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儿园的“补充教育”

04-19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日本幼儿园的“补充教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似乎就成了老师们的“专利”。然而,面对目前仍有参差的教育水平,你怎样保证自己的孩子和国外儿童相比,方方面面不输于他们呢?请你从下面一篇读者来稿里,对照着给孩子作些“补充教育”。

红灯亮了您教孩子怎么做?

时间:下午4点

地点:东京江户川区的一所社区保育园门前

场景:孩子们回家。路远的,家长用车接走;道近的,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或者骑着童车跟着妈妈走在人行道上。在一个小十字路口,红灯亮了,4岁多的小女孩美佳立即把车刹住,后面陆续走来的小朋友也都停在了红灯前,尽管路面没有一辆来往的车辆。

这情景引起笔者注意。在社区并不很宽的街道上,既没有“交警”,也没有车辆,孩子们的认真令人佩服。在日本,学前教育除了包括识字、算术、音乐、图画、手工等内容,还有安全教育(交通规则、防灾防火)、保护环境和热爱动植物等教育,让儿童参与轻度劳动与体能锻炼,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孩子入园后,老师会教他们识别交通标志、灯光变化代表什么、必须走人行道的道理。家长也积极配合,接送孩子时,做严守交规的榜样,让孩子从小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即使是并无多少车辆行驶的社区街道,孩子们也都非常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这种教育一直延续下去,你会发现小学生放学时,有秩序地走在人行道上,一路红灯停、绿灯行,走到自家附近自动离队,或者跨到汽车站候车,身边并没有一名老师。

突遇灾害了您教孩子怎么办?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一般性的地震(3—5级)经常发生,所以孩子们都知道发生地震时,如在保育园要听老师的指挥;如在家中来不及跑出,要躲入小的角落或钻入桌子下面,远离挂物,以免砸伤。

防火、防触电等等安全常识,也是教育内容。日本的教育不是让儿童害怕地震、火灾或电源,而是让他们不怕,在灾害面前知道怎么处理。

假如您不喜欢小动物怎样教育孩子?

日本保育园内的“边角”处,会养着一两只白兔,鱼缸内有鱼和龟在游动;院子里开了块小菜畦,种着一二十株黄瓜,鲜嫩翠绿。这些都是保育园向孩子进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教育的地方,时不时会有孩子跑过来,和动、植物亲切交流,没有孩子对动、植物随意抛掷或纠扯。

笔者到东京湾临海公园大型水族馆游览,见到许多中、小学生有组织地参观,他们很安静地看、悄声地交谈,生怕惊吓了水族……“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做很多事情。

接孩子回家练练“动手能力”

在保育园,每个孩子都得自己动手整理衣物,他们的小衣橱很整齐。每逢节日或者园内的大活动,孩子们会得到机会,轮流参加厨房内的简单劳动。厨师教给孩子怎样制做、如何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孩子们自然会把学到的内容带回家中,带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

假如我们的幼儿园没有这种机会,笔者建议家长接回孩子时,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受到锻炼。

孩子多走路您心疼吗?

保育园常带孩子到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沿途有多路电、汽车可直达,但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步行往返已成习惯。每个孩子都要自带水和食物,在来去的路程当中,不要别人的帮助。家长都很支持,少有为孩子叫苦叫累的。

笔者听说国内也有一些幼儿园开设了“远足”锻炼课,家长的反映不一。如果每所幼儿园都能这样,娃娃们的身体素质一定能够提高!国人“足球梦”、“篮球梦”的实现该指日可待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日本幼儿园的游戏教育观念


日本幼儿园的游戏教育观念

日本幼儿教育机构开展游戏的一些做法及其所体现的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

幼儿在园的生活是从自由游戏开始的。幼儿入园时间为上午8:00-8:30 (或9:00),幼儿自入园至10:00或10:30均为自由活动和游戏时间,幼儿可以在室内玩(天气好时,幼儿一般都选择户外游戏)。通常午饭后,12:00-13:00也是自由活动时间。

日本幼儿园教育活动有两种组织形式--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幼儿自由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时间之比一般为3:1,幼儿每天在园大约有三个小时可以在户外进行自发自主的游戏。

集体活动也以游戏为主。集体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行事”活动,如“七夕”“风筝”等,这种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中重要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通常也是密切结合儿童生活经验,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游戏环境材料简易、朴实、自然

