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做事拖拉,属于缺乏条理性的表现。一个缺乏条理性的孩子,即使再有天赋、很聪明,却往往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做得差强人意,最终堕落成一个低效能的孩子,远离本该属于自己的成就。那么,如何改掉孩子缺乏条理性和规划性的习惯呢?今天小编就列出五个小方法让家长们参考!”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 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计算不仅练速度,还锻炼专注力)
(2) 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可以通过奖励积分机制引导孩子参与,因为孩子可能第一次有兴趣,第二次好玩,第三次就不新鲜了。设定挑战小目标不断激励尝试。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我还是认为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孩子毕竟小,一畏的表扬会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长。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扬,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时指出来。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要是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体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随着孩子长大,会越来越希望独立和自主,逐渐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去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也更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小鹿老师觉得,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任何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何况纠正一个坏习惯重新建立好习惯?家长们别着急,给自己也给孩子一点时间。)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
小学生做作业拖拖拉拉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是故意的,因此动辄喝斥孩子,或者在旁边盯着孩子做作业,结果仍然收效甚微。专家介绍,小学生做作业拖拉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家长不能一味责怪孩子,要帮助孩子找出慢的原因,并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锻炼孩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帮助孩子摆脱做作业拖拉的毛病:
一、时间分割法
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5到20分钟。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变低,加之作业量大,会感到做作业是漫长而痛苦的事。面对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最后选择的结果就是拖拉。
因此家长可以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20分钟”,每个“20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还有“短期终极目标”作为激励,做起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化数为量的办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业按数量划分成几部分。比如,有15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作点游戏。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
二、找出慢的原因
一位小学生家长说,一次,我发现女儿抄生字很慢,经我仔细观察,发现她写一个字用10秒钟,然后间隔大约10秒钟时间再写下一个字。原来慢的原因是间隔时间太多。我把分析结果讲给她听,告诉她要想提高做作业速度必须减少间隔。两个字的时间间隔不超过5秒,写满一页可以休息5分钟,可喝水、削铅笔等。学习半个小时可以休息10分钟,画画、看画报或玩玩具。她很来劲,请我计时给她测试。结果,写字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结论就是:把磨蹭的时间集中起来让她玩。
三、能力训练法
首先学习是一种能力,是由眼睛和手共同“协调、配合”的结果。如果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视觉广度、视觉记忆以及精细动作落后,那么,做作业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件困难的事。再加上小学生往往凭兴趣做事,学习的时候玩东西要比从事抄写或者反复计算轻松得多。
家长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作业拖拉的毛病,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力的提高会带动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多做户外活动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粘知了、捉蝈蝈、篮球投篮、打乒乓球、打靶等可以锻炼视觉与手的协调能力,剪纸、仿绘、穿针线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走迷宫、图形辨异等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另外,跳绳、滑冰、蹦蹦床、走平衡木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注我们湖南教育新闻网()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提供最新鲜的教育资讯,最权威的招考信息,最周到的成长服务。一本家长育儿和青年成长的电子新闻杂志,你值得拥有。
有些小学生做作业拖拉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引起的动作慢,也有很多小学生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各方面动作慢。
1.家庭成员要起榜样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活时,比赛看谁先做完或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洗漱、穿衣、叠被等看谁先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会有所改变。牵移到学习上,也就可以快起来。
2.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制定训练计划,来促进孩子反应速度的提高以及思维的快捷性、敏捷性。
如,每天出30道简单加减运算题写在纸上,用秒表计算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算完,这是算;比赛抄写一长串数字,看谁先最快抄完,这是写;家长随意写下几组一排数字或字母,要求孩子快速用笔划其中连续相同的数字或字母。如:25655288955687755959,用笔划出“55”,或找出一本书,比赛看谁找到一篇文章中高频出现的某个词,这是找;玩两个字的词语接龙,越快越好,这是说。
这种算、写、找、说训练可以由家长设计,每天一练,每次练半个小时。在求质量的基础上求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坚持它一两个月,中途不能放弃,对改掉孩子做作业拖拉的毛病有很大帮助。
01
许多家长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写作业太慢,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没完没了,因此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令人非常头疼。这是怎么回事呢?
