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上下楼梯不能跑

04-28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应该常常对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那么,优秀的教育笔记模板有哪些?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上下楼梯不能跑”,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中班的小朋友在日常活动中陆续学会并开展了早操活动。幼儿园每天都要做早操,整理队形就成了必不可少,必须强调的事情了,我们班在二楼靠楼梯间的位置,因此每天上下楼梯的安全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我们班总有几个淘气的小男孩不听指挥让我很是头疼,每次上下楼梯都跟百米冲刺一般跑得特别快,为了让他们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避免上下楼梯出现安全事故,需要想一个办法帮助他们改变。这一次下楼之前,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整理队形,然后询问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来说上下楼梯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孩子们说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的样子,就好像我不用说他们也都懂,但是当玩闹起来时,那些话仿佛就成了浮云直接就飘走了,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要多次提醒,并且,我特意强调,待会上下楼梯谁乱跑,不排好队的,做早操后的区角游戏就不让他参与。

随后,下楼梯的时候,在我不断提醒的情况下,孩子们表现的还不错,可是在做完早操上楼梯的时候就有三个男孩子冲在了前面,我赶紧提醒“不排队,乱跑的小朋友,可以参与游戏!”听见我的声音,小朋友迟疑了一会,还是回到了队伍,只有一个小朋友不管不顾仍然跑到最前面,可想而知,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我不让他参与游戏的时候他流下了眼泪,他一直强调的是“老师不让我玩游戏!”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我跟他解释了一遍原因,并且告诉他你现在必须停止哭泣,安静的坐在这里五分钟,如果表现好,我会给你一次机会再次让你参与游戏,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五分钟到了,他还在生闷气,觉得是老师不喜欢他才不让他玩,于是我又耐心的跟他解释,并且告诉他我很喜欢他,只是因为他不遵守规则,才不能参加游戏,

最后他认识到错误,并且接受这个小小的“惩罚”,我给了他一个拥抱,希望他之后可以做得更好。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园安全教育随笔:走楼梯


故事背景:

主人公:芽芽,杂食者但胃口很细,总吃不胖,长的像根“豆芽菜”。聪明、可爱,喜欢“钻牛角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猴王”。

故事情景:

芽芽是这学期新来的插班生,报名那天是他的爸爸带他来的。芽芽的爸爸一见我就恭恭敬敬地递上各种证件说:“老师,我孩子是个大皮蛋,要麻烦老师看紧了,尽量对他严格一点好了,再不行就打!”我看看芽芽:瘦长的脸蛋镶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鼻子、嘴巴……浑身上下普普通通!习惯也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吧!我摸摸芽芽的脑瓜儿微笑着说:“老师相信芽芽在我们幼儿园会表现的很出色的!”芽芽爸一直叫芽芽说话。芽芽就是一言不发。我暗自欣喜:这孩子脾气倔但内向,对他温柔一点应该很快就会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生活的。

事实告诉我,我真是太小看他了:开学第一节安全教育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去实践走楼梯。正当孩子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一挨着墙壁(靠右)下楼梯的时候,突然传来丫丫的尖叫声:“老师!芽芽超过中间的黄线往下跑啦!” “老师,芽芽走错啦!”顿时楼梯上一片沸腾。此时,有几个“老油条”也想超前,却因我一句话打消了这个念头:“随他,老师已经说过,谁要是走错了就重新走一遍。”我坦然自若,心里想着待会儿这孩子会一个人乖乖的重新走一次楼梯。孩子们顺利地学会了正确地上下楼梯。芽芽开始独自走台了,可是一次不对,两次不对,第三次我强忍着火气,表情温柔地说:“再来,老师相信芽芽这次一定能走好!”“对,一定会成功的。”孩子们齐声鼓励道。可第三次他还是走出黄线了。“这么简单都不会!”“就是,就是。”霎时孩子们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我手拍三下,做了一个停的手势,示意小朋友们要安静。此时,我都怀疑芽芽是不是身体不平衡?“来,老师跟你一起走。”我拉着他的左手开始下楼。“挺好的嘛,再来秀一次!”他不耐烦的甩开了我的手就跑回活动室了。“芽芽!回来!芽芽!……”我大声的叫他,他就是不回头。……

故事结局: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四川人,那天“出格”完全是在思考万一灾难降临,该如何才能让更多人更快的下楼梯。

细想:作为教师的我不该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一面之词或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表现而排挤孩子。也不该为了幼儿当前的安全,刻意的去规划出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更不该一味地顾及眼前的安全,而不断地阻止孩子的探索行为,却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走楼梯的安全”!

