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究竟是怎么被贴上的?

12-23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究竟是怎么被贴上的?》,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负面标签,让孩子挣扎一辈子。

有时候,父母或许因为生气,或许一时情急,有心或者无意的把孩子某方面缺点无限放大,说出了负面的话语。

比如“你简直就是一个笨蛋!你就是爱挑食!你性格太内向了!”等等,给孩子贴上了一个负面标签。

这些负面标签不仅影响到了孩子的感受,也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可能真的就会禁锢到这个负面角色里,往这些负面标签的方向去成长。

怎样才能帮孩子撕去这些负面标签,帮孩子从这些负面角色里面走出来呢?

下边一组漫画也许会告诉我们最实用的技巧:

寻找机会

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

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以身作则

记住孩子的那些特别时刻,

择机鼓励他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方式行事时,

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如果孩子依旧改不了他不好的行为时,家长也许会有点受挫,但是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陷在坏的情绪里头。不要去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因为我们要做的不就是撕去孩子的负面标签吗?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确实不容易,但是,这也是身为父母最艰巨最必要的任务之一,因为如果连我们都做不到,还能指望谁呢?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对孩子来讲任何时候都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关键是父母要用心掌握技巧并积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园共育:孩子问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尊重孩子的问题就是尊重孩子的情感,这表达的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不管你问什么样的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愿望,也不管我是否顺从你的愿望,我都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我的态度表明,你的问题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豆豆两岁多以后,开始喜欢不断地问为什么:

“怎么下雨了呀?”

“为什么今天没有太阳呢?”

“月亮它去哪了呀?”

“红灯完了为什么就是绿灯呢?”

“这个井盖是干什么用的?”

“小狗为什么要拉屎?”

……

几乎是只要醒着,他就会不断地问问题,为了让自己变得博学一点,我硬着头皮去看《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去网上查资料,试图把自己变成全能解说员。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因为他从来不是只问一个问题,他问问题几乎都是连珠炮式的:“妈妈,地上这个黑黑的是什么?”

我说:“那是你的影子。”

豆豆:“为什么影子会动?”

我:“因为你在动呀。”

豆豆:“为什么我动他就动?为什么我有影子呢?”

我:“因为人不是透明的,光透不过去,就形成了影子。”

豆豆:“为什么……”

天啊,这个孩子的问题有完没完?这才两岁多,就这样多的问题要问,这个妈妈我做不了,我迟早是下岗的命!这些问题还是能翻书查到的问题,还有些问题根本不是看书就能解决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有五花八门的问题要问我们,作为家长,我们经常被问得不知所措,于是立刻搜肠刮肚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赶紧上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四处去请教各个专家,好不容易解决了眼下的问题,他们又有了新的问题在等着我们。真是答案有尽,问题无穷。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是继续尽心竭力当一个全能解说员、问题回答机,还是转变方法呢?关键是,我们这样无休止地给孩子回答问题,真的就能让孩子学习到我们希望他们学习的知识吗?我们张开大嘴吧唧吧唧地一通解说,孩子听进去了吗?会不会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啰唆、很烦,觉得自己很无助、很无知呢?

更关键的是,孩子问这个问题时,他需要的是什么?他真的需要你像个科学家一样解说吗?不!绝对不是!

其实,孩子在问我们问题之前,自己已经在心里把这个问题思考过了,正如阿戴尔·费伯所说,“他们需要大人做的是充当一个回音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索他们的思想。”

说到底,他们需要的是听见,我问的问题你听见了,需要的是回应,我说的话,你要理解性地回应了。所谓理解性地回应,不是指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站在提问者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理解他远比告诉他答案来得重要。

有很多人认为,孩子问问题是学习的好机会,所以市面上到处都是教人怎么回答孩子问题的书,仿佛每一个父母都得是三头六臂的科普达人一样,他们认为虽然答案很深奥、很难懂,但如果总是对孩子重复的话,孩子一定能变得知识丰富。

当然,由于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会很容易地吸收到环境中的一切。当父母对他讲大道理、大理论的时候,即使他不理解,他也有可能照葫芦画瓢给你说出来,看起来就好像记住了一样,这让很多父母无比欣喜,以为孺子可教,自家出了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但实际上,只要父母敢于灌输,每一个孩子都能显得知识渊博。然而,这些知识对孩子而言,也仅仅限于他能说出来而已,与孩子长大后啥样,没有一点关系,否则,天才早就满天飞了。而且这种借回答问题灌输知识的方式对孩子心理还有很大伤害。

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说,七岁之前,他们是生活在梦幻的世界中的,他们需要的是梦幻的、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大人一板一眼的科普性答案会损伤孩子的心灵,会提早唤醒孩子,让孩子过早地进入现实世界,这与揠苗助长是一个意思,对于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而言,这是非常大的伤害。

孩子为什么问我们问题?要么他是好奇,确实想知道,但他心里又有些答案想要确证一下;要么就是他有情绪,想对我们说点什么,他的问题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需要的是倾听。有人可能不理解,这么小的孩子,还会打幌子呀?

