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宝宝爱上幼儿园

10-09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育儿心得:宝宝爱上幼儿园”,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育儿心得:宝宝爱上幼儿园

宝宝上幼儿园,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精心呵护的小鸟要离开妈妈、离开家了,她才刚满三岁,宝宝行吗?她连自己填饱肚子都有问题,更何况要去适应一个新环境,要认识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要独立吃饭,独立睡觉,这可是在家里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还要配合老师一起做游戏,听懂老师的指令……所以很多小朋友一上幼儿园就开始生病,相信每个小班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小孩子上学不适应,容易生病。

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免不了害怕和焦虑。从医学的角度讲,心理上的焦虑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理功能,导致抵抗力下降。所以帮助孩子解除心理压力,为孩子做好学前准备是我们做父母应尽的职责。

首先要宝宝了解新的环境很重要,所以在上学前,我抓住一切机会要宝宝了解幼儿园,比如说,看到比她大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我就会和她说:“宝宝,看哥哥姐姐上学了,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还有你最喜欢的滑滑梯呢!还有很多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了!”“妈妈,老师是谁呀?”“老师就是所有小朋友的妈妈,这个妈妈可有本事了,她会变魔术的,她会变很多很多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她会教小朋友们唱歌、画画、做游戏……”。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内心有点向往,这是第一步。yjS21.com

接下来,我会经常带她到幼儿园周围玩,让她在园外多听听里边的笑声、欢呼声。和她一起隔着幼儿园的铁栏杆看着老师和小朋友做游戏,看着小朋友玩她最喜欢的滑滑梯。这个作用可大了,她真的想钻过栏杆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宝宝天生胆子小,一定要拉着妈妈一起进去。这个时候我会不失时机的和她说:“幼儿园妈妈是不让进的,这里是小朋友的游乐园,大人不能进,你看,哥哥姐姐的妈妈也不能进去的,只有老师妈妈才可以。你也不能进,因为你还小,等到九月份你才能去。”宝宝这些心理准备还远远不够呢!

正当八月份幼儿园装修,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带她到幼儿园去参观,进了幼儿园,最能吸引她的就是滑滑梯了,好,就让她玩,爸爸建议。由于学生放暑假,滑滑梯有些脏,玩了一会,小手脏兮兮的,好,正好一起去学生的卫生间。经过值班老师的允许,我们走进了这个让孩子既向往又恐惧的小“天堂”。“哇,幼儿园的小厕所太好了,这么漂亮的小马桶,我们家都没有;哎呀!这个小洗手盆也和我们家的不一样,比我们家的漂亮多了,而且不用站板凳就可以够得着洗手,宝宝,妈妈都想来这里上学了!”趁这个机会,对女儿进行正面的引导,我想还是有作用的。我们也参观了一下学生的教室和午睡的房间,布置得非常温馨的教室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女儿,有她喜欢的钢琴,有学生可以模拟“做饭”的火锅店,有娃娃之家,有孩子们吃中午饭用的小桌子椅子,桌子上还贴有漂亮的贴纸。再往里一间就是摆满小床的休息室,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床,虽然没有被褥,看到的只是裸露的木板,但足以给她想象的空间。幼儿园的老师们真的很有智慧,在楼梯上贴上小“脚丫”既有提醒之用,又给孩子小小的乐趣,走廊里有的贴着卡通画,有的画着花花草草,这些温馨的布置,足以让孩子充满向往。这些还只是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了解,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带着女儿回忆幼儿园里的一切,比如,上厕所时,我会说:“哎呀,我们家的大马桶太大了,要是有幼儿园里的小马桶该多好呀!”睡觉的时候,我会提醒他,我们家的床太大了,以后上学了,你就会睡你学校里那个小小床,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有老师妈妈和你们一起。这样经常性的正面引导,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对学校的硬件了解还远远不够,毕竟人是有感情的,孩子上学的害怕和焦虑我想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压力,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离开了依恋的妈妈。到了学校能够依恋的就是老师妈妈,所以我还特别期待开学前老师的家访。离开学近半个月的时间,两位班主任终于要来家访了,为了让宝宝和老师有更亲近的第一次接触,我提前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我们特意练熟了一首儿歌,让她唱给老师听,让她自我介绍,让她给老师发水果……其目的不仅让她表现,而更重要的是锻炼她的胆子,和在老师面前的自信。(当然为了让她做到这些,有必要的物质奖励)两位老师特别有亲和力,让胆小的女儿没有产生陌生感,而是很放得开,我想这就已经成功一半了。我还特意和老师要了几个同小区的同学住址,我还能做的就是,给她创造一个条件,提前找到玩伴。我首先和家长说明原因,然后约好一起出来玩。因为都是一个小区的,所以我们吃完晚饭,有空就会出来一起玩,踢球啊,骑自行车啊,老鹰捉小鸡呀,大人也一起玩,消除了孩子的陌生感,也让大人认识了新朋友,一举两得。我还利用周末请家长带孩子来我们家里亲手烤蛋糕,烤饼干,包饺子……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事实证明,这一举措确实很奏效,几个小伙伴确实是班级里哭的最少的孩子,到了学校她们几个马上一起玩起来,家长放心的走。直到现在,几个小伙伴还是最要好的朋友。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是的,幼儿园,我们做家长的不求学到更多的知识,毕竟孩子还小,但求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过集体生活,养成一些这个年龄应该养成好习惯,但我认为更多的是让他们玩的开心,健康成长,毕竟以后的学习道路还长着呢。十几年的求学之路从幼儿园开始,我们不能包办代替,那就让我们做好引路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最近开学了,很多家长都向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很不适应幼儿园,各种闹腾各种哄,效果也不明显,心力交瘁。你的孩子是否有这个问题呢?

