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11-14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儿心得: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育儿心得: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初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也和他们一起慢慢成熟,怎样去理解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真的要费点心思。张老师给我布置了作业,为了不浪费爸爸妈妈的时间,我有好好的做功课。

一、性格培养

有种说法!孩子的性格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很重要。开开从小是个脾气还不错的小孩子,现在脾气更好,整天乐呵呵,怎么样都行,一副小满足的样子!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脾气怎么这样,我的脾气没他好!我认真的想了想,也许跟我从他小时候没有给他过多限制有关吧!我不会很限制开开的自由,包括吃零食、晚睡、玩IPAD这些很多家长会限制的事情。也许正因为没有过多的限制,他不存在会失去零食、强迫睡觉、不能玩游戏这些焦虑,他的情绪一直还算比较稳定,慢慢性格就变得比较温和。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些东西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怎么去中和。事情都有正反双面,不好就是不好,把不好的做反面教材就好了!

比如零食,我从不限制,甚至会去买一些有趣的零食跟他一起享用,我是个吃货!我会告诉他,你可以吃,但要多喝水,也许会喉咙痛,拉肚子,要打针吃药,我会把一切可能的情况都事先告诉他,让他自己选择!有时真的病了,未尝不是件好事,我会跟他强调因为他做了什么,从而导致了什么,久而久之,他真的学会了选择,做事情之前会考虑后果,我想这比仅仅告他,什么能,什么不能,更加有效。

同样的道理,他可以晚睡,第二天我依然到点把他拉起来,你困也没办法啊,谁让你不睡!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我的口头禅!!

IPAD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我从不限制,开开也没有沉迷,我觉得只有大人才会沉迷,孩子是不会对一件事情持久的保持热度的!相反,我觉得IPAD是个很有用的东西,开开学字,学唱歌,学拼音都是跟着IPAD学的!现在他不懂的事情,经常自己百度!十分搞笑!我会告诉他我的APPSTORE的密码,允许他自己下载,但我会跟他约定好,下载的东西给我看看,审核一下,妈妈同意才能开始玩。他遵守我们的约定。

这几点只是我能想到的,我自己认为也许有用的几点。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自己去碰壁,比单单告诉他们什么行,什么不行有用。其实有的时候,失败比成功更重要。

二、注意力的培养

我一直认为注意力集中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注意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记得他三个月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杜曼早教这个概念,通过闪卡来学习文字,学习数学,学习英文,杜曼是一种右脑开发手段,我当时尝试了,可能对杜曼老师的理念理解不是很透彻,对他的教学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到位,但我觉得对开开的直接影响就是,注意力得到了培养,他从小注意力就很集中,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能皱着小眉头,很认真的听你说话。所以我觉得,注意力集中是种习惯,尽可能的找一些有用的手段,帮助孩子们养成这种好习惯。

在培养的孩子注意力的时候,父母是起到很大的作用。试问,我们大人能够对一件很索然无味的事情保持注意力么?在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的过程中,保持生动哪怕是夸张的情绪、表情、动作,紧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感觉后面会有更精彩的,慢慢的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三、我认为有用的手段和方式

1、讲道理

从开开一个大,我已经开始对着他讲道理,你要好好喝奶,长高长大,学走路,有更多好玩的事儿等你呢。姥姥总是笑我,他那么大点,能听懂什么?但是我没有间断,不管他是否能听懂,我坚持讲。事实上,孩子们在努力的适应你,读懂你的表情,习惯你的方式。其实他们懂!现在,开开能够比较容易讲通道理,不太任性,从不刁蛮,撒泼,耍赖皮,我认为是他从小习惯了我给他讲道理的方式。因此,有的父母说,我跟我孩子讲道理,他都不听的,我就想问问他们,讲过多少次?对孩子,真别不耐烦,一次不行就讲100次吧!

2、迪斯尼英语

大粽子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为教材,提倡精度英语,包括发音,语调,情感,对英语预感的培养很重要!一定要坚持!坚持是最重要的事情。

3、雅马哈音乐课程

现在孩子也真累,什么都学,还好,现在学东西的方式,还算活泼有趣。雅马哈的音乐课也是听说比较好,才去学的!开开自从上了这个课,更加喜欢唱歌!老师带着孩子感悟音乐,确实也是一件比较美好的事情!

