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社会化”行为是喜是忧?

04-18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的“社会化”行为是喜是忧?”,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在浏览一些幼儿教育论坛时,发现有一个话题讨论很热烈,说的是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用食物玩具去“巴结”老师,或者去讨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师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这种“社会化”行为既好笑又担忧。好笑的是孩子竟然这么会耍“小聪明”,担忧的是孩子的这种“社会化”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

一些参与讨论的“准专家型”的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讨好”行为,一方面是其受社会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自然的现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

幼教专家认为,幼儿行为过早“社会化”,大背景是社会环境,关键因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诸多不利:

一是不利于幼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过早让孩子接触社会行为,会让孩子的人生观过早染上“金钱至上”的色彩,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交往的过早“社会化”,无助于引导孩子学习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过于功利化的社会交往,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对孩子的“功利”交往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将不利于其成长。

如何引导幼儿学习交往走上一个正途?

专家认为,应该多方面下手,以期起到根本的引导作用:

家长首先要以身做则,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引导孩子的言行。的确,幼儿在幼儿园的“行贿讨好”行为有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一些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以社会阴暗的一面说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为中毫不忌讳地进行“厚黑”行为,这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行为判断标准。

因而,家长日常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现,另一方面则更要以正确的言行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社会交往意识。

其次,要注重家园共育的作用,如发现幼儿“功利”交往行为有强化的趋势,家长一定要注意和老师相互配合,要注重幼儿园正规教育。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比家长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更为有效。只有家园共同下功夫,才能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社会交往观。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幼儿自立和社会化


宝宝出生后,就在不断地学习适应周围的环境,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为了发展正确的社会行为和自我帮助的技巧,宝宝需要许多帮助和指导。当宝宝学会走路后,你可以每天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培养他良好的习惯,例如让他协助你摆桌子、扫扫地。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他会逐渐懂得责任与义务,懂得尊敬他人及他人的劳动成果。

良好行为举止的习惯是生理成熟和重复训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宝宝表现出良好行为前,你应该反复地对他进行言传身教。最终,只要跟他说一两遍,他就可以回忆并再现学过的良好行为。

家长应该教育宝宝怎样与别人打交道,告诉宝宝哪些行为会被社会接受。父母应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并尝试建立友谊。

同情是对他人产生怜悯之心并能够理解他人感情的一种情感。宝宝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同情心。例如,当你的宝宝还是婴儿时,他在看到或听到别的婴儿啼哭时也会哭。当然。同情心的具体表现形式会随发展阶段不同而有差异。

对于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早期儿童来说,他会为其他人的疼痛而感到痛苦。所以,他会试图去主动帮助他人,此时他们普遍的反应是寻找自己的妈妈,并让妈妈去帮忙。2-3岁的宝宝,开始认识到那个遭受痛苦的人是与他没有联系的另一个人。到4、5岁时,宝宝会开始出现一种另外一种同情心,例如,如果其他小朋友受到家长的责骂,他会为小朋友感到困窘,也能感受到朋友所经历的痛苦。

通过让宝宝了解他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你可以帮助宝宝发展同情心。在解决问题和危机的过程中,父母起着重要作用。在给宝宝提供可依赖、可预知并充满爱意的环境的同时,也为宝宝发展信任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宝宝会在信任感的基础上,学习建立牢固的友谊。当然,也不要忘记告诉宝宝潜在的危险,比如应该怎样对待陌生人等。

球球留学归来的喜与忧


我接触过很多出国留学的孩子,课业成绩不存在任何问题,语言关却是实实在在的困扰,有的即使进了大学,却很难毕业。这也是我当初把球球送走的初衷。

我一直认为留学的概念绝不是指初等教育,而应该是有文化的人的再教育过程。只有10岁的球球无法形成这样一种知识体系、判断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虽然有姑姑的照顾,虽然没有经济压力,但是为了我的孩子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我还是让他回国了。回国后的球球发生了很多可笑可爱的故事。

球球回到原来的学校和班级学习,刚开始我有些担心他跟不上。经过几次测验,球球的数学成绩很不错,我想可能是学习奥数的作用,而且小学的课程还是相对简单的。语文成绩就差一些了,虽然在澳洲姑姑每天要他读一篇童话,但还是有许多生字不认识。

