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阅读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05-07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观察记录:阅读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描述:

今天入园的晨间活动是自主阅读。果果一进教室就到图书区,从书架上随意地拿起了一本《好习惯故事》的书,搬了小椅子坐到座位上翻看。她翻到第一页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页,翻到最后自言自语的说:“看完了。”她拧身看见一旁的妮妮,一会儿指着书上的图片讲故事,一会儿手舞足蹈模仿表演,于是就凑过来跟着看。

果果:这是什么?黑黑的是脏东西吧?

妮妮:是毛毛。

妮妮:这个是什么?

果果:是尿尿的。

妮妮:妈妈那也有。

果果:妈妈的和爸爸的不一样……

就这样在边翻边看、边看边问、边想边说中,果果跟着妮妮一起看完了那本绘本《小鸡鸡的故事》。

分析:

《指南》语言领域给了我们明确的教育建议——“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视频中参与阅读的孩子只有五岁,她们不具备丰富的识字量,却能够借助绘本图书中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及自己对画面的细致观察,逐渐读懂图画内容,再通过口语讲述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她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阅读对幼儿有很多好处: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阅读活动,这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是全方位的,是一把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自主阅读时没有大人的说教和填鸭,孩子的整个状态是放松的,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让孩子在情绪、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想象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这还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自主阅读除了能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正确的翻书方法;认真倾听的习惯;好学好问的习惯;敢于提出疑问和不同的见解的习惯;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愿意与同伴共同商量,一起解决碰到的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等等,这些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思考:

1.在早期阅读的学习中,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的水平,为幼儿提供大量具有明确意义的、生动的、形象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供儿童自由地选择了。

2.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比较针对性地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说,有的孩子比较淘气、自私、缺乏自信等等,就可以为其选择“尊重别人”“我是最棒的”之类的内容;再比如针对性侵事件,老师和家长都不要想着孩子年龄还太小,就敷衍或回避孩子,相反可有目的地投放《小威向前冲》、《小鸡鸡的故事》《要是陌生人摸我的身体》《我是怎样来的呢》这些绘本故事,帮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进行早期性教育、安全教育。这样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才能使不同孩子都得到发展。

3.给幼儿创设符合他们特点的、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享受个性自由快乐的阅读学习。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注意:

晚饭后,小朋友们进入了今天的饭后阅读时间,每一个小朋友都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孙偲茹小朋友和王子硕小朋友坐在一起都在看有迷宫图案的图书,孙偲茹小朋友一边看书,一边用手寻找丢失的图案,王子硕小朋友则在旁边认认真真地也在寻找。这时,旁边的杨迦舒小朋友把头伸了过来:“我能跟你交换吗?我的这本书看完了。”王子硕小朋友头也没抬地说:“不行,我还没有看完。”杨迦舒小朋友把头又往前凑了一些,“我来帮你找吧!”说着,就开始认真地进行寻找了。

识别:

通过观察幼儿一系列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

1.全班小朋友对于饭后阅读的生活习惯都很熟悉并接受认可,在自己进行完进餐活动后,能够按照日常的一日活动流程组织和安排自己的行为

2.孙偲茹小朋友在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非常专注,能够自己边进行阅读边寻找书内的内容,可见她在学习的时候有着专注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3.杨迦舒小朋友是一个特别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小朋友,在今天的阅读活动中,她还是想要与旁边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沟通,并完成自己想要换书的目的。

4.杨迦舒小朋友在孙思如小朋友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后并没有灰心而是继续寻求别的方式完成自己想要换书的目的。

回应:

针对幼儿的一系列行为,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也可以做出回应如下:

1.继续在全班坚持饭后阅读及区域时间阅读的习惯,帮助幼儿更加强化阅读在自己的一日活动中所占到的重要比重。

2.进行分享,鼓励幼儿进行图书故事分享的活动,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3.鼓励家长和幼儿多多进行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家长和幼儿的沟通交流,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阅读活动的规则讲解如何进行交换图书,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活动。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观察记录——阅读教育分享


