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学习故事怎么写

05-20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每阶段教学效果变化记录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教育随笔:学习故事怎么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故事”是一种叙事性的观察记录方式,一个学习故事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注意”、“识别”和“回应”。注意部分主要描述“发生了什么”,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教师以视频、照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采集幼儿在某一时间段或事件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等细节表现,并据此做观察描述记录,重点关注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采用白描式的语言对幼儿在接龙游戏中的语言和行为表现进行描述和记录,生动呈现了幼儿游戏中发生的学习故事原貌。识别部分主要分析该情境中幼儿“什么样的学习有可能发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核心是调动自身已有实践经验以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在游戏中分别学习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什么问题,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可贵的学习品质。在本案例中的识别部分,教师基于注意部分的深入观察,根据不同幼儿在图形接龙游戏中的个性化表现,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准确识别出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化历程。回应部分是教师计划“如何支持幼儿在这方面的学习”,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即教师提出进一步促进和拓展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设想和方案。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你怎么哭了


升入中班后,我看到了教室里每一位孩子的成长,以前不会吃饭的孩子会自己吃饭了,以前上学会哭鼻子的小朋友能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了,以前不爱说话的小朋友渐渐地开朗了,看到小朋友们的成长做为老师我也特别的开心。

徐希萌小朋友一直是班里自理能力比较强的小朋友,她经常帮助小朋友收发玩具、分发碗筷,每天进幼儿园都会大声地向老师问好。有一天徐希萌生病了请了两个星期的假。病好后奶奶把她送到教室门口她还不肯放开奶奶的手,嘴里还边说“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我走过去问:“怎么了,怎么哭了”这时她奶奶说:“刚才她爸爸己经送过一次了,送到门口她不肯进来,爸爸又把她带回去了,我又把她送过来了”。徐希萌上幼儿园从来没有哭过,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所以才哭的。等孩子进教室以后我又找这位奶奶谈了谈,奶奶说:可能是在家休息了两周,有了抵触情绪了才会这样。等奶奶走后一会儿她也不哭了。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徐希萌小朋友从那次开始就每天上午大便3次,我观察这个孩子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周还是没有好转,我心里看着着急,问她原因她也总说不知道。

下午放学时我和她妈妈关于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她妈妈说孩子在家也是这样的情况,不知道怎么开导她。我和她妈妈也一起和孩子聊了聊主要是从心理上疏导孩子,让孩子不要有压力。为了孩子的健康,周五她爸爸妈妈就带孩子去南京医院做检查,医生说:孩子身体很健康,只是有一些鼻炎。那孩子为什么还是会每天上午大便了3、4次我想可能是孩子有了什么心理问题,所以每天我都抽时间和她聊一聊,听她说一说她在家发生的事,从她的话语中对她进行开导,渐渐地我发现她的大便逐渐正常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每天都能开心的上幼儿园了,我们也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

我想对于孩子的教育学校和家庭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徐希萌妈妈和老师的配合一致,所以孩子才能较快的走出心理的阴影。

教育随笔:学习串珠游戏


**年**月到**年**月,这学期在教研小组的带领下,我学习到关于串珠游戏的大、中、小班的三阶段游戏,分别由王老师、周师以及陈老师在班级进行观察、记录,带到教研组进行分享。

最先开始的是周老师的中班《珠子比比乐》串珠三阶段游戏,周老师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班级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通过提供大小不同的珠子,让幼儿探索同样长度的绳子,把大小不一样的珠子或者相同数量的珠子穿在绳子上,会有怎样的变化。游戏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探索用相同长度的毛根穿上不同大小的珠子,比一比那种珠子数量多。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是否能有顺序的逐一点数珠子并说出珠子的数量,幼儿又以何种方式来记录珠子的数量。在周老师带来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都能正确的点数并说出珠子的总数,但在记录的方式上,三个孩子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方式记录,有个孩子总体统筹不好,直接导致记录纸上画满的大珠子,最后画不下了;有个孩子用数字的方式进行记录,有个孩子自己画上线和大小不同的珠子进行记录。在第一阶段,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点数并且说出总数,但是在记录上有所欠缺,所以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周老师在记录表上加上了两条直线,以辅助幼儿进行记录,第二阶段是控制了珠子数量,比较穿完珠子后的长度,探索珠子大小和长度的数量关系,在活动中可以观察到孩子能对自己的珠子做记录,孩子们都能感觉到相同数量的大珠子穿出来的长度比小珠子长,但是在理解为什么大珠子穿的长这一方面上有所难度,最后在老师的引导语总结下懂得了因为大珠子胖一些,在毛根上占得位置多一些,大珠子穿出来的就长一些。第三阶段的游戏是控制绳子的长度,比较大小珠子穿的数量的多少,探索珠子大小、所占空间与数量的关系。在这个阶段里,老师的重点是通过孩子的动手操作让幼儿明白大小珠子占据绳子长度相同、珠子的数量不等的原因,这其实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是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或得了感性的认知,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引导后,孩子们明白了因为大珠子占得地方多,所以数量就少一些,小珠子占得地方小,个数就多一些。