02
孩子写作业慢,可能是这五个原因造成的,分别是:条理性差、过于追求完美、学习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协调性差。
03
条理性差
表现在:乱找东西,做题没顺序,一会找找橡皮,一会找找铅笔,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就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有的孩子一会写几道语文题,一会再去做做数学题,不按照顺序来,经常会出现遗漏或者做错的情况。
对策:首先,父母要告诉孩子,写作业之前要把文具准备好,要把作业的顺序安排好。要想治本,还需父母的放手,不要什么都帮孩子准备好,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04
过于追求完美—橡皮综合征
还有的孩子虽然作业工整,成绩也好,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写作业特别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不整齐或者页面有一点不干净的地方,就会马上擦掉重写,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了,如同强迫症一般。喜欢使用橡皮,不停地擦来擦去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橡皮综合症”。一般是因为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对自己要求高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策:对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可以用偶尔奖励的方式,来达到“治愈”目的。比如和孩子约定好,如果能在少用橡皮的情况下还能较快较好地完成作业,就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如果孩子实在离不开橡皮,家长最好把橡皮没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孩子依恋橡皮的坏习惯会逐渐得到纠正。
05
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做作业吃力
孩子本身的基础就差,上课时又没听懂,回到家做作业自然费劲。一个人干着自己头疼的事,当然不可能主动,于是就能拖则拖了。
对策:了解孩子到底哪里掌握的不好,家长可以自己给孩子补习,或者告诉老师,让孩子及时消化掉新学的知识点。基础是从小就要打好的,所以小学期间家长一定要紧盯着孩子的作业学习情况,等到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就不用家长费心了。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每个人都是这样,对于喜欢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点做;而对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则能拖则拖。因此,父母要多想办法,尽量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06
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到外摸摸看看。你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毛病吗?
对策:父母可以让这样的孩子分段写作业。放学后,问问孩子总共有多少作业,以20分钟为一段,做20分钟作业后,休息一会。这样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给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不能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
07
协调性差—感统失调
孩子磨蹭的原因还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当今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儿童应有的摸、爬、 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也就是说写作业时,由于思维较快,但表达和写较慢,经常写错、漏写、跳字甚至串行,只能重新擦掉,有时写了擦,擦了又写,经常把本子擦破。孩子自己也很着急,很生气。
对策:这样的孩子,需要专门做一些感统训练。孩子是否有感统失调,细心的父母只要有心是能发现的。如果发现孩子确实不是因为态度问题,不是因为主观努力不够,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看感统是否失调。如果确实有,只要坚持做一段时期的感统训练,孩子就会有所好转。
08
努力 做优秀的爸妈,家长一定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改变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我们要高质量的陪伴和帮助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把孩子推给学校并予以责怪,而是做一个真正能帮助孩子成长的家长。真正的教育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愿我们都成为更好的父母,一起共勉吧。
1. 要让宝宝建立时间的观念
宝宝的时间观念是慢慢形成的,在具体认识“时间”以前,TA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什么是准时,家长和宝宝的沟通因此也就容易出现误解。
家长应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将时间观念带进生活中。比如:和宝宝一起做一个只有时针的大时钟,把钟表上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画一些简单的图画,如床、面包、玩具等,或者是把现成的贴纸,贴在相应位置,表示此时间要做的事情。
2. 每种行为都会产生行为结果,
要让宝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吃饭自然会饿,不及时穿衣自然会着凉,早晨赖床自然会迟到,东西乱放自然会找不到……这些结果是伴随行为自然产生的,叫自然的行为结果。
家长只需提供机会让宝宝体会自己行为的结果,宝宝自然会从不当行为的结果中得到教训。比如:早上起床,上学的时间,让TA自己掌握,每天早上就叫三次,过了时间,上课迟到,让宝宝自己承担后果。
3. 生活作息有规律,并带动宝宝严格执行
要宝宝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给TA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这样,TA就可以知道,每天妈妈起床后TA也应该起床了;吃过午饭后就应该午睡……这样就会加强宝宝的时间观念。
另外,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宝宝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家长答应宝宝的事要做到,说好六点起床绝不赖床到七点;说好五点去接TA回家,就不要让TA等到五点半。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时注意办事麻利,不要拖拖拉拉。
4. 通过生活习惯“比赛”训练
通过训练缩短宝宝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
比如:和家长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宝宝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TA,让宝宝觉得自己能做得快。
让宝宝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或者让宝宝与别的孩子比赛,可以给孩子腾出一个比较大的房间,让TA邀请小伙伴到家里玩,比赛做家庭作业、画画等,宝宝可以通过“比试”提高做事的速度,克服磨蹭、拖拉的毛病。
5. 和宝宝一起量化分析时间,
