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陪孩子太累,而是你的方法不对

01-25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不是陪孩子太累,而是你的方法不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父母全身心地陪着孩子玩耍,还有一种更重要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

两种陪伴的有机结合,才最合理。

这样的陪伴不光是给孩子的,更是给父母的。

陪孩子太累?方法不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孩子成了大多数家庭最重的负担,一个大人往往没办法带好一个孩子。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全职妈妈需要配备一个老人或者保姆,两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养娃这个艰巨的任务。

更为可怕的是,甭管几个人合作养娃,只要参与的人都会累得精疲力尽。

所以,我做全职妈妈时,常常会有妈妈问我:“你家保姆在哪儿请的?”

当她们得知我家没有保姆,也没有老人帮忙更没有小时工时,她们大惊失色,一脸同情的看着我说:“哎,那你不是累死了?云香你太强了,你怎么受得了?”

事实上,我并没有很累,反而每天神清气爽,该培训培训,该出书出书。

当然,如果我也按照很多人养孩子的方法:每天无时无刻不守在孩子身边陪孩子玩,好不容易孩子睡着了,妈妈赶紧做饭、洗衣、收拾屋子,活儿还没干完,娃又醒了,继续陪娃……那我确实会被累死,因为这样的妈妈别说有自己的休闲时间了,就连睡觉的时间都很难保证。

问题是,这样无时无刻的陪伴孩子,的确是孩子需要的吗?这样疲惫辛苦,毫无个人时间的妈妈心情能好吗?一个每天烦躁疲惫的母亲如何养育出平静自信的孩子?

事实上,在孩子一岁之前,的确需要妈妈经常的陪伴,但当孩子学会走路,开始自己探索世界以后,妈妈更多的是需要放手,也就是说,孩子不需要你总是陪着他玩耍!

这个观念可能会让很多父母大吃一惊:“什么?难道我们总是陪着他反而不好了?难不成把孩子放在一边不搭理他?”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了:高质量的陪伴。如何评判陪伴的质量高不高?什么才是真正高质量的陪伴?

边工作边陪伴

我认为陪伴质量高不高的标准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状态如何。

只要双方状态是愉快安详的,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说,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指父母随时待命,陪着孩子玩游戏。

事实上,在家庭中,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父母全身心的陪着孩子玩耍,还有一种更重要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高质量的陪伴:那就是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

前面一种陪伴好理解,也是很多父母努力在践行的。后面一种就让很多人费解了:父母在一边工作,让孩子自己玩耍也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当然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工作,绝对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上网、打电话应酬、看书等等,而是指那些孩子能理解能模仿的工作。

比如做家务、做手工,这些孩子能看见,也能明白并能模仿,只有这样的工作才能成为陪伴孩子时的工作。

同时,父母做工作时的状态极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还是享受工作本身,悠闲自在的工作?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时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不相信,因为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往往会很专心,好像根本就注意不到妈妈在旁边做家务,这怎么会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呢?

事实上,孩子表面上好像没有注意到妈妈在做什么,但他却用灵魂在感知着这种陪伴,正如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李维胡德在《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一书中所说:“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我想很多孩子都会记得小时候父母干活时自己在旁边玩耍的场景,因为那时候的父母不匆忙,他们总是慢悠悠的,满怀欢喜地干着自己的工作,这种温馨,这种享受的状态,多年后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脑海中,历久弥新。

我当初践行这样的陪伴纯粹是误打误撞,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家没有保姆帮忙干家务,而孩子睡着时我又想写点文章。

所以只好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带着他一起做家务,没想到孩子居然非常喜欢,不但不会捣乱,还会经常帮忙干活,有时即使他要玩耍不干活,也总是兴高采烈的,呈现出一种满足愉悦的状态。

那时,我就疑惑,莫非孩子很喜欢我做家务?因着孩子喜欢,我也就不着急了,干起家务来更加轻松悠闲,孩子的状态也愈发好了。

后来我学习了华德福教育,才知道,原来我误打误撞的这种陪伴居然是华德福教育中极其推崇的一种陪伴方式。

华德福教育认为:M.yjs21.cOm

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这样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状态非常放松、喜悦。

孩子吸收了这种状态也会非常放松喜悦,同时,成人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光是这两点,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了。