他们确实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不信,你看下面发生在我家和我任教的幼儿园的真实例子。

有天,豆豆问我:“妈妈,影子怎么这么黑?”

我:“嗯,真的呀,影子还真是挺黑的。”

豆豆:“你的影子黑吗?”

我:“你说呢?”

豆豆看了看:“你也有个黑影子。”

我:“对了,我的影子也是黑色的。”

豆豆:“妈妈,爸爸为什么说我是黑黑的孩子?”

我:“你不喜欢被爸爸说成黑黑的孩子。”

豆豆:“我以后不许爸爸说我,我不是黑黑的孩子。”

说完,豆豆委屈地撇了撇嘴。原来说了这么半天,核心问题是最后一句,爸爸可能开玩笑地说他黑,他心里不舒服了,而他对我说出来了,这个情绪也就释放出来了。可如果我也是抱着科普的思想,告诉他为什么人有影子,影子为什么是黑色的,我能知道孩子到底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吗?孩子的情绪还能释放出来吗?孩子能有一种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的感觉吗?

有一天,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问我:“老师,人为什么是从小往大长,而不是从大往小长呢?”

这个孩子的问题一出口,看着她难过的表情,我马上就知道她其实不是在问问题,而是在倾诉,于是理解性地回应她:“你希望自己现在就很大了。”

她:“是啊,我希望我现在就跟大人一样大,我妈妈整天管着我,我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她都不让!”

我:“你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可是妈妈不同意,这让你很难过。”

她:“嗯,爸爸要坐地铁坐火车才能到,那很危险!”

我:“哦?”

她:“可危险啦,我妈妈昨天给我看了一张图片,是一个女人掉到地铁里被轧死的照片,到处都是血呢!”

说着,她紧紧地靠在我身上,一脸的惊恐。我抱着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妈妈给孩子看这种暴力血腥的图片,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过了一会儿她又问:“爸爸坐地铁会不会死?我好害怕啊!”

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爸爸不会死,因为她的担心还在心里,我需要进一步让她发泄情绪。所以,我只是抱着她亲了亲她的额头,继续理解她:“你担心爸爸坐地铁出事,你想保护爸爸!”

孩子哇地哭出了声,边哭边喊:“我真的好害怕啊!”

后来我和家长沟通完才知道,很久以前,孩子的妈妈给孩子看过一张有关地铁事故的图片,孩子就记住了。由于记忆深刻,她认为这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结果这次她爸爸要出差,她得知爸爸也要坐地铁,就非常害怕,本能地,她就想陪着爸爸一起出差,保护爸爸,家里人根本不知道实际情况,还以为这个孩子贪玩使性子呢!

所以,当孩子带着情绪问我们问题时,做家长的切忌直接回答问题或者不耐烦地打发孩子,要知道,这是他们向你敞开心扉倾诉自我的时刻,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理解性地聆听,可以重复他们的问题,或者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得到理解后倾吐自己真正的心声,让他们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

那么,面对孩子因为好奇而提出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立刻回答他们的问题。

立刻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而且会剥夺孩子自己思考的权利,那是我们在替他们做智力练习。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那等孩子自己思考完后,你再找机会给他提供所谓的“正确的”答案。有人担心会错过机会,没办法向孩子灌输这种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哪有什么答案是唯一正确的?再说,和孩子在一起是开放性的,孩子成长的时间这么长,他一定会再问你这个问题,你也绝不会没有机会告诉他答案。可是,事实上,如果你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则很有可能给你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答案。

比如,有一天豆豆问爸爸:“爸爸,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弯的,有时候是圆的呢?”

豆爸非常激动,儿子终于给他机会来讲科普了!他清了清嗓子,激动地说:“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告诉你。”

说完赶紧整理思路,想要从天文学、历史学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解说。

整理完后,他自信满满地去找豆豆:“你知道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吗?要不要爸爸告诉你啊?”