最让球球有成就感的就是英语课。原来学校有外教课,球球不喜欢,说外教说的英语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听不懂。这次回来后如鱼得水,和外教老师一唱一和地聊起来没完,还和同学说:这才是纯粹的英语。。。。学校经常有一些外事活动,球球就担当了小主持人和小翻译的角色。大家的赞扬和羡慕让球球对英语愈加热爱,看原版的电影、电视,唱一些英文歌成了他的最爱,还主动提出要去新东方外教班学习。。。看着那小小的身影混迹在大他五、六岁的同学之间侃侃而谈,让我深有感触,赞美不仅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澳洲学校的教室都是很干净的木地板,孩子们进教室会把鞋子脱在外面。当初在澳洲时,球球经常穿着鞋就跑进教室,现在回到国内,又经常把鞋脱在外面进教室,引得同学大笑,白色的袜子也经常变成黑的。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还是偶有发生,成了年级的笑谈,同学们还给球球起了个“赤脚大仙”的外号,现在说起来球球还很不好意思呢。

中午吃饭老师会把饭打好,发给座位上的学生,这在国内是司空见惯的,而在澳洲都是要孩子们自己做的,每人一天轮流值日,包括检查每个同学是否将饭吃干净、把饭盒和纸巾送到校外的餐车上。所以每次午饭球球都很踊跃地做这些事,为此还当上了班里的生活委员。

还有就是课堂纪律,本来球球就是个好动的性格,在澳洲老师却总说他不够活泼,鼓励他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上课的时候也可以说出自己想做的事。回到国内,球球还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完全不顾及课堂纪律,高兴起来还会拍着桌子唱起来。。。老师刚开始还考虑他在国外养成的习惯,到后来在球球的带动下,整个班的孩子都会大吵大叫,气的老师连续两次把我从公司叫到学校,一通狠批。球球很委屈地看着我被老师训,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行为,澳洲老师会很慈爱地夸奖他,在国内不仅横眉冷对,还要连累妈妈。。。他的疑问我无法回答,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年的留学经历对我的球球是福还是祸。。。

记得当初球球的澳洲老师开玩笑地说,只有中国家长要求给孩子留作业,别的家长来问的都是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开心一点。听了这话,我无言以对。

在澳洲,我经常看到不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在美丽迷人的海滩、野生动物园、植物园里,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学生们手里拿着纸和笔,他们不时蹲下来看所观察的对象,不时在小本上写着什么。别人告诉我,这就是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呢。至于图书馆和博物馆,更是孩子们经常去的地方。球球最高兴的就是背上水和面包,拿上纸和笔,到郊外和博物馆去“玩”。回到国内后,球球的这个爱好只能由我来满足,每个假日,不管刮风下雨,我和球球都会奔走其间。一个科技馆球球就去了十几次,最后我都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了,可他还是乐此不疲,这个习惯延续至今。

球球回国后曾自己做过一个名叫《我的故乡是中国》的PPT文件,说是要寄给澳洲的老师当礼物。我当时惊讶于这样天大的题目是一个10岁孩子能完成的吗?他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呢?

一个星期以后,球球的文件做好了,还特意打印出一本十几页的小册子。一翻,里面的内容可真的不少!从五千年前的中国象形文字到今天简化汉字,从九曲黄河到长城内外,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地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还分析了中国的文化和澳大种亚文化的差异,最后还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好一篇热闹的文章!虽然稚嫩但很是流畅,相信这是儿子花了很多时间从网上搜出来、到图书馆里找出来的。文件的最后,还列出了参考目录,说明他所知道的祖国文化是从哪几本书参考来的。

这本小册子让我激动也让我欣喜,我知道我的球球不仅能鱼更善渔矣!

公式化的爱是隔靴挠痒


这样的人一般内心有一种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样用行动来帮助孩子,也不去修炼自己,使自己找到真正的心灵深处的爱,而是用大脑想象出一种爱的模式,需要用的时候就把这种模式照搬出来。

一般人很难通过自己创造出这种假爱的模式,多数是受一些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影响加上家长自己的想象,酝酿出一种概念式的爱。这种爱是可以被表演的,当一个母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爱的母亲时,可能就会寻找这种感觉。这样的母亲一般都由于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或者认为自己不能自然而然地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心力不足,没有力量再去爱孩子,而用一种公式化的爱来驱除自己的恐惧,使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在爱孩子了。

一位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劳,在夫妻的关系中,先生又不能用爱给她足够的力量,所以她无法在回到家后获得舒适的爱和深厚的关怀来补充自己的能量。因为觉得自己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这样的状态,同时对自己成天这么忙碌没有更多的心力和时间给孩子而感觉到愧疚,于是这位母亲决定每天拿出40分钟来陪孩子玩,给孩子以爱。

