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吵架,对孩子影响很大

05-18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爸爸妈妈吵架,对孩子影响很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如果夫妻感情不好,那么,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不开朗。可能有的人会质疑,婴儿这么小,怎么会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大家一定要知道婴儿拥有敏锐的头脑,它能敏感地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刺激。假如夫妻俩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试想一下孩子心理会怎么样。

虽然孩子不知道爸爸妈妈争吵具体是为了什么,但却能够体会到憎恨与厌恶的感情。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孩子肯定会变得阴沉不开朗。孩子脸上的五官虽然是遗传来的,但是婴儿的表情,却是可以真实反映双亲生活的镜子。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婴儿到“人生服务所”,跟大家讨论自己离婚的事情,当时,大家都发现孩子和母亲的悲伤表情极为相像,令人感到非常诧异,孩子为什么也会这么悲伤呢。??

被强力培植了憎恨与厌恶感情的幼儿,随着年纪的增长会上幼儿园、又会上小学,渐渐长大后,你觉得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应该不难想象。??

查一查问题少年的记录就可以知道,问题少年的幼儿期,基本上都是在不幸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孩子懂事后的心理动机或行动等的原点,都是来自于幼儿时代所接受到的无意识的经验。

母亲的“忧虑”会传染幼儿

说到幼儿教育,很多人往往误解为就是开发智力商数、汉字记忆量等可计量的能力。事实上,如果开发不可计量的,诸如判断力、价值观或感知力等能力,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

特别是后者,根本不必摆出架构来谈“教育”。因为妈妈平时的行动与感情就是教育的缘故,所以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五音不全的母亲教出来的子女唱歌肯定也会跑调。同样的,如果妈妈平时不是很开心的话,那么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个性一定不开朗,冒失的母亲所养育的孩子,平时做事情肯定是毛手毛脚的。至于五音不全,其实只要妈妈意识到,平时不在孩子面前唱歌就可以了。??

但是,性格,感情、感觉等实际问题,很多时候妈妈自己都会忽视,就算自己发觉了,也不可能短时间就改过来,因此爸爸妈妈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行。??

妈妈如果感冒了,孩子很快也会被传染。妈妈如果不想传染子女,那就要挂口罩,经常漱口等。但是,好像大部分的母亲都做不到防范自己的缺点感染子女,所以,希望爸爸妈妈尽力不要把自己的缺点遗传给子女。??

“愁虑”的母亲所带有的病原菌比疾病的传染性还要强大,会以强烈迅速的速度感染子女,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说是幼儿教育,事实上,不需要标新立异。恩爱的夫妻、融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幼儿教育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爸爸妈妈,我喜欢你们这样「吵架」


天下没有无分歧的家庭,夫妻争吵对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种真实而又强烈的体验。

「妈妈,我好害怕……」

昨天晚上,我和老公第N次当着3岁的女儿吵架。

我扯着嗓子,把枕头扔向老公,女儿刚好从房间出来,恰巧看到爸爸推了我一把,我被身后的玩具绊倒了,一下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人仰马翻,360度大回环。

女儿吓坏了,紧紧地扶着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惊恐地看着我们。

我迅速爬起来,顾不得没有发挥完的唇枪舌战,把女儿带回房间,离开第一现场。女儿突然大哭,「妈妈,我好害怕,你要是摔死了怎么办?」

我以为她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争吵,为什么乱扔东西,为什么打架,结果3岁的女儿问的是这句。

我的心理防线一下子被击破,鼻子酸了眼圈红了,心中的委屈、难过、对孩子的愧疚全部倾泻出来。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从来不吵架」。生活习惯差异、思维方式、财务因素、隔代关系、育儿观念不一致、夫妻生活不和谐等等各种理由都会成为夫妻关系危机的导火索。

而育儿,就成了夫妻矛盾的主战场,很多中国妈妈最心寒的丧偶式的育儿,往往都是妈妈做多、管多、批评多;爸爸做少、陪少、成就少。

一言不合就容易引发全面战争,各自为阵,就像拔河,情绪的对峙很容易两败俱伤。

然而一边责备对方,一边用彼此的冲突来惩罚孩子,其实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

父母吵架,为何受伤的总是孩子?

