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待孩子自然长大

04-04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耐心等待孩子自然长大”,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妈妈,你帮我打个结吧。”儿子将装满玩具的塑料袋推到我的面前。

接过袋子,我麻利地打了个结,然后递给儿子,但小家伙并未伸手来接,而是说:“妈妈,你教我打结好吗?”

“当然好啦。妈妈慢慢地打给你看。”说完,我用左右手各握住塑料袋的一端,随后让它们交错而过,接着将其中的一端从底下绕了一下,再抽上来用力一拉,一个结就打好了。为了让儿子看得清楚,每一个动作我都做得很慢。

“我来试一试。”看了我的演示,儿子兴奋地拎过袋子,像我一样地将塑料袋的两端交错而过,但接下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袋子的一端从下面绕一下再抽上来。尽管我手把手地教了他好多次,他却始终未能学会。最终,我气急败坏地吼道:“你真是个笨蛋,连个结都不会打。”

“我不是笨蛋!”儿子愤怒地对我嚷着,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我不学了!”

此后的日子里,儿子再未向我请教过打结的事情,而我也懒得再提。

前不久去书店买书,付完钱后服务员将书装在塑料袋里递给了儿子。接过袋子,儿子低头忙碌了一阵,然后举起袋子,非常骄傲地对我说:“妈妈,我会打结了!”

“真的吗?快打一个让妈妈看看。”

儿子蹲下身来,将原来的结解开。然后,就像我曾经教他的那样,让塑料袋的两端交错而过,随后一绕一抽再一拉,一个结就打好了。尽管他的动作还很笨拙,可他真的是会了。他是何时学会的?他又是如何学会的?我不得而知。但那时的我,却想起了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开窍的时候。”这句话,是我的一位好友说的。

好友年幼时,她妈妈时常让她拎上两只瓶子去打酱油与醋,但无论妈妈怎么教,她都不能分辨那两只外表一样的瓶子。没办法,每次临走时,妈妈都要再三叮嘱她,左手拿的是酱油瓶,右手拿的是醋瓶。于是,一路上,她便心事重重地不停念叨:“左手酱油右手醋。”可有一次,待她小心地跨过路上的一条小沟时,脑子全都乱了,谁装酱油谁装醋?不知道,只能回家问妈妈……

就这样过了好久,有一天,她突然“醒”了过来,一下子就明白了分辨两只瓶子的窍门,那就是用鼻子闻一闻——酸的装醋,咸中带香的装酱油。从此,一切变得分外轻松……

原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果真有突然开窍的时候,就在一瞬间,孩子突然长大了。如此看来,对孩子我们既不要焦虑也不要失望,更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作为母亲,我应当怀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慢慢等待他自然地长大。

网友评论:

hp_zhang:

现在整个社会的气氛都是浮躁的,所以对待孩子拔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理想就是悠悠然地看着儿子长大,可是真能做到这么超脱么?不敢想!

胖胖凡凡:

孩子还小,我们家长应该把心静下来,去倾听看看孩子真正的需要的是什么?当我们面对孩子请教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话题!

忆诺:

虽然,每位孩子的家长时间都很宝贵,但是叫子女的时候,我感觉还是得全力以赴的去教,让孩子学会更多的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july_zhengjuan:

在现在这样拔苗助长的大环境下,家长要保护好孩子,允许她慢慢长大,也要家长因势利导的引导,家长的内心坚定并坚强,才能传达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啊。

舞乐飞天:

浮躁的结果是,教变成了灌。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育儿观念: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宝贝儿”、“小皇帝”,他们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为了改变幼儿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我们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培养幼儿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叠衣服等方面的能力。再逐渐加强幼儿在穿、脱衣服、系扣子等方面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幼儿经过老师的指导,在入园后能够自己脱下外套并叠好,整齐地摆放在指定位置;在离园前能够自己找到自己的外套,自己穿好并系上扣子。有的幼儿在穿衣服、系扣子时动作可能会慢些,但我并不着急去催他,实在不行就再手把手地教他一遍,再重复一遍要领;有的幼儿在系好扣子后会惹来小朋友的笑声,这时我会提醒他:“孩子,你真能干,自己系好扣子了,只是没看清楚,一不小心‘走错门儿’了。”他低头一看,咧嘴笑了,接着就把扣子解开,重新系好。看着孩子们自己整理衣服的认真劲,我真的很高兴。

可是有不少幼儿早上来园后会嘟着小嘴来告家长的状:“我妈妈不让我自己穿衣服,她嫌我太慢了……”经过调查,我班确实有不少幼儿从早上起床穿衣、穿鞋到洗脸一直都是家长“全权包办”,有的还要家长“喂饭”。其实,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小了,他们5岁了,可以学着照顾自己了。但是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他们总认为孩子做的太慢,没时间去等待,就抢先一步,替孩子完成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惰性,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而是家长做。

针对上述现象,我利用家园栏以“多给孩子点时间,让他自己动手”为题,对家长朋友提了几点建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家长开始注重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锻炼,这不,连续一周来我班的大部分孩子早上起床后都是自己动手穿衣、穿鞋,自己洗脸、吃饭,有时还帮妈妈做家务。家长们见到我都笑着说:“我们的孩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能干了。”我也会高兴地给与肯定。

