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参加公司的一次年会,一个神秘的投资人在台上拍着我们老总的肩膀。
对台下的人说,“我最看重的是这个人的格局。”
那个走在人群里毫不打眼,天天拿着一个屏幕开花的千元手机的中年男人。
总是有用不完的劲儿,一股不服输的气。
让人至今难忘。
那是我从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工作,听到了格局这两个字。
后来听了老板的经历,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我对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一点也不羡慕,少年意气,觉得什么都可以去挣。
但是对他曾经落魄到住桥洞,摆摊推销,但一直没有放弃,从无到有的经历很敬佩。
一个人的格局如何,往往会让人生的结局迥然不同。
我们也会见到很多人,有着一点点的成就马上自我标榜,不可一世。
或者借助祖辈积德,含着金勺子出生,以为世界都是自己挣来的一样。
为人父之后,面对眼前的孩子,也就常会想。
格局是什么?
又该如何教育孩子,让他能够拥有格局?
有一句话是,格局决定结局。
有一个朋友,跟我们聚会时总是愁眉苦脸。
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但是每次散了之后,他就会我行我素,照旧是去打牌。
他当年是211重点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中层领导,所以一直觉得郁郁不得志。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管着这三五个人,拿着这七八千的工资,一眼就看到了头。
下班后就是约人打牌,玩的不知天昏地暗。
刚开始的时候他抱怨时,大家还响应一下,但是时间久了,也没有人理会了。
而他也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下丧失斗志,还谈什么奋斗。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奔走于牌局之间抱怨的他。
但是身边的人早已各奔前程了。
一个人如果总是固步自封的抱怨人生,最后朋友都会越来越少。
因为层次不同,不相为谋。
我认识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她毕业于一所非常普通的师范学校,但是凭着努力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因为长得不错,教学也好,于是就常常被校长拉出去应酬陪酒。
只要教育局的领导一来,就要作陪,学校拉项目就要醉酒。
而且评优评先更要给上面的人送礼,巴结领导。
她是家里的长女,父母是按照儿子养的,性格非常要强,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这样。
所以她决定离职。
当时父母听到了这个决定就威胁她说,只要离职就断绝关系。
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来劝她留下,谁会傻到将自己的国家饭碗砸掉,毕竟这么多人都挤破脑袋想进都没门。
可最后她还是一纸书信辞职了。
当然,她知道自己读过足够的书,能写能说,先去外边做一个文案也比在这学校过这样的日子强。
结果,她赶上了自媒体大潮,用自己的才华谱写自己的人生。
如今她已经年入近百万,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用她的话说就是:过一种“配得上自己的人生。”
格局这个东西,就是这样。
我们摸不着,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
你倘若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自己给自己建造一座监狱把自己锁住。
那你的人生就注定在挣扎和不满中度过。
当我们养育着我们的孩子。
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为了工作而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有意义的人生。
如今很多的孩子,长大之后就说“没意思!”
好像什么都“没意思“
那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其实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思。
在工作上找不到意义,因为仅仅把它作为谋生的工具,而不是自己内心所喜爱的。
而在家里也忽视身边人,还常常不高兴发脾气,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龙应台在写给儿子的信里说“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值得父母们深思。
我们养育着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常常受着父母的影响。
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本身的格局会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把养育孩子的目的定为考高分,读名校、挣大钱、买大房子、光宗耀祖。
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这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努力的原因。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就提不起学习的劲。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致都懂事了,知道家里的情况,受着父母的影响,形成了三观。
如果从小父母就用物质的目标来激励孩子努力。
鼓励孩子考高分,进名校。
然后呢?
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孩子问,再然后呢?
估计很多父母都答不上来。
当孩子懂事之后就发现,自己不努力也能得到这些啊。
还读个球,不如好好玩玩。
所以说,父母的养育理念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格局。
为人父母,要记得常常拾掇一下自己。
不仅仅是买衣服、包包、好车……
而是要常常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就好比我们家,每次吃饭时候,掉落在碗边的饭粒,儿子都想去捡起来吃掉。
这个习惯孩子妈很不高兴,说这不卫生。
而且每次看到水龙头没关紧,他会去赶紧关掉,说浪费水。
我们也没有刻意去教。
小小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完全是受了我的影响。
而我呢?