继周老师之后,小班的陈老师在班级开展《圣诞串珠》三阶段游戏,大班的王老师开展了《冰糖葫芦》串珠三阶段游戏,老师们都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串珠游戏中,无论是大班还是小班或是中班,游戏都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层层递进的,让孩子们在前一阶段探索和学习的基础上来进行下一阶段的游戏,在一次一次的探索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一些复杂的知识。

串珠游戏是如此,孩子们在区角游戏或者是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也是如此。三到六岁的幼儿学习特点是通过直观形象以及实际操作中来进行学习的,而在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来进行操作和探索,更加利于幼儿的知识的建构与链接;而在游戏中,我们也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不知不觉,进入幼儿园已经快三个月了,每一天都在与孩子的接触,觉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园后,老师都会通过点名来记录今天幼儿的入园情况,其实之前在旁观察时,并没有在这个点名环节有过深入思考,直到自己有机会实践时,才发觉原来其中大有文章。

让幼儿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了点名,本以为会很简单,可是在点了大概十多个幼儿姓名后,会有一些小小的说话声音,自己以为只要把音量提高,可能会把这些小声说话的孩子声音压下来,可没想到,在我提高声音没点几个名字之后,孩子们的说话声也随之提高,自己想着可能我声音再提高一些,孩子们也不会太大声,可没想到,原来只是几个说话的现在变成一片说话的孩子,整个教室也由刚开始安静变为有些吵闹,自己的点名活动也不得不先暂停,开始了维持课堂纪律,孩子们再次变的安静,可是没过一会,又开始了说话,自己就这样通过提高我的声音来压过孩子们的说话声结束了点名活动。

通过这次的点名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反思,点名是幼儿教师每天了解幼儿入园、离园,以及幼儿人数等一日活动展开的重要基础。通过自己亲身点名过后,才明白原来自己之前在旁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漏失了很多细节和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看起来一项简单的活动安排,背后需要老师在亲身体验过后的用心之处,也明白了只有通过实践自己才能真正看到问题,学习经验不断积累与成长。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范例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因此在分享育儿心得时就可以把自己心中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家长育儿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篇一】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与学校教育是相互相存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孩子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方法不当,孩子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我认为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孩子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打,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孩子建立自信心

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母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特别是我们中职学生的家长,中招考试铃声结束的那一刻,孩子又将踏进另外一个台阶。当孩子中招发挥不好好,不能考上高中走进大学,开始他的另外一个学习生涯时,上一个好的职业学校、学一门吃香的技术,是为孩子开启幸福一生的另一扇大门。不管怎样,孩子年龄尚小。没有几年的校园文化熏陶,极容易让孩子走上堕落之路。

有的孩子不上学了,成天在网吧里面度过,虚度几年宝贵的时间。有的孩子走上打工之路,虽然眼前得到了一点金钱,却损失了孩子一生出人头地的机会。想想,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孩子找了好工作。亲朋好友谁不羡慕。有人说,三十前,旁人因家长看孩子。三十后,旁人因孩子看家长。通俗的讲就是,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是否被别人看得起,与其家长是否成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时侯,家长有权有钱,别人就高看你的孩子。当孩子三十后,他是否有本事直接关系着别人是否高看家长。所以不管在任何条件下,只有为孩子建立了足够的自信心,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才能为他们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孩子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孩子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与孩子沟通,努力缩短与孩子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孩子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在教育孩子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孩子,冷漠孩子,这样会抹杀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让孩子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孩子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四、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对人有礼貌,教他们怎样待人接物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篇二】