宝宝幼儿园焦虑不适应怎么办?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先界定下,今天我们探讨的主要是针对刚入园上小班的孩子。

其实,绝大部分孩子上幼儿园都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少则几天,多则一月甚至三个月,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办公室上周发布的《幼儿园新生状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88%的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超过一半的孩子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次数超过3次。

换位思考下,作为成年人,把你一个人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你是不是也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呢?所以,大家不用过度担心和焦虑,尤其是别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否则只会让孩子更不适应更痛苦。

下面,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宝宝不适应幼儿园有哪些表现?

常见表现:喊叫、哭闹。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比如宝宝早上看到妈妈拿起书包就哭,说不肯上学,即使到了学校门口,宝宝也拉住大人的手哭着不放。

沉默隐忍:不吃、不喝、不玩,不尿、不便。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有些宝宝在幼儿园里不说话,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参与游戏,也不敢与老师交流。有些宝宝从来不敢在幼儿园大便,甚至小便也时常拉在裤子,或者有时候整天憋尿,一放学就立即拉。

情绪反常:过度敏感、脆弱、剧烈波动。情绪起伏变化非常大,一点小事就哭,老师随便说一句就哭,回家后情绪也变得暴躁易怒或者易哭。

行为反常:突然出现攻击性行为、两面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包括动手、打人、推撞等。两面性行为:在家里很活泼,但是到了幼儿园之后,显得特别乖顺,而且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刻也不敢怠慢。这是典型的受到压抑之后的表现。

语言反常:说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害怕老师,恶梦“不要、怕”。宝宝经常说害怕老师,甚至要上学时,会紧张恐惧,这种情况爸妈就要考虑老师是否曾经惩罚或者威胁宝宝,或者做了让宝宝害怕的事情。

生理反常:容易生病,躯体障碍,食欲下降。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有些孩子一提上学就喊肚子疼、头晕,甚至腹泻、出虚汗、呕吐、晕厥,可到了医院又查不出原因,这就是孩子的躯体障碍,也就是假病,比如有的孩子每到周日晚上开始肚子疼。

大家可以对照下自己宝宝的表现,看看有哪几条?尤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条沉默隐忍类型的,这种类型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较内向,不容易被人关注到,老师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哭闹厉害的孩子身上,所以家长尤其要注意观察,和老师多交流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

