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玩区域游戏了,今天美工坊提供了制作菊花的彩纸材料,一下子吸引了六位小朋友来制作。他们先每人取了一根“树枝”,接着又拿出筐里的彩纸开始撕了。希希、鑫鑫先拿起彩纸来撕,可是怎么也撕不开,接着小伦、萱萱和涵涵也都撕起来,可是仍然没有一人撕开。希希第一个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不会撕。”然后就把彩纸递给了我,看到希希的举动后,一旁的小朋友都把彩纸伸向我跟前。我看了看之后,便还回希希的彩纸,然后走到孩子中间,重新拿起一张彩纸开始撕了。我指着彩纸重新介绍撕的方法,可是却发现这纸怎么也撕不开,必须用指甲使劲地扣,我艰难地撕开一张之后,发现孩子手中的贴纸仍然撕不开。最后我决定收回孩子的纸,把一张张纸先撕开一个小口,然后再让幼儿去撕贴。果然,重新撕过的贴纸孩子们很快会自己撕开了,树枝上的花瓣也越来越多了,美丽的菊花终于制作完成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个个都兴奋不已。
这个小小案例引起了我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两位老师就发现班上的孩子似乎“很懒”,常听到孩子们跑到跟前说:“老师,我不会。”然后便等着老师和阿姨的帮助。有时候不会提裤子啊,有时候不会画画啊,有时候鞋子也不会穿了。然而只要老师帮助过一名幼儿,一旁的幼儿看见了也会要老师的帮助,其实当老师不帮助时,他们也能好好的完成。所以当听到孩子说“我不会”,我便先不理,要求孩子自己先动手。而当孩子们真正有困难时,遇到上面的情况时,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就要灵活应变了。
总体看来,针对班级幼儿易受他人影响、独立性不够等特点,当孩子们说“不会”时,成人可以分两步帮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第一步要等一等;当孩子求助时,先观察实际情况分析幼儿的求助原因。到底是不会还是想偷懒,或者真是遇到了大难题。千万不能立即去帮助幼儿完成。第二步要做一半即是帮助幼儿解决一半的困难,留有空间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这既避免让孩子们过分依赖又能让孩子收获自我成就感。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画烟花的方法,孩子们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画一画。可莎莎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画。”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莎莎是个较乖巧的胆小女孩,入园以来早上送来时常会默默流眼泪,或有时直接让老师喂饭,寻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师安抚一会儿情绪就好了,自己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和鞋子都能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时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每次画画时,她总是会哭着喊到:“老师,我不会。”记得第一次画画时,虽然只是画简单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动笔,一直不断地重复说:“老师,我不会。”尽管老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她仍然说不会,后来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着她的手握笔帮她画了许多泡泡。后来我跟家长沟通后知道,莎莎在家几乎没拿过笔涂鸦,所以导致对画画没有信心,上学后也很少在家画画。正是因为缺少涂鸦的机会和家长成人们的鼓励,莎莎对画画缺少信心,作为成人我们因多鼓励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莎莎多涂鸦,渐渐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从而增加画画的信心。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背景: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及跳跃能力。从大班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在户外活动的时间着重培养孩子学会跳绳,并且在学会的基础上练习花样跳绳。为了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学会跳绳,我们事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请家长为孩子购买两根绳子一根放在家中练习,一根带到幼儿园进行练习,跳绳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了。
实录:
周钰腾小朋友在动作发展方面比较迟缓,各种体育运动中总会比班级其它小朋友接受的慢,而且动作很不协调的一个小男孩。大班上学期其它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跳绳而他还不会正确连贯的跳。经过一快一个学期了,我想看看他有没有进步,所以早上户外活动时,我把他叫过来,故意说道:“老师好久都没看见你跳绳了哦,你能跳几个给我看看吗?”他拿着绳子,并没有立马展示给我看,而是揉搓着绳子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告诉你,我妈妈太忙了,我让她教我跳绳,可是她没有时间,我自己就不会跳了。”听了他这番话,我知道他又在为自己找借口了,因为只要遇到困难,他总喜欢为自己开脱,而之前也跟他的父母沟通过,她们还是很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孩子畏难的心理让他们也很头疼。因此我并没有理睬他,笑着对他说:“妈妈忙没时间,老师可以教你,上学期咱们不是学会跳了吗?现在不会跳没关系,老师可以教你。来,先把绳子甩到自己的脚前方,双脚再并齐向前一起跳。”十分钟过去了,失败重来,再重来,我不断的鼓励打气,示范动作,他学的也认真,虽然还是没学会,只能偶尔跳过一下,但还是肯定了他的进步和努力。我鼓励他再多练习几下,并告诉他不能畏难,多练习,相信很快就会学会的,他笑着点了点头。
分析:
"过于依赖"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了周钰腾不够主动比较懒散的习惯。在家里,父母对他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理,而使周钰腾有了一种依赖思想,妈妈没教我,我就不用学了。对于周钰腾的表现应更多的给予信任,帮助他战胜过于依赖的思想,并克服困难。让孩子了解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在妈妈和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要学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我采取了一同练习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周钰腾能克服依赖思想,克服困难,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为此我和他的妈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雨轩的教育方案。如让周钰腾每天早点来幼儿园,多有时间参加户外运动、关注和支持周钰腾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孩子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等。
这使我又想起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就拿本次故事记录活动来说吧:有几个孩子为了带个故事记录本,都拖了将近一个星期。当其他孩子都已经完成故事记录了,他的笔记本还在文具用品店。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除了每天放学回家不断强调以外