很多家长可能一直忽视了这一点,总觉得这在幼儿园阶段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于迟到的孩子来说,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还会因为晚睡晚起、作息时间不规律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迟到也会打断并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如果您是不习惯按时接孩子离园的家长,那么请仔细想一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师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师上班要更早),晚上五点半或六点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睡,孩子睡着之后,老师还要进行一些环境布置和案头上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中午时间所无法完成的。所以,如果你能够按时把孩子接走,老师或许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不少工作,然后按时下班,多一点时间与自己的亲人和孩子相聚。事实上,这不仅仅是配合和尊重幼儿园作息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还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会儿,每天都有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当然,如果确实有意外情况,偶尔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并说声“谢谢”!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篇三】

我是孙思慧的家长。我的孩子今年五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地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此,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学习习惯开始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是询问沟通学习作业和学校学习情况,然后开始做作业。在做的过程中,告诉她按课本和老师课堂讲的认真独立的思考,有实在不会的问题再告诉家长。在检查作业有马虎大意错题时,总是细致耐心告诉她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休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每天至少9小时到10小时,不让孩子在学习上打疲劳战.

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家长有时就通过教材或网络查找答案。双休日两天除了完成作业外,家长会在天气好时带孩子出去玩,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睡觉前自己整理好书包和收拾餐具等),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寒暑假去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近年对儿童的犯罪案件屡屡发生,在电视节目看到相关案例时,总是细致告诉孩子科学的安全保护注意事项,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和老师讲.父母更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行动,时常通过电视新闻法律法规案例讲解儿童安全常识保护及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教育,教会孩子车祸、窒息、溺水、中毒和火灾等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置方法。

四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要给孩子一个安静读书学习的环境.我们家凡是孩子爱读的书刊,家长都尽量先浏览翻阅一下,防止不良信息的出现,也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在家里为孩子营造的是一个和谐、轻松欢快的氛围,把孩子当成朋友,建立起和孩子沟通的平台,以便能掌握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知道孩子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某些方面的不足,正在努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积极主动学习能力.多提高动脑动手能力。教孩子养成“不耻下问/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读书习惯,在一些作业疑难问题讲解上及时将原理思路方法告诉子女,力争使其明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可以自主思考解决了。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最好。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学习不断有进步,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长还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还希望家长和老师共同对所有孩子都悉心呵护,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篇四】

俗话说:"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当的父母".我很赞同这一观点.身为家长应该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为父母,孩子虽小,但丝毫不能放松任何警惕,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边从小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不知道怎么回事,前段时间每次送宏宏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宏宝都会哭闹一会儿.非得等家长走后,再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方能停止哭闹,然后恢复平常,与老师及其他小朋友融为一体.每次见到宏宝哭闹的时候心里特不是滋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家宏宝平时在家的时候,没那么任性,也不那么爱哭闹,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乖宝宝...

当孩子出现特殊表现时,一定会有特定的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找出原因所在,然后在对症下药,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廖尉宏主要原因还是对他妈妈的依赖性太大。

宝宝上了幼儿园,爸爸妈妈总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把孩子也弄得很伤感。其实家长要鼓励宝宝做一个坚强的孩子,因为孩子本来很坚强,爸爸妈妈离开后一会儿他就忘了,和小伙伴玩得很好,是家长太煽情了。家长不要总在那里偷偷地看孩子,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发现了,更引起孩子对你的思念,这样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动,这是最不必要的,家长要对老师采取完全信任的态度,老师会以非常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接待你的孩子。

之后的一天早上起来,宝宝还是问了要不要是幼儿园?我们跟他说肯定要上的!就象大人上班一样,每天都要去,宝宝也不例外.吃过早饭,一路跟他说话和天玩笑,让他放松上学的紧张情绪,不一会儿就到了学校门口我说宝宝带我上你们班级,他说在二楼,然后就高兴带我上了二楼,也没有跟我说再见,他自己已经一个人坐到老师旁边的座位上去了

如说哭闹和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有些家长就以幼儿园的名义,来吓唬恐吓这些孩子:你不听话了明天我就给你送幼儿园。类似这样的语言就不要跟孩子过多地去讲。家长应该客观地评价幼儿园。幼儿园是一个给孩子提供快乐,提供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的地方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篇五】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往往在孩子的学习中,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让家长感到“头疼”,无从下手。就像网上流传的小学生喊的口号一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反映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