宝宝不想上幼儿园主要有两大类原因:

分离焦虑

新环境适应

先说说分离焦虑。

1-5岁,孩子的安全依恋没有形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喜欢“粘着”妈妈。从七八个月开始,很多孩子喜欢用哭声“拴住”妈妈,这是孩子在寻求安全感。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它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

分离焦虑正常吗?其实,分离焦虑的出现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亲近人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保护自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再来说说新环境适应。

有孩子尿裤子后再也不愿意上幼儿园,原因是老师说最好统一下课后上厕所,所以孩子就一直忍着,结果忍不住尿了裤子,就再也不愿去幼儿园了。

还有宝宝不上幼儿园竟然是因为“喝水”,因为不习惯喝幼儿园大开水桶里的水,就一直忍着不喝,当然很不舒服,最后就不想去幼儿园了。

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幼儿园中确实有很多需要孩子适应的“新”的内容,这些内容也许在大人眼中是小事,但在孩子眼中,那就是“大事”,家长一定要换位思考,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不可简单训斥说教了事。

总的来说,宝宝要适应的幼儿园新环境包括以下3大方面的内容:

人:老师、小伙伴。宝宝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小伙伴都有个了解、接纳、喜欢的过程,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比如不喜欢某个老师的长相、身材、脾气、声音、说话方式等。

事:活动、规则。活动指幼儿园的各种游戏、活动、课程等,规则是指幼儿园对孩子在各类活动中的各种要求,比如不可以大吵大闹,上课要安静,听老师的话,睡午觉,吃饭上厕所要定时,玩玩具要先来后到等。提醒大家尤其注意规则,因为和家里的自由自在相比,幼儿园是集体生活,为了有效管理以及孩子们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很多规则,会让孩子觉得被束缚、不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物:装修、布局、设备、玩具、物资、食品等。比如孩子天生喜欢色彩鲜艳活泼,有利于刺激视觉,过于复杂高大上或者沉闷的风格都不适合孩子。还有一些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吃得过于精细或者“花式”,色香味形俱佳,到了幼儿园,孩子一看就有了对比落差,食欲就难以调动了。所以,偶尔也要给孩子简单点,既要住得了五星级,也要吃得了路边摊。

接下来重点谈谈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总的来说,宝宝爱上幼儿园要闯3关:

身体关:身体免疫力不够,就容易感染和生病。

心理关:增强安全感,化解分离焦虑。

能力关:集体生活对孩子自身会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整理、上厕所等基本能力,以及语言、交往、学习等能力。

下面我分别给大家谈谈每一关该如何帮助孩子共同度过。

身体关——提升免疫力

规律作息:尽量在9点前入睡,这样才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这是长高的秘密哦!每天适当午睡。

晒太阳:不要给孩子涂防晒,否则无法合成维生素D3,影响钙吸收。早晨和傍晚的阳光不会晒伤孩子。

户外运动: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给孩子穿得宽松舒适点,确保身体在运动时能舒展,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别穿连帽衫,容易发生勒脖子的危险。

均衡营养:饮食搭配合理,确保孩子充分的营养。

心理关——增强安全感,化解分离焦虑

这部分我从两个角度来给大家分享,一是入园前可以做的,一是送孩子入园时可以做的。

入园前可以做的:

告知:向孩子说明要上幼儿园的原因,如妈妈要上班、奶奶要回老家等,没有人陪你等。带领孩子去上班的地方看看,让孩子理解什么是“上班”,知道妈妈还会回来。

准备:和孩子一起准备他上学的相关物品,比如书包、文具、水壶、饭盆等;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对他来说具有特别意义的“依恋物”,让孩子带着去上幼儿园,当他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时都可以看到和握住这个依恋物,从而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与温暖感。依恋物有2类,一类是和孩子最亲的人有关的,比如妈妈的小丝巾、手帕、照片等,或者是你和孩子约定的和妈妈有关的某个物品,比如有家长就和不爱喝水的孩子约定,孩子带去幼儿园的杯子代表妈妈,思念妈妈时就可以喝一口水,代表妈妈的爱,既解决了孩子不爱喝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依恋物的问题,一举两得;一类是孩子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比如某个小玩具、某本书之类。

