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才能不生气”,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如何才能不生气

那天看了童书妈妈的文章《怎样才能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颇有感触。

其实不仅大人会冲孩子发脾气,我发现现在不少孩子也会有“发脾气、生闷气”的表现。比如有一次我们很多孩子一起玩得很热闹,突然一个小女孩一个人站到墙角边,背对着大家,我们去喊他她就用眼睛瞪我们。后来妈妈过来说她这是生气了,可能是刚才我们送礼物的时候没有第一个给他。还有一次,跟一个小男孩一起玩,他想要做一件事情他的父母没有同意,他就大声尖叫,说:我生气了!我生气了!脸涨得通红,气得两只拳头攥得紧紧的,浑身发抖。对孩子这样的表现,大部分家长都会觉得孩子“太不听话!”“脾气怎么这么坏!”纵然孩子天生性格各异,但是后天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做什么远比我们对孩子说什么更有影响力。如果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冲孩子发脾气,孩子也会学我们,也许慢慢就变成一个低情商坏脾气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快乐。想想真让人觉得可怕。所以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实在是太重大的一件事了。

其实,做父母的控制自己不发脾气,不仅是亲子关系的问题,更是自我情绪的管理。如果一个人能在爱人面前、在下属面前、在父母面前不乱发脾气,在孩子面前不乱发脾气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所以说,养育孩子的过程终究是自我的修炼的旅程,如果投入并努力做到最好的话,也许收获的不仅仅是好妈妈和好孩子,更会有一个全面完满的生活状态。

当然,如果你天生是一个好脾气、性格温和的人,对孩子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做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暴脾气、性格急躁的家伙,如何在孩子面前不发脾气就是一门有点艰难的必修课了。(幸或不幸,照妈正是后者)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把这件事情当做一门功课来做,努力获得高分,发现也挺有意思的。

首先让我们好好回忆一下,为什么会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孩子或我们自己。从孩子方面来说,不好好吃饭、调皮捣蛋、把家里的墙画得乱七八糟、说脏话…让我们发脾气的事情多得数不清;就我们自己来说,今天工作太累了、被领导批评心情不好、大姨妈来了、身体抱恙……都是孕育坏脾气的温床。

看起来也许孩子惹我们不开心占大多数,其实再深想一下不难发现,所谓的孩子“惹得我们发脾气”,不过是因为“孩子的表现脱离了我们的预期”,取决定因素的不仅是孩子的表现,更是我们的预期。

综上看来,影响我们是否会发脾气的因素有:孩子的表现、我们的预期以及我们的自身原因(心情和身体),除了孩子的表现不那么可控(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可控啦),其他的都是取决于我们自己,这样看来,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似乎不那么困难呢。

很多父母都在“生气发火-懊恼后悔-生气发火”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其实我们只需要在每次发脾气之后,除了懊恼后悔(因为这种情绪一丁点用处都没有),再好好思考一下,找到自己每一次生气的原因,以及控制自己情绪的阀门,并提醒自己在下一次要发火的时候实践一下——也许慢慢就会打破这个循环了。