如果我们能够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吗


女儿坐在地上,把前后鞋襻一一打开,把脚放进去,再一一扣上。我们第一次来上语言课,这样做会耽误老师的时间,我告诉她不用全部打开,并伸手帮她,女儿拒绝。老师曼女士说,孩子脑子里有一整套程序,就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吧。

事实上女儿并没有耽搁太多时间,甚至少于我去干预导致的延误。但是,按照我的成长经验,干预仍然是需要的,它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省时,也不是为 了让孩子学会更快地穿鞋,而是为了成人间的交往,对老师表示并不是我不在乎你的时间,不管教孩子,你看我在催着呢。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孩子挨打挨骂,也 不是真的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要打骂给别人看。

作为一位儿童语言老师,曼女士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当我和女儿同时走进她的房间,她会先跟女儿握手,甚至蹲下来和她说话,然后再跟我打招呼。一般 德国人的做法是,先跟大人握手或者拥抱,再跟孩子握手或者拥抱。一般中国人的做法是,只跟大人握手寒暄;等大人全部招呼完毕之后,没有时间就对孩子视而不 见,有时间的话就把他们抱起来。

我们也经常会碰到可爱的成年人,产生想要亲近的欲望,但是我们通常都会克制住自己,不会动辄就去把别人抱起来。我认为对孩子也应该如此,太随便 是一种对人的不尊重。陌生的成年人之间,可以做到彬彬有礼。很多人认为,他们和孩子之间不必有这样的界限,在彼此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去拍肩、搂抱甚至捏 脸。其实孩子见到陌生的成年人,就跟我们见到两米以上的篮球队员一样,是生怕被举起来戏玩的。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见到陌生的孩子应该表现平等和尊重。但是,在家庭内部或者师生之间,由于大人负有教导的责任,平等和尊重就经常靠边站了。 出门之前,丈夫或者妻子花太长时间穿衣打扮,另一方可能会催促,告诉对方十分钟之内必须出发,但是不会跑过去摁住对方,三下五除二帮他/她穿好。孩子就不 一样,眼看着幼儿园就要关门了,大人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让孩子自己慢条斯理地穿鞋,于是粗暴地夺过来,迅速帮他们穿上,拉着手就往外跑。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总是事必躬亲,无论吃饭喝水,还是穿衣穿鞋,都拒绝大人的帮助。其代价就是,吃饭时,汤汤水水弄得满身都是;出门之前,要花 很多时间等她收拾停当。有一次,妈妈实在等不及了,抱着她就往楼下跑。到了门外放下来,她横竖不干,坚决地回到楼上,自己从头走一遍。

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赶时间,因此以"等不及了"为名的斗争一直在持续。只要持之以恒,大人总会获胜。我发现女儿慢慢地接受了妈妈的帮助, 甚至依赖上了,有时会把脚一伸:"你帮我穿鞋吧!"有时还往地上一蹲:"你抱我下楼吧!"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大人往往也乐得如此。有研究表明,富人的孩 子未来成就总体上比穷人的孩子大,不仅因为他们有丰裕的物质支持,还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一个八小时之外还要兼职挣钱的母亲, 一方面给了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孩子很多自主成长的权利。

女儿第一次去上钢琴课,打开琴盖之后,父母忍不住告诉她说,你可以按这里和那里。老师说,要让孩子自己发现声音,享受声音,对声音产生好奇心, 然后她就有兴趣制造声音。听起来,这又是半年弹不出一首曲子的教法。有一位母亲送儿子学画,半年之后也没见他画过一朵向日葵,还在那里把颜料随心所欲地涂 来抹去,难免有些失望。女儿也上了大半年音乐课了,我有时也会问她学会了唱什么歌,玩什么乐器。但是好像这些都不是学习的重点,老师花了很多时间让他们感 受节奏和旋律。我能看到,对这些孩子来说,音乐不是外在的技巧,而是内在的生命。

耐心等待,是示范而不是教


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举个例子: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她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吗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据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育儿观念:适时放手,耐心等待


育儿观念:适时放手,耐心等待

有感于妞告诉我的一些话:

前一阵子,某一天放学回家路上,妞说:“妈妈,今天是Z姐姐给我包的肚子。”我马上就理解了,班级里老师开始教给小朋友自己包肚子的本领了。

过了几天,妞跟我说:“妈妈,今天我是自己包的肚子。”我明白了,老师在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昨天,妞在车上自豪地跟我说:“妈妈,今天包裤子我把后面的衣服也都弄好了。”我知道了,老师指导和检查地很全面。

从女儿一开始告诉我是别的孩子帮助她包肚子,到最后她自豪地告诉我自己已经能够掌握包肚子的难点了。有感于班级老师对“包肚子”这项自理能力给与孩子指导的阶段性和全面性,孩子在不断地经验积累、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包肚子的技能,同时也不断建立起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的自豪感。

我说,老师在逐渐放手中,让孩子建立起的却是更多的自信。

关于“放手”,是教师管理班级的一项重要学问。什么时候该放手,如何放手,怎么放手……都不能随意而为。因为没有“放手”的阶段性推荐,没有“放手”过程中孩子技能的锻炼,没有“放手”过程中孩子“自信心”的提升,结果“放手”却成了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成了家长心中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

喜欢《耐心等待孩子自然长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