日本幼儿园通常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有浓郁的树阴,有的幼儿园就建在小 树林中。日本幼儿园一般户外场地较大,有的虽不很宽敞,但利用充分,幼儿可以跑动、探究、玩耍。

幼儿园所提供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具有简易、朴实、自然的特点,使人有平实亲切之感,特别有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注重为儿童提供在自然中游戏的条件。材料、设施常常是依自然环境设置,如在树上系绳、打绳结、架绳梯、挂绳网,或是两树之间架秋千,供幼儿攀爬、荡悠。有的依大树干造一小木屋,幼儿可爬上去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有依山地势高低不同而设跳台,或是在场地上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幼儿进行登、滑、钻、爬等活动。

沙箱、沙地及玩水设施的设置很普遍。这类活动幼儿最感兴趣,利用率极高,有的幼儿园甚至把整个院落作为大沙场供幼儿挖土装车、堆沙造型。

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利用充分。如用木桩做平衡木,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大量旧轮胎,供幼儿码叠、滚动着玩。在幼儿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用纸板箱、废纸盒等做成的摇马、娃娃家小房子等。通常,各班均备有装纸片、木块下脚料等废弃物的箱子,很多玩具都是幼儿自制的。

活动类型多样,注重自然游戏

日本幼儿园特别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密切接触自然的游戏和在自然中进行的游戏。

幼儿可在沙地中玩用沙筑工事,拿小桶装水倒进沙筑工事中,有的玩得兴起,甚至光屁股跳进沙地、泥水中戏耍。到了夏天,通常幼儿每天可以水池中游戏、戏水。

幼儿可以开展接触自然的活动,如在草丛中寻找昆虫,他们三三两两提着小笼子在草丛中寻找、捕捉、观察昆虫等小生灵的不同形态、习性,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

幼儿可在户外充分开展游戏,如跑动、蹬脚踏车、玩大型运动器械、爬竿、爬楼梯等,充分运动身体体验惊险,感受克服困难后的愉悦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远足运动,则是引导幼儿走向自然的一项综合活动,他们也经常开展这一活动。

日本幼儿常开展有关鬼的游戏,如玩碰鬼、冰鬼、高山鬼的游戏,又如玩“鬼和大鸟的故事”,使幼儿经历黑暗、冒险,进行竞争与合作,体验恐惧与成功。

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教师积极参与,共享游戏欢乐

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类型不是由教师硬性安排的,而是由幼儿自己选择的,玩什么、怎么玩均由幼儿自己做主。如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做泥饽饽,或是与孩子们一起挖沙、用沙修筑工事等,或是一起玩荡船及打水仗、捉人等。

教师始终是一名游戏的参加者。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有时建议指导,有时给予一定帮助,但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幼儿中的一员,师生之间较少出现距离感。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并对幼儿表达支持、赞许的态度。这种平等关系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自己做主,自创玩法,因而游戏中较少看到幼儿依赖教师的行为。教师通常不对幼儿提出硬性的要求,而是与他们一起活动,用行为感染他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千方百计让儿童玩得高兴。

自由活动中,一般班级界限不明显,教师较为放手。每个儿童可以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不同年龄、班级的幼儿也可相互学习、影响。

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注意幼儿和谁玩、在哪玩、玩什么、玩得如何等,并依平时对儿童活动特点的观察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

日本幼儿园:不迷信“教育法”


洁白的小花边帽,小碎花的围裙,一丝不苟的神情,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向排队等着领餐的同年龄小朋友们托盘里盛饭菜。位于日本横滨青叶区的白百合幼儿园里,正是午餐时间。几个盛饭的孩子是当天的值班生,他们要为其他孩子提供盛饭、倒牛奶的服务,此外还负责当天的领操等活动。“幼儿园是个为孩子们提供社会体验的场所”,幼儿园园长白井三根子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开设书法课程

白百合幼儿园是一所私立幼儿园,目前日本的公立幼儿园数量不断减少,整个横滨市居然没有一所公立幼儿园。

白百合幼儿园所在的横滨市青叶区,是一个白领阶层聚集的住宅区,家庭平均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约合70.8万元人民币)以上,是日本平均年收入的两倍左右,称得上是高收入住宅区。在这一区域,有教学内容紧凑的“教育式幼儿园”,也有贯彻宽松式教育方法的地方,白百合幼儿园走的应该属于中间路线。