很多家长会说,我也不想发脾气,可是实在忍不住了,这孩子太调皮了、太不听话了、太不讲道理了……我想说且慢,在评价孩子的表现之前让我们先想想:孩子的这些举动,是不是问题?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过是孩子发展阶段的特点罢了。你现在觉得无法忍受,大发雷霆,其实一点用都没有;也许过了这阵子,他自然就好了。这点我深有感触。照照在一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玩水(那时候是大冬天),不给他玩就会闹个不停。爷爷奶奶训斥了、讲道理的,都没有用。于是我就给他穿上防水护衣从水龙头放热水给他玩,玩到够为止。他经常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我当时真的以为他会一直这么玩下去。可是到了快2岁,人家突然就不感兴趣了,再也不那么玩了。再说玩纸,应该也是每个父母都遇到过的。孩子会把家里的抽纸全部一张张抽出来,扔得到处都是。我们就尽量把纸藏起来,不让他看见,自然减少了作案的机会。如果不小心被照照发现了,就随便他玩,只是要求他玩完了要收拾干净。就这样,又自由散漫了不知道多久。现在照照可是我们家卫生纸管理员,负责卷纸、抽纸、面巾纸的库存管理和发货,工作兢兢业业,再也不会乱抽乱扔了。去年照照刚上幼儿园,非常不适应,很不愿意去,那段日子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不堪回首(我曾经还写过一篇文字《不做大嗓门妈妈》,现在回头来看真是声泪俱下),我几乎已经做好了要斗争三年的准备。结果从小班下学期第一天上课开始,照照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再也不拖拖拉拉唧唧歪歪,每天早上都能按时起床、吃饭、去幼儿园了。我说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我们做父母的要加强学习,学习育儿知识,更学习去了解自己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容易发火了。当然,也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学会包容和等待,等着孩子成长,长大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个过程很可能是痛苦的,不过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看到好的效果。最近照照总是让我欣喜。比如前天晚上,我俩洗漱完毕就要上床睡觉了,他突然说要大便(又来了!),我半撒娇半坚定地说,妈妈这会儿好累,你去找阿姨吧。他当然不肯,还唧唧歪歪粘着我。我继续坚定而温柔地说,哎呀,妈妈真的好累,你去找阿姨吧!(说实话,我只是试一试,压根没指望他会同意。)结果他想了想,居然说,好吧,就乐呵呵的走开了……留下我躺在床上不知什么姿势才更爽。还有今天晚上吃饭。照照喝牛奶喝到一半,嫌弃围兜有点湿了,一把扯下来扔到一边。我说你必须要兜,不然会把牛奶弄到身上,不好洗。他就是不愿意(我能想象这时候要是爷爷奶奶在,肯定又免不了一顿吵闹)。我说你可以不戴,但是如果弄到身上一点儿,就必须戴了。照照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比较公平,同意了。后来他喝牛奶非常小心翼翼。结果喝完了居然一丁点儿都没有弄到身上。他很得意地说:妈妈你看,我就说不会弄到身上吧——没有发火,解决了问题,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还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自信,这么多好处,难道不比发脾气弄得大家都不开心要好得多吗!所以说呢,家里如果有一个宽松的但是明确的界限,那么冲孩子发脾气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了。

我是书呆子,喜欢做功课,也许我的办法有点乏味;喜欢打游戏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把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当做打游戏的通关老怪,不拿下誓不罢休,也会发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好办法。总之,不发脾气也能解决问题,不发脾气,孩子会越来越讲道理,我们会更开心,家庭氛围会更融洽。

最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不仅对自己的孩子,而是对这个世界。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生气了如何摆平?


你家里是否也有个“生气宝宝”,你知道怎么和宝宝沟通吗?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正是他的情绪处在极端紧张的时候。在这个当口和他讲道理,一般他是听不进去的。

下面介绍几个对付孩子的方法:

(1)自己要冷静,否则孩子会受到你的刺激而更加生气。

(2)控制自己在孩子气头上对他也“不予理睬”,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和他讲道理。很可能当他慢慢冷静下来以后,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哪儿错了,这样,你再对他说点道理,他就能接受了。

(3)四岁的孩子是可以接受“语言的教育”了,但要想一想,怎样把道理用最简单最具体的方式讲给他听效果最好。必要时可举几个例子,让他对比自己,从中受到教育。

(4)在给他讲道理时,也可以让他说说他的感受。他之所以发脾气可能是受到挫折、委曲、认为不公平、因为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以动手打了一个同伴等等,你可以针对情况和人谈话,有时还要安慰他呢!这样你们就会比较好地沟通了。

