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直面挫折犹得完美人生

03-27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宝剑锋从磨砺出,直面挫折犹得完美人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如今,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人在工作岗位上与人争吵感到委屈后就跳河自尽;某孩由于成绩落后被老师或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些人从小被宠着,他们都是在赞美和表扬与迁就和溺爱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没有受过委屈和挫折。

可是现实的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随你的意愿而改变的。在生活的道路上,任何时候都可能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遇到挫折时,我们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父母的不能庇佑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挫折能力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从依依呀呀学语开始,我对孩子不娇惯、不纵容,尽管我从心里疼她,爱她,但是该“狠”的时候,我决不“心慈手软”。尤其在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方面。

辩证地说,我倒希望孩子偶尔受点打击,因为挫折是孩子成长的最好老师,一所助人成熟、坚强的好学校。

自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以来,女儿就一直是它的热心观众,不仅每天都观看节目,而且还积极参与节目。2004年5月初的一天,我发现7岁半的依依趴在桌子上一会写一会画,忙得连吃饭都叫不出来。问她忙啥呢?她说在给鞠萍姐姐和“顽皮”写信。我听了有些好奇,给她们写信干什么呀?“你不看节目呀?鞠萍姐姐和‘顽皮’主持的节目里,每天都要读幸运小观众的信,还要展示小朋友的照片呢。我也要给他们写信,争取做幸运小观众,让他们展示我的照片,让全国的小朋友都认识我。”女儿说得兴高采烈的,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幸运小观众了。

我对她的这一想法表示赞赏,并表扬了她这种积极参与、敢想敢做的精神。但心里我很清楚,女儿这封信十有八九会石沉大海。我是老媒体人了,深知在浩如烟海的读者、观众来信中,要被抽中,不知道要有多大的运气。她妈妈看着女儿那快乐和满是憧憬的表情,内心有些不忍。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是不是该找个理由,让女儿放弃这个行动?

妻子向我说了自己的想法。我沉思了一下,觉得还是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是给孩子一个参与的机会;二是给她一个面对挫折的机会。这对孩子不是坏事。

我们于是看着女儿忙活。她忙了很久,才写完给鞠萍姐姐和“顽皮”的信,又画了一副“顽皮”画像,然后拿来让我们看。字虽然写得丑了一些,但语句还算通顺,大大的“顽皮”画得也不错。我们对她又是一番肯定,她妈妈找来了信封和邮票。女儿将信和画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装进了信封里,仔细地封好了,才肯吃饭。

第二天她早早就下楼了,在上学的路上,把信投进了邮筒。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天她都要正襟危坐在电视机前,雷打不动地观看鞠萍姐姐和顽皮主持的《动漫世界》节目,节目快结束的时候,她总要紧张而又严肃地警示我们:别出声,好好听,看今天是不是读我的信!

而每当屏幕上出现的不是自己的照片时,她总是失望地说:“怎么还没念我的信?”然后神情就变得没落,别的节目也没兴致看了。我心里很难受,于是安慰她,一定要看淡这件事,全国那么多小观众,给鞠萍姐姐和“顽皮”写信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抽不到自己的是正常的。就如爸爸每天看那么多的读者来信,有多少读者收不到爸爸的回信呀?女儿点点头,可还是每天都盼着鞠萍姐姐和“顽皮”读自己的名字。

20多天了无音信,女儿彻底失望了,当再一次听到鞠萍姐姐和“顽皮”念别人的名字的时候,她大哭起来。我和她妈妈劝她别哭了,她伤心地说:“这是我经历的最大的打击了,我能不哭吗?”说得我和她妈妈心里也觉得酸酸的。

妻子抱着女儿,用母亲的抚摸安抚着女儿,并用责怪的眼神看着我。言下之意,当初如果想办法转移女儿的注意力,放弃写信,不是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伤心了吗?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女儿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次类似的打击呢,我们能每一次都帮助她逃避吗?惟有勇敢面对,才能锤炼成强者!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挫折教育助男孩树立人生目标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首先是对父母人生态度的一个考验,其次是对孩子给予何种影响。如果父母在挫折面前积极乐观,把挫折看成一个人生的新契机,那么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影响下,直面人生的各种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如果父母在挫折面前消极悲观,回避现实,那么只能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更不利于教育孩子正视挫折。

