“文章文章,一屁两谎。”然后眼睛一眨就开始大笑。我笑,孩子们便也前仰后合地跟着笑。是我的幽默和顽固不化的童心感染着孩子,在清贫的生活中,从来没有紧张的气氛,我们生活的既融洽又欢乐。

前几天,硕士毕业的女儿来电话说还没有找到工作,我刚想在电话中安慰安慰,电话的那端却传来女儿爽朗的笑声:“爸爸,面包会有的。放心吧,您教会我的是笑,没有教会我哭!”

教育孩子不如教育家长


有句话说的好:“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每个孩子出现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家长是怎样的,赏识教育家周弘曾说,教育孩子就象是农民种庄稼,庄家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农民的种养方式,庄家出问题,是农民身上有了问题,家长就好比种庄家的农民。

按理说,现在的家长只是层次高,也有一定的育儿知识,应该是比较好沟通的家长,实际情况远不如想象的乐观,现在的家长空有理论,缺少实践,大道理一大堆,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全都不适用,他们有的会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孩子有了进步,他们感谢老师,孩子有了不足,他们会对老师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完全忘记了教育孩子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家长自己有自己的育儿理念,总认为老师不如自己懂的多,总想让老师按自己的理念方法育儿……

到了大班,再教育孩子也只能是很浅显的效果,家长才是问题的关键,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把孩子从小到大养成了现在的状态,要想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尽快成长,家长十分地需要扭转观念,但这是比较困难的。

家长学校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专业的幼教机构,应该把普及幼教知识作为一部分利用网络也好,实地教育也好,定期为现代的家长们更新观念,对幼教工作的开展会更有帮助!

“保命”金言应教给孩子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

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

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

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

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10.坏人可以骗。

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

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教育孩子,言传不如身教


教育孩子,言传不如身教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有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特别逆反,不让做什么就偏去做,她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听,惹得家长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不知该怎么办。

让她举个孩子如何不听话的例子,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楼五层,没有电梯,走楼梯上下。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妈妈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平时没人擦,那样会把衣服弄脏磨坏。

但再一次下楼时,孩子又那样,屡说屡犯,家长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敢那样做了,却找各种机会偷偷地那样下楼,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脏的。

陈述完事情后,家长用失望的口气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别的孩子懂事,我其实挺尊重她的,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听。”

我对家长说:“你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不对,就应该立即停止。”家长一脸迷惑,情绪上略有抵触地问我:“讲道理不对吗?那该怎么教育她呢?”

我说:“很简单,回家找两块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块,自上而下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家长一听,恍然大悟!我怎么就光想着给她讲道理呢?

这位家长之所以没想到,应该在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多么没道理。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

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

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周围又不时地有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必须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

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真的没能控制住,对孩子动了手。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黔驴技穷,也堕落为自己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三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最习惯、运用最纯熟的模式。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4岁的孩子有两个毛病,一是不听话,一是爱哭。问我怎么办。我让他举出最近的一个不听话的例子。

他说孩子这几天总是在晚上临睡觉前要下楼玩,无论家长怎么给他讲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类的话,孩子都不听,就是哭着要下楼。我说,你说的两个毛病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解决。

从今天开始,一切事情尽量听孩子的。如果他临睡前想下楼,你就辛苦点,抱他下楼,他想在楼下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在其他事情上也采取类似的做法。

家长有些吃惊,很顾虑的样子,但回去还是按着我说的做了,结果让他意想不到。

他后来告诉我,当天孩子在临睡前又要下楼,家长没说什么,愉快地给他穿好衣服,带他下去。外面很黑,冷风嗖嗖的,楼下空无一人,他刚把孩子放地上,孩子就要他抱着回家。

家长故意说既然下来了,多待一会儿吧。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多待,说想回家睡觉。回家后,孩子一下变得很听话,让刷牙就刷牙,让脱衣服就脱衣服。

其他的一些小事上,家长也都少说多做,尽可能倾听孩子的意见,结果孩子哭闹大大减少。

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经常有心口不一的家长,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向我讨教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站位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

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遮羞布。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

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给孩子礼物不如给孩子时间


马上就到“六一”儿童节了,很多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一份礼物,孩子们也在猜测着今年又能收到一份怎样的意外之喜。但是,儿童节的快乐真的是来自那一份份精美的礼物吗?

