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如何动笔写一篇幼儿园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学会友好相处教师教育随笔”,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潜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也发现此刻的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潜力是越来越弱了,从早上上班到下班,一天之中会接到无数告状的声音。
每一天从早操结束,我的耳边就不停的出现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韦佳宝打我。”“老师,孙炎有卡片。”“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起初,我们的处理方法是:不断地询问,调解。“佳宝,你不能打人,欺负小朋友是不对的,跟他说对不起”,“孙炎,你再拿卡片来老师就交下了······”但是,我们的口干舌燥并没有换来安宁,每一天依然告状声不断。
于是我改变对待告状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孩子自我处理同伴间的冲突,杜绝他们小题大做,张口就告状的不良习惯。也为他们解释了“告状”一词的真正含义,让他们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告状都是好的。
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此刻班上告状的声音明显减少了,孩子们能主动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其实有时孩子的行为都是成人的处理不当造成的,成人也就应进行不断的反思。
大班的孩子中午睡觉时总是不能很快入睡,而睡觉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否则一些孩子更不容易睡着。
刚来到大x班,中午压床环节一向牵动着我的心,刚开始能安然入睡的孩子也就50%吧,还有一部分孩子睡不了,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找寻原因后,我不停地轻手轻脚地走在寝室的过道里,一个一个地给孩子们盖被,拍打着哄孩子们入睡,慢慢的,中午入睡率上升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是,我的目标是百分之百的人务必都得睡午觉。为此,我将在刊物上看到的“睡觉能够使人变聪明”的办法来教育幼儿,听了这些,孩子们都愿意自我变得越来越聪明,于是主动睡觉的孩子渐渐变得多了起来,有些幼儿临上床睡觉之前还会在一齐商量“我们这天早点睡着,这样下午我们就聪明了”;
入睡状况好转后,又出现一个问题,由于睡到必须的时光,总会有小朋友起来上厕所,这个时候有的小朋友会向老师报告“老师,我要尿尿”,可能孩子们意识不到他的声音很大,为了不吵到别的还在睡觉的孩子,我会给他示意小声说的动作,然后让他去;由于我们班离厕所的距离比较远,从厕所回来的路上,会听见“跑步”的声音,相对于如此安静的环境,这“跑”起来的声音显然太嘈杂了,我担心口头教育影响睡着的孩子,就做小花猫“轻手轻脚”的动作来提醒幼儿,令我惊喜的是这样的教育效果异常的好。下一个去尿尿的孩子也明白了要轻手轻脚。
然后在起床前,我会和幼儿一齐讨论这个“轻”的话题,为什么要“轻”?怎样"轻"?谈到这些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孩子们总是显得很认真。看得出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我要谨言慎行,“身教重于言教”,用我的良好的举止,温和的口气来影响孩子,将孩子那份完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我明白,孩子身上需要承载这个世界上的完美与感动。
周四,我们班级有个小朋友在快要吃午饭时,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张倩肚子痛。”于是我过去问她:“张倩,肚子哪里痛?痛的厉害吗?”在确认不是很严重的状况下,我决定让她先吃饭吧,吃好后还是不舒服再联系家长。
饭都没吃多少,她就不吃了,头趴在桌子上,饭菜也还都在桌子上。其他小朋友吃好的已经在玩了。当时我还在吃饭,我想等我吃好去收拾一下吧。但是就在我这么想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前面的小朋友放好自我的饭盒后,跑进来问了她几句,然后把她的桌子上的饭盒拿去放好,还用抹布帮忙擦桌子。当时我就感到一股浓浓的暖意。
我一向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照顾别人。老师不提醒的事情很少会自我去做的。看来是我太低估了孩子。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感受着班级里一股股暖意……
观察到的现象:小朋友乙一个聪明的孩子,社会交往潜力较强,但是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欢在吃饭时光里喜欢说话以及做各种小动作,吃饭的食欲也不是很强,吃完一餐饭需要很长的时光。
洗好手之后,孩子陆陆续续进入了餐厅。刚进来时,有的孩子在说话,我看见乙也在和一旁的小朋友在聊天。我提醒幼儿吃饭时说话这很危险,孩子都静了下来,只听到小朋友乙在低声地说着。我走到他身边,做了个“嘘”的动作,他安静了下来。他对碗里的饭、菜似乎没什么胃口,用勺子在里面翻来翻去,之后就开始用勺子“切”饭了。
分析与措施:
我走过去,提醒他“饭冷了就不香了,吃了冷饭还会肚子痛的”听我这么说,他很不情愿地用勺子盛了几粒饭往嘴里送。这几粒饭他放在嘴里,嚼了一分多钟也没咽下去。最后在我的提醒、帮忙下,吃了半碗饭,吐了小半碗。幼儿对饭菜似乎并什么胃口,进食习惯也不好。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吃好饭的基础,所以要注意对他饮食习惯的培养
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和措施落实,我发现该幼儿在吃饭的速度上有了改变,进餐时也不会一边吃饭一边讲话了,在食欲上幼儿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挑三拣四的了。
教育随笔:遵守规则友好相处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也就是说幼儿只有在集体中有遵守规则的意识,才能与伙伴在友好相处。规则意识的形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可以得到深深的体验。