豆豆:“因为她的圆衣服脏了,洗了还没干,只能穿弯衣服了啊!”

看,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啊!

其次,让问题回到提问者本身。

可以把问题拿过来反问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回答:“对呀,为什么人会走路,小猫却会爬呢?”“你说呢?”你可能会担心孩子太小,答不上来,其实你放心好了,他问的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是有大概的答案的。虽然这个答案不符合你理想中的科学答案,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充满童趣的回答,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正确答案。

而对于大孩子,即使他也答不上来,起码你问了他,就是给了他思考的时间,所以即便他一时答不上来,你们一起去查书,去询问其他人,不也体现了你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吗?这种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你给他灌输答案。

再次,鼓励他向其他地方寻求帮助。

如,豆豆问:“这个车为什么不开呢?”我也问:“嗯,为什么这个车不开呢?如果我们能问问司机就好了。”结果豆豆马上走到司机那儿问:“叔叔,你的车为什么不开呢?”司机没见过这样勇敢好问的孩子,高兴得不得了,不光热情地回答问题,还把他抱到车上摸方向盘,玩反光镜。

事情虽然很小,但起码给了孩子一个信念,那就是除了家庭,这个社会也是可以信赖的,这个社会有很多很丰富的资源,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社会上其他人有可能帮助他解决,同样,如果他需要帮助,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

最后,不要打击孩子,更不要嘲笑他们的问题。

不管孩子问的问题有多么让你恼火,都不要打击他、嘲笑他,比如,孩子问:“我为什么不能吃很多糖呢?”你可以反问他:“看来你很想吃很多的糖,可是为什么不可以呢?”或者鼓励他向外人寻找答案:“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问问牙医哦。”

孩子问这类问题其实只是表达一种愿望,希望能不受限制地吃糖,而不是真的会去吃很多的糖,我们尊重他们的问题就是尊重他们的情感,表达的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不管你问什么样的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愿望,也不管我是否顺从你的愿望,我都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我的态度表明,你的问题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家长帮孩子造假,究竟是爱,还是害?


新学期马上来到,有多少背着书包准备上学堂的“小儿郎”真完成了“做好事、阅读名著、看新闻联播”之类的素质作业?又有多少家长真的监督孩子完成了不好核查的素质作业?采访中,半数家长表示,曾视情况而定,帮孩子造过假。那么,帮孩子造假,究竟是爱,还是害?

造假:是爱还是害?

说起帮孩子造假,晓晓爸爸觉得委屈。他说,女儿假期作业中有一项是让听写这学期学过的英语单词。而自己和孩子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单词还真看不懂几个,更别说听写了。对这事,家长感到无能为力,只好让孩子自己背背写写,家长给签个字。

假期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至少读三本世界名著、做五件好人好事”等,晓晓说,她自己说完成了,父母就会帮她签字。“爸爸妈妈忙着做生意,根本没时间管我。”晓晓说,她有好多同学都有这样遭遇,家长觉得,只要书面作业完成,这种素质作业无非是个形式,帮着造个假,也不算啥大错。

家长张女士介绍,儿子小学、初中期间,假期作业都会涉及读名著、帮家长做家务此类素质作业。学校让家长签字,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每天盯着孩子。儿子读初二时,曾因背不出课文,被老师罚抄课文十遍。痛定思痛,事发后,张女士跟儿子班上几个“拖沓”生的家长,结成同盟,让孩子们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在一起做作业。“互相监督之后,儿子不管是做作业还是背书,都开始变自觉了。”她说。

声音:父母造假不利于孩子成长

103位来自各年龄层的网友参与了调查问卷。选择不会替孩子造假的58人,会的30人,视情况而定的15人。

“有人曾批评说,中国的父母,功利心太重。这让他们变成天底下活得最辛苦的人,从孩子呱呱坠地起,便开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时候,还会将自己未实现的心愿和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会率先帮他们分清利益轻重。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的当下,在一些家长眼里,素质教育远比不上多做几道习题、上奥数班重要。所以,这也是很多家长,愿意替孩子造假的根源。”

教龄13年的王老师,是某中学班主任,也是一名初二女生的父亲。对于造假一事,他说:“这只会滋生孩子诸如惰性、依赖性、不诚实等不良情绪。”身为父亲,他也曾有过为孩子的“素质作业”造假的经历。造假后,他和女儿做了一次长谈,帮孩子分析其中利弊,顺利帮助孩子度过了这一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有计划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利用闲暇时间完成读背等任务。当把这个过程作为享受而不是负担时,学习效率会高很多。”他说。

