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事件一天,我由于感冒去卫生所打针,那天,正好有一个原先在幼儿园我教过的孩子,他也在打针。一会儿,他奶奶来看他打的怎么样了,可是奶奶只坐了一会儿,他就赶他奶奶走,并且很不礼貌地推他奶奶,他奶奶仍然坚持坐在那儿,那个孩子却变本加力地撵他奶奶滚。我看了很生气,也很难过,并且对他进行了教育。
我难过和生气的原因是在我们这个文明的国家,尊敬老人是一种美德,而在重视素质教育,天天讲尊敬爱幼的校园了,居然还有这样的学生,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可见,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弊端,教育的不够彻底,不够深入。这就要求我们把尊敬老人的教育做到实处,不能只做表面的教育。
于是
,第二天,我来到幼儿园问孩子们,他们是怎样尊敬老人的,孩子们争着说:“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拿板凳、端水喝……,”我知道孩子们肯定会这样回答,因为平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时,他们都是这样回答的,老师也没做了解。可是,自从打针事件发生后,我感到有的孩子的回答只是敷衍老师,并没有这样做。于是,这一次我利用入园离园时间认真的进行了一次家访。结果了解到,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只是给老人拿板凳,其他的几乎没有做,这其中也有大人的原因,他们嫌他们小,没有给他们机会。也有孩子的原因,他们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利用各种活动给他们讲爷爷、奶奶等其他老人为他们付出的故事,为他们辛劳一生,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些老人的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尊敬老人的愿望。我为他们建立了一个“我是尊敬老人小明星”的专栏,然后让他们每天做一件尊敬老人的事情,第二天告诉老师,我会在专栏给他贴上一颗小星星,并且告诉他们一定要认真做,我会随时进行家访的,这样避免他们只说不做。并且一周一总结,对得星星多的幼儿,奖励他一朵小红花,挂到他的衣服上,那么,他就是这一周的小名星了。
再就是利用入园、离园的时间,告诉家长,让他们多给孩子制造尊敬老人的机会,不要怕孩子小,因为一切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一旦形成尊敬老人好习惯,那么将会根深蒂固,受益终生。同时,告诉家长,在家里也要给孩子做榜样,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一面镜子。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懂礼貌了,因为,以前来到幼儿园里,只问老师好,对来幼儿园有事的家长不打招呼,现在不同了,他们对所有来幼儿园的人都很有礼貌的打招呼。家长有也都反应孩子比以前听话了,回家抢着帮忙干力所能及的活。看来我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坚持下去,我相信,以后打针事件不会再发生了。
我的改变使他们变了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比较能说谎,犯了错硬是不承认,或者是赖到别人身上。有一次,张文锋告状说:“老师,杨靖雯给我撕了本子,”杨靖雯却说:“他先用彩笔画到我书上。”我问他们到底是谁先做的,他们俩都说对方先做的,谁也不承认。还有很多次,俩个小朋友打了架,谁也不承认先动的手。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很纳闷,无论我怎么问怎么说,除非有其他小朋友证明,否则,他们谁也不会承认的。我决定认真调查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
于是,我多方面了解与观察,才发现造成孩子们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促使他们会做出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比如,没事的时候,就去招惹小朋友,又害怕老师批评,认为只要我不承认,老师就拿我没办法。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想起我平时教育方法有多么简单,以前,俩个小朋友打架
下面便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梓烨问:“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来上学啊,是不是生病了。”
景月答:“对啊,有点感冒了,流鼻子水了,在家休息呢?”
梓烨问:“我想也是,不过时间也太长了吧,我还以为你转学了呢?”