宝宝的进步要予以表扬
建议家长与宝宝一起来制作一份时间使用的表格,宝宝每主动完成一件事,统计一下用时是多少,通过这种有意注意会让TA感受到时间的有形性。
通过阶段性的时间统计,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做时间的量化分析,让宝宝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表现,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下增强做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TA的时间自我管理意识。
第一,尝试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拉做作业的后果。
当孩子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作业,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唠叨或批评,也不要出于不忍而替孩子完成作业,而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可能是因为作业做的匆忙,错误太多而受老师批评;可能是时间熬的太晚第二天听课没精神,等等。当孩子尝到这种后果之后,再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是否想要改变这种状态,以及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
第二,提前与孩子一起制定好明确的“家庭作业时间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放学回家之后的时间安排,活动安排,比如放学回家后是先休息,还是先写作业?家长在哪个时间段有时间帮孩子解决作业难题?作业写完后可以什么方式来放松,是看电视,还是玩游戏?以及几点要确保能上床睡觉?一旦有了明确的规定,家长就要严格要求孩子落实执行。
第三,用闹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孩子开始写作业之前,可以让孩子自己预估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作业,然后用闹钟定时,作为一个激励措施。这样孩子看到不断流失的时间,速度会不自觉加快,同时思维也会变得敏捷。如果按时完成作业,可以适当表扬孩子或奖励孩子;如果没有完成也不要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比如,不要说“你看,没完成吧”诸如此类的话语。鼓励孩子再接再厉,或下次做出合适的时间安排就行。
第四,不要强加给孩子额外作业。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许多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总想让孩子多学一些,于是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习题练习。如果孩子自己觉得需要多做些练习,那他自己可以选择需要练习的科目;但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话,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反叛心理,其实得不偿失。
第五,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就像大人工作,有人喜欢戴耳机,有人喜欢安静无干扰。孩子做作业也一样,有些孩子喜欢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而有些孩子喜欢鸦雀无声,安安静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即便孩子写作业时开着音乐或电视,也未必在真正听里面的声音,未必在受着干扰,相反,一些音乐还会促进人的思维活跃性,反倒有助于思考。
问题1: 怎样改变孩子磨蹭的坏习惯?
我的孩子已经5岁了,活泼但也任性。现在他在上学前班,每天催他吃饭是件让我头痛的事,无论饭菜是否合他胃口,他总要吃上1小时,我们再催也没用,即便打一次也只能好一天。
还有就是他想要的东西总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管我骂他还是不理他,他都能一直跟我磨。希望杨教授能给我一些建议,帮我孩子改改这些坏习惯。
从你来信讲的情况,孩子的磨蹭习惯主要在吃饭和穿衣上。
吃饭是孩子本能的需求,自然是很要紧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我们在平时没注意“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即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如果平日你容忍他吃饭时东张西望、看电视,不想吃时甚至向他乞求央告,这些日常行为容易使他形成一个概念:吃饭不是我的事,是大人要我做的事。
改正的方法很简单,看你敢不敢施行:每次吃饭前,告诉他吃饭的时间,即大人吃完后,最多再等他10分钟,到时便毫不犹豫地撤掉他的饭碗。他会说:“爸爸,我还没吃完。”你就告诉他:“不要紧,下餐再吃快一点就行了。”估计他会哭闹,但家长如果坚持,并且中途不给他吃零食,我想,要不了几次,他就不磨蹭了。
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吃饭对他来说当然十分重要,但一两餐没吃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如果这样能改掉一个坏毛病??孰轻孰重,家长肯定明白。
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他想要的昂贵物品,如果属于不合理要求,一开始就要予以拒绝,中途不能变卦;如果是合理要求,也不要马上满足。
比如,“妈妈,我要一个写字板。”细想一下,这个要求合理,但请不要立即下楼去买。你可以说:“好,妈妈会买,但要等你表现好了,挂了三朵大红花,我们再买。”为什么要“卖关子”,在心理学上,这叫“延时满足”。让孩子懂得等待和忍耐很有必要,况且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他会更珍惜哦!至于你说的“一直跟我磨”,做家长的难道磨不过孩子?为了教育好孩子,你得耐着性子跟他磨,一旦你举手投降,即宣告教育失败。
问题2: 孩子爱上了夜里学习,怎么办?
节假日,我发现5岁的儿子白天很少自觉自愿地拿出书本来学习,但每天晚上到了九十点的样子,他就开始拿出书来看,或者拿出油画棒来画画,很认真,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我现在不知道该不该阻止他,我该如何引导他?因为我小时候上学就有晚上学习的习惯,而且看到杂志上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想学习的时间。杨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注意到一点,很有意义,孩子的兴趣最高点是画画,家长应该顺应这种中心兴趣,要主动为他创造条件,鼓励他把中心兴趣发挥到极致。很多孩子还没有或还没有被发现他们的中心兴趣,故父母无从下手,而你的孩子居然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件好事。
另外,幼儿养成一个固定时间学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这可以形成一种静态活动的条件反射,对培养他安静专注的习性大有好处。我们提倡这种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现在的问题是孩子将这个固定的学习时间段选在了夜间。有一点应注意:在夜间9点至11点之间,脑下垂体将分泌一种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有在他睡眠的状态下分泌才最有效。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将有可能影响他的身高。因此,建议将孩子夜间学习的时间段往前稍微推一点,既可保持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延续,同时又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问题3:
孩子的叛逆让我头疼,我该怎么办?
