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训练孩子的思维”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要善于对孩子发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

2、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想法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个创造性的设想,并且不能绝对他说哪个设想最好,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评定某个设想更为合适。

3、学习分类法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4.建立时间概念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清楚“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训练孩子创造性的思维


(1)如果暑假在冬天会怎么样?

(2)为什么我们要睡觉?尽量提出理由。

(3)请列举所有成双成对的事物。

(4)举任何一物品,例如报纸,说出有什么不平凡的用途?

(5)如何改良电话(鞋子、玩具象……)?

(6)尽量举出所有不可能的事。

(7)如果鸟不会飞怎样?

(8)如果糖果尝起来像蔬菜会怎样?

默剧

开始训练时只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动作,例如拍球、穿衣服、吃甜筒……等,也可以叫孩子做不同的表情:惊奇、快乐……进一步可表演一段有情节的默剧。

废物利用

鼓励孩子用家中的废物来做他们喜爱的玩偶或怪兽。像纸盒、钮扣、空瓶罐、电线等,做完后替它取个名字,讲出它的习性,并模仿它的声音和动作。

大壁画

用几张大海报摊在地上,协助孩子选个主题让他画。例如外太空的世界、海底奇景……等,画好后可张贴在墙上。

如何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是什么?

面对五颜六色的苹果、柑橘、香蕉、菠萝……,我们却说“水果”,甚至说“植物的果实”;面对千姿百态的大雁、海燕、仙鹤、天鹅……,我们却说“飞禽”,甚至说“鸟纲”。这是不是有点儿没趣、生硬?俄罗斯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理论是冷冰冰的,可它能叫人去获得温暖。”当我们面对“抽象”一词的时候,似乎也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似乎它超越了眼前看到的现实,跑到了它们的背后,甚至是“脱离”了它们。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抽象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类型,具有概括性、间接性、超然性的特点,是在分析事物时抽取事物最本质的特性而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

德国如何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

正当中国的父母们特别关注于努力培养孩子的想象、表演、创作、绘画、演奏等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能力时,德国人却更积极地鼓励孩子学习一点抽象思维。德国父母认为,父母应当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启动孩子抽象思维的开关,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游戏是德国人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包括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等。

给一个故事设计出合乎逻辑的不同结尾,也能帮助孩子提高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分析、选择、舍弃和讨论,孩子们往往便拥有了较强的思辨水平。

绘制地图则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三、四岁的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或学校,周边的房屋、花园、商店等也一一清楚地标示出来。

德国人还强调必须加强对女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比起男孩子,她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此“软肋”往往导致她们在日后的数理科目的学习上相形见绌。

和我们不少父母相反的是,德国人似乎并不主张年幼的的孩子必须掌握多少词汇,或背颂多少首诗歌。他们认定,注意培养孩子拥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会给他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给孩子日后成材铺平康庄大道。

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

做数字的远行狩猎

当你在城市街道上开车的时候,让孩子注意寻找街上的各种数字显示,比如商店招牌、汽车牌照、街道号码等。当孩子发现一个的时候,让他大声说出来。

打电话

在纸上写下一个朋友或者家人的电话号码,然后让孩子读着去拨这个电话,这让他们有机会练习从左到右读出数字。

数你周围所有的东西

数数排队的有几个人?图书馆的台阶有几级?人行道边的树有几棵?

清点家庭用品

把所有的刀、叉、勺从抽屉里拿出来,打乱放在一起,然后让孩子把这些东西分类归组,然后数一数每组里面有几只。同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整理袜子抽屉(按颜色或者大小),整理玩具(比如把所有的熊玩具放在一起等。)

小饼干游戏

假如孩子今天吃的是小金鱼形状的饼干,那么你可以在白纸上画一张金鱼缸的图,然后把金鱼饼干放进去,让你的孩子数数鱼缸里有几只小鱼?然后可以把金鱼饼干再拿出来一些,让孩子再数还剩几只?(如果是狗熊饼干的话,可以画一片森林之类的。)

在房间里找形状

让孩子在房间里找正方形的东西、圆形的东西、三角形的东西、星星形的……任何一种形状。孩子会非常乐意在每个角落里寻找,并且画出来。

制作一本计算手册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可以翻阅一些旧的目录和杂志,你们可以一起计算每一页上的照片、图片,也可以把书中出现的数字都剪下来,按照大小排列,并粘在白纸上。

