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分享”,家长你做到了吗?
星期一早晨谈话时间,有小朋友告诉我说:“源源说不要跟涵涵做朋友,以后都不跟他玩了。”我找来了源源,源源告诉我:“昨天我在涵涵家玩时,她不肯把遥控飞机借我玩,太小气了,我平时总是借给她很多玩具玩,还给她很多好吃的东西。所以我不想跟她做朋友了。”我悄悄的问涵涵:“源源有好东西时跟你分享吗?”涵涵点点头说:“我也想借他玩,但是我妈妈说遥控飞机不能随便给别人玩,会弄坏的。”听了孩子的话,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按理说不应该发生这种事情,我们经常鼓励幼儿有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班上的小朋友没有纸画画了,大家总是争先恐后地要给别人图画纸。有的小朋友带来好看的故事书也愿意主动借给别人看。
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孩子机会,他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心理成长也有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开始出现分享欲望时,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拒绝或限制,他们的这种正确欲望就得不到强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学习和强化的机会。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分享乐趣的场所,因此我们应多给孩子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处理家庭关系,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打好基础。
在孩子的心里,爸爸是山,是大树。面对困难,爸爸是依靠,是力量。
而爸爸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自己手上拿着手机,却要孩子认真做作业;
自己歪倒在沙发上,却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自己随地吐痰,却要孩子讲卫生;
自己总爱迟到,却要孩子守时;
自己总爱哄骗孩子,却要孩子懂得诚信;
……
这无异于对牛弹琴。
再好的物质保障也代替不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真真切切的爱。有人说中国家庭都是“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多功能全自动的母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爸爸们如果不懂得用实际行动爱孩子,小心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后悔莫及!
孩子心中认为的好爸爸有8个标准,你做到了吗?
1、爸爸要爱妈妈
孩子非常害怕爸爸和妈妈吵架,很容易给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影响学习。大部分孩子会认为爸妈吵架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自己不乖,这无疑给他们扣上了摘不掉的紧箍咒。如果爸爸疼爱妈妈,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觉得心里开花,生活得非常幸福。
2、爸爸要有良好的心态
不管孩子成绩如何,请爸爸一定要记得不要以成绩定论孩子的好坏。曾经就发生过有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家长责骂而离家出走,也有孩子做不完作业遭受家长责骂而跳楼……这些可怕的社会新闻恰恰提醒了爸爸们,对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内心脆弱,需要鼓励的时候,切忌打骂。
3、爸爸要陪伴孩子
从来没有听说过“全职爸爸”一说,因为爸爸就是为了家庭在外闯荡拼搏的男人!不管爸爸是否工作繁忙,应酬繁多,请记得不要忘记孩子渴望与你相处的眼神。他们需要你的陪伴和亲近。请爸爸们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和孩子玩游戏,带孩子旅游,这些亲近的举动都会让孩子相信,爸爸就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天空,永远不会缺席孩子的人生!
4、爸爸要耐心听孩子说话
发现了吗?孩子讲话的时候总是想一句说一句,思维也还不全面。这个时候,着急的家长总是想要打断孩子,替他“代言”。其实这是没必要的。
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前提就是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相信,“原来大人也愿意听我讲话,看来我的话挺有道理的。”
如果孩子的想法有错误,爸爸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他哪里值得再多加思考。这样的孩子,何愁不聪明?
5、爸爸不要束缚孩子的友谊
当孩子走进学校,他的周围就充斥着大量的同龄人学生。爸爸应该鼓励孩子多认识朋友,最好是有礼貌,有素养,爱好学习的同学,这样的交往才能相互进步,相互鼓励。
在大城市里,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容易觉得寂寞,自然更重视友谊。这个时候,爸爸就不要添油加醋,说“你的同学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一定要考赢他”或者“不要老是和同学玩,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和爸爸有代沟,以后更不愿意沟通了。
6、爸爸不要只关注学习
有些家长回到家,对着孩子说不出什么话题,每天就反反复复问:“作业写完了没有?考得怎么样?上课难不难?”这样爸爸不累,孩子都累。孩子更喜欢爸爸能关注更多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班上有没有发生好玩的事情,最近有什么活动,甚至邀请孩子去看电影看演出,都是一种美好的交流。
如果爸爸忍心让孩子把学习当作一切,那么孩子变成了书呆子,就完全是你的责任了。
7、爸爸要尊重孩子
很多时候,爸爸会把孩子当做小屁孩,觉得他就是一个软弱的个体,时不时打趣几句没问题。这是绝对错误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更何况孩子。千万不要在孩子同学面前或者公众场合嘲笑或贬低孩子。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例,外人对爸爸说“你的孩子成绩真好!”结果爸爸不是点头,而是摇着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这孩子什么都不会,只会学习。”那么,孩子听了心里会好受吗?
