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啃老,别把孩子养成“小白眼狼”

02-12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告别啃老,别把孩子养成“小白眼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日看到一则新闻,今年29岁的徐青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儿女理应反哺,赡养父母。而新闻中的这个青年明显没有这个意识,丝毫不管自己和父母的未来,自私又不知感恩,活生生地成了一只成人版的"白眼狼"。

其实在声讨谴责这个青年之余,我们是不是需要想一想,造成了他今天不知感恩的白眼狼状态,他的父母有没有责任呢?我想一定是有一部分责任的。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是家庭教育的直接产物。无论是因为幼时被溺爱过度,还是因为父母对他不恰当作为的一再容忍,今天,这个孩子已经活脱脱被养成了小白眼狼。而父母,或许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哪件事情,哪个环节开始,使儿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我在这里给大家点拙见:

1.让孩子从小知道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所有的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给予孩子的所有的东西不是理所应当得的,接受了要说谢谢。

2.教育在生活点滴中。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是教育,比如吃饭不能浪费,不能随手乱扔垃圾等。不要小看这些点滴,这是孩子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能做的让孩子去做,能承担并敢于承担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基石。

4.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比如带孩子去帮助孤儿院中的孩子,或者贫困山区的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曾经不懂得,也没有感受过的世界。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激发孩子的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她放学回家后,跟妈妈吵架的声音。

有一次,她妈妈跟我一起买菜,就在路上开始诉苦:说是自己一心为女儿,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生怕有一餐不合她胃口,让孩子吃少了。学业这么重,作业那么多,该如何是好?

再后来跟她一起聊过好几次,每次的话题都以她女儿开始,再以她女儿结束,很少有听她说起过自己。

她在照顾女儿方面也确实尽心尽责,每天女儿进门前,她都会把精心做出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洗完衣服叠好放柜子里,并且把第二天要换的衣服给孩子放床头。

有一回天气热,她给女儿拿的衣服有些厚,自己在那里自责了好久。我对她说,孩子都上初中了,热了肯定自己会脱的。

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无微不至照顾女儿的妈妈,却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责备与挑剔。

女儿从来不觉得妈妈为她付出有多辛苦,好像自己享受到的一切都理所应当。

我想如果那位妈妈让女儿放学回来自己盛饭,自己收拾房子和衣服,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结果呢?

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她有一个妹妹。

有一次,我去她家里做客,她妹妹嫌她妈做的饭不好吃,要吃肯德基,问她妈妈要钱去买,其实那时她妹妹也已经在工作,自己挣钱了,但她妈二话不说就把钱掏出来了。

更令我震惊的是,她妹妹买回来之后,一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的差不多了,把袋子提起来放在她妈跟前说:“我不吃了,剩下的给你喽!”

她妈妈竟很自然地拿起来吃完了,没有任何觉得不对的地方。

我想如果是我,肯定不会把自己吃剩的给我妈吃,而是会跟她一起分享。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吃完哨子面,把剩下的汤和菜哗地一下倒进了我妈的碗里。

我妈当场严厉地批评了我,大意是要尊重她啊什么的。

你看就是因为妈妈的有限度给予,所以才让我至今记得有些事不可以那么做。

其实,我那个同学的妹妹到现在自己生孩子了,都没学会心疼她妈妈。

上次她要搬家,让她妈帮忙去收拾。她回到家的时候,她妈妈刚下班回来正在做饭,她就一个劲地在那里催促。

她妈妈做好饭,连吃一口都没顾得上,就跟她一起去收拾东西了,而且在做饭时还问吃过了没,她妹妹说在来的路上买饺子吃了。

我又震惊了一把,心里想为啥不打个电话问问她妈吃饭没,如果没有的话,买来一起吃不很好吗?

我那位同学的妈妈,整天埋怨自己的老公和女儿不知道心疼她,可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奉献得过多,以至于让人觉得她根本不需要心疼,仿佛她生来就该心疼别人一样。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

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震惊不已。

一个对自己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人,如何能下得了手?难道把你养到24岁了,你还不能独立吗?难道身为人母就活该养你一辈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缺乏宽容,痛下杀手,何况对别人呢?还有一点宽容之心吗?