人的一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漫漫人生路,苦乐相掺,悲喜相伴,往往挫折坎坷比平坦之路更多。挫折会伴随每个男孩的一生,成为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从小不让男孩经历一些挫折,他们长大后可能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从小让男孩学会抵抗挫折,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勇者。所以,家长应该引导男孩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从而战胜挫折。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在挫折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从而铸造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每个人就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应对挫折、战胜挫折。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挫折,就会在挫折面前止步不前,怨天尤人,结果终将一事无成。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父母希望儿子未来的人生少一些悲哀气氛,多一些壮丽色彩,就要让孩子早点懂得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这样,当挫折到来时,孩子才会从容面对,而不是无奈逃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困难,激发孩子主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克服困难的对策。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对他进行鼓励和帮助。她拉着巴雷尼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从那以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母子两个常常累得满头大汗。体育锻炼弥补了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他在母亲的影响下,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残酷打击。通过刻苦学习,巴雷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他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他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高尔基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坛巨匠,与他童年遭受的挫折是分不开的。居里夫人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与她从小历经磨难、艰苦打下的知识基础和顽强的意志品格紧密相连。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由此可见,人生正是因为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才变得缤纷多彩,丰富充实。挫折从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挫折都会不期而至。让孩子明白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正确地看待挫折,孩子才能更快地成长、成熟,将来才会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当然,有些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挫折仍然难以预测和防范,如地震、台风等,但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挫折是可以避免的。如接连出现的大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不良等产生的厌学,甚至跳楼自杀现象,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

所以,家长从小就要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旦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屈服于各种挫折。挫折发生时,鼓励孩子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找到解决挫折的有效办法。平常和孩子一起探索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排解,自我疏导,从而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荷兰人如何引导孩子直面死亡


7月24日上午,MH17航班40名荷兰遇难者的遗体回国,皇室出迎,国家降半旗。一具遗体一具棺木一辆灵车,都由八位士兵抬灵,民众自发在马路边注视运送车队,汽车停车亮灯致哀。这种哀悼神圣尊严,荷兰人直面死亡和伤痛的姿态令人动容。少年商学院专栏作者、在荷兰获得博士学位并定居下来的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着手,特地撰写了如下关于荷兰人引导孩子直面伤痛与死亡的专栏文章。 (上为市民夹道迎接遇难者遗体回国的场景)

别说“不要怕,有我在呢”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说简单点,就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这样的说法。比如在我们中国,如果一个老年人被诊断为癌症,那么医生一般会先告知其家属,而不会告诉当事人。而在荷兰,只要当事人是神智清醒的,医生都会直接和当事人交流,由病人自己决定是否告诉家属。

投射在日常生活里,荷兰父母也觉得他们只能向孩子忠实地呈现现实,而不是赋予自己强大的信息过滤权,去决定哪些是孩子该知道的,哪些不是。在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多数父母只简单对孩子说“不要怕,有妈妈/爸爸在呢”。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样说,是一种没有长远价值的安慰和逃避。因为孩子在这句话的引导下,虽然得到短暂的慰藉,可是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恐惧的根源,况且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和孩子讨论恐惧,将恐惧肢解,细化地提出“不要怕”的具体解决放案。荷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比如他们会和孩子交流,“你在怕什么?你觉得那个为什么可怕?怎么样我们才能不怕”等等。这种方式对怕黑,怕虫子这些具体的东西很有用。孩子会认识到这些不可怕,建立识别和面对的意识,心理逐渐成长。

“孩子,我也和你一样害怕”

可如果孩子的恐惧是更深层抽象的情绪,如害怕亲人的死亡,就是另一种处理方式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恐惧,让孩子知道某些情况下,恐惧无法避免,采取行动也无法解决,只能交给时间。

我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我身边的故事。我一位朋友的六岁儿子,担心患癌症的外婆去世,怕得睡不着觉。他妈妈会拥抱着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眼泪,对他说:“我也和你一样害怕,不过外婆现在不是还在我们身边吗?我们得好好珍惜外婆在的每一天。你要好好睡觉,明天才有精神去看外婆,对不对?”