景月答:“没有
,就是后来就想多玩几天在上学,嘿嘿。”
梓烨问:“奥,这样啊,以后还是来上学吧,不然在家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啊,大家一起玩多好啊。”
景月答:“恩,好吧,以后我天天都来。”
梓烨问:“那走吧,我们找徐子轩他们玩去吧。”
景月答:“好。”
我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赶紧拿起相机拍下了他们的行迹,记录下来他们的窃窃私语。好朋友之间的相互问候必不可少,更何况是孩子呢?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孩子之间的友谊。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平日的活动和游戏中我们总是会不时的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尽量避免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产生不好的后果。所以一些“xxx小心点”、“xxx慢一点”、“xxx注意安全”的话语就会时常出现在我们的嘴边。可今天中午户外活动时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反思,这样善意的提醒,对孩子来说,是否是真的需要的。
这天午饭过后天气清爽、温度适宜,于是照例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活动。女孩子们在滑梯上玩的不亦乐乎,只见几个男孩对院子里的攀爬铁架动起了心思。我心想这铁架虽然危险,但对于中班的男孩子应该不成问题,况且这也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攀爬能力,于是便没有阻止他们,在一旁观察着,以免意外发生。大多孩子也只是爬到一半便停下不在向上了,却见宋昱霖小朋友迅速的向上攀爬,不一会便爬到了铁架的顶端,满脸笑容看不出一丝胆怯。于是我本能的喊了一声:“xxx,爬那么高小心点,”。xxx的笑容马上消失了,停在那里不知该不该下来。而后他拉达起小脑袋极不情愿的下来了,眼睛里分明流露出一种慌张,对我说:“老师,我错了”。“xxx,你哪错了?我没有批评你啊。”xxx说:“我不该爬那么高”。看着xxx无辜的小脸,我知道了,我的好意让xxx误会了,他以为我在批评他。不仅影响了他的心情,还限制了他大胆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
于是带着内疚,我蹲下来对xxx说:“宝贝,老师不是在批评你,你也没有犯错。老师只是没有你的胆量大,看你爬那么高,担心的你的安全。看来你是一个勇敢的小男子汉,老师的担心多余的。只是你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爬的又高又能保护好自己的小朋友才是最棒。”真心的话语消散了xxx之前的负担,我还鼓励孩子们学习xxx的勇敢,也学习他能够在勇敢的同时很好的保护自己。有了我的鼓励,xxx放心敏捷的继续攀爬铁架,当他顺利的站在铁架顶部时,开心的向我挥了挥手,脸上洋溢的是成功后的骄傲。而我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对他说“孩子,爬的太高了,你小心点”。
通过这件事我告诉自己,以后只在孩子活动开始前叮嘱孩子们注意安全,强调保护好自己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我更适合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同时默默的观察、适时的帮助和支持他们。而不是在活动进行时,孩子们正玩的不亦乐乎时去打断他们,那时我好意的提醒会变为对孩子们的束缚,阻碍他们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精神。
每次排队放学的时候,班里的幼儿总喜欢抢排头,目的是和我牵手,还可以和我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站队抢排头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出现先抢一阵在站队的现象,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
为了扭转这一现象,满足幼儿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班里的孩子说:“伸出你的小手,我看一看。”幼儿都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的跟前,一一的和他们的小手握一握,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声:“你的小手真干净啊!”“你的小手真热乎啊!”······小朋友们都笑了,高兴地在我的耳边说一声:“老师的小手也真热乎啊!”随后我看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高兴而满意的笑容。最后,我说:“站队吧!”话音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队,没有抢排头的了。现象得到了缓解,孩子们也整齐的排好了队。
其实幼儿去抢排头,主要是和老师亲近,和老师说话,引起老师的注意,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老师主动给幼儿一些关心的动作、爱抚的动作,可以进一步拉近老师和孩子间的距离。
我做小老师
经常听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从来不回家说,一问三不知,参加家长开放日才知道,孩子竟然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怎么样让孩子主动将学到的东西向家长展示呢?