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你不想自己所有的付出换来的都是伤心和失望,那就请有限度地去给予,那才能打造出健康的亲子关系,不然终有一天会溺爱成灾!

别把孩子养成不受欢迎的人


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去书店看书。那是靠近电影院边上的一家小书店,书的品种不多,看得人也少。

儿子刚刚进去,非常兴奋,就大声跟我说,“爸爸,这儿的书跟我们家一样多啊!”

我赶紧示意他声音小一点,因为不能让孩子打扰了别人,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就不好了。

小家伙赶紧压低了声音。

这时另外一个3岁多的孩子在书架前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应该是他想要拿架子上的一本书,但是拿不到。

我刚打算帮他时,突然发现他边上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走了过去。狠狠地说“不要吵,这里不是吵的地方。”

然后拿着一本书走到了另外一边的垫子那边去了,边走边骂着那个打扰他的小孩。

我看见他冷漠地坐下,心头不禁一怔,这个孩子是爱阅读的,但是他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去爱人。

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对这些规矩的习得,当然需要父母的教养和引导。

万万不可这般鄙夷计较成长中的小小孩。

我想这个孩子今天在书店里这样对待一个小弟弟,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应该也少了一份宽容和爱,会这样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

但是,我们都知道,越斤斤计较的孩子,越不受欢迎。

哪怕你的学习再优秀,你的分数再高,你读的学校再好,在人与人的世界里,你还是首先得学会如何如人相处,如何做人。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些大人,不也是如此吗?

仗着自己有点经验或者背景,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说真的,比起读书做事,做人要重要的多。

周六的时候去建材市场买了一套新的柜门,接待我们的女导购员胖胖的,黑黑的。但是她业务非常熟悉,对产品的介绍及专业水准都让我们满意。

几乎敲定方案,谈到上门量尺设计时,差点让我们愤然而去。

当时已经是很晚了,他们店里有三个设计师还在那作图,有一个不时地上上网,玩玩游戏。

当这个导购很尊重地问那两个跟他年龄相仿的设计:“王老师,明天你有时间去量尺吗?”

这个设计说“王老师明天要闭关修炼。”一股子戏谑味道。

然后她又问“张老师,你明天有时间吗?”

“我这几天都没空。”另一个设计师不耐烦地答到。

我上午本来去了好几家店,不少的设计师都很热情地给予设计建议,浑然不是这样的态度。

这时候,导购面带愧色地说,“没事,蒋老师会去的,他就住你们那一块,我给您问问。”

我们也就给了她这个机会,签了单。

事后一想,觉得这家店的设计做人太高冷了,实在让人不爽。

手头活多事多,完全可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表达。

当时在那种情形中,我就觉得他们对这个导购带着一股很浓的歧视。

朋友跟我说,“你不知道吗?在职场,长得好往往更容易得到帮助,特别是男性同事更喜欢以貌取人”。

我说也不能这样拆人的台子吧。

“现在的人,往往是本事越大,脾气越大,不管别人怎么想,关键是自己得爽。”

听到朋友的话,我不禁捏了一把汗,这样的人是不少。

可是,我还是要教育我的孩子,“本事越大的人,脾气越好。能力越大的人,责任越大。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助,你一定要帮帮他,做一个善良而受欢迎的人。”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问题往往出在父母的身上。

如果在父母本身都是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与人的交往方式。

爱慕虚荣的父母,往往会教养出爱慕虚荣的孩子。

没有规矩的父母,往往不会教孩子规矩。

前几天,小侄子放学后,带了两个同学来我这里玩。我打开楼下的仓库,拿出了一些纸箱给他们做爬行的隧道。

其中有一个女孩看上去就比两个男孩大很多的样子。

看得出她的“胆子”很大。如今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胆子大一点,这样去外边就不会吃亏。

