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育儿心得:爱与自由”,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育儿心得:爱与自由

一直以来周围总有不少人询问我,为什么你的孩子这么乖,这么好带?我总是笑着回答:她生来就是这么乖这么好带!其实,这中间是有因果关系的!

朵拉自打出生,我就顶着舆论的压力把她经常抱在怀里,人都说放下她,放下她,不然以后就放不下了,可是我就是想抱着她,只要她一哭,我立刻抱起她来,以至于让别人都认为我太溺爱她了,不让她哭一声,事实上是:我想让她的内心富足一些,有时候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并不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个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妈妈半步的婴儿,一个要吃奶都从来没有遭到过拒绝和拖延的婴儿,一个从来都没有被强行喂过一口饭的婴儿,她能不好带吗?

朵拉现在10个半月,不认生,见人就主动打招呼,如果认识的人还会主动让别人抱她,如果第一次见,打过招呼后会看着人家微笑跟人“啊,啊”的说话,但就是不主动让人抱,记性非常好,今天认识的人,明天见了,离30米外就开始大声喊人家,别人在她身上拍打一下,周围一圈人,你问她谁打她的,她会用手指出那个打她的人来,她不干好事了,你装作生气打她,她会给你扮个脸来取悦你。有意识自己给自己穿鞋,虽然鞋子都反了,但还是会拿起来往自己脚上放。

我一直觉得,孩子在不受家长控制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所以朵拉现在是满地爬,满家翻腾,没有一样东西能放过的,开柜子,翻衣服,端盆,拎空桶,把空箱子盖在自己脑袋上,推着板凳满家跑,除去睡觉,就没有停下来过。我只是保证她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就行,其余随她自己去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请让责任与爱同行


育儿心得:请让责任与爱同行

请大家先来听几个非常熟悉的案例:

第一:有个孩子在和父母散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然后就坐上大哭起来,而我们的父母,急忙上前去哄,都是路不好,让我们的宝宝摔跤了,把我们的宝宝摔疼了,狠狠的踩它两脚,在孩子重重的踩了几脚后,终于破涕为笑了。

第二:一个小学生因为早上起得晚,匆匆忙忙去上学,而忘把学习用品带齐了,到了学校被老师批评了,他憋了一肚子气。在回到家后,他把这股气全撒在了父母身上,对父母又打又是闹,怪父母没帮他整理好学习用品,害得他被老师批评。我们来想一想,这整理学习用品是谁的责任呢?很明确,孩子把自己错怪在了父母身上,把责任推给了别人。

第三,某校优秀学生,因顶不住学习的压力,而跳楼自杀。在我们为他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可以猜一下,在他跳下去之前,有没有想过,他死了之后,他的父母会怎样。我想一定没有,要是他会为父母着想的话,那他就一定不会跳一下。他只想到了自己的解脱,而根本没考滤他父母在他死后会怎么样,这样的人是是天下最自私的人,连一丝丝的责任感都没有的,这样的孩子让做父母的心寒,可这样的人又是谁培养出来的呢。

现在做父母的,让他们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为孩子们付出所有的一切,希望孩子们能健康的成长,可是我们的孩子又是怎样认为的呢?我告诉大家,有很多孩子会认是这是他们应得了。他们认为,父母生了他们,父母就应该让让他们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这是做父母应该尽到的责任,而对自己呢,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他们是想都不会想的,他们只会对别人提要求。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们的孩子,现在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他们的责任感,是我们只给了他们爱,而没有同时给他所应承担的责任。我们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能承担什么责任啊,等以后再说吧。

大家应该知道,在人的一生当中,在不同时期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不是因为孩子小,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我们到底应该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

第一,首先我们要正确了解孩子的每个年龄阶段所应承担能承担的责任

我刚才说了,人在不同时期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那么我们现在还在幼儿园的孩子能具体的承担些什么责任呢?这个问题非常的专业,幸好,现在我们的幼儿园经常在给我们这些家长上课,我想大家都来听过吧,我也在这里学去了不少。具体我就不在多讲了,因为我还不够专业。

第二,我觉得,应该注重在是日常的生活中细节,要及时让我们的孩子去承担他所应承担能承担责任。比如说

1、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现在,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一味的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让孩子去碰、去做。长此以往,孩子就出现严重的依赖心理。所以,家长们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应重视孩子其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平时,在家中应让孩子练习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洗手帕、袜子、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刚开始,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做,让孩子当助手,分派给他一些简单的很快就能做完的的小事,让孩子从中体验到一点成功的快乐。接着家长应有意识的将自己和孩子的角色慢慢互换过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为家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得事。