一脸疲惫,一脸烦燥地走到家门口时,这位妈妈会挺起胸,让笑容回到脸上,然后走进家门。看到孩子正在那里玩耍,爱的感觉一下涌上心头,妈妈立即冲到孩子面前,用超级快乐和超级亲切的状态对孩子说:哇,宝贝,妈妈回来啦,你在玩什么呢?然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开始欣赏起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创造出那么有意思的游戏,看上去孩子要比刚才一个人玩耍时快乐得多,情绪也高涨得多了……

时间到了,妈妈该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就告诉孩子应该去找某某,妈妈要去做某事不能陪你玩了。这时孩子就会非常失落,就像被惹起了馋性又吃不到东西的那种人,内心会感到非常委屈和悲凉。不满和不愉快慢慢积压在心中的孩子,以后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会找机会发泄情绪和胡闹,或者软塌塌的没有力量,不愿意自己工作,只等着妈妈回来跟妈妈一起玩。

实际上这个妈妈用孩子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使自己良心不再受到谴责,却剥夺了孩子担当主角的工作,使孩子配合自己,而且不满足孩子对兴趣游戏的需要。这样的爱是索取的爱,这样的家长是索取者,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利用孩子。使用这种爱的家长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种是觉得自己工作很忙或者长期工作在外,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而心存内疚想尽力地弥补孩子。

一种是认为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内心找不到真爱,并且发现自己身上有跟爱的概念相违背的模式,担心暴露出来会伤害孩子。虽然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淑女,很温柔可爱,但发起脾气来很泼,很刁,却不想让孩子知道这种状态,就会做作出自己是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一种是从小比较矫情,习惯于矫情和做作。自己把自己的形象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娇滴滴的、人见人爱的女生,内心总在完善自己想象中好母亲的形象,总把孩子作为配角,让孩子帮助自己完成一位好母亲的形象。这样做的母亲一般都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从而用好母亲的形象来驱除自己的恐惧。这样的妈妈非常会爱孩子,把爱表演显示得非常清楚,但这不是从本质上爱孩子,孩子不会接受到爱。

如果孩子不能从这些爱中获得真正的心灵涵养,就会像隔靴搔痒,使孩子感受到烦躁和不满足,于是孩子精神空乏,没有心力,表现出不断索取爱或物品的行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哭泣。

恐吓是一种夺爱行为


恐吓是一种夺爱行为“快吃饭,不然我就把巧虎的电视给关掉!”

“你要乖,要不我就不带你去公园玩!”

“你要是再这么哭闹,我再也不会让你去超市了!”

……

不想问大家,有没有和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是想问:有谁,没有对孩子这样说过?

这是我们大家都爱用的一招:恐吓。

不如此,我们实在拿顽劣不堪的孩子没招。

但是,我们可能是在花高价买暂时的安宁,花巨款买得的只是一根稻草。

恐吓之所以能有效果,是因为恐吓的内容中总是有剥夺。对孩子的剥夺越严重,恐吓就越“有效”。

而孩子最怕被剥夺的是什么呢?最爱的。

为了保全自己的最爱,孩子一次次地退让,内心积累越来越多的愤懑和不满。而这些愤懑和不满,终究会在某一个时机,“炸”出来。将亲子关系炸坏,更会让孩子对他人失去信任和安全感。

所以,想让我们的孩子更乖、更懂事,先从不恐吓开始。

可是,孩子不听话,一直瞎折腾,不恐吓恐吓,又能怎么办?

一、让他(她)承受自然后果。

我一直搞不清楚立界限与恐吓、惩罚之间有什么不同。所以,我只能这样区分:我要孩子承担的后果,和他的前一个行为有关吗?有关,就是承担自然后果,无关,就是恐吓或者惩罚。比如:

不吃饭,应该承受的后果是——饿。和看不看电视无关。

不去公园玩,原因应该是——不遵守安全规则。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而不是锁在家里不出去。

二、孩子无法承担的后果,想办法取得合作和理解。

确实,有一些后果我们舍不得让孩子承担。比如:天冷了,我们要给孩子加衣服,但孩子不肯。我们舍不得孩子受冻,更害怕孩子感冒生病。比如:孩子非要骑一辆他骑不了的大车子,我们劝过孩子了,但他不听。我们舍不得让他摔伤;孩子想吃上火的零食,吃多了让孩子咳嗽,我们舍不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想办法取得孩子的合作和理解。前提是我们得理解孩子。

