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1-2岁宝贝的亲子游戏
1、面对面玩滚球
玩法:爸爸和宝宝面对面坐下,互相分开双腿,让球在中间滚动;
如果球滚到外面,就让去把球取回来;
如果宝宝会用力过大,经常把球甩到外面,这个时候可以换一种玩法:
两人面向墙壁,对着墙壁滚球,宝宝和爸爸一起多玩几次,渐渐学会均匀用力和方向准确,再回来玩面对面滚球。
目的:练习宝宝均匀用力的能力。
2、投硬币
玩法:存钱盒上有一条缝,爸爸给宝宝做示范,把硬币投入窄缝里;
再用手摇摇盒子能发出声音,爸爸再打开存钱盒,把硬币取走,再摇盒子就没有声音了;
然后爸爸给宝宝一个硬币,看宝宝能不能准确地将硬币投入存钱盒中;
宝宝开始可能会失败,这很正常。爸爸可以再示范,用食指、拇指捏住硬币,把硬币的边缘插进窄缝里;
这回宝宝首先捏紧硬币,把硬币准确地插到窄缝里,并且拿起盒子摇出声音。
目的:锻炼手眼协调性。
tips:当宝宝投进去后,大人要及时说“宝贝真棒”来鼓励宝宝。事先清洗干净硬币,游戏结束后及时收好硬币,别让宝宝有机会单独玩硬币。
3、认识黑色
玩法:一般家里的遥控器都是黑色的,有时大人想换频道,就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对宝宝说:“把那个黑的拿过来。”
宝宝从大人的表情中懂得是要遥控器,就拿遥控器;
这时,麻麻可以亲亲宝宝夸奖鼓励,宝宝会很开心地记住黑色;
另外,爸爸也可以拿出黑色的皮包、黑色的皮鞋对宝宝说:“这些都是黑色的。”
目的:让宝宝学会认识颜色。
tips:宝宝曾经学过红色,学黑色不会很难,可以多拿出几种黑色的东西让宝宝学认。
4、挑哭笑脸
玩法:妈妈在纸上画两张脸,一张是笑脸,一张是哭脸;
妈妈问宝宝:“谁在哭?”让宝宝找出哭脸;
又问:“谁在笑?”让宝宝找出笑脸;
另外,妈妈可以让宝宝装一个哭脸,看宝宝装的像不像;
如果宝宝装的不像,妈妈装一个哭脸给宝宝看,让宝宝照着做一个;
同样,妈妈可以让宝宝装一个笑脸,看装的像不像。
目的:让宝宝学会看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高兴还是不高兴。
5、分清多少
玩法:准备4个苹果。一边放1个,一边放3个,问宝宝哪边多;
如果宝宝反应正确,大人从3个的一边拿掉1个,变成一边1个,一边2个;
如果宝宝反应正确,大人再把手中的那个放到1个的一边,让两边都是2个;
然后再问宝宝“哪边多”,宝宝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大人可以告诉他“一样多”。
目的:扩大宝宝认知能力的范围。
tips:这个阶段的宝宝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一样多”的意思,别急,多多练习。
1.天天做操身体好
爸爸、妈妈带着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徒手操:“早晨空气好,宝宝做早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最后向上跳一跳、跳一跳。”
2.搭“宝塔”
给宝宝八至十块正方形积木,鼓励他(她)用积木一块块地垒成八层或更高的“宝塔”。
3.区分“早晨”与“晚上”
给孩子出示表现“早晨”和“晚上”活动的图片各一张(一张的画面是太阳升起,宝宝起床。另一张的画面是月亮升起,宝宝睡觉),让孩子指出哪张画的是早晨,哪张画的是晚上。平时在孩子早上起床及晚上就寝时,可以进行随机教育。
4.儿歌表演——爸爸瞧,妈妈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说完这一句,孩子把两只小手一起背到背后。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说完这一句,孩子把两只小手一起举过头顶。
适合3-4岁儿童的亲子游戏
No.1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