学习了这种教育理念以后,我又将韵律和节奏引入了我们的家务中,每天定时扫地拖地,周一到周五,我每天都会安排不同的家务来做,比如周一擦桌子,周二洗袜子,周三清洁玩具,周四洗鞋子,周五做面食等。

这些活动中,我很少喊豆豆来帮助,只是自己轻松的做着,有时候他会过来帮忙,有时候他会玩自己的,但无论哪一种,他的状态都是平静喜悦的。

当我真的希望他参与时,我也很少直接说,而是通过唱歌吸引他的注意力,不管是擦桌子还是洗袜子,我都为这些活动编了特定的歌曲,比如我们的《袜子歌》:“妈妈正在洗袜子,洗呀洗袜子,妈妈现在正在洗呀洗袜子!……”

我们家一天到晚歌声不断,我相信这种歌声本身也是一种陪伴,更是一种韵律和节奏,我想等豆豆长大后,他也会记得我们曾经美好的家务时光的。

当然,他更有可能记得的是那些与他有关的家务,比如洗他的衣服鞋子,比如给他做手工,比如爸爸给他做玩具。

只要父母状态好,所有的家务都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有关的家务更是一种万两黄金也换不来的超级陪伴。

那么,有了这种陪伴,还需要父母陪着孩子玩吗?

当然也要,尤其是当孩子需要你参与他游戏的时候,同样,陪伴孩子做游戏,要记住你只是一个陪伴者,一个跟随者。

不要企图通过游戏教会孩子什么,孩子自然会吸收他能吸收的一切,相反一个成人在游戏中上蹿下跳,拼命引导,表面看孩子是兴奋了,疯狂了,但实际上这不是孩子应该有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只是你的表演,而不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是真实的生活,我们真正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两种陪伴都重要

同样,这样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应该和前面所说的通过工作陪伴孩子相结合,每天都有这样的陪伴,也有那样的陪伴,两者缺一不可。其重要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父母的陪同玩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让亲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成人能常年全天候的陪着孩子玩游戏而一直保持平静喜悦的心情。

因为这不是父母真正喜欢的,父母不可能整天玩孩子的游戏而且沉迷其中,除非他还没长大,心理上就是一个三岁小孩。

第二,父母工作陪伴既是对孩子的一种陪伴,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陪伴,这种换挡可以让成人有更好的品质去和孩子相处。

就我个人而言,在孩子的陪伴下干家务是非常享受的,有过这样的享受时光,当我陪孩子玩耍时我也更能专心。

同时这也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以便孩子睡着以后,我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作,这种安排让我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第三,这样的陪伴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

当父母陪孩子玩耍时,孩子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玩耍,也能从成人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当父母通过工作陪伴孩子时,孩子会学会如何独自玩耍,这是他陪伴自己的时间。

很多孩子一离开父母就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好,这就是父母从小没给过他机会自己玩耍的缘故。

也有人说,我的孩子如果不陪着玩,他真的不知道怎么玩啊,他会很无聊的。

好吧,孩子偶尔的无聊是必须的,正如成人一样,每个人都需要一点点无聊的时光,这样我们更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可以说,当我们无聊的时候,其实是我们与自己的心距离最近的时候,也是我们真正独立思考的时间。

第四,从孩子的健康角度出发,这样养育的孩子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当他独自玩耍时,他在发展自己的自我;当父母陪伴他玩耍时,他的自我又是放下的。

这两种陪伴相结合,孩子既有发展自我的空间,也有放下自我的时候,这才是健康的发展状况。

如果大人从来不能专心陪孩子玩,孩子的自我是一直孤独的,长大后他可能变得非常自我,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他人。

相反,那种大人无时无刻不陪着玩耍的孩子则很难得到自我发展的空间,因为他的自我和成人的自我是纠缠在一起的,甚至是被成人所裹挟的。

尤其是在家里,被很多大人围着的孩子,大人的自我紧紧包裹着孩子的自我,这无异于一种扼杀,所以现在我们会看到那么多没有自我的可怜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你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悬在半空的心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

“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

“听我的,别自己瞎弄!”

“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

“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

……

这就是被你控制的孩子,TA怎么做都是错的!