2、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

幼儿刚开始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小小的失败。此时,如果家长说:哎,说你不会,你不信,以后别再做了。就会大大打消幼儿的积极性,他会认为自己不行而产生自卑感,没有勇气再做第二次尝试。如果家长说:没关系,一次不行再试一次,你一定会做好的。这样就好比给孩子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幼儿有了承受失败的勇气,也就有了第二次尝试的胆量,最后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当孩子遇到失败时,家长应给予孩子勇气去承受,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再次尝试,而不是容许他遇难而退。

3、让孩子学会说话算数

说话算数是成人守信用的一种表现,所以有些家长就认为孩子那么小,怎么能要求他们说话算数呢?其实不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幼儿常常会不假思索的答应别人一些事情,却不考虑答应后做不到会有怎样的后果,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的不良习惯。所以在平时,家长应注意幼儿这方面的培养。例如,家长让孩子放学后把自己的手帕洗干净,孩子很爽快的答应了,但放学后他一玩就忘记了。这时家长不应不了了之,也不应急于批评,而应提醒他有没有什么事情答应了别人却还没做的,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后再鼓励他去完成。事后再与孩子交流,让他意识到说话算数的重要性。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因此,家长应时常督促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能说话算数。另外,家长也应做好说话算数的表率,时时给孩子以教育。

孩子是我们父母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而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父母长期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将之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希望我们的家长在给于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带上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育儿心得:自由的尺度


育儿心得:自由的尺度

某天,我正好没课在家休息,和老婆在书房读书,老婆在看一个育儿博客,说起别人的育儿经验。老婆说,有个妈妈的孩子快4岁了,以前是以引导加自由为主,她比较习惯那样的教育风格。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把孩子转到公立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要求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学会双手拍球。于是这个妈妈开始在家教孩子,两个月以后,孩子学会了双手拍球。当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会,可见双手拍球,对这个孩子还是挺困难的。但学会后,孩子满怀着成功的喜悦,做事的信心更强了,更充满活力地面对各种问题。于是这个妈妈感慨,你虽然很爱孩子,但不能完全顺着孩子,该要求时,还要要求,其实孩子挑战一下,也是可以完成的。而完成以后,孩子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那个妈妈开始对自己以前,放任孩子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开始了反思。

于是我和老婆,开始就自由和要求,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讨论,结合我们教育北斗(2岁15天)的经验,最后的结论如下。在说结论之前,把我家孩子会的东西,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孩子会说话,发音很标准,甚至可以和我吵架了,在男孩子中,语言能力算是很强的。我带孩子出去玩耍时,他和别的孩子一起滑滑梯,他是话最多的。还会背诵20多首唐诗,背诵起来还抑扬顿挫的。会从1到100数数字。会认26个英文字母。会认200来个汉字。会背300个字左右的三字经。还会唱10首左右的儿歌。所有以上他会的,都不是我们主动教他的,都是我们激发了他的兴趣,他自己学的。比如说认字。那是我们给他象棋玩,他突然指着自己要认的。

我和老婆探讨后认为,要把孩子做的事评估一下,看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呢,还是能力范围外,更还是经过鼓励,可以做到的,或者是本来就改养成的习惯。于是孩子的能力,分为了三个环,一个是能力内,一个是努力可以做到,一个是无法做到。

如果这个事情在第一个环里,在孩子的能力范围,而且是本来就该养成的好习惯,那就要以要求为主,具体在操作中,要以负激励为主,如果不做就惩罚。在我们家,北斗吃饭一定在一个指定的桌子,睡觉一定要到一个指定的床上。到了那个椅子上,一定是吃饭。上了那张床一定是睡觉。食品是用来吃的,绝对不能玩,否则没收,哭也不给。地上的脏东西,一定不能捡,更不能吃,否则就威胁他说:你捡垃圾,那就是垃圾宝宝,爸爸把你丢到垃圾桶里去。然后我真的把他抱到垃圾桶上,假装往里面塞。如果动手打别的小朋友,威胁他又不管用的话,直接从游乐场拎走,无论他哭闹与否。如果吃饭很顺利,就夸奖:北都好乖,吃得真好,好好吃呀。如果不好好吃饭,就威胁:北斗不吃?太好了,爸爸全吃了。于是我真的拿过来吃一些,有时他会用大哭来抗拒,最后就又要着吃了。

总之,在他能做到的事情里,尤其是本来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就要以惩罚为主,要求他一定做到。在我们家,从来不追着孩子喂饭,到了吃饭时间,北都跑着过去,我们爬到椅子上叫:妈妈喂,北斗要吃饭!

