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和我一起值“早班”

10-22

毫无疑问,当我们身为一名优秀老师时,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有关于优秀的教育笔记你知道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幼儿和我一起值“早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得出:孩子良好的性格培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科学地与孩子沟通。于是,我便利用值早班的时间,多与孩子交流,做好孩子们的思想工作。首先,我喜欢听孩子们讲。早晨,总有三两个幼儿入园较早,我和他们一边做值日,一边谈心,感觉那真是一种收获和悠闲、浇灌和欣赏的享受。在孩子们的讲述中,我会传递种种的能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信息。我听一幼儿说,在家里都是自己穿脱衣服,我睁大了眼睛、长大了嘴巴(吃惊):真的呀?另个幼儿讲,他会给生病的奶奶捶背,我微微点头咪咪笑:噢!你太棒了。又一幼儿要显示自己的独立和不同,说妈妈回老家,他自己在家呆了一天,我摇头思索:让老师想一想,我真不敢相信等等。这样,既能知道孩子们心理想什么,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其次,善于发现幼儿。刚开始,我发现班内有不少性格内向的幼儿,有的孩子甚至一天也听不到他说一句话,我不仅在心里犯疑惑:难道是孩子不喜欢说话?这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性格呢?其中有的幼儿,做什么都表现出了聪明和机灵,可就是不愿和其他幼儿交流,更不会主动黏糊老师了。开学一个月过去了,班里五十多个幼儿的个性,我已基本掌握。下午离园之前,我主动向我的目标幼儿发出了邀请,我先蹲下来,用了征求的目光:“卢青,施晓森,明天陈老师值早班,你俩谁愿意来帮助我下小椅子呢?”他们两都没出声,但不难看出孩子眼睛里透出了欣喜的光芒。结果,第二天,两个小朋友都是七点十分便来到了幼儿园,当然还有几个一贯早到园的孩子。他们争先恐后地帮助我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把小椅子从桌子上轻轻地放到地上;把图书理理好;用清水擦桌子等。几个星期的工夫,我班里的孩子都知道我哪天上早班,然后他们会和我一起早早地来到幼儿园,我们一起“值—早—班”。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幼儿观察记录:和我一起来看书


观察目标

1.是否喜欢与同伴分享阅读,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2.能否与同伴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观察记录

龚凌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好像看过了。”一直没有选好看哪本书。当拿起《身体里软软硬硬的骨头》这本书时,她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我觉得她很想知道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了好一会儿。我便过去告诉了她这本书的名字,她很开心,跟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注意着书角的平整。这时她看到可可也过来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于是她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

分析评价

1.龚凌是一个比较容易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情的孩子,老师都对她比较放心。2.在集体活动时,龚凌却不容易融入集体,只跟着自己相熟的几个朋友交流。

支持策略

1.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他们喜欢看图书,但是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爱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

2.龚凌是个很懂事的小朋友,不会多说多问什么,这时我们应该及时让她了解故事名称,让她可以有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3.要引导她分享她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她好的看书习惯和方法,在集体面前对她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小朋友们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她多与其他朋友进行交流,培养其大胆交流的能力。

与幼儿一起进餐


你知道吗?当老师与幼儿围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时,幼儿会吃得特别香,特别甜。

一般教师在幼儿用午餐时,总是在幼儿中间巡视,目的是管理好幼儿的进餐秩序,要求幼儿不讲话,不东张西望,快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但此举效果并不好。

记得前几周用餐时,发现许程维、高天任、郭秋伊、蔡铭华一张桌子上的小朋友,不但饭菜吃得慢,而且还有把饭菜撒在桌上、地上的现象,有时不吃就拿着筷子在讲话。尽管我来回地提醒他们,他们还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偶然的机会,让我同他们坐到了一起进行用餐(徐娅君小朋友没来)。这天吃饭时,许程维、高天任等四个小朋友不但没有说话,而且还每人添了一大碗饭,比我吃得还快,最后的桌子上还保持得干干净净。

散步时,我特意问许程维他们:\"你们今天吃饭有什么感觉?\"他们争着说:\"今天我们好开心,我们得了第一名,老师表扬了我们。\"\"我们比老师吃饭还快呢!\"听了他们的话,我觉得我们在幼儿吃饭时也应该与幼儿沟通感情,让他们小声说说话,讲讲今天饭菜的味道、颜色、营养等,并不时鼓励幼儿,幼儿吃起来一定会特别高兴。

而现在我们对小朋友提出的要求是好的,可做法却有点不合理。只允许他们一个劲地吃饭,不允许他们讲一句话。甚至还有保健老师来说他们吃得太慢了。说实在的,我们老师有时吃饭时也有快有慢的、有说有笑的。因此,老师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太死板,要灵活机动些,不能过分要求,否则事与愿违。