这个有700多名孩子的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带着一顶小帽子,帽子的颜色标志这个孩子所属的班级,便于老师辨认。中国的大、中、小班,在这里被称作“年长”“年中”和“年少”三个年级。除了年少级的孩子,所有孩子都身着幼儿园的园服——带领的白T恤和格子短裤,十分清爽可爱。

除了户外自由玩耍的时间,幼儿园为孩子们安排了音乐、绘画、手工、英语、体操等课程,还有书法课。所有课程都有一个统一的教育思想——不执行灌输式教育,而是让孩子们在兴趣盎然中打下学习基础。

“让孩子在社会体验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自然培养学习习惯。”白井园长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否集中注意力是十分关键的。集中精力专心做事的习惯能够让人一生受惠,而这种习惯的基础在幼儿园阶段就应该打好。让孩子们练习毛笔字,是因为“用手记住的东西,能记一辈子”。

值班增强群体意识

“孩子们在家庭里,一直都是被保护、宠爱的角色,而幼儿园是他们进入社会群体的起点。从此以后他们就将在社会里扮演自己的角色,因此应该给孩子们打好这个基础。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群体的一员,不能太任性。”日本的幼儿教育要领中,将幼儿园的教育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力”5个方面。

在白百合幼儿园,群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宗旨,增加这种意识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值班制度。孩子们通过轮流为班级服务,强化了自己的责任心,同时也增加了对集体的感情。幼儿园的院子里挂着庆祝五月五“儿童日”的色彩斑斓的鲤鱼旗,这是“年长”级的孩子们分工制作的。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对促进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白井园长认为,执行了多年宽松教育的日本,幼儿教育中竞争意识的培养反而强调得过少。“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比如运动会上跑得快的孩子就该拿第一名!”然而,表扬方式是有讲究的,“不能表扬他‘真优秀!’而要说‘真努力!’”强调努力的过程会让孩子们的竞争心理更加健康。但竞争并不通用于所有领域,“画画就没有高下之分,所谓画得好坏,只是成人眼里的标准,但对于努力过的孩子,我都要表扬他们”,她认为,尊重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表扬让他们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中国流行的“蒙氏教育法”等新型教育方式,白井园长有自己的见地。“蒙氏教育法从根本上讲并不是精英教育法,而是针对日常生活习惯的教育。其实日本孩子在家里自然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比如鞋子脱下要并排放好等。”

幼儿园靠“蒙氏教育”的招牌来作为卖点。白井园长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迷信这样的字眼,父母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最根本的“蒙氏教育”。

幼儿园小班段工作补充意见总结


开学初,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有何爱好,个性脾气等情况,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这学期,我段将继续以《纲要》和《指南》为指导,全面贯彻《纲要》的精神,以园训(博爱、自律、启智、创新)来衡量和激励我段保教人员工作,为促进我段保教质量而奋斗,让家长放心、幼儿舒心、愉悦。

一、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抓实抓好。

由于本段保育员是新手,因此,有必要及时组织她们学习、讨论幼儿活动时会碰到的困难,及时解决,使每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抓紧抓好年级组内常规管理工作。

1、强调以常规为主,教育为导,认真按照幼儿作息时间开展一日活动。

2、重视班级幼儿良好的常规培养,培养幼儿从小懂礼貌、守纪律、爱劳动等良好品质。

3、每月进行二次学习,大家共同分析本月的工作及发现上月工作存在的问题,商量解决方法。

三、配合学园扎实抓好保育员的技能技巧、普通话会话能力。

1、请保健医生对新保育员进行跟班指导,以提高其技能技巧。

2、提高保育员普通话会话能力,养成保育员与幼儿之间用普通话会话习惯。

四、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是家园之间纽带,教师积极主动接待每位家长,按家长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

1、开学初,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有何爱好,个性脾气等情况,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2、定期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和家长联系并共同研究解决。

3、根据教育重点定期更换“家长园地”中内容。

五、月份安排

二、三月份

1、各班创设班级环境,开设、丰富区角材料。

2、开展“元宵节”“三八节”拔河、“学雷锋”活动,加强幼儿思想道德教育。

3、各班调整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制定班级补充计划。

4、各班丰富“家园互动栏”的内容。

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


日本幼儿园、保育园的父母工作很有特色,父母也往往热情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儿园、保育园的工作与教育。

