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更喜欢得到爸爸的保护与帮助

04-03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孩子更喜欢得到爸爸的保护与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多数孩子希望爸爸保护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安全感不够。”近日,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父子亲情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没有妈妈在身边,孩子们在陌生的环境里出现的种种状况,让这些“星爸”们手足无措。这样的窘境,引发不少年轻父母的共鸣,也让“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责任”这个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为此,近日记者分别在昆明的3所小学,随机对5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仅有三成孩子表示,父亲给自己开过家长会。与接送放学、发零花钱相比,逾九成的孩子最喜欢得到父亲的保护与帮助。

孩子心声yJs21.COm

“爱发脾气”的爸爸最不受欢迎

孩子们最不喜欢“爱生气”的爸爸和“抽烟喝酒”的爸爸。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关于爸爸的“缺点”,七成孩子都选择了“抽烟、喝酒”和“乱发脾气”。“最讨厌爸爸抽烟了,对身体多不好。喝酒也是。”很多孩子都表示,抽烟喝酒这样的不良行为,他们都是极力反对的,而且这也在无形中“破坏”了自己老爸在心中的形象。

“不喜欢爸爸冲我发火,喜欢他能坐下来好好和我谈谈。”在调查中,74%的孩子都希望可以和爸爸成为朋友,“爸爸能像朋友一样陪我玩耍,坐下来和我谈心。”受访的学生们都憧憬着自己与父亲的朋友关系,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已经和父亲是朋友关系了。但调查中,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和父亲只能是父女(父子),这是没有办法去突破的。

此外,在调查中,只有12个受访学生表示父亲来给自己开过家长会,剩下的40个孩子均表示父亲从来没有参加过自己的家长会。然而,对于父亲“缺席”的原因,很多孩子都不以为然。“同学们都是妈妈来啊,所以我也是妈妈。”孩子们似乎都默认了家长会是“母亲会”的传统。

上学由爸爸接送孩子很有“安全感”

在此次问卷调查的第一部分,“最喜欢爸爸为你做什么事情?”中,除了陪伴自己玩耍外,“爸爸可以保护我”同样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助我”。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关于爸爸能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问题里,只有7个孩子选择,仅占总体的14%。

“老爸都不能来接我,他太忙了。”四年级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从幼儿园开始爸爸就没有来接送过她。“但是老爸在我心目里是最帅的爸爸,可以保护我。”记者询问张同学是否希望父亲能来接送她。她思考了一下,“那你说呢?”

“我爸爸天天都来接我。”和张同学不同,可可的父亲每天都接送孩子,“当然喜欢爸爸接送我了,就不会遇到坏人了。而且每天放学都有好吃的。”采访中,和可可一样等待爸爸来接自己的孩子们都表示,父亲可以来接送自己让他们很有“安全感”。

爸爸心声

陪孩子的时间少爸爸也很内疚

下午放学时,李先生坐在电动车上等着儿子出来,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并不多。“一个月可能就三四次吧,平时都是他妈来接。”李先生说,自己接儿子的时候,都是偶尔下班得早,正好赶上儿子放学,顺路“捎”回家。儿子上到小学二年级,自己只在孩子刚开学的时候帮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

“爸爸有时间就爸爸接,没时间就妈妈接。”李先生说,每每听到儿子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时,他都会有点内疚。“其实能感觉得出来,他肯定是最希望我去接他的。一家三口一起的时候,也感觉他更亲我,可能是平时陪他的时间太少了。”

在一所小学门口,记者观察了放学后半小时接孩子的情况,半小时内,除去爷爷奶奶接送的孩子外,来接孩子的父亲只有13人,而母亲多达34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来接孩子放学的爸爸,都表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和生活起居的照顾上,都是以孩子妈妈的时间为主,妈妈时间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下,才会由爸爸协调时间来管这些事情。“就像辅导作业,也是他妈妈先来,如果辅导不下来了,我再去。”五年级学生家长钟先生说。

专家分析

父爱能帮助孩子意志成长

“大多数孩子希望爸爸保护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安全感不够。”我省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余允珠说,之所以孩子希望能得到父亲的保护,也代表了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代表着力量和家族,“爸爸稳定了,家庭才会稳定。孩子同样也受到了这种意识的影响。”余允珠说,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希望得到爸爸的保护,可能也说明爸爸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在平时对孩子的理解与欣赏也不够,导致和孩子关系的淡化。