也是受了父母的影响。
节俭的习惯,在每天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跨代传递了下来。
培养孩子的格局,还得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大度一点,人生很长,世界很大,斤斤计较的父母养不出胸襟宽阔的孩子。
担当一点,吃点亏也不错。这样的人往往有更多的朋友,因为有舍才有得。
真诚一点,错了又何妨,擦干泪从头再来。
有点使命感,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也不是为了混日子。
总得找一点伟大一点的事来做。
说实话,为人父母,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栽培自己的孩子”
还有比这事更重要的吗?
一个人不能停止学习脚步,因为你得提升自己,拥有格局。
做了父母更是如此。
陪孩子一起,多读一点书,读点无用的书。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养一个有格局的孩子。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犹如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
同事们都羡慕我有个好女儿:省心,自觉,不用管。我告诉他们: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这里的“惯”不是娇惯,而是帮助她养成好习惯。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的行为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好习惯得从平时的行为抓起。孩子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作为父母,主要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对孩子的管理和引导。
女儿读小学时,每年的暑假我们家都有一段时间的“真空”:她爸爸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我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一连六七天没人管孩子,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遥控”的办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然后让她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详细的作息时间已经忘记了,我只大致记得每天要有这样几项内容: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16开大小的)毛笔字,吹一个小时的长笛,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看电视,睡午觉,看书。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买一份《中国电视报》,圈出适合她看并且她也喜欢看的节目,定时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计划订好之后,画一张表,每天登记,完成一项打一个勾,完不成的第二天补上。总体完成得好的奖励,否则处罚。
日复一日之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无论父母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自觉去做,后来再大一些,她就可以自己为自己订计划了。
女儿刚参加完高考,考前她们高中提前17天让学生在家里复习。我照常到校上班,她爸爸照常忙他的餐馆,就她一个人在家里复习。头两天放假,她收拾屋子,整理书籍资料,归类,订考前复习计划,稍作调整、放松。从第三天起,便进入了有条不紊的自学。有时候,我和她爸在餐馆里忙到晚上近十点钟才回家,女儿一个人仍在她的房间里安静地学习,电视、电脑都没随便开。倒是我们回去之后,她才过来和我们一起看看《艺术人生》、《人物》、《央视论坛》、《新闻调查》等电视节目,23∶00前睡觉。
又逢暑假,孩子们兴奋,父母们忧心忡忡,巴不得学校天天上课。其实假期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绝好机会,关键是父母如何遥控,孩子如何自控。建议父母学一点“放风筝”的技巧: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制订一份覆盖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计划,然后抓住这根“线”,让孩子在假期“飞得高,飞得远”,又不偏离“轨道”。
好习惯养成之后,的确有“一劳永逸”之效。依照这个推论:多次重复的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最终决定人的命运。这样看来,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就真不是一件小事了。
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父母全身心地陪着孩子玩耍,还有一种更重要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
两种陪伴的有机结合,才最合理。
这样的陪伴不光是给孩子的,更是给父母的。
陪孩子太累?方法不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孩子成了大多数家庭最重的负担,一个大人往往没办法带好一个孩子。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全职妈妈需要配备一个老人或者保姆,两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养娃这个艰巨的任务。
更为可怕的是,甭管几个人合作养娃,只要参与的人都会累得精疲力尽。
所以,我做全职妈妈时,常常会有妈妈问我:“你家保姆在哪儿请的?”
当她们得知我家没有保姆,也没有老人帮忙更没有小时工时,她们大惊失色,一脸同情的看着我说:“哎,那你不是累死了?云香你太强了,你怎么受得了?”
事实上,我并没有很累,反而每天神清气爽,该培训培训,该出书出书。
当然,如果我也按照很多人养孩子的方法:每天无时无刻不守在孩子身边陪孩子玩,好不容易孩子睡着了,妈妈赶紧做饭、洗衣、收拾屋子,活儿还没干完,娃又醒了,继续陪娃……那我确实会被累死,因为这样的妈妈别说有自己的休闲时间了,就连睡觉的时间都很难保证。
问题是,这样无时无刻的陪伴孩子,的确是孩子需要的吗?这样疲惫辛苦,毫无个人时间的妈妈心情能好吗?一个每天烦躁疲惫的母亲如何养育出平静自信的孩子?
事实上,在孩子一岁之前,的确需要妈妈经常的陪伴,但当孩子学会走路,开始自己探索世界以后,妈妈更多的是需要放手,也就是说,孩子不需要你总是陪着他玩耍!