宝宝爱咬人究竟是何故(2)


对策:应让宝宝学会使用语言。

当你的宝宝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你的宝宝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的话,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宝宝有时候咬人,其实是因为他很喜欢对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家长就要告诉他:“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好吗?”并且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演示,这样宝宝就学会了用语言和别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齿去和别人交流。

心理性原因

1. 咬人是一种发泄。

2岁的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

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研究证明: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而且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也可以用安静的游戏进行转移,让他们可以尽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2.出于好奇的模仿。

有时候宝宝咬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宝宝的好奇心总是特别强烈,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由于这阶段的宝宝模仿能力特别强,就会导致群体中的咬人事件频繁发生。

对策:

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宝宝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而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随意模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明确告诉你的宝宝: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应该对宝宝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

特别注意:

如果是由于品德上的某些原因而引起的咬人,如小气、霸道、过强的表现欲等,就要引 起特别的关注,以免影响宝宝的性格形成。

如果发现宝宝习惯性咬人,还是请儿科医生加以诊断为好。有的幼儿是由于药物治疗引起情绪不稳,可以通过调整药物进行改善。

你的态度:

1. 反思,先预防。

如果你家的宝宝遭遇被咬,不要以为只是因为小孩子之间发生的小争执所引起的,而忽略了此事,应当立即对他进行认真教育。根据宝宝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分析,让他知道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这样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2. 耐心,重教育。

宝宝发生咬人事件后,也不要过于担忧而去责怪孩子,应该认识到宝宝咬人大多是属于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家长要耐心对待,帮助宝宝分析原因,然后进行认真的教育,以免向不良的行为习惯转化。如果有可能,要带着他去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创造一个直观的氛围让他了解咬人带来的后果。

3. 缓解,多关心。

防止宝宝咬人的措施要在日常生活中做起。平时给宝宝吃些面麺、饼干之类,以满足他的咀嚼欲的需要。还可以给宝宝吃甘蔗之类的水果,让他缓解牙痒的需要。宝宝在牙痒时,还可以咬咬其它织物。平时缓解了宝宝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咬人行为就会减少。

别急着给孩子贴上“被欺负”的标签儿


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怕孩子吃半点亏或受到半点儿委屈。院子里有很多小孩,经常听婆婆和妈妈讲她们各自院子里小孩的事情。发现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看得紧紧的,见到孩子稍微有一点儿纷争就开始护着各自的孩子,结果孩子的纷争却不禁意间升级成了大人之间的“战争”。

也经常听身边很多人对一些事情感到疑惑,他们会问:“如果把孩子培养得彬彬有礼,不去打人,别人会不会欺负我家宝宝?”于是告诉宝宝:“如果别人打你,你就打他”或者是:“如果别人打你,你就告诉我!”

又或者他们会问:“如果我家宝宝乐于分享,那么,在那些自私的孩子面前会不会吃亏?”于是告诉宝宝:“千万不要把东西分给XXX,要不你就吃亏了。”

又或者,有一天,宝宝被其他宝宝打了一下,哭了,他们就会直接了当的说:“不要欺负我家的宝宝!”

......

他们这样做自以为尽到了保护宝宝的义务,实际上却在无意间培养了一个自私自利又窝囊的孩子。

究竟什么算作“吃亏”?什么算作“被欺负”呢?

恐怕成人和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吧?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听到大人说,他“被欺负”,实际上等于是毁了一个孩子,特别是当他的亲人经常这样对他说的时候。实际上,在无形间也给他贴了“容易被欺负”的标签。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这样的暗示着,恐怕,他也会经常考虑自己是否又被欺负的问题,那么,他还能勇敢、无畏的面对着实际上微不足道的纷争吗?

在我看来,世间有很多成年人,他们慷慨、正派,却又从来没有人敢触碰他们的底线;也有很多成年人,他们小家子气、自私、粗鲁,却照样经常被人欺负,且被人鄙视。

这就是,我在之前所说的,为什么不赞成大人教孩子“回打”或“以同样自私的态度面对这个社会”的做法。

毕竟,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何一定要将视野锁定在“被欺负”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呢?