一对夫妻,从最初连体婴一般相爱,再到走向冲突的独立个体,最终成为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的夫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每一步都伴随着彼此差异的磨合和冲突。

而生活中的一些沟通「陷阱」,特别容易导致激烈的争吵和对抗:

1.责备和问罪:(都是你的错)

2.谩骂:(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3.威胁:(你再这样就离婚)

4.命令:(你必须听我的)

5.说教:(我懂得比你多……)

6.警告:(我最后告诉你一次)

7.控诉:(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8.比较:(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公)

9.讽刺挖苦:(就你这样的,还挑三拣四)

10.预言:(不听我的,你总有一天会后悔)

这些陷阱翻译过来就是:「我是对的」「我付出的更多」「我是为你好」,本质都是控制。

这些暴力语言不仅使得夫妻关系闹得更僵,到了孩子眼里,看到的双亲都是厮杀和博弈。

研究发现,父母激烈争吵容易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感受,对孩子影响深远:

1.父母吵架是因为我,引发错误归因;

2.最亲近的人激烈冲突,失去安全感和稳定感,不知所措;

3.情绪上的连锁反应,就像「踢猫效应」一般,负面情绪被持续传染、酝酿、升级,强烈的负面情绪又会引发应激反应,继而引发心理和行为问题。

父母的暴力语言示范,会让孩子认为处理冲突和问题的方式就是谩骂、暴力沟通。

孩子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模仿,「暴力沟通」特别容易被孩子习得,即便是无意识状态下孩子也会容易采取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有时候创伤还会代际传递,孩子因为习惯了父母对争执的暴力沟通方式,日后容易在亲密关系和社交中变成施暴者或者受暴者。

当孩子长大后才发现,那些年父母吵过的架,都进入了自己的灵魂。

孩子怕的不是父母吵架,而是不会「好好吵架」

很多人会问,是不是父母一定不能当着孩子面吵架?当然不是。

父母不吵架分两种:

一种是所有情绪和感受得到了和充分表达和合理沟通,不需要吵架。

另一种是,避免沟通,为了不吵架而不吵架。

第一种是真和谐,第二种是假和谐。

真和谐的父母一定是很好的情商教练,假和谐的父母无法真实表达自己,为了孩子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情绪不是流动的。

孩子只能看到彼此的妥协,而看不到冲突化解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缺乏真实的「冲突体验机会」。

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交中也不一定会很好地表达自己、应对冲突。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父母近十余年不说话,分房分餐,连家里老人出殡这样的大事都是靠别人传话,相互之间不仅零吵架,更是零交流。

这样的假和谐之下,家里的孩子社交都比较封闭,亲密关系也很有问题。

当夫妻遇到问题,不可避免地和另一半爆发争吵时,如果可以「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并且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反而是对孩子很好的情绪训练。

首先需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夫妻吵架很容易越吵越凶,深呼吸,暂停几分钟都是让情绪降温很好的缓冲办法。

其次,对事不对人,善用「我式」沟通法,说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抱怨。

再次,夫妻也需要亲子中的共情,换位思考,想想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冷静下来后,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非暴力沟通」的底线是不对彼此进行谩骂、人生攻击,不恶语伤人。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太过激的言行,容易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评价。对于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我的爸爸/妈妈是个混蛋、坏人」更具破坏性了。

每对夫妻沟通模式不同,有人习惯热吵,有人喜欢冷战,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留一段时间让情绪平缓下来,然后再交流沟通彼此的想法、需求,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夫妻关系就像双人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独特模式,然而都离不开真实的表达和彼此的和解。

「灾」后重建,重点是要「和好」

父母吵架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和好的过程,并且真诚地告诉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

首先,向孩子解释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有冲突的,父母只是在某些事件上有分歧。

其次,坦言这次争吵是父母的事,与你无关,并不是因你而起。

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永远爱你。

如果孩子在父母争执后已经有强烈的情绪问题,甚至异常行为,有攻击性,可以通过安全的攻击性游戏帮助孩子宣泄情绪,比如打枕头、打沙袋等高强度游戏。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重演现场,比如孩子当爸爸,玩具做妈妈,让孩子可以理解真实的冲突和情绪。