训练:通过绘本引导、渐进分离游戏来训练孩子适应分离。绘本在末尾我会给大家推荐清单,这里先重点讲讲渐进分离游戏。你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找妈妈或者爸爸”的游戏,刚开始,爸爸妈妈可以短时间地离开孩子的视线,但要让孩子听到你的声音,让他顺着声音来找到你。然后,这个时间可以加长,距离可以拉大,让孩子形成信任:现在爸爸妈妈不在,但不久会回来。直到较长时间的离开,但是这个时候要跟孩子约定好,“爸爸妈妈会在……以后回来,你就在这里……我们会到时候准时过来的”。说完之后离开,要准时回来,巩固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要轻松:如果孩子也从父母那里读到了同样的焦虑,那么,他自己的焦虑也会被进一步放大。要帮孩子走出焦虑状态,爸爸妈妈首先自己要放松些。比如不要老说:明天你就要和妈妈分离了,妈妈会想你的之类。或者:你就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好担心你啊,吃不饱饭怎么办?不会XXX怎么办?

送园时可以做的:

约定:前一天晚上可以和宝宝说:宝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妈妈才会高高兴兴工作,老师和小伙伴们也都会高高兴兴的,你想让妈妈高兴吗?那我们明天试一试?早晨出发时再次提醒宝宝:今天宝宝去幼儿园,妈妈去上班。下午妈妈一下班,就去接宝宝,然后咱们一起回家来,晚上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绘本,妈妈陪你入睡。这样,让宝宝心理有一个准备,知道过一会儿妈妈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会回来接我,分离焦虑就不会在幼儿园离别的那一刻爆发得过于猛烈。

告别:不要悄悄溜走或者是欺骗孩子,这只会加剧他的不安全感。设计一个和孩子独特的告别仪式并坚持,比如,到窗口和妈妈再见,和妈妈拥抱一会儿、亲吻后再见等等,都会产生特殊的效果。告别时一定要坚决而镇定温柔,如果你也表现得依依不舍,孩子就会哭得更厉害。

安抚:共情但不煽情,坚定、温柔、轻松。你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难处,但同时也要用轻松的心态让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一定能逐步适应的。所以,你不能煽情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安抚孩子一定要有时间底线,不能没完没了,哭了又哭、抱了又抱、说了再见还回头,都只能更加激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育儿心得:让孩子爱上阅读


育儿心得:让孩子爱上阅读

每学期结束,学校老师都会进行家访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在这次家访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我家孩子的阅读很差,让他看书吧,只是没办法才看看,就喜欢玩手机,怎么办?老师老师,我家孩子成绩之前可是“小书虫”可是最近不知迷上了“我的世界”,怎么劝说都不听,真是头疼……

的确,在电子产品随处可见的当下,如何让孩子放下电子产品,爱上阅读,成了我们都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当前的环境下爱上阅读呐?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来努力。

创设环境,融入生活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环境的营造都十分重要。孩子毕竟是孩子,自制力十分有限。在大家都在玩耍或者您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的时候,您觉得孩子能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吗?答案显而易见,可能性基本为零。首先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安静的阅读环境,在显而易见的地方设置书架,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放满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且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率和出现率。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大家的带动下,孩子会拿起书本,渐渐地形成习惯,喜欢上阅读。因此,让书香溢满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步。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我一直认为,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教师的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家长、教师,在希望孩子爱上阅读的时候,请先放下手中的手机,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拿起书本,安静地看。在您的身体力行之下,孩子也会被感染,拿起书本,慢慢阅读。亲子的阅读时光,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在阅读之余,家长、教师可以多与孩子讨论阅读书籍相关内容,交流自己的疑惑或阅读收获,激发孩子进一步的阅读兴趣,促使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