——真的,有时候孩子就是我的老师!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教育随笔:老师,你不能偏心


孩子们需要老师公平的对待他们,老师的行为会直接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影响。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公平的种子,他就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对待别人,我们应该把机会给予每一名幼儿,使其能够展示自己的亮点和风采。

何**是中班的孩子,她聪明伶俐,活泼大方,小嘴特别甜,胖乎乎的,很可爱。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就连她犯错时我们也舍不得批评她。今天何**和几个小朋友在排队,刚刚走出教室,何**就迫不及待的跑去玩滑滑梯了。家文说:"老师,何**没排队就玩去了,"她没有排好队,家文的声音又低,我没听到,也没在意。家文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老师真偏心,何**没排队就走了,老师也不说她。"这次家文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七嘴八舌的说:"就是,就是,老师就偏向何**"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项活动中,我都是给何**开绿灯,使何**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骄傲自满,不守纪律的坏毛病。加上我没有及时制止,这让其他小朋友觉得老师偏心,只喜欢何**不喜欢自己。我的做法既害了何**,也伤了全班孩子。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再也不这样了。孩子们点点头。

之前,因为何**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非常棒的小朋友,所以在班级中我会安排一些小事让她做。有一天我换了一个小朋友去做,她就开始不开心,也跑过来,硬是把那位小朋友挤走。我看到了后说:“何**,你在做什么?我让方**来挂毛巾的,你过来做什么?”她的小嘴巴就开始嘟囔:“以前老是都是让我做的,你不能做的。”我听后就很严肃的说:“何**,这次是老师让她做的,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来挂毛巾和放杯子,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机会,知道了吗?”何**很不开心的就走开了。

教师在班级中,要将机会均等的分给每个小朋友。中班的小朋友,是非常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帮助老师挂毛巾,发作业,帮每个小朋友放杯子等……这些事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去做。但不能一味的将这些任务分配给能力强的小朋友,也应该给动手能力不强的小朋友一些机会,这样他们也能体会到自己尝试的乐趣。

教师的职业是很神圣的,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对待每个小朋友的时候,就要多多的注意,要考虑到每个幼儿。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教育随笔:“不能做”的背后


在以前组织孩子们活动时,我总是关注“不能做”的事情。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在组织孩子们接火车。在走之前,我问孩子们一连串问题:“能使劲跺脚走吗?能推人吗?能蹦着脚走吗?能走出队吗?…………”我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能。

孩子们知道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却不能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我想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孩子们形成“关注负面”的倾向。上课也好,游戏也好,我总将目光集中在那些总是“做错”的孩子们身上,指出他们哪里做的不对,这使得孩子们逐渐成为“挑毛病”的好手,永远盯着别人的错误。

我意识到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不能老抓住孩子的弱点批评。这样会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不易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改进自己的方法。在孩子没有遵守规则时,用温和的眼神提醒,尽量不点名批评孩子。不当着孩子的面说错点,在孩子耳边悄悄提醒。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肯定的眼神,为她伸出大拇指,告诉孩子老师喜欢她。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反省自己,有哪些细节对孩子产生了无意的伤害,有哪些细节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教育随笔:不能纵容孩子的任性


周奕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比其他的孩子瘦弱,而且自理能力也很差,周奕的父母工作比较忙,一直由奶奶照看着。奶奶照顾孙子可谓是关心备至,样样都为宝宝想到了。每天早上来园,奶奶亲自帮周奕把外套脱下来叠好并放好。还要帮周奕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在教室门口再观察一阵子才安心地离开幼儿园,而其他的宝宝都是自己进教室找到小椅子坐下。奶奶每天都给周奕带许多零食和一大瓶饮料,而且大多是些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因为吃零食太多,所以中午就不愿意吃饭了。

放学时我们跟周奕的奶奶交流之后得知,一直以来,周奕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餐,只吃零食喝饮料,不给他就哭,早上不吃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我们劝说周奕的奶奶,尽量给孩子吃早餐,最好不要带零食了。“我们周奕非常任性,啥事不依着他,就撒泼打滚,连哭带闹。”“犯起性子来怎么说也不听,有时不由着他,哭着哭着就吐了,最后还得由着他。真没办法!”奶奶心疼孙子,每天还是给他带零食。这样不好的饮食习惯导致他经常呕吐,问其家长才知道他的肠胃不好,呕吐是经常发生的事,家长对此也已经习惯了。这不是纵容孩子的任性,任由其发展的结果吗?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往往因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们相通。我们一旦读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就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失误。

教育随笔:长得可爱不能算


教育随笔:长得可爱不能算

周五评五角星。

我们的制度是:说说自己哪里好,说出来大家都同意那就能得到五角星。

很多孩子受着五角星的驱使,积极的展示自己的优点,恨不能四张嘴八只手把老师的眼睛和耳朵团团围困。轮到怡怡了,她笑嘻嘻得站起来,盯着我不说话。“你呢?怡怡”“我长得可爱”,我一时之间有点反应不过来,不知道怎么评价了。因为“长得可爱”也确实是个优点,但很快我告诉她“长得可爱不能算,因为长相是爸爸妈妈给你的,不是你自己努力以后得到的,请你想想平时有没有表现特别好的地方?”她失望地坐了下去。

