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避免5个“想当然”

01-12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孩子避免5个“想当然””,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孩子,有很多“想当然”的做法事实上是错误的,并且错得很离谱,正是这些想当然的行为扼杀了孩子最深的纯真。以下这些“想当然”的以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家长的话

“孩子不听我的!”这是许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那么我想告诉你,你的孩子听你话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你说的话是对的并且对他有好处;二是你们相互约定好必须按规则做。

2、认为我为孩子做了牺牲,孩子一定会感恩,一定会学好

这是一种没有因果联系的逻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教会孩子的自立能力。如果孩子该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家长也替代了,这等于剥夺孩子的生存权利,探索世界的权利。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性和被支配性,相反父母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私心就越重。

3、认为做人的道理等孩子“懂事”后再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的普遍做法是只要孩子学习,其他的事别管。从小把孩子教育得就不负责任,成为生活的旁观者。如果孩子从小不被引导去关心别人,理解别人,长大后就会我行我素。一旦这些道理在他们心中形成牢不可破的价值观和信念时,失败就会不可避免。

4、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唯一方法

认为孩子做错事就应该批评,否则会养成坏习惯。这对传统观念中的大多数家长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我要说这一点是不对的。并非批评就一定能使孩子改掉缺点,相反破坏性的批评只会把孩子的潜能埋没,自我价值打消,毁掉孩子的自尊心。

5、认为表扬孩子必然会使孩子骄傲自满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误区。任何一个精神的人都需要供氧者,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确认、表扬和鼓励,一旦缺乏这些,孩子的自我价值就难以建立起来。

如果想让孩子听你的话,你就要先培养孩子的平等观念和独立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处,引导孩子正确思考,让孩子独立做出选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如何避免孩子特长错误教育


由于某些家长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特长教育进入了种种误区:

其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其二:贪多求全。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其三:方法不当。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要走出上述误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避免轻生 对孩子“补钙”教育


只因没向父母要到一元钱,12岁男孩小华(化名)居然自杀身亡。其父母从汉川来汉,在打铜街菜场卖菜,23日,男孩来到父母的摊位前要一元钱买东西吃。当时父母正忙,没有答应。小华拿起菜摊上的小刀剁着台面,恨恨地说:“你们不给,我回去上吊给你们看!”大家都以为孩子说的是气话,谁知一个小时后,小华的母亲回家,发现孩子居然用鞋带勒住脖子吊在窗户上,自杀身亡。

孩子因一点小事而轻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缺失的悲剧。父爱、母爱,听起来甜蜜而又温馨,但要做到真正的爱却又是那么的不容易,有时甚至是艰辛的。这是当下为人父母者所困扰的话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爱孩子?

专制或泛滥的爱会阻碍性格发展

父母选择爱孩子的方式,会造就孩子的性格。晓非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3岁时就被周边的人称为“天才”。漂亮、活泼、能背诵一口流利的唐诗,晓非不仅是家里的“太阳”,也成为幼儿园老师关注的焦点。可上学后,他发现自己并未得到新老师和新同学的特别关注,晓非开始感到孤独,并变得郁郁寡欢。上初中后,他经常有意捣乱,为点小事就攻击同学,结果同学们离他越来越远,老师也时常地批评他,可他的父母反而认为是同学们嫉妒他。长大后的晓非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医生的诊断,父母才发现儿子有典型的人格障碍。他的母亲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只注重他的学习和身体,却忽视了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假如能从头再来,我一定会努力培养他的健康心理!”

不少父母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置的方向去努力。殊不知,当爱带有目的性的时候,它的盲目性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孩子的童心被泯灭,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思想,而且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独立的意志,也找不到自我发展的目标。

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可是不少父母在施与爱的同时,常常忽视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教给孩子学会爱的能力,有的只是无条件的满足和溺爱。这种情况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尤为突出。可是,无论这份爱是专制的,还是泛滥的,都将极大地阻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使得当今独生子女人格偏离、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用眼角的余光关注孩子

“我干脆死了算了!”不少家长曾听到过孩子把自杀挂在嘴边却没有引起重视。其实,因为有自杀倾向而到心理门诊就诊的孩子还真不少。很多孩子可能没有真正明白死亡的含义,门诊中也经常见到孩子自残、自杀未果的案例。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竟尝试过割腕自杀,被救过来后才开始对死亡产生恐惧,对妈妈说,她并不想死,只是想让妈妈满足她的要求。

家长不能对常说“死了算了”的孩子掉以轻心,这种威胁性的语言暴露出他们的心理状态。采取自杀行为的少年多存在这样几种心理:要挟心理——想用自杀来发泄不满,补偿失去的自尊心或吓唬别人,从而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注意;抗议心理——想以死来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抗争;解脱心理——以为死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压力。当发现孩子有这种倾向时,家长应首先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了解,要么粗暴地拒绝,要么置之不理,而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情感挫折的能力,容易产生出走或自杀等过激念头。