写作为辅,保持原动力

在孩子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如何让他保持着对阅读的爱好和兴趣,我想,写作是一个极好的激励方式。孩子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积累了很多素材。如果读了不去运用,孩子便会渐渐失去再次阅读的兴趣。因此,要让孩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文章。而我们要做的,便是通过多种渠道,让这文章为更多的人认识与认可。这样,孩子就会收获自己的阅读果实,感受到阅读带给他的成功与喜悦,从而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三岁前基本都在老家度过,使得孩子那几年都没真正读过书,所以孩子接过来以后我就开始计划着培养她爱上看书。

刚开始买了一套认知类的,也许是因为鲜艳的纸张比较吸引人,也许是求知欲促使,她每次都要看完一本才可以罢休;边看边读,有些词的发音不准,我就及时纠正她,可是她排斥我的纠正。尝试过几次后发现没效果,孩子还是按照自己的发音来读。于是我就放手了,随她读吧。慢慢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她先前不准的发音慢慢变准了,这说明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随着生活中慢慢多听,自然会改变过来,并不需要家长刻意帮她死记硬背,因此家长不要过度担心孩子不准的发音。

之后买了一套哈利的绘本,买之前还纠结着价格较贵而且也没几页是不是看两次就搁置了,事实证明是瞎操心。她拿到书后就被里面的画面吸引了,她看的津津有味,用自己的理解和并不连贯的话语在那讲着,我还时不时喜欢自以为是的灌输给她我的理解,之后才想明白,一个东西有很多种理解和认知,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阅读绘本时只需稍加引导,而不是去主导孩子的阅读,更多的是让宝宝去自己去感受、发现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之后又给孩子买了不少绘本和故事书,诸如:马丁,不爱上幼儿园,要更自信之类的。

从上幼儿园起孩子就向我们提出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陪她看书,于是我们尽量每天在上床前,陪孩子看书。她每天特别开心地选好了想看的故事书放床上,孩子已经慢慢地把看书当成了一种享受。孩子自己先会看一遍故事书的内容,然后我再讲一遍故事,有时孩子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把我讲过的故事再讲给我们听,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时不时提问她几次,来了解她的专注度。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希望她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从阅读的过程中学到善良,单纯的品质,也能让自己多一种调节心情的方式。现在多数家长是走到哪都是玩手机,反而没有阅读的时间和心情了,连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许都在瞄两眼手机,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做到专心、尽心,我们需要坚持的是: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大多数孩子刚上幼儿园都会哭一段时间,有时是一星期,有时会更长。这段时间,对家长来说是最揪心、最难熬的。但是,只要熬过了开始的几天,等乐乐对幼儿园环境熟悉一些,就会发现老师对自己挺亲切的、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挺好玩的,这时,你也就不用太担心了。

此后,虽然,你在送乐乐去幼儿园的时候,她可能还是会哭得很伤心,但那是因为对你太依恋,不愿和你分离,而并不是害怕幼儿园,不愿意待在幼儿园里。建议你从家里出发时,就和乐乐说:“今天乐乐去幼儿园,妈妈去上班。下午妈妈一下班,就去接乐乐,然后咱们一起回家来。”这样,让乐乐心理有一个准备,知道过一会儿妈妈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会回来接我,分离焦虑就不会在幼儿园离别那一刻爆发的过于猛烈。而且,你离开幼儿园时,一定要坚决而镇定,如果你也表现得依依不舍,乐乐就会哭得更厉害了。

推荐游戏:《妈妈还回来》

游戏目的:让宝宝适应和亲人的短暂分离,减轻宝宝的焦虑情绪。

参考玩法:您可以和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比如,妈妈藏在门后,让宝宝寻找,宝宝找到您后,您要抱起宝宝亲亲他。逐渐延长您躲起来的时间,甚至可以走得远一点,用这样的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宝宝适应同您的短暂分离,为进入幼儿园做准备。