聪明的爸爸会说:“恩,他就是爱学习,这点我要表扬他!”那么,孩子绝对会在心里为您的话语而鼓掌!
8、爸爸要赞同孩子的理想
孩子容易脑洞大开,对未来充满想象。一会儿想当白衣天使,一会儿想当飞行员,一会儿想当冒险家,一会儿想当面点师……不管如何,爸爸应当赞同孩子的理想,告诉他每个行业的职责,让孩子了解更多知识。而不是拒绝孩子的想象,把孩子打击回现实。
爸爸们,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教育的失败。你是孩子离不开的人,这是每个父亲值得骄傲和幸福的事。行动起来!放下你的手机,离开你的电脑游戏和酒桌饭局,好好陪陪孩子运动、玩游戏、听他诉说…你会发现,孩子对你的崇拜和你带给孩子的快乐是母亲无法给的。
对照一下,以上8条好爸爸标准,你做到了几条呢?做到了四条以上的爸爸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吧!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错!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关系的建立,只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15分钟便足够!
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跑神,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固然这些都存在。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
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
在陪伴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还有,很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
方法还有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在那个片刻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不多,每天只要15分钟!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无论儿女,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天下父母都一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一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用心良苦,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其实是家长忽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如何搞好家庭辅导,建议必须坚持“三不”。
一、不当监工,引导孩子自觉学习
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便常常坐阵监督,孩子稍一走神、玩耍,家长便呵 斥、批评、甚至打骂。其实,孩子走神、玩耍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不是靠“盯”出来的,而是在严格有序的训练中形成的。家长 在辅导孩子时,首先要提出学习要求,让孩子心中有数。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孩子按规范要求去做。特别是孩子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家长要及时排除对 孩子学习习惯可能带来的干扰,坚定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不当帮工,鼓励孩子独立学习
现今的家庭辅导,大多集中在孩子们作业的解难答疑上。当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时,家长大都帮助解答,并不厌其烦地讲给孩子听,直到孩子 听懂、会做为止。精辟、透彻的讲解,固然能使孩子恍然大悟,但往往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积极创新的机会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依 赖心理,很少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三、不罚苦工,促使孩子愉快学习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是非常高的,为了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在学校、社会大力提倡“减负”的情况下,一些家庭怕“减负”影响孩子的成绩,纷 纷“加负”,各类教辅图书市场火爆便是证明。在书山题海面前,孩子成了做题机器,整日生活在枯燥乏味、苦不堪言的题海中,其结果是渐渐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 趣,甚至厌学,其实,孩子学习是有选择性的。他有兴趣的,就接受;没有兴趣的,他接受不了。西方国家的小学生之所以能写出洋洋万言的“我怎样看人类文 化”、“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太空去旅行”等个人研究报告,是因为这些创造性的作业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之后有一种成就感。兴趣是孩子探求 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只有使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保持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孩子学习主动了,学习效果便能提高;反之,学习就被动,而且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孩子的教育很关键,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前提下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以有效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涵妈以后决定多写写涵妈教育孩子的误区,也就是自认是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以时刻提醒自己,改正错误的方法,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成长!
前晚涵宝如往常一样,睡觉前画画,这些日子以来画的都是大同小异的‘美洋洋’,教她别的,她就不画了。也罢,顺其自然吧。涵宝画完画,涵妈让涵宝写数字。也许有段时间没练习了,之前从1写到5的涵宝,竟然只会写1、2了,3都忘了怎么写了。涵妈手把手的教了二遍,让涵宝写给涵妈看,涵宝乱写了一个,涵妈生气地说,现在3也不会写了是吧?你太让妈妈失望了...
涵妈当时的样子又急又气的,把涵宝吓的更不敢下笔了。涵妈见涵宝笔尖放在纸上,就是不肯下笔,更是生气了。一边大声地说,你在怕什么,快写啊,写个数字有什么怕的,写错了没关系,再重写就是了,快写!涵宝就是不下笔,一边哭一边说要小便。涵妈当时正气头上呢,于是让她写好一个3再去小便,涵宝就是不写,一边哭一边说要小便。涵妈当时气的差点动手打涵宝了,因为知道要小便的事并不是她本意,是涵宝想以此转移注意力,曾经也为写数字这样过。于是涵妈叫来涵爸,知道再那样下去,肯定会打涵宝了。
涵爸进来教涵宝,涵妈坐到外面看电视(其实目光在电视上心却在房间)。听到涵爸说涵宝,你为什么哭呢?写字的时候就乖乖的写,错也没有关系,再写一次就是了...过了一会儿,涵爸高兴地叫涵妈进来,‘快来看,你宝贝写的3真漂亮’。涵妈当然一个箭步地跑进去看,果然写的错。
涵妈进来的时候,涵宝用很可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妈妈你还不安慰一下我。涵妈的心突然疼了一下,过去搂着涵宝,细声地跟涵宝讲起了道理。
涵妈:你乖乖的写字妈妈不会生气的对不对?