小朋友会出现这样的回答我始料未及,我也有意识得开始反思平常自己的或者是周围成人的言行。怡怡确实长得很可爱,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很多老师看见她都会忍不住捏捏她圆圆的脸,然后说“恩,这个可爱,大头大脑的”。也许,这无形之中给了她一种心理暗示“长得可爱老师就喜欢我”,她也因为“长得可爱”而得到老师的很多特许,比如吃点心的时候,如果桌上多饼干或者水果什么的,只要她要吃,基本上就都由她来把多出来的吃掉。因为当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用请求的眼神看着你时,你实在无法拒绝她的要求。久而久之,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在她的心里蓬勃滋长。

相貌是天生的,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努力,因为长得好而不是某方面表现特别好,或是在某件事情中付出努力而得到表扬这对她或者是别的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孩子的观察力比成人更敏锐,她们对成人的言行更敏感,时间久了,她们也会慢慢懂得利用这种先天条件获取自己想要的好处,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给做为老师的我敲响了警钟。

教育随笔:家园共育不能让父亲缺席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在家园共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家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家庭共同携手,形成合力,使幼儿教育真正达到优化。传统的家园合作方式,如常见的家长会、家教讲座、开放活动等存在流于形式、缺乏互动、合做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幼儿园的各种家园活动中,无论是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还是观摩课,放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家长,父母参与的比例极为失调。

今天,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以“孩子、家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为理念的“讲学团”,一方面满足了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教师教育与活动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提高了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弥补了幼儿教师性别比例的缺陷和知识技能的不足,能促进幼儿园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跨越。

为此,我们班级特开展了“爸爸讲学团”活动巡礼。

我们可将爸爸讲学团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分门别类地开展活动。一类是行业知识,充分利用家长所在不同的、具有显著特征的行业内容进行讲学,如医生、警察、厨师、记者等,让幼儿拓展眼界,认识社会。一类是技能爱好,有些家长可能不在特殊的行业,也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但是可能因为兴趣爱好,而擅长某项技能(篮球、羽毛球等)、艺术技能(乐器、绘画等)、手工技能(编制、刺绣、剪纸、小刺绣等),邀请你们来园讲学,让孩子参与到多方面的特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还有一类道德启蒙,如自己的求学经历、开创企业的奋斗史、旅游城市的风景民俗等。这些都是丰富的道德启蒙教育资源,通过爸爸讲学团的活动,培养幼儿健康情感与品德,促进社会性发展。

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讲学团中来!

教育随笔:不能假装哭,这样老师会担心的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教室里有放起了动画片了,孩子们都开始开心地看起来……

美羊羊说:“黑大帅假装把黑暗道具变成光明道具,他是假装的,他是假装的。”就因为美羊样说的这句话,教室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一天中午,一个孩子不小心摔了一下,哭了,我连忙去拍拍他,安抚他的情绪。然后,便陆续听到“呜呜呜呜”“呜呜呜呜”的哭声。我问他们:“你们怎么了?”可是,“呜呜”的声音不断。“老师他们是假装的!假装的!”家衡说到。这样,也让我很快就联想到了上午的台词。孩子们中间最近也比较盛行,学习动画片上的语言,有时也模仿上面的一些方式,比如:现在出现的“假装”。

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积极地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是好事。但是,这样的模仿在孩子的群体中产生了灰色的效应。在此时,我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便借这个机会问孩子:“你们,为什么要学习XX假装哭呀?”孩子说:“因为我们觉得很好玩。”有时,假装也是一种幽默、诙谐的生活方式,孩子们并没有错。“那大家可以假装自己是一朵小花呀!把自己开得美美的。不能假装哭,这样老师会担心的。你们觉得呢?”我对着他们说。而他们开心地掩嘴笑了,边说:“知道啦!知道啦!”

“在所有天气,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虽然我只是羊……”我们又看起了动画片。

教育不能省事,有些谎言不能说


1。不科学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认知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答不上来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不知道,查好了资料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告诉孩子一些不科学的知识。

家长对孩子撒谎大部分都是为了图省事,觉得谎言比讲道理更能有效、迅速地抑制孩子的一些想法、要求。李园长提醒家长,教育不能省事,有些谎言不能说。以下三种谎言,无论是在孩子的情感上,还是认知上,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2。情感型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哭得厉害,家长不应该心烦意乱随口就说:“你再哭,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孩子会真的以为妈妈不想要他了。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糟糕。

3。吓唬型的谎言不能说

晚上9点了,可是宝宝还不睡觉。家长说:“赶快睡,再不睡,大鬼小鬼就来找你了。”此时,给孩子读几个故事可能比谎言来得更有效。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育随笔:上下楼梯不能跑》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