地点:阅览室

观察目的:

观察图书阅读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后幼儿的阅读是分享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明明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古代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泉泉,说:“泉泉,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泉泉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明明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流:“对,爸爸带我去看过这种恐龙的,在一个大公园里,”“哦,我也看见过的,很怕人的。”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图书。

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对于幼儿而言,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后自然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孩子来说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图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图书内容。

2、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反思:

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

分享阅读活动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现有的经验、让儿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行动者、重视个体的差异、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与生活相关的有意义的跨不同发展领域的学习经验。因而分享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来进行,还可以结合主题活动进行或者可以成为一个主题活动。

分享阅读旨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关注以往的“分享阅读”研究,能够很好的加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形式上多为读本阅读,幼儿更多获得的是语言领域的发展。我觉得,阅读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儿童视野所及的内容,凡儿童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阅读材料,可以在各领域活动中丰富、延伸儿童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在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的拓展活动,旨在增进刺激性的生活体验,通过其丰富性的拓展活动为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充满智慧的精神生活,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阅读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观察记录


张**坐在阅读区的垫子上翻看着《大卫不可以》。看着其他几人都在翻阅绘本,于是我就说:“谁来说说刚才你看绘本时看到些什么内容?”话语一落,就只见张**高高举起小手。毫不思考,请出张**来说。张**说:“今天,我看了大卫的书。”一边翻着页码一边讲述着自己看到的内容:大卫他在吃东西,大卫没有坐好,大卫爬到别人的座位上去了。大卫又要想尿尿了……张**一口气说了很多,听她讲故事的几位同伴都盯着平平皱着眉头,于是我反问他们:“你们都听懂了吗?”孩子们直摇晃着脑袋。张**无任何表情,合上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我摸摸她的头说:“刚才你说了很多,但是说得太轻、太快了。以后讲慢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好吗?”它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点头就坐回自己位置上了。

分析:

张**能说说自己在绘本阅读中所看到的内容。是她能积极发言的良好表现,值得表扬。看来坚持鼓励和锻炼还是有用的。她一开始就能告诉我们这本是大卫的书,看来她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因为现在班上有部分孩子都认识好多字了。或许她也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听到的,不管怎样,张**还是知道这本书是讲谁的。接下来她的“滔滔不绝”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一是声音太轻;二是讲得语速含糊、太快了。连站在旁边的老师也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从她的表情上看出她讲的话语没有得到大家的回应,最后老师给她的建议,她也没表现出积极的回应,哪怕是点点头也没有就自己回座位了。其实这是她的正常表情,在游戏中、集体活动中等无论同伴夸赞她什么或者老师表扬她的话语,张**就是没有任何回应,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自己坐在位置上。

措施:

首先,在与张**相处时,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要和她产生积极的互动。和她多说说话。可是她能积极发言,看得出她是想得到大家的赞同。就是因为她一脸的无表情,我们也不知道她是听懂了还是不想说。

其次,鼓励她今后讲述自己在绘本阅读中看到的内容时,心里不要急,一页一页慢慢地翻,慢慢地讲。每个字、每句话都要讲清楚。这样听了张**的讲述,我们大家才能做出回应啊。

最后,与其父母交谈,建议家长在家陪伴孩子阅读时,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看书的过程,等孩子看完后再问几个问题,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到书里找答案,对于孩子说得好的答案,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也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大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阅读过程认识汉字


班级:大班

观察教师:***

观察对象:熙熙

年龄:6岁

活动方式:区域活动阅读区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记录

阅读绘本是增强幼儿语言能力重要的一步,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下午区角活动时,喜爱建构区的熙熙第一次主动选择了阅读区。当我看到他翻阅的《第一次去旅行》时,他的注意力被封面吸引了,用手指着文字,一字一句地阅读,竟然不厌其烦地读完了一页又一页。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仅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像什么,没有结果就及时地请教老师,临近活动结束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但是他却意犹未尽,然后问我:“可以明天依然选择阅读区吗?”熙熙较平时是一个相对活泼好动的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实在难得。