可是没有同时告诉孩子一些交往的礼仪和规矩的话,这样的大胆往往就会让孩子不受欢迎。

三个孩子一来,这个女孩就去仓库里,东看看,西看看,我起先觉得孩子好奇,挺好。但没一会,她就拿另外的几个盒子。我赶紧说那些还要用。

她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又进来拿我新台灯的一个内包装盒。

我想这个也没很大用途,就没有阻止。

全程她没有问过我,就直接拿走了。

结果拿出去后也没玩,直接放在地上踩,之后又撕碎了,满地都是残渣。

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缺乏规矩,没有打招呼就拿东西。

后来听侄子他们班上的那些妈妈们说,几乎没有人喜欢这个女孩。大家都得避着她呢。

而她为什么会这样,跟她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她爸爸本来是做的士司机,家里有车。但是为了跟一个亲戚攀比,买了一辆小车摆楼下日晒雨淋。

她的妈妈呢,更是爱慕虚荣,每次跟身边人聊天都是炫耀吹嘘,把别人家的东西说成是自己家的。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们家的条件一般。但就是一个这样的家庭,让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身教大于言传。

乐于助人的善良父母,往往会让孩子乐于助人。

我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一个卖年画的老人来我家卖领袖的画像。

我们正在吃晚饭,我妈妈说家里已经有了,不需要买。

老人正转身走了一步,又回头突然说,“要不我送你们一幅画,给我一顿饭吃,可以吗?”

看得出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说的,声音小的可怜。

没想到妈妈竟然答应了,“看你这么晚还没吃饭,也可怜,刚好我儿子回来了,饭菜也多,就一起吃吧,那幅画给不给都没关系。”

“谢谢,大好人啊!谢谢!一定要给的”

我的内心非常震动。我为自己的母亲感到自豪。

看到老人不好意思夹菜,我给老人夹了鸭翅膀,看到他眼圈泛红。

他说自己离开河南老家到这边讨生计,这天走着走着太晚,没想到竟然找不到一个卖包子的地方。

他还说米饭太好吃了,他们老家都吃面,很粗糙。

当时儿子也在饭桌上默默地听着,看着。

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人生一课。

我们说的再多,孩子也不明白,但是我们做了,孩子心里就会感受到。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希望他们读书习本事,将来有大出息。

但是在做事和读书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先做好——那就是做人。

我们应该让孩子的心灵充满爱,也要让孩子知道规矩的可贵。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育儿知识: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令人讨厌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休息时间在你家楼上喧哗,吵得你无法入眠;他们在小区跳广场舞,声音大得扰民;他们开车不打转向灯快速插到你的车道,你只好踩急刹;他们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呛得你半天说不出话……他们不是坏人,只是没有同理心,似乎没想过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麻烦和影响。

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人?我想你肯定讨厌这样的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正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孩子养育成这样的人呢?

我们在外的时候很容易就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羽毛球馆打球,一个6、7岁的小男孩在各场子里乱窜,好几次差点被别人的球拍打到,逼得大家只好停下来等他跑过去。如此折腾几次后,打球的人们大喊:这是谁家孩子?管管啊!”小孩爸爸就在其中一个场子打球,听到大家喊只是抬头看看,然后没有下文了。

和亲戚去医院看望另一个生病的亲戚,她儿子发现病床可以升降,大感兴趣,反复把病床摇上去摇下来,她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儿子,并不制止。直到病人家属耐着性子阻止他“你不能这么摇,阿姨会疼的”,孩子才不情愿地停下来。出门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制止儿子,她却不解地反问:“不是要给孩子自由,保护孩子好奇心么?”刹那间我冷汗直冒......

这是天大的误解!没有边界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放纵!你的孩子倒是“自由”了,别人呢?

