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怎样维持良好亲子关系

04-27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国父母怎样维持良好亲子关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在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份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亲子关系良好。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怎样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血缘关系,它不是万能的,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亲子关系既是一项难以驾驭的科学,又是一门讲究科学的艺术。亲子关系不仅是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内容,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它的核心是爱。

现代家庭,亲子关系太亲密了,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担心孩子抱怨。如何把握关系的度,非常关键。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太多内容可以去说。这里单就亲子关系中,父母如何爱孩子,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关爱,让关心爱护奠定爱的基础

关爱,是关心爱护,关爱,贵在衣食住行的细,在孩子的心目中,怎样的父母才是孩子认为爱他们的父母呢,下面一份德国学校的“父母成绩单”可以作个借鉴。

德国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逢月末,都会根据这个月的实际生活情况,对孩子的父母的行为进行“父母成绩单”评分。并签署意见,再交给老师。“父母成绩单”上共有10道题,优秀为A+,合格为A,不合格为B。每一项都做出选择后,可以看到父母本月在孩子心中是否合格。看看你能符合几条?

1.父母彼此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从不在我面前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无休止地争吵。

2.父母能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以电视,电脑或大声说话来影响我的学习。

3.父母能积极学习,不断进取,能做我的“智多星”,能提高对我的教育能力。

4.父母能认真听取我的学习情况汇报,为我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资料和课外阅读书刊。

5.父母能经常与我沟通,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从不态度恶劣地打断我。

6.父母能关心我的身心健康,膳食平衡,视力保护和生理健康,带领我积极锻炼身体。

7.父母每月都给我零花钱,但会指导我合理使用,让我学会勤俭节约。

8.父母从不溺爱我,每天都耐心指导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9.父母能正确对待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强行制止,而是和我讲道理,帮助我改正。

10.父母能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一起帮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德国一个孩子对他的爸爸的评分有A,有B,也有A+。孩子爸爸说,得到A+的时候,他非常欣慰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得到B的时候,它也非常在意孩子的感受。会更加努力地改进,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份特殊的“成绩单”,是否会深深地触动我们?!想想我们的很多父母,总是要求孩子考第一,争名次,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否合格呢?我想这不仅是德国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孩子对父母的一份渴望。如果父母能做到如“成绩单”所写,不断地改进自己,达到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就不是太难事了。

二、会爱,让正确的爱保证爱的成效

会爱,就是父母要懂得怎样正确地去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晓孩子的需要,才会知道怎么去正确引领孩子成长。

孩子的不同成长时期,父母要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让孩子不错过任何一个成长的机会。即便现在已经开放二胎,但独生子女群体依旧在增多,特别是家庭模式发生的变化,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四二一”家庭逐渐增多。这些独生子女被视为掌上明珠、小太阳、小皇帝、幸福的结晶、父母未来希望的寄托者。父母往往对孩子娇宠有余、管教不足、放任迁就,爱到完全不会爱了,以至溺爱在某些家庭已经发展到无可挽救的惊人地步。

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对失败、挫折、意外打击的心理承受力很差。外表上看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他们一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艰难的环境,稍受挫折就支撑不住。这就是心理学家谓之的“蛋壳效应”。

某中学初一女生,初中时各门功课均居全班之冠,经常听到的都是教师、家长、邻居、同学的赞美之词。自考入中学后,第一次期中考试总成绩居全班第九。她苦心攻读,发誓期末非进入前三名不可,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初二下学期中考竟跌入20多名的行列。酷爱脸面、听惯了表扬的她难以接受这严酷的事实,觉得无颜面对父母亲人朋友,用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深刻的教训是否和我们父母的爱有关呢。这样的父母不会爱孩子。其实,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不要心疼他们摔跤碰壁。否则,孩子长大后,面对生活和社会的各种挑战将会束手无策。

我们看看国外的一些父母,他们是如何爱孩子的,也许会有所借鉴。在美国,有三句关于爱孩子的教育金句广为流传:

1.“Stand behind, 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

美国的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美国的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而是坚持“Stand behind,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使孩子真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正是这个目标,使孩子很早地拥有了家庭中的许多权利,也就少了许多对抗,少了许多家庭矛盾。

2.“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Give he/her the key, don’t open the door)

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3.“去做”、“去试试”(try/do it yourself)