一起的日子


转眼间,一学期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了。在这这段时间里里。我们不经意地发现,小班的这些孩子早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他们的天真、无邪、可爱、活泼在无形中感动了我们。回顾这些日子,真的有很多的话语要谈。

记得刚开学的第一个星期,由于宝宝们是第一次独自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进入到一个陌生的新的环境。为减少宝宝们的分离焦虑,我们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身心等方面的调试。首先努力让宝宝们适应幼儿园生活,刚入园的一两天,采取迟送早接,让宝宝们完成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过渡。其次,我们为宝宝创设了丰富的区域活动。如:娃娃医院、玩娃书吧、娃娃家等。当然,精彩有趣的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小游戏不但可以很快的调动宝宝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它拉进了我们老师和宝宝之间的距离。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小宝贝们成了我们生活的主体,他们就像是我们的亲人。每天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心理所想的,都是他们。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地动作都深深吸引着我们。看着他们笑,我们会陪着他们开心。看着他们哭,我们会想尽办法哄他们乐。日久生情,我们发现和宝宝相处的每一天,都特别美好的。

我们一起玩


在一次玩七巧板活动时,为了公平起见,我给每个孩子八个图形,让他们随意拼成一个物体。孩子们用手中的小图形拼成了汽车、房子、飞机,玩的非常开心。我仔细观察着每个孩子有创意的表现,这时,文文突然哭兮兮地跑过来说:“老师,奇奇抢了我的积木。”我来到奇奇身边,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抢,这是我掉了的。”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了起来。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缺少谦让与合作,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为老师,我决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看见两人吵了起来,旁边的孩子也参与了进来。有的说,是奇奇拿文文的,有的说,数一数就知道了。对,数一数!这时,晨晨数了数两人的积木,文文七个,奇奇的八个。咦?还有一个积木呢?原来还躺在地下了。小小的一场“抢玩具”风波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奇奇向文文道了谦,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应想个更好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们,怎样与同伴和睦相处?

我低着头继续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走到但嘉木面前时,我发现她没有积木。于是我问:“你的积木呢?”她笑着说:“我和罗荣倩雯放在了一起,谁想玩几个就拿几个。我让她先玩呢!”“真的呀,你们的办法真好!”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谁说每个孩子都自私?这不是教育孩子们最好的例子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下来安静地听但嘉木介绍她们的玩法。而且,我说,老师非常赞赏这种做法。经我一提示,许多孩子都主动把积木放在了中间,自己需要几个就拿几个,不争也不抢。看到这和谐温馨的画面,我不由的为榜样的神奇作用所感动着。

我想,在教师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应该有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应该有情感、性格和良好品质的目标,而且后者应占主要位置。我们应利用活动中突发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才是孩子们一生受益的,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

宝贝、我们一起出发!


金秋九月,随着阵阵桂花香,我迎来了工作生涯中的第一批小班小宝贝!作为一名新教师,跟随着班主任金老师接管了小三班的大大小小事务。从开学初的布置教室、环境创设、家访,我一一细心认真,希望给孩子们创造出最好的环境!我和金老师一天好几户家庭家访过去,每个家庭我都会去了解,倾听他们的交谈,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让家长们对幼儿男教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开学前一天的亲子活动,许多家长的到来,让各位家长娱乐其中也相互了解,见识不同的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宝贝们一个个欢脱的身影也让我对这份工作寄予了深厚的感情。

开学一周,我逐渐熟悉了班中大小事务,在金老师的带领下,我不断学习着教师的各项技能。小班的小朋友们刚入学,为了避免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和金老师常常是两个人一起带班。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很多宝贝都上过早教,对于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也能很快找到好朋友,相互交流起来,个个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个别没有上过早教的小朋友我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减少他们内心对于幼儿园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让他们尽快融入到我们小三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来。戚宇辰小朋友在我的印象中就好比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哪里都是他的草原,他在草原上自由奔驰,不可阻挡。金老师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安静的认真听讲,但是小野马可按耐不住了,他这边跑跑,那边跑跑…有时候又会偷偷动老师放在三角黑板上的东西,上课的时候也喜欢躲到钢琴下面,就像找到了隐蔽的洞穴把自己藏匿起来。老师上课五分钟,小朋友们个个都聚精会神,但是戚宇辰小朋友过了一会儿又小嘴巴痒痒了起来,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起了悄悄话…这小家伙牙口还很好,我去抱住他叫他不要乱跑,他冷不丁给你手上来上一口,这滋味可真不好受。不过戚宇辰还是很有分寸的,知道轻重,不会真给你咬下一块肉来。在我看来,戚宇辰很想要表现自己,想让老师关注自己,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时机,他希望通过“捣蛋”来让老师们注意到他。有一天我的手臂受伤了,他看到了急匆匆跑过来,摸摸了我的伤口,对我狡黠的一笑又跑开了,虽然那是个阴天,但我的心却被这个“捣蛋鬼”男生给暖到了。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情绪是需要流淌的,需要被肯定和接纳,从而进一步梳理。不管是成人与成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成人与幼儿之间,请不要自以为幼儿的情绪是无理取闹,急于去终止它、切断它。宝贝,请你和我一起进步,让我们一起出发!