关于添衣,用不着喋喋不休,也不必恐吓,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担心你太冷,想关心你,要是感冒就得吃药,这样可麻烦了。

关于小小人儿非要骑大车,可以理解孩子:你想骑这辆大车试试,但车确实太高了,让妈妈帮帮你。

我家**很爱用刀,我就每次都抱他起来:我们一起来切菜吧……

他还很爱吃薯片,我说:**,妈妈知道你爱吃薯片,但是吃得太多了会咳嗽的,现在妈妈只能给你两片。行吗?持久之后,我发现他想吃哪个零食,经常会问:妈妈,我可以吃这个吗?吃完一片,他又过来问:妈妈我还可以吃一片吗?大部分时间里,不同意他便做罢了。

三、给孩子立界限和亮底限。

我经常会给孩子亮出我最后的底限:你这样敲这个玩具实在太吵了,请你停止,如果我数1-5下你还没停,我一定会强行收掉它!

“你昨天把没喝完的牛奶倒在地板上,那明天你不能喝牛奶。哭闹也没用。后天才能喝。”然后我坚决执行。

无一例外地,当我们采取上述的措施时,孩子会有反应——哭闹。希望达到他们的目的。哭闹的时候,应该回应的是爱——因为哭闹就是因为有需求没满足,要玩具、要零食的需求,归要到底是爱的需求。我曾经领悟出一个办法,孩子哭闹的时候,“来,今天不打算给你买这个玩具,不过你来,让妈妈抱抱你”。用爱来取代孩子提的不合理要求,我觉得很有效。

孩子不够专注家长的行为是罪因


孩子不够专注家长的行为是罪因

在孩学习的时候缺少专注力,家长们可能就会抱怨了,但家长们是否想过或许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了呢?

干扰一:不给宝宝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让宝宝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或游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宝宝正在房间里读书,爸爸在一旁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宝宝在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玩具,奶奶在一边大声谈笑或看电视……试想,宝宝的注意力怎么能不被转移?一般在成人的陪伴之下宝宝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在此过程中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专注力,并能保证宝宝有兴趣参与这样的活动。

干扰二: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2岁的家家正在地板上专心拼积木。她把积木堆起来,哗地又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宝贝,喝水了”;一会儿“宝贝,饿不饿?”;一会儿“宝宝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了?”本来玩得好好的家家发起飙来……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写作业坐不住,不是吃东西,就是摆弄小汽车,一会儿又去偷看电视……看家家的案例就该知道原因了!当宝宝专注地玩的时候,你一会儿问要不要喝饮料,一会儿问饿不饿,试问宝宝怎么会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呢?宝宝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因此,你不分时机地关心、干扰宝宝,只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干扰三:提供给宝宝太多玩具

你若是以为玩具多、书籍多,宝宝就会很开心,就会增长很多知识,那就大错特错。当然,如果有你在旁边陪伴和指导,宝宝会有一定的收获;如果你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宝宝自己玩自己看,宝宝很容易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因为宝宝一般很快就会厌倦,并不断地换其他玩具。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形成了。

有目的的活动更容易集中宝宝的专注力。游戏开始时,你可以帮助宝宝选择,不要所有的玩具都堆在地上,宝宝一会儿玩一样,什么都玩不长,这样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游戏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玩具的多少,也不在于玩具价值的高低,而在于宝宝在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干扰四:玩游戏时过多干涉、强迫

星星在沙滩上玩沙堆游戏,他小心地用铲子挖着,把沙子送进小桶里,装入桶里的沙还没有洒在衣服上的多。可他一点不在意,不一会儿星星垒出了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妈妈从旁边走过来大叫:“怎么把衣服都弄湿了!”爸爸也来了:“儿子,你的房子怎么没有装门呢?来,爸爸教你,在这里留个小门!”“我不要留小门……”星星立即沮丧起来。

爸爸妈妈总是不经意间破坏宝宝在快乐中建立起来的专注力,用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瓦解了宝宝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教育小叮咛:请在宝宝需要的时候再出现。当宝宝沉浸在游戏中,请远远地陪伴他,以能给他安全感的距离为宜。不要对宝宝的半成品评头论足,当他希望你分享他的快乐时再和他分享。

干扰五:对待宝宝的重复不耐心

3岁的童童反复把杯子里的水倒进另外几个杯子里。他仔细观察着,发现这些杯子高矮、粗细各不同。有的杯子水刚满,有的杯子水刚好半杯,还有的杯子很小。妈妈在门口观察了半天,看到童童把水洒了一身,再也忍不住,立马制止童童。

宝宝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这种体验后,宝宝就像完成重大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其实,宝宝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的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这时,你不要去干扰他,让他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那么宝宝以后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

干扰六:缺乏耐心

动物园猴山旁,蒙蒙高兴地看着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不断催促着:“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小家伙不为所动:“我要看猴子!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着一边又开始催:“走啦,有什么好看的!”