父母在给予选择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

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安静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应“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会爱你。

在中国,也许在国情和传统文化的限制下,中国父母并不能完全像美国父母那样。但是尽力给予孩子可能的选择自由,是一种会爱的表现,对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十分有益。

三、恒爱,让持之以恒的爱积淀孩子的未来

恒爱,就是持久的爱。孩子乖的时候,当父母的自然会爱,这种爱,任何人都有、都会。但是,当孩子不乖的时候,你会爱吗?甚至,当孩子犯了错误,一时误入歧途之后,你还会爱吗?教育是个慢慢疏导引领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不能强攻,需要耐心,更不要过于急躁,幻想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就能帮助孩子改变掉一切,这是不可能的。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一切就会成为泡影。培养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做父母的极大的耐心,让孩子在培养的过程中慢慢改正缺点,完善人格。持之以恒地信任孩子,是教育孩子成功的秘诀。父母坚持不懈的信念与爱心,是孩子自信心增强的重要来源。

在山西,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教书。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女孩由于讲不清数学题,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脑地回了家。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找找别的事,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出外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出来,原因是剪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说完,便为女儿打点行装,准备让她到另一个地方去试试。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了。然而每次女儿失败而沮丧地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抱怨的话。 30多岁的时候,女儿凭着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自己的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又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了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他,也总会有属于他的一片收成。”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

实际上,母亲恒久不绝的信念和爱心,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著生长的奇迹。 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永不言弃,一种持久而永恒的爱。

爱是需要慢慢渗透的,父母付出了爱,孩子们也懂得了爱,他们在会在爱的过程中成长,逐步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由此,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就逐渐形成,并健康地发展下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些父母常以“指挥者”的身份自居,他们在与孩子交谈时总是带有命令的口气;有些父母则像个“说教者”,这样的父母喜欢叨叨,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并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有些父母觉得自己比孩子聪明,在孩子面前摆着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样的态度也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反感;还有一类父母则是批评者,他们的言语中常带有嘲笑、讽刺,或给孩子贴标签。试想如果父母都用以上态度与孩子交谈,怎么可能得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如果你常常抱怨孩子不跟自己说心里话,请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有没有充当这些角色。

家庭生活中,和孩子沟通很重要。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施加科学的教育,从而促成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爱和教育充分地传递给孩子,也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听想,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亲子沟通往往差强人意,要么是家长不重视,要么是方法不得当。很多父母虽然很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但是无意中流露出的传统角色总会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

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亲子之间的互动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本决定了孩子以后的行为模式、性格养成等。小到身心健康,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亲子关系对小朋友的影响之广泛,不可小视。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呢?

亲子游戏

孩子离不开游戏,在游戏、玩耍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和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对宝宝的健康智力发展有很大的意义。那么作为家长的你知道亲子游戏有哪些?你懂得怎么和宝宝一起玩吗?

亲子教育

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亲子教育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

亲子瑜伽

亲子瑜伽是指适合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体位法和瑜伽游戏,一般适合3-12岁的儿童与家长一起练习。在整个瑜伽练习的过程,彼此共同学习和互相扶持,让大家有更多机会互相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亲子感情,令双方关系更融洽和谐。

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和父母通过书和阅读建立联系,增进沟通,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通过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勇敢、更有自信、对知识充满渴望,最后收获快乐的果实。

亲子手工

有不少的父母头痛,买来的玩具,到了孩子的手中也只是一时的兴趣而已,为了杜绝“浪费”玩具的现象,聪明的父母想到,不妨和孩子们一起亲手自创玩具,这样不仅省钱,而且可以和孩子互动,增进亲子互动。纸杯小兔子、纸杯娃娃、雪糕棒年画这些手工作品不仅能实现废物利用,而且还能更好地增进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方式

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亲子教育,都想让孩子在小时候就接受到比较好的早期教育,对于早期教育里亲子互动都有哪些方式?亲子互动一般会分年龄段有不同的互动游戏,0-1岁宝宝还不太会说话和动,需要和宝宝简单交流,比如骑马、模仿爬行、拍皮球、带宝宝去户外等;1-3岁可以进行一些互动游戏,3-6岁孩子比较大了之后,就可以玩玩纸牌、捉迷藏、一起拼装模型等。

带娃方法

面对孩子时,我们总想做到完美,总希望自己能少犯点错,总恨不得把世间一切的美好都留给他,痛苦、疾病全部替他扛着。每一个亲自带过孩子的妈妈都可能是我们身边的“育儿专家”,因为每一位妈妈都会有自己的育儿心得和带娃小妙招。学会这些带娃方法,让你带娃更轻松!