发号施令的话也许父母经常脱口而出,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话正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正确面对自己的控制欲

我对小福气也有控制欲。

他不收玩具,我会生气。他不按时睡觉,我会生气。他不听话,我也会生气。但我宁愿他跟我争辩,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释,也不要他盲目顺从。

因为我知道,我不能控制他,保护他一辈子。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千依百顺地宠着他。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现在将他保护的面面俱到,将来他在社会上,就会头破血流。

有他需要自己历练和经历的,他需要自己磨练才能够收到宝贵经验的,一样都不能少。

其实,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父母的控制会影响一生

如果你认为小时候习惯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己改变,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非常非常难!

比如,即便现在的我已经结婚生子,每次我从超市回来,我妈也必定会问:“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如果我不回答,母亲大人便会翻购物袋查小票价格。

查完之后,她会说:“这个那么贵,为什么要买啊?那个没什么用,真是浪费钱!”

然后我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审美,重新评估我的人生。并最终得出:“嗯,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样的想法。

在我妈控制与洗脑之下,她让我相信:“我这么懒,这么蠢,婆婆又这么不待见我,我一无是处,我照顾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控制之下长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软弱无力的,就像从未长大,没有自信能够养育好他。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又被长辈揽到身上。

我的孩子小福气上幼儿园之后我想带他离开我的父母,我妈便说,“你现在翅膀硬了,用不着我了,你走了再也别回来!我老了,没用啦!”可如果继续留下,我妈又会说,“自从给你带孩子,我多辛苦!这么大年纪了,还享不到一天福。”

我怎么做都是错,常常觉得很痛苦。

过度包办即是控制

如果说我是在我妈的控制之下长大,那么我弟弟就更加可怜了。

妈妈41岁生下弟弟,作为家里的唯一的男丁,弟弟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种种细节不再描述,且说一下弟弟的现状。

弟弟现在已经25岁了,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游戏。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妈,我吃什么?”

他完全不工作(也不想)、不出门(除了去网吧),不社交(除了打游戏的队友)。

他就像是一只被圈养在家的宠物,丧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我甚至无法想象,等父母老了动不了甚至离去的那一天,我弟弟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会很客观的说一句:弟弟这辈子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我曾经想,也许只要他活着,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父母大概觉得:我们会一直养你,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

自闭,源于过于被控制

我之前的公司有个叫小D的同事。我刚去公司的时候,他每天最早来开门,打扫老板办公室,接着就坐下来打游戏。开始我以为他是老板亲戚,才这么有恃无恐。

可听同事八卦才知道,小D有自闭症,跟人沟通有障碍,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老板租的是小D妈妈管的房子,碍于情面把小D收进公司,表面上是给他一份工作,实则就是做点“扫地僧”的基础工作。

每个月小D妈妈给老板300块,再经老板的手发给小D当“工资”。我听了之后觉得好感动,感叹这世上母爱的伟大。

有次单位聚餐,我们叫了小D一起,小D一开始还很开心,有说有笑,可转身接了一个电话,回来脸色就变了。

他支支吾吾地对我们说,“我不吃了,我妈让我回去,她好像没带钥匙,我得给她送钥匙去。”小D说完转身走了,大家好像都发现了什么。

其实平常的小D除了跟人交流少一些,说话时不看别人眼睛、说话神情有些逃避游离之外,跟普通人并没有两样。特别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游戏),还会眉飞色舞。

但一说起他的妈妈,他就会瞬间沉默,陷入一种自闭的状态里。也许,小D并不是真的自闭,只是他妈妈的爱让他窒息。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自从有了小福气,我常常会回头看自己的成长之路。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免不了地为他牵肠挂肚。担心他饿了、累了、病了、摔了,担心没有自己陪伴在身边,他是不是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有位心理老师说过:“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就等于是在咒他死”。这点并不夸张。

自闭的小D,背后是一个连跟谁吃饭都要干涉的妈妈。

我的弟弟,被娇生惯养,25岁不找工作、啃老、宅家,因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经被家人包办好了。

他们就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渐渐丧失了生命机能,渐渐的被这样的生活消磨尽生命,最后慢慢的死去。

控制欲的源头是缺乏安全感

控制欲强的妈妈,大多来自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她们年幼时或缺衣少食或经历骨肉分离、生活动荡。长大后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让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

她们想把自己没得到的,通通都给孩子,对孩子的控制是因为她们自己强烈的没有安全感。所以宁愿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荒废终生,也不愿意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经历风雨。

但妈妈毕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独立的意志,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可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前人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

自由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人性的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没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惨收场。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高尔基曾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而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有把教育孩子当做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呢?