模板游戏

举个例子,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些绿色和紫色的葡萄,让他把它们列队成不同的模式:紫——绿——紫——绿,或者是绿——绿——紫——绿——绿等等。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在自然中的模式,比如毛毛虫身上的花纹,蜗牛或者乌龟背上的纹路,蝴蝶翅膀上的假眼,或者就是那些成对儿生长的东西,比如眼睛、耳朵、果实的核等。这类游戏可以发展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

听有节奏的歌曲

“3只小猴子,跳上了小床;一只摔倒了,头上起大包;2只小猴子,跳上了小床,一只睡着了,肚子吃饱饱;3只小猴子……”任何这样有数字变化的歌谣都能把基本的数字概念介绍给孩子。

美味的数字

在你为孩子做点心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量杯或者一只碗,然后把要量的份量和东西说出来,让孩子一一量出来。这是非常简单、非常美味的方法,能够把体积和重量的概念介绍给孩子了。

生活处处皆教育。从今天起每周四,紫约教您如何积极启动孩子抽象思维的开关,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父母该如何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小得时候,经常要求父母在睡前讲一个故事,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心满意足的进入梦乡,但是家长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自主去思考!

很多时候,家长在亲子空间里太着急“填空”,而疏于“留白”。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热切的导入知识给孩子,却没有想过给孩子一个主动思考的空间,没有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思维导向。

思考是对具体事情的思索,那思维是多次思考后形成的思考习惯。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会受益终生。

那么,父母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

01

应尽量调动孩子的感觉器官。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实践,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因此,年龄越小的幼儿,越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知知识。幼儿感知到的知识越多、越正确,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越强。

02

要启发孩子积极思维,给孩子充分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有时候,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虽然遇到较大的困难,但家长和老师也不宜急于直接回答,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去启发孩子,让自己去找出正确的答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03

要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机会。许多研究表明,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逐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形成自觉性、独创性、灵活性和逻辑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

04

要重视孩子的口语表达,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爸爸和妈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语言教学,要把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与思维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在日常生活,要抓住每一个和孩子对话的机会,争做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切忌接孩子的话,应该让他自主讲述完整,或是用提问的方式提醒他,辅助他把话说完整。

时光如流水,我们会渐渐老去,孩子们会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他要独立,要自己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但请不必担心,他有自己的思维,可以处理好很多事,可以过得很好

如何进行儿童思维训练


如何进行儿童思维训练

如何进行儿童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儿童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儿童的智慧极为重要。不过,如果仅靠自然形成,没有足够的刺激,儿童的智力发育就会相对缓慢很多。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

儿童的思维训练可以通过游戏、专门的课程来进行,但是也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来进行思维训练。家长应当关注儿童的每一个细节来引导儿童进行思维训练。

1、全方位观察。对于任何问题,都要认真考虑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层的思考能使儿童认识到显而易见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找出规律。教育的基础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沙成塔。把知识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反复不断地学习同一内容。

3、养成质疑好习惯。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推翻定见成规的历史。儿童在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总喜欢质疑以往的做法,为人家长应当鼓励他们养成终身质疑、不满现状的良好习惯。

4、说话准确。准确的用词不仅能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思维敏捷。

5、倾听他人的意见。儿童们往往只管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不利于他们扩展视野。家长们应当培养儿童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请儿童旁边的人或其他小朋友对同一件事发表意见,是训练儿童倾听的好方法。

6、写日记。鼓励儿童坚持写日记,因为写作也是一种思维。

7、提前思考。鼓励儿童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后果进行提前思考,虽然这并不容易。不过,今天对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准备,还是可能的。

8、学习。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学习能使人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

9、坚持不懈。儿童并不能一夜之间就养成逻辑思维的好习惯,应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抽象思维能力如何训练?


时下,我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这一领域,阅读、表演、创作、绘画、演奏等训练已成为中国儿童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小孩子变得越来越“全能”,可大家会不会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呢?我们在引导孩子发展含有三个“R”的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这基本技能之外,是否忘记加上另一个同等重要的R技能:推理(Reasoning)?