美国父母怎样为孩子讲书


有研究表明,孩子从胎儿起就已经开始学习。多给孩子讲书会在多方面为他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可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逻辑思维的作风;提高解决问题的才干;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美国亚特兰大一儿童健康护理机构建议:

1)讲书的内容要有乐趣;

2)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孩子讲书;

3)见到什么就给孩子读什么,如路标、商标、食谱等;

4)教孩子看图说话;

5)让孩子翻页;

6)让孩子看书皮;

7)让孩子看字;

8)讲故事书要栩栩如生;

9)讲完故事后要提问孩子;

10)让孩子把你讲过的故事讲出来。

他们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选用不同内容的图书和讲书方法,具体如下:

◎6个月到1岁的孩子

喜欢硬面书、儿童图画、有韵律的文字和歌曲、反复读一本书等。在为孩子讲书时,要将孩子搂在怀里,放于腿上,用手指指住画面,阅读应带有表情。

◎1岁以上的孩子

喜欢反复读一本书;喜欢睡觉前听故事;喜欢自己选书和自己拿着书;喜欢有关食品、汽车、动物和儿童的书;喜欢带有图画说明文字的书。当为孩子讲书时,可让孩子四处走动,或一块看着书。教孩子认识图画上的动物或图片名称,平时在家或外出时,见到什么就给孩子读什么,比如商标标签等,从而达到教孩子识字的目的。

◎学前儿童

喜欢故事书;喜欢识字书;喜欢数学(简单加减法)书;喜欢介绍有关家庭、小朋友和上学方面的书;同时还喜欢睡觉前听讲书。在给孩子讲书时,让孩子紧坐在你的身旁或坐到你的腿上,多提故事中的有关问题,并让孩子把你讲过的故事讲出来。带孩子去图书馆儿童阅览室或书店,让孩子自己挑选所喜欢的书。别忘了关闭电视。

美国父母是怎样育儿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保护人和抚养者,更是活生生可以效仿的榜样,我来看看美国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不作批评

在美国时,常有小孩子被父母带来我家玩儿。“你们的地毯和家具真漂亮!”“我喜欢你的热情!”这些出自小孩子嘴里的赞美话常叫我惊奇。

如果你不慎在某一场合穿了一件不合时宜的衣服,熟络的中国同胞往往会当面提醒或批评一番,要么就是背后议论一番。而美国人就不会大惊小怪多管闲事地评说你,毕竟穿衣戴帽是个人的自由。非要说什么的话,那也一定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呀!”等类似赞美的话。一般情况下,美国人决不当面批评人家。多说几句好话又不破费钱财,说者听者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潜移默化地传教给了孩子,不仅仅是对外人的赞赏,孩子还经常将赞美回馈给家中的亲属:“妈妈,你真行!”“外公,我要长成像你一样健康!”听着天真幼童的表扬,会不会觉得很受用呢?

平凡小名

我去美国友人家中作客,就亲耳听到她叫自己的3岁小儿子“皮特”。小皮特也只叫我的名字,直呼他外公为“尼克斯”,没有“阿姨”、“外公”这样的后缀。

另外,美国人既使给孩子起小名,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刻意或者甜腻,那些幼儿的乳名平凡普通,美国父母可不愿让孩子因为名字由宠生娇。这样的小事上体现出美国孩子在社交上的自信和随意,明显地比中国孩子扭捏认生的神态要大胆开朗,为日后出入社会和人际交往奠定人人平等的素质。

真正平等

邻居家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次他正在院中开玩具汽车玩儿,父亲从室内推门出来,问他是否使用了安全带?驾驶执照怎么没有带?无照驾驶时警察会怎样等等,一五一十头头是道。若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那么小的孩子能懂什么,何必为此费口舌。但美国的爸爸妈妈不这样认为,他们会告诉你虽然大人孩子年龄上有差别,可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鼓励参与