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你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你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你说“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你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第三课时
活动名称:看卡片拿玩具
活动目标:1、巩固宝宝的颜色感知能力。
2、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红、黄、蓝、绿色卡片各一张,红、黄、蓝绿色积木若干。
活动场地:室内
活动方法:
1、妈妈出示红色的卡片,让宝宝拿出红色的积木。
2、宝宝正确地拿出积木后,摆在中间。
3、妈妈再拿出一张绿色的卡片,让宝宝拿出相同颜色的积木。
4、宝宝拿出绿色的积木后,要摆在红色积木的上面。
5、四张颜色卡片可以随意地反复出现。
6、玩一会儿后,一座“彩色大楼”就建成了。
温馨提示:
这个游戏需要宝宝能辨认基本颜色。游戏中既巩固了宝宝队颜色的感知,又培养了宝宝的反应能力和创造力,寓教于乐。
1、棉花球
准备:三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玩法:家长蒙着眼睛,用勺子把散落在桌上的棉花球舀入碗中。(手不能碰棉花球)孩子用勺子把一个碗中的玻璃珠舀入另一个碗中。三十秒钟后一个家庭的棉花球和玻璃珠相加。最多的家庭获胜。
2、哪吒寻宝
准备:经过装饰的报纸团、玩具篓、蓝皱纸
玩法:参赛妈妈收举玩具篓站在场地一端,幼儿扮成小哪吒,由爸爸从后面抱着腰部,站在场地另一端,中间有“海浪”间隔,主持人发令后,爸爸和小哪吒跑至“海浪”边,在“海中”寻找“宝贝”(报纸团)每找到一个就往妈妈的玩具篓中扔,至主持人说停,哪个家庭的玩具篓中的“宝贝”多为胜!
3、两人三足
准备:绳子若干
玩法:一家长与一幼儿将相邻的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听到口令后,两人一齐向前跑,看谁先跑到终点为胜。
4、推小车(幼中)
玩法:家长抓住幼儿的两条腿,幼儿双手撑地,听到口令后,幼儿双手向前爬,看谁先到为胜。
5、可爱的袋鼠宝宝
玩法:让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腿夹紧家长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地挂在家长的胸前,家长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向前爬,先到终点者为胜。
6、袋鼠接力
人数:八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为一组,每组分两排对面站(间距为十米)共两组。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把接力棒传给后一位家长。哪组最先传递完即为胜利队。
7、我给爸爸妈妈穿衣服
玩法:一名家长在终点,幼儿在起点,哨声响起时,幼儿拿起衣服跑向终点,给其家长穿上衣服,拉上拉链后,家长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点,先到者为胜。
8、螃蟹夹球
玩法:一名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将一个球放在上面,身体侧向迅速前进,先将球运到终点者为胜。
9、快乐贴贴贴
准备:绳子一条,贴画若干,计时器一个
玩法:孩子与家长一组,两组便可开始游戏。两名家长分别背靠背被一条绳子套住,两个幼儿分别站在家长对面的一条线后,游戏开始,每组家长使劲往自己孩子那一边靠拢,当一方家长靠近自己孩子的线上时,孩子为家长脸上贴上贴画,在规定时间内,哪位家长脸上的贴画多,就为最后获胜者。
规则:当家长脚踩到线时,宝宝才可以贴。贴画只能贴在脸上。小朋友不能超出线外。
10、小飞机
玩法:幼儿背对其家长,将两腿缠在家长腰上,家长双手拖住幼儿胸部,幼儿将手臂侧平举,家长迅速跑向终点,先到者为胜。
适合0岁—1岁半的亲子游戏
1、眼睛的游戏。
这个游戏对半岁以前的孩子特别有吸引力(当然大了以后,也是可以玩的)。很简单,你就象他望着你那样,去望着他,但是你的眼睛里要包含丰富的表情,比如:疑问,惊叹,鬼马,……总之,就是用眼睛说话。实在做不了,就慢慢把眼睛闭上,在快速睁开。孩子会觉得特别有趣。特别是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他看多了,会学着你的样子闭几次眼睛,之后就会突然睡着(当然如果很久都不睡着,你也别怪我,因为我讲的不是睡觉游戏)。