虽然,看了无数类似的文章,可是面对在自己的孩子添翼身上的时候,依然有些素手无策。随着添翼的成长,他也渐渐地开始接触起与他同龄的小朋友来。

和添翼接触最多的小朋友是楼下的比他大2岁整的小朋友乐乐。乐乐虽然刚满3岁了,但依然还处于比较自私的年龄。他的奶奶又住在传达室,所以下了楼,他总是以“老大”自居,什么东西都不愿意给别人碰一下。

虽然在楼上,乐乐对添翼非常友好,可是下了楼以后,小家伙立马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次,看到乐乐的自私举动,我就会感到为难。有时候也在想,是否要为了添翼,亲自出手和乐乐“谈判”,要他让点东西给添翼玩?还是,当他自私的时候,拉着添翼,对他说,过一会儿再找他玩?

直到后来的一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添翼处理这件事远远比我想象得要好很多。

那一天,可可、乐乐和添翼都在楼下玩。乐乐一个人在玩一个大纸箱子,奶奶们给了可可和添翼一大把长豆角,让他们抓着玩。结果,乐乐看到弟弟妹妹拿到了长豆角,不高兴了。跑上前去,就狠狠地把长豆角从他俩手里夺了出来,然后又“自私”地塞进了自己的大纸箱子里。

一般时候,大人们见到这种情况多少有点儿想插手,可是,那个时候,奶奶们都在忙着择豆角,没有一个人顾得上这几个娃。没想到,被抢走豆角的添翼,非但没有生气,还很高兴的捡起了地上和可可姐姐手里的豆角,径直走到了乐乐哥哥身边的大纸箱子,把豆角一根一根的塞了进去。

于是,乐乐没辙了,开始和添翼一起玩了起来……

原来,很多时候,大人看上去很为难的纷争,也可以用其他途径很简单的化解。看到了添翼对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法,不由得增加了我对一些事情的无限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被“欺负”呢?或许,我们过多的将关注点放在了孩子如何被“欺负”这件事情上面,而没有引导他们掌握更好的处世技巧。

以前,也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个孩子经常被班上另一位个子高的同学打,后来,家长没有为他出面,而是让孩子自己想更好的解决办法,结果,孩子和那个高个子同学成了朋友的故事。

其实,孩子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单纯,有时候,之所以孩子会被人欺负,是因为我们把欺负这件事情看得太重而远远超过了欺负本身。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孩子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不需要刻意的去教,因为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中会潜移默化的被我们不知不觉之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所影响。

再一个,就是多和孩子谈心。每天放学回来,多关心一下孩子一天之中所发生的事情。当他觉得自己被欺负的时候,好好开导他,让他的心豁达起来,再通过聊天,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处理问题的还需要是孩子。毕竟,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即使我们再能干,也只能保证他的前半辈子,后面的路还需要他自己走。与其帮他一时,不如让他自己多去尝试。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在一次次的磨砺中将事情处理得越来越完美。

宝宝爱咬人究竟是何故(1)


宝宝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带回来一个特殊的纪念,脸上有两个深深的牙齿印——他被别的小朋友咬了。妈妈问他:“你今天被人咬了?”“是的”,宝宝委屈地回答。妈妈又问他:“为什么有人会咬你的脸呢?”他半天也没有开口,可能他还太小,说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会说。妈妈猜测或许是宝宝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就被人咬了,于是也就没有深究下去。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老师告诉妈妈,宝宝在幼儿园里一天之内居然咬了三个人。妈妈非常担忧,怎么自己的孩子有这么野蛮的攻击性行为,不知该怎么教育才好……

2到3岁的宝宝发生咬人事件相当频繁,你的宝宝或许也被人咬过,或者你的宝宝也张口咬过别人。那么,宝宝是真的想攻击别人吗?他们真的野蛮吗?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当制止宝宝的咬人行为呢?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共卫生系的教授朱迪恩·加勒德博士认为:2岁宝宝习惯用嘴去感觉事物,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美国圣地亚哥市儿童医院的心理学家奥本·史达姆博士认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咬人并无恶意。”“这是刚刚学步的孩子还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欢通过咬人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激动。”

原因分析:

生理性原因

1.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的生理因素,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等。长牙时期会因为牙龈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于是有不少孩子由于牙痒而咬人,他们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如毛巾之类的软物。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兰花豆和青苹果等方式,来缓解孩子们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同时应多给予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将这些蔬果切碎成丝或细粒状,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2. 语言贫乏所致。

2岁的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育儿常识——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究竟是谁“绊”了宝宝的脚?