评价与分析

当幼儿全神贯注地去识字记忆时,他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图片画面上。这时,他就更容易通过文字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同伴的交流也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再提醒他观察画面,结合图片想象力就会变得更加丰富。阅读使孩子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增广见闻。对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以后应该多培养幼儿爱阅读的好习惯,鼓励每一个幼儿坚持“阅读打卡”活动。

教师介入及策略

在区角活动时,我在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过程中,熙熙走到我的面前问我:“老师,这里有一个字我不认识,你能过来告诉我吗?”我走到阅读区翻开他的这本书询问他:“你回忆一下有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吗?”唤醒他的文字的记忆,然后再帮助他一起识字学习。

改进措施及目标

在以后的阅读区活动中,对于认识汉字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去大胆猜测,整句话的意思,随后在做补充。不认识字的幼儿就引导他们通过

阅读区观察记录


每周一的下午,是我们班固定的进行自主阅读的时间,孩子们都很喜欢来到二楼的阅读区进行阅读。观察一:亿亿,今天亿能拿了一本《小房子》坐在小沙发上看。她看得很仔细,从封面开始仔细观察。在看扉页的时候,因为有很多相似的简笔图,就连大人有时候也会粗略的扫一眼就过了,但是她发现了这些图片的变化,寻找规律。正文出现了,她一边看一边会思索,看得很慢、很投入……看完一本以后,她发现了一件事——“原来,前面(扉页)上面的就是这个小房子边上(很多年来)的那些变化啊!”

观察二:BABY奕奕

BABY和子奕两个人一来到阅读区就同时选中了同一本绘本,经过商量以后,两个人决定一起看。她俩一页一页翻得可轻了,一边看两个人还会交流一些自己关于这本绘本的意见想法。比如BABY就认为自行车他(主人公)这样骑会……奕奕认为其实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可以……两个人不单单交流了自己的“阅后感”还对故事的后续发展进行了想象和续编。后来我们回教室的时候,她们两还意犹未尽呢。

儿童行为观察分析《拼装玩具》


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中赵**小朋友选择益智区的拼装小汽车活动,赵**小朋友想将车上的螺丝拧动,进行重装。他拿起一个像扳手一样的工具对着螺丝反复拧,可是怎么都无法拧动,他又开始在玩具框里翻找,最终放弃了,而是拿起小方块,将小锤子的细头穿进方块的洞洞里,一块一块的穿起来变成雪糕进行叫卖,之后又将小方块首尾相接摆放,又过了一会儿,赵**小朋友想再次尝试拧动组件上的螺丝,但是没有成功,这时老师询问提醒他需要什么工具,他简单回答后又继续自己的操作,他找到螺丝和螺孔,第一次太大没能拧进去,第二次和第三次太小拧不紧,最后他把零件放回玩具筐,结束了活动。

行为分析:

《指南》科学领域要求: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材料或玩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制作玩具。在这次拼装小汽车的过程中赵**小朋友略显紧张,但整个过程也能感受到幼儿活动的快乐,活动中幼儿不断的寻找材料去拧螺丝,说明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并且手部的动作发展也很好。

《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且能友好相处,关心尊重别人又能表现出自信。刚开始的时候幼儿非常有信心,迅速的从筐子里寻找自己想要的工具,但遇到问题时,经过反复尝试,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老师发起的简单提示性询问外,幼儿没有主动的求助意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还比较弱,同时缺少坚持探究、实验操作的精神。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在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转而演变其他的玩法(串起来当雪糕),也说明幼儿的思维活跃,相信在老师的进一步支持下,他在下次的活动中定会有新的进步。

对于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遇到的问题是很明显的,老师有提示性介入,但是没能起到效果,所以幼儿的探索也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操作活动的效果也不明显。

后续支持:

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小汽车的简单结构,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整体的汽车原型和结构认识。

2、提供一些更低结构的材料,比如螺丝、螺母、扳手等,让幼儿自由的操作,进一步发展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建立螺栓和螺孔的对应经验。

3、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材料,让幼儿在材料的选取上更方便,从而为幼儿的活动更好的进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4、教师的介入应该是适时的、有效的,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可以尝试跟幼儿一起操作、交流,共同完成组装活动。

5、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加大操作的难度,进行分组合作组装比赛,在比赛中提高幼儿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观察记录与分析:娃娃家区域游戏——吃饭喽!