诚然好些人觉得绘画、演奏等形象思维训练十分适合孩子的心性,而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培养是不是没必要如此之早呢?这个问题我们慢慢探索,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孩子懂得更有效地推理思考,必然能帮助他们接触并理解周遭,从所见、所闻、所做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未来的社会将会是思考的社会,信息数据日益增加,时代改变日益迅猛,“教会一个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推理得出自己的想法”,想必会是我们的重点。

何不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

为了证实上述的说法,我们可以看看德国的爸爸妈妈的看法。

许多德国人会赞成,父母应当积极运用各种方法去打开孩子抽象思维的开关,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儿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德国人并不强迫学龄前的孩子掌握多少词汇,或能背诵多少首诗歌;相反,让孩子养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德国人常常用游戏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寓教于乐”。这些游戏中有数字类游戏,如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等。在读故事时,我们也可以给故事设计出合乎逻辑的不同结尾,这也是德国家长常用的手法;通过分析、选择、舍弃和讨论,孩子们往往能发展出更强的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的独创,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孩子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或学校,周边的房屋、花园、商店等等也会一一清楚地标示出来。方法如此简单,大家学到了没有?

其实搭积木、玩魔方同样在国内孩子们之间盛行,中国的爸爸妈妈和德国家长一样聪明,会很乐于给孩子买这类玩具,甚至是一些书籍。但是,爸爸妈妈们要记住,可不能就这样撒手让孩子自行玩耍哦!大人给孩子们进行抽象思维的有效引导,对儿童早期的抽象思维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哲学课堂讲逻辑与规则

在哲学启蒙的课堂里,我们可以通过更多情境化的对谈来启发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儿童哲学家李普曼教授在教导儿童进行思考推理时,主张让儿童去亲自体验哲学讨论过程,大人和小孩一起来做推理活动。只有这样,哲学谈话的收益才会被儿童自觉地应用于生活。不信?请看以下的孩子们的表现:

老师问力力:“四个马铃薯加三个大白菜,一共多少个?”力力回答说七。老师告诉力力说单位不同的东西是不可以相加,马铃薯与大白菜是不可以相加。可力力回答说“我得到的是七个蔬菜啊!为什么不可以呢?”可见,一年级力力已经学会了合理地分类,在老师面前已经会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那大家要不要也这样问一问身边的小哲学家们啊?

小朋友们在阅读课被告知:假如一个小朋友从一个袋子里,一连取出几个绿色的糖果,他仍然不能推理确定出袋子里其他的糖果是什么颜色:因为我们只能确定我们此时此刻所掌握的知识,并不能完全预测出下一秒一定会出现同类型的事物。下课之后,有一个男生和老师谈话,期间他说:“所有的某某族人都很笨。”老师没立刻回答,只做出十分惊讶的表情。这位男生看见老师惊讶的表情,立刻修正自己的说法:“我的意思是,所有我看见过的某某族人都很笨。”这个五年级的男生已经懂得将逻辑课上讨论糖果的例子里所学到的,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去。

而在另一个班上,六年级的小朋友们热烈地讨论着男女差别。有一位男生表示男生永远都比女生好。“你是说在课堂里,或是在运动场上呢?”老师问他,而他回答道:“男生在运动方面当然比女生棒!”“所有的运动都是吗?”老师又追问道。另一个男生说:“哪里!即使是女生的运动,也有些男生比女生好。”另外一个女生说:“有些女生,即使是男生的运动,她们比许多男生做得好”小朋友开始讨论时,言语松散。渐渐地,他们意识到说话时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客观。

即使很小的孩子也可以进行思维训练!

看到这,有些家长就会想:五、六年级的孩子上学好几年了,当然可以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啦,那更小的孩子能不能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呢?这想法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抽象思维发展很不一样。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繁多,然而爸爸妈妈要记住,不同的方式对应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6个月后,便能在大人的启发下初步理解两个相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1周岁时,婴儿开始有了"顺序"的概念,而且很快还会发现,顺序的先后是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做出改变的。

2周岁的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如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归纳和分类,并在实践中使他们从个性中悟出共性。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东西,帮助孩子进行二次抽象训练;对3周岁的幼儿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深一层的抽象思维,如要求孩子说出麻雀、蝙蝠、老鹰、蜻蜓、飞机、蝴蝶、风筝等事物的共同特征。通过这类抽象思维活动,孩子可以学会从不同事物中提取出共有的抽象概念。

4至6岁时,孩子的思维有了更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尝试理解事物间的关系,而以前关于事物的简单评价已不能再满足他们,孩子开始对事物复杂、深刻的评价产生敏感度。此时,语言在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占据上风,因此家长可以试着与他们探讨一些生活中的伦理问题,比如:“我们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钱?如果很多乞丐是骗人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等等问题。

一个八岁孩童对儿童哲学家罗伯特·费舍尔说,“我们聚集在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思考。思考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家长能够与他们的孩子一道,进行适当的抽象思维训练,一同成为聪明的而活泼的人。

我们坚信将儿童哲学融于对孩子的爱中,融于对孩子的日常训练中,有孩子的努力、家长的努力、我们的努力,所有人都在朝向孩子健康聪明成长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怎样训练孩子思维?