现在,有的宝宝已经已经陆续开始送到幼儿园了。但是,有家长反应,把孩子送幼儿园真是太难了,每次不是哄骗就是许诺。其实,正是这种行为,反而成了羁绊住了孩子快乐入园的脚步。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No.1、一提上幼儿园孩子就哭闹

应对:家长放轻松孩子适应快 "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就是'二次断奶',每个孩子都艰难地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刚上幼儿园的宝贝们都会出现哭闹现象,这种现象很正常,完全在老师的意料之中。哭闹、经常生病和胃口变差都是孩子内心焦虑情绪的体现。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性焦虑,特别是一些刚入园的小班和小小班的幼儿,'入园不适应症'甚至可持续长达两个月以上,一提幼儿园孩子就会哭闹、害怕。原因主要是孩子已适应了家庭环境,对家人有了强烈依赖性。面对陌生环境和新面孔会因好奇而产生兴趣,但兴趣消失后,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失落和不安全感。"

首先,教师要担当起一个妈妈的角色、一个朋友的角色,努力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他们最好的玩伴,安全的守护者。循序渐进地让每个幼儿消除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让孩子们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终爱上幼儿园。其次,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情绪。"有些家长送孩子入园分别时总是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看孩子,家长的这种依恋情绪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孩子容易把与家人的短暂分别认为是很痛苦的事。"再次,家长可在最初时,让孩子带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入园,起一个间接情感寄托的作用,在孩子接受陌生的环境和老师伙伴初期得到熟悉、温暖的情感安抚。

No.2孩子没安全意识,总被欺负

有网友说她觉得现在的老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自己的女儿刚上学没几天就被班里的一个男孩子咬了。"那孩子一口咬在我女儿的脸上,现在还有个疤!虽然医药费都是那个家长出的,但校方却说没他们的责任!"网友"青青"则说自己的儿子3岁半了,自己也一直在求教这种事。"我儿子是那种很善良很友好的,从来不主动打人。上次孩子玩滑滑梯,有个年龄比我们大一岁的小女孩要跟儿子一起玩,谁知我儿子刚上了滑梯,那女孩就两只手抓住我儿子的脖子,现在鼻子下面还有伤疤!可那女孩的父母在旁边竟都没吭一声!小班里的孩子有的攻击性比较强,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发生意外就是一眨眼工夫,根本防不胜防!"

应对:早建规则意识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长期从事幼教研究的汤慧丽老师幼儿园的孩子具有攻击性一般是个例,这些孩子往往在0到3岁的关键期内没有安全度过,家长未与这些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幼儿发生冲突多半在争抢玩具和图书时,这些孩子的攻击多无恶意,调查显示,这些孩子给其他小朋友带来的伤害行为,有些甚至是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向别人'示好'的一种表示,而有些过激行为则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在家长眼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心里肯定不好受,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幼儿在被他人欺负时的一些应对之策可能直接影响幼儿的心智成长与性格培养。首先,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后,家长要问问孩子冲突是如何发生的,是否自己的孩子有错在先;其次,家长可将情况向老师反映,家园共育永远是幼儿成长的中心点,老师也要做好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再次,在家教育孩子应对此类事件时,家长一定要注重灌输"我不能随意被人欺负,但也不仗势欺负别的孩子"的理念。"'能让我玩儿吗?''等你玩完了,能借我玩会儿吗?'让孩子学会用此类友好的话与其他小朋友协商很重要。"汤老师也可教育孩子,对于班中个别具有攻击性的小朋友要学会避让。"家长也不能一味强调忍让,这会让孩子产生怯懦心理,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适当情况下可教育孩子如何'强硬反击'无理的欺负,但要注意适度适量。"

No.3、孩子不合群,不愿甚至怕与老师沟通

上小班才一个月的欣欣很让妈妈白女士苦恼,因为近日妈妈发现,欣欣在家上厕所越来越少。"我问了学校的生活老师,老师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有时一上午才去厕所小便一次,这太奇怪了!我回家后问了孩子,孩子告诉我,在幼儿园里上课时想上厕所,她不敢报告老师,担心这样老师、小朋友会讨厌,就憋着不上厕所!"