余允珠认为,爸爸和妈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是分时间段的。孩子进入青少年之前,孩子在生活上还不能独立,从母亲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来说,照顾小孩子的生活起居成长,还是应该以妈妈为先。

而在孩子进入青少年之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就更加凸显,更多地教会孩子生活的智慧。余允珠认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爸爸更应该重视的是对孩子心力成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起家庭责任的榜样,帮助孩子在意志上成长。

一点建议

爸爸“蹲下来”和孩子做朋友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首先要给予孩子的就是爱。”余允珠建议,父亲先定义自我的家庭角色,既然选择了家庭,要对妻子和孩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转换家庭角色的定位,要做一个“慈父”而不是“严父”。

在余允珠看来,关爱孩子、赞赏孩子比惩罚孩子更重要,给予孩子爱和平等的待遇,这样的孩子是身心成长最健康的。所以爸爸需要以爱为核心,“蹲下来”,乐孩子所乐,忧孩子所忧,急孩子所急,和孩子一起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爸爸带大的孩子为何更聪明?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

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家庭教育咨询来访者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是否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当问及一些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象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

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我们的孩子现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如果在家里父亲再放弃教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还会有阳刚之气?能不“阴盛阳衰”吗?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个男孩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声音也像蚊子似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调查后发现,原来在家里孩子总是跟着母亲,母亲胆子很小,总怕孩子碰伤,因此对孩子“包着抱着”,孩子也就变得内向、胆小。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建议让父亲多和孩子接触,在家里以父亲的教育为主。于是父亲便常常带着孩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陶冶了孩子的性格。结果,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因此,主张家庭教育中必须强化男性的教育。男女之间的性格有所不同,从总体上来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则具有阳刚之气。母亲的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和父亲的豁达胸怀、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须做到阴阳平衡。要改变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过剩这种状况,必须加强男性教育。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教育内容上

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

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

三、教育方式上

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四、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

有些爸爸把教育宝宝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若宝宝心里感到爸爸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爸爸征询意见,爸爸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夫妻两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问题上要一致,不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宝宝,宝宝才会感到爸爸对自己很上心,不敢钻空子。

从教育的方式上看,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男性倾向于自立

因此会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亲往往不是对孩子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有时孩子摔倒,并没有哭,可是母亲却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父亲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并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从而使孩子充满了自信。

男性喜欢冒险

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给以鼓励,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母亲往往会严厉批评,可是父亲就不是这样,他会伸出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

男性爱运动

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

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让孩子劳动不只是扫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制作玩具,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

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一顿。而父亲却常常不以为然,甚至会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他把玩具装好。另外,父亲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

男性一般比较爱下棋

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男性不像女性那样爱干净

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人如果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会被打倒,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男性比较喜欢劣性刺激

如困难、饥饿、劳累等等,认为这些是人生必有的经历,孩子碰到这些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应该让他自己去克服。这样的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

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则依赖于父亲。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具有哲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长大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

无论怎么说,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负起责任。家庭教育呼唤男性教育,当父亲的一定要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育儿观念: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育儿观念: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看似细微的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教育方式上: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有些爸爸把教育宝宝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若宝宝心里感到爸爸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爸爸征询意见,爸爸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夫妻两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问题上要一致,不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宝宝,宝宝才会感到爸爸对自己很上心,不敢钻空子。爸爸是高山,妈妈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与孩子沟通:双行道才能更畅通


寒假来临,家长们终于有了和孩子们好好沟通的机会,可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与孩子交谈突然发现没有了共同语言,原本很乖的孩子突然变得很不听话,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这些都让家长觉得自己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拉开了距离。下面我们来看看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创始人的廖新华老师的观点。

与孩子沟通:双行道才能更畅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宝典”已经变成了“育儿古典”,于今已经不适用了。”,廖老师向记者表示,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观点都是站在家长权威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是一种“单行道”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交流往往都是有去无回,得不到孩子的回应。“想必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种单行道交流的特点是,话语权与决定权都掌握在家长的身上。而与之相似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把孩子当宝贝来呵护,言听计从,宠溺惯爱,话语权都在孩子身上,什么事情,孩子说了算。“这种便是孩子通向家长的单行道”廖老师幽默的说到。