有的家长倒是想管孩子,但是管不住。一次在商场里的儿童乐园的沙堡中陪孩子玩沙子,一个小男孩不断从高处向我们扬起沙子,我制止了这个小男孩几次,但是他置若罔闻依然是没有停止这种行为。她的妈妈也喊了几次:别朝小朋友扬沙子啊。没有用,他依然继续。同去的朋友感慨道:肆意妄为,谁都喊不住,现在这样的小孩不少啊。

在说这样的话题时,大家总是深有感触吧!

菲妈说,到朋友家去做客,正好碰到楼下邻居上来投诉,说孩子太吵了。这个过程中朋友家儿子发出的动静确实太大。朋友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个邻居太挑剔了,隔三差五来投诉,不用理她!我又不能把孩子的手脚绑住,有本事你住我楼上去!

我很不认同她的看法,孩子当然不可以绑住,但是我们要以行动和语言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否则即使孩子长大了没有这个噪音扰民行为,也会有其他不考虑别人只顾自己的行为。即使不从邻里和睦角度出发,单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也应该给孩子设立一定的规则。但因为是去做客,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就是建议她买个垫子铺一下减少噪音。

比如在家里,我们住的是七楼,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拿着棒子去敲打暖气片,我立刻走过去制止她。我说你敲打暖气片,楼下每一家的暖气片都会叮叮当当的响,你影响了别人可不是一个礼貌的孩子。孩子说:“那天来修暖气的叔叔就是这样敲打的!”我告诉她:“叔叔敲打暖气片,是因为工作需要,你敲打就不对了。”孩子听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再也没有去敲打过。也许大家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孩子的特质,该被允许和原谅。但是我是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的,不正确的行为应该及时的去纠正孩子。

看到这里,你是否在这些家长身上看到了自己?你是否也曾对孩子不合适的行为没有及时严加管教?亦或你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会好?亦或你管教了,但是孩子不听你的,而你似乎有些无能为力?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碍别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时他必须学会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发展出同理心,学会识别并照顾别人的感受,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令人生厌的人。

狼王老暴、兵马俑


狼王老暴,今天和孩子们继续读《西顿野生动物集》,孩子们很喜欢听这本书,我也很喜欢,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狼王老暴在游刃有余地对付着人类,它们平均一天一头肥壮的牛,五年下来已经杀死两千头牛。只在一个夜里老暴的妻子“白姐”和它一个同伙就咬死了250只羊,一口没吃,一目了然,只为了开心取乐。悬赏的金额越来越多,想要赏金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一人能成功捕获狼王老暴,小迪和我一直很纳闷,在书的开头就讲了,狼王最怕的就是枪,人们为什么不用枪呢?只是下毒、用捕狼机等,想不明白。故事最后,狼王因为救妻心切,上了作者的圈套。可是对死还是临危不惧。读完心里对狼王有一种恨恨的感觉,又有一种肃然起敬。

中午小迪回来后,告诉我把数学书拿回来,我随口问

,拿回来数学书干什么啊?小迪说,你忘记了啊,妈妈,你说要教我做数学复习笔记呢!噢,我这想起来了,周末的时候说的话。小家伙记性还真好。

小迪找来她最喜欢的印有“鹿晗”照片的笔记本来,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呵呵。。。拿来笔记本,摆好书,一本正经地开始做笔记了,第一天笔记是比多少。我把知识要点写下来,小家伙自己出题。写的很工整。写完一篇,估计是写累了,自言自语说,今天就做这么多吧,我想看会电视。那一脸的表情好像在说,我这么乖地做了笔记,就让我看会吧,一脸的等待被允许。

“看会吧!”我刚说完,小迪便开心地蹦开了。

晚上读了《兵马俑》这本绘本,在读的过程里一直在寻找将军俑,读到将军俑时,大姐把自己的语文书打开,读起了课文上中描写将军俑的段落,这样,我读一段绘本,大姐读一段课文,我发现课文中的文字正好对绘本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小家伙们很期待去看一看。

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


笑妈写给天下子女: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

笑妈写给天下父母: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

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

虽然“感恩”的心,并不一定非要在感恩节才表现出来,

感恩是一种习惯,感恩是一种态度,

感恩如呼吸一样,自然流露又无法控制。

不过,我还是想借这个特殊的日子,写点什么。

我一直觉得自己属于特别幸运的人。

当我做女儿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父母;

