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家长需要技巧

04-16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做个好家长需要技巧》,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家长要成为孩子生命中的精神供氧者,将“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的精神,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习惯”六大精神软件,植入孩子的生命中。

近日,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将这个秘诀透露给郑州300多位学生家长。

做个好家长需要技巧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时让我独自迈出一步。”“如果您能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董进宇博士深情演绎马迪·金《如果您能记住》,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对父母的深切期盼,令现场不少父母眼角湿润,悔恨愧疚。

一位母亲说,过去责骂孩子,恨铁不成钢,孩子看到自己就躲闪,母子关系很僵。董博士的一句话点醒自己,“爱,毫无疑问,还要讲究一个表达方式。”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家长是用责骂将他推出去还是用爱和责任将他拉回来,需细斟酌,讲技巧。M.yJs21.CoM

董博士指出,面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推一把还是拉一把考验的是做家长的实力,包括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储备。

家长要成为孩子“精神供氧者”

董博士认为,当家长最需要技巧却普遍缺乏训练,教育孩子是个长期活儿,人人都渴望立竿见影。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教育,逼孩子考重点上名校,却忽视了自己在孩子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董博士指出,真正的好家长,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六个角色。

除了供孩子吃喝拉撒,还要成为孩子的拉拉队队长,人生教练,生命导师,知心朋友,最重要的是,成为孩子的精神供氧者。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和优秀的家长,家长首先要让自己成长为一棵大树,才能给孩子遮阴蔽日。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给予他爱,陪伴,确认,鼓励和表扬,一句话,孩子的心智、人格成长都需要心灵的养料,这些都需要父母来供应。

在“塑造子女成功未来”的讲座上,董博士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到场的300多名家长,让家长学习,做孩子精神的供氧者。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亲子交流需要技巧


要展开一个对话,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你问孩子幼儿园里老师今天教了什么东西,可能得到一个不知所云的回答,但你如果问你跟果果和乔乔他们今天下课的时候是不是又“枪战”了,或者幼儿园的电视里放了什么卡通片讲了什么故事,你得到的就将远不止三言两语了。

交流可以随时随地:看过的DVD封皮不要扔,跟书架的书放在一起,有时拿出来跟孩子一起指着上面的人物评头论足,哪怕是傻笑一阵,也是交流和分享。

自我控制可以给你更多机会与孩子分享情感:4岁的孩子在小区里玩,忽然间就不见了,动用了保安,满世界找,过了半小时,孩子又跑出来了,兴奋地要告诉你:果果家有好长的托马斯小火车轨道!此时,你如果跳起来怒喝孩子让你担惊受怕,那你就失去一个分享孩子的快乐感受的机会。不妨听他讲,过后再跟他重申纪律。

希望自己能和孩子成为朋友,无所不谈。当他最需要倾诉时,能想到找你,而你也能及时给予他关怀和帮助。不妨试试,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自己和他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模式。

惩罚也是需要技巧的


近期,有很多关于孩子被家暴的事件,贵州毕节4兄妹的悲惨事件中,也涉及到了家暴事件。愤怒的父母总会说,孩子犯了错,不打怎么行?不给他点惩罚以后还会犯!调皮捣蛋的孩子有时会让人很无奈,为了让孩子“记住”,进行打骂,但遗憾的是,没过几天,孩子依然会继续犯错!

面对这样的孩子,愁坏了很多家长,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我们不提倡体罚,不提倡家暴,惩罚完全可以采取和缓一些的方式。

惩罚,要对孩子明确的说明原因

孩子犯了错,我们会认为他是知道错在哪里的,但是事实上,他们能感受到的是家长脸上表情的变化,认为自己是做了让家长不高兴的事情,却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所以,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需要明确说出原因、明确给出答案,而惩罚措施,可以是让孩子按照正确的、合理的方式去做一遍,并且在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尽量去承担过错的后果。

原则,适用于所有人

很多时候孩子会较真,为什么家里其他人做了同样的事情没有受到惩罚,而我却要面壁思过?他们会怀疑父母是不是不喜欢自己,是否有偏见,三番两次接受这样“不公平”事件后,孩子有可能变得叛逆,挑战所有人的心理底线,以此来确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家庭中一旦确定了某一项规则,就需要全家人都遵守。如果有人触犯了原则,惩罚措施可以由大家商议,同时记得也给孩子参与权。