而无论是家长权威还是小皇帝发言,这种亲子之间的沟通只是单向的,一方发话,一方执行。这种沟通就像人和机器的沟通,用于亲子之间的沟通绝不可取。廖老师明确的表示“我们要改变亲子关系,就要从改变我们的亲子观念开始,由一种单向的灌输转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

路基的准备:家长要坚定观念

“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信息大爆炸也进入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成人不可比拟的,所以在面对一些新生的资讯信息室,也就出现了孩子成长得比家长还快,做家长的已经和孩子脱节,自然就没有共同话题可沟通。”很多家长都表示互动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廖老师给出了如上的回答。

“家长要坚定自己的育儿观念。”这是廖老师给家长们的第一个建议。中国的育儿经代代相传,俨然如同“传家宝”一样,成了“世袭”的传统,爷爷这样教爸爸,爸爸再这样教儿子,儿子再继续这样教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当家长谋求改变时,必然会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受到亲友方面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家长一定要明晰自己的定位,面对这种阻力首先做好沟通工作。与亲友特别是长辈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然后再开始自己的育儿计划。”若非如此,在家庭的教育中就容易出现七嘴八舌的教育灌输。这会让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无所适从,无法选择该听谁的,从而引发对家庭的不信任感,最后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明显的青春期叛逆。

“家长自身也应该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来。”廖老师再次说到,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加上传统媒体的扩充,信息大爆炸的威力也进入了孩子的领域。在某些方面,孩子比家长还要精通,而这些方面也是孩子感兴趣的。但家长如果对这个领域没有认知,这就造成了亲子之间“无话可说”的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比如说孩子今天兴致勃勃的和家长说“喜羊羊”,家长兴致勃勃的和孩子说小肥羊一样。这样状况下的交流不仅仅家长觉得有挫折感,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挫折感更为明显,无形的对下次亲子之间的交流形成了障碍。“家长面对着孩子依旧要抱有一种学习的态度。”廖老师最后这样总结。

用好双行道:走出去与走下去

“打开自己的眼界,从而才能了解这个时代下这些孩子们的特质。”廖老师向记者说到,想要用好与孩子互动的这条双行道,就要做到“走出去”与“走下去”。所谓的走出去,是说家长应该多与其他的家长接触,共同交流自己在辅导孩子方面的心得教训。今天自己遇到的问题,别人可能已经解决了,能够为你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别人今天遇到的问题教训,对自己也是一个启示。同时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的过程中,一方能够获得关于这个年纪孩子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透过其他家长看到自身要继续保持或者是要改正的一些因素。

而所谓的“走下去”,就是指,家长要放下姿态,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这点每个家长都会说,却鲜有做到。能不能陪孩子一起很认真的看完一部他很喜欢的动画片,有没有陪孩子做过他喜欢的游戏等等。“要走进孩子的世界中,你就必须先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遵守这个孩子世界的规则。”面对有些许疑虑的家长,廖老师这样开出了“药方”。

廖老师还介绍了欧美国家家庭盛行的“家庭圆桌会议”。每个家庭都会把最近遇到的问题特意的拿出来让讨论,孩子也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让孩子明显的觉得自己得到了了尊重。这种模式大多数的家庭都可以借鉴。

岔路口:别让孩子觉得自己特殊

“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特殊。”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和他们进行交流时,廖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比如说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对于家庭比普通的孩子更为敏感,也更怕被提到家里的事情。若家长一味的给予“特殊照顾”,避而不谈,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一个心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所不利。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孩子的时候,家长和他们交流时就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爸爸妈妈不要的一样。在交流时应该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都有爱你的爸爸妈妈,只是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而已。而作为家长,也不能把自己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比如不要和孩子说另一方的坏话,这会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和阴影,从而滋生自闭自卑的心理。

平等、尊重是拉进亲子距离最有力的法宝。平等的与孩子进行对话,尊重他们的选择,善于去引导孩子。只要你能明确的坚持着,那么,你与孩子之间就真的能够无话不谈了。这样才能有效的和孩子沟通。

和玩具相比,宝宝更喜欢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和玩具相比,宝宝更喜欢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xx宝两岁多了,正是好动的时候。

他爷爷奶奶比较好静,特别是奶奶,从农村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是很适应,不喜欢带小孩到小区玩。即使去了,也是他们人自己陪着xx宝自己玩,跟其他同龄小朋友几乎零接触。