我们一起拉拉勾


锦玮是从小班直接升入大班的孩子,她是个漂亮而且文静的女孩,记得刚来的时候,她不会主动和我们交流,但是这段时间和我们大家相处下来,能够主动和我们交流了,经常过来和我们说说她身边发生的事情。

可是最近在幼儿园不愿意做早操,有时排到队伍中来也是有气无力,想做就做,不想做了就蹲着,甚至找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话。

我看到此景,就要求她跟着我重新做早操,而且让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做好。

但效果并不大,她依然是放任自由。

我考虑再三,在离园时,我请她到小朋友面前来,当着小朋友的面,让她和我拉拉钩,拉了钩后就一定要做到!锦玮很感兴趣,伸出小拇指跟我“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第二天早上早操时间,我提醒锦玮:“还记得昨天我们拉过钩吗?”锦玮做起操来果然精神抖擞,我也赶紧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鼓励了她,她看起来特别的开心!拉钩,对孩子而言是游戏,却意外具有良好的约束力。

如果我们大家深入发掘下去,会发觉这样的“拉钩事件”其实也是孩子责任感的一种最初体现:和孩子约定好一件事情,然后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而愿意为之做出努力,这就是一种很良好的责任感。

和孩子一起游戏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听到了钱园长跟我们讲的一些上海幼儿园的例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如何才算让幼儿真正的玩起来。上海的幼儿园里是那么的“放的开”,老师是那么的大胆,他们认同孩子们的观点,他们做一个观察者、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就算孩子之间发生了争抢现象,他们只是站在一旁观察他们是怎么处理好的,并不会一位的组织他们。就算孩子卖东西(一个不要钱,两个只要一元钱)最后东西都卖完了,只赚到了4元钱,老师做为支持者没有去说孩子傻,因为他体会到了孩子是很开心的,很有成就感的。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幼儿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所以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占到了重要地位,是幼儿学习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在传统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作为控制者,幼儿的游戏活动常常是在教师的高控制,高指导下进行的。今天幼儿被安排在哪个时段,进行什么游戏,都要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均由教师来决定,这样的游戏变不是幼儿主观愿望中想要的游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人才的概念的转变,要求我们教师也要随之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位置,同时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当然这种放手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幼儿园里任由自己玩耍,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做好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出的要求:

一、作为支持者

教师在游戏中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就要发挥他的主动性,教师的支持水平越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教师未经深思熟虑,没有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幼儿游戏的活动区域,难以满足幼儿参与游戏的需要,幼儿就可能对教师提供的材料失去兴趣。

由于场地的限制,超市旁边的“电梯”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幼儿乘坐,几名幼儿都想坐电梯,大家一起往里挤,眼看就要发生“坍塌”事故,大家还是互不相让,教师及时上前调解,经过讨论,一名幼儿成为电梯乘坐员,并用简单工具制作标志,让其他乘客有序乘坐,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

二、作为鼓励者

幼儿参与游戏,有自己对游戏材料的理解,教师作为成人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观察中判断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没有价值与意义,不要单单以自己的原始初衷作为判断的标准,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的游戏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才是教师最应该有的行为。

多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不能将游戏进行到底,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其他游戏的话,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做好、对成功的幼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

三、作为合作者

为孩子创设的游戏不单单只有孩子可以参与到其中,教师应该学会与幼儿一起投放到游戏中,此时教师是一个玩伴而不是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游戏中存在的亮点与不足,看到在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教育目标的交叉点。教师与幼儿的合作,并不是一味地左右幼儿的探索行为,而是当孩子在探索中真正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在精神上、材料上以及游戏的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帮助他理清思路,让孩子自己持续深入地进行探索,当他有新发现时,老师会毫不犹豫地入下手中的事,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他的游戏中去,让孩子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每一次探索与发现,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支持与鼓励,孩子的每个观点与想法都能得到老师的接纳与重视,这对孩子来说对他以后更深层次的探究树立了信心。

同样对教师来说,只有学会了与幼儿的合作游戏、活动,才会在这其中找到游戏的发展点,对游戏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四、作为引导者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游戏中有时会存在困难、偏差,作为教师要看到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及时的介入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幼儿能接受和能够理解的指导,促使幼儿的活动朝着大胆探索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发挥游戏的作用。