我经常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说儿歌、做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可能够参与的总是那么一小部分,何不······于是,我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一段时间,帮助幼儿简单的复习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布置给孩子们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回家当家长们的“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教给家人。老师会电话检查家长,比一比这个“小老师”谁当的好。
立竿见影。从第二天开始,就有家长美滋滋的告诉我:孩子是如何在家里模仿老师的口气,如何任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唱歌、说儿歌。就连经常抱怨幼儿园什么也不教的的超超的奶奶也一个劲的说:“真没想到,我家超超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在家又是教我和他爷爷怎么怎么坐好,又教我们怎么排队,还教我们游戏呢。”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在家庭中,面对自己的亲人,孩子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会表现得更好,甚至“超常发挥”。我现在还发现孩子们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比以前更加投入,更加关注了,班上的“小老师”也逐渐增多。
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甚至一句话不在意的话,都能通过“小老师”这面特殊的镜子折射出来,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抢玩具背后的故事
玩玩具的时间到了,我反复提醒洋洋,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他点了点头,可我还是不放心,因为他每次都答应的好好地,到时还只犯老毛病。
我给每个孩子分了一些玩具之后,孩子们开始玩了起来,我就在离洋洋不远的地方观察他。果然,没多久,他开始“重蹈覆辙”,只见他一会儿从那个小朋友身边拿点玩具,又从那个小朋友身边拿点玩具,并且很迅速的插在自己的玩具上,还时不时的晃着大脑袋。我不动声色的继续观察。又从别的小朋友身边插好的玩具上拔下来插在自己的玩具上,而那个被抢玩具的小朋友却不敢出声。我恍然大悟,洋洋屡屡抢别人玩具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以往每次分玩具,为了图省事好收拾,我总是分一些留一些,不全分给小朋友,而洋洋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每次总能插出一些比较复杂的玩具来。
我给孩子们上《神奇的翅膀》这一主题的“鸟儿乐园”这一节。刚看到《鸟儿乐园》这幅图时,给我的印象的是“哎呀,怎么乱七八糟”,我暗想还“鸟儿乐园”呢,那里有小鸟呀?可是当我再仔细看时,我看到了形态各异的无数的鸟儿藏身于茂密的树林山石之间,每一只鸟儿都是一个故事,让人越看越爱看……
课时开始,我不急于向孩子们灌输,而是让孩子们自己看,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的讨论起来……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在问:“老师,鸟儿老师在哪儿?”“小鸟老师在哪儿?”没有听清,我循声望去,是张胜伟小朋友。我欣喜于孩子的发现……我鼓励孩子说:“胜伟大声说出你的问题!”孩子提高了嗓门:“小鸟老师在哪儿呢?”呵呵,孩子看到了小鸟……我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肯定孩子的提问。我不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面向全体小朋友,把问题抛给了大家:“小朋友你们帮胜伟小朋友找一找鸟儿老师,看看鸟儿老师在干什么好吗?”孩子们一听欣然应允,兴奋地努力地找起鸟儿老师来。看着孩子们那认真劲,我暗喜,哈哈,我的计策得逞了!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找到了答案,他们七嘴八舌地纷纷说出眼中的鸟儿老师“老师老师,我看到鸟儿老师了,它在给它的鸟儿学生们讲故事呢!”“老师,我找到小鸟老师了,它在树枝上,在唱歌呢!”“老师两只鸟儿在说悄悄话呢!”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各个鸟儿老师都有了,孩子们眼中到处是可爱的小鸟。
课堂上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小问题,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往往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会收到你预料不到的结果,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别让贫富差距伤害了孩子
放完假,孩子们都穿戴一新来到学校,个个象花蝴蝶似的,一个比一个靓,一个比一个帅,我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也由衷的高兴。这时,雪茹小朋友撅着小嘴,不高兴的跑到我面前委屈地说:“老师,他们都说我有毒!”我看看孩子,穿着一件很简单不漂亮的新衣服,与其他孩子们华丽的新衣服截然不同…..我明白了!这是孩子们在嘲笑雪茹的与众不同与寒酸。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观察也有思维,也会比较……这个孩子是我班有一个活泼开朗,很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雪茹”。但是由于她的家庭条件差,在她平时的穿戴上都逊于其他的孩子,有时家里农活多了、忙了,孩子的卫生还搞不好!