刘女士的儿子仔仔每天都会乖乖地随妈妈去幼儿园,在家活泼的仔仔在幼儿园里却不愿和小朋友说话,也不愿和老师进行沟通,只是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游戏活动也不参加。"整日跟个小可怜儿似的,也不知道小脑袋里想的啥。"

应对:多多锻炼交往能力

"对于很多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80后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总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幼儿觉得父母才是他们的依靠。所以,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后适应能力很差,与他人有交流障碍。"侯炳轩说。在老师试图打开孩子心扉的同时,家长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时多跟老师交流,让孩子看到这样的亲切场面,帮助老师和孩子尽快建立起感情。也可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平时给孩子一些机会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专家孩子在家时家长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父母可将自己小时候在幼儿园的快乐、和小朋友玩耍时的趣事与孩子分享。进入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重大的生活转折,孩子们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和鼓励。"父母可多带孩子到家庭之外的环境中去,多和孩子讲有关独立、勇敢的故事,教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要求大小便、感觉口渴、需要食品等。可适当地鼓励孩子邀请小客人来家做客,教会孩子简单的人际交往。"

这巴掌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


这巴掌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

五一节期间,有同事办喜事,妈妈特意给三岁的儿子买了一套很时尚的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兴致勃勃地带上孩子去出席婚礼。

那孩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穿得也很时髦,同事们见了都很喜欢,纷纷逗他玩。当妈妈的听到同事的夸奖赞赏,觉得儿子给自己争了光,自然是喜在眉梢,美在心里。

婚礼是在一个挺有档次饭店举行,出席婚礼的人也很多。当母子二人听着众人的赞美之词来到了桌旁时,那孩子一看桌子上有那么多好吃的,眼睛一亮,便挣脱妈妈拉着他的手,“蹭”地一下子就爬到椅子上,整个身子往前一扑,两只胳膊那么一拢,就把满桌的糖果搂在自己的怀里,大声向周围的人宣布说:

“这统统都是我的,我谁也不让吃!”

众人听那孩子这么一嚷嚷,再看那孩子那个架势,不禁嘻笑着打趣说:“你看,这孩子真有意思。哈哈哈哈……”

说这话的人,不见得有什么恶意。小孩子,哪个不是天生地喜欢好吃的呢!如唐朝诗人卢肇的《嘲小儿》诗中说:“贪生只爱眼前珍。”宋朝王安石的《赠外孙》诗中说:“年小从他爱梨栗。”都是对小孩子贪吃持宽容谅解的态度,不要多管。

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中,孩子这种表现,可真让妈妈丢尽了脸面。为这次参加婚礼,还特意给儿子买了新衣服,本来是要显摆显摆体面的儿子,没料到可恶的儿子很不体面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妈妈脸上实在有点儿挂不住。

只见那位妈妈瞪起眼睛,一个箭步就急忙冲了过去,一下子就把那孩子从椅子上给扯了下来,声嘶力竭地吼道:

“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

妈妈尴尬极了,实在是忍无可忍,当着众人的面,抡圆了大巴掌,“啪啪啪”,狠狠地朝孩子那细嫩的小屁股上,盖上了几个大手印!揍得那孩子直呜哇乱叫。

妈妈的吼声和孩子哇哇的哭声,与当时的气氛极不协调,一下子就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纷纷劝说:

“小孩子不懂事,你打他干什么!”

同事们劝妈妈,哄孩子,事情这才平息了下来。那不懂事的孩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妈妈“现了大眼”,让妈妈下不了“台”,估计回到家也轻绕不了他。

要说那孩子可真是不给妈妈“留面子”,让谁遇上,那“火气”也得顶脑门子。

可话又说回来了,孩子在婚礼上的这种“临场表现”,恐怕不是“即兴发挥”,大概与家长平时太娇惯溺爱,惯得实在“没样儿”有直接关系。

可以想象,平时在家里,妈妈买回吃的东西,大约总是这样说:“这好吃的东西全是我宝贝的,咱们谁也不让吃!”不仅不让爷爷奶奶吃,如果爸爸“馋嘴”想吃一口,也得当着儿子的面,遭到妈妈毫不留情的拒绝和凶恶的训斥。像这种教养方式,能不给孩子养成“独霸”、“独占”、“独吞”的毛病吗?

看来,孩子在众人面前的这种表现,并不是偶然的。

要说孩子的这种表现是令人“窜火”,可我却认为为这事打孩子,这不大公平,孩子还真有点儿冤枉。

要是让我说,这巴掌打是该打,但不该打在孩子身上,而应该打在家长自己的身上。因为没有家长的错误的教养方式,孩子不会有这样的毛病,也不会给家长“现眼”。

家长应该首先“拷问”自己,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养成承担责任。

孩子做了错事,当你扬起大巴掌时,别急于落下来,先想一想:看看这巴掌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是孩子身上,还是家长自己身上?