(5)有时可能通过讲故事、看图画书,间接地触及他发脾气的原因,这样来进行教育,效果会比较好。另外,他在幼儿园表现还好,就是学习和自由活动时活跃了一点,爱带头乱路。实际上3岁的儿童刚刚接受集体教育,不是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一样的,有的可能安静些,有的却不能长时间地坐下来听课,有些跑动,是正常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集体生活经验的增多,会逐渐好转的,不用担忧。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对老师做出攻击行为,我想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老师的教育帮助不得法,没有说到“点子”上,他不爱听;另一种是在家自由惯了,很少受到过阻拦和批评,到集体生活中,也跑来跑去,控制不了自己,老师说他,他就“反击”,没有规矩。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和老师交谈,把孩子的优缺点对老师讲,使老师对他的教育帮助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对于第二种情况主要要给孩子立点规矩,要他懂提以集体生活中不能随心所欲,乱跑乱闹。当然,由于他在家已经自由惯了,按规矩行事很困难,要多次反复地教,但也要有耐心等待。再过一段时间,他年龄大一点了、生活经验半富一点了,控制能力增强了,则守规矩成为习惯了,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能比较安静地坐下来学习的。在教育过程中切忌打骂,因为你打骂他,他就会认为打骂是对的,只要他认为不如意,就出手打人、张口骂人、对老师也会如此。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情商


很多人以为情商就是会说话、会沟通、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其实这些都不是情商的本意。

所谓的情商,其实主要是指人在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品质。

虽然我们无法预定智商,却可以提高情商,一个杰出的人未必有着高智商,却一定有着高情商。提高情商其实有着简而易行的方法,你需要的就是坚持。

40种方法,帮你提高智商

1、明确底线,敢于拒绝

明确底线,让别人明白你可以忍受到什么程度,但注意控制底线的数量,底线太多,很难相处;底线太少,被人欺负。

2、学会原谅

提高忍耐力,学会原谅伤害和侮辱你的人,是提高情商的必备素质。

3、控制愤怒,学会冷静

愤怒让人丧失理智,觉得愤怒时,可以选择离开或暂停谈话,并尝试用深呼吸,自言自语,运动等方式平静心情。

4、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短板

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根据自己情况承担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5、平静面对过去

没有时间后悔,放下过去,着眼当前,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6、对未来充满信心

不要因为未来难以预料而心神不宁,应充满信心。生命应当是一次刺激的冒险之旅,而非预先安排的常规生活。

7、做成熟主动的聆听者

“听到”和“聆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用提问题的形式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确保自己没有遗漏信息。

8、停止抱怨

抱怨并不能改变什么,如果想改变现状,就先不要抱怨,采取切实行动进行改变。

9、忍受混乱与迷惑

暂时牺牲安全感是成长的需要,要能忍受伴随改变而来的混乱、迷惑和不快,必要时想办法使自己冷静一下。

10、严守道德标准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情商高的人都遵循道德标准和原则,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11、善解人意,主动了解别人

关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和肢体语言,不止依靠言语来认识他人,要做到全方位了解。

12、勇于和陌生人沟通

不在乎陌生人的年龄、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或者政治立场,勇于和他交流,向他学习。

13、忘掉结果,享受过程

不去想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而是享受整个过程。个人的成长并不是源于成功的那一刻,而是源于为成功奋斗的整个过程。

14、采取切实行动

对自己负责,更接近生活中的目标,就要找出阻碍实现目的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地行动起来。

15、学会谈判

与人发生争执时,尝试谈判,集中精力找出同时满足双方的解决办法,或试着通过中介调停解决。

16、不必介意批评

无需因受批评而痛苦,应不带感情地审视批评,衡量出是否需要根据批评做出调整。

17、培养幽默感

笑声是打开欢乐之锁的金钥匙,有意识地培养幽默感,情商会大大提高。

18、摆脱旧习羁绊

在提高情商过程中通常会遇到阻力,列出消耗你精力的事情,系统的分析清单,清楚障碍使情商提升更快。

19、清理未了事项

把未完成的工作列出一张清单,腾出点时间把这些工作逐一完成,然后把它们忘掉,从清单中划去。

20、停止抱怨

只要有突破困境的愿望,改变抱怨的态度,积极地去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就一定能突破困难,继续向追求的目标前进。