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须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

可是,中国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中国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

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8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对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私下进行的,表扬可以公开,批评做到秘处,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如果不当,不但没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安全感,要么因为只有安全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安全感的人。

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伏尔泰:“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结语

爱是理解接受和成全,爱孩子就别让他为难;爱不是束缚,爱孩子就让孩子自然的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生灵,教育孩子成长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用心雕琢的艺术品。

而我们每个家长则是一位匠师,怎么把孩子雕琢成一个优秀的艺术品,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成长,我们才能把它雕琢好。

孩子,改变命运的不是考分,而是格局


记得几年前,参加公司的一次年会,一个神秘的投资人在台上拍着我们老总的肩膀。

对台下的人说,“我最看重的是这个人的格局。”

那个走在人群里毫不打眼,天天拿着一个屏幕开花的千元手机的中年男人。

总是有用不完的劲儿,一股不服输的气。

让人至今难忘。

那是我从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工作,听到了格局这两个字。

后来听了老板的经历,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我对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一点也不羡慕,少年意气,觉得什么都可以去挣。

但是对他曾经落魄到住桥洞,摆摊推销,但一直没有放弃,从无到有的经历很敬佩。

一个人的格局如何,往往会让人生的结局迥然不同。

我们也会见到很多人,有着一点点的成就马上自我标榜,不可一世。

或者借助祖辈积德,含着金勺子出生,以为世界都是自己挣来的一样。

为人父之后,面对眼前的孩子,也就常会想。

格局是什么?

又该如何教育孩子,让他能够拥有格局?

有一句话是,格局决定结局。

有一个朋友,跟我们聚会时总是愁眉苦脸。

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但是每次散了之后,他就会我行我素,照旧是去打牌。

他当年是211重点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中层领导,所以一直觉得郁郁不得志。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管着这三五个人,拿着这七八千的工资,一眼就看到了头。

下班后就是约人打牌,玩的不知天昏地暗。

刚开始的时候他抱怨时,大家还响应一下,但是时间久了,也没有人理会了。

而他也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下丧失斗志,还谈什么奋斗。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奔走于牌局之间抱怨的他。

但是身边的人早已各奔前程了。

一个人如果总是固步自封的抱怨人生,最后朋友都会越来越少。

因为层次不同,不相为谋。

我认识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她毕业于一所非常普通的师范学校,但是凭着努力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因为长得不错,教学也好,于是就常常被校长拉出去应酬陪酒。

只要教育局的领导一来,就要作陪,学校拉项目就要醉酒。

而且评优评先更要给上面的人送礼,巴结领导。

她是家里的长女,父母是按照儿子养的,性格非常要强,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这样。

所以她决定离职。

当时父母听到了这个决定就威胁她说,只要离职就断绝关系。

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来劝她留下,谁会傻到将自己的国家饭碗砸掉,毕竟这么多人都挤破脑袋想进都没门。

可最后她还是一纸书信辞职了。

当然,她知道自己读过足够的书,能写能说,先去外边做一个文案也比在这学校过这样的日子强。

结果,她赶上了自媒体大潮,用自己的才华谱写自己的人生。

如今她已经年入近百万,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用她的话说就是:过一种“配得上自己的人生。”

格局这个东西,就是这样。

我们摸不着,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

你倘若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自己给自己建造一座监狱把自己锁住。

那你的人生就注定在挣扎和不满中度过。

当我们养育着我们的孩子。

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为了工作而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有意义的人生。

如今很多的孩子,长大之后就说“没意思!”

好像什么都“没意思“

那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其实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思。

在工作上找不到意义,因为仅仅把它作为谋生的工具,而不是自己内心所喜爱的。

而在家里也忽视身边人,还常常不高兴发脾气,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龙应台在写给儿子的信里说“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值得父母们深思。

我们养育着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常常受着父母的影响。

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本身的格局会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把养育孩子的目的定为考高分,读名校、挣大钱、买大房子、光宗耀祖。

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这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努力的原因。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就提不起学习的劲。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致都懂事了,知道家里的情况,受着父母的影响,形成了三观。

如果从小父母就用物质的目标来激励孩子努力。

鼓励孩子考高分,进名校。

然后呢?