父母工作主要由班级的教师来承担。家园联系簿是教师开展父母工作的重要形式。联系簿每个幼儿人手一册,每日由幼儿携带,便于教师与父母随时交流与沟通,出现问题可及时联系。若无重大问题,则每周家园互通情况一次。如五之神幼儿园,孩子周一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周六带回家的联系簿交给老师,以便使老师了解自己在家中的情况和父母的意见及要求。

保育园的日常联系工作更细致,通常教师每天要记保育日志。对1岁~2岁的孩子,教师要清楚地写明孩子在园一天的情况,包括进餐、大便及行为表现,供父母查阅。有的园还专门建立家庭联系表,逐个写明幼儿一日中睡眠、进食、排泄等情况,并注明需联系的事项。

大班幼儿的保育日志则是对班级总体情况的记录,教师要描述当日活动流程与保育内容、餐点情况,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生活能力等,并在备注中写下给父母的通知或联系事项。

零岁儿童(1岁以下)的保育日志由父母与教师共同记录,每个孩子一份,分为在园和在家两部分,有的园甚至按时间列表,如从晚6时一直到早7时,由父母记录小儿的体温、健康情况以及进餐内容与数量等小儿在家中的表现,并详细描述小儿夜间行为;从早7时到晚6时,由教师记录或描述小儿在园中体温、进餐、活动等状况。

以月报形式总结班级工作,并列出下月目标计划,再分发给父母,以便父母了解并配合幼儿园、保育园的工作,是教师开展父母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形式。这种计划以班为单位,月报设计别致有趣,一目了然。如久美幼儿园某班在6月28日列出的月报中,不仅汇总了6月份孩子们担任饲养小动物值日生的活动情况,还以孩子们的口吻描述了运动会上拔河的情形,进而提出了7月预计进行的主要活动,使父母阅后不仅可以感受到幼儿在园所的成长,还能根据它进一步积极配合并参与班级工作。

“个别面谈”即教师与父母面谈,也是父母工作的一种方式。教师们一学期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与每个幼儿父母面谈一次,详谈有关幼儿的教育问题,必要时,还要进行家访。

日本幼儿园的保育之道


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似乎就成了老师们的“专利”。然而,面对目前仍有参差的教育水平,你怎样保证自己的孩子和国外儿童相比,方方面面不输于他们呢?来看看日本幼儿园的保育之道。

红灯亮了,您教孩子怎么做?

时间:下午4点

地点:东京江户川区的一所社区保育园门前

场景:孩子们回家。路远的,家长用车接走;道近的,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或者骑着童车跟着妈妈走在人行道上。在一个小十字路口,红灯亮了,4岁多的小女孩美佳立即把车刹住,后面陆续走来的小朋友也都停在了红灯前,尽管路面没有一辆来往的车辆。

这情景引起笔者注意。在社区并不很宽的街道上,既没有“交警”,也没有车辆,孩子们的认真令人佩服。在日本,学前教育除了包括识字、算术、音乐、图画、手工等内容,还有安全教育(交通规则、防灾防火)、保护环境和热爱动植物等教育,让儿童参与轻度劳动与体能锻炼,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孩子入园后,老师会教他们识别交通标志、灯光变化代表什么、必须走人行道的道理。家长也积极配合,接送孩子时,做严守交规的榜样,让孩子从小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即使是并无多少车辆行驶的社区街道,孩子们也都非常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这种教育一直延续下去,你会发现小学生放学时,有秩序地走在人行道上,一路红灯停、绿灯行,走到自家附近自动离队,或者跨到汽车站候车,身边并没有一名老师。

突遇灾害了,您教孩子怎么办?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一般性的地震(3—5级)经常发生,所以孩子们都知道发生地震时,如在保育园要听老师的指挥;如在家中来不及跑出,要躲入小的角落或钻入桌子下面,远离挂物,以免砸伤。

防火、防触电等等安全常识,也是教育内容。日本的教育不是让儿童害怕地震、火灾或电源,而是让他们不怕,在灾害面前知道怎么处理。

假如您不喜欢小动物,怎样教育孩子?