以上是我教育开开过程中感悟比较深的几点,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更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小帮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找寻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找寻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不知不觉,昊昊已进入中班了,时间过得太快!我甚至还清晰地记得他婴儿时期喜怒哀乐的表情。可翻出相册,才强烈地感觉到,时间就是个魔术师,他已经把宝宝们都变成大孩子了。儿子时不时蹦出的言论,让我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开始能拿主意了。回想与孩子相处时的快乐和艰辛,我感到非常欣喜和欣慰。我们最大的感悟就是:教育没有正确与否,只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昊昊是个不太爱活动的孩子,与之相反,他比较喜欢看书。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把书拿出来翻看,看了就舍不得放下。给他讲故事时,偶尔会教他些简单的字,比如“一,天,王……”之类的,感觉他记得还不错,也不排斥这件事。既然如此,就试着开始认字吧。可说说简单,该怎么开始呢?动了番脑筋之后,我决定试一试游戏教学的形式。准备好识字卡片,然后每天拿出几张,让昊昊和字宝宝做朋友。一开始是每天3个新字,持续一段时间后,根据孩子认读情况逐步增加,最多时也就每天5个字,还要不断巩固之前学的内容。学习时,我先让昊昊初步认识音形。然后就用游戏形式进行练习和巩固。比如说,和字宝宝捉迷藏。划定一个区域,卧室或客厅,甚至厨房也行,把当天学过的新字藏起来。可以是桌子下面,可以是门背后,只要他够得着,看得见的地方都可以藏。孩子找到字宝宝后,能读出来的就算成功,读不出来的字下一轮中再进行巩固。又比如,将地垫一块块连起来,拼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每格放一个字,让宝宝边走“迷宫”边认读。还可以在某些格子里放块糖,当作奖励。形式可以丰富些,配以夸张的手势、语气和虚拟的情境,孩子也就很喜欢这样的游戏。等到他认识的字渐渐多了,也就不再用认字卡片了。这样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将近1年,我惊喜地发现他会自己看书了,虽然有些字是“秀才认字认半边”,但基本能把故事通读下来,也能理解意思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妈妈也会偷懒,宝宝也会叛逆,但我基本抱着不勉强,不强求的态度,孩子喜欢时多教些,排斥时就少学点,可能因为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没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所以整个学习的过程倒也还算顺利。

孩子是非常天真的,我常常会用拟人化的方法跟昊昊讲道理。小时候他不爱吃蔬菜,我就把他的小手放在他胸口,跟他说:“嗯,你觉得身体里有只小兔子在跳吗?”他很认真地回答:“嗯!”然后,我又让他把手放到我胸口,告诉他,妈妈身体里也有只兔妈妈,我们都要多吃蔬菜,否则小兔子要饿的,因为它们不吃肉。带孩子去公园,有时他会忍不住去摘花,我就告诉他,花宝宝离开自己的家,会很难过,就要枯萎了。昊昊玩好玩具,自己不收拾。我会偷偷藏起玩具,然后告诉他,玩具宝宝生气了,不愿和他做朋友,他改正了,才会回来。用这种方法和孩子沟通,他似乎更愿意接受我的意见,我也希望孩子多些纯真,有个自己的童话世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得不说的道理,我也会很严肃、认真地和他讲清楚,比如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乱发脾气,不能在路上奔跑等。

有时想想,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有些专制的。比如,看的电视,我通常会限定范围,类似奥特曼、铠甲勇士一类的电视,孩子非常喜欢,但他也很清楚,我不允许他看。有时去爷爷奶奶家,在那看看,我也不阻止,但在家里,即使再吵再闹也没用,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再坚持。暑假里,他迷上了“植物大战僵尸”,于是每天有限的IPAD时间全都用在这个游戏上,开口闭口“僵尸”“吃人花”。我渐渐觉得,他已经沉迷进去了,对IPAD里别的游戏、书看都不看,有时超过规定时间要拿走,他还要发发脾气。于是,在临近开学时,我就经常给他“打预防针”:“这个游戏要到期了,我们的IPAD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他倒也接受了。最后几天,我也有意识地让他多玩一会。在开学前一晚,他玩好以后,游戏就从IPAD里消失了。第二天晚上,他看了看,真的没有了,于是又开始和以前一样,听听故事,玩玩别的游戏,时间也规律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我们也没经过培训,做任何事也没有经验,只能凭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找出相对较好的方式。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尝试,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更好的育儿方法,也希望能分享大家的经验。

育儿知识:爱而不“溺”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宋同学,小男孩,班中的英语课代表,成绩优异且稳定。不过,开学一个星期以来了,无论是课上的听课,课后的作业还是回家作业的质量,似乎都和他“好同学”的称号不符合。

于是,作为班主任,我结合语数英三个老师的建议,打了他妈妈的电话,进行了如下沟通。首先,我肯定了孩子的成绩,以前的努力;其次,我向家长了解了孩子暑假的生活状况和这几天回家后作业的情况;最后,我反应了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现。