这个观念可能会让很多父母大吃一惊:“什么?难道我们总是陪着他反而不好了?难不成把孩子放在一边不搭理他?”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了:高质量的陪伴。如何评判陪伴的质量高不高?什么才是真正高质量的陪伴?
边工作边陪伴
我认为陪伴质量高不高的标准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状态如何。
只要双方状态是愉快安详的,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说,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指父母随时待命,陪着孩子玩游戏。
事实上,在家庭中,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父母全身心的陪着孩子玩耍,还有一种更重要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高质量的陪伴:那就是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
前面一种陪伴好理解,也是很多父母努力在践行的。后面一种就让很多人费解了:父母在一边工作,让孩子自己玩耍也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当然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工作,绝对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上网、打电话应酬、看书等等,而是指那些孩子能理解能模仿的工作。
比如做家务、做手工,这些孩子能看见,也能明白并能模仿,只有这样的工作才能成为陪伴孩子时的工作。
同时,父母做工作时的状态极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还是享受工作本身,悠闲自在的工作?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时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不相信,因为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往往会很专心,好像根本就注意不到妈妈在旁边做家务,这怎么会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呢?
事实上,孩子表面上好像没有注意到妈妈在做什么,但他却用灵魂在感知着这种陪伴,正如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李维胡德在《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一书中所说:“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我想很多孩子都会记得小时候父母干活时自己在旁边玩耍的场景,因为那时候的父母不匆忙,他们总是慢悠悠的,满怀欢喜地干着自己的工作,这种温馨,这种享受的状态,多年后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脑海中,历久弥新。
我当初践行这样的陪伴纯粹是误打误撞,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家没有保姆帮忙干家务,而孩子睡着时我又想写点文章。
所以只好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带着他一起做家务,没想到孩子居然非常喜欢,不但不会捣乱,还会经常帮忙干活,有时即使他要玩耍不干活,也总是兴高采烈的,呈现出一种满足愉悦的状态。
那时,我就疑惑,莫非孩子很喜欢我做家务?因着孩子喜欢,我也就不着急了,干起家务来更加轻松悠闲,孩子的状态也愈发好了。
后来我学习了华德福教育,才知道,原来我误打误撞的这种陪伴居然是华德福教育中极其推崇的一种陪伴方式。
华德福教育认为:
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这样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状态非常放松、喜悦。
孩子吸收了这种状态也会非常放松喜悦,同时,成人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光是这两点,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了。
学习了这种教育理念以后,我又将韵律和节奏引入了我们的家务中,每天定时扫地拖地,周一到周五,我每天都会安排不同的家务来做,比如周一擦桌子,周二洗袜子,周三清洁玩具,周四洗鞋子,周五做面食等。
这些活动中,我很少喊豆豆来帮助,只是自己轻松的做着,有时候他会过来帮忙,有时候他会玩自己的,但无论哪一种,他的状态都是平静喜悦的。
当我真的希望他参与时,我也很少直接说,而是通过唱歌吸引他的注意力,不管是擦桌子还是洗袜子,我都为这些活动编了特定的歌曲,比如我们的《袜子歌》:“妈妈正在洗袜子,洗呀洗袜子,妈妈现在正在洗呀洗袜子!……”
我们家一天到晚歌声不断,我相信这种歌声本身也是一种陪伴,更是一种韵律和节奏,我想等豆豆长大后,他也会记得我们曾经美好的家务时光的。
当然,他更有可能记得的是那些与他有关的家务,比如洗他的衣服鞋子,比如给他做手工,比如爸爸给他做玩具。
只要父母状态好,所有的家务都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有关的家务更是一种万两黄金也换不来的超级陪伴。
那么,有了这种陪伴,还需要父母陪着孩子玩吗?