当然,通过讲绘本、玩画画、玩音乐、模拟角色演动画等表达方式也都可以帮助孩子梳理和宣泄自己的情绪感受。

其实,在一段「完美争吵」(冲突-和解-重建-修复)中,父母真实地呈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社会交往中的冲突与矛盾,孩子可以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父母是如何在冲突中走向合作的。

情绪的爆发、感受的表达、情绪的描述处理与控制、问题的沟通与解决.....可以说是最好的实战案例分析了。

尤其是父母通过对立走向和解的过程,让孩子也获得了这样的情绪经验。

在「完美争吵」或者「非暴力沟通」模式中的父母吵架,孩子会学习到情绪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好好说话,好好吵架,好好重建,在真实流动的情绪中,给孩子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

爸爸妈妈的压力会影响到孩子


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自己压力很大,宝宝好像也会有所反应。比如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自己不耐烦或者生气,宝宝就会哭闹,溢奶,打嗝,睡觉的时候也会很不踏实,而且醒来后容易发脾气。

婴儿是灵敏的测量器

医学博士安德鲁戛纳说:“当爸爸妈妈有压力时,孩子也会产生压力。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发现,人和动物都是如此,婴儿是一部灵敏的测量器。”

如果婴儿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或者情绪波动,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爸爸妈妈忧伤、不开心的时候,对孩子的关注就会减少。

每当这个时候婴儿就会感到受冷落、恐惧。如果爸爸妈妈可以很好地应对压力,比如做做深呼吸、数数或者做运动,宝宝也会受到你的影响,不自觉的模仿。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正确处理压力,孩子就有可能会学会咆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爸爸妈妈压力对幼儿影响的表现

桑德拉维斯教授说孩子的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道指出,长期压力等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会影响大脑和身体机能。比方说:

1.长期的压力能够影响大脑回路的连接,导致大脑偏小;

2.在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可能对不利情况更加敏感,很容易产生压力;

3.压力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孩子的免疫力会降低,所以更有可能会生病。

4.长期的压力能够破坏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区域。

教孩子正确应对压力

婴儿可能会感受到生活中的轻微的或者中度的压力,但这些压力对宝宝的成长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压力反而会带给宝宝一些好处,婴儿的心率会增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当爸爸妈妈安慰宝宝以后,宝宝就会学会应对克服压力,这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爸爸妈妈能够处理自己的压力,不要让孩子受到感染。孩子的压力越小,就会生活地越积极,吃得更多、睡得更好。

减轻爸爸妈妈压力的小贴士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释放自己的压力呢?最简单的方法有时候反而是最好的。如深呼吸、数数,这样心率就会降低,缓解紧张。长期的消除压力的方法有:

(1)放松活动。平时可以做一些瑜伽,冥想等。

(2)婴儿按摩。给婴儿进行按摩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3)运动。戛纳博士说:“运动是最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果照看孩子没时间,你可以寻求相关组织的帮助,让你和孩子同其他父母及孩子一起去运动。”

(4)和朋友出去玩。

(5)找一个帮助小组,无论是网络上的朋友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聊天是很好的去除压力的方法。

你可能会这样想,平时我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进行锻炼,也没有时间在晚上和朋友出去玩,成为一个好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不单单是为了你自己,同样是为了孩子,减少你的压力对你对孩子都好。

育儿心得: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育儿心得: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我之所以能在这里谈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因为我是一个11岁孩子的母亲,我不但爱自己的小孩,也爱大街上每一个孩子。我女儿活泼开朗,待人有礼,成绩中上,能独立照顾自己,并能持之以恒学习钢琴。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区别。读过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孩子就如那块玉,经过父母的“雕琢”,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而另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作为父母,你是琢玉高手,还是拿着锄头?本人认为,教育的重任并不能完全交由老师,其实孩子的成长,更有赖于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有心的父母,也能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下面有几点心得和家长们分享。