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孩子问,再然后呢?

估计很多父母都答不上来。

当孩子懂事之后就发现,自己不努力也能得到这些啊。

还读个球,不如好好玩玩。

所以说,父母的养育理念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格局。

为人父母,要记得常常拾掇一下自己。

不仅仅是买衣服、包包、好车……

而是要常常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就好比我们家,每次吃饭时候,掉落在碗边的饭粒,儿子都想去捡起来吃掉。

这个习惯孩子妈很不高兴,说这不卫生。

而且每次看到水龙头没关紧,他会去赶紧关掉,说浪费水。

我们也没有刻意去教。

小小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完全是受了我的影响。

而我呢?

也是受了父母的影响。

节俭的习惯,在每天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跨代传递了下来。

培养孩子的格局,还得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大度一点,人生很长,世界很大,斤斤计较的父母养不出胸襟宽阔的孩子。

担当一点,吃点亏也不错。这样的人往往有更多的朋友,因为有舍才有得。

真诚一点,错了又何妨,擦干泪从头再来。

有点使命感,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也不是为了混日子。

总得找一点伟大一点的事来做。

说实话,为人父母,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栽培自己的孩子”

还有比这事更重要的吗?

一个人不能停止学习脚步,因为你得提升自己,拥有格局。

做了父母更是如此。

陪孩子一起,多读一点书,读点无用的书。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养一个有格局的孩子。

最懂孩子的教育不是做朋友,而是……


从“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时代走过,我们却好像一下进入了另一片迷茫的领地——对孩子无底线的尊重、惯着,生长出一片小霸王的森林。本文中,作者给家长们发出一个警示:可以吸取朋友间的平等意识,但是父母绝不能仅仅“和孩子做朋友”。父母本身是一种天职,给孩子的不只是尊重、更应该是教导和引领。父母在父母的位置,做好这个角色应该做的事,孩子才能真正像个孩子,懂得亲昵,懂得规矩,更懂得兼具两者的真正的爱。

我在一家餐厅的候座区排队,旁边有三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正在聊天。他们长得都很漂亮,衣裳、鞋袜和背包显然经过精心打理,若不是时尚名牌,肯定也是设计师款式,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立刻上走秀台或登上童装目录。

孩子们聊天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第一个男孩说:“我们家里我最大,我想看什么电视,全家人都要陪我看。”第二个女孩说:“看电视根本没什么。我妈妈说我才是我们家的大王,我想要什么,他们都要买给我,不然我就哭,他们最怕我哭了。”第三个女孩抿着嘴笑,轻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她圆亮亮的眼珠转向两个同伴,“你们敢打你爸吗?”第一个男孩说:“小时候会打啊。”第二个女孩附和的点头。第三个女孩露出胜利的微笑:“我是说,现在。我敢打我爸耳光喔。”小女孩的表情和语气使我不寒而栗,虽然只是个孩子,她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权力,她在父母身上试验并开展她的权力范围。她当然明了自己的权力是父母爱的给予,她选择回报的却是耳光──用暴力与屈辱加诸于爱她的人。

我想起妈妈说过的谚语:“两岁打娘,娘会笑;二十打娘,娘上吊。”打打闹闹,是朋友间的乐趣,却是亲子关系中的悲剧。

今日的父母亲,昨日仍是孩子时,与父母的关系往往都是紧绷的。那时的父母亲可不懂什么儿童心理学,他们服膺的父母学,是“严加管教”,或是“棒下出孝子”。昨日孩子在体罚或压抑下成长,不禁在心中勾勒未来的蓝图:“绝不打骂小孩”、“要当他们的朋友”……昨日孩子成为今日父母之后,用最尊重孩子的方式把孩子带大,内心却有着巨大的失落、焦虑与感伤:“我这么尊重他,他为什么不尊重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又一次翻开了孔子留下的“育儿经”。孔子曾说:爱护一个人,怎能不训练他,让他常常劳动呢?真心为一个人好,怎么能不规劝教导他呢?父母亲心心念念要给孩子最大的尊重,与此同时,是否思考过,自己尊重了“父母”的身分与天职吗?是的,父母,乃是一种身分,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承担着教养子女的任务。有些父母带着童年的创伤,为了怕伤害孩子的感觉,小心翼翼,动辄得咎,最后成了不敢拂逆儿女的“孝子”、“孝女”。