很多时候不是宝宝缺乏耐心,而是大人提前丧失了观察的耐心。就像蒙蒙爸一样,总会从现实的角度去考量,如买了门票就要一次都看完或者天快黑了要尽快看,但是宝宝的专注力却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上。所以,当宝宝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你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他的蓬勃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宝宝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任性是孩子心理需求的行为表现


如果你家小毛头有着成人的思维,知道该怎么样跟你对话,那么,当你因为他的任性而责备甚至体罚他的时候,他一定会冲着你断喝一声:“任性不是我的错!”或许你会因此勃然大怒:“反了你了!任性不是你的错?难道是我的错?”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不想为你帮腔,相反,我只想站在小毛头的一边,直视着你的眼睛,认真而平静地对你说:“没错,宝宝任性确实就是你的错!”

我为小毛头帮腔也许加深了你愤怒的感觉,不过请你息怒,我们不必急着争辩,还是先来看一个宝宝任性的常见事例吧!

坚持进门顺序的豆豆

爸爸妈妈带着豆豆在外面玩得十分开心,可是回家的时候,小家伙莫名其妙地哭闹不休,闹得一家子都十分不愉快,原因是大家进家门的顺序搞错了。平时妈妈带豆豆从外面回家,都是妈妈用钥匙把大门打开,然后让豆豆先进,待豆豆进去以后,妈妈再跟着进入。如果还有奶奶一起出门,最后一个进门的就是奶奶。

但是,今天爸爸抢在第一个开了大门,并且第一个进了家门,于是豆豆不满意了,不停地喊叫着:“豆豆先进!豆豆先进!”爸爸退回来,让豆豆先进,看到豆豆进了门,爸爸随即迈步走了进去。没想到,豆豆又嚷嚷起来:“妈妈先进!妈妈先进!”爸爸有点不耐烦了,觉得豆豆太任性了,不治治唯恐惯坏了他。于是爸爸没有理睬她,坚持要在妈妈之前进门。豆豆使劲推着爸爸,非要把爸爸赶出去,让妈妈先进来。爸爸不仅没有退出去,反而在豆豆的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不娇惯?宝宝未必不任性

看了豆豆的事例,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想:只不过是进个家门而已,还非要分什么你我,算什么先后呢?凭什么就只有你豆豆能先进,凭什么就必须要按照某个顺序让事情往下进行呢?这不是任性又是什么?如果是脾气好的父母,可能会十分隐忍地、老老实实按照宝宝的要求重新来一次,而脾气不好的父母,或者不了解宝宝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父母,很可能就会像豆豆的爸爸一样,给宝宝一点颜色瞧瞧。

两类不同的处理方式自然就会带来不同的后果,不过,结果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顺着宝宝就会让他更任性,逆着宝宝就会让他更乖巧。相反却是反着个儿、拧着劲儿来的——第一类父母看起来是惯着宝宝了,但是宝宝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任性,相反随着一天天长大,他似乎越来越讲道理、越来越乖巧、越来越自信;第二类父母看起来似乎对宝宝要求很严格,一点惯他的意思都没有,可是他们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宝宝变得更懂事,却会让宝宝走入两个极端:一是宝宝把父母的呵斥和体罚当成家常便饭,似乎存心就在找机会激怒父母,享受这种不同寻常的痛苦待遇,二是宝宝被修整怕了,变得特别胆小怕事,凡事都要看别人眼色行事,不敢自己当家作主。

任性是宝宝发展的心理需求

这种出人意料的局面似乎很令人费解,但是,只要我们了解到宝宝发展的需求,就会明白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必然现象,它们只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式”。就像上述事例中豆豆的表现,这只是宝宝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秩序敏感期的一种特别的心理需求,他习惯了某个事物以某种固定的秩序运转,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他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很不合作。因此,满足他内心的这种秩序感,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他才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宁感、满足感,也才会变得比较合作、比较乖巧。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有很多类似秩序敏感期这样的特别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不理解宝宝,就很容易跟宝宝较劲,让他感到很压抑,或者学会以同样的方式跟父母对着干。而宝宝一些典型的所谓“问题”行为,其实只是这种心理需求最突出的表现而已,诸如:

*拿到什么都往嘴里放

宝宝一出生,嘴就是他满足口腹之需的器官,同时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最敏感的部位。因此,不管他的小嘴碰到什么,他都会快速地将头扭过去,或舔或咬。等他自己会用手拿东西了,更是要将随地捡拾的东西都放进嘴里尝一尝。

*拿到东西就往地上扔

从几个月大开始,宝宝就可能扔东西玩。到1岁左右,他的这种行为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有人捡起来交给他手里,他还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看起来显得特别顽劣。

*总是喜欢说“不”

到了2岁左右,宝宝进入他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说“不”。父母说东,他一定指西,父母说左,他非要向右,似乎他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跟父母对着干。

*书一到手就撕

撕纸也是宝宝几个月到1岁半左右非常热衷的一件事情,因此,只要你将书放到他手里,他立刻就会玩这个撕纸的游戏,把好好的一本书撕得体无完肤。

*抓、打、咬小伙伴

小家伙明明很喜欢某个小朋友,可是只要一见面,他就会立刻出手、动嘴,以我们最难以接受的方式去与他的好朋友交流。于是乎,两个小家伙一见面,过不了两分钟就会你叫我喊、哭声震天。而宝宝这种行为并非我们想象的“暴力”的范畴,他们不过是不懂得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跟同伴交往,甚至这还可能是他表达喜爱之情的一种方式呢。

尊重与理解:让宝宝远离任性

一个被父母理解、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宝宝,通常也是最乖巧的宝宝。既然如此,理解宝宝的需求、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将育儿的水平提高到这个层次,我们就要学会观察揣摩宝宝的心理需求,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来应对他的各种行为。

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行为就会发现,即便是刚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宝宝,他也会有很多表达自己需求的特别方式。

玖玖一个多月的时候,她就已经懂得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跟妈妈交流了。每天晚上某个固定的时刻,只要给她洗漱完毕,把她放床上,不需要任何仪式,小家伙就会悄然入睡。然而,有一天晚上,到了入睡的时间,小家伙却一直不肯入睡,嘴里哼哼唧唧的,使劲踢腾着小腿,看起来似乎很委屈。玖玖妈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惟一的可能就是她尿了,可是这个理由明显很牵强,因为小家伙在上床之前刚刚尿过呀!不过,无奈的玖玖妈还是把玖玖的小衣服解开了,这才发现她的纸尿裤比平时系得紧了点,难道这就是哭闹的原因?于是,玖玖妈重新给她系好纸尿裤,掖好衣服。果然,小家伙立刻不再踢腾了,5秒钟之内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虽然她才一个多月,但是她已经懂得用踢腿的方式来告诉妈妈,她只是感觉腿部不太舒服而已。

如同上例中的玖玖一样,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有许多这种原生态的“语言”,如果我们读不懂宝宝的这些语言,就无从理解他。因为缺乏理解,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回应,他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而父母带给他的这种挫败感比其他任何事情带给他的伤害都要更严重。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一旦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期望中的回应,他与人正常交流的热情就会下降,转而以哭闹的形式或其他任性的行为来坚持自己的需求,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因此,在很多时候,任性不是宝宝的错,只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错。认真观察宝宝,揣摩他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学着理解他的需求,以他能够接受的、温和而人性的方式去引导他,让宝宝的需求得到尊重,任性就会远离宝宝。

幼儿园小学化:是谁让我跑到了小学生的世界


为什么会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其背后的关键推动力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集中反映就是近年来流行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让不少家长早早地给孩子加上了很多负担;而部分年轻家长则秉承了较为先进的育儿观念,认为只有孩子保持童真,健康成长,才是对智力最好的保护和开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少少!”能背下这首唐诗,2岁多的小咕咕一脸得意。但妈妈却不开心,“不是‘花落知少少’,是‘花落知多少’!”小咕咕迷惑了,“我吃饭用‘羹羹’,写字用‘笔笔’,背诗就为什么不是‘少少’呢?”