我要加一句,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最优假设”,别说:“外婆在医院得到最好的治疗,相信医疗、相信科学,说不定外婆会很快好起来的。”这样完全是不负责任地给孩子增加希望,如果现实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更大。

当孩子问起爸爸,她只重复强调“去世了”

在荷兰,无论孩子多小,父母都不会向孩子隐瞒家庭重大变故的信息。孩子的亲人去世了,家长就明白的告知什么是“死亡”,不会骗说去出差了,出远门了等等;父母离婚了,谁生病了,也直接告知孩子,并解释这些是怎么回事。

我的先生是荷兰人。他公司里的一个员工叫桑德拉,她老公在她儿子Dirk只有4岁的时候出车祸骤然离世。

她当天把Dirk从学校接回家,就对孩子直说了:“爸爸死了!今天爸爸骑摩托车的时候出了事故,他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从今天起,只有妈妈和你了,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明天起我们还要处理很多事情,比如爸爸的葬礼,你要去给爸爸道别。我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会有些改变,比如你这几天暂时不会去上学;有可能你会看到妈妈哭,还有很多家人会哭,我尽量做到不大哭,但是有很多东西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Dirk似懂非懂,问:“那我过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不会来呢?”桑德拉红着眼睛说:“不会了,因为爸爸死了,爸爸再也不会出现在你任何的一次生日派对里了。”Dirk大哭,桑德拉搂着他说:“宝贝,妈妈也很难接受和相信,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我们只有一起面对。”

Dirk参加了爸爸的葬礼,给爸爸的棺材上撒土说再见。可是因为他太小了,之后还是经常问起为什么爸爸不在,桑德拉每次都重复强调爸爸去世了。我看不下去,劝她不要太勉强。可我先生非常赞同桑德拉的做法,说必须要反复重申概念,让Dirk真正明白什么是亲人的亡故,这样对他有好处。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决定了他必须比其他孩子要更早的了解死亡,他应该尽快学会接受。

Dirk大概在4个月后,总算接受了父亲离开的事实,并学会了如何与这个事实相处。桑德拉每周会在亡夫遗像前的花瓶里插上一束白玫瑰,而Dirk每天都会给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他会拍着心口说:“爸爸去世了,就算爸爸再也不能来看我,我还是会永远想他。奶奶说了,我们都要习惯在没有爸爸的时候也要快乐的生活。”

Dirk现在已经9岁了,爱好跆拳道和弹钢琴,喜欢吃炸鸡腿和小羊排,和妈妈还有继父及妹妹一起和乐融融的生活。他依然每天给爸爸遗像前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生日的时候,在遗像前多点一支白蜡烛。

“决不能说他可怜”

在这种“直面伤痛”的文化里,“受伤”便不再是孩子们撒娇的理由。若孩子的伤痛和挫折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外因造成的,大家都会关爱、支持,一起面对,想办法改善,那个凝聚力的正面能量之强,特别让人感动。若孩子的伤痛,是自己不守规矩造成的,家长几乎完全不同情,也不表现心疼,而是非常“狠心”的让孩子反省,接受教训,及彻底承受后果。

前阵子为了迎接巴西世界杯,在开赛那天,我先生家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把房子装饰成橙色。我老公10岁的外甥Armin的任务是剪橙色的彩带,结果他不专心,抬头看电视,一下子就把左手大拇指顶端的肉剪掉了,鲜血奔涌。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了伤口,并带他去医院包扎。他很坚强,没有哭。医生说,这几天会疼痛,在之后的两周他的大拇指会逐渐愈合,可指尖的麻木感会持续大概6-8周。