当我做母亲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孩子;

当我做学生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老师;

当我做老师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学生;

当我做下属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领导;

当我做领导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下属;

当我做朋友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朋友;

当我做敌人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敌人;

……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感激。

百善孝为先。父母赋予了我宝贵的生命,带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花费大量心血把我抚养成人,供我吃穿供我读书,为我操劳为我担心,让我感受无尽的爱。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父母给予自己的,我一生一世粉身碎骨也是偿还不了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如果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善待父母,那真是良心何在啊?!

我先是为人女,然后为人母。

孩子嘛,生了就要养,养了就要爱,这是一种本能。

现在社会上都提倡“感恩教育”,出发点是挺好的,因为感恩,自己更加知足常乐,因为感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许多家长也热衷于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很多学校还要求同学们,到了母亲节回家帮妈妈洗洗脚,到了父亲节又帮爸爸洗洗脚,到了重阳节,再给爷爷奶奶洗洗脚,到了教师节,还要唱歌给老师听,送上鲜花和贺卡,等等。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样的形式像是一场矫情的“作秀”,洗脚也变成了一项机械式的“作业”。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形式化的东西,太刻意了难免有些虚伪。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家长这样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会“感恩”,说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放弃了许多,却得不到孩子半点感激,得不到回报。

我认识的一个高三学生,他的精神非常紧张和压抑,他说他只要学习上稍微懈怠一点,他的妈妈就会歇斯底里地喊:“我生你生了三天三夜,差点丢了命,你还不努力学习?你考不上大学,对得起我吗?我生了三天三夜……”这句话听的耳朵都起茧子,这个学生很委屈,“难道是我让妈妈生我花了三天三夜吗???”

我认识的一个邻居,她的孩子和笑笑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她在生孩子的时候好像宫颈撕裂或者更严重的什么,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她动不动就说,“这小子长大了如果敢对我不好,我非宰了他!”孩子现在才两岁多,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我担心的是,长大后的孩子,会是什么表现?什么心态?

生活中,类似的话太多了。

“没有我哪来的你?敢不听我的话?”

“你这个没有良心的孩子,我白养你啦?!”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我容易吗我?”

“为了让你上重点,爸妈花了多少钱?你还不好好学?”

“我送你学英语,陪你练琴,我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给你做饭……”

“我供你吃供你穿,把你养那么大容易吗?你还敢顶嘴!”

“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为了你我放弃了多少?承受了多少?”

“我在你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你知道吗?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

这些司空见惯的话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这并不是充满“爱”的语言。孩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的是:自己是负担、是累赘、是包袱,如果不怎么怎么做,就是对不起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

没有人怀疑,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为了儿女呕心沥血,不辞艰辛。

然而,我们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是孩子的“恩人”吗???

第一,孩子的出生,是他自己的意愿吗?当我和老公轰轰烈烈地酝酿“造人计划”的时候,自以为是地进行“科学播种”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事先询问那个即将被造出来的小生命,他是否愿意来到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他是否愿意融入三教九流的人群?没有,我们从没问过,只是一厢情愿。生孩子,似乎只是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所做的选择。那么,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料人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假如,假如他将来只感觉到人世的“苦”,而我,恰恰是把它引入苦海的“罪魁祸首”,我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

第二,孩子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擅作主张吗?孩子生下来并不知道吃什么好喝什么好穿什么好,不知道该学习画画还是音乐,或者打篮球,也不知道该看什么书认什么字,更不知道上哪所幼儿园上哪所小学,孩子的生活方式,至少童年时代的生活方式,往往只是大人的决定。那么,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虽然我们现在都说,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和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但是,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按照自己的态度和个性去为孩子“设计”他的人生,因为他小,他不懂,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引领着他们往前走。假如,假如孩子长大后并不喜欢父母给他“安排”的道路,我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