孩子妈妈听了之后,似乎有点惊讶,惊讶于自己不该接到老师的电话。于是,满是担心地问了情况,沟通了几句就草草地挂了电话。接着应该是孩子放学到家之后家长询问情况了。于是,我晚饭后就收到了孩子妈妈的信息。

信息表达的内容大致是:1.孩子的同桌影响了他2.他需要调换座位。从孩子妈妈的这两点要求中,我看出了至少孩子在找出现状况的外因,而妈妈为了保证孩子小学阶段最后一年的学习,向我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向老师提出申请,希望换个座位是否能改变现状。然而,我想说这种做法我并不赞同。于是,我和孩子妈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给出了以下的建议:

第一,回顾反思。孩子出现学习不在状态的现象肯定和孩子的暑假生活有关系。毕竟两个月的时间,能够让孩子放松到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培训机构为了盈利,到处做广告,说假期是拉开孩子距离的最好机会。虽然广告做的有点夸张,但是也不乏有是根源。我觉得,临近开学,家长一定要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投入新学期的生活。

第二,寻找内因。宋同学给自己的不在状态寻找外因,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应对家长的策略。确实,同桌的不合拍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有可能被打扰。于是,家长配合孩子提出了调换座位的要求。我作为班主任,能够理解孩子妈妈接到电话后焦急的心理,只能说尽可能满足孩子和家长的要求,但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我觉得这是在帮助孩子逃避责任。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找出内在的原因:例如孩子跟我说暑假经常玩手机游戏,那么现在是否有戒掉手机,是否还在回忆游戏的激烈等,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最后,勇于担当。我告诉孩子妈妈,我们可以帮他换座位,但是,我也告诉孩子妈妈,以后踏入社会,估计没人能帮助他调换同事吧!作为一名优秀的孩子,如果会被周围的事和人影响,如果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管理好自己,这么一点困难都无法应对的话,以后怎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怎么能够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呢?孩子在校阶段,除了完成学习的任务,还要培养其独立的面对同学,独立的解决同学之间矛盾的能力,然后才能逐渐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爱而不溺,还需要家长们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地摸索,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们教师,应该与家长合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永远走在教育的大路上!

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


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然而,孩子的未来能否使父母的愿望最终如愿以偿,却与孩子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自古就有“子不教父之过”,大凡成功的孩子身后必有一位或多位成功的教育者。可以说,如愿以偿的父母多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父母。如今,我的孩子还小,我还不能肯定自己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成功的,但用心的教育过程使我得到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寻找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降生到这个世界,他(她)们同时拥有了自己不同与别人的优点和缺点,恰当的教育方法能使孩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促进他(她)克服自己的先天不足,成为出色的人才;反之,不当的教育方法会抹杀孩子的天赋,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希望,变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我们身为父母,培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的天职,为教育孩子寻找一条成功的途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将一个呀呀学语的幼儿,经过一天一天的呵护,抚养成一个十岁小姑娘的经历,真是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我的体会是:

一、了解孩子、认可孩子,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出生时除非有先天的不足,一般来说在智力和活动能力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长成一定的年龄后所体现出的不同,是由于后天的教育结果。孩子首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他(她)的性情的养成完全取决于与他最亲近的人,因此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教给了孩子许多东西。呀呀学语时,一切只当做好玩、可爱,慢慢长大以后,当大人们意识到该给孩子教点知识的时候,才发现孩子身上已养成了一些优点的同时,也有让大人们不希望有的毛病,这时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因为责任本就不在孩子,而是家长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当的做法,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此时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全部,认可他(她)的优点的同时,接受他(她)的缺点,采取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诱导他(她)成才。

比如,我的孩子在二、三岁时由于意外,从楼梯上栽下去一次,后来又从高处摔下来一次,两次都摔得非常重,至今想起来都让我非常后怕。从那以后,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特别小心和周到,结果孩子的性格慢慢地变得内向而怯懦,不爱活动。仔细想想,孩子摔了,对于她自己来说过去就过去了,可我的做法反而吓住了她,使她感到了害怕。怎么办?首先做为母亲,我必须在她一天天长大的同时,在保证了安全的条件下,逐渐减少对她过于的细心呵护,该她自己做的事由她先尝试着做,直到完全能自己做;