回家后,他坐着休息,大家也没有特别关注他,继续装饰房子。我帮他倒了杯水,喂他喝,他妈妈马上过来说:“他要喝水你让他自己倒,不要喂他喝,让他自己想办法。”说完又回头对着他说:“你只是大拇指受了伤,你的手还可以活动,医生说了你这个伤痛要持续6-8周,在以后的这段时间你要学会忍着不方便也要自理自己的生活。”

我说了句:“算了,Armine好可怜!”以他爸爸为代表的全家人都炸开锅了:“他有什么可怜的?从他七岁开始使用剪刀,我们就反复告诫他用剪刀时要专心,如果不专心会有什么危险。他今天不按学到的做事,自己边剪边看电视,伤了他自己,只能说他不够聪明不守规矩,决不能说他可怜。”

于是,在之后吃晚饭,漱口,洗澡(他带了个橡皮手套自己洗),睡觉,都是他自己应付的,临睡前,他和我们亲吻道晚安,然后对他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记住了,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他睡了之后,他父母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了对儿子的关切,除了拿着医生开的药膏反复研究外,还不断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草药对皮肤恢复有帮助的。

我们中国的父母喜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孩子过滤痛苦、筛选信息,希望尽可能的让孩子一路坦途,避免磨难,结果孩子缺少学习挫折之后如何修正自己的机会,成年后可能会更艰难。其实,磨难不用刻意营造,更无需回避,它来的时候,大家一起真实面对,分享和学习承受它的过程就行了。如何给孩子一个有韧性和厚度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和态度。

直面和接受伤痛需要很多勇气,甚至连拿出这份勇气都需要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因此,我们何不将这份勇气提前献给我们的孩子,让他/她知道,不要羡慕别人的幸运,不用懊恼自己的遭遇,遇到什么,就稳稳的接住,全力承受。选择坚强,但不用逞强,要有直面的态度和寻求帮助的准备。这难道不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吗?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表现: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基础条件;

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五、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

儿童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语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常在孩子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动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注重细节,养育完美女孩!


从出生到7岁——女孩主要的成长任务是长身体

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间里,女孩的成长任务主要是身体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女孩将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这也为她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起这一阶段的小女孩,很多父母都会自豪地说:

“我5岁的女儿已经能背将近百首古诗了。”

“我女儿才4岁,她已经能讲很多故事了。”

……

的确,在这一阶段,由于出色的语言和记忆天赋,女孩确实表现的比男孩要优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错误。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时就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只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并加重孩子的负担。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试图让一个小女孩的思维能力加速发展,这样只会令她在今后的日子里对自己失去信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她小的时候,她往往为了博得父母的喜欢而努力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背诗歌给父母听、学儿歌和舞蹈为父母和他人表演……

但值得女孩父母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学习的天才。当女孩长大后,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地取得成绩,用成绩来博得父母的喜爱。

当小时候与长大后的落差过大时,脆弱的小女孩就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时候性格开朗、聪明伶俐,长大后反而形成内向、自卑个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一阶段,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个教育错误就是,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赢得女孩的合作。

其实,如果我们试图让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接受我们所讲的那些大道理,或者听从我们的告诫,这些都是违背女孩成长规律,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孩是不可以理解这些大道理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所犯的错误呢?

一位妈妈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以前,我每天要告诉女儿好多次,让她玩完橡皮泥后把它装到盒子里,要不然橡皮泥风干了就不能玩了。但我发现,她总是记不住我所说的话。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所讲的这些大道理对她完全不起作用,于是,我每次都会亲自帮她把橡皮泥放好,我在用行为告诉她该怎么做。我示范了几次之后,女儿就开始模仿我的样子把橡皮泥放好了。

小女孩从出生到7岁只会象征性地思维,父母不能指望她们像大人一样用逻辑思维理解问题,或朝着一个目标有步骤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她们记不住一些家庭的规则,所以父母必须用行动告诉她们怎样去做,并不断地提醒她们。

当然,对于一些女孩必须要避免的行为,例如小女孩经常自己跑到马路上去玩,或者吃掉到地上的食品等,这时父母有必要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不!没有我的带领,你自己不能过马路。”“你不能吃掉到地上的这些脏东西。”并且父母需要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她。只有这样,她才能知道父母所说的话是真的,她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这一阶段小女孩的特点,父母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知识和技巧。

