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化的爱是隔靴挠痒

03-25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式化的爱是隔靴挠痒”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这样的人一般内心有一种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样用行动来帮助孩子,也不去修炼自己,使自己找到真正的心灵深处的爱,而是用大脑想象出一种爱的模式,需要用的时候就把这种模式照搬出来。

一般人很难通过自己创造出这种假爱的模式,多数是受一些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影响加上家长自己的想象,酝酿出一种概念式的爱。这种爱是可以被表演的,当一个母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爱的母亲时,可能就会寻找这种感觉。这样的母亲一般都由于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或者认为自己不能自然而然地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心力不足,没有力量再去爱孩子,而用一种公式化的爱来驱除自己的恐惧,使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在爱孩子了。

一位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劳,在夫妻的关系中,先生又不能用爱给她足够的力量,所以她无法在回到家后获得舒适的爱和深厚的关怀来补充自己的能量。因为觉得自己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这样的状态,同时对自己成天这么忙碌没有更多的心力和时间给孩子而感觉到愧疚,于是这位母亲决定每天拿出40分钟来陪孩子玩,给孩子以爱。

一脸疲惫,一脸烦燥地走到家门口时,这位妈妈会挺起胸,让笑容回到脸上,然后走进家门。看到孩子正在那里玩耍,爱的感觉一下涌上心头,妈妈立即冲到孩子面前,用超级快乐和超级亲切的状态对孩子说:哇,宝贝,妈妈回来啦,你在玩什么呢?然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开始欣赏起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创造出那么有意思的游戏,看上去孩子要比刚才一个人玩耍时快乐得多,情绪也高涨得多了……

时间到了,妈妈该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就告诉孩子应该去找某某,妈妈要去做某事不能陪你玩了。这时孩子就会非常失落,就像被惹起了馋性又吃不到东西的那种人,内心会感到非常委屈和悲凉。不满和不愉快慢慢积压在心中的孩子,以后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会找机会发泄情绪和胡闹,或者软塌塌的没有力量,不愿意自己工作,只等着妈妈回来跟妈妈一起玩。

实际上这个妈妈用孩子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使自己良心不再受到谴责,却剥夺了孩子担当主角的工作,使孩子配合自己,而且不满足孩子对兴趣游戏的需要。这样的爱是索取的爱,这样的家长是索取者,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利用孩子。使用这种爱的家长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种是觉得自己工作很忙或者长期工作在外,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而心存内疚想尽力地弥补孩子。

一种是认为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内心找不到真爱,并且发现自己身上有跟爱的概念相违背的模式,担心暴露出来会伤害孩子。虽然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淑女,很温柔可爱,但发起脾气来很泼,很刁,却不想让孩子知道这种状态,就会做作出自己是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一种是从小比较矫情,习惯于矫情和做作。自己把自己的形象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娇滴滴的、人见人爱的女生,内心总在完善自己想象中好母亲的形象,总把孩子作为配角,让孩子帮助自己完成一位好母亲的形象。这样做的母亲一般都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从而用好母亲的形象来驱除自己的恐惧。这样的妈妈非常会爱孩子,把爱表演显示得非常清楚,但这不是从本质上爱孩子,孩子不会接受到爱。

如果孩子不能从这些爱中获得真正的心灵涵养,就会像隔靴搔痒,使孩子感受到烦躁和不满足,于是孩子精神空乏,没有心力,表现出不断索取爱或物品的行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哭泣。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隔辈爱”别加“溺”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对于家教有颇多的感慨。祖辈对孙辈的教育,父辈对子辈的教育差距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年轻的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清净,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将宝宝送给爷爷奶奶,中国式的“隔代亲”的教育弊端出现了:周一,托班新来了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宝宝。宝宝适应环境很快,刚来园第一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就会独立吃饭,独立午觉,而且不哭不闹,非常快乐。孩子是奶奶送来的,每次老师请她放下幼儿就离开,但是奶奶不是在教室里缠绵着不舍得离开,就是站在门口张望、监听或是到监控室擦眼抹泪的观察。在下午接孩子的时候,当着老师和幼儿的面说:“老师啊,吃饭时,你得喂喂孩子,要不他吃不饱的。睡觉时你得搂着宝宝,摸摸他、拍拍他,要不他睡不好。”看他这么大年纪,又没有多少文化,老师与她进行了沟通,但是比较困难。