,还请求家长援助,及时通知家长完成配合工作。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由于倾听时不专注,语言表达欠佳等原因,第一次完成的故事记录情节相当简单,甚至还有“丢三落四”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自由活动时间,集中几位幼儿,进行小组式地再次讲述。一来小组活动使得他们的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反复叙述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跟上集体的步伐,提升自信心。有的孩子一次就能顺利完成记录,有些相对薄弱的孩子进行了1次、2次、甚至3、4次,最后都能完成记录。
看着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孩子们最终的故事本上都有了“你真棒”的盖章,心中欣慰不已。是我们的用心教,验证了那句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教育随笔:“不会说话的孩子”
早上,老师:邵**,早上好!邵**:......,邵**是我们班的“问题孩子”,开学的第一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嘴里一直不停的叫:妈妈,妈妈,有时候还会哭的躺到地上去,谁也拉不起来他。经过一个月,再上学就不哭了,每天笑眯眯的来上幼儿园了。但是,我们发现了新问题,每天早上和妈妈说再见时他的手心是朝着自己方向的,手背是朝外的,每次都是这样,而且邵**小朋友不会说完整的语句,每次我问:要不要小便?他就会重复我的话:要不要小便。我问:要不要喝汤?他也回答:要不要喝汤。每当这里,我觉得特别心累,问下去的问题没有反应,让我感觉很有挫败感。
但是有一次搭积木时,我发现邵**小朋友对数字异常敏感,积木上有1-10的数字,他几乎都能认出来,我们班绝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不全的数字他全认出来了!这个发现让我感到惊讶,通过后来和他妈妈聊天得知,他在家也是这样的,喜欢数字类的游戏,但是讲话连贯不起来。
邵**小朋友虽然不会像正常小朋友一样讲连贯的话,但是他对数字的敏感却是一般小朋友没有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每一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每一个小朋友自己的闪光点!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莎莎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画烟花的方法,孩子们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画一画。可莎莎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画。”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莎莎是个较乖巧的胆小女孩,入园以来早上送来时常会默默流眼泪,或有时直接让老师喂饭,寻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师安抚一会儿情绪就好了,自己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和鞋子都能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时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每次画画时,她总是会哭着喊到:“老师,我不会。”记得第一次画画时,虽然只是画简单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动笔,一直不断地重复说:“老师,我不会。”尽管老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她仍然说不会,后来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着她的手握笔帮她画了许多泡泡。后来我跟家长沟通后知道,莎莎在家几乎没拿过笔涂鸦,所以导致对画画没有信心,上学后也很少在家画画。正是因为缺少涂鸦的机会和家长成人们的鼓励,莎莎对画画缺少信心,作为成人我们因多鼓励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莎莎多涂鸦,渐渐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从而增加画画的信心。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教育随笔:不会表达的小女孩
语语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别看她的名字是“笑语”两字,但她的性格和名字可不能相匹配。
语语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说话,更不会笑,脾气也比较沉稳,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拖拖拉拉,老师喊破嗓子也不管她的事。
从进入中四班到现在,我慢慢发现语语小朋友不会表达,或者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通过慢慢了解,我能看得出来,她是一个特别要强,特别渴望老师关注、但是也略带点自私的女孩子。虽然,她性格比较沉稳,但是她经常与其他小朋友抢东西,她抢东西可是有“独特的招数”,每次抢东西,如果她抢到了,一切就跟没发生过一样,如果她没有抢到,她会坐在地上拼了命的哭,那哭声真的是震耳欲聋,老师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只是哭声会越来越大。还有,她不开心时也会这样哭,有时老师真的不知道她是怎么了,因为她不会向老师表达自己,在我看来,哭,可能就是她的一种表达方式。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她“哭”这件事情,为了不热她哭,我们都尽量的哄着她。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她抱在了怀了安慰她,发现这一招有点用,抽泣了两下就停下了,我在想,她就是太要强了吧,以至于有些任性,还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她,多抱抱她。
这段时间,语语小朋友又出事情了,她回家跟妈妈说小朋友抢她的饭,老师知道后,仔细回想,其实并没有谁抢她的饭,是因为她脾气比较慢,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坐到座位上吃饭的,所以她觉得小朋友在抢她的饭。这是不会表达引起的误会。
这是语语的故事,一个不会表达的小女孩,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引起老师的注意。学会沟通和表达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
教育随笔:孩子的情绪变化
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快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我们平时观察她,发现,他平时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相比别的幼儿她的能力表现的还是很好的,而且特别的独立,想想,每天早上都是她的妈妈来送她,很少看到她的爸爸,可能是因为太过以来她的妈妈了。
在平时,我尽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事,并且在她做的很好的时候表扬她,这样是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而且让她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她每次来很少出现闹情绪的现象了,不过,相比以前的她进步已经很大了。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结果,给孩子一个适应和改变的机会,孩子最终变得更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喜欢《教育随笔:不会演示的情绪》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