方法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女孩需要父母为她做决定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如果妈妈这样问女孩:“你晚饭想吃点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人来说太难了,她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但如果妈妈这样问她:“宝贝,你晚饭是想吃馒头,还是想吃包子?”这样女孩就能很快做出决定。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给女孩很多选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这不是很好的教孩子怎样做决定的机会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为女孩提供的选择范围太宽泛了,她们会因不能理性思维而对这些选择感到很困惑。

其实,在女孩7岁之前,许多事情必须由成人来做主,例如吃什么水果、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又如,“你想去莉莉家玩吗?”这种问题是小女孩无法自己决定的,这时,父母就要根据女儿平时是否喜欢和莉莉玩之类的线索来判断,如果她确实喜欢,父母可以向她建议:“你可以去找莉莉玩一会儿呀!”这样女儿就会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这样养育女孩有点“专制”了,他们会问:“我们的女儿是怎样想的?”“她自己喜欢怎样做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如果还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小女孩更喜欢父母替她做决定。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再为她负责。当然,当7岁之后,当女孩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为她做决定了。

方法二:不要让小女孩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一位6岁女孩的母亲曾这样说起她的女儿:

我和丈夫离婚后,女儿已经和她的父亲生活了两年。但最近我发现,我6岁的女儿现在变得像个小妻子,她向我诉说爸爸的工作、爸爸的生活、爸爸对金钱的忧虑以及几乎一切她爸爸过去总是跟我讲的事情。

我的女儿刚刚6岁,我觉得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于是,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努力地使她感觉到轻松。如我会和她玩“过家家”、玩捉迷藏、对她扮滑稽的鬼脸等,但我却发现女儿已经不喜欢这些了。她喜欢同我像大人一样聊天,询问我现在的状况等。我觉得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的确,这对于只有6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如此小的年龄就被拉到成人的世界里、就感受到了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压力,这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她甚至还会由于心理不堪重负而造成心理歪曲。

当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事例,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但即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母也要遵循女孩正常的成长规律,不要过早地把她拉入到成人的世界里。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使女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个小大人一样来对她开玩笑,如:“你长大后打算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呀?”或者,称她为小淑女,并希望她的行为像大人一样,这些通常都会使这一年龄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当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们年龄段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她,这样她才不会对成人世界感兴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方法三:尊重这一年龄段女孩的情绪

婴儿时代,女孩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感情上或身体上的痛苦。如尿布湿了,感觉到饿了、冷了,或者是孤独了,女孩都会哭。这时,由于女孩还不会表达,父母总会去耐心地寻找原因,直到婴儿不哭不闹为止。

当女孩会说话之后,她们哭闹的原因也复杂起来,有时是因为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是她感觉父母不再爱她了、有时还可能是因为她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误会等。但此时的父母开始不相信女孩,他们开始否认女孩的情绪。如他们经常这样对女儿说:

“你一定不是这样感觉的!”

“你一定是装的!”

“没事的,打针一点都不痛!”

……

于是,在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女孩开始变得不再喜欢与父母合作,她们有时甚至会像小男孩那样跟父母对着干。这时,女孩的父母开始疑惑了:“我的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当她们的感觉、情绪被父母否定后,她们就会不高兴,于是便有了不与父母合作的行为。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她们的自我意识、尊重她们的情绪。

对此,一位明智的父亲很有经验:

一个4岁的小女孩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看医生,医生会伤害我的。”

“我知道,去看医生,医生就有可能给你打针。你很怕打针是吗?”

“嗯,我不想打针,打针很痛。”小女孩很认真地说。

“爸爸知道打针很疼,爸爸小时候也这样认为,不过你不用怕,爸爸会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的。”

终于,在爸爸的耐心引导下,小女孩同意去看医生。

与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当她的感觉和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因此,有时,认同她的感觉和情绪,往往是促使女孩更乐意与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家园共育《宝剑锋从磨砺出,直面挫折犹得完美人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