这一点我多次跟他们沟通,但是人的性格养成了六十几年了,一时间哪里改得了?我们也实在强求不得。

本来有心送xx宝上幼儿园小班的,但是几经考虑觉得真不适合。一来他年纪太小,不知道是男孩子的通病还是怎么,说话到如今还不利索。如果到了学校,老师要管那么多小孩,可能没有精力照顾得很周到,怕是渴了饿了要尿尿了,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二就是尿尿问题,虽然xx宝比一个月前更懂了一些,要撒尿尿了会叫人,还不怎么会自己脱裤子穿裤子;偶尔玩得太入迷的时候,他一开口叫尿尿就来不及了,就会尿在身上。慢慢往冬天走,如果老师一时没发觉,就难免感冒。三是我们觉得他还有一些不太好的毛病没有被我们扭转,到时怕跟其他小朋友有冲突,他可不老实的,虽然长一个斯文样。

然而xx宝对同龄小朋友的兴趣大过了任何其它玩具。有时他在客厅玩,只关了外面的防盗铁门,只要听到外边楼梯间有小孩的声音,他保准会丢下手上的于具或书籍,盯着过往的小朋友。有时在超市,碰到小朋友,他也会挣脱我们的手,跟着别的小朋友走,并且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是非常容易熟络的,没两分钟,就可以互换玩具和零食了。

其实就算我们大人,也必定是跟同龄人有更多话题,小朋友更不例外。他们有他们那一年龄段的特殊语言,肢体动作和眼神。

为此,我和域爸爸周末会更多地带他去小朋友更多的地方玩。比如专为小朋友开设的游乐城,玩具城,可以几十块钱玩几个小时的那种,而我和域爸爸有时特意不进去,让他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呆着。xx宝在小朋友面前一点不害怕,会主动去接触其他人,按我们教的方式握握手,然后拿自己挑的玩具送给新认识的朋友。几小时一过,

xx宝就会有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玩具,一起玩滑滑梯之类的,非常开心。

说到这,难免有些感叹。虽说计划生育是国策,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真的有点少。

宝宝非常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平时去参加一个聚会,在聊天吃饭的过程中,大家肯定希望别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里面,被大家所忽视。

大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是孩子呢?孩子出生后对一切都一无所知,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爸爸妈妈了,因此他们会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时刻关注着自己。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妈妈和家人的关注,不过孩子需要关注的度可能不一样,有时候爸爸妈妈会觉得处理起来很困难。那么,爸爸妈妈要如何面对这些寻求注意型人格的孩子呢?接下来告诉大家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你满足寻求注意型人格孩子的需求。

根据他的行为举止找到需求点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寻找你,同时希望你能够关注到他的时候,不管符不符合逻辑,都是有原因的。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你一直在忙于工作,很久没有和他玩了,有时候是由于孩子在嫉妒他的兄弟姐妹。

你可能会觉得很神奇,如果宝宝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得到你的注意,孩子会想各种办法,希望你能够多多关注他。

总结寻求关注的模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摸索出一套固定模式来获得你关注。不管是在你正打电话的时候,还是你正在给其他孩子喂饭洗澡的时候,或者是孩子不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让你关注他们。一旦你发现后并顺着他们的意思,孩子就会乖乖地,不会去打扰你,也不会发脾气了。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非常纳闷,“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动作?”当宝宝用力拉你,在你说话的时候突然打断你,或者突然发脾气,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都是孩子想要得到你的关注。

告诉宝宝你看见了什么

不管正常与否,这时候你都不需要太刻意来指正孩子的行为。怎么处理那些四岁的孩子插话的行为呢?

你可以跟孩子说,人们在聊天的时候是不能插嘴的,在和别人结束聊天的时候,你有什么话才能够说。如果是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在事情平息后,可以和孩子好好进行一番谈话,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不要用消极的方式

要记住,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来关注孩子,都不要使用消极的方式,比如,过分指责他的行为,直接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如果孩子没有做出危险指数高的行为,你就可以简单的忽视他。如果你想说出来,要心平气和地孩子说,一定要冷静。

忽略那些负罪感

一些妈妈在谈到孩子时就会觉得有负罪心理,比如说在生产完以后就忙着工作,没有在孩子身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实际上,孩子很容易察觉到负罪心理,如果孩子在你负罪感的基础上跟你闹的时候,你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知道他戳到了你的痛处。

孩子在小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了,所以爸爸妈妈平时不妨多多关注孩子哦~

育儿观念:爸爸扮演什么角色,更利于孩子成长?