第二天,聪明的宝宝哭着拒绝吃饭,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吃饭了?前几天你自己吃得很棒的!她学着奶奶的口吻说:“老师,你得喂喂宝宝,要不他吃不饱。”午睡时他坐在小床上就是不肯睡,老师说:“宝宝,你前几天睡觉睡的很好啊,今天怎么不睡觉了”他又重复着奶奶的话:“老师,你得搂着宝宝,拍拍、摸摸宝宝,要不宝宝睡不好的。”听着这稚嫩的声音,老师真是哭笑不得。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他会很敏锐的捕捉到家长对他的溺爱的信息,从而想出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条件,使用“有效”方法,达到自己淘气目的。

广大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在我们给子女尽义务,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要注意爱的方式,切记隔辈爱加“溺”。

幼儿的“社会化”行为是喜是忧?


最近,在浏览一些幼儿教育论坛时,发现有一个话题讨论很热烈,说的是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用食物玩具去“巴结”老师,或者去讨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师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这种“社会化”行为既好笑又担忧。好笑的是孩子竟然这么会耍“小聪明”,担忧的是孩子的这种“社会化”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

一些参与讨论的“准专家型”的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讨好”行为,一方面是其受社会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自然的现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

幼教专家认为,幼儿行为过早“社会化”,大背景是社会环境,关键因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诸多不利:

一是不利于幼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过早让孩子接触社会行为,会让孩子的人生观过早染上“金钱至上”的色彩,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交往的过早“社会化”,无助于引导孩子学习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过于功利化的社会交往,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对孩子的“功利”交往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将不利于其成长。

如何引导幼儿学习交往走上一个正途?

专家认为,应该多方面下手,以期起到根本的引导作用:

家长首先要以身做则,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引导孩子的言行。的确,幼儿在幼儿园的“行贿讨好”行为有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一些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以社会阴暗的一面说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为中毫不忌讳地进行“厚黑”行为,这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行为判断标准。

因而,家长日常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现,另一方面则更要以正确的言行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社会交往意识。

其次,要注重家园共育的作用,如发现幼儿“功利”交往行为有强化的趋势,家长一定要注意和老师相互配合,要注重幼儿园正规教育。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比家长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更为有效。只有家园共同下功夫,才能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社会交往观。

艺术化应对“爱问宝宝”


新手爸妈们经常被小朋友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难倒,不知道如何应对:“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为什么照相机会照相?”“世界上有多少个星球?”……专家提醒家长:不恰当地回答孩子的提问,不仅让孩子遗憾地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还有可能打击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记者观察:

孩子爱发问,家长常犯难

每个家长可能都遇到过“爱问宝宝”,成长中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常常揪住每一个他能想到的问题问个不停。孩子的提问是张口就来的,但提供适合的答案就没那么容易了。近日出版的《小豆丁大问题》一书提出这样一个现象,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被孩子的提问给“难”倒了,而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的反应则不一而足:

回避: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妈妈,为什么你的‘奶袋袋’那么大,而我的是平的呢?”“妈妈,为什么你的屁股出血了?”被女儿问到这些问题,阿清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生怕女儿“变早熟”,赶紧转移话题:“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要不就是“这些问题小孩不用管”。阿清私下里赶紧把自己的一干卫生用品藏好,生怕又被女儿“逮到”。

担心:“你的情人是谁呀?”——“我家小孙女才两岁,整天围着电视看个不停,而且连国家主席、总理是谁都知道了。可她也在电视里知道了‘情人节’,问我说,‘奶奶,今天是情人节,你的情人是谁呀?’搞得人哭笑不得。”谈到小孙女的“火爆提问”,陈奶奶感到很担心。“孩子这么小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是早熟啊?”

抓狂:马不停蹄找答案——“我快让孩子给累坏了。”Rock说,现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应付孩子的提问。“儿子虽然刚满四周岁,可是几乎所有他看见的东西他都要问个子丑寅卯出来,比如‘为什么我不能去女厕所?’‘为什么汽车能跑?’‘我能不能去太空’等等。”

“每次儿子一问问题,我就恨不得立刻变成他的google,给他最及时周到的资讯。所以真是累啊,每次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我都赶紧去帮儿子找答案,然后绘声绘色地转述给他。我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爸爸。只是有时候觉得被那些应接不暇的新知识搞得有点抓狂了。”

不耐烦:“孩子真罗嗦”——面对女儿“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的问题,黄先生觉得难以回答,可女儿又偏偏一再追问,黄先生只好说:“女孩子不能问这个问题。没有就是没有,有什么好问的,真罗嗦。”