日本保育园内的“边角”处,会养着一两只白兔,鱼缸内有鱼和龟在游动;院子里开了块小菜畦,种着一二十株黄瓜,鲜嫩翠绿。这些都是保育园向孩子进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教育的地方,时不时会有孩子跑过来,和动、植物亲切交流,没有孩子对动、植物随意抛掷或纠扯。

笔者到东京湾临海公园大型水族馆游览,见到许多中、小学生有组织地参观,他们很安静地看、悄声地交谈,生怕惊吓了水族……“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做很多事情。

接孩子回家,练练“动手能力”

在保育园,每个孩子都得自己动手整理衣物,他们的小衣橱很整齐。每逢节日或者园内的大活动,孩子们会得到机会,轮流参加厨房内的简单劳动。厨师教给孩子怎样制做、如何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孩子们自然会把学到的内容带回家中,带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

假如我们的幼儿园没有这种机会,笔者建议家长接回孩子时,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受到锻炼。

孩子多走路,您心疼吗?

保育园常带孩子到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沿途有多路电、汽车可直达,但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步行往返已成习惯。每个孩子都要自带水和食物,在来去的路程当中,不要别人的帮助。家长都很支持,少有为孩子叫苦叫累的。

笔者听说国内也有一些幼儿园开设了“远足”锻炼课,家长的反映不一。如果每所幼儿园都能这样,娃娃们的身体素质一定能够提高!国人“足球梦”、“篮球梦”的实现该指日可待了!

日本重视孩子的“厨房教育”


当很多中国妈妈为孩子细心准备一切,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代劳一切的时候。日本的孩子正在把厨房当成最热门的“游戏场所”。厨房教育越来越受到日本年轻一代家长的青睐。

在日本,儿童料理食谱竟然成了畅销书,这类图书图文并茂,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是那种孩子一看就能明白的食谱书。而且会有一种立刻想冲进厨房跃跃欲试成为小厨师的愿望。

家电市场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正在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幼儿园开设了“烹饪实习课”。

日本人认为,“做家务事”是每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也是增进家庭生活的情趣、建立儿童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分男性或女性。

日本年轻的妈妈认为,家务事能处理得好的男人,人际关系绝对不会太差。对他们来说,劳动,并不意味着辛苦,令人难耐。相反,洗车、除草、晒衣服,共做家务成为增加亲情的快乐时光。

山口理惠子是一家宾馆的财务主任,她有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她正在把厨房开辟成双胞胎的“娱乐天地”。她对朋友说:“他们在读书之余,为什么不能以‘家务事为娱乐?”当然,她并非漫无章法任由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她阅读有关厨房育儿的书籍,也到幼儿园开办的“烹饪实习”课里见习。在烹饪前,她还会将食物的营养、厨具的使用方法向孩子做一番说明,尤其是菜刀和火的危险性。

理惠子主张在整个烹饪过程中,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从头到尾完全由孩子作主。

很欣赏这种让孩子走进厨房的教育。

能做家务事、做好家务事,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运用到身体和五官的家务劳动是一种比游泳更均衡的运动,经常做可以得到令人惊喜的成果。孩子用双手敲敲、打打、揉揉、拉拉,也等于是在经历疼痛、辛酸、得意、快乐等各种不同而丰富的情绪,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

日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培养


在日本,为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孩子进行“四重”教育。

一是重礼仪、孝亲教育。日本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离家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为培养孩子的体贴、感动之心,父亲和母亲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影响。比如,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另外,“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是重忍耐、挫折教育。在日本,人们信奉这样的理念: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为了形成儿童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人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忍耐的教育,并且将其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日本,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自救活动。日本家长让孩子冬季也穿短装,洗冷水澡,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日本家长把这看作是一个经受挫折的训练,是让孩子具备接受挫折的经历,也是人能否正确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必备条件。这些看上去的一件件小事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打磨孩子的意志力。

三是重自立、自信教育。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旅游的日本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背包。背包里装的都是些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为什么要他们自己背呢?日本孩子的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哪怕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养成孩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日本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参加劳动挣钱。日本教育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学生做家务劳动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如果孩子干活要付钱的话,这就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好而赏钱,这无疑是一种贿赂。日本的家长认为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他们还注重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

四是重创造、创新教育。另外,日本的有志之士要求教育革除“应试教学”的弊端,向培养“创造型”人才方向发展。日本家庭教育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情神,鼓励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该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榜样意识助推日本教育


