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还小鸟自由

05-22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案例:还小鸟自由”,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周二中午,我一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上来,叽叽喳喳地对我说:“陆老师送给小美一只小鸟。”小美也跑过来,拿着那只装在马夹袋里的小麻雀给我看。“是陆老师抓来送给我的。”看着旁边孩子羡慕的眼神和小美得意的表情,我说:“小美,把小鸟放了吧。”“不好,我要带回去养。”“那小鸟呆在马夹袋里多不舒服呀!”“嗯,不好吗。”小美开始撒娇流泪了。“我喜欢的,我要带回去养。”这时,旁边的悦悦插嘴到:“小鸟喜欢自由的。”“是呀,小鸟喜欢飞,你把它关在这里,它看不到妈妈,多难过呀。”“不好吗。”小美仍固执地不同意。“那我把你也象小鸟一样关起来好吗?”“不好。”“小美是个好孩子,很懂道理的。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不给小鸟自由,这样小鸟会不开心,死掉的。来,小美自己把小鸟放出去。”在大家的簇拥下,小美尽管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把小鸟放了。

分析:

我这样做的原因一个当然是从爱护鸟类的教育出发。4—5岁的孩子分辨能力较差。尽管他们会说许多诸如“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等等一类的话,但当自己喜欢的,仍有很强的占有欲。我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幼儿表达喜欢的方式有许多。后来我在午睡前,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小美。我是这么说的:“小美是非常喜欢小鸟的很想把它带回家,但小鸟不开心,所以小美就把它送回了天空,让它去找自己的妈妈。小美是因为喜欢小鸟才让小鸟自由的。……”当我说到这里,小美笑了。yJs21.coM

我让小美把小鸟放掉的另一个原因是:不让她特殊化。小美长得白白的,是个非常可爱、天真的小女孩。许多老师、阿姨都很喜欢她。而班上有一部分幼儿已非常“关注”小美的言行,“争宠”、“攀比”、“嫉妒”之风已悄悄在这些孩子心中滋长。因此,我想尽量不让小美搞特殊,目的是努力维护孩子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灵。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一次自由活动


一、观察过程:

自由活动时,朱天承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他拖回来。那个孩子朱天承见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成了你追我逃。他们在孩子中窜来窜去,好几个孩子差点让他们撞倒。见此情景,我忙阻止了他们,要他们注意安全。听了我的话,他俩又到一边玩去了。也许是觉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许朱天承觉得刚才玩得没有尽兴,总之,一会儿,朱天承又建议玩追逃的游戏,看来他今天对捉人的游戏发生了兴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评都不是好办法,孩子可能会口服心不服,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情绪。于是,我就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他各方面能力较强,我就请她送一样教具给隔壁大(3)班的王老师。她很高兴地接受“任务”到隔壁送东西去了。追人游戏就此结束。自由活动结束时,我在表扬朱天承能干,是老师的小帮手的同时,向他指出刚才奔跑的不足,并请大家讨论:室内为什么不要奔跑?室内奔跑会有什么后果?他听了连连点头。

二、存在问题:

1.孩子在活动中好动无序。

2.孩子在活动中自我控制能力差。

3.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差,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三、原因分析:

首先,上述事例在幼儿园孩子身上的反应是比较普遍的。它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1.由于孩子年龄小,所以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2.由于孩子经验少,对事件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料,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3.孩子自控

能力不强,易兴奋,很容易失控,常常出现我们俗称的“人来疯”现象。

其次,家庭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1.该孩子的父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欠关注。

2.该孩子的主要教养人是奶奶,而奶奶对早期幼儿教育的意义及有关育儿知识一无所知,教养以放任为主并伴溺爱。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这种现象,一味的堵和呵斥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意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孩子在愉快接受的同时,不露痕迹地投入与另一个活动中去。

1.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我们可以运用《幼儿心理学》中的“注意转移”的策略。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不同。虽然表面上看来都是改变注意对象,但前者是主动的、有目的地改变注意对象,后者则是被动的、有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活动离开应该注意的对象。当然,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运用某种策略来指导孩子改正某种不良习惯,而应多种方法交互、灵活运用,以达到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从他律到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

2.该幼儿是入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而引领幼儿多做好事,少做和不做不好的事情。

3.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本案例中幼儿的父母亲都属于低学力层次,家庭环境较差,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很不重视,放任自流。对于幼儿园中组织的活动也不重视,对幼儿园的家园联系也不关心。对于这样的父母亲,作为教师更应重视家教辅导。我想:首先,必须提高家长对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视,让他们懂得孩子的将来要超过自己的唯一途径就是要从小抓起。其次,由于孩子父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设立家教预案,共同担负教育责任。最后,定期进行家园联系,反馈家庭教育的情况,总结育儿经验。

案例:一只小鸟


一只小鸟误入阳台,被我轻轻地抓了起来。本想马上把它放了,可转眼一想,何不趁此生成一个课题呢?我把鸟捧在手上给小朋友们看,孩子们果然对小鸟十分地感兴趣。他们都争着过来摸小鸟的身体,不住地发出“小鸟多可爱哟!”的赞叹声。只见小鸟的身体很小,身上有黑一块、白一块的毛,头上还有一块白色的毛,嘴巴又细又长,眼睛又圆又小。它的尾巴很长,两只脚又细又长,身上的毛亮光光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后来,经过查询才知道它的名字叫“白头翁”。