在第二个环,也就是孩子的能力范围内的,或我们觉得孩子的能力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因为不愿意做,或注意力转移,不想做这个事情,而这个事情对孩子是有好处的,这个时候可以要求他。当然要求也看他的情绪,当时的状况,他是否感兴趣而定。比如姥姥看到北斗会背诵20多首诗,还会背部分的《三字经》,于是要求他记我的电话号码,刚开始北斗总拨错号码,也记不住。但姥姥反复要求几次后,北斗记住了号码,而且给我打了电话。所以我的手机如果响起来,如果是家里的电话,可能是我两岁的孩子打来的。他其实不会打电话,在电话里不知道要说什么。但给爸爸打电话这个过程,那是他非常感兴趣的。

这个范围的事情,就象上面说的那个妈妈,教四岁的孩子拍球一样,要有耐心地,重复地教。你有过给孩子讲50遍同一个故事的经历吗?耐心其实就是爱心,真是美德呀,在这耐心方面我老婆比我强。

这个范围的事情,要引导他去做,让他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具体操作上,还可以结合奖励的方式。

在第三个环,也就是事情很难,超过了他的认知能力或身体发育。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我们只提供空间和器材,让他充分地享受自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比如家里的小篮球架,北斗双手不会准确地抛球,我们就锻炼他,让他自己体会不断抛球的乐趣。虽然他自己不会踢球,但我和他两个人一起踢球,尽情玩乐。在这个区间,如果引导他,给他充分的自由,他可以解决问题,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他学会了,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今后可以提出更好的要求。

总的来看,引导或自由要和要求或奖励惩罚结合起来,才能对幼儿有良好的教育。所谓因材施教,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育儿心得:给孩子自由


育儿心得:给孩子自由

今天是周末,下班回到家,看见儿子独自一人正在书房写作业。晚饭时间到了,写完作业的沐沐走出了书房,他来到我面前欣喜地告诉我已经把大部分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项作业了。我期待孩子说出是什么作业难住了他。

但是接下来孩子却愁眉不展,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孩子怎么了?

沐远回答道:“妈妈,老师今天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我的烦恼》。可是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烦恼呀,我是一个快乐的小男孩。我正在发愁这篇文章应该要怎么写呢?”

听完孩子的倾诉,我心中挺高兴的,孩子没有烦恼说明他快乐健康的成长,是好事儿呀。我安慰孩子说今天不着急,反正明天是周末咱明天继续想“烦恼”。

第二天我轮休不上班。早上,只见孩子一起床就打开了电视机,一会儿看卡通片看得津津有味,一会儿又跑到阳台找玩具玩得哈哈大笑。可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总是要完成的啊。惦记着沐远的那篇未完成命题作文,我连忙催促孩子赶快想“烦恼”把作文写完了。

连着催促了几次,看见儿子目不转睛盯着电视机迟迟没有行动,我有点生气了,大声说:“我现在要定一个规矩,以后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不准看电视,如果你不好好听妈妈的话,不积极学习,我还会取消你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间,以后只准周末才能看电视。”孩子极不情愿地关上电视机去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没有听见孩子房间有任何动静,我悄悄躲在窗户边观察,却看见孩子正拿着一个积木拼装玩具正玩得起劲。怒火“噌”的一下就冲了起来。我冲着孩子大声嚷嚷着:“沐远,请你把玩具收起来,作业没有做完不许玩玩具。”

孩子噘着嘴巴把玩具放进了抽屉。只见他拿起了笔埋头在纸上写了起来,我放心地离开了。担心孩子又会偷懒走神,我过一会儿就提醒一下孩子要专心写作业。

后来沐远的作文终于写完了。我忍不住拿起他的作文本看了起来。“我的烦恼是妈妈的啰嗦。”这是儿子今天作文的开篇语。嗬!敢情今天我这样子啰嗦地叮嘱他学习惹恼了他,还真给他带来了“烦恼”的灵感啊。