带着你的情感,但千万不要带上情绪

很多家暴发生时,家长都是带着极强的愤怒情绪,这个时候的体罚完全变成了变相的发泄情绪,这样的行为只能拉大亲子间的距离,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当孩子犯了大错时,父母应该先冷静下来,然后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并向孩子表明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依然爱他。之后再让孩子承担责任、弥补过错,相信孩子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注重孩子成长,而非惩罚本身

每个孩子都会犯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这其实很正常,孩子们正是在犯错误的摸爬滚打中逐步成长的,我们要注重“吃一堑,长一智”,丰富认知体系,增加生存技能,这也是惩罚的初衷。如果我们过多地注重惩罚的方法、惩罚的形式,一犯错,就先强调要惩罚,那么,不但不会促进孩子成长,还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受挫,他们会害怕惩罚本身,进而采取撒谎等其他方式来逃避,孩子的行为问题也会变得更多。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每个孩子也都会犯错误,我们需要用小惩大诫的方式,让孩子逐步成长,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明确社会规则,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以自己舒适的方式适应社会。

做个好妈妈,不做照妖镜


上午我在开会,QQ弹出老师的头像:“兜兜上课看着窗外不专心听讲,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这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A.对老师深表歉意,对孩子的行为颇为气愤。

B.对老师深表感激,保证回家严厉批评教育。

C.感觉小题大做,阳奉阴违的应承着老师,回家就忘。

D.让老师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全权代理,你继续忙工作。

E.……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不意外,亦不气愤,相对于批评警告我的态度可能让老师难以接受:“您可以问一下兜兜,从窗外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她写一篇日记交到你办公室去。”

我想这样即能够保存孩子的纯真,又可以有一个惩戒。

晚上我好奇的问兜兜:“今天早晨你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我刻意回避“上课”两个字,希望孩子不会因为害怕受罚而有所隐瞒。

这一问天真无邪的兜兜果然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早晨第一节课我就在想会不会有雨过天晴的彩虹?书上都说雨过就会天晴,天晴就会出彩虹!我觉得书上画的很漂亮所以很想看一下彩虹!”

“那你看到了吗?”

“没有,雨过了可是天没晴,更别提彩虹了!”兜兜有些失望的蹙起眉头,“妈妈,为什么下雨之后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彩虹?”

说这话的时候,小家伙懵懂的眼睛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没有阳光所以看不到彩虹了,你觉得对不对?”

“嗯,应该是!”

“不过也没有关系,我看到远处的群山被雾霾遮住了,若隐若现的很好看!我还看到山是青色的,因为山上有很多茂密的松树;校园里操场湿漉漉的,很多小麻雀落在地上的砖缝找水喝···”

“太美妙了宝贝!你观察的仔细,记忆很清晰,描述的也很有条理!妈妈好像看到了小麻雀操场上跳来跳去的样子呢!咱们回家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当然可以!”

“不过有一点儿需要改进的小问题:你是上课时间看的窗外对吗?以后咱们下课再看好不好?你想想,上课走神儿老师讲的内容咱就没看到,那老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是不是白费力气了?她有多失望多生气啊?”我抱起兜兜,兜兜趴在妈妈肩头静静地听着。

“老师批评我了···”兜兜惭愧的嘟着小嘴。

“说明老师很关心你,替你着急对不对?如果不爱你,他就不管你了,你愿意看哪里就看哪里,不学就不学,反正他讲完课就走了,你不会跟他没有关系对不对?”

“嗯,老师对我很好,今天我恶心没有吃上早饭,老师还给我两个小面包,让我饿了吃呢……”

这一段简单的对话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过程,还掺杂着家庭与学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协作、孩子与成人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与融化、师生关系的处理与引导、亲子关系的沟通与发展……盘根错节的关系中如何让每一方都满意?不得不说一下坎特法则: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而且尊重他人本身就是获得尊重的一种重要途径。

人与人之间融合度是相互的,不能批判老师而让孩子厌学,也不能武断的给孩子开药方;要维护老师的师恩、权威让孩子接受成长的必经过程,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自信与尊严,让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点。所以说啊,当妈绝对是门儿技术活儿。