不经心:不假思索给答案——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打听”生孩子的问题,尤其喜欢打听生孩子是否很痛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至今还“心有余悸”的程蓝不假思索地对孩子讲出了当时的感受:“那滋味,真是别提了。等到那时候你就知道了。简直疼死了。”

专家意见:

艺术化应对“爱问宝宝”

面对一直问个不停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郑福明表示:“心理学研究表明,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家长应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生活,关心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并且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智力需求。”专家认为,“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头脑灵活、充满童真、愿意用心与孩子沟通的好爸爸好妈妈,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醒目父母。”专家建议家长艺术化地应对孩子的提问:

接纳孩子的问题

孩子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烦躁和训斥孩子。如果以不耐烦的态度去打发孩子的问题,只会更加刺激他的“求知欲”,让孩子陷入另一种不恰当的求解方式。

“如果父母正忙于做事,可以告诉孩子‘过一会儿告诉你’;或暂时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给孩子解答。”

回答问题不需“包办”

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审、儿童文学作家刘小玲认为,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地以“帮助孩子解答问题”为荣。“我儿子现在上初中了,他小时候就非常爱问问题,那时候我就觉得,‘当家长的一定要帮助孩子解答问题’,所以不停地、细致地帮儿子找答案。可是现在我儿子发现他自己的自学能力明显不如班里的很多同学,我们一起分析了原因,觉得这跟我一直帮他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一定要警惕好心办了坏事。帮孩子细心找答案就是这样的情况。”刘小玲认为,非常细致的知识,父母也不一定知道,家长可以间接引导孩子到书本里寻找知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查字典、看书的习惯,这样将来遇到疑难问题就知道如何自己去找答案了。

变晦涩为生动

回答孩子的提问,要有“把晦涩变生动”的艺术。父母如果从自己的角度,而非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来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往往听不懂。因此,父母应尽量运用明白易懂的语言,以拟人、比喻、观察实物、实际操作及列举生活中实例的方式加以回答。

比如回答“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把女孩子的特有身体器官称作“小平平”,告诉孩子“小鸡鸡”和“小平平”都是身体里很隐私的部分,不可以露出来让别人看到,也不可以偷看别人的。

给孩子思考空间

面对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父母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回答,太复杂的答案小朋友未必明白,还不如给孩子点想象空间,允许他们做一次天马行空的回答。有时则可鼓励孩子在自己的不断操作中寻求答案。

“小朋友最喜欢帮家长解决问题了。”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适当地反问孩子。当孩子问“为什么”时,反问“你觉得为什么?”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反问时要启发、引导,问题的难度要适宜。还可以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叙述所见所闻。

爱孩子是无条件的


父母生儿育女,自然就有了爱的责任。而爱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有了这样高远的想法,对孩子一时的得与失不会太过苛求,而是将爱心变成诚心与耐心,陪伴孩子在坎坷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向前。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

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期间,晚上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说:“老爸,你可要有点儿心理准备啊,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这段时间你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一定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分析,不就行了?”

我说得很轻松、平静,女儿焦急的情绪也平复了一些。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能考好?可是如果这时我一味责备,结果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与不安,还能有什么效果?再说,女儿已经尽力而为了,我没有理由怪罪她了。

回到北京,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老师,他们分别仔细分析了试卷,一点点帮助女儿认识和理解。这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所以,爱孩子,既要用心去爱,也要用脑去爱。

教宝宝控制情绪的公式


导读:让孩子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是人生的基础课,要比多认些单词、多学点算术更重要。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友人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

奥斯丁上学没多久,父母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马上就会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像主人一样与客人握手,还要说一句“见到你很高兴”。坐车的时候,他还会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带。这些当然都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的。

奥斯丁的母亲认为,让孩子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是人生的基础课,要比多认些单词、多学点算术更重要。后来,我又看到奥斯丁从学校里带回的一张漫画。那张漫画的上方写着“保持镇静”几个大字,下面是一道公式:1+3+10=镇静。漫画中有个大头娃娃在讲解这个公式,“1”是告诉你自己,“要镇静,放松!”;“3”指的是深呼吸三次;“10”的意思是“开始慢慢地从1数到10”。画的最下方写着“保持镇静使我能够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奥斯丁的母亲告诉我,这是学校里老师讲“自我控制”时发的,老师要孩子们在生气的时候按着这个公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我控制”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成年人的话题。而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它其实已经成了一个重要内容。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公式化的爱是隔靴挠痒》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