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的家长帮助孩子脱衣服、换鞋等,而我们未来的幼苗表现出一幅无所谓的态度,每一件事做下来好像跟他没有关系似的,随意的摆动着身体,好象随风摆动的柳枝一样。而我们的家长却乐此不疲,有说有笑的做着这件事,好像是他们应该做的一样。
由此我联想到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件事,说:“有一位父亲在自己的屋后的地里栽种了20棵桃树。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进去。这个孩子很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在果树之间弄上个土坑,那样有什么用处。”“小树正在长身体呢,不补充营养不行。”他的父亲满眼怜爱的看着树苗说。这个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挖了两三下,父亲看见了说:“这样不对,你挖的坑离树太近了,你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驳说:“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子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孩子父亲的一番话,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经历了一些世事,孩子们才能明白故事的内涵,要给予他人爱和关怀,但也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爱得太近,或许就会变成一种灾难和痛苦。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的爱孩子,凡事都给他们准备好,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劳动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刘焕一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个办法并不可取,而且还有些适得其反的感觉,你越管他,他就越跟你唱反调,但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那天,孩子们已开始游戏,一转身我发现身后的刘焕一不知去了哪里,我怕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就马上去找他,结果发现他正扒在美劳区的地上捡别的幼儿剪下的废纸,我决定"放纵"他一次,只见他把那些碎纸撕成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些正方形小块连起来,稍加装饰后居然就变成了一列火车,没想到几张废纸那么吸引他,他会玩的那么津津有味。虽然那火车并不起眼,没有买的漂亮,可整个过程刘焕一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好像是完成一项重要工程。那列火车其他孩子见了都说好,都争着看,争着玩,受到大家的表扬和赞许的刘焕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奇的好,一直到游戏结束,都始终管好自己。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决定还他自由,给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刘焕一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转眼之间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件好玩的东西。可见,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不能用同一要求,同一标准衡量他们我们应了解他们的喜好,给他们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换种方式对孩子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幼儿园韦海霞
午睡时间静如夜,宝贝淘气闹得欢。园内妈妈想办法,乖宝安然入梦乡。——题记每天中午午睡时,总有些调皮的宝贝不喜欢睡觉。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一会儿自言自语;一会儿交头接耳;一会儿眨眨那双迷人的大眼;一会儿沾沾自喜。我很疑惑的看着他们,轻声对他们说:“宝贝们,该睡觉了,怎么每次都是你们几个呢?”他们则对我笑笑做个鬼脸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躺在床上,总之不睡觉。
针对孩子中午不睡觉的情况,一开始我采取表扬鼓励孩子的方法,可是此法不管用。后来将教育方法改为批评教育法,发现此法更行不通,于是我改变了教育策略。
凡事讲究事出有因,于是我特意找了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询问了一下不睡觉的原因:有的孩子说他中午不睡觉,睡了晚上就睡不着;有的孩子则说自己不喜欢睡觉。总之,得到的答案是千奇百态。
接下来,不睡觉的孩子我并没有强制他睡觉,可是后来不睡觉的孩子越来越多并且直接影响了其他睡觉的孩子,这样原本愿意中午午睡的孩子也没法好好休息了。细细想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若想让这些调皮的孩子中午睡觉还真得好好想想办法。