咕咕瞪着大眼睛,又重新背了一次,到了“花落”的段落,小咕咕又是“知少少”!妈妈忍不住长叹一口气:“我知道难为你了,但你不知道啊,现在小朋友竞争好激烈啊,你不会背别的小朋友会背啊?幼儿园你赶不上,小学你就赶不上;小学你赶不上,中学你就不行,大学那怎办?大学不是重点,你出来社会……”

妈妈越说越激动,小咕咕在怀中,实在听不明白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小学是什么?是我的天线宝宝小波?大学又是什么?是我的推倒积木?”但不管如何,咕咕也抱着妈妈,也懂得拍拍:“妈妈拍拍我,我也拍拍妈妈,天线宝宝,相亲相爱!”

爸爸妈妈,我想玩玩!

一位小朋友的自述:妈妈,别再考我了!

我叫小鹿,9月份我就要上中班啦。读小班时,我书包里的有3本讲故事的书,2本算数字的书,1本英语书,还有手工和画画的,加起来一共十几本,有点重哦,幸好有妈妈送我。

上午,老师会跟我们讲书里面的故事,一边讲,我们一边跟着念,认识了好多字,你看,这两个字就是“宝贝”,厉害吧!讲完故事还有数字游戏,用彩笔把图画和数字连线,就像画画一样。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会英语哦!每天下午老师都会教我们学英语,blue是蓝色,red是红色,这些我爷爷都不会!不过我不喜欢记单词,我只喜欢看书里的彩色图画。

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上完课了,因为我可以拼命玩啦!

如果白天不用上课,不用记单词,该多好呀,可是我回到家妈妈会考我,问我学了什么,叫我把书里的故事念给她听,念对了才可以看电视,这个时候最讨厌了,动画片都快开始了,还要人家念,不记得了呀,等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吧!

幼儿园在教什么?

公办名园:拼音字母绝对不能教

育才幼儿园是顺德所有公立幼儿园中,家长公认的“教育实力第一”,不过其园长李红的教育理念却与现在的主流观点“背道而驰”。“快乐第一,学习第二,寓教于乐”,这正是李红主持下的育才幼儿园的教育方针。

李园长告诉记者,大良每年都安排小学老师与幼儿园老师一起开会,期间的主要题目就是“幼升小”的衔接问题,“小学老师特别提到的一点,幼儿园老师千万不能教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因为幼儿园老师没有规划训练,一旦教错,那么小孩子习惯养成,就很难纠正过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办幼儿园并未将拼音和汉字书写纳入教学,但部分民办幼儿园却将拼音和写字作为一部分的教学内容。

记者了解到,长江幼儿园作就有将拼音拼写纳入教学中。该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江幼儿园的拼音教学,是安排在大班下学期进行。

明日之星顺峰幼儿园在中班和大班就开始教孩子认读和写拼音,除此之外,还会教孩子认字写字。“拼音和汉字小学会教,一天2个字左右。”该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说,学拼音、学写字这些,也是很多家长提出的要求。

那么,幼儿园会不会将书写拼音和汉字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呢?明日之星顺峰幼儿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会给孩子们布置小量的家庭作业,但以画画为主,很少会将拼音和写字布置成家庭作业。

此外,在实际的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对孩子的拼音教学也随处可见,不少家长买了拼音的字母表,贴在墙上,经常让孩子认读、拼写。

顺德学前教育新举措:发布幼儿规范性读本

顺德已向全区幼儿园发布建议使用统一的幼儿教材,并建立追踪研究机制,4本相关读本具体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安全行为》,拟打造顺德幼儿教育的乡土性教材。

建立各幼儿园的观摩互动

今年起,教育部门准备每学期展开相关观摩学习活动,加强不同幼儿园的流动性联系。

举行区域教学评比

完善教室内活动区间,展开园区创设活动和区域教学评比,通过创造不同园区,并利用园区进行活泼教学的评比,注重教学质量,进一步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防止光传输生硬知识的教育现象。

家长观点“无教育”VS“过教育”

为什么会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其背后的关键推动力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集中反映就是近年来流行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让不少家长早早地给孩子加上了很多负担;而部分年轻家长则秉承了较为先进的育儿观念,认为只有孩子保持童真,健康成长,才是对智力最好的保护和开发。

教育派:一定要让孩子挤进名园

徐小姐是区政府的一名公务员,今年自己的宝贝女儿好不容易挤进一所名幼儿园,仅仅几个月时间,就看到了孩子的明显进步:“那个幼儿园很注重孩子的自立能力培养,平时吃完饭,都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小碗小勺摆放好,再让阿姨收;女儿去了2个月,别说自己吃饭,还和妈妈一起叠衣服呢!”徐小姐说,到了暑假,“女儿在家待了七八天后开始回归老样子了,霸着电视机,耍脾气;我看不对路,就找了一个借口,又把她送回幼儿园。”