扩展建议:妈妈还可以告诉宝宝您的计划,告诉他您准备什么时候走,到哪里去以及什么时候回来,即使他还没有时间概念,但是会让宝宝心中有数,感到放心。

爱心提示:2~3岁的宝宝大都要面临进入幼儿园的问题,家长要适当采用一些小策略来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妈妈上班一样,这是任务。”而不能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等恐吓、威胁性的语言,这样会让宝宝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就更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孩子刚进幼儿园,心理上可能一时受不了,接孩子时尽可能早一点。接完孩子后抱一抱,亲一亲,肌肤之亲会给孩子一种安慰,让孩子感到不是妈妈不要我了,妈妈还是很喜欢我的。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小学是孩子学习的起始阶段,是一个知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渐扩大、丰富的过程,在孩子的一生中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以后的人生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如何让孩子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家庭的环境、学习的氛围等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众多家长心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生活条件好了,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降低了;零用钱越发越多,成绩却越来越差等等,可以说在教子的路上身心俱疲。我们认为,主要是部分家长没有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帮助孩子把玩乐与学习的时间安排好,比如晚饭前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睡觉前必须复习当天的功课。男孩都有顽皮的一面,有时也会因为贪玩、捣乱、调皮而出现作业拖拉现象,我们会适时提醒。二是不断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儿童不爱学习常与其注意力差有关。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对课堂教学内容没理解,结果成绩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进而不爱学习。做为家长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在每天晚上询问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限定时限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或是某一项事情、让孩子的一日生活的节奏更趋于规律化等等。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压力大等原因,对孩子提出的疑惑,往往是应付性、不耐烦的回答,有时还回答不知道,这样就打断了孩子的兴趣,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长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对新生事物就表现出心灰意冷、漠不关己。

二、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示范老师。父母自身具备的人格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主要是以模仿的方式向大人们学习,孩子对成人的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以及个人性格等。父母如果品德端正,工作勤奋,就能为子女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成就感,而且这种影响是终身的,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的。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让孩子有一个和谐,温馨,安静的成长环境。二是在家里要发扬民主。坚持谁对谁说了算,不搞“一言堂”。不论是谁,只要是错的,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挖掘错误的根源,找到正确的处理办法。就算父母有时做错了,孩子一样可以提出来,父母也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要有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些家长只是要求孩子按书本上或教师课堂上介绍过的思路或方法解答问题,不重视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不喜欢甚至不允许孩子提出疑问或个人见解,只围绕课本上的知识开展学习,课余时间电脑不准玩、电视不准看等等,每天就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长此以往,孩子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一是当前的“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学习课程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这样的教学,学生只需按照老师的要求记住知识、甚至只要记住题型及其常规解答方法就能考出好成绩,表面上看学习很“轻松”,实际上后果很严重。而“高效课堂”,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成就感,注重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培养,着重培养孩子的创造个性。二是在交流讨论中学习。“问题是思维的方向”,设计恰当的问题,把孩子置于问题之中,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和理解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扩大知识覆盖面。不能因为孩子爱看电视、爱玩电脑,就因噎废食。在学习内容上,新闻节目是家长和子女每日的必修课,适时地了解和掌握时事政治及国内外大事。而晚饭后则是全家共同学习的时间。这个时候,家长阅读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孩子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双休日,引导孩子适当的接触电脑,让他明白电脑还具备帮助人们工作、计算、分析等多种能力,而不仅仅是玩游戏用的,不断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育儿心得:这样做,才能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管什么时候,孩子都是更喜欢玩儿,而不是安安静静坐在一边写作业的,有些时候,孩子玩儿游戏玩得投入,就会忘记写作业。这很常见,家长不要太过焦急,若是管教的方法不对了,很有可能会让孩子闹情绪的。

写作业,对孩子来说,是一件让他感到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怎么样增加孩子写作业的主动性,让孩子不对写作业产生抵触,才是家长应该思考的事情。

如何提醒孩子写作业

赶紧写作业!不写完不许吃饭!