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那天,妞儿吃完西瓜跑到一边看电视,餐桌本来就不大,盛西瓜的盘子和西瓜皮在餐桌上一片狼藉。此时的我手忙脚乱端着饭菜走到餐桌旁,我顿时皱起眉头:“臭妞就是懒,吃完了就不会帮忙收拾一下!”

一旁的妞儿偷乐起来。“以后再这样懒就别吃西瓜啦!这样下去会变成小懒猪的!”我放下手中的盘子边收拾边唠叨。

“妈妈,我就是一个小懒猪,以后你别再唠叨啦!我自己都承认我懒了,你再说也没意思!”小妞一旁狡辩。

我顿悟过来,这小妞给我较劲呢!看来孩子的缺点真不能强化点拨,我越是点拨,妞儿反倒有了这样的心思:你不是说我懒吗,那我就干脆懒给你看好了!

我一直对妞儿的卫生习惯着重培养,我认为小女孩从小就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前妞儿做的很好,她能独自把自己的卫生做的很棒,比如学习的垃圾知道放在一个塑料盒里,等到满了自己知道倒进客厅的垃圾桶里。

自从暑假后,妞儿的懒散习惯渐渐呈现出来。写字的时候会把学习桌弄得一片狼藉,用过的废纸扔的床上和地上都是。

“妞,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垃圾怎么能扔的到处都是呢?”我边皱眉头变责怪小妞。小妞对我的责怪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的忙着自己的事情!

看到这儿,我有点冒火,走向前扯着妞儿的耳朵问:“妈妈跟你说话呢?没听到?”“听着呢,妈妈,我听着呢!”妞儿边笑边答应着。

没想到第二天,小妞的房间里依然如昨天那样乱!这样下去可不行,整个暑假过去,妞儿的恶习一旦形成,想要改正要费一番周折!“妞儿,你这样下去可真的无可救药了,妈妈昨天怎么说的,为什么你就是记不住呢?你真想变成一个小懒猪?”我对着妞儿再次唠叨起来。

妞儿在一旁嘟起嘴不高兴的反驳:“给你说了,我就懒猪,妈妈勤快你就帮我干吧!”听到这儿,我又一次顿悟过来,看来这标签真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你越是强化孩子身上的毛病,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索性跟你杠上,想要变勤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这两件事情表明,我感到在妞儿身上不能再随便贴标签了,我得改变策略让妞儿改变懒惰的习惯。

诸 如妞儿吃完的垃圾,我会用温柔的语气对妞儿采取糖衣炮弹的攻略:“宝贝,赶快帮妈妈收拾一下,这是妈妈该干的,但妈妈正忙着,宝贝收拾一下就算帮妈妈 啦!”妞儿听到这儿就蛮高兴的,会把盘子和垃圾原地归位。完了我再给妞一通狠狠的表扬,妞儿就会乐的满脸开花,自己的卫生很快也搞定啦!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随便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家长在育儿当中,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唠叨,好的标签可以因地制宜的贴贴,坏的标签千万别给孩子随便乱贴。

有 的家长在育儿中可能会有些急躁的心理,特别是孩子学习成绩和犯了某种错误时,家长就会顺口说:“哎呀,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样讨 厌!”这些话常在家长挂着,唠叨的遍数多了,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觉得父母眼里我就是个这样的孩子,做不做好都无所谓,反正在爸妈 心里就没有好处了。

不知大家留心过身边的育儿故事和典型的案例了吗?一个经常抱怨和牢骚满腹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定 会胆小懦弱,没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会举棋不定!这就是父母在孩子身上贴标签多了,孩子的已经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本性,在父母的变相的“标签”下,孩子走上 社会也会没有自我,丧失奋进的动力的。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来看,我家妞儿并不是懒惰的孩子,只是被我唠叨的多了,才故意做了我嘴里的“小懒猪”。幸亏我及时改变了方法,“小懒猪”最后又变成了“勤快小公主”。我不是非要孩子按我的意愿去做事,也不是非要培养出一个“勤快”孩子,我只是让妞儿干些力所能及的,这样对与她的成长会有好处的。

我家的典型例子相信大家看到,也会有一番感想的!好习惯虽然是小时候就要培养好,但切记不要给孩子随意贴上“懒惰”的标签,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究竟是怎么被贴上的?》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