其次,我们给她准备了许多娱乐工具,比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自行车等,闲暇之时我们亲自陪着她玩,或者带她出去,教她观察周围的环境以及人和事,目的就是让她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她才能有感受事物的机会和经历,思想和行动能力才有机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再次,孩子性格怯懦,其实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这是孩子成长之大忌,为此我们更多的给予孩子的是鼓励,即使批评后为了不影响以后的积极性,也不会忘记提出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肯定。“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成功的父亲给我们大家的一个忠告,在这方面我做得不是很好,但是我体会到了鼓励和赞赏孩子的重要意义。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哼哼唧唧地唱歌,我们也是无意识地总是夸她唱得好,如今她的歌真是唱得不错,而且对唱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经常会想,如果小时我们夸她舞跳得好,或画画得好,或什么做得好,我相信她一定又会逐渐地表现出对这些活动的兴趣。这就是孩子,他们的可塑性就这么强,他们弱小的心灵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和关爱。

二、注重家庭教育的同时,密切与老师配合,使孩子回归到同龄人之中。

家庭教育毕竟缺乏社会性,尤其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形成骄横和霸气,这样的性情是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的,纠正的越早对孩子越有利。这就要从孩子走进校门开始,小孩子接触的第一个人群就是同学,如何与同学们相处?与同学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孩子最初被这类问题困饶时是非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的。在实施这种帮助之前,家长和老师应当有一定的沟通,以便老师对孩子、家长对事情都有详细的了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益于教育。

在这个问题上我深有体会。我的孩子曾经性格很怯懦(前面谈到过),上课羞于发言,下课后也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有一次与一个同学发生了冲突,老师把两人叫进办公室,不久那位男同学认了错,老师让他回教室了,可我的女儿一直不吭声,老师误认孩子太牛,罚她一直站在那儿。孩子回家见到我就委屈地哭了,她说其实不怪她,我说那你为什么不给老师解释清楚呢?她说自己害怕而没敢说话。第二天,我及时去了学校,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就孩子性格方面同老师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沟通,达成了一致的培养策略。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她不再怕与老师说话,与同学们也是你来我往,可热火了。融洽的同学关系使她非常快乐,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任何一个孩子,最愉悦的就是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和欣赏,因为他们终将是社会人,陪伴着他走向社会的正是同龄人。与同学、与小伙伴愉快地相处,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三、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每个成才者,最终要在某个方面成为专门人才,这是无疑的。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打基础阶段,应是全面发展的。不仅要学习好,道德上要有修养,身体健康,还要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具有积极向上的品质,才有可能获得真正健康的人生。因此,在要求孩子必须努力学习文化课程之外,我们也要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要从一点一滴抓起,从小事抓起。

我的女儿和其他孩子一样,没上学前家务活从来没伸过手,到了学校不会扫地、不会打扫卫生,她也表现出不愿干的情绪,我告诉她“教室的卫生环境是大家共同拥有的,别人打扫干净,你坐在里面很舒服,却不愿意自己打扫,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自私的表现,妈妈不喜欢你这样。不会干,可以学,很多东西都是在干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的。”从此,她懂得了只贪图享受,不爱劳动是不光彩的。

公共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维护,公共财产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爱护,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遵守,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的公共道德意识。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公共道德观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对孩子公共道德观念的培养就是从不随便乱丢垃圾,公共场合不乱喊乱叫,讲文明、讲礼貌,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的。女儿的公共道德意识增强了,集体观念也强烈起来,班级的事她可积极了,几乎每一星期都有一项班级事物让她忙得不亦乐乎,办板报、排练歌舞,做监督岗。还有一天,她回家后对我说:“妈妈,我想给班里捐个水盆,行么?”我说行。第二天回到家,她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把盆悄悄放在教室里,谁也没看见。”看着女儿可爱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渗透,她与外界的接触方式越来越多,接触范围也越来越大,老师和家长给孩子的许多正面教育,免不了有时会受到一些冲击。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情,我觉得只要我们能及时给予引导,使孩子明辨是非,这是孩子从小增强抵抗力的绝好机会。于是,我经常与孩子沟通思想,多听听她的故事,了解她的兴趣、想法,并且耐下心来,做孩子的朋友。这是一件让我非常自豪的事情。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必须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采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来实施教育,千万不要拿别人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现孩子的不足,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孩子提供及时的帮助,他会努力争取进步的。因为,他小,他有梦,他爱追梦。

教育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的生命方式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

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选取哪种教育,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

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

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我们就拿商人的角色来说吧。很多商人自己做事业,做的很好,既有成就感,也过着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于是,就想自己的孩子,也要和自己一样,不仅从小就给孩子进行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礼仪等的培训,甚至每天早餐的时候,让孩子看公司的财务报表。这就是典型的第一种类型。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也是商人,事业也做的很好,但一点也不喜欢剧烈的竞争,背负的巨大责任,更不享受繁重的会务和频繁的外出。那么,他就会告诫孩子,干什么都行,就是别做商人。然后,不仅不让孩子接触任何和商业有关的信息、知识,还会专门注意孩子的艺术、文学等等的培养。

