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从而更加信任和理解教师。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家访老师聊什么”,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1. 孩子的表现和习惯:
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习惯,例如是否有进步、与同伴相处是否融洽、是否有良好的自理能力等。
2.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询问孩子在家中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孩子是否有特长或特别喜欢的事物,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
3. 学习情况:
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例如是否喜欢上学、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等。
4. 个性和情绪表达:
和家长谈论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5. 家庭教育:
向家长请教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例如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
6. 交流与协作:
老师可以与家长探讨如何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对幼儿来说没有比感觉不到任何刺激更糟糕的事了。一个感到无聊的孩子就会用他的不安来引起别人注意。成年人总会说,这孩子真吵!但实际上孩子不是爱吵闹,而是期望获得新的经历,有新的体验。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说:“爸爸,我现在很无聊,”“妈妈,我们现在做些事吧!”实际上这就是在简单地表达:现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种无聊让孩子感到烦躁,不仅能表达自己这种心情的大孩子会这样,即使婴儿也同样会如此。人们不应该忽视向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时是不是也会“无聊得要死”?好奇心是充满生命力的,比如搞研究和发明,信息源的枯竭就等于死亡。
在现实中无聊不应被看作是疲惫,虽然这常常发生。儿童在外表上有各种疲乏的表现(如两眼无神)。事实上这同时也是无聊的信号,尤其在那种极度无聊时,疲乏和空洞的眼神会让人看来毫无生气。
儿童学会一样东西很快,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断地向他们提供新的玩具,对一件玩具他们一开始会很有兴趣,但时间长了那种新鲜感就没有了。另外仅仅向儿童提供玩具是不够的,因为很快他们就“腻烦”了。所以我们要么用其他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么用另一些他们不熟悉的东西去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一只盆,一个汤勺,一块木头,一只塑料球,一个松果,任何东西对儿童都是新鲜玩意儿,他先是整个儿地观察物体:他把那个东西摇来摇去,上下左右摆弄,自然也少不了把它塞进嘴里。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十分重要。我整理了与幼儿园老师第一次见面聊哪些问题,帮助大家你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1.孩子有经常一起玩的同学吗?
孩子在幼儿园社交,对他的成长和心理都非常重要。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在相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家长可以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社交情况,平时可以对孩子的社交能力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培养。
问题2.孩子说话多吗?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
不要以为,孩子每天都在家和你一起生活,你就完全了解他,就能猜到他在学校的表现。事实上有很多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的特点和在家很不一样。多向老师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真实的情况,更有助于我们跟孩子交流和沟通。
问题3.孩子最喜欢什么课程和游戏?
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喜好,家长平时在和孩子聊天和实际行动上可以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在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选择的同时,也想一些小点子,用巧妙的方法引导他对其他的课程和游戏产生兴趣,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问题4.您觉得孩子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我们多重视?
这个问题,能帮我们横向和纵向了解孩子。横向就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对比,家长爱子心切,看孩子什么都好,老师会比家长更客观的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在生活习惯培养上做一些调整。纵向就是孩子自身的一些成长和进步情况,老师的评价也相对比较准确。
问题5.我们能给班里和孩子做哪些支持工作呢?
这里说的支持包括3个方面。第一个是孩子本身的学习和习惯表现,这是家长本身就要做得。第2个是集体学习和活动,比如幼儿园区域角活动需要的书籍或者玩具器材等。第3是行动上的支持,比如在家校开放日时会有一些活动,家长可以多参加,或者平时做园里的志愿者等。
首先从孩子的身体方面,我们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如果我们前期呵护不到位的话,照顾不到位的话,容易发生一些身体上的疾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和老师有一个简单的沟通。
经过我们家长的反馈,老师就会对我们孩子的饮食穿着以及他的一个身体状况方面会有一个侧重,去对孩子有一些侧重些的照顾。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在幼儿园这段时间的安全,以及他的舒适的一个状态,那么更有利于我们孩子的将康。
第二点就是我们孩子的情绪方面,我们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可以跟老师去讲一讲,孩子的一些情绪方面的特点。
比如有些孩子他在不高兴的时候,他就会去抢别人的玩具。可能在他难过的时候,他不是大哭大叫而是躲在角落里默默的不出声。还有他开心的时候反而会大喊大叫,我们把这些反映给老师的时候,其实老师就会对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更深的更快速的了解,也会在我们孩子出现什么状况的时候,给与一些针对性的引导。
第三点是孩子个性的问题,孩子平常有一些什么不好的习惯,可以和老师沟通,一起帮孩子改掉这些毛病。
第四点是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有一些问题的疑惑,我们孩子放学回来,会跟家长说,今天我被人欺负了,我们听到类似消息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孩子受委屈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去跟老师交流,去问老师我们的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受了什么委屈。
我们作为家长孩子的感受一定会跟我们说,孩子是希望得到父母的一个关爱,我们要去理解孩子。我们要去肯定孩子,因为孩子愿意跟我们说这些事情,是他对于父母的信任,这为孩子以后上小学上中学,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孩子——父母心中永远的话题。
今天,孩子上什么幼儿园?学什么?吃什么?孩子的快乐、孩子的健康等等,时时牵动着家长的心。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所依靠的基础和起点,对开发人类潜能,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所发挥的奠基性作用已日益得到家长的认同。
我始终认为,一所幼儿园教师的爱心、责任心、远比一所幼儿园的漂亮来得更重要,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养成自信、好奇、坚毅、交往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精神品质以及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这比机械的学这学那重要的多!
因此,这是我们幼儿园的教师们时时牢记着的职责,处处提醒着自己要用快乐去迎接每一天,因为你快乐,孩子才会快乐,要用真情去爱每一个孩子,因为你爱他,他才会爱你,要用心去交流,因为你是他成长中的启蒙者,要用宽容去接纳他们每一次成长中的过失,因为他们稚嫩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呵护……
每天,当我们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瞬,我们深知家长对于我们的信赖,寄于我们的厚望,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