1、不当照妖镜,不把孩子的缺点妖魔化:了解孩子的思想与感受。

为什么我们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点、错误,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经那样稚气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妈妈不是照妖镜,不需要把一切表象都揭露的入木三分,给孩子上纲上线,透彻的把一般问题、非原则问题,也当作原则问题看待、处理,把孩子的缺点扩大化,想象的特别严重。其实一切都很简单,只是孩子的天性还没有受到礼教的束缚而已。

四岁时,幼儿园老师说:午睡时,其他人都睡着了,兜兜还在到处看,等大家都起床了,她却躺在被子里嚼着口香糖坏笑着跟老师讨价还价赖床不起……

安静的午休时间,她又从被子的缝隙“偷窥”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兜兜说:“因为我想看看大家睡着了是什么样子啊?”

我问:“那你看到了吗?”

兜兜非常骄傲地说:“看到了!”

兜兜表达时那种急切的语速、炫耀的神情,好像是对妈妈的好奇心期待已久了,也许这些话在她心里已经发酵,却始终没有人给他挥发的空间。

“你看着我啊妈妈,你看王小田睡着时是这样的!”说着摆了一个侧卧的姿势,双手垫在胖胖的粉嫩的脸蛋下边,

“刘泽志是这样睡的!”说着换成一个大字型,“还有王晴漪……”

我问兜兜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样乖乖的遵守秩序、听从安排、服从教导。可是兜兜不满地回答:“你为什么总是和其他的妈妈一样!你就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想法吗?!”

不得不承认兜兜说的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个性,我不能总是和别的妈妈一样,我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有主见,而我又不想扼杀她的个性,所以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我选择支持她。

兜兜现在的一切在外人看来是淘气、可笑的小插曲,但是于我而言却是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并不需要贴上不专注的标签。

2、不当显微镜,不放大孩子的缺点:批评只对事不对人。

怒火中烧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对孩子进行怒骂,孩子不服气,家长不解气对问题解决毫无进益。不要一听到孩子犯错误就失去理智,诚挚的沟通可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同时又不会使孩子因为指责而产生挫败感。

“我只是想看一下有没有雨过天晴的彩虹”这句话唤回我温暖柔情的回忆:八九岁时,我曾经为了看彩虹和三四个男生用塑料袋装满水,从三楼的教室向外倒,结果泼了班主任一身被罚面壁思过,我们一直没有明白自己最大的错误是方式方法错了,不知道这样不可能创造彩虹,只是单纯记住了受惩戒的原因是淋湿了老师……

批评时就事论事,使孩子持续受到尊重才可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互相促进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孩子信服的遵从规则。

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孩子的平等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师打成一片,站到我们的立场,主动与我们沟通想法、探讨学习,完成我们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家庭、班集体的荣誉付出。

3、不当防护镜,无原则的护犊子不可取: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感恩。

维护孩子的天性与自尊心,不是包庇孩子的缺点错误,把一切批评都阻隔在外“护犊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听完兜兜的解释,我也对兜兜上课走神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老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你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即便学习比游戏枯燥,你也没有理由去挑剔,就好像你拖了地,即便不那么干净,妈妈也一样欣赏、赞扬你,因为你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我们赞赏的不是劳动的结果好坏,而是付出劳动的过程,对不对?兜兜,你知道吗,昨天杨老师电脑死机,刚刚写的教案没有保存下来全部丢失,不得不一字一句重新输入一遍,你应该感恩老师的付出对吗?”

兜兜赞同的点头。

4、不当反光镜,遇到问题不能简单的条件反射,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检测甄别系统。

孩子做事情之前打预防针、提警告,犯了错误就呵斥打骂是大部分妈妈惩戒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也是简单的等兜兜放学大骂一顿:“上课为什么不听讲?!老师又找我,你真是丢脸!”效果会怎样?兜兜会不服气的抗争,我会因为孩子不听从管教火冒三丈,擦枪走火之后兜兜仇恨告状的语文老师,以后破罐子破摔继续跟老师作对……

所以,我们不需要机警的条件反射,亦无需时刻对孩子灌输标准化规章。不用害怕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对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对他们进行管理能力指导和人际关系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们就会自觉自愿的克服自己的弱点,饶有兴致的迎难而上。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敌人一个是“别人”,另一个就是“过来人”。谁的妈妈没有说过这句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还能害你?我是你亲妈啊!”事后再补刀一句:“我早就跟你说过这样做不行!你这孩子怎么不听呢!?”