可是,神奇的是,很多刻意培养下一代商业经营的家庭,孩子成为了艺术家;而刻意不想让孩子从商的,孩子却无比热衷于商业事业。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那种教育方式,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孩子与否。在选择哪种教育方式之前,一定要依据每个孩子的特性,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经验。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同样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觉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这些,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注定”,而且,很难改变和扭转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家长无论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因素。否则的话,就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那么,才华和技能,则是生长在其上的枝条。这一部分,是随着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认知程度,还有知识学习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来的。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随着开始掌握语言技能,就变成了一个小演员,能说会道爱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稳,刚开始能够拿到东西,就会一个人琢磨很久,再大一点,还要研究内部的结构。

同样的,我们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指的大多是这一部分。家长无论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顺应、鼓励,并发展它。

今天的改变,明天的收获

为人父母,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其实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改进的源头。

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一致的,当一个孩子磨蹭的时候,很可能是在认真独立思考问题;一个孩子多动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培养行动能力和领导力。

我们期许的,和我们抱怨的,其实是一件事情!那么,错的是谁呢,孩子,还是家长?!

我一直都认为,“知识”是应该长在“性格”之上的,这才能构成统一的“内在”。有了这个统一的内在,我丝毫也不在乎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看惠特曼的诗集,或者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从来不读文学经典。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这可能吗?我认为是可能的。

在家里,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内在,并给予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呢,则不进行标准化的教学,给予每个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自由。

你多做哪怕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因此而受益很多。而我们的学校、社会和每个家庭,其实都应该为个性化的教育,积极去努力。

所以,请多做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爱而不“溺”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宋同学,小男孩,班中的英语课代表,成绩优异且稳定。不过,开学一个星期以来了,无论是课上的听课,课后的作业还是回家作业的质量,似乎都和他“好同学”的称号不符合。

于是,作为班主任,我结合语数英三个老师的建议,打了他妈妈的电话,进行了如下沟通。首先,我肯定了孩子的成绩,以前的努力;其次,我向家长了解了孩子暑假的生活状况和这几天回家后作业的情况;最后,我反应了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现。

孩子妈妈听了之后,似乎有点惊讶,惊讶于自己不该接到老师的电话。于是,满是担心地问了情况,沟通了几句就草草地挂了电话。接着应该是孩子放学到家之后家长询问情况了。于是,我晚饭后就收到了孩子妈妈的信息。

信息表达的内容大致是:1.孩子的同桌影响了他2.他需要调换座位。从孩子妈妈的这两点要求中,我看出了至少孩子在找出现状况的外因,而妈妈为了保证孩子小学阶段最后一年的学习,向我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向老师提出申请,希望换个座位是否能改变现状。然而,我想说这种做法我并不赞同。于是,我和孩子妈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给出了以下的建议:

第一,回顾反思。孩子出现学习不在状态的现象肯定和孩子的暑假生活有关系。毕竟两个月的时间,能够让孩子放松到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培训机构为了盈利,到处做广告,说假期是拉开孩子距离的最好机会。虽然广告做的有点夸张,但是也不乏有是根源。我觉得,临近开学,家长一定要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投入新学期的生活。

第二,寻找内因。宋同学给自己的不在状态寻找外因,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应对家长的策略。确实,同桌的不合拍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有可能被打扰。于是,家长配合孩子提出了调换座位的要求。我作为班主任,能够理解孩子妈妈接到电话后焦急的心理,只能说尽可能满足孩子和家长的要求,但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我觉得这是在帮助孩子逃避责任。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找出内在的原因:例如孩子跟我说暑假经常玩手机游戏,那么现在是否有戒掉手机,是否还在回忆游戏的激烈等,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最后,勇于担当。我告诉孩子妈妈,我们可以帮他换座位,但是,我也告诉孩子妈妈,以后踏入社会,估计没人能帮助他调换同事吧!作为一名优秀的孩子,如果会被周围的事和人影响,如果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管理好自己,这么一点困难都无法应对的话,以后怎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怎么能够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呢?孩子在校阶段,除了完成学习的任务,还要培养其独立的面对同学,独立的解决同学之间矛盾的能力,然后才能逐渐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爱而不溺,还需要家长们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地摸索,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们教师,应该与家长合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永远走在教育的大路上!

相信《育儿心得: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