一、别用成人的标准,左右孩子的快乐。

心然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玩一个乒乓球。小伙伴把球从地上捡起来交给心然,心然马上把球抛到地上,如此反复。小伙伴的母亲看见了,顿时觉得自己的儿子很笨,怎么老为别人捡球呢,随即训斥儿子不要再玩。见此情景,我让他们把角色调换,心然负责捡球,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依然咯咯咯的笑个不停。很多父母都不知不觉犯一个错误,就是觉得自己的儿比别人亏了,谁知却扼杀了孩子的快乐。其实孩子的快乐不在于他弯腰捡球,还是潇洒地抛球,在这个游戏里,捡球抛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快乐的。当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她不但快乐了,而且心胸是豁达的,不太计较自己会亏多少。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能舍得“亏”一点,才会有更多的“得”。

二、教育从阅读开始

心然一岁的时候,作为母亲,我经常在她耳边朗读诗歌。我认为不管她懂不懂,相信她很喜欢那种安静的感觉。三岁的时候,我为她精心挑了一些图书让她看,并一边给她讲故事。故事讲多了,她认得一些字。记得四岁的时候,心然已经会阅读一些字少的图书了。有一天晚上,心然问“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上去幼儿园的路上,她与楼下的保安叔叔打招呼,谁知叔叔正在看报纸没留意,心然轻轻对我说:“妈妈,叔叔正津津有味地看报纸呢”!更让幼儿园老师惊讶的是,四岁的她会拿着书,为小朋友们讲故事。心然就是这样,慢慢地学会了阅读。由字少的,到字多的;由一般的故事书,到名著。

有一次,一个朋友介绍自己说是出生于成吉思汗的地方,心然随即知道叔叔是内蒙古的,还说了一些内蒙古里有趣的事,最后还读了一首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因里面写到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鵰的词句。心然因此获得别人的肯定,并有机会与人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阅读能让她丰富知识,好语言好词句,能随手拈来。

还有一次,心然说有一个同学欺负她,说了她的坏话。问她是不是很难过,她说不足挂齿。问及为什么,她说: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苏东波为忽悠他一个和尚朋友法印,问朋友:你我像什么?法印回答:像一蹲佛。苏东波笑对法印说:我看你倒像一陀屎!回到家后,苏东波沾沾自喜,苏小妹却一语道破天机:看别人是一蹲佛的,他心中就有一蹲佛;看别人是一陀屎的,他心中就只剩下一陀屎了!心然说起这故事时,一边大笑一边说:我同学看别人是一陀屎,他心中也就只有一陀屎罢了,我又何必自寻苦恼呢!

事实证明,从小阅读好处非常多,所以我认为千万别错过从小就教孩子阅读机会,只要父母有心,就一定能引导他爱读书。结合自己的心得,总结一下从小阅读有几点好处:1、孩子可以从小获得熏陶,喜欢上看书,别等到她喜欢看电视了,才逼着她去看书。2、在别人还不懂看书的时候,她已经懂得很多知识,她觉得自己有本领,大大增强她的自信心。3、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写作文。4、一个从阅读中经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倾听众多智慧语言,分享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三、身教胜过言传。

有一则现实中的小故事,语言不太雅观,但很能说明家长会不知不觉在语言上犯的一些错,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父亲对儿子:儿啊,要尊敬老师,虽然批评了你,但她毕竟为你好啊!

母亲对儿子:是啊,别像你爸,在单位受了气,随便发脾气。

丈夫对妻子:别说了,这个狗屁老板小心眼得很,只迟到一小会,就爱抓别人“小辫子

”。

儿子对父母:我老师也是啊,这个狗屁老师小心眼得很,我只迟到一小会,就罚我扫地,我才不干!