快点写,怎么还没写完?不要磨蹭……

面对家长这样的话语,自觉一些的孩子,就会认真的完成作业,不自觉的孩子在磨蹭之中,虽然很是不情愿,但他也会把作业写完。不过这个时候的孩子,对写作业已经没有一点儿兴趣了,他仅仅只是在完成任务而已。

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命令的口吻,而很少使用询问的话语,在提醒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完全可以问孩子,“你要不要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接下来,你该怎么做......”之类的,让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学习。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是需要大人的陪伴的,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制力就越小,有大人在的时候,孩子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做家务,效率都会提高;但如果大人不在,孩子做事就磨蹭得没完没了。

不过,孩子写作业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注意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屋子接待客人;也不要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玩儿电子游戏,吃东西;更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让孩子做别的事情;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挑孩子毛病,训斥孩子。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写作业的注意力,让孩子分心,不在专注于写作业了。

如何减少孩子对写作业的抗拒

大多数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学习中,都不喜欢总是接受命令,这会让人很是被动,完全没有参与进去的积极性。孩子写作业也是如此,没有参与心理,自然也就对这件事有一个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于,不愿意完成它了。

在提醒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把命令的语气、词汇进行改变,比方说“快去写作业!写完作业才能吃饭!”改成“我们在吃饭前是不是有件事情还没做?宝贝,你说这件事是什么呢?”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自己想出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最终结果,这样能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从而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减少对学习的抗拒。

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产生抗拒之后,那他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有好成绩的可能也就非常小了。所以说,只有让孩子从心底不在抵触写作业,才能让孩子积极心甘情愿的去写作业,也意味着让孩子有意识去主动完成作业,而不是在家长的反复催促中完成作业。

育儿心得—宝宝闹觉


育儿心得—宝宝闹觉

一般宝宝在满月之后会出现闹觉的情况,此时抱着也哭,颠着也闹,不管怎么哄都不行。这样的时候,排除宝宝生病,饥饿,拉尿之后,算算时间,一旦确定宝宝困了,那么宝宝就是闹觉。

宝宝闹觉的时候,不要抱着他颠,摇,因为当我们困了的时候有人颠啊摇的,也不好受啊。这样的时候可以试试收音机,将收音机调至无台,此时的沙沙声是宝宝最爱的音乐,将收音机的声音调至大于宝宝哭声,宝宝听到沙沙声后,会马上停止哭泣。此时可将收音机的声音调小一些。过一会再调小一些,待宝宝睡熟后方可将收音机关掉。收音机的沙沙声和宝宝在子宫里的时候,声音频率接近,宝宝听见后会很有安全感,亦可安然入睡。收音机的沙沙声,吹风机的声音以及吸尘器的声音,都有很好的效果。你也可以上网下载白噪音,比如风声、水流声、海浪声、雨声,都有很好的催眠作用(成人在失眠的时候也可以听听白噪音)。

我本人用的是收音机,正好家里有一个。宝宝醒着的时候还可以给宝宝听听音乐。

如果你也为此烦恼,不防试试吧!

育儿心得-怎样教育宝宝


育儿心得-怎样教育宝宝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来小白杨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在茁壮成长,再次评为明星宝宝,父母深感骄傲和自豪,我想说,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和将来勇敢面对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美,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朱小漠同学在中班的学习,还算是比较轻松,回家没什么作业写,所以双休日为他报了特长班,想让他更好的和同龄孩子去交流去玩,孩子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爱孩子就必须懂得孩子欣赏孩子,激励和表杨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和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就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了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引导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和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的三点粗浅心得,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家园共育《育儿心得:宝宝爱上幼儿园》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上幼儿园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uerxinde/">大班育儿心得
  • 育儿心得大班
  • 家长育儿心得
  • 育儿心得范文
  • 育儿心得怎么写
  • 育儿心得小班
  • 小班育儿心得
  • 幼儿园托班育儿心得
  • 爱上幼儿园教案
  • 小班家长育儿心得
  • 爱上幼儿园说课稿
  • 家长育儿心得范文
  •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 中班父母育儿心得范文
  • 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