在中国的家庭中,多数父亲认为:“养不教,父之过。随时随地纠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亲的职责。只有严格管教,孩子才有可能成材”。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但孩子真的认可您的这种权威吗?您的亲子关系正常吗?生活在严厉管教下的孩子,又真的容易成材吗?

那么爸爸又是什么角色呢?爸爸起辅助作用。爸爸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好好对待妻子,让妻子保持舒畅的心情。婆婆也应好好对待儿媳,这也是间接地为自己的孙子、孙女着想。

但是,与孩子关系最紧密、对孩子负首要责任的还是妈妈。不管奶奶或者丈夫怎样,只要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孩子就不会有问题。

没有爸爸的孩子,往往会有些问题,这不是因为没有爸爸,而是因为妈妈的恐惧导致的,不要误以为是没有爸爸的原因。

这个时期的母爱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妈妈的爱是否伟大、无私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很多职场女性生完孩子,找到人照顾小孩后,就重新回到职场。不只是因为再就业比较困难,也由于确实存在经济上的压力,所以不得不选择继续工作。

如果妈妈丢下孩子继续工作,孩子小的时候似乎轻松一些,但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便会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那时候妈妈会因为子女不得不放弃工作,但却为时已晚。

当孩子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却因为工作忙碌而撒手不管;到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约束的时候,反而管得很紧,这样很容易造成与子女之间的矛盾。那样的话可能不仅仅是“今日怠一针,明日补十针”的问题了,恐怕一百针都难以解决问题。

孩子本该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长大,但妈妈却因为工作,把出生仅两三个月的孩子交给别人照顾,这便是剥夺了孩子接受妈妈保护和母爱的权利。奶奶和妈妈,孩子会更愿意在谁的怀中长大呢?当然是妈妈,金钱或地位都不能代替妈妈的怀抱。

孩子有接受妈妈保护和母爱的权利,妈妈生下了孩子,就必须对孩子负责。否则,孩子很难幸福地成长,如果孩子不能学会自立,那么也会拖累父母一辈子。

从前,妈妈们忙于农活,即使被放在田间地头,孩子也能安然无恙地长大,甚至抚养七八个孩子也不成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母爱,因为一直在妈妈身边,看着她为了孩子不停地努力干活。

相反,一出生就无法待在妈妈身边的孩子就不一样,孩子的内心会因此受伤。所以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必须父母亲自抚养,孩子才会有平和的内心。如果把孩子一会儿托管给这个人,一会儿又托管给那个人,孩子内心是无法平静的。

给孩子穿好的、让孩子上贵族学校,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给刚出生的小孩子穿再好的衣服,他也不懂,只有父母愚蠢地认为那是对子女的爱。

不管是因为钱,还是因为对事业的追求,选择重新工作后对自己产生怀疑的妈妈很多。

“我已经工作20多年了,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工作生活勤勤恳恳。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是和我吵架,丈夫也总是和同事在外面喝酒,家务活、照顾孩子的责任都推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有点心里不平衡。但是丈夫和孩子反而抱怨,他们都因为我而感到有心理负担。我性格比较敏感,且追求完美,可能无意中会拖累了身边的人,很想把所有的不满一吐为快,但考虑到孩子,还是没有勇气,所以我的心很累。”

像这样抱怨的妈妈,不知道她是否还能正常工作。但我肯定她的家庭生活必定不够和美,因为她没有扮演好妈妈的角色。为了家庭而努力地工作,但是丈夫和孩子却不理解,只能感到委屈、愤怒,独自流泪。

但是,妈妈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工作是自己的问题,与丈夫和孩子没有关系。虽说是为了家庭而工作,但其实是为了金钱和自己事业上的成功。

让孩子更喜欢上幼儿园,你得会“说”