对孩子来说,贫富几乎是与生俱来、无从选择的。要是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时,成人社会就有意无意地加深他们的贫富意识,那么对穷孩子来说,强烈的贫富意识往往会使得原本就十分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而对富孩子来说,由此而生的盲目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成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霸王。我告诉孩子们,家境贫穷并不可耻。然而,以强凌弱却是可耻的,同样的道理,以富欺贫也是不道德的。让孩子正确面对家境的贫富很重要,面对这种贫富现象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如果把贫穷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告诉孩子们,贫富差距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不少人之所以贫困,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机会不均等造成的。因此,在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应该淡化贫富差距,孩子们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贫富差距
教育随笔一:俩俩对决
老师先与一名大哥哥进行示范,孩子们认真的观看。
然后小姚老师点名两两分组,进行练习,根据动作要领,在教练的指导下,孩子们动作规范,认真的练习着。
“哇........”一声大哭,第二组的张佳玉小朋友受不了同班的抓痛,(基本动作从对方双臂互相缠绕开始),边哭边喊,“贝贝的手劲太大,抓的我胳膊老疼”。一旁的妈妈,赶紧擦掉孩子的眼泪,“佳玉,好样的,不哭,练习就是这样啊!看,别的小朋友也没有哭的啊,好了,过去,重新开始。”不管教练和妈妈怎么劝说,孩子就是一个劲的喊疼,“胳膊疼,不练了。”——娇气的小女孩。
此时的我的小侄女,刚刚抓痛佳玉的孩子,这时走过来,跟我说;“姑姑,我的胳膊也老疼,可是我不哭,我就照教练说的来练习的,她又没受伤,干吗哭啊,是吧,姑姑。”面对天天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我笑了笑说:“我家贝贝真勇敢,疼也不不哭,不过,以后跟同伴练习的时候,不要太用力,轻点,这样佳玉就不会再哭了,一定要注意,记住了吧。”“记住了,姑姑。”“好,练习去吧。”
就这样,孩子重新进行组合,又开始着手训练一对一的摔跤练习......
教育随笔二:比赛
接着刚才的训练,老师选出一名叫山阳的孩子,首先问孩子们:“谁敢第一个上来跟山阳比赛?”面对教练的问话,孩子们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敢回应的,老师又一次问:“没有人敢上来比赛吗?”这个时候的佳玉,先是指了指右边的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摆摆手,又指了指左边的贝贝,贝贝摇摇头,最后还是教练点名,这样孩子们才逐个上去来练习。
通过一轮较量,孩子们刚刚的胆小与惧怕也随着小姚老师的一次次鼓励而消失掉,现在的孩子是个个挣着来对战,就连刚刚还哭疼的佳玉,在小姚老师的帮助下,扳倒了与自己对决的同伴山阳,而露出了笑容,这时候的山阳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教练。不服气的跟教练争辩“老师,你怎么回事啊,刚刚,你怎么帮着她呀?”小姚老师呵呵的笑着“哦,刚刚老师搬错了腿,原来搬的你的腿啊,不过,这次还是佳玉赢了。”说完,老师举起佳玉的右手,宣布“这局佳玉胜利!”就这样,孩子们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上半场的练习。重要的是,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掌握了摔跤的要领。
教育随笔三:一对一练习
老师根据孩子们上半场的比赛,进行一对一的练习,进一步对孩子们进行进攻与防守的训练,正当孩子们在练习时,最右边的一组又传来了哭声,一个男孩声嘶力竭的哭声,教练把这个男孩喊到面前,问明原因,原来,刚刚与同伴进行练习,被同伴摔倒在地,因为输给了自己的同伴,所以哭了,——真所谓是输不起的孩子啊。
这时的小姚老师蹲下来问男孩“想不想把对方扳倒啊。”“想。”说着,男孩把眼泪一擦,在家人与伙伴们的观看之下,与同伴进行了决战,接连两次失利,最后一局终于把同伴扳倒,赢来小伙伴们的一阵掌声,看到还挂有泪水的笑脸,我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们的娇惯着的孩子们,一丁点事情都要发泄出来的孩子。
教育随笔四:自由对战
在老师的口令下,孩子们迅速整齐的站好了一排,教练宣布进行最后对战,一开始,老师就鼓励孩子们自由出战
,而且吵的非常的凶,爸爸抬手打碎了碗,然后跟妈妈说要离婚,那晚我就做了噩梦,梦见我醒来妈妈真的走了,不要我了,我害怕所以我哭了。在他说的时候,我看他眼里都有了泪水,听到孩子说到这里,我也有点湿润了,轻轻地走过去,抱了抱他,旁边有几个女孩子也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只是他家发生过,其他家里也发生过,是啊,大人们一直以为孩子还小,以为孩子的内心是很简单,什么事都不懂,他们只会跟你撒娇,惹你生气,但不以为然,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也有很多的想法,他们也需要别人来倾听他们,但往往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