儿童思维的成熟过程,其实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缩影。牙牙学语的婴儿,最初不会有什么抽象思维能力,他们也许搞不清苹果与梨的差异和苹果与月亮的差异在性质上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然而生活能使孩子们学会抽象,比如小宝宝淘气,用手触摸火炉,结果烫起几个泡;有过几次教训后,他会不再触摸任何火炉包括那些不曾烫过他的火炉了。他显然自发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朦胧意识:那些东西也是火炉,也会烫人的。这种朦胧意识十分可贵,因为他已经自发地从同类事物的个体中抽象出了该类事物的共性。

不过,如果仅靠自然形成,没有足够的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就会相对缓慢很多。3岁之前的孩子,对他进行训练,会显得过早;而对学前的孩子,我们则完全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了!

怎样训练孩子思维能力

步骤/方法

理解力训练

理解,指的是对任何一件事物了解的能力。人类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而理解能力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孩子以后进行创造性劳动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和心理品质。

在家里,我们经常利用各种时机有意识地对女儿提出一些“为什么”,让她进一步思考、动脑筋,而后养成她自己发问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逐步加深了她对事物的理解。

我们还会不时地检验一下女儿的理解水平。比如,如果总是把寓言和一般的童话故事混为一谈,看完或听完之后看不出寓言的意义和隐喻,理解不到寓言所包含的思想意义或教训,那理解水平就不能算高;较高的理解水平是开始能看出寓言中的教训和意义,并能把它转移到人的身上,只是概括的范围较狭隘;更高的理解水平就是能立即理解寓言的含义或隐喻,并能把抽象的教训意义转移到人。我们还可以从孩子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及其因果关系、矛盾关系以及对数学题意思的领会等来考察他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了解了以后,就能更有的放矢地针对他的水平做进一步启发了!

判断力训练

其实对这么小的孩子进行锻炼不必想得很复杂,只要用心,一次游戏,一次对话,一次逛商场,就可收到效果。我的女儿两岁以后,我们给她买过一本关于兔子的画册,画册上有白兔、黑兔、黄兔、灰兔。我们问她这些兔子一样吗?她摇摇头说不一样。那么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她说有。在我们的启发下,她找出了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等特征,并说兔子都是这样的。显然,女儿此时自发地知道了“兔子”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已舍弃了具体兔子的个性(白、黑、黄、灰等)。认识“兔子”以后,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她认识了“狗”,认识了“猫”,并带她逛了几次动物园进行实物跟概念之间的对照。

很快,她的脑海又不断嵌入“水果”、“蔬菜”等越来越多的事物印象。为了检查女儿是否清楚这些不同概念之间的界限,我们同她做过这样的游戏:我们列出壁虎、葡萄、葱头、蝴蝶、西瓜、茄子等事物,要求她分别地把它们归入“动物”、“水果”、“蔬菜”类里,女儿做得很准确。这种训练方法可使孩子初步判断掌握事物的属种关系,粗略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使女儿掌握的概念更加丰富,我们还同她做过这样的游戏:确立一个属概念(如动物),然后每人用交叉对话的方式分别说出一个个种概念(兔子、猫、狗、猴……),一次只说一个,而且不许重复。谁最先说不出来了,谁就输了。这种对话有时可持续半个多小时。有一次,我们故意蒙了她一下,在说完“鱼”以后又说了一个“泥鳅”,女儿当即抗议,说泥鳅也是鱼。显然,女儿已淡淡感到鱼隶属于动物且又包含着泥鳅,这为她以后懂得属种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逻辑知识做了准备。

概括力训练

除了从同类事物中拿出一些实体东西让她判断以外,我们还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的属性让女儿概括出一些性质概念。比如,我们曾让女儿寻找麻雀、蝙蝠、蜻蜓、飞机等事物的共同点,她说它们都会飞,我们还把各种颜色的事物归成若干类,使她能够从中概括出有关各种颜色的概念。

女儿4岁的时候,我们接到过幼儿园的邀请去观摩教学。课堂上,每个孩子的桌子上都摆着磁石和另外两组东西,一组是钉子、铁片、铁锁、大头针,另一组是纸、布条、木块、橡皮。老师让孩子们把这两组东西分别靠近磁铁,然后问大家的感觉。经过实验,孩子们认识到,凡是用铁制作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引,凡是非铁物品则产生不了这种现象。结论是磁铁能吸铁。