当然也要,尤其是当孩子需要你参与他游戏的时候,同样,陪伴孩子做游戏,要记住你只是一个陪伴者,一个跟随者。
不要企图通过游戏教会孩子什么,孩子自然会吸收他能吸收的一切,相反一个成人在游戏中上蹿下跳,拼命引导,表面看孩子是兴奋了,疯狂了,但实际上这不是孩子应该有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只是你的表演,而不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是真实的生活,我们真正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两种陪伴都重要
同样,这样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应该和前面所说的通过工作陪伴孩子相结合,每天都有这样的陪伴,也有那样的陪伴,两者缺一不可。其重要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父母的陪同玩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让亲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成人能常年全天候的陪着孩子玩游戏而一直保持平静喜悦的心情。
因为这不是父母真正喜欢的,父母不可能整天玩孩子的游戏而且沉迷其中,除非他还没长大,心理上就是一个三岁小孩。
第二,父母工作陪伴既是对孩子的一种陪伴,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陪伴,这种换挡可以让成人有更好的品质去和孩子相处。
就我个人而言,在孩子的陪伴下干家务是非常享受的,有过这样的享受时光,当我陪孩子玩耍时我也更能专心。
同时这也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以便孩子睡着以后,我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作,这种安排让我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第三,这样的陪伴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
当父母陪孩子玩耍时,孩子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玩耍,也能从成人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当父母通过工作陪伴孩子时,孩子会学会如何独自玩耍,这是他陪伴自己的时间。
很多孩子一离开父母就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好,这就是父母从小没给过他机会自己玩耍的缘故。
也有人说,我的孩子如果不陪着玩,他真的不知道怎么玩啊,他会很无聊的。
好吧,孩子偶尔的无聊是必须的,正如成人一样,每个人都需要一点点无聊的时光,这样我们更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可以说,当我们无聊的时候,其实是我们与自己的心距离最近的时候,也是我们真正独立思考的时间。
第四,从孩子的健康角度出发,这样养育的孩子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当他独自玩耍时,他在发展自己的自我;当父母陪伴他玩耍时,他的自我又是放下的。
这两种陪伴相结合,孩子既有发展自我的空间,也有放下自我的时候,这才是健康的发展状况。
如果大人从来不能专心陪孩子玩,孩子的自我是一直孤独的,长大后他可能变得非常自我,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他人。
相反,那种大人无时无刻不陪着玩耍的孩子则很难得到自我发展的空间,因为他的自我和成人的自我是纠缠在一起的,甚至是被成人所裹挟的。
尤其是在家里,被很多大人围着的孩子,大人的自我紧紧包裹着孩子的自我,这无异于一种扼杀,所以现在我们会看到那么多没有自我的可怜的孩子!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是不少父母笃信不移的“圣经”。于是,许多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开始了“上班”的节奏:拼音班、汉字班、算数班、绘画班等各种“兴趣班”填满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若违背了儿童教育的规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被剪掉”的创造力
“三年级效应”就是早教负面影响的体现。它指的是,一些孩子在上小学前就接受了小学课程的相关学习,一年级时因什么都会时常开小差,到了二年级因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逐渐落后,三年级时孩子就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三年级效应”的出现与家长过早关注学习化的学前教育有关。在这背后,是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普遍理解不深。家长对学前教育该学什么一头雾水,看似让孩子“先飞”,却最终落后下来。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廖丽英表示,对于学前幼儿来讲,培养好性格、好情感、好习惯,以及积极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性、责任感等,是学前教育的真正本质。孩子“单一化开蒙”太早,容易造成儿童大脑使用片面、单一。
美国心理专家托尼·琳达的大脑修剪理论指出,长期单一化的智力学习,会使那些不常使用和不常活动的大脑区域细胞被“修剪掉”,长此以往,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必受影响,还会限制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智乐园教育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小孩子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记住、更容易学懂。
教育学研究发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然而,很多幼儿园在教学中多采用知识性的灌输,功利化的小红花评比,导致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虽然一些幼儿园游戏设施齐备,利用率却很低,孩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非常少。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存在潜意识的引导,让幼儿回答唯一标准的答案。
教育也应尊重孩子
廖丽英认为,按照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学前阶段,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保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适宜锻炼,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鼓励与他人分享快乐等。提高对周围环境和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能生活自理,如自己吃饭、背书包、做家务等。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不做危险的事。
2.学会阅读、倾听与表达。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他初步形成阅读习惯,能积极地表达与交流。父母可以给幼儿讲故事,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3.学会与他人相处。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培养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尊重理解他人的劳动及成果。愿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4.形成探究意识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探究事物,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积累科学与数学经验,形成初步的科学与数学概念。
5.多感受、多表现艺术之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比如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如果他对某种艺术形式非常感兴趣,可以考虑作为兴趣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西方有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学前学习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如果只是一味地教授知识与技巧性的东西,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忽略了培养儿童的性格、人格,将最终影响孩子一生。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最懂孩子的教育不是做朋友,而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