大人们,当你生气的时候,当你们吵架的时候,请你想一想孩子,也许你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伤害的孩子,孩子们其实一点都不小。
1、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立是独立性的基础,我们从培养幼儿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生活自理入手。从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来看,有的小班孩子吃饭时能主动帮老师分勺子,而有的孩子却不会使用勺子,还有的孩子不知道用哪只手拿勺子。在午睡起床后有的孩子不但自己穿戴整齐还能自己整理床铺(虽然不是很好),而有的孩子衣服、鞋子都不会穿。比如吃饭,以前家长已经习惯于喂孩子,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需要有机会得到锻炼,所以我们就应该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
2、家园沟通
,学会方法
我们利用节假日对孩子进行家访;每月利用家园联系册与家长进行一次沟通,让我们互相了解孩子的表现;我们还利用主题调查表,让家长对孩子的各项活动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在我们的沟通中可以发现不少问题。如:我班的瑞瑞小朋友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有一次,他大便到裤子里,我以为是没有来得及而造成的,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他自己不会大便。为此,我进行了家访,经过家访才知道孩子的父母工作忙,从小有奶奶带着,有句俗话“隔代亲”这样一来一切事情都是奶奶代替、包办,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总之,家长对幼儿独立性培养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家长是包办代替,宠爱有加,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哭闹耍赖就放弃要求。有的家长则处处主张孩子自己来,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进行了个别指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自我服务的技能。如自己擦鼻涕、大小便、洗手、洗脸、穿脱衣服等等。看似小事,却给孩子创造了锻炼机会,无形中孩子的独立性得到了提高。
3、分层指导,重视差异
农村幼儿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而言较低,对育儿教育理念较为薄弱。家长的知识水平、自身素质都存有差异,从而直接影响着对幼儿的培养。我们对不同学历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学历较高的家长,有80%较重视培养幼儿独立学习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学历较低的家长,有90%则较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对独立学习能力、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我们通过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层指导。我们为家长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还定期开展《牵手两代》家庭教育讲座,请家长对值得学习的知识做了记录,引导家长学以致用。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积极配合的家长,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分析、总结自己的经验;对配合一般的家长,我们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再与他们交流,使他们改变认识,以便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孩子。
4、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请家长参与区域活动和户外游戏,指导家长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尊重孩子的异想天开和自作主张,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家长给予启发让其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找答案。例如:有一次,孩子们在书中看到,有一只小老鼠看到一块儿大红薯,它正在想办法怎样运回洞里。孩子们看到这个画面后,都争先恐后的抢着说自己的办法。这就可以看出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家长应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我们针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笔记《小班教育随笔5则:孩子人小心不小(李丛霞)》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