21、简化生活

追求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简单化,可以解放出能量,情商也会第一提高。

22、不过分追求完美

完美深藏在不完美之下,学会接受不完美。接受自己以及现实里的东西,认识自我,提高情商。

23、不在交往中迷失自我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自我,不为了取悦任何人而迷失自己。

24、懂得提出需求

弄清楚你的需求及如何才能满足,坦率地提出需求,然后再表达谢意。

25、从难以相处的人身上学会东西

对难以相处的人,将其看成是礼物,多留意你在与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过程中学到的教训。

26、学会接受拒绝

当要求被拒绝时,学会保持风度。礼貌地接受别人的拒绝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提高情商的有效途径。

27、善于交流

在交往中学会应对焦虑和改进关系,学会对自己的情感负责是提高情商的好办法。

28、求助朋友

有时需要一些人帮助自己,让朋友做榜样,影响激励我们努力提高情商。

29、找到领跑者

在周围的人们中找出你学习的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努力向他看齐。

30、接受治疗

当自己很难认识到阻力到底是什么,又被其困扰,请求助治疗专家,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摆脱往事的阴影,从而提高情商。

31、发展自我,勤学不倦

坚持学习,不断接受良好的教育来增加智慧,学习和见识新的事物会让人得到快乐,并能提高能力,情商也得到提高。

32、提高读物质量

读好的文学作品,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读小说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为了启发心灵。

33、坚持写日志

记日记有助于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缓解紧张,还有助于把过去的记忆同现实相联系,从而弄清楚彼此的关联。

34、学习新技能

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会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自律、坚毅和忍耐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35、有机会多去旅游

旅游会助你了解外面的世界,探索自然的奥秘,帮助我们走出自己,开阔视野,提高情商。

36、尝试反常规行事

故意违背常规做事,当感到焦虑时,学着使自己冷静下来,此练习目的在于开发我们的潜能,以更好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情况。

37、做个乐天派

让自己更乐观一些,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改善生活、提高情商,让你更容易容忍周围的人。

38、坦然面对困难

遇到困难时,若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往往感到忙乱,易轻言放弃。若尽早做好准备,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则有利于坦然面对困难。

39、调试身体,合理休息

注意身体要求休息的信号,不时休个短假。精力恢复后,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也更有精力来提高情商。

40、寻找心灵寄托

大部分人都需要一种心灵寄托,在那里心灵得以安宁。寻找心灵的寄托也是培养情商的重要一部分。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情商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因素中,自觉、同理心、自律和影响力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玩可以增强休魄、开发智力、促进交流、带来欢乐。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事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外来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所以孩子的愉感得以诊治,情绪稳定、愉快、积极。同时游戏也丰畜和深化了孩子的情感,例如孩子扮演老师,不仅模仿老师上课、带孩子做游戏,也棋仿老师体贴、爱护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对孩子的惰感有粉潜移狱化的影响。有的孩子还可以在玩中自由抒发情感,排除不愉快、愤怒、紧张和恐惧等消极情绪。

孩子必须在与同龄伙伴玩耍、打闹、博弈、友情、冲撞以至恶作剧中锻炼自己。一个健全的人摇要的不仅是理性的指示.而且是人格的发育和情感的成熟。后者只能在“游戏竞争“中获得。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充分体验到各种情感,例如经历到被别人冷落了怎么办,被别人误解了怎么办,被别人欺骗了怎么办等等情感问题。使得孩子必须在愤怒与忍让,生气与宽容,容羞与勇气,仇恨与和解,留恋与创舍,伤心与快乐等情感纠葛之间作出自己的选择。趁议家长多给孩子创设群体游戏的机会。让孩子与同叶、异龄.同性、异性伙伴充分交往。