这则小故事在逗乐之余,我们作为家长应值得反思。很多时候,脱口而出的语言和不经意的言行动作,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相反,积极的语言行动,会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记得有一次,我和心然冒雨逛街,途经一积水路口,几个行人过不去,面对像小河的积水不知所措。我把鞋脱了,光着脚拿来几块砖头,临时搭了一条“小桥”,困难马上就解决了,却因此摔了一跤,手出血了。行人一边过“桥”,一边很感激。回到家,心然马上找来消毒水,“命令”我坐下,她要为我消毒。看着这个半大的小人儿,我感动极了!她会学你热心,还从中学会了关心别人。

还有一次,饭桌上她告诉我哪一条菜更嫩一点。饭后,我对她说:“妈妈做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难道哪一条菜嫩一点都不懂?”她不解地望着我,我告诉她,一碟菜里只有少数嫩的菜,爷爷牙齿不好,我们少吃一条嫩的,他就有机会多吃一条,如果我们都挑嫩的吃,他连吃菜的机会都没了!而且,我们做这些事时,可以不动声色,和风细雨般,人的心里就会有温暖!听完我一翻话后,我明显发现女儿的眼眶里溢满泪水。在以后的日子里,心然一直保持着尊敬长辈的心态,还时不时地提醒自己。有一次她附在我的耳边打趣地说:妈妈,这一整碟菜都嫩得很,搞到我吃哪一条都有点内疚了。母女俩随即哈哈大笑。

四、面对孩子的叛逆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心然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以前她睡觉前会撒娇:妈妈,进来帮我关灯。现在她会一边把你往门外推,一边叫你不要进来。经常约上三五知已去逛街,晚上喜欢到楼下与约好的同学谈心。面对女儿这种“冷淡”,做父母就只有深深的失落感。其实,应该改变心态的不但是儿女,更应该是父母。因为,她只不过正是经历你曾经经历的一些路,不必太大惊小怪。这期间,我经过思考,采取了一些措施与之沟通,并获得了一些有效的效果,在此与家长们分享一下。

1、以静制静,不动声色地翻看她书包里一些秘密,网上空间的心情日记,知道她对人对事的一些想法。2、与往常一样,保持与她聊天,并旁敲侧击说一些她不愿意再深入的话题。例如:讨论班里同学谁帅一点,谁没那么帅,谁成绩好一点,谁成绩差一点,再慢慢把话题扯到谁喜欢谁,谁不喜欢谁。慢慢地她认为你对男女同学互相喜欢不会反感,就愿意和你分享她的心情。有一次,她对我说:妈妈,我还是不要喜欢廖同学了,我发现他成绩原来很差!我对她说:“成绩差怕什么!也许他会进步呢!让妈妈来帮你找他,告诉他咱们家的大小姐喜欢你,你得赶紧努力啊!”女儿听了大笑,说怎么自己会有一个这么傻的妈。还有一次,问及她是否喜欢黄同学,(在她QQ空间里看了她的心情文字,还伤了一次心。)她说:“现在不喜欢了,因为他不喜欢我”!我对她说,不要紧啦,咱们的心思又不是全放在这,小才女都不喜欢,那是他不够眼光!女儿听后,狠狠地点了一下头。

3、找一个榜样,把她的动力激发出来。对于孩子的管教,要有紧有驰,太紧了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太驰了就会像匹野马,不受约束。因日常中我们任由她自己安排时间,最近却不太受约束了。她开始看韩剧、追求外表美、作业拖拉,晚上还时时到楼下聚会,丈着自己有几分小聪明,成绩好一点儿,衣着光鲜点儿,懂的事自认为比人多一点儿,简直像个“大姐大”,觉得自己很酷。我们发现问题后,为她约见了一位钢琴师姐,她在德国留学,旨在让她启发一下。心然见到她后,被她的气质、学问、钢琴的造诣等迷倒了。师姐的经历,让心然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们趁机与她交流,分析她将来的道路该如何选择。我对她说:“真正酷的人,是见识广,有学问,有本领的人,而不是在大街上游游荡荡讲江湖义气的人。”心然很认同,触动很大,并悄悄为自己定下目标,慢慢把浮澡沉淀下来。

孩子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我们要善于观察,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不能以成人的思唯方式去嘲笑或苛斥他们。每一种和孩子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的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