“什么是名园?我看中的不是条件;而是他们有好的教育,所以他们教什么我都不反对,我对他们充分信任。”徐小姐说。

心急派:提前学点奥数上学后跟得上

家住南国路的何先生,在今年上半年,给正在读小班的女儿报了奥数兴趣班,在听了幼儿园不得以奥数为教学内容这个规定后,持不同意见。

“在选拔人才方面,国家整个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未改变,让家长怎么能够放轻松。”何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外甥女刚读一年级,学习上现在有点跟不上,外甥女的数学作业,有些连他都做不出来,所以现在他也着急,怕女儿到时也跟不上。“我也知道小孩子在幼儿园应该以玩为主,但是提前让女儿学点奥数,让她对数学感兴趣,到时容易跟上课程,这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轻松派:童年要快乐过度教育是摧残

经营装修生意的朱先生,是一个特殊的“受害者”,“孩子三岁时,让他进了所谓的‘神童早教班’;他们的教育办法很吸引,也不强迫,孩子去了1个多月就会自己写名字了;但我看他根本不开心,别的男孩玩汽车模型,看动画片,他三岁就要反复复习,我认为这是摧残,不是教育!”

之后朱先生让孩子退学,孩子进了一家收费昂贵的幼儿园后,有一项英语教学,“就是模拟餐厅,让孩子点菜什么的;我有一天特地不去做生意去幼儿园观摩,孩子学习时玩得很开心,我就放心了;我的孩子不需要什么‘赢在起跑线’,他有快乐童年就行。”

专家点评:幼时玩不够读书易分心

金宝贝佛山咨询中心主任刘映生认为,幼儿园的早期不应该教导BB学习知识,应注重玩和社交能力的培养。“BB会数数或是讲A,B,C,并不代表这个小朋友特别聪明。”刘映生表示,过早学习知识与目前家长的功利心理分不开。

在多年的研究探索中,刘映生发现,部分孩童在幼儿阶段以学习知识为主,玩乐的过程不够充分,到小学阶段时更容易多动,不专心,协调性不好。孩童的大脑器官里,如果幼时阶段玩乐充分,会得到满足,到小学学习知识时会更加专注。相反,若幼儿阶段学习记忆过多知识,缺少充分的玩乐,大脑的器官会“闹情绪”,需要学习知识时,难以专注。

无意识教导是关键

针对幼儿园大班到小学的衔接阶段,不少幼儿园或机构展开拼音类的衔接教学内容,刘映生表示,也不能一刀切地拒绝学习,学习的关键是看孩子的情绪适应性以及引导方式,无意识的教导是关键。

“幼儿园学习社交和各种习惯培养,到小学开始学习知识了,中间的衔接可先让幼儿接触一下。”他认为,这个阶段学习知识是可以的,按兴趣去学,但是要注意避免家长的攀比心理。“市面上有发音的图画等,或是家长也可尝试让幼儿接触拼音。”但是他强调,应以无意识、游戏的形式引入新东西,吸引小朋友兴趣,不要过于关注小朋友是否学会,引导学习时,方式上要注意与孩子互动.

你可知改善孩子暴躁行为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在香港一个处理儿童暴躁行为的研讨会上,学者、教育界人士、社工和家长经过探讨,认为儿童暴躁行为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因素造成的。与会者均认为,加强家、校合作及社会关注可有效改善甚至避免儿童暴躁的行为。

改善儿童的暴躁行为最好在10岁以前,否则当儿童过渡为青少年时,朋辈间的影响会令这种行为加剧。若儿童经常有抗拒顶嘴、情绪突变、欺负他人、破坏物件、攻击他人等行为,就是有暴躁行为。引发这些行为的原因包括:家长管教过严、家长婚姻出现问题;在学校受到欺凌和排斥,感觉自己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受到有暴力内容的电视、电脑游戏和漫画的影响等。

推动家校合作辅助儿童健康成长,家校合作的最大挑战是家长和老师不能做到紧密配合并及时处理儿童出现的问题。密切、互信、互谅的家校合作,必能改善儿童暴躁的行为。

在研讨会上,家长谢女士现身说法,以她的亲身经历印证家校合作对暴躁行为儿童的教育互动所具有的重要性。

喜欢《幼儿的“社会化”行为是喜是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