第三,养育孩子的过程,我们付出了爱,但是,这种爱就没有伤害吗?虽然我们做父母的,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自认为最好的,但有些爱本身却是一种伤害。面对这种伤害,孩子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默默地承担。那么,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

在《只生一个孩子是风险投资》文中,我也提到过,其实很多父母无形中会把生孩子当作一种“投资”:对生命的投资,对感情的投资,对幸福的投资,对理想的投资,对人才的投资。(有几位朋友看过那篇文章之后,说我的立场不坚定,呵呵,我说的很清楚啊,我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自己的态度,生孩子不能算成本,感情和幸福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还有,我在那篇文章最后,就是以“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这句话做结尾的。)

“投资”,自然就要求有回报;“恩”,就意味着感激和偿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也教育孩子,要对父母心怀感恩,要懂得报答。但是,家长对孩子感恩的强烈渴求,让孩子背负沉重的甚至略带内疚的偿还压力,好像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债务人”,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意味着:他已欠下了父母的生身之恩、抚养之恩、教育之恩、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恩,一样也别想赖掉。

家长的内心都是脆弱的,否则我们的付出不需要孩子来对得起。是不是孩子承认了,我们的付出才有价值?孩子感恩了,才能证胆自己是一个好父母??

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可我们,却把孩子当成了财产。

换一个角度想想,其实,父母对孩子也应该充满感恩之心。

我怀胎十个月把他生下来,兴奋的想让地球人都知道;孩子会走路了,我巴不得立刻带他周游世界;孩子会叫妈妈了,我激动的打电话告诉所有亲朋好友;孩子给我吹一吹热汤,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有了孩子,我才从女孩升级为女人,才有机会作为母亲体验另一番精彩的人生,虽然有时候也累也苦,也为孩子放弃了很多,比如事业追求,比如闲暇娱乐,但是,孩子带给我们多少快乐和希望啊,他用他的活力感染着我,照亮了我,让我重新体会回归童年的天真,让我感到生命多么有意义。

面对孩子如此无条件的“给予”和“付出”,我除了哽咽着说一声“谢谢”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还要去要求孩子来感恩于我!

当我们把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想明白之后,许多事情也就会真的变平和了。无论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是孩子们的生活,也都变得轻松许多。

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只属于我们自己,孩子无需背负这些期待。没有要求,就不会失望。所以,假如孩子真的对父母不孝不敬无情无义,你就不会撕心裂肺;假如孩子没有实现你的理想,偏要特立独行,你就不会怒不可遏;假如“玉不琢,不成器”,你就不会捶胸顿足。

我并没有抨击“感恩教育”,

只是作为父母,我们不该向孩子“索取”感恩,

不要让“感恩”成为伤害孩子的武器,

不要用“恩人”的姿态来管教孩子。

让我们的爱更简单一点,更纯净一点。

而且,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办法,不是说教,不是抱怨,

而是自己不以回报为目的、不以某些条件为前提的爱。

父母感恩,孩子才会感恩。

我们自己做得好,孩子自然就看到了。

作为子女,我对父母应当“知恩图报”;

作为父母,我对孩子应当“施恩不图报”(假如可以称为“恩”)。

对于他人的爱,我应当满怀感恩,因为没有谁给我的爱是必须的;

当我爱人时,不应要求他人感恩于我,因为我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人,应该少一点要求,

即便有,也应该多要求自己,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

所以,“学会感恩”,是对自己说,不对他人说。

白云在空中飘舞,绘画着一幅感恩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土地的感恩。

谢谢我的父母!谢谢我的孩子!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这学期我由大班转入中班任教,真的感触很多。“喂,杨老师吗?您好,我是XX的妈妈