斯宾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我们回来后对这次教学给予很高评价,因为它的效果不仅在于使孩子们粗知了磁铁,而且还让他们从中概括出了钉子、铁片、铁锁、大头针等事物的共性。它会使孩子们对事物的印象相当深刻。

推理力训练

逻辑推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抽象思维,这方面我们平时参考一些资料设计了有趣的题目让女儿做。比如我们念这样一组话,让孩子仔细听——

① 所有的动物都会死去。② 狗是动物。③ 所以狗会死去。

我们让女儿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她回答说对;

接着,我们说了第二组话,让她接下去——

① 所有的桂花都在八月开花。② 现在公园的桂花都开了。③ 所以……

这是“从总到分” 式的推理。我们还有从另外 “从分到总”的角度进行的,比如:

我们念——

① 苹果、梨、香蕉、西瓜都是水果。② 苹果是水果。③ 梨也是水果。④ 香蕉、西瓜也都是水果。

让她接下去——

①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是交通工具。② 汽车是交通工具。③ 火车也是交通工具。 ④……

现在爸妈们都比较重视为孩子进入正规学习阶段做好必要的准备,但我觉得有很多误区。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四五岁的孩子会认、会写大量的文字,甚至个别的还要求孩子能够分辨“八、人、入”或“己、已、巳”等相近文字的细微差别。这种生硬的机械记忆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是承受不了的,而且会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想学龄前的孩子认多少字并不重要,如果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锻炼孩子更高的思维能力,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了解宝宝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和事,然后利用这些人和事来做文章,调动宝宝的思维能力。

训练孩子逻辑思维


一般地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规律的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在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其思维具有阶段特点。因而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充分注意孩子的思维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

第一阶段:0~1岁。国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0~2岁孩子的思维是靠感觉运动来表现的(皮亚杰称之为感觉运动阶段)。皮亚杰认为:0~2岁的儿童只能协调感觉和动作活动,他们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初级行为模式。但笔者根据自己对孩子的观察认为,此阶段应当在一岁以内。此时孩子的思维训练应以动作思维训练为主,以丰富的语言对其进行刺激,在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使其形成概念。比如:可与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顶手指、打拍子等;可有意识地使孩子形成事物语言对应或动作语言对应。如把奶瓶拿起来,嘴里则说“拿起来”;放下时,则说“放下”等。选择玩具时,要选那些有音乐的、会动的玩具。一般孩子在接触到这些丰富的动态概念后,配合语言刺激,就可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靠语言刺激,可将这些表象启动.从而产生初步的判断。如把苹果、奶瓶和其他一些玩具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用手指出哪个是什么,只要家长说出,孩子用手指出即可,这是较简单的训练。另外,在此阶段,孩子迫切地希望看到新鲜的外部世界,家长可在户外活动时,随时告诉孩子所看到的事物。孩子在六七个月时,就能初步听懂家长与他交流的话语,到一岁时就能听懂大部分的日常语言。因此,在孩子一岁以前多设计一些动作特点强的游戏,辅以丰富的语言刺激,是此阶段训练的重要方式。这种训练方式对孩子思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长切莫失去良机。