实录:

第一次吃饭:区域游戏开始了,娃娃家里有三男二女,男1是“爷爷”,他在厨房里用蒸笼煮着汤圆,递到桌上给其他四人吃。女1说:“吃饭了!”另一女孩说:“宝宝不能吃。”女1说:“大家一起吃。”

第二次吃饭:男1“爷爷”选择单人座沙发坐下加入吃饭行列,然后叫大家不要再吃了。一男孩说:“我已经肚子很饿了,饿了没力气。”另一女孩说:“餐桌吃!”

第三次吃饭:桌上的蒸笼被一男孩拿走,男1“爷爷”很是生气,把它抢了回来。一家五口终于坐下来一起吃饭。

第四次吃饭:女1请“爷爷”再去煮点,男1说“没有”(汤圆)。女1说:“烤面包!”并把面包装进烤箱里。最后,在一阵有的洗手,有的打电话,“爷爷”用蒸笼端来烤好的面包后,一家五口又一起坐下来吃饭。而地上也杯盘狼藉……

分析:

娃娃里的这五个孩子他们能运用材料和角色扮演进行假扮游戏。从他们的语言交流中可了解到大家都能听懂对方的语言,能理解对方并能清楚地表达,如第二次吃饭当“爷爷”让大家不要再吃时,另一男孩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从他们的交往情况来看,在四次吃饭的过程当中虽有伴随争坐三人座沙发和争抢“蒸笼”的现象,但他们都能自行解决、妥协,说明他们愿意与人交往和友好相处。再者,整个游戏中孩子们重复四次吃饭情景,重复使用提供的材料反复地操作;虽然后面有出现“烤面包”的情节,还是局限在吃饭这一游戏情景中。这表明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与方式具有动作的重复和行为的单一性,且有时是盲目地摆弄材料。如何让他们进一步提升游戏水平呢?

推进策略:

1.创设情景,适当增加游戏材料。材料是幼儿最好的朋友,适当增加材料如衣服类、过生日玩具等,让幼儿在游戏时使用材料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想到与之关联的问题或情节,从而让游戏变得有目的。

2.收集信息,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可借助照片、情景再现等经验分享法,运用启发性语言帮助幼儿重构认知经验;或介绍新材料,激发幼儿想象、讨论,从而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

3.教师退位,充当幕后支持者。我们要坚信“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如游戏中有一男孩说要打电话给妈妈,但只叫了声妈妈就挂断电话,因为一旁有老师向他发问。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要默默地关注、支持和鼓励,耐心地等待幼儿的反应,观察其做法,了解其想法,在全面侦察的基础上正视孩子的游戏,才能真正去判断他们到底是真游戏还是假游戏?相信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珍惜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吧!

观察记录:“原告”与“被告”


地点:小一班教室

观察者:李**

观察对象:冉冉

注意:

区域活动时,轩轩在益智区一手拿一根彩绳,另一手将组合的套蛋玩具放在桌上,用绳抽套蛋,套蛋随着他的抽动转了起来。这时候,冉冉来到这个区,不小心被轩轩抽了一下,冉冉向老师告状:“轩轩用绳子打了我。”

识别:

从上述事件发生的情境来说,似乎都是幼儿一方处于自身安全受到同伴伤害的情境下而发生的告状行为,因而就原告而言,幼儿告状行为可以说是自我保护的行为。而此处的被告是一种无意过失行为。

回应:

《纲要》中倡导“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对待幼儿告状,教师应慎之又慎,教师对“告”上来的事情或是对“告状”双方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判决”应该是严肃、认真、客观、准确的。不管是赞美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将成为幼儿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观察记录:阅读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观察记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