,XX的家庭作业怎么这么少,麻烦你帮我女儿多布置点作业了。“对这样的电话我只能

是说我会考虑家长的意见。

“喂,杨老师,您好,你们幼儿园有几门兴趣班,我想让我女儿多学几门”。接完XX妈

妈的电话,我心里有种压抑感,经过交流,她妈妈才让她报了她喜欢的绘画。

XX是这学期从别的幼儿园转到中九班的,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

时候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胖乎乎的圆脸蛋,见了谁都是乐呵呵的,我喜欢她每天

早上一来甜甜叫我一声:老师早上好,可这段时间却听不到她“甜甜”的声音了。

我找到一个机会,喊她到我身边:“XX,你最近不喜欢上幼儿园了吗?能告诉老师怎么

了吗?”她仰起脸还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每天晚上要我写好多好多作业,还要画好多好

多的画。我说我手写酸了,等会儿写,妈妈就说我不听话,妈妈还要我在幼儿园每门课

程都要得一百分,我好担心我得不到一百分,如果那样,妈妈就不会喜欢我。“听完她

的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估计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但是,如果家长做到这个

程度是不是也有点过了呢?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快乐,这才是最根本的,让我们携起手,

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空间吧!

孩子拒绝语言暴力,别把爱变成伤害


孩子拒绝语言暴力,别把爱变成伤害温柔地说,这是最近xx宝最近对我不停的要求。实在汗,不自觉地说话犯冲,xx宝立即不干了:妈咪,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我不要你生气和我说话。我要你轻轻的和我说,我才听!于是我赶紧知错就改,重新温柔地,轻轻的再说一遍,这样才满意。

也不知道从何起起,我的耐心像被磨光了似的,应该是温柔俊俏的姑娘变成娃他娘后,娃他爹越来越忙的工作,和渐长渐捣蛋的孩子双重折磨下,我本来已经潜藏得很好的火爆脾气现原形了。

没有天生的父母,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发现问题,修正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

妈妈都能记得,当你的新生婴儿刚刚入怀的那一刻,你一定是满腔的柔情,你在心里也暗暗发誓:这是我的宝贝,我用生命爱TA,自己都会被自己感动一把的情境常常出现。你温柔的呼唤着自己的宝贝儿,心肝儿,跟着TA痴傻癫狂.....

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轻柔的呼唤竟然练成了狮吼功:

“把玩具收起来,不然扔垃圾桶!”威胁命令是最容易说出来的话。

“你听不懂吗?长耳朵是干什么的?”“真笨,这点事都做不好”讥讽,否定也常在。

“别来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哪?”“我帮不了你,你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冷言冷语,袖手旁观中......。

此时那一腔的柔情哪里去了?

独自带宝宝的妈妈们更有体会,老公们上班早出晚归,一把手也搭不上,孩子一天24小时不离身,吃喝拉撒的生活上照顾着,别人孩子会坐了,我家宝贝还不会坐,哪里有问题?要不要给孩子找玩伴?要不要早教,要不要每天亲子阅读?此时的妈妈还要一日三餐做,碗没洗,衣没洗,地没擦,抓心挠肝不舒坦....全职妈妈在别人眼里全是幸福,此时全是辛苦无人知,当然也有收获的时刻,宝贝妖柔的叫一声妈妈,一个开心的笑脸。可是,可是那也变成了一转眼间,转眼间面对的还是被孩子弄得一团糟的屋子,让人抓狂的调皮捣蛋的小魔王,呃呃,在不断崩溃中复原又崩溃的感觉中,狮吼功这就样慢慢练成了,说话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语言暴力显露出来了。

育儿真是个不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孩子吃饱穿暖的身体需求,TA们那越长越大的小脑袋时刻挑战着做父母的智力,学习能力,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各种习惯,为人处事等等....

我们一再控制自己,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会模仿我们的行为,不要对孩子语言暴力,孩子一学就会!孩子是我们的镜子,TA反馈回来的信息全来自我们自己的行为。可不是么?这么大孩子已经明确表示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讲话,我不喜欢你对我的态度,语气,我不要狮吼的妈妈,我要温柔说话的妈妈。

父母们是不是要时常反思一下自己呢。把轻声细语找回来吧。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告别啃老,别把孩子养成“小白眼狼”》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