说到孩子的兴趣培养,说到底还是培养学习的专注力和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他们这样年龄的孩子。我们比较注重兴趣的呵护,培养似乎还谈不上。

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刘严睿对于“飞机、宇宙、太阳系、星球…”非常感兴趣。抓住这一点,我们买了很多科普类的书籍,他都能兴致勃勃地一本接一本地看。当然,很多他看不懂,但是没有关系,书拿在手上就是收获,开卷有益,很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

兴趣的培养有时候我们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比如:我们对于数独一直很有兴趣,但是遇到难解的题目,他有时候会放弃,不想继续钻研,这时候做为爸爸,我都是跟他一起下载视频学习解题方法,一起练习,讨论题目,时不时给他鼓励,表扬。慢慢的解除掉困难以后,他会有成就感。这样就不会抹杀掉学习数独的兴趣了。

兴趣的培养家长还要舍得放手,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等等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家长要时不时的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哪怕是错的,也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有深刻的记忆。比如说做饭,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包饺子,你明明知道会是什么惨状,但是还是让他自己动手去和面,去拌饺馅,不论最后的饺子样子什么样,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享受的,孩子肯定是开心的,我想,这对他的成长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兴趣的培养不能一味的按部就班,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还要适当的劳逸结合,好玩一直是孩子的天性,就行家长每天要玩一会手机游戏,刷一会抖音一样。我们家也会时不时的看看动画片,玩玩游戏等等,家长控制一个度,我觉得对孩子的兴趣培养都是有益的。

你的孩子不一定要琴棋书画样样都好,应该根据孩子的特长尽量发挥他的长处。我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即使这一方面和学习无关,只要有利于身心,我们都应该支持,慢慢培养和呵护,迟早有一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兴趣爱好,家长要引导,要懂得取舍,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都是很遗憾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想谈的对小孩兴趣培养的一个小小的点,只是我们夫妻俩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最后,我想用一句话和家长们共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家长教育心得怎么写【篇六】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最近最劲爆的消息恐怕就是“双减”出台。

国家这么大的手笔,别说违规大机构,就连很多正在观望的小机构或个人,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本就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教培机构,奄奄一息中又迎来了更大的打击——本土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正在上暑期补习班或兴趣班的孩子们,瞬间按了暂停键,一下子赋闲在家。

就我而言,我,还有我很多同学、朋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都是学习的受益者。我不会,更不可能允许我的孩子轻易放弃学业。所以我经常会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哪里学的不好,我会先自己给他查漏补缺,如果我实在讲不好,也会考虑给孩子报班补课。我始终贯彻的是“补课”重在“补”,而不是提前“学”。现在“双减”政策一落地,同样也堵住了我给孩子查漏补缺的路。

这一周我一直在寻找科学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买书、找网上的文章……现在不用我说,大家都意识到“双减”带来了一些无法抵抗,却必须面对的现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更多的依赖在校时间,课堂效率显得极为重要;再比如孩子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源其实在于“学习能力”。现在,我们更加要思考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量的增加相比能力的提升是很虚幻的,甚至是很缓慢的,但它的影响确实长期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就是给所有在孩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歪的家长们下了一剂猛药。是继续往前,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止损,摒弃错误的方法,重新找回科学正确之路?家长们,拼认知的时候到了。不要说取消校外补习以后有钱人都给孩子请一对一家教,没钱人的孩子就没机会上学。在目前国家政策之下,是几乎所有的普通家庭孩子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此刻,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使孩子的自我强大起来,才能应变这个世界。

教育随笔:小鸟怎么了?


教育随笔:小鸟怎么了?