在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我除了在孩子们睡觉前讲一些好听的故事之外,我还特意有选择的给他们讲一些睡眠对我们身体的益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故事熏陶和情景教育之后,我发现我们班中午睡觉的孩子越来越少,总算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精灵还是不睡觉。昨天,我轻轻地走到曹恒瑞身旁,问他:“恒瑞,你为什么还不睡呢?”“老师,每次我睡觉的时候都是妈妈陪着我睡。”恒瑞瞪着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的大眼睛看着我说。“那好,老师来做你幼儿园的妈妈,用手拍着你睡好吗?”“好。”没想到一向不善言辞的恒瑞这次答应的如此爽快。果然,当他躺下后,我在一边轻轻地拍着他睡,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为了让孩子养成自己独立睡觉的好习惯,我和孩子约法三章,只要孩子们当天能睡着,我就会在次日中午他们午睡的时候再加一个故事或是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班的孩子中午全都睡着了,看着他们熟睡的样子,我的脸上也留露出满意的笑容。
幼儿期的孩子正是一个好动的年龄,所以有些时候他们很难做到安静睡眠,做老师的若是能遵循孩子生长的规律,做到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真正不午睡的原因,一切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了。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好孩子太累”,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早上,晨晨一脸不情愿地来到班里。
“怎么了,晨晨?”我问。
“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别别扭扭的,问他是不是不喜欢来幼儿园了,他说喜欢来幼儿园,还天天跟我说,他坐得最好,老师总是表扬他,可是到了幼儿园就这个样子,真让人上火。
”晨晨妈妈边说边把孩子推给了我。
我细细品味着晨晨妈妈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引起了我的注意“天天回家说他坐得最好,老师总表扬他。
”再想想晨晨最近几天的表现,我猛然明白了,会不会是“好孩子”这顶帽子,
压得孩子太累了。
后来与晨晨的谈话也证实了我的想法。
晨晨是今年刚转来的新生,刚开始上课时有些坐不住,其他小朋友在听讲,他会常溜达来溜达去,为了让他尽快适应常规,每次看到晨晨坐好,我总是说:“看人家晨晨坐得多好!”几次表扬过后,晨晨真变了,每次洗完手上完厕所后总是第一个回到座位上端端正正地坐好,而且眼睛还时不时
看着我,似乎等着我的表扬,得到表扬后,脸上便会露出掩饰不住的得意。
最近几天,我又发现:自由活动时,晨晨也很少下位去玩,当我看到他时,他便会挺直身子坐端正,当时我并没有想很多,现在想来,是我的引导让孩子的理解出了偏差。
老师常用“看谁坐得最好,看谁表现棒”来鼓励引导孩子,而孩子则以为坐得好,说得好就是好孩子的标准
就此来约束自己。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过多的约束,超出了孩子的受,会让孩子感到很累。
我们要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自由与快乐还给孩子。
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我告诉晨晨上课时依然要坐好,但自由活动时要主动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因为自由活动时间怎么玩都可以。
长此以往开心的笑容天天挂在了他的脸上,晨晨也不再闹情绪了,快活了起来。
不知道本文“好孩子太累”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班级里已经小有名气。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很固执,老师不严厉一点,他是不会听你的。”
如何教育这样一位“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大多的孩子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
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他妈妈带来了早餐,但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馨馨小朋友因家里有事几天未来园。他就问:“老师,馨馨哪里去了?怎么还没有来读书啊?”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馨馨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乐炎这几天吃饭特别慢,得让我不停地催促;而且她总是把手指伸进嘴里去。吃饭时,我以为是嘴里的饭太多盛不了,她用手往里投,就提醒她注意卫生。她告诉我:“老师,我的牙活了!”
乐炎的话提醒了我。是呀,孩子们已经快到了换牙的阶段,并且乐炎是我们班第一个“换牙”的孩子,孩子们把目光都投向了乐炎,香坤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她惊奇地告诉我说:“老师,乐炎,已经掉了四颗牙了,我什么时候掉牙啊?”我笑道:“香坤,不要急,可能你的小牙齿会晚一些才掉,像乐炎一样换上新的牙齿!”香坤歪着小脑袋,点了点头。
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练舞蹈、学算术更重要。因为,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换牙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我们应该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的卫生常识。比如:换牙是每个小朋友都会经历的事,告诉幼儿不要害怕;牙活了,不要总用手去摇动;刚长出的新牙,不要总用舌头去舔;少吃糖,坚持饭后漱口、每天刷牙等等。同时希望家长朋友们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