等到孩子的心性被养得骄纵、傲慢,成了家中的霸王,父母亲感到大势已去,急着揭竿起义,想要收复失土,为时已晚。父母亲的失策,不在于后来的管教失当,而在于应当管教时错失良机。爱一个孩子,不仅是尊重而已,更应该教导他,让他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他规范和约束,让他知道,这世界并不是因他而存在的。

许多孩子在密不透风的保护下成长,功课由家教帮着做;书包由菲佣帮着背;鞋带由父母帮着系,他们从不需要为“活着”付出一点劳动力。除非父母亲可以确保孩子一生都有人服侍,否则,等到他必须为自己劳动的时候,不仅手足无措,还会有更大的怀疑与挫折。

在我创办的小学堂举办的一次夏令营里,有个被宠坏的小霸王,已经小学五年级了,却总要老师蹲下来为他系鞋带,他说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帮他系的,自己不会系鞋带。“你真的连鞋带都不会系啊?”我问他。那孩子笑笑的看着我,眼中闪动着优越的光:“对啊。所以,你要帮我系鞋带。”“这样啊,”我俯下身,停顿三秒钟,把自己的鞋带解开,对他说:“那我来教你吧。不然,你都快要念完小学了,连鞋带都不会系,会被人家取笑的。”

孩子完全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只好跟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学会系鞋带。当他完成了系鞋带的功课,我拍拍他的手背鼓励他:“看!你做得很好。以后,不但不用人家帮忙,还可以帮爷爷奶奶系鞋带喔。”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衷心希望,他学到的不仅是系鞋带的功课而已。

做父母还是当朋友?颜渊,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曾赞叹孔子说:“仰起头来看,比想象更崇高;深入去挖掘,比想象更坚毅。眼看着在面前,忽然发觉又到了身后。老师就是这样缓慢而持续地引领着我们,用他的知识与经验开阔我的眼界,又用规范与约束使我成为谦恭有礼的人,就算我想停下脚步,却不由自主往前走……”

这段话在我读来,虽是赞叹孔子的“为师之道”,更是我理解的“父母之道”,即“引领”。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怎么摆正自己在与孩子相处时的姿态,这值得每一个父母思考。

当我听见父母亲宣称:“我不想当孩子的父母,我想当孩子的朋友”这样的话,总是十分忧心。父母不想当父母,那么,该由谁来担负父母亲的神圣使命呢?父母亲是儿女灵魂的雕塑师;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全心全意仰望与爱慕的第一个对象,假若父母不想当父母,首先辜负的就是孩子啊。怎么竟还以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呢?或者竟以为这是最新颖时尚的想法?

我更愿意将这种想法理解为对陪伴与自由的强调,但在我看来,父母亲是一种不能放弃的天命。在和孩子打成一片之前,父母亲应该树立起既高且深的形象,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除了父母之外,他们别无所有,正是父母在孩子心中建立形象的好时机。我记得自己的童年,偶尔会发生失控场面,乱打乱闹,这种时候,最渴望的,是一个能使我停止下来的大人。

当父亲或母亲攫住心跳加速、胸腔快要爆炸的我,双手捧住我的脸,注视着我的眼睛,坚定的对我说:“乖,你现在太激动了,要冷静一下。来!我们休息一下。”当他们牵着我的手,把我带到一边去“冷静”的时候,我一边喘息,一边升起一种解脱的松弛和安心。拽在我手心的那双大手,象征着权威,充满力量,又透出理解,让我心安。

前几天,我见到了我侄儿。当我钟爱的侄儿幼年时,我常喜欢跟他说:“嘿!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刚开始他很开心,渐渐的,没那么热络了,直到他念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天,突然这样响应:“我们不只是朋友而已,我们是血缘之亲,你是我姑姑。”他的表情很认真,近乎严肃。

我立即收敛了笑嘻嘻的脸孔,慎重点头:“你说得很对。”孩子其实可以清楚分辨,朋友与亲人的不同,朋友与父母亲更加不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父母亲是一种天命。先把父母的天职做好,让孩子爱你、敬你,长大后的孩子会明白,父母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越朋友。孩子对父母的爱,也将欲罢而不能了。

家园共育《不是陪孩子太累,而是你的方法不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