儿子已经3岁半了,聪明可爱,能识两千个字,记忆力非常棒。但最让我头疼的是,他非常叛逆。比如“和”字,他非要读“贵”,“跳跳蛙”非要读“丑小鸭”。我要是读正确的,他就大哭大闹,有时我气得动武,也一点不起作用。在上奥尔夫音乐课时,他竟和老师唱反调,好话坏话都说尽了,买了好多玩具车来讨好他,当时他妥协了,但没过多久,又恢复原样。杨老师,我儿子怎么了?以后他会变成什么样,我都不敢想,帮帮我吧!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孩子的反抗是自我肯定与自我保护的综合表现,也是独立性萌发的必然结果,3?4岁是孩子成长中第一个心理反抗的巅峰期,4岁以后会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当孩子慢慢建立起独特的自我,并能从服从别人的行为中得到满足时,就会变得合作了。
在反抗期,假如你运用权威使之服从,结果将适得其反。下面给你支几招,肯定好使!
1. 转移法
如果孩子执意反抗,你可以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采取强制措施,更不是威胁或利诱。比如“和”他非要读“贵”,你可以说“和为贵”,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句十分有用的话。然后你可以给他讲讲“将相和”的故事,把这件事转移过去,你不用担心今后他会把“和”始终读成“贵”。
2. 网开一面法
在孩子的所有反抗行为中,我们只要反对那些少数肯定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其他行为不必计较。比如他执意要去摸烧在煤气灶上的开水壶,你必须严厉制止。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是非感,知道某些行为家长是坚决反对的,他会引起重视。如果所有事情你都与他对着干,他也会“破罐子破摔”,反正爸爸妈妈反对我所有的诉求和行为,我不如反抗到底。
3. 关爱法
要使孩子服从,家长须多些关爱,缺乏爱的家庭更易滋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如果家长平时不关心孩子,等他有反抗行为了,才注意他,那他会以“反抗”作为武器来唤起家长的注意。
4. 鼓励法
假如你希望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再发生,你可以干脆忽视他的错误行为,而着重赞美他正确的行为。
最后,切忌命令式话语,可多用祈使式话语。比如,孩子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你命令他收拾干净,他会反抗。试着这样说:“来吧,我们比一比,看谁把更多的玩具放到盒子里?”
请做好思想准备:孩子6?7岁时,第二个反抗期又要来了,之后,还有最让你头痛的第三个反抗期——青春期。别怕,运用智慧,我们是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每个反抗期的。
问题4: 女儿气量小,怎么办?
我女儿5岁,上大班,在幼儿园非常听老师话,在家也挺听话的,但是,我觉得她会动不动就跟别人生气,很小气。
平时她喜欢跟两个和她一起上学的小朋友玩,但如果在他们玩的时候,来了其他小朋友,她的两个玩伴和新加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她就不高兴了,怎么劝也不肯和他们玩。但是如果她的两个玩伴不在的时候,她也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另外,她会选择性地和其他孩子玩,如果那孩子很调皮、弄坏过她的东西,她下次就不肯再跟他们玩了。
还有,她不允许我帮其他小朋友做事,比如给他们拿书包、扎头发??一旁的阿姨见了,说:“你怎么这么小气?”她就哭着要走。
麻烦杨老师告诉我,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呀。
应该这样分析,把孩子气量小作为一个问题摆出来的家长,他们自己的气量往往比较大,因为如果家长本身气量小,是不会把孩子气量小当成问题的。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既然父母气量大,在单位有谦让精神,在家里上让老下让小,怎么孩子就不受到这种好的影响呢?
关键是,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切让给她,使她觉得这种“天经地义”的事在外面也应如此。上述例子正好说明这点,别的伙伴弄坏过她的东西,她下次就不肯再跟他们玩;其他小朋友做事,她就不乐意。所以,孩子气量小,还得从家庭教育做起。可以让她把她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先从家庭内部成员做起,进而扩大到邻居和社区的小孩。另外,家长气量大的行为应当着孩子的面做出榜样,邻居家来借东西就热情地借给人家,还有,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使她淡化“自我中心意识”。
孩子气量小,还表现在与伙伴相处时有点“小心眼儿”,比如她平常跟一两个小孩玩得好,另外有小朋友参与进来,她就不高兴了,怎么劝也不肯和他们玩。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用豁达大度的态度和气量来影响她,可以这样对她说:“噢,原来是这么一点小事儿呀!咱宝贝不在乎,来,咱们一起玩,人多玩得有趣些!”
喜欢《如何改掉小学生拖拉的毛病》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生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