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幼儿园毕业班小朋友跨出独自行走的第一步

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游戏 幼儿园小朋友的游戏 05-08

孩子入小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重要的关口。要顺利过关,需要孩子、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随着认知经验的不断丰富,孩子逐渐对小学有了了解,也充满兴趣,这是他们对自身成长的期待。对孩子来说,能独立面对新的校园生活是顺利过关的关键.因此,教师、家长应从生活方法和细节上帮助孩子,引导他们学习自我管理,掌握生活所需的各种技能,从而逐步具备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有力地跨出独自行走的第一步。

一、早起不匆忙

小学有统一的上学时间,而且一般比入园时间早。如果不注意培养,孩子刚开始肯定会很不习惯,容易赖床,或拖拖拉拉、丢三落四。对此,教师和家长应让孩子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最后一个月要求孩子每天都早些来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开展“我有一个小闹钟”活动。提供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和活动图片,让孩子学会看懂时间.并将时间与图片配对。如早上8点入园,8点45分喝豆浆,9点体育锻炼等,让孩子渐渐了解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每天进行“谁最勤劳”的小明星评选。活动室门口有一个房子形的各片夹,每天来得最早的五个孩子可以依次把自己的照片放在名片夹处,让其他孩子知道谁来得早。这五个孩子因此可以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值日工作,还能参加中午剧场的表演活动。这一活动能有效激发孩子早起的愿望。

3.在班级门口准备一块可翻转的提示牌,正面是教师的笑脸.表示对准时来园的孩子的表扬。一到8点半,活动室的门便虚掩起来,笑脸牌也翻转成了反面的不高兴的脸,表示对孩子迟到的提醒。孩子们都愿意让教师送笑脸,所以提示牌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

4.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发挥小闹钟的叫醒功能。如果遇到有的孩子赖床,可以许诺让孩子自己安排双休日的活动。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如果你不睡懒觉,可以安排一件你喜欢的事。”这样既能让孩子准时起床,又能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主权。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适当调整孩子学习、休息、游玩的时间,不能一味顺着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衣物、学习用品,每天早晨独立冼漱、吃早餐、穿戴等。早起才能不匆忙,家长可从夏天开始培养孩子按时早起的习惯,让孩子从容面对每天上学的第一个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

二、环境大调查

1.5、6月份,幼儿园可组织孩子进行周边“小学环境调查”。教师通过带领孩子参观附近小学设施,走访小区的主要道路,与小学教师座谈,向“小学校长热线”咨询等,帮助孩子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如附近的路名、车站名、有哪些小学、小区有几个出口等,熟悉小区附近的一些生活设施,如医院、超市、银行、菜场等,了解哪些小学有班车、从哪条路上学最近等,并做好记录。

2.在区角活动中开展“我爱我家”的游戏。我根据实际方位把幼儿园以及周围的设施制作成立体的小模型,同时提供超市、停车场、菜场、银行、公交车站等标志牌。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把各种标志牌放到相应的马路上,还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夹在相应的马路上。表示自己住在哪里,小学在哪条路上,并直观地了解怎么去小学最便捷。

3.在参观小学的时候,孩子们对小学充满好奇,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把他们分成几组,让他们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向小学生和小学教师请教。回来以后,开展“小小辩论会”活动,就“小学里可以带玩具吗”“上小学还能看电视吗”等话题展开辩论。孩子们通过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进一步了解小学的生活。

通过上述活动,孩子不仅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未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更充分的心理准备.还在调查、询问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学会合理求助

由于孩子个人经验或生活能力的局限,他们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会主动求助、向合适的人求助也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1.家庭地址、父母的手机号码以及亲戚、父母朋友的联系方法等信息非常重要,可让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因此.我们在主题活动中开展了“小小电话用处大”“特殊电话”“迷路后”“客人来了”等活动.通过情景设置、操作实践使孩子了解、记忆相关信息,掌握应急方法。

2.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开展“找一找”系列游戏.从找活动室里的物品到找多功能活动室再到找人,层层推进;从找最简单的固定的常用物品如餐巾纸、梳子、水彩笔等。到逐步跨出本班活动室寻找其他班的活动室,到最后找园长、保安、财务人员、邻班教师,等等。在寻找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提高了观察环境的能力.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会不断地思考向谁求助、怎么求助,在向他人求助、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交往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社会生活中,孩子有时也需要求助.如在迷路、购买文具、遇到陌生人纠缠时该向哪些可靠的人求助呢?我们通过“迷路后”“路遇陌生人”“爸妈不在家”等活动引导孩子懂得向合适的人求助,如警察、商店服务员、司乘人员、小区里的老人等。让孩子知道如果家里没有大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向邻居求助。我们还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帮助孩子学习与这些人员交流的方法.以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小学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幼小衔接教育活动能帮助孩子预先了解人小学的要求,在生理、心理特别是生活技能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有效地缓解幼小衔接的难度。同时,幼小衔接教育活动还能激发孩子主动、积极的情绪,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如何帮助小朋友快速午睡