初入园时的哭闹和焦虑终于成了过去式,大部分孩子逐渐接受并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可家长发现,孩子还是会时不时地耍耍小脾气,甚至找一两个借口,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没睡醒,就是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候,家长稍稍缓解的焦虑情绪又被激起,孩子的入园焦虑不是已经过去了吗?怎么还不愿意去幼儿园啊? 当孩子表示不喜欢幼儿园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孩子刚入园时,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会有孩子向家长倾诉“不想去幼儿园”。这是很正常的,和小朋友闹别扭啦,感到被老师忽略啦,轮到讲故事但是没有准备好啦,身体不适啦……种种的原因都可能成为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导火索。小小孩也有小小孩的心事。问题的关键是,你是不是一位会“说”的家长,只要你是,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

不要问:为什么不喜欢幼儿园啊?孩子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即便能简单分析事件的原因,依然不能总结并通过语言来描述清楚,所以这样难以描述清楚的问题,不但不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的真实情况,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心理,感觉不被理解。

不妨这样说:来,给妈妈讲一下你在某某活动中是怎么玩的?如果你愿意,一定能轻松引导孩子回忆起幼儿园的快乐瞬间。如果孩子对植物感兴趣,你就可以问:“我都不知道你们班还有植物角啊,跟妈妈讲讲,你们班里都有什么植物啊?”如果孩子喜欢阅读,我们可以和他聊聊幼儿园的阅读角。在充满趣味的聊天中,孩子会逐渐忘记不愉快,又变得喜欢幼儿园了。当然,这_切基于你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和老师关系紧张

孩子一回家就抱怨:“我还想在外面玩,老师非让我回到班级去。”“我都没玩够,老师就让我收好玩具,我不喜欢老师了。”老师是幼儿园活动的引导者和主持人,也是规则的主要监督人,在帮助孩子建立规矩的过程中,难免让孩子感到不自在,不喜欢。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喜欢老师呢?

不要问:老师批评你了吗?这样的提问方式无异于暗示孩子,幼儿园是一个时刻会受到质疑的所在,老师是不容易亲近的个体,这不利于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事实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就像大人离开习惯的舒适地带,进入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启适应模式。规则培养是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不同之处,孩子适应规则的时间长短也与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有关。

不妨这样说:猜—猜明天哪位老师来接你。家长不妨尝试设置各种场景,帮助孩子更加主动深入地了解老师,从而愿意和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又如,“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老师明天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是希望老师在班级门口接你,还是在大厅接你?”甚至可以预设问题,“我们一起来猜猜明天老师会用左手拥抱你还是右手拥抱你?”不停地给孩子选择性或者猜谜一样的问题,孩子一定会对和老师的见面充满期待。选择性的问题有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不断给出选项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忘记焦虑事由,转而被新设定的场景吸引。

当你想了解师生关系

每位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像自己一样360度无死角地关爱孩子,孩子也像依恋父母一样依赖老师。因为孩子跟老师的亲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对幼儿园的情感深度。所以很多家长每天都急切地向孩子询问他和老师的相处情况。想要帮助孩子亲近老师,那么:

不要问:哪个老师最喜欢你?哪个老师不喜欢你?班级老师分工不同,孩子自然会喜欢那位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老师,所以这样的问题会暗示孩子:谁陪伴时间长谁就喜欢自己,其他老师是不喜欢自己的。这样的认知预设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反而会固化某位老师和他的关系,以后更难接受其他老师。

不妨这样说:妈妈相信你能跟某老师成为好朋友。还可以说:“你明天把做到的梦告诉某老师吧。”“我们要不要想好一个小秘密,老师一定特别想知道。”师生关系的亲疏远近,家长的引导很重要。想要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家长一定要将这个过程趣味化,并提前鼓励孩子去努力。

当你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幼儿园和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更多的是感受世界和发现自己,而不是被灌输知识。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不要问: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既是孩子生活经验的整合,又是生活技能的重复和练习,既有新意,又不停反复,而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远远达不到清楚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一切。家长抛出这样的问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难以回答。

不妨这样说:让妈妈来猜一猜,今天宝宝玩了捉迷藏的游戏吧?孩子一定会回答“哈哈,妈妈你猜错了。”或者“对啊,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如果他状态良好,兴许会多讲一些幼儿园的趣闻。对于孩子来说,讲述事实比解答疑问要容易得多。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会对以往的活动充满自豪,又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这样的沟通,你还要为从孩子口中套出实情绞尽脑汁吗?