然后吓大的孩子们小心翼翼的跟在妈妈身后,按照妈妈指的路按部就班成长。每个孩子都逐渐变成别人的复印件,而不是原创的自己。为什么一定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四岁时兜兜想在家里用喷桶喷水,我只说一句:“好吧!喷完自己拖干净水!把东西恢复原样就行。”

兜兜知道电器怕水。很自然的就选择在洗漱间和厕所接了一盆水尽兴的喷射。喷完自己拿拖布尽可能的拖干,再拧干了拖布搭在阳台晾晒上;最后自己从衣橱翻出一条新裙子换下那套被打湿的衣裤……

我没有叨叨玩水会弄坏家电、会把家里弄脏、会把自己淋湿……压抑她企盼的情绪总不如大禹治水的顺势利导对吗?

宝贝儿,妈妈不是照妖镜、不是显微镜、不是反光镜,也不是防护镜……因为我希望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自信的样子,而不是我的映像。

爱也需要技巧和训练


今天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翻阅大量的育儿书籍,常常被上一辈人说成是“看着书本养孩子”。我们爱孩子,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不想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闪失、犯什么错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仅有爱是不够的,爱也需要技巧和训练。

我们渴望花时间来学习如何做一个出色的父母,不仅是情感上深深地爱着孩子,而且确实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帮助。

面对孩子的淘气不听话,我一度困惑烦恼,《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到来真是让我不仅学到很多技巧,而且观念上得到一种超越。这本书通过许多简单、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们把心中的爱正确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与其说它是一本告诉家长如何进行亲子沟通的书,不如说它是在教我们一种新的沟通语言,让我们学会在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上与孩子交流。

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漫画,让我们学到很多亲子沟通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有几点感受实在深刻,简介于此,相信曾和我有同样烦恼的母亲即刻可以领悟。

――尊重孩子的特性,接纳他们的负面感受。

用“小乌龟是你的好朋友,失去了好朋友是挺让人难过的。”

代替“别难过,不就是只乌龟吗?”

――相互尊重是合作的开始,陈述事实,不论断、不评价。

用“洗手间的灯还亮着。”

代替“又不关灯。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总是记不住。”

――鼓励孩子自立,让他们亲自经历问题带来的挣扎,从错误中成长。

用“系鞋带很锻炼你手指的灵活性。”

代替“系个鞋带需要这么长时间,我来帮你弄。”

――用描述性的语言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用“屋子打扫得这么干净,走进来让人感觉真舒服。”

代替“你真是一个勤快的孩子。”

……

书里给我们提供的这些方法和技巧不胜枚举,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地给我们讲解该怎么说、为什么要这么说,纠正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一种新的语言,谈何容易。就像我们学了十多年的英语,但说话仍带着口音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那些不该说的话,正是我们最耳熟能详、每天不断被重复的。因此,看似简单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操练。在实践这些方法的时候,我自己就常常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都说多少遍了,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动作快点,真受不了你这么磨蹭!”这样的话仍然会脱口而出。

新的语言毕竟不是自然形成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改变惯有的说话方式。幸而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自我训练的有趣方法和题目,使这种充满爱的智慧的语言能够一天天在我们嘴里变得自然起来,直到成为本能的反应。正如作者所说的:孩子每天都给我们提供了纠正错误的机会,只要用心,我们都能学会这种让孩子听话的奇妙语言。

爱不需要理由,但爱需要技巧和训练。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才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巨大的帮助和引导。相信每个父母都愿意为此付出不断的努力,选择做正确的事永远都为时不晚。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时间过得真快,叶子上幼儿园了。

还记得他出生时的小小模样。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开始学爬、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迈开小脚走路,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

现在叶子快四岁半了,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感觉变化很大,经常给我带来惊喜,家里的积木和魔方他百玩不厌,每天都会做出一些不同的造型。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看动画片,从中学到不少成语,并能活用到生活中,这说明他是好学的孩子。只要儿子做了什么让我惊喜的事情,我都会毫不吝啬的表扬他,这会让他觉得很快乐,也越来越自信。