我的理念是,培养的孩子要乐观、自信、热情,保持自己的个性,而不是随波逐流。爱学习而不能为学习而苦恼,要学以所用;孩子可以很平淡,但不能坏了品质,要有良好的品格。相信有以上的几点,孩子的综合能力就很强了,将来去到哪都会受人欢迎的。而不能盲目地追求读名校,逼孩子读了多少兴趣班、学了多少东西。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对家庭有责任,更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作为家长,我们无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义务花多点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

借用一些教育专家的话,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如一柄锄头。我正努力让自己面对我手上这块“玉石”,用一把精美的刻刀,努力学习精雕细琢。在此说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教育心得:娱乐活动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大


整理了教育心得:娱乐活动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大,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娱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和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它能使孩子体验生活中的美,带助孩子树立对亲友、对美好事物的良好态度和亲切感情。外出游玩可使孩子直接看到秀丽的山川,祖国的建设成就,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观看精彩的文艺演出,不但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并能使孩子接触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创造,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参观、看电视、听广播、玩具,可使孩子获得有关社会和自然的知识,扩大眼界,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郊游、逛公园,可使孩子情绪愉快,心情舒杨,是陶冶性格、增进身心健康、锻炼体魄和意志的好机会。所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注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做到施教于常。在组织娱乐时,为了使孩子在玩中得到更多、更好的知识,必须注意做到:

(1)明确目的,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家长带孩子进行一项娱乐活动以前,都应事先想好这次活动要使孩子受到什么教育。即使多次带孩子进行一项活动,也应设法让孩子观察发现新事物。

(2)选择适应孩子年龄特点的娱乐内容。孩子年龄小,有自己的理解水平与兴趣爱好,有些适合成人的娱乐活动对孩子就不一定合适。有些娱乐活动的内容基本上是孩子能接受的,但也有个别地方对孩子无益,如电影中的凶杀场面等,家长要善于引导。对幼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让他继续观看。

(3)注意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孩子的娱乐要有节制,适可而止。不要造成孩子过度兴奋和疲劳,要注意动静交替。带孩子出去玩也不能过多,免得孩子在家呆不住。睡前不宜进行使孩子过于兴奋的活动,以致孩子不肯就寝,或夜间睡不安稳。

(4)要注意安全。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娱乐场所,家长要特别留心带好孩子,防止丢失和碰伤。在过马路时,一方面要看好孩子,另一方面要给孩子讲明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使孩子慢慢掌握一些交通知识。

寓教于乐,施教于常,重要的是选择好有意义的娱乐内容。

听广播可以多方面丰富孩子的知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为学龄前儿童组织的“小喇叭”节目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幼儿的模仿性很强,听“小喇叭”节目,能跟着学唱歌、说儿歌。“小喇叭”既能活跃孩子的生活,又能使他们增长见识。随着孩子年龄、智慧的增长,可以选择适应孩子理解能力的节目收听。四岁的孩子可以选听一些音乐、歌曲节目,六岁的孩子可以选听故事连播。总之,对儿童适宜的各种广播节目,都可以选择一些。看电视、电影,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三岁以前的孩子还看不懂电视剧的情节,他所看到的仅是某些动作的片断,因此,家长要为孩子选择适当的节目,并作必要的讲解。三岁左右幼儿的求知欲、认识能力不断地增长,对于事物的连续性有所理解,注意力也在发展,可以有目的地培养他看一些短小的节目,如动画片、儿童故事片及一些儿童歌舞等。一些较好的儿童影片表现了少年儿童们的机智勇敢、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等好品德,是向儿童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郊游、逛公园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长社会知识。公园里葱郁的树木,艳丽的花卉,精巧的建筑物……都能触动孩子的美感。家长应注意利用这一场合向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游园,让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妩媚秀丽景色和欣赏园林艺术,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了解园林中的动植物和建筑设施,增长知识,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在孩子与过往游人的接触中体验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儿童游戏场玩耍时,要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不相识的小朋友,不抢夺、不争吵、相亲互让地一起玩,这是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的好场所。