沐远在作文本上这样写道:“我的烦恼是妈妈的啰嗦。妈妈总是在我耳边啰嗦让我写作业,我想玩一会儿都不行。不就是看个电视吗?可是我的妈妈不许我看电视,要我先把作业写完。还威胁我说以后一个星期里只有周末才许看电视。天啦!这是爱我的妈妈吗?可是写作文是需要灵感的呀,我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到应该怎么下笔的时候,我就拿出了心爱的积木拼装玩具一边放松放松,一边慢慢找灵感。没想到妈妈烦人的啰嗦又在耳边响起了,‘沐远,你就快要考试了啊。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啊。作文写完了还要复习呢。’我不情愿的把玩具收了进去。妈妈怎么这么啰嗦了呀?这些就是我的妈妈带给我的烦恼。其实,我只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可是我现在是学生,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玩心,所以妈妈才不得不对我这么啰嗦吧。我也明白妈妈对我的良苦用心,我也想把这个烦恼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妈妈不再啰嗦,让自己不再有烦恼。可是我就是一个小孩子呀,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想要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我快速看完了这篇短短的文章,不禁陷入了沉思。回想以往对待孩子的家庭学习,我确实有点啰嗦了。总是担心孩子不能准时完成,所以常在孩子身边叮嘱他,给他订立了一些学习的条例,比如不许看电视啦,不许玩玩具啦。

原来孩子想要的是自由,是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而我们家长却自以为是的给孩子安排了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家长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很多特长补习班,周末就是在各个补习班里穿梭奔波,这样不是剥夺了孩子宝贵的自由了么?

后来晚上睡觉时沐远问我道:“妈妈,为什么你们大人就可以命令我不许看电视呢?为什么你和爸爸就可以给我定规矩呢?”我一时无语,只得尴尬心虚地说道:“因为我们是大人呗,有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呀。”

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睛,我决定以后不再干涉孩子的玩乐和学习安排。我对沐远说道:“儿子,妈妈以后不会对你这么啰嗦了,妈妈以后也不会强制你不许看电视了,你可以在保证完成学习的情况下,自由看电视玩玩具,你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前提必须是完成学习排在第一,妈妈会随机抽查你的学习情况。记住了哦!”

儿子抱着我大呼“妈妈,理解万岁!”

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不断反思自己。其实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但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一定的压力和责任!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让孩子做想做的事等等。

育儿心得:是自由还是放纵


育儿心得:是自由还是放纵

全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要留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老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尊重孩子的想法,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上课的方式和以前不同。以前是灌输式,现在是引导探索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地、主动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

现在的家长也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每位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班里有一个小朋友有些与众不同,情况也比较特殊,孩子也很有个性,家长也是经过一番考察才把孩子送到这里的,因为之前也上过两个幼儿园,不是很满意,中途退园了。所以我对他很关注,也经常和孩子家长交流、发短信、谈话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了解、相处,还有我们老师所做的努力,孩子也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我们也算满意,但通过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太理解他妈妈的做法,她还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介绍了她的育儿方法、教育观念。我赞同她说的“爱和自由”,这是孙瑞雪在文章中提到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行为上有些偏差,在我看来,她的这种“自由”变成“放纵”。她告诉我在家里比较尊重孩子,不逼孩子干他不想干的事情,要不孩子时间久了不快乐,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我认为给孩子自由也要有个限度,看孩子的要求、做的事情是否合理。她也告诉我们不要过多地约束孩子,我们也尝试着对他进行个别教育,循序渐进,让他慢慢适应集体生活,对他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最近发生的事让我觉得不知是家长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她说小时候她因为家教很严,所以自己心里都有阴影,不敢干这不敢干那,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吸取自己的教训,对孩子完全放手,给孩子自由,不太约束孩子,有一次孩子在班里随地大小便,正好她也看到了,什么也没说,还和我说在家也没怎么要求,他想尿在哪还不让我们说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后还有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难道都成了约束孩子、限制孩子的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清楚事情的性质,对的可以让孩子做,错的事情就不能做,虽然孩子一时闹情绪,但事后给他讲道理,孩子也会明白的,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后果会很严重的。她对孩子比较敏感,总是顺着来,不让孩子受委屈,害怕孩子心理有阴影。她对孩子的爱,我能理解,但做法我不赞同,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明白怎样做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我也要以实际行动向她证明怎样做是正确的,现在孩子在家自由惯了在幼儿园就不太适应,也比较有个性,比如我们在上课,他想出去玩,这是没办法满足的,有时睡觉了不想睡,让老师带他去玩,这也不太现实。她的这种教育形式我以为培养的孩子独立性很强,也很有主见、有思想,不太依赖大人,但是现在需要别人满足他的要求,合理的还可以,但是有时不能满足就张嘴大哭,向大人示威,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变得不讲道理,会很任性的。

我只想说以后我们只能适应社会,不是社会来适应我们,不一定想要的就可以得到,给孩子讲道理就可以接受的,不满足不全理的要求并不是不爱他。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哭闹就答应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爱孩子是有限度的,希望家长朋友们不要迷失了方向,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家园共育《育儿心得:爱与自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师爱与责任演讲稿范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