通过操作、摆弄玩具,孩子能多次体验到自己的动作使客体发生了变化,例如:婴儿用手摇动铃鼓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致使产生了自我意识,然后他会反复互复这个动作来验证自己的能力并由此产生了对自己的信心。孩子在和同伴玩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特点,并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发现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尊自信。孩子在长时期的游戏实践中不断感受和验证自己的能力,他的自信也会日益增强。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别人的优点,发展了对别人的尊重。因此,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并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充分发展。父母应由衷地称赞孩子的短一个进步,也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消除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比如让过于好动、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在游戏中担任需要安静和认真工作的角色.如交通警察、图书管理员等;让过于内向、沉狱寡言的孩子担任一些交往机会较多的角色,如教师、售货员等。

在美国有些中小学,在课程中加入冥想的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意念集中静坐20分钟。而最近的实验发现,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他们未来的抗压能力就会有所帮助。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亲该如何着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事实上,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对其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给予表扬,父母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议父母亲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在这想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该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等这些人格特质,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念书”就会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给他们的最佳的礼物就是:一份无可救药的乐观心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的比较结果,例如“我的孩子个头比别人高多少?”,或者念着“我的孩子学习比别人快还是 慢?”父母亲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与他人较量“的惯性思维中,家长们不妨准备个小的笔记本,提醒自己观察的重点,并做记录。

以上分享的是如何提高宝宝的情商。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具有饱满的乐观情绪、愉快的心境、积极的意志品质、优良的性格特征等。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赏识你的孩子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赏识你的孩子关于常识教育,很多父母都有很多的疑问和不解。当父母发现和孩子的关系出现破裂时,才会想着要用赏识孩子这一招来挽回孩子的心,可是当他们一味地去赞扬,去应和孩子时,他们发现这样的赏识好像并不管用。

赏识教育是什么,它是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要赏识你的孩子,你就要有勇气去接受你孩子的不足,看到孩子间的差异,放大自己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无限的包容与爱,与孩子一起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培养孩子勇于去承担责任,使孩子能舒展心灵,发展自己的潜能。

有些父母认为赏识就是一味地表扬、鼓励和肯定孩子,不管孩子做什么,都会先表扬了再说。虽然父母在言语上不断地给予孩子赏识,但真正的赏识并不是只表现在言语上,而是从内心里真正去赏识你的孩子,是一种无限的接纳与爱而不由自主地去赏识孩子。如果只是表面地在言语上去赏识你的孩子,孩子也可能从一些非言语的动作里看出问题,并能感受到这种赏识是一种敷衍,会让孩子反感。这样的赏识,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要常识你的孩子,首先你要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你的孩子,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的附属品。孩子虽然小,但他们却是天生的创造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父母用心去倾听,去容纳他们的空间,给予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自己的小宇宙。父母也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用的,他们是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只是在不同的领域里,去接纳孩子间的不同,看到孩子最闪光的地方,把赏识的眼光看得更高、更远些。

赏识教育就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过分恋母


我的朋友这样和我抱怨过: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孩子总是跟着自己,现在都上小学了,每天一放学还总是粘在妈妈身边,而且还慢慢开始关注妈妈了,这对于孩子来说好吗?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过分恋母呢?

恋母情结的后续影响

弗洛伊德曾经说每个孩子在3-4岁的时候,都会有俄狄浦斯的情结,就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是孩子在某个阶段,对妈妈有着过多的依恋行为。

孩子还小的时候都会恋母,可是,在快要上学之前,孩子的心理上会变得上进、勤勉、与他人交往合作,会慢慢变得独立,如果这时孩子还是过分恋母的话,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在找对象的年纪还是过分粘着妈妈,孩子可能会出现婚恋心理不正常。

试试这样

1、分床睡,减少亲昵行为

宝宝长大一点后,最好就给他准备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床。妈妈不要还像孩子小时候一样陪着他,不要做过多地亲吻、拥抱或者抚摸身体等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慢慢长大了,自己要开始变独立了,就算是妈妈不像之前那样对待自己了,但妈妈心中还是爱着自己的。

2、缩短相处时间

不要一直和孩子呆着,让宝宝能够多和爸爸,爷爷奶奶相处。举例来说,之前妈妈一下班就陪着孩子,现在可以让爸爸和爷爷奶奶管着宝宝,自己去做一些家务,让宝宝慢慢适应与其他人相处。