通过连续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规则遵守情况,我发现,从刚开始的规则制定后,有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习惯,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总有个别小朋友被其他同伴“请”出区域的情况,但也有个别幼儿非常想参与不愿意离开,因此出现了推搡行为,推人的小朋友振振有词“只能进5个小朋友,你来就多了!”被推的小朋友一脸委屈“我也想玩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进行干预,而是在区域活动小结时针对此问题引导小朋友讨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小朋友知道应该怎样去解决进区时人数超出的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人数多了可以先去别的区域玩,有的认为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区域来玩,推人的小朋友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可以在出现人数超出时友好的帮助小朋友想办法,这样就不会出现争吵和矛盾。
从刚开始没有遵守规则、不会解决问题到最后的互相帮助想办法并友好相处快乐游戏,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实践中得到体验,逐步获得规则的认知,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观察实录:余**小朋友聪明可爱,大胆活泼,平时在活动中思维活跃,表演欲强烈,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小女孩儿。但是,在与小朋友之间的相处中,有点任性,有时可以说是霸道,老师发的东西她要先拿先放,站队也要站第一个,总是觉得小朋友都要听她的,否则就不高兴,甚至闹情绪。
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社会性领域要求是: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而余**小朋友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她有两个哥哥,余**是幺妹,且兄妹年龄差距较大,父母对她格外看重,也更加溺爱,哥哥对她也是百般忍让,家庭原因造成她的性格飞扬跋扈,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教育措施:
1、我们和家长沟通交流,想法达成一致后,制定有关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培养方法,帮忙孩子树立友好的教育观念,家人配合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2、在学校,老师在安排小组活动时,会轮流指派小组长,让她的心里明白,对于老师每位小朋友都是平等的;
3、通过故事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与他人能友好相处的习惯。
教育措施实施效果: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余**小朋友的改变还是很明显的,活动中能够谦让小朋友,有时还会用自己的材料帮助别人,排队来迟了就主动往后站,很开心我们的计划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幼儿园是培养友谊的好地方,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玩耍,分享玩具。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慢慢懂得如何与同伴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真爱友情这些可贵的品质都可以从小培养,并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的父母习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朋友,粗暴地打断自认为不适于孩子的友谊。他们有时会说:“你别和XXX一起玩,他很脏,你可是个干净孩子。还有XXX他的爸爸坐过牢。”其实,孩子在乎的不是同伴是否干净,朋友的父母是谁,他们在乎的只是和同伴在一起能不能找到快乐。父母的强制命令会让孩子很痛苦。一方面是父母的命令,一方面是友谊的快乐,在二者之间徘徊的孩子会感到很失望,慢慢的失去交友的兴趣。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最好让孩子自己选择友谊。父母应该教孩子分辨良莠,并使他们懂得真正的友谊会教会他们许多东西。要相信孩子,孩子们会选择更恰当的方式来终止与不合适的朋友交往。
在孩子小的时候,和小朋友吵架是经常的事情,父母最好不要介入孩子们的争吵,更不应由此而攻击其他的孩子或他们的父母。孩子们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自然会重归于好。而父母过激的言行只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
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他总没有朋友呢?”其实,孩子的性格不同,羞涩的孩子即使很想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他也不会说,或着是不敢。这时,父母可以鼓励他去和小一些的孩子玩。他不会害怕和小弟弟小妹妹在一起,会想到做出榜样,像个大人一样照顾别人。渐渐的,他也会有自信心,会勇敢地走出去和同龄的孩子交往了。作为父母,你也应该经常让孩子看见你是如何招待自己的朋友的,你的热情,大方,诚恳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的确,友谊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从小到大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承担痛苦,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童年时代正是学习交朋友的最好时期。