6月中下旬,我随全国青联中国青年考察团教育分团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制,在石川县,我们考察了当地的保育院(0-3岁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么一圈下来,我感触颇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学校从细微之处入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榜样意识,并将榜样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

■高年级学生帮低年级同学开运动会

在考察金泽市杜之里小学时,我们恰巧碰上了该校的运动会。运动会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均由该校高年级的学生来完成,学校及老师只是进行必要的辅助和做好保障工作。运动会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而是全校学生分成三个队,每队都由一至六年级的学生组成,在这种“纵向班级”的组队中,高年级的学生负责带领和照顾低年级的学生完成比赛。

运动会过后,我们与部分教师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交流。我们的一位团员问学生们,“你们在烈日炎炎下圆满完成了运动会的任务,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们答道,“当时没有想什么,只是觉得运动会是我们大家共同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我是啦啦队长,既然这是分配给我的任务,那么我就要把它完成好”,“我们是六年级的,因此要给低年级的同学做出榜样”。学生们朴实的回答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因为在这么小年纪的孩子身上,已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榜样意识。

■老年志愿者为小学生“保驾护航”

与杜之里小学的师生们挥手告别后,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路口处站着一位头戴黄帽子、手拿小黄旗的老先生。一问陪同的日本朋友,才知道这是来自于学校所在社区的老年志愿者。这些老年志愿者会定时在孩子们放学必经的路口疏导交通,帮助孩子们安全过马路;会在冬天漆黑寒冷的傍晚、在孩子们放学必经之路的僻静之处巡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年志愿者们,使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大人们的关心与爱护,也使孩子们从小就形成了关爱弱者和尊敬长者的道德品质。

从可爱的孩子们身上,从伫立在夕阳下路口边的老先生身上,我深深感到,只有树立“榜样意识”,才能形成“榜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正是推动一个社会向着美好未来前行的巨大动力。

日本幼儿园令人惊呆的那些事儿


在此次日本地震与海啸的灾难中,当人们看到地震以掀翻竖的一切、海啸以席卷横的所有的力量肆虐灾区时,无不为之震惊。但对中国人来说,另一种震惊来之于日本人在巨大灾难面前的镇定。

电视画面展示给人们的景象是,一边是车翻船倒路毁水淹的灾害,一边是井然有序不慌不乱的民众。毋庸置疑地,普遍高素质的公民与日本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教育的力量,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且足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现状吧.

1.无数大大小小的包。

我们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向我们说明,要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

书包(统一)、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彻底崩溃了!搞不懂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这么多复杂的名堂出来。

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缝制!

经过两年,我们都对此已经驾轻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条理的分门别类。

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是否和从小所受教育有关。

2.大人空着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着。

这是很震动我的一个场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上面所说的那些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都由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而且还都跑得飞快。我们呢,自然还是咱国内的传统,田田空手,我拿包。

过了两天,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田田妈,Tina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

日本人惯于只说半句话,后面的让你琢磨去。

我立刻就明白是在问家里的情形了,看我还在想,老师就说了“比方说上学时拿包吧……”这就是委婉的提醒。

从此就只好让田田自己拿了。

等开家长恳谈会时,我和大家说“在中国幼儿园,习惯家长拿东西”——这回轮到日本妈妈目瞪口呆了,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

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孩子更多一点呢?

3.反复脱换的行头

田田的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登园时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

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自然再换自己的鞋子。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开学时老师要求拿一组换的衣服,在我们看来,那自然是防备孩子玩耍时弄脏备用的,然而,并不是。

只要孩子们中午睡了午觉,起来必定要重新换一套。够多麻烦。

(到田田在外边宿泊一个晚上的时候,光备用的换的衣服就要备好多套,真赶上那个爱新衣的皇帝了。)

刚开始每天早上去送田田,都要重复那么一套换衣程序,田田在菊花班的时候,看她实在慢,我就不免代劳。

但是不久就发现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

慢慢体会到,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这个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的。

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帖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2、3岁开始的训练,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4.大冬天穿短裤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

刚去的时候,北京的爷爷奶奶非常担心,说一定要和老师商量一下,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孩子,受不了这个冻。这个……让我怎么说得出口。就算不重新唤起东亚病夫的记忆,起码也激活小皇帝的印象。