3、培养孩子独立性

要克服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感,要让孩子慢慢变得独立。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要教给孩子,让孩子学着做。宝宝3岁左右便开始进入幼儿园,所以在幼儿园时期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独立精神。

4、避免当孩子面正吵

妈妈如果与爸爸发生争吵的话,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不要在孩子面前直接批评爸爸,像这样负面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宝宝对爸爸的印象,会让孩子以后不听爸爸的话。

让孩子摆脱恋母情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各位妈妈一定要抓住好时机,让宝宝成功独立。

如何才能让宝宝双面归一


在家里像一个小皇帝,什么事情都得听他的;到了外面,却缩手缩脚,有人欺负也不敢吭一声。这就是所谓的双面宝宝——“在家是条龙,在外是只虫”。宝宝的双面性常常让爸爸妈妈感到疑惑:怎么家里家外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怎么才能让宝宝双面归一?

镜头1:

“妈妈,快把电视调到少儿频道,我要看动画片,快点!”康康在家里整个一“山大王”,所有人的行为都要围着他转,如果稍有不顺心,康康就会乱发脾气,甚至还会打人。

镜头2:

康康在外面的表现却和家里判若两人。见到陌生人,话也不敢说一句,只是一个劲地往妈妈身后躲。小朋友抢走了他的玩具,他不反抗;小朋友欺负他,也不还手,十足的“老好人”。

行为解析——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在家是条龙,在外是条虫”是没出息的表现,其实爸爸妈妈错怪了宝宝。这并不是他们没出息,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误导了宝宝。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娇惯、溺爱、放纵,使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不懂得谦让,以自我为中心;但一到陌生环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变得无所适从,原先惯用的撒娇伎俩完全没了用武之地。这样的宝宝在家以外的环境中,完全丧失自信,自然成了一个缩手缩脚的小可怜。

预防针——宝宝还不是双面宝宝时

在宝宝不良的个性还没形成时,爸爸妈妈就应该提早打“预防针”——

第1针:不要溺爱

每个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宝宝,但爱不等于溺爱。有时长辈们无原则的溺爱是导致宝宝不良性格的罪魁祸首,并且造成宝宝霸道、任性的个性。当宝宝已经有是非观念时,爸爸妈妈就不能一味满足宝宝所有的要求。

第2针:扩大社交圈

爸爸妈妈一定要尽量开扩宝宝的眼界和社交圈子,因为如果将宝宝仅仅局限在家庭生活中,他就无法学到更多社会交往的能力,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别人相处。爸爸妈妈可以带宝宝到小区的活动场地、公园、亲子园等人员众多的场所,鼓励宝宝与同龄宝宝或长辈接触,慢慢地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帮助宝宝建立起社会交往的自信。

开药方——宝宝已经发展为双面宝宝后

宝宝一旦形成了双面宝宝的个性,爸爸妈妈应该及时“刹车”,纠正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给宝宝的个性开出良方,让宝宝从双面转变成表里如一。

药方1——学会说不

爸爸妈妈在认识到宝宝的“双面”问题后,应该马上扭转之前对宝宝过于放纵的态度,要学会硬起心肠对宝宝说“不!”态度鲜明地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

药方2——巧用选择题

当宝宝被拒绝后,一开始他会很难接受,可能还会大哭大闹地耍赖,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选择题应对。爸爸妈妈出的两个选项都是自己所希望的,比如“宝宝可以在客厅玩,但声音要轻,不能打扰我”或者“你还可以去自己房间玩。”还有一个窍门是,两个选项中有一项是宝宝不会选的。比如当宝宝在地上耍赖时,妈妈就可以让他自己选择“要么你乖乖的,和我一起去超市买东西;要么你一个人在家里继续哭。”毫无疑问,宝宝一定会选择前者。

药方3——精神鼓励法

对于宝宝的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批评或表扬。还可以更多地运用“看得见”的精神鼓励,比如独立完成一件事,妈妈就可以在墙上为他贴小红花,这是非常有效的正面鼓励。