观看文艺演出、参观展览是培养孩子文艺兴趣的理想场所。心理学家证明,幼儿初期能对色彩鲜艳的东西产生美感。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四五岁的孩子就能从音乐、艺术作品中,从自己的美术、歌舞、朗诵等文艺活动中,产生美的体验。因此,可以在幼儿的美感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文艺的兴趣和爱好。博物馆、天文馆等场所,适合于智力较发达的六七岁的幼儿参观。在那里有许多关于历史、生物、天文等知识,这样都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和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庆祝节日和生日,也能使孩子感到生活的关好和愉快,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关怀别人,逐步养成尊敬长辈、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节日和生日期间,家中常有亲友来往,成人们欢聚一堂,友好的情谊往往很容易感染孩子。同时,要不失时机让孩子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客人端茶、送糖等,也可以让孩子给容人表演一些节目,使孩子成为一个热情、勇敢、有礼貌的人。

我怕爸爸妈妈丢了


我怕爸爸妈妈丢了

第二周1天(9月7日)主题:“我怕爸爸妈妈丢了”

闹钟响了,妈妈让我起床上学了。今天要正常上学了,妈妈昨天晚上就跟我说好了。

但是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对妈妈说"我不想上幼儿园"。

妈妈问:“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圆?”

我说:“我怕爸爸妈妈丢了。”

妈妈说:“不会的,放学了,爸爸接宝宝,妈妈下班会早点回家与妈妈玩的。“

但是我还是不愿意去,赖在床上不愿意起来,妈妈强行把我抱起来,准备穿鞋出门了,我就放声大哭,不愿意穿鞋。我努力的扒妈妈手让我下来,但是妈妈很坚持,还是把我抱出门了;我一路下楼,一路哭着求妈妈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妈妈说:”“宝宝长大了就要去幼儿园,就象妈妈要上班一样,每个人都要工作的哦。”

”妈妈,我还是不想上幼儿园。“

“那你告诉妈妈,什么原因吧?”

我说:“我怕爸爸妈妈丢了。”

"爸爸妈妈丢不了,晚上你就可以看到爸爸妈妈了。"

说着说着,就来到园门口了,老师来迎接了,但是我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放手。

老师只好无奈对妈妈说,你送她进去吧。整个房间,哭声震天,比上周还厉害。妈妈把我放到一个小椅子上,开始帮我穿鞋,生活老师过来帮忙,让妈妈离开,我看着妈妈跟我挥挥手就走了,我又放声大哭起来。

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隔壁的阿姨,今天他的儿子也是这种情况,这些小朋友好像约好似的。这种情况让妈妈担心了很久。

下午爷爷接的时候老师反馈,早上哭了挺长时间的,中午睡觉前也哭,饭也不好好吃,而且我在吃午点的时候,居然把“巴巴”拉在裤子里,等拉出来才跟老师说,这种情况是很久很久没有发生过了。唉。

老师还反映,中午想回家,就跟老师唠唠叨叨说,要回家,否则爸爸妈妈丢了。

晚上我的情绪还算好,妈妈问我为什么拉“巴巴”前不告诉老师,我说“忘记了”。

妈妈跟我讲了一个汤姆小兔子上幼儿园的故事,汤姆也是第一天去幼儿园,汤姆跟妈妈分手的时候也是不舍得,但是汤姆的妈妈送了一个手绢给他,如果想妈妈可以看看手绢,而且汤姆还把手绢送给其他小朋友擦眼泪哩。对幼儿园有点陌生,有点担心和不安,但是也认识了新的朋友,与新朋友一起开心的玩,越好明天还一起去幼儿园。

妈妈说,“明天妈妈也送给手绢给你去幼儿园好不好?”

我说:“好。”

妈妈拿出一个红色的手绢给我,我说,“再拿一个”。

妈妈奇怪,为什么要再拿一个呢?

“我自己一个,博文一个。”这样啊。

妈妈拿出两个手绢让我自己放到书包里,准备明天带去幼儿园。

讲完故事,我们就睡觉了。

妈妈希望明天我会象小兔子一样,能够很快的适应幼儿园,认识多点朋友,开开心心的度过快乐的一天。

喜欢《爸爸妈妈吵架,对孩子影响很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