没法子,只好入乡随俗地狠下心来,为国争个面子。不用说,刚入园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冻病了。

和日本妈妈说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

看看一个个像小炮弹一样冲到我面前说“你好”的孩子,那个结实劲儿,我是觉得我们不能太金贵孩子了。

5.零岁参加运动会

刚到幼儿园,就看见很多老师怀里都抱着个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吧,一问,是零岁。

田田幼儿园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田田曾经是菊花,然后变成百合,现在已经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风范的紫罗兰了。

而0岁的小宝宝,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汉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来就来源于汉字),很是形象。

这些0岁的毛毛,不光入托了,而且还要参加幼儿园的一切大型活动,比方运动会、演出发表会等。

看这些0岁的毛毛哭着拼命向前爬,还是有点打动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儿园到了年中组,开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课,相当于我们的体育和形体课;

到了年长组,就有了足球大会,孩子们成天不是练习打鼓,就是练习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儿园之间的比赛,田田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体力和勇气都练出了。

说实话,刚来日本时,田田的表现真是让人汗颜。日本的孩子一般从十三四岁开始,才往上蹿个儿,之前比中国孩子矮很多。

田田在班里,那可是鹤立鸡群的“庞然大物”,无奈实在是外强中干。

日本孩子光着脚在外边跑,田田呢,榻榻米上有一点沙子,就恨不得踮着脚走路。

有一次远足爬山,最后一个不算,下来的时候,干脆由两个矮个子的日本孩子搀扶下山。这怨不得孩子,3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让她徒步爬山1小时的经验。

现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环境下,徒步4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

7.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国时,我们参观过几次田田的幼儿园,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课,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后,全园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疯狂。

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孩子们的成长感特别明显。

比方,前些天田田年长组最后的发表会上,表演完太鼓之后,他们说了一番话,让所有的家长落泪:

今天的发表会真高兴,低年组的小朋友们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这是我们最后的发表会了,到了小学校我们仍然不会忘记我们的朋友和幼儿园。

8.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笑”和“感谢”

在这个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

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

问教什么,答案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

在日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最重要,一个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

还教什么?“教学会说谢谢”

总之,这里强调的和国内是非常不同。

但是通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发现田田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方面的收获却是经由综合教育的方式获得的。

9.一年到头数不清的活动

看看我的日历上标出的做便当的日子,就是田田他们远足的日子,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

除此之外,捡橡子了,打年糕了,开运动会了,为社区演出了,宿泊了,过园节了,开发表会了,去拜寺庙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

总之,结论是:日本的幼儿园生命在于活动!

10.中国人都不过的节日日本幼儿园过

这也是让我狠狠吃惊的地方,像上面说的,日本幼儿园过一切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

除此之外,中国的正月初七的七草节(几位知道?)、二月的节分、七七乞巧节都认真地过上一遍。

孩子回来说,今天老师问我这些节日在中国怎么过,我说:不知道。

惭愧啊,妈妈也不知道。

11.老师的能量

日本一个班,少到10个人,多到30个人,老师都只有一位。

开始我是颇为怀疑的,大约把这些孩子都看住也就不错了。然而,可真是看轻了日本的幼儿园老师。

就这一位老师,30个孩子的作品展,30个孩子从无到有的打鼓本领(非常专业啊),30个孩子的美术、音乐、阅读,30个孩子的生日,30个孩子的大型发表会、运动会全是这一位,有条不紊,像模像样。

像去年发表会排的是《不来梅的音乐会》,日本的活动向来是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所以30个人当中,4只母鸡,3只猫,5只狗,2头驴子,几个小偷,老师要分别带领孩子们做好服装、道具和布景(全部废物利用)、配好音乐、编好剧目,排练一个多月,那可是不小的工作啊。

但是看看那位老师每天还是轻轻松松的表情,50多岁的人了啊。佩服!

12.佛教的影响

京都大概是日本寺庙最多的城市,整个城市有一种晨钟暮鼓的氛围,田田的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受一次教诲,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佛诞日、涅槃日都有活动。

最近孩子们马上要毕业了,昨天就去了西本愿寺向佛许了愿,田田还代表班级给佛献了花。

我问许了什么愿?

她说:永远信任佛,永远对别人怀有感谢的心,永远认真倾听别人的话。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日本幼儿园的“补充教育”》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计划补充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