如何才能够让宝宝走出分离焦虑


很多宝宝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症,这样的宝宝一般比较缺乏安全感,如果爸爸妈妈没有陪伴着自己的话,他们的心里就会非常紧张。

这是一种情绪上的障碍,如果宝宝没有办法克服的话,对他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处理宝宝的分离焦虑症呢?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1、提高生活技能

不要总以为孩子还小,觉得孩子什么也做不好。事实上,孩子身体中的潜在能力是你无法估计的。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就能够自己拿起东西往嘴里放,所以这就证明孩子越早学习生活的技能对孩子的帮助越大。

孩子在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能够慢慢成长。如果宝宝独立能力不强,最好是从现在开始就提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不要让孩子什么都不会。

2、寻找情感寄托

幼儿园和学前班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和他们一起玩的话,会有很大的乐趣,还有很温柔的老师,在学校的时候会给宝宝讲好听的故事,也会陪着他们一起玩。

按照宝宝的年纪,很快就会被吸引的,这样一来,宝宝就会找到新的情感寄托,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有时候就算爸爸妈妈来接了,还是不想离开幼儿园。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学会了独立和朋友相处。

3、从小有个好习惯

许多宝宝粘人是有原因的,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一直围绕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以孩子为主,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过于依赖的性格。如果妈妈没有陪伴在他的身边的话,他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因此,妈妈要暂时离开一下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就会非常焦虑,又哭又闹。

为了让这样的情况不再发生,孩子要养成好的习惯,比方说,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要和孩子分房睡。孩子要有自己的房间,要睡在自己的小床上。通过慢慢尝试,宝宝渐渐地能够在妈妈离开的时间内自己玩玩具,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慢慢跟宝宝说明

宝宝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差不多都是3-4岁的年纪了,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宝宝已经可以懂道理了,妈妈可以蹲下来,和宝宝保持一样的高度,用眼睛看着孩子,然后跟宝宝说,小朋友长大后就要学本领,然后就一定要去学校学习,不然会不认识字,会找不到好的工作。

还要跟宝宝说,妈妈以前也是这样的,也和他(她)一样去学前班,通过妈妈的教育之后,宝宝或多或少会听进去一些道理,然后大家再多鼓励宝宝,宝宝很快就能适应去学校的生活了。

以上就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减少分离焦虑的办法啦。

如何听,孩子才能对你说心里话?


近些年,媒体时不时地会有幼儿园老师对孩子进行虐待、体罚的报道,手段和花样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更难以和可爱的幼儿园老师形象放在一起。令家长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孩子被老师伤害后没有告诉家长,而是选择了沉默呢?

●沉默对孩子而言,可能是聪明的应对方法

记得有一条新闻中提到,问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家长,孩子说:“我怕妈妈担心”。相对于自己所受的伤害而言,不让妈妈担心更重要,听起来感觉孩子太乖了,让人有些心酸心疼。

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并非如此,这只是孩子表层能够表达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只是因为怕妈妈担心,通常妈妈担心是因为事情不像自己期待的发展,从而会有焦虑的表现。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父母们容易做的往往是急于纠正孩子的想法或表达,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否定,没有被理解和看到。

慢慢地孩子得到一个印象,父母不能理解我懂我,我如果和他们说一些事情尤其是负面的东西,他们会不喜欢,会担心,我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父母就不爱我了。

因此,孩子最聪明的选择自然是,为了少受评判和获得爱,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就少和家长说,不和家长说,逐渐切断了与家长的心灵交流。孩子与家长的互动常常流于表面和浅层。

一些大学生出现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时,和父母沟通,许多父母的反应通常是“不可能啊,我家孩子好好的,昨天还电话说一切都好”,其实,有的学生心理困扰已经好多年了,做父母的往往并不知晓。

●父母活在理想标准里拒绝了真实的孩子

我们来看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片断你是否熟悉:

童童:“妈妈,我不喜欢我们班的婷婷”