涵宝:对,我以后再也不要惹妈妈生气了。
涵妈:会写字的小孩聪明吗?
涵宝:聪明。
涵妈:不会写字的小孩聪明吗?
涵宝:不聪明。
涵妈:那你以后不要学写字了好吗?你就做个笨小孩算了。
涵宝:我不要做笨小孩,我要做聪明的小孩,明天我要学写4、5、6...
涵妈:我们要不怕写错,写错了没有关系啊,再写一遍改正过来就是了,如果总是怕写错,那么永远都写不会了对不对?你想想3多简单啊,就像画个耳朵那么简单。
涵宝:对,知道了,妈妈。
于是涵宝接着写了好多个3,写的都很不错。写完我帮她脱衣服睡觉时,她嘴里还念着,妈妈,明天我放学后要写4对不对?4就是这样写的,边说还边用手比划着。听着涵妈心里又一阵疼,多乖的孩子啊。
PS:涵妈觉得,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齐心协力。就像涵妈,如果当时在很生气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而这时换涵爸来教育,效果就不一样了。
教育孩子不能用逼的,不能用骂的,不能用吼的,更不能用打的。孩子要经常鼓励与激励,才会越来越自信。当然说很容易,做则难,教育孩子永远是门很大很深的学问,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晨间接待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它却处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首位,可见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幼儿一日愉悦情绪开启的重要时机,也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宝贵契机。
下面从幼儿、家长、安全三个方面聊聊幼儿园教师在晨间接待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幼儿篇
1.教师应面带微笑,主动与幼儿问好,培养其礼貌意识
微笑是一种魔法,可以带给家长、幼儿好心情。幼儿也会深受教师美好的心情的感染,老师的微笑就是对TA最好的爱。
当幼儿不好意思与老师主动问好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与幼儿、家长问好,幼儿自然而然会去学习。
2.主动拥抱幼儿,温度可以拉近距离
对于性格腼腆的幼儿,教师可以热情的给与TA一个拥抱,可以缓解其紧张的心情,并传递给TA“老师很喜欢我”的信息。
3.细心观察,耐心引导
晨间接待时除了教师的精神状态外,简单的语言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情绪愉悦的幼儿,可以简单对话:
① “昨天放学后有发生有趣的事情吗?”
“妈妈带我去公园了!我和好朋友一起在小区里玩游戏了!”
这些好玩开心的事情能让孩子心情愉悦,顺利开启美妙一天。
②“我昨天看见你滑滑板啦,真厉害!”
“你昨天晚上帮助妈妈做家务了,很能干吆!”
这些话语可以让孩子感到老师和自己的生活有关联,老师很关注自己,会很开心哒。
这些信息来源可以是家长的朋友圈,也可以是早上和家长的简单几句话:你关注我,你喜欢我,孩子的快乐很简单。
③“今天有想好去哪个区域游戏吗?”
一个小小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带有思考,带有期待的开始新的一天。
对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在向家长问明原因之后给予安慰转移其注意力,进行情绪安抚。
① 利用幼儿在玩的玩具进行转移
例:有孩子抱着娃娃玩偶哭的梨花带雨,教师可以微笑打招呼后,温柔的问孩子:“这是你的朋友吗?真可爱!”,或者“你的娃娃叫什么名字呀,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再或“你的娃娃我认识呢,我有一个关于它很好玩的故事,你要听吗?”
情绪波动的孩子带的玩偶大多数都是TA最喜欢的或是最有意义的,抓住重心,一击即破。
②主动问好,告知有好朋友在等TA
新入园幼儿多会有明显的分离焦虑症,后期情绪不稳的幼儿大多是想和爸爸妈妈们撒撒娇,所以,寻找一件感兴趣的东西便可转移其注意力。例:
“早上好,你来了呀~你的好朋友在班里等着你一起去美工区画画呢!”(看幼儿的兴趣,例如去建构区搭建动物园等)
③ 问明原因,帮助解决
例如因起早没睡醒大发脾气。“没关系,待会你可以会班里休息一会儿,中午我们早点睡,多睡一会儿。”
例如家长没有给带玩具而苦闹。“没关系,家里的玩具我们不能带到幼儿园,但是这里也有很多好玩,今天我们一起玩xxx的游戏吧!”