如果儿子做错了事,我也一定会批评他,但“批评”这方面我做得不好。我这个人脾气急,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甚至动手打过他,看着他用受伤的眼神望着我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母亲是失败的。我知道有效的批评是就事论事,表情严肃,语气平和,一定要蹲下看着他的眼睛,这样才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究竟错在哪里。这方面我会学习改善的。还有就是以后一定得提醒自己尽量不要在人前批评孩子。其实别看孩子小,他也是要面子的。

另外,我做得最多的就是拥抱孩子以传达我对他深深的爱,我对他的奖励也多是一个大大的拥抱或一个吻,我还经常对他说“妈妈爱你”。我不想做那样的母亲:当有一天想拥抱自己的孩子时却发现他根本不需要了,那该多遗憾啊。

这就是我的育儿经中的一部分,感谢儿子给我带来的骄傲和快乐。妈妈也要多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努力做个好妈妈。

好父母养成指南:如何做个好父母?


好父母养成指南:如何做个好父母?

其实平等尊重、待人友好、健全的人格才是孩子人生最美好的财富。父母都该一读,好父母养成指南。

好家长如何养成?我们总是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和要求,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对父母抱有期望。好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想要教育出一个好宝宝,家长们首先应该想一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1、平等:不摆父母架子,理解尊重孩子

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容易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为什么爸爸可以对我发号施令,而他却总是拒绝我的要求。”“我长大了,明白大人们在说什么,但妈妈老是说我小孩子不要插嘴”……父母这种家长式作风,让孩子只能乖乖听从命令,不敢违背反抗,让孩子难以和父母建立亲密感。

家长要适时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蹲下来,让他看着你的眼睛。父母还应该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与孩子有着更多的言语交流。

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通过你的关爱、聆听、赞赏、支持以及真诚对待,帮助孩子喜欢自我、欣赏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在做一些决定时,例如今天想去哪里玩,或者是否更换他的床单时,都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让他觉得自己也是有选择权,也是被尊重看待的。

2、民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些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家长应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心,更重要的是感到被尊重和被欣赏。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很重要,孩子的依赖感建立在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上。这份情感的建立关键是父母能够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一同享受快乐的家庭时光。

闲适在家时,对孩子的一些随意搭讪,或者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玩象棋、跳棋,就能很好地拉近亲子距离。另外,爸妈都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生争吵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带回家中。也不要随意呵责、怒骂孩子,父母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引导和教育孩子。

3、友好:建立友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一些家长抱怨孩子藏有小秘密,和自己的交流少了很多,亲子之间缺乏对话其实是孩子与你渐渐疏远的表现哦!家长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孩子都不太愿意跟你聊天了?是不是你经常忙于工作,很少主动和他说话?还是每次他高兴地跟你说今天幼儿园趣事,你总是敷衍态度?

其实在亲子沟通上,首先家长要摆正心态,以一个宽容开放的姿态面对孩子。不要误以为与孩子同一屋檐下有一份亲情、有一份默契就可以无需坐下来面对面地交谈;也不要当孩子和你交谈时,摆出一副家长的威严来对孩子讲出来的事情给予“语重心长”式的回应和教育。像这样“不主动”和“沉重”的对话,都会使得孩子减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欲望。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4、德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好宝宝,乖孩子不是一味的听话、懂事、成绩好等等这些“美好”的标签。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一个全方位优秀的人才,而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学会做人,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如果人做不好,学问也很难做好,事业成功就无从谈起。一些孩子人格上有缺陷,比如心理问题突出,厌学情绪严重,自主意识淡薄,抗挫耐力脆弱,道德品质低下,罪错比率上升等,就是家长不注重人格教育的结果。

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情感,要让他学会爱家长、爱他人、爱社会。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你的责任心、事业心、勤奋、勇敢、自信都能深深地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

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交流,倾听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加入到自己的社交圈,参与接待客人,给客人让座、倒茶等;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们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5、好父母不会说出的10句话

好父母都应该是通情达理的,但是家长往往容易一时意气,而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以下10句话,家长真不应该随便说出口。

恶言:傻瓜、说谎、无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废物。

责备:你又做了错事,真是坏透了。

压抑: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哀求: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抱怨: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贿赂: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

讽刺: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

父母良好的性格品质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为此,父母应当经常调整自己,总是以理智、通达、自信、积极的状态站在孩子的面前。

相信《做个好家长需要技巧》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好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