我们一起想办法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老师针对一位幼儿园的新生入园前家访的内容,期望能对大家的家访工作和教学策略带来些许启发。

新生入园第一天,孩子们都来上幼儿园了,唯有奇奇没有来。一周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来。是什么原因导致奇奇一个星期不来上幼儿园呢?带着这份疑惑我去奇奇家进行了家访。家访中,奇奇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奇奇从小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脾气很坏、很犟,在家里经常欺负邻居家的孩子,爱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不会自己独立吃饭穿衣等,我担心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点懂事了再让他上幼儿园。”

从奇奇的爸爸担心中可以看出,他对奇奇的行为习惯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要让他把奇奇放心地送入幼儿园,仅仅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我必须指导家长切实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帮助他对孩子树立信心,送奇奇尽快入园。

听了奇奇爸爸的话,我解释说:“孩子还小,有些习惯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后,我真诚地对奇奇的父亲说:“给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想办法来改变奇奇的不良习惯,让他尽快来上幼儿园,好吗?”奇奇父亲高兴地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送教上门。

9月份

这是第一次上门,我的目的有三点: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二是送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给家长;三是将班级里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教育孩子。

奇奇一见我就显得很高兴,他说:“老师,爸爸说我乖了以后就可以上幼儿园。” 看来小家伙很渴望上幼儿园,我对他点点头说:“是呀,奇奇很乖的,老师盼望着你早点来上幼儿园呢。”他接着说:“老师,平时爸爸修摩托车,奇奇一个人玩积木。”说着就去一旁玩起了积木。我就开始和他父母讲解起了本月主题活动的内容,奇奇也时不时地过来听听。我讲完后,奇奇父亲也讲了自己的困惑。他说:“我几次带奇奇去他外婆家,他多次打了小表哥,我一直批评他,但还是改不掉。该打的也打了,该骂的也骂了,真没办法。”

奇奇的父亲有教育孩子的强烈愿望,但缺乏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特点的正确认识,只能简单地批评和打骂,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小年龄幼儿的情绪控制力和表达能力较差,所以会本能地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开导并解释说,孩子打人总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愿望未被实现,也可能是不善于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建议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发现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能引导孩子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这时候奇奇又过来了,向我问长问短,还不停地说着同一句话。他爸爸马上阻止说:“不可以这样的,说这么多的话太没有礼貌了。”接着又对我说:“他平时在家也是如此,总喜欢喋喋不休地模仿别人讲话。”我说:“没关系的,孩子是这样的,喜欢模仿。奇奇喜欢模仿别人及反复说同一句话,其实也是在学习语言。你还可以让孩子将他说的几句话连起来一起讲述,这样有助于孩子口语的发展。”

小班孩子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自动模仿看见或听见的行为和语言。因此我告诉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和制止孩子“喋喋不休地模仿别人讲话”,在孩子喜欢表达时,家长首先要倾听,然后再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运用这些通过模仿习得的语言和行为等。

10月份

这次上门的目的有二:一是评估孩子近期的表现,二是指导家长写观察记录。

已经见过好几次面了,奇奇见到我就像见了好朋友一样说“老师好,”还主动炫耀:“老师,我会自己吃饭了。”说着爬上桌子吃起饭来。我发现,奇奇吃饭的动作虽然看起来很不协调,却很专注。

我想,奇奇动作不协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孩子的动作发展迟缓;另一种可能是成人对孩子包办过多,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

我诚恳地表扬奇奇有了进步,同时建议家长平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培养他自己动手的习惯,并试着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午饭后,奇奇把上个月在家完成的几件美工作品拿出来给我看,说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

看来,奇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很重视,能积极面对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增强了我教育好这个孩子的信心。但家长仅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追随孩子、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我给奇奇父母设计了一份表格,指导他们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11月份

这次的指导目的有两点:一是了解家长近期对奇奇的观察记录情况,二是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一进门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奇奇爸妈喜悦的心情。奇奇爸爸给我看了他写的观察记录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长给孩子安排活动的时间较为合理,内容也较为丰富,且能对孩子的活动给予有意识的指导,最重要的是父母成了孩子最主要的陪伴人。另外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改变。

奇奇爸爸还欣喜地告诉我,最近孩子的进步很大,不仅能独立吃饭穿衣,还拿出玩具给隔壁的孩子玩,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最后奇奇爸爸主动提出想让奇奇上幼儿园,看他能否适应。我高兴地同意了,因为这也是我的想法。同时我向奇奇父亲说明我作为老师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教育好奇奇,让他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这样通过我对奇奇爸妈一段时间的指导,他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让孩子来到了幼儿园。

教育笔记《幼儿和我一起值“早班”》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