家长篇
1. 教师可简单询问幼儿在家表现情况
① 情绪较为波动的幼儿,教师要多问几句。一是可以了解具体情况,便于情绪疏导,二是家长也可感受到教师的用心,对孩子的关注。
② 前一天有特殊情况的幼儿,教师要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状态表现等内容。不仅使教育具有连续性,也是将问题彻底解决的主要环节。
③ 对于不经常接送孩子的家长,教师可与家长简单反馈孩子近期的表现。因为教育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参与,更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2. 耐心倾听家长的嘱托
热情地向家长征询是否有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对家长的要求明确回应等。
安全篇
1. 观察衣着和仪表
看看衣着是否合适,并与家长交流尽量给孩子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不穿紧身牛仔裤、纽扣裤子),便于幼儿活动游戏。
尽量不穿带子很长的卫衣,避免缠、勒。
不穿拖地长裙,不便活动。
不带贵重饰品,避免损坏和丢失。
2. 晨检
一看: 幼儿面色和精神状态、幼儿咽喉、腮部有无异常;
二摸:幼儿的额头、手心,了解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要测量体温。
三问:向家长或幼儿了解当日身体健康情况。若带药来园的幼儿,要问清楚是什么地方配的药,及时做好“三核对”工作:即核对姓名、药名药剂、用药时间和方法,并请家长做好委托吃药的签名记录。
四查:检查指甲,观察身上、脸上有无伤痕虫咬迹象,如有,向家长问明原因;检查孩子的口袋是否有尖锐或危险物品,给幼儿带来危险的玩具零食等物品请家长带回,并告知家长以后不能携带。
如果的家长压力都比较大,生怕自己的宝宝输在起跑线上,跟风一般的给宝宝报各种学习班,从小培养宝宝各种特长各种兴趣爱好。这种跟风似的报班行为使我们的特长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
什么是特长教育的误区?
首先,贪多跟风。一些家长总是盲目的让孩子多学东西,感觉多学东西总是没坏处,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学美术,周六学英语,周末学奥数,弄的孩子焦头烂额不堪重负,现在的孩子们一个个比大人还忙,孩子们在学校有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学习任务,放学后或者周末还有家长们布置的特长班任务,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报班太多容易让孩子们精力分散,不能专注于一项,最终都是半途而废。
其次,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有些学习班都是家长一厢情愿报的,根本考虑孩子是否喜欢或者适合。
如何走出误区?
首先,家长应该改变观念。特长教育其实是在更好的发展孩子的某一方面特长,不是去硬培养,更不是让孩子去挣得一个光明前程的手段。
其次,还应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且课程的安排应该张弛有度,不要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
选择特长教育的方法
由兴趣出发。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事半功倍的去学。
制定合适的目标。不盲目制定目标,更不可制定过高的目标。要难度适中,循序渐进。
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遇到困难家长跟孩子一起解决,不轻易放弃。
教育固然重要,更要选对方法,特长教育尤其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经验交流] 牛娃妈妈帮帮忙之:我把孩子送进益中,就靠这些法宝!【一】
一些家长朋友常常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没有耐心,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
如今社会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孩子们从小接触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们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很小的困难就放弃,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没办法顺利完成一件事。
我们先来了解缺乏耐心的孩子会出现的3种后果:过度的暴力性、依赖性和散漫性。
暴力性
这是缺乏耐心儿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大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可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
依赖性
遇到稍稍困难一点的问题,便失去独自解决问题的意志,转而向他人求助,这种依赖性会使孩子的意志渐渐薄弱。
散漫性
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看起来态度散漫。玩玩具的时候,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都不能坚持下去。
如果孩子一直缺乏耐心,很不利于未来的学习、成长,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为了培养孩子的耐心,父母们应该这样做:
1、言传身教
父母首先要学会耐心,才能让孩子有耐心。如果父母性子急躁,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绪问题。
2、勿包办代替
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全权代劳,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坚持运动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运动有无与伦比的功效。让孩子确立可行的目标,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
4、给孩子有限的玩具与图书
不要一次给孩子很多玩具或图书。如果给了太多,孩子应接不暇,就会只满足于它们带来的新鲜感,而没有耐心去探索每一个玩具与每一本图书。
5、参与团体游戏
与单独玩相比,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耐心,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6、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目标
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立目标,并帮助他们最终实现。孩子最好要反复说出自己的目标,通过这个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坚守承诺,从而产生坚强的意志。
7、让孩子专心去做一件事
要尽量避免孩子一心两用,比如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这些行为要尽量杜绝。
8、让孩子独自看书,独自学习
很多家长喜欢在旁边陪着孩子学习,以为这样一方面能帮孩子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可以监督孩子是否用心。但这样孩子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9、不要打断孩子
如果孩子在专心地做一件事,不要随意打断孩子。如果经常打断孩子,孩子在以后做事情时就会担心被人打断,从而不敢专心。
10、对孩子说话不要反复强调
对孩子说话不要重复说,很多妈妈总是担心孩子没听见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如果总是反复说同一句话,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细心听其他人讲话了。
掌握以上这些方法,孩子做事没耐心的问题就会渐渐得到改善。
家园共育《教育孩子的黄金原则,你做到了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小熊你长大了吗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