妈妈:“童童,婷婷是你的好朋友,你怎么能够不喜欢婷婷呢,她知道后会多难过呀”。(妈妈理想中的孩子是能够喜欢与小朋友玩)

童童:“我喜欢小小家的房子,她家的房子更大更漂亮”

妈妈:“童童,你怎么能够这样想,我们家的房子虽然没有那么大,但也很好呀”,妈妈忍着生气尽量缓和地说。(妈妈理想中的孩子是要安贫乐道,不贪图享受。)

童童:“妈妈,我不喜欢吃红枣”。

妈妈:“为什么呀,你不是前几天还说喜欢吃吗?”妈妈很奇怪地问。(妈妈理想的孩子是一直喜欢吃健康的食品。)

童童:“我不喜欢上幼儿园”

妈妈:“幼儿园多好呀,有滑梯,还有好多小朋友”。(妈妈理想的孩子是天天爱上幼儿园。)

类似的亲子对话片断在生活中应该很熟悉,我们通常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然而,你细品一下,这每一次对话都在告诉孩子:你不应该有这些想法,你像妈妈心目中期待的那个样子就是好的。你不是个好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这些想法。妈妈每一句的回馈其实根本没有看到眼前的孩子,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情绪状态、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想法等,而只是活在自己头脑中理想小孩的标准中,急于去评价纠正。

成人拒绝了解孩子内心真实发生的,就是拒绝真实的孩子。

●透过行为和语言,带着好奇去走进孩子的内心

一次儿子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和高兴。

大人们正在一起聊天,忽然,一个小朋友跑进来,表情很郁闷地走到妈妈身边:“妈妈,我不想在这玩了,我要回家。”妈妈很困惑,你们难得在一起玩,刚才还玩得很高兴,怎么就忽然要求回去了呢,就问孩子:“为什么不想玩了,你们是好朋友呀,在一起不是玩得很好吗?”孩子说不出来原因,就嘟囔着:“我要回家,我再也不和他们做好朋友了,不想和他们玩了”。妈妈不知原因,试着安慰孩子无果。

我对孩子妈妈示意下,走到孩子身边。

我拉着孩子的手问:“我看到你走过来时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是不是生气了。”孩子点点头。

我问:“能不能给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因为他们怎么怎么样(省略具体内容),我很生气,我再也不要和他们玩了。”

我说:“哦,他们这样子做,你觉得他们不应该,所以很生气是吧。”孩子又用力地点了点头。此时,我能感觉到孩子其实内心的情绪因为被看到,已经不再是气鼓鼓的了,也放松些了,但愤怒背后有些伤心,因为觉得好朋友不应该拒绝自己。

此时,孩子已经愿意和我沟通了,接下来,我们才是针对事情和孩子交流了。只有孩子的情绪被看到了,孩子也才可能听得进你说的话。

后来,孩子的情绪虽然仍然有些郁闷,那是情绪恢复的自然过程,但再也不提要回家的事情了,而是投入到别的事情中开始玩了。

行为和语言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人的很少部分,就像冰山上的一角,并不是冰山的全部。同理,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也只是他的一小部分,他不等于他的行为和语言,他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像水面以下的冰山一样。如果我们把行为、语言或情绪看作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个信息,就更可能放下头脑中的诸多评判,而是带着更多的好奇,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

只有孩子感受到他的整个人、而不只是表现好的时候才被理解,被接纳,他才敢于自由地在你面前表达他的想法,展现他的痛苦和快乐,而不担心被否定和批评。你才得以有机会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关系是否亲密,真实和真诚是基础。否则,不管是亲子还是夫妻,即使彼此之间很多的爱和照顾,如果不能真实地做自己,这种关系就会是一种消耗,而不是滋养。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承袭母亲的优点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承袭母亲的优点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无知”的妈妈

当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

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

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我曾经也是胆小鬼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6、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你必须要……“、”你应该……”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8、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9、“简短语言+沉默”>唠叨不停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家园共育《如何才能不生气》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生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