在此情况下家长要跟孩子及时沟通,找出问题所在。但是又不要过分关注和宠爱,一听说孩子要自杀,立刻举手投降、百依百顺,这样势必造成孩子的误解——误以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后会频频使用,说不定哪天就真的酿成了悲剧。这种情形下,家长应当学会用眼角的余光关注孩子,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心变化。教育孩子的问题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家长需要多花时间和孩子交流,主动跟孩子讨论,为什么要自杀,让他们明白伤害自己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让他们说出自己心里真实的动机和想法,再和他们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

如何进行“补钙”教育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少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对医生倾诉:“父母对我很好,从没给我施加过压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不快乐,常常感到空虚、郁闷!”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孩子们吃的常常都是父母们准备的甜蜜的“糖”,可是没有吃过苦的人又怎能感受到吃糖的快乐和幸福呢?由此看来,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糖,成长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钙”。这种“挫折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在如何进行“补钙”教育问题上,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可以参考:一只母猫捕捉到一只老鼠,但母猫并不急于吃掉它,而是将它放在地上,双目紧紧地盯住老鼠。逃生的本能使得那只佯装死去的老鼠一跃而起,母猫躬起身来“嗷”地大叫一声,几只小猫迅速奔向母猫,一起冲向那只硕大的老鼠。不幸,其中一只小猫被老鼠抓伤眼睛,可蹲在一旁的母猫并没有上前搭救。

老鼠十分狡猾,它径直朝向那只受伤的小猫,试图从“薄弱”环节逃生。没想到,那只受伤的小猫顾不得流血的眼睛,再次奋力猛地扑向那只竟敢藐视它的老鼠。望着已经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老鼠,一直蹲在一边的母猫这时才走近受伤的幼猫,慈爱地舔着它那只因为勇敢战斗而受伤的眼睛。

这场来自于动物之间生与死的搏杀构成了一堂活生生的教育课。每一位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必须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抑或是向那只母猫学习──用它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告诉它的孩子们应当学会怎样生存。让自己的孩子为生存而承受压力和挫折,使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都能够同时健康地成长。

避免给孩子创下教育“伤痕”


家长对于孩子批评分寸的掌握,最应回避的伤害有哪些呢?

伤痕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教育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伤痕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教育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伤痕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教育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避免陷入亲子教育误区的8个原则


沟通是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一些雷区你可能不断地触碰却并不自治。那么要怎样才可以和孩子沟通得更好呢?下面小编总结了一些亲子沟通问题的盲点,希望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亲子沟通。

关于“孩子最喜欢什么”这一问题,有调查显示23%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17%的家长 笼统地认为孩子最喜欢玩。其余受访者的回答也不能让人信服,大都回答诸如喜欢看报纸、看电视、逛街之类的日常喜好。而回答喜欢画画、小发明之类的答案只占 了10%左右。

其次,父母的人格修养影响着亲子沟通。

这其中包括父母的价值取向、个人学识与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多个因素。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这一 问题,调查显示有88%的家长用谈心的方式与孩子沟通;5%的家长只是说教;还有3%的家长在带孩子逛街时谈心。调查发现,有的家长甚至采取“沟通不好就 打人”的粗暴行为,这只会让孩子说假话、品质不好,他恰恰忘了孩子的这些缺点正是他行为粗暴、常常训斥孩子所带来的“副产品”。

再次,夫妻之间的沟通状况影响亲子沟通。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来自于家庭沟通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声沟通的行动远比有声沟通的语言更有效。

最后,父母的诚信状况影响亲子沟通。

信誉是沟通的重要条件,与孩子的沟通需要本着诚信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去模仿。你要求孩子说话算数,你对孩子首先就该信守诺言。如果确实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也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原因。

8个法则教你避开亲子教育雷区

亲子教育是一门学问,我们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走入一些误区,怎么才能避免这些误区呢?

亲子教育法则一:孩子生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

孩子火冒三丈时,父母可千万别跟着激动,否则接下来只会吵得不可开交。此时父母的最高行为原则是: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亲子教育法则二: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

告诉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错了。当父母批评行为本身,孩子知道他只要改进行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形象。父母如果对孩子说“你这个笨蛋!”“你这个不争气的人!”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这个人有成见,可能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亲子教育法则三: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要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样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且不愉快。当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长的心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

亲子教育法则四: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侦查举止会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订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父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属于孩子的隐私。

亲子教育法则五:当顾问,不当领导

在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父母说话时的语气十分重要。如果用命令口吻,可能会吃闭门羹,换一种语气就会更贴近孩子的内心,如“我建议你可以考虑……”。

亲子教育法则六:不说“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要说的事,接下来就说:“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父母使用“但是”一词,会让孩子渐渐感受到父母并为未认真倾听自己,不过摆姿态,从而厌倦交流。家长可以用“如果……会更好”句型来取代“……但是……”。

亲子教育法则七:澄清语意的沟通法

孩子很容易对父母的意见有过多错误的解读,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反弹。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父母可以用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做语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亲子教育法则八:做建设性的批评

孩子行为不当时,父母应使用建设性的批评技巧来开口,以成功地协助孩子矫正行为。例如,孩子早上出门,来不及吃早饭。建设性的批评做法,则应该是谈事件、感觉、期望和好处。如“你今早出门没吃早饭。我很担心,你这样做会伤身体。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都吃早饭,这样一来,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长得更高!”

家园共育《教育孩子避免5个“想当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