2、嘴巴与舌头的游戏。
这个时候的孩子,嘴巴就是世界。所以关于嘴的游戏,是很有意思的。伸长舌头,如果再配合眼部的动作,象个洋娃娃那样做,孩子很容易跟你学会吐舌头的动作。
我记得,孩子婆婆(以前学俄语的)有一次给我孩子表演颤舌头(因为俄语里面很多颤音),那个震撼啊!孩子喜欢极了。当然,一般人是表演不了的。
3、面部的游戏。
微笑、伤心、生气、愤怒……这些表情,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宝宝是不了解的。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与其和宝宝大眼瞪小眼,不如做一下这些表情给宝宝看,娱乐一下生活。有些事情,早知道好过迟了解。
4、四肢的游戏。
双手的伸展运动,双腿的“踩单车”运动,手指的点虫虫游戏,四肢的匍匐爬行运动,……都是很有意义的游戏。
5、综合游戏。
我家最喜欢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罗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站起来。”
我边唱边做动作,在孩子熟悉并很开心的情况下,拿着他的手来做。
(小白兔)把双手放他肚子上拍拍,(白又白)两手在脸蛋上划两个圈
(两只耳朵竖起来)向上拉直胳膊
(爱吃罗卜爱吃菜)两手放嘴边骨碌转
(蹦蹦跳跳)扶住两腿弯曲伸直弯曲伸直(站起来)伸直
因为做的时候,你笑他也笑,所以是个全身心的综合游戏。
6、其它游戏。
孩子从出生就需要一些玩具。玩玩具也是游戏。但无非都是前面1-5的延伸变形。就不详细讲了。
能双脚同时跳起之前(1岁——2岁半之前)
7、颜色、形状、材质的游戏
给予彩色油画棒,画笔等,让孩子自由涂鸦。
用一堆彩色串珠,或彩色积木,或彩色卡纸,进行不同组合。在组合中,不同形状、材质、颜色搭配会给孩子不同的感受。
在大自然中,感受叶的绿,草的青,天的蓝,云的白,花的多彩,……。
洗澡时的水流。
海滩的沙。
8、身体的空间游戏
和孩子的翻滚、跳跃等在较软平面上的游戏,比如:床。
我们喜欢玩“蛋炒饭”——我抱住他的头颈和PP,借助自己背部、膝部和手肘的力量,跟孩子在床上翻滚。“小飞机/小飞侠”——我伸出双臂,托住他的胸和大腿,让他伸开两臂,前后“飞”,或者我躺床上,把他放在我弯曲起来的小腿上,双手扶住他的腋下,前后左右上下“飞”,效果跟做摇摇车一样,甚至更好,妈妈顺便可以减肥。“爬肉山”——妈妈或爸爸躺在床上(一定要护住要害部位),让孩子自由攀爬。……
9、空间距离游戏
和孩子围绕一张桌子,或一个沙发,追逐,保持一定速度和距离,既不要很容易被抓到,也不要很轻易抓到孩子。
10、上肢力量的游戏
让孩子双臂环绕在你的脖子上,或爸爸的胳膊上,用他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身体挂起来。
能跑会跳行动自如的时候(2岁半以后——学前)
11、精神力量的游戏
锻炼行走和耐力。让孩子在某种鼓舞的前提下,坚持行走,锻炼耐力和毅力。
比如,我们带出去买玩具。事先说明要自己走才行,于是凡出门买玩具,总是能自己走很久。比如,早上上学,想想幼儿园的营养早餐,能坚持到底的才能吃到全份,于是刚喊完累就又跑妈妈前面了。当然,这个要视孩子的平时情况而操作。当孩子要求抱的时候,不能教条地拒绝,可以同意抱到什么位置再继续走。
12、大型玩具的游戏
充分利用公共设施。滑滑梯、攀登架、跷跷板等。
13、妈妈做的玩具
无论家长的手艺再不敢见人,都应该为孩子亲手做个玩具。那将是孩子一辈子最珍惜的玩具。可以参看相册里的各种手工。
14、过家家
和孩子带上玩具过家家。天马行空,放飞想象。有人说:我的想象力是苍白的。我想说:你可以没有想象力,那么你只要跟随孩子的思想去执行就可以了。
15、善始善终的游戏
学习收拾自己的玩具。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游戏——送玩具回家,因为每个人都要回家睡觉,所以玩具也要这样,否则就会很伤心,进而不再陪你玩。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