“六一”礼物家长出手大方

最近一段时间,儿童专柜成了商场中的销售旺地,买衣服、买玩具、买文具……不少家长掏钱购物的时候都少了往常的前思后想,给孩子准备的礼物也是价值不菲。“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孩子已经说了很长时间,趁着儿童节给他买了吧。”在一家家电卖场,市民马女士刚刚给儿子买下了心仪的电脑,“平时工作忙,顾不上孩子,‘六一’不能再让孩子失望了。”

记者在新世界商城的玩具销售点看到,不少家长趁着周末过来给孩子选礼物,毛绒玩具、儿童车、电动玩具……有的家长甚至一次给孩子买了3件礼物。一家销售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货很好卖,也能卖上好价,他们专门提前多进了一点货,“‘六一’是我们的销售旺季,这时候家长最舍得给孩子花钱。”“‘六一’儿童节不就是给孩子买份礼物嘛,孩子都盼着,除了买礼物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记者在最近几天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家长都已经有了给孩子买礼物的打算,一部分家长的预算还十分可观,“孩子能收到礼物就高兴,当家长的不就是让孩子高兴嘛。”一位姓顾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早就告诉他想要一架航模,他到时候照着儿子的要求买就行,不用再花什么心思。

在一家商业银行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收入比较高,但工作特别忙,常常是一周跟孩子见不上几次面,更别提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很多时候她只能用礼物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亏欠,儿童节也不例外。“我要带着客户做活动,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晾一边。”杨女士说,给孩子一份礼物也是她的无奈之举。

一件礼物不能让孩子快乐一年

“我就想在那天和爸爸妈妈好好玩玩,因为我学习成绩差,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每天都要求我复习到很晚,最晚的时候能学到晚上10点。妈妈不仅让姥爷给我辅导文化课,还给我报了兴趣班,每个周末都要去学跳舞和画画,根本没时间去玩。”胜利大街小学六年级的天天(化名)怯生生地说,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妈妈根本不爱她。

十亩园小学的苗建月说:“‘六一’那天我最想和爸妈去植物园玩,因为爸爸平时上夜班,妈妈身体又不太舒服,所以平时很少有时间陪我。”青龙街小学的花韶泽说:“我平时就住在爷爷奶奶家,只在周末才回家,很少见爸爸妈妈,真想和他们一起出去玩玩。”“我希望那天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我不想要爸爸妈妈的节日礼物,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行。”胜利大街小学的江明轩说,儿童节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开心地在一起,没什么压力,不用想作业有没有做完,不用想看电视时爸妈的脸色,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部分孩子对父母很有“意见”,他们已经不希望父母突然改变,变得理解他们,能陪伴他们一起玩,所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他们要“狠狠敲爸妈一笔”。“我们和父母根本就玩不到一起去,整天这个不让玩,那个不让玩的,和他们开心玩一天太难了。”六年级的瑶瑶说,“我现在就需要一份礼物,不是笔记本电脑,就是名牌手表,MP3、MP4也行,这是他们平时不管我应该付出的‘代价’。”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期盼礼物的孩子,还是等待与父母开心玩一天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其实盼望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平时的陪伴,他们不希望只有在儿童节期间自己的快乐才能被父母关注,“一件礼物不能让我开心一年”,这是很多孩子的心声。

“喜欢收到礼物以及收到礼物后的开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也不例外,但是,这个开心能持续多久?太短了,很少有人或者孩子会收到礼物快乐一年。孩子们需要的以及真正能够开心的是父母的理解、关心以及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陪伴。”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刘国妍老师说。

刘国妍说,她曾经让学生们以“最开心的事”写过作文,学生们提到最多的就是与父母或者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很少有学生写收到礼物有多么开心,而在“最难忘的事”中,学生们提到的也多是外出游玩的经历。刘国妍说,她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现在很多独生子女都缺少童年的快乐经历,很多孩子的课余生活都被学习、学艺所占据,一家人之间的游戏互动、交流互动都比较缺乏。

刘国妍建议家长,如果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做游戏,可以跟关系比较亲近的、有相似年龄孩子的朋友结成对子,两家或多家的家长轮流带着孩子们外出或在家里玩,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孩子无法经常走出家门的问题,也给孩子找到了童年的玩伴,孩子们玩得会更加高兴。如果家长想要送给孩子礼物,一定不要只看重价格而非孩子是否需要,刘国妍说,家长们有时候不妨给孩子写一封信,说说这一年中孩子留给他的宝贵记忆或者家长为孩子悄悄做过什么,孩子看了之后也会非常感动。

“家长要留给孩子时间,不要只给孩子礼物。”刘国妍说,儿童节就是让孩子们快乐的节日,但孩子们不只在这一天需要快乐,需要家长们的关注、理解,多与孩子互动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还会提高孩子的情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家园共育《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他这个能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