整理了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如何帮助小朋友快速午睡》,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说实话,不同的小朋友的性格不一样,作息时间自然也不一样。每到午休的时候,那最幼教最烦难的时刻。

有些孩子非常安静地自己就睡了,有些孩子一到睡觉的点就开始哭闹,有些孩子则表现的特别兴奋,根本不睡,非得打扰其他的小朋友。

那么幼教要如何快速帮助小朋友午睡呢?我总结了几个要点,希望和各位幼教老师分享一下。

午睡前后,幼儿园里要保持相对安静,建议幼儿园里的其他的老师或者是非幼教老师都不要再大声喧哗,尽量保持安静,给孩子午睡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孩子们上床后,幼教要把窗帘拉下来,让房间的光线暗下来。这样仿佛是天黑了一夜,是孩子们较适应的睡觉的环境,更能帮助孩子快速入睡。

有时候,孩子的情绪如果是过于兴奋,建议幼教可以给孩子们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排孩子们的情绪。专家研究证明,音乐可以帮助人体疗伤,也能安抚人的情绪,让人放松下来,自然就能快速入睡了。

如果午睡的时候,有哭闹的孩子,幼教则需要把哭闹的孩子带离休息室。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避免其他的小朋友被打扰,或者是其他的小朋友的情绪被感染。二是把小朋友带离后,幼教可以单独安抚小朋友的情绪。等小朋友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带小朋友到休息室午睡就好。

如果有小朋友不愿意午睡,则幼教也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入睡。幼教可以单独让这些不愿意午睡的小朋友坐在一起玩耍或者是做游戏,或者是给小朋友们看书,读故事。

幼教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听休息室里孩子们的动静,如果发现有孩子早早醒来了,幼教发现后,就要如妈妈一样去摸摸孩子的头,让小朋友有足够的安全感。当然,也可以把早醒来的孩子带离休息室,避免其他的小朋友被吵醒。

小小班幼儿园如何帮助适应幼儿园(范例)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小小班幼儿园如何帮助适应幼儿园(范例)"这样的内容,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小小班幼儿园如何帮助适应幼儿园

当孩子们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适应幼儿园需要时间和支持,而小小班幼儿园致力于提供一个温暖、友善和安全的环境,以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社交环境。下面是一些小小班幼儿园用来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范例:

1. 温暖和友善的接待: 当孩子第一次到达幼儿园时,我们会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和友善的接待。我们的老师们会亲切地欢迎新生,帮助他们放松并感到受到关注。我们还会告诉孩子们他们将要参加有趣的活动,交新朋友和学习新的事物,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缓慢适应: 我们明白每个孩子的适应时间不同,所以我们采取缓慢适应的方法。在孩子们刚开始时,我们会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照顾。慢慢地,我们会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园中的日常活动和规则。

3. 熟悉环境: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我们会带他们参观整个幼儿园,让他们熟悉各个区域,如教室、操场和休息室。我们还会介绍不同的教具和玩具,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自信地探索和利用这个环境。

4. 合作游戏: 在小小班幼儿园,我们鼓励孩子们参与各种合作游戏。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与其他孩子建立联系,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认为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适应集体活动和社交交往。

5. 讲故事和唱歌: 我们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和唱歌。这不仅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专注和听从指导。故事和歌曲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学习活动。

总的来说,小小班幼儿园致力于提供一个温暖、友善和安全的环境,以帮助孩子们顺利适应幼儿园。我们通过温暖的接待、缓慢适应、熟悉环境、合作游戏以及讲故事和唱歌等方法,帮助孩子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和社交环境。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帮助和支持,孩子们将会开心、自信地成长和学习。

案例:帮助孩子迈出合作的第一步


班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被宠爱的环境里,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与别人的交往合作,针对班上的这一特点,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春天真美》的美工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我将重点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在活动中我为每组提供了一张2开的大白纸和多种材料,这些材料可用于粘贴,团圆、搓长还有五颜六色的油画棒,尽量让孩子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我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伙伴成为一组,(大约7-8人为一组),出乎我预料的是:自由分组的这一环节特别的成功,没有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分完组孩子们就开始动手利用各种材料表现美丽的春天。看!孩子们的兴致多高,合作得多么愉快,有的在搓柳条;有的在用瓜子壳粘贴小蝌蚪;有的在画太阳。这时我突然听见易翔小朋友对兆泓小朋友说:“你在那干吗?还不快来帮忙”。我回头一看原来兆泓小朋友在一边只顾看别人在忙忘了自己的“工作”了,看来能力强的孩子还会去提醒能力较弱的孩子,孩子们之间不仅有了合作的意识,还有了集体的荣誉感。另外一个小组的“高手”众多,这些“高手”们还会凑在一起商量:怎么做才能比比别的组更好,后来他们在纸上、添画了小鸟、太阳、蝴蝶,画面丰富极了。完成作品后我还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作品,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这次的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上完本次的活动我深深地感到:老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就应多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萌发合作意识,感受到合作并成功是一种快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