第二阶段:1~3岁。这一阶段,孩子已逐渐能准确地表达,应以具体形象思维的训练为主。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形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一般在孩子两岁前,应以促进其表达为主,延续一岁前的方式,但较前阶段稍微复杂。以判断(即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表达)为主要训练形式,如我爱书,书是好东西,糖吃多了不好等。确实让孩子明白这些简单判断的意思。训练语言的表达时,可采取空格的方式。孩子在学会说话前,先会说两个字,再四个字,再到整个判断。因此,家长可在一句话中间留下“括弧”——意义空白,让孩子补出,共同完成这句话;另外,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口型,纠正一些不对的发音,如把“辣”字发成“那”,家长各把这个音用慢动作示范,会起到明显的作用。还可以讲一些简单的故事,以激发孩子的表象活动。在孩子两岁以后,训练应以游戏与故事为主。故事情节可以复杂些,并初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推理训练。推理训练在此阶段可安排三个方面的活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但都要设计成孩子力所能及的简单的问题。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判断行为、说明事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孩子的认识过程也是先归纳后演绎的。例如,看了杨树、柳树、松树之后,再看柏树,孩子就能归纳得出:这也是树,但要问孩子这是什么树?因为柏树也有其他树的一些特点。孩子从各种树的认识中归纳形成了树的概念。在这一阶段,孩子通过归纳可形成许多(或深化)概念,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家长可有意识地设计归纳情景,让孩子做出判断。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目标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进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这也是训练孩子提出问题的方法,具有创造性特点。如前面的例子中问这是什么树,就是由类比推理所得。知道是树,属于归纳推理,但杨树有杨树的特点,松树有松树的特点,这棵树又有新特点,因此也应有一个不同的名称。又如:高处的东西如果没有支撑就会掉下来,如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那么,如果告诉孩子地球是球状的,并在不停地转,孩子就可能问道:转到下面时,咱们为什么不掉下去呢?牛顿就是因为有此疑问,后来才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因此,设法创设类似情境,训练孩子的类比推理能力,是此阶段可着手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在早期教育中,家长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既有大前提(或常识),又有小前提的现象,让孩子做出判断,这是形成孩子理论思维的重要途径;或使用其简略形式“因为……所以……”。孩子喜欢问为什么,这是训练演绎的良好时机,也是教会孩子推理意识的良机。如因为没有水,所以不能做饭(隐含大前提是做饭要用水,也可把隐含大前提说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例很多,家长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孩子使用演绎推理这种思维形式,以帮助其形成严密推理的习惯。

第三阶段:3岁~学前期。此阶段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综合培养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除延续之前的训练方式以外,还可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与直觉判断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从各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因包括求异、辐射、逆向、侧向、多向等形式,所以富有极大的创造性。因此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家长可结合讲故事,给孩子出一些有关的题目,并帮助孩子分析,使其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如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问孩子五减一等于几;那么,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问孩子:树上有五只鸟,“咻”一声飞走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如前面所提问题“三根木头锯三下,能变成多少块”都属此类问题。家长要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或丰富的资料,给孩子提出各种问题,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判断,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它可看做是被压缩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长应充分注意培养孩子的直觉思维能力。家长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借助归纳、类比或已有经验快速做出决断的习惯;同时要注意有自己独到的判断,避免盲从。对孩子的独到见解应表示鼓励,以强化这种习惯。例如,在某幼儿园大班的测试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卡片盒,一个里面有卡片,另一个没有,你怎么区分?一个同学说:“放在水里。”这时有几个孩子都跟着说:“放在水里。”但另外一个小朋友没有盲从,他说:“用两只手摇摇盒子。”老师说:“这个小朋友的方法不错,加一分。”回家后,父母说:“你能想出这个主意,爸爸妈妈真高兴,以后要多独立思考,不要盲从别人。”在实际生活中,只要留意,这种训练和强化机会是很多的。在讲故事时多留伏笔,让孩子去判断和推论,也是一种重要方法。这在前面已经讲过,在此就不重述了。

总而言之,思维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它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一个重要能力。上学以后,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尤其是学前期教育,则是这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家长只要记住一句谚语:“脑袋越用越活”,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思维训练,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如何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时期:24-36个月宝宝的情况

这个阶段,宝宝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成分更多,掌握语言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形成事件、动作和概念的精神图像。

他也能用思维解决一些问题—在头脑中完成尝试,而不必亲自实践。他的记忆力和智力也有所发展,开始理解简单的时间概念,例如“吃晚饭后再开始玩耍”。也开始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

建议

通过社交摄取信息:无论对宝宝还是对大人来说,一起玩耍都是件相当幸福、快乐的事情。不仅如此,玩耍还有助于开发宝宝语言、行为能力和大脑智力,给他带来很多鲜活的知识。通过与大人、小朋友和周围人的接触和玩耍,宝宝摄取的信息量会不断增加,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

增加语言的难度:这个时候可以教宝宝一些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型了。当他掌握了词组的用法之后,就要教他短句,并逐渐增加句子的长度,并给他机会,让他多多练习。不要怕他出错,也不要训斥他,要多表扬、多鼓励。只要有时间,就尽量多与宝宝说说话,什么话都可以。

增加宝宝的“阅读量”:不厌其烦地为宝宝读他最喜爱的书,并鼓励他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鼓励他“读书”,让他做出读书学习的样子给你看。当你看书写字的时候,也可以让宝宝爬到膝盖上来同你一起看,或给他一张纸、一支笔随他乱画,他会感到很好奇、很有趣。耐心地解答他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者与宝宝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

喜欢《如何训练孩子的思维》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