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开始了,孩子们都开始拿着自己的玩具玩了起来。此时,霄霄正拿着自己的月光宝盒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来,一边说一边按起了音乐。宸宸伸出手哭着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我急忙跑过去问孩子们:“这个月光宝盒是谁的?”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孩子说是霄霄的,有的小朋友说是宸宸的。原来,她们都有月光宝盒,关键是这个是谁的。于是,便和她们商量:“这个月光宝盒老师也不知道是谁的,要不先放老师这,放学问问妈妈好吗?”宸宸哭起来,摇头不答应,霄霄也来劲了也哭了不答应。后来,打了电话问两个家长,都不是很清楚孩子今天到底有没有带。再后来,宸宸妈妈接孩子的时候对孩子说:“你的可能在家里,回去妈妈帮你找到。”总算答应了,回去找到了,果真如是。
思
考
与
分
析
在孩子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在和孩子商量了之后,孩子始终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的月光宝盒是在学校里的。其实,每个孩子在一些事情或者事物上,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这两个家长处理的也比较好,在家中帮助孩子们在月光宝盒上贴了名字。这样,也会少一些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我也需要留心孩子带来的玩具,也避免孩子之间存在这样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个活动:“一样的该怎么办?”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一个标记,贴在自己的东西上,这样,在集体中更便于识别自己的东西。
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有的同伴之间在讲话,有的在一起游戏,还有的都想到我身边来跟我说话。突然我看见昊昊把脚故意往外一伸,豪豪差点就摔了一大跤,豪豪很气愤地来告诉我,我也很生气,并且要求他向昊昊道歉,可他却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发现老师不在眼前了,可以很自由地想干嘛就干嘛了,满足了他好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因为昊昊比较调皮,喜欢捣蛋,经常会跟同伴闹一些恶作剧,因此好多小朋友也不太愿意和他玩。豪豪也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一个孩子,因此他们两个平时虽然会磕磕碰碰的,但相处却越来越好,但要是被打疼就要向老师告对方的状了。
这时,我发现引导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不管是老师在眼前还是不在,都应该一个样。引导孩子与同伴有好相处,不与同伴搞“恶作剧”。
1.平时多关注孩子,对其表现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督促,
2.继续与家长相互沟通,请家长在家时也能及时督促孩子所表现出的一些不是很文明的行为。
3.时刻关注孩子与同伴的相处情况,对其表现出的一些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督促。
4.及时与家长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且请家长平时也多引导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希望孩子自己也能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时不文明的,自己是不能那样做的。努力茁壮成长。
虽然小磊没有带吹泡器,但是在同伴的邀请下,并没有感到沮丧,能愉快的和同伴游戏,而且还做好了记录。同时也要鼓励一一愿意与别人分享的行为。
我们知道,交往、合作的动机性是个体愿意与别人接触、活动、合作并得到接纳、认可的动机
,人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会感到愉快,否则会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交往也是基于这种心理的需要。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孩子和同伴分享,并乐于与同伴交往。
教育随笔:和孩子平等相处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时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所以,教师首先要摘下大人的面具,做孩子的新朋友。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并与其交流思想;其次,让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管理,听取并采取孩子的合理化建议。再次,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其改正不良习惯,最后不能溺爱孩子,不要让孩子有“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感。
平下身子和幼儿共同玩耍,共同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师生的感情,不让孩子对老师有种恐惧感,认真关心每个孩子,无论丑美,干净和脏的,当孩子学不会时,都要平静,耐心地去教幼儿。
记得新孩子刚入园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水杯和毛巾放在哪里,通过讲课,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多少号,然后在多给予鼓励,当孩子忘记自己物品位置时,适当的给予提示,耐心的指导孩子。现在每当看到孩子都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毛巾和水杯时,我们都挺开心的。有的孩子还能帮别的小朋友拿水杯,真的是很让我出乎意料。
其实生活本就很简单,平等、和蔼地对待孩子,会使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进步。
喜欢《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学会基地园工作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