春天来了,幼儿园里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一天下午,我带孩子们去幼儿园医务室检查身体。在离医务室不远的地方,小萌指着前面大声说:“看,那里躺着一只小鸟”,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拥向前去,只见那只鸟,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尾羽无力的耸拉着躺在地上。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议论:“这只鸟可能已经死了吧!”“是怎么死的?”“可能是饿死的吧!”“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的?”“病死的?还是猎人打死的?”“不对,因为小鸟身上没有受伤,没有流血呀!”“就是,而且幼儿园里没有猎人。”“一定是这只小鸟的爪子没有抓住树枝,不小心掉下来摔死的。”“也有可能是撞到飞机了。”“不会是老鹰杀死小鸟的吧。”“杀死了会留痕迹的,这里好像没有什么痕迹嘛。”“也许是小鸟在睡觉时,刮大风掉下来了。”“我知道,肯定是老死的,小鸟的年龄大了,所以死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俨然一个个小侦探,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倩倩说:“幼儿园有很多这样的鸟,好像叫灰喜鹊。”“对,幼儿园里经常有灰喜鹊飞来飞去,树枝上、房顶上、操场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仔细看看这只鸟长的什么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尖尖的嘴巴,灰蓝蓝的羽毛,翅膀上的羽毛有的长,有的短,还有小小的斑点。头是圆圆的,脖子的羽毛有点黑、又有点灰,羽毛看起来很柔软,爪子是红色的,很锋利的样子,因为它的指甲很尖,它还有4个脚趾头,和人不一样。”看着眼前躺着的小鸟,孩子们观察得十分细致。我接着问:“你们怎么看出这只鸟死了,它的眼睛闭着不动,看到这只鸟你想到了什么?”“这只鸟死的好可怜,我们要好好保护小鸟,不让幼儿园的小鸟再死了。”“我们帮助小鸟盖房子,保护鸟宝宝、保护鸟蛋,让它们不受到任何危险。”“在幼儿园可以给小鸟准备食物,给小鸟喂食、喂水,照顾他们”“不拿棍子打小鸟,不拿石头砸小鸟。还有也不能用弹弓打小鸟,如果我看见有人抓鸟,就会劝他放了小鸟,不能玩鸟。”“就是,也不能玩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看到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地场面,我又提出:“我们怎么样做让其他人也不伤害鸟?和我们一起爱护鸟呢?孩子们说:“我们可以画保护小鸟的图,贴在幼儿园里,大家看见了就会和我们一起保护鸟。”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鸟类,可以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不抓小鸟,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这时,亮亮说:“小鸟好可怜,我们把它埋在树下吧!”他的建议赢得了大家的赞同,于是我们一起将小鸟埋在了一颗树下,许多孩子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绪,还双手捧在胸前为小鸟祈祷:“亲爱的小鸟,祝你好运!”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动物的生命也一样可贵,面对小鸟的死亡,孩子们纯洁的内心充满了对小鸟的同情与不舍,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会真正体会到爱护生命的意义,从而演变为保护小鸟的实际行动。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我带领幼儿学习跳绳的经历。

初次跳绳

幼儿升入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赵鑫凯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赵梓萱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我们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o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我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有的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有的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有的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我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我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我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我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

一、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我让学生们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幼儿在以上游戏中能自然习得跳绳的技能。如:“蹦床”游戏,幼儿练习用前脚掌有节奏地踏跳,着地时膝盖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戏,能锻炼幼儿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能力;“老鹰和小兔”游戏,快跳与慢跳相结合,能锻炼幼儿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戏,既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为摇绳做准备,又能锻炼幼儿跳着躲闪的能力;“跳晃动的绳”游戏,能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教育随笔:引导督促 ?同伴学习


教育随笔:引导督促同伴学习

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一种“可依的法”;“有法可依”,关键还在“有法必行”,否则,活动规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要做到“有法必行”,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引导、督促幼儿掌握和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规则性质,主要运用三种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和遵守区域规则。

(1)环境暗示

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环境来告诉幼儿活动规则。如区域规则牌上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采用进门挂牌、投放适量同等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规则。挂牌粘钩无进区牌、同等材料筐已空,孩子看到这些,就要先去别的区玩等等。

(2)语言提醒

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常常会忘记规则从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在这时,可以采用语言提醒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老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请你……好吗?”。而当幼儿由于不懂活动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角色区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呀,娃娃怎么哭了?”这种及时介入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妈妈扔娃娃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在后续的游戏开展中提醒幼儿对规则的遵守。

3、同伴影响

同伴间的提醒一般适合于同区域活动的幼儿,而且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这样的交流所具有的效果是教师的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区域性活动起到一种支持的作用,还起到幼儿对规则遵守的相互监督,更好地内化了幼儿规则意识,并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信《教育随笔:学习故事怎么写》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怎么写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