有一次小男孩的玩具车出了问题,父亲不但自己在院中替他修理,还叫来孩子一起动手参与,忙前忙后;孩子还一边忙一边问,父亲认真地回答着问题,俨然平等的对待着一位同龄的朋友。玩具车修好后,父亲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头,伸着拇指说了句什么,小家伙也友好的挥着手掌。后来我留意到,父亲在给园子除草、修剪等家务劳动中,总会叫上孩子在一起干,演绎着一幅幅其乐融融的亲情图画。

不许犯规

中国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原则不可谓不严格,但是在实际施行中却又常常因自己的原因带头破坏了已经订立的规矩,比如孩子的睡觉问题。美国家庭中,都订立有孩子入寝的时间,时间一到,大人就会提醒孩子该去睡觉了。孩子逐渐地自觉养成习惯向家人道晚安,不管大人还在进行什么活动。

中国的父母定好的规矩往往在逢年过节、有客来访、某些情况下容忍孩子违背。“今天爷爷奶奶来看你,不用早去睡觉。来唱个儿歌,让爷爷奶奶高兴高兴!”“难得大过节的,不用那么早睡,来看我们打牌。”不但暗示孩子规矩是可以破坏的,而且大人也在身体力行地打破这个规矩。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保护人和抚养者,更是活生生可以效仿的榜样。美国的家长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则的形象,拿出很多的时间陪孩子游戏,并在生活实事中耐心引导教育孩子。

怎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亲母亲和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在书面上解释就是孩子最早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它具有明显的教育性和影响力。如果通俗的来讲我认为所谓的亲子关系就是与孩子用心去沟通,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因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处理好亲子关系的首要条件。使孩子感到家庭生活温馨的关键因素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应是民主的、相互理解以及家长对孩子喜爱适度的亲情关系。要建立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从一下三点做出努力:

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关爱之心去抚养教育孩子每个父母都能够做到,但往往父母缺乏的是童心,他(她)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要,家长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评价孩子是以成人的价值观与标准,以成人的期望去要求孩子,因而常常造成孩子感到受拘束、受压抑、不满足、不愉快,即使家长为孩子买食物、玩具、衣服,孩子也不会感兴趣。因此,家长必须要跟孩子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即要善于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察孩子的感觉;家长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还要有一颗孩子似的心。如,孩子的天性就是喜爱玩游戏,如果家长能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就会给孩子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还有,家长应常带孩子到外面活动,接触大自然,因为孩子最喜爱大自然,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孩子留下幸福的回忆,也是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催化剂,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源泉。

二、家长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有些家长总认为父母教育孩子要有威严,不能“没大没小的”,否则管教不好孩子,所以,家长常常脸上没有任何笑容,甚至以打、骂、威吓,来管教孩子。其实,这种“管教”也许能一时见效,而长时间的这样去教育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发展的,这种不良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严重的会引起孩子自卑感、焦虑、退缩以及说谎等不良心理行为。

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之上的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既是孩子的教养者,还要与孩子称为朋友,与孩子能做到情感上交融,使孩子喜欢和父母亲近,这样他会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家人的重视自己,一般说来,建立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更懂事,心理也健康,愿和父母讲心里话,父母更容易管理。另外,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更好的成长,孩子更活泼开朗。

三、爱护适度。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孩子的满足感、安全感、愉悦感等良好的情感会在父母亲切的爱与关心下产生,这无疑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但这种爱也要把握好,如果家长对孩子爱过度了,到了溺爱的程度,孩子会完全依赖父母,家长对孩子则放纵、百依百顺、无限满足、一切包办,这种亲子关系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了,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比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等因此,家长必须爱护适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家长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么不管跟孩子发生什么矛盾都很容易解决。俗话说:人无完人,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家长要能够容忍而不是去责备和骂孩子,父母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给他一个认识错误和改过的机会。

做为家长,我认为听比说重要,听孩子说什么也许比跟孩子说什么更加重要。如果我们没有被倾听的经验,我们怎么跟别人交谈呢?在很多事例中看到的是,孩子听得太多家长的牢骚导致的孩子不听自己说话。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应该体会孩子的感想,和孩子一起成长,读懂孩子的内心想法,这样才能真正的处理好亲子关系,家长不要强求于改变孩子,而是改变自己。

相信《美国父母怎样维持良好亲子关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