当你想了解孩子的伙伴关系

幼儿园阶段的伙伴关系对孩子未来的交往模式有深远的影响。当孩子表示不爱跟小朋友玩时,我们往往会为孩子的人际交往不佳而焦虑不安,这很正常,但过分焦躁甚至没有界限地干预并不理性。

不要问:有小朋友抢你玩具了吗?这个问题的问法和“老师批评你了吗”具有相同的暗示功能。幼儿园把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冲突。而且由于年龄特征,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孩子们往往通过肢体动作来解决问题,如果能理解孩子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表现,也许你就不会因此不安。

不妨这样说:今天又跟谁成为好朋友了?很多孩子都会受到成人诸如“我看到你跟××小朋友拉手了”这样的语言暗示,而刻意去做一些相应的动作以求得认同,所以,请毫不吝啬地给予孩子正面的效果预期,即便明明知道他要付出努力方可完成。

当孩子哭泣

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对于孩子们来说,当他们受到挫折想要倾诉,或者想要获得成人的关注,都可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那么:

不要问:为什么哭呀,是小朋友打你了吗?这个问题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容易把孩子和集体中的伙伴置于对立的境地,孩子会不自觉地以为其他小朋友有可能会侵犯到自己,有的孩子甚至会受此暗示,出于主动防御的想法,从而攻击别人。

不妨这样说:你愿意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当孩子哭泣时,他可能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和温暖的臂弯。作为倾听者,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帮助孩子排遣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消失以后,孩子自然会在情绪受控的状况下描述遇到的事情。即便孩子不能说出原委,家长也不能对哭泣原因妄加揣测,并将揣测的结果暗示孩子。

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

在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之前,很容易出现集体感染的状况。这时候,家长往往会责怪幼儿园护理不当,责怪其他家长考虑不周全。当这种情况出现:

不要问:是不是老师没给你喝水?幼儿园的饮水量是根据地域特征、天气情况和孩子年龄段的身体需求来合理安排的,家长不能将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就怪罪于饮水量,这样的对话方式不利于孩子和幼儿园建立亲密关系。

不妨这样说:你一定能照顾好自己,先从多喝水开始吧。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给孩子一个有趣的期许,又给他一种责任的担当,孩子对于自我管理和成人认同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和喜爱。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一个积极的任务目标,并提前给他设定一个期望值,他们大多会在接下来的活动里积极配合。

当孩子回家后吃得更多

一部分孩子回家后还要跟随父母再吃晚餐,甚至比父母想象中吃得还多,于是父母开始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进食量不够。出现这种隋况:不要问:是不是在幼儿园没吃饱?首先要认清,已经吃饱和看到美食还有进食欲望是两码事。幼儿园的餐点安排和数量,都是按照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和需求量来制定的,每2.5小时都会进食一次,但晚餐会早于一般家庭的晚餐时间,孩子在幼儿园晚餐离园之后,难免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到了家里的晚餐时间,部分孩子有进食需求也属正常。

不妨这样说:让我们来数数你一天吃了多少顿饭了。心灵手巧的妈妈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带着孩子把一天吃的餐点回顾—遍,你想知道的答案,也许就藏在你跟孩子的游戏中。

总的来说,在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原则,在信任的基础上配合老师的工作,不妄加揣测,不无端怀疑,多和老师进行正面沟通,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又能帮助孩子亲近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从孩子喝水得到的启示


导读:孩子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中,学会与人交往,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与行为习惯。

昨天,我到我同学小王家串门,我们正在闲聊,我同学五岁的儿子跑过来,冲着她大声地喊:“嗨,我要喝水,我要喝水”小王看了看孩子,没作声,这孩子竟一声比一声高:“嗨,我要喝水,我要喝水!”

小王望着孩子心平筷气和地问:“请人帮助应该怎样说”孩子歪着头想了想,说“请你给我倒杯水好吗?”声音也随着柔和了许多。小王马上说:“嗯,好听多了,还能说得更好吗?”“妈妈,麻烦你,请给我倒杯水。”听着这对母子一问一答,我不禁对小王教育孩子的细心与耐心所叹服。

其实,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小”事情,而孩子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中,学会与人交往,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与行为习惯,因为孩子的道德情感是不深刻的,大都是在模仿成人的口头要求,在集体活动和成人道德评价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如果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象小王一样,从孩子的一言一行抓起,那么孩子一定会具有健全的人格。

相信《孩子更喜欢得到爸爸的保护与帮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爸爸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