我请小朋友到小鸟经常出现的地方,去找小鸟的家。恒恒指着地上的泥坑说:“老师,小鸟住在这里。”杰杰指着棕榈树毛绒绒的根部说:“老师,小鸟住在这里。”还有许多小朋友指着棕榈树高高的树叉说:“小鸟住在那里。”后来,他们在草地上的一棵梧桐树上,发现了一个鸟窝,都兴奋地叫了起来。洲洲小朋友在摇树,立即有小朋友制止他:“快别摇树,会把鸟窝摇掉下来的。”大家都小心地、静静地在旁边看着树上的鸟窝。

为了多让孩子们观察小鸟,以便生成出更多的活动,我找来了一个竹篓子,把小鸟关在里面。小鸟总是在篓子里扑棱扑棱地乱飞,还把头从篓子的洞眼里伸出来。浩浩问我:“为什么要把小鸟关起来呢?”我说:“让你们多看看。”浩浩听我这样说,就对小鸟说:“你好好地住在里面,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可是,小鸟哪里听得懂他的话,依然如故。我想,就两天,小鸟不会有事的。为了不让小鸟饿着,我们在篓子里放了一些苹果核、面包、馒头,可是,小鸟不吃。这天,正好是周末,我怕小鸟在教室里冻死,就把小鸟带回去了。尽管我把小鸟放在温暖的地方,也没忘了给他喂东西吃,可小鸟还是死了。它的两只翅膀都被竹蔑擦破了,血淋淋的,我的心禁不住地一酸:这只小鸟为了飞向自由的蓝天,不停地挣扎,终于死了。我很懊悔,要是早点把小鸟放了那该多好。

星期一,我把这消息告诉了小朋友,小朋友的脸上都露出了难过的表情,只见恒恒站起来,大声地对我说:“姚老师,你太残忍了。”其他小朋友也都大声附和。尽管我心里很难过,也很委屈,但我还是诚心诚意地跟孩子们说:“对不起,我不该把小鸟关在笼子里。”这时,许多小朋友不由自主地朗诵起诗歌《好朋友》里的最后一句:鸟的朋友是蓝天、白云、大森林和绿草地,爱鸟的孩子也是鸟的好朋友。这件事情,给了我这样的一些启示:

1、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并能积极引导,但过于牵强附会

我无意中捉到了一只鸟,并发现幼儿对鸟很感兴趣,随即调整活动计划,引导幼儿观察小鸟,并带孩子到户外去寻找鸟窝。孩子们在找鸟窝的过程中非常投入,非常开心。我虽然能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但为了生成更多的活动,而强关小鸟,忽视了幼儿的内心需要,也违背了小鸟生长的自然规律。《纲要》要求,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而将野外的小鸟关在笼子里,这恰恰不是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而且,我采取的这一行为,是为了自己的预定目标,过于勉强,没有了解到幼儿真正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完全是我的个人行为。如果在此之前,和幼儿讨论一下,怎样对待这只小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了。

2、活动的结果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幼儿成了真正的教育者

小鸟虽然死了,但关于小鸟的话题并没有结束。孩子们认为我太残忍,尽管我也是出于活动的需要,我还是跟幼儿道了歉,幼儿成了真正的教育者。小鸟的死,更让孩子们懂得:要保护小鸟,就要让小鸟自由自在的生活。

案例: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一、案例描述:

区角活动开始了,佳欢、佳圆、李涛、佳薇、依婷,他们先后来到了表演区进行活动,刚开始他们都拿起自己喜欢的材料、乐器进行游戏;有的孩子拿起各种打击乐根据区角中的图谱进行练习,有的拿着话筒在唱歌。这时洋洋从操作区走过来看到了乐器盒中的“指挥棒”,便对着那些打击节奏的同伴们挥臂舞弄起来,孩子们看到洋洋神气地“指挥”摸样,不一会儿,他们便为了这根“指挥棒”争吵不休,谁都想亲自挥舞这个“指挥棒”,其中佳欢和洋洋两个使劲地抓着这个“指挥棒”最后这场争吵在我的参与调解下硬性解决了。

三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尊重和接纳孩子,给孩子一个主动发展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尽可能的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从而充分调节每位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积极性,让他们在有益的实践操作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感知和大胆表现机会。

在活动中由于“指挥棒”和“乐器”其中隐含着“1”和“许多”的关系,而在往常的演奏中“1”是教师通过横向比较在幼儿集体中选出的发展较好的幼儿,也因此总能更多的得到大家的关注,且赋予了他“领衔”集体的权利。根据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指挥者”,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四、措施与方法:

活动后我仔细的进行了反思,才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硬性参与违背了《纲要》精神。作为教师应满足孩子内心需求的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天空。

因此,我又根据《纲要》宗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反思,以尊重幼儿的选择,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出发,总结了以下两个措施进行教学调整:1、充分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具有自主性,有自身内在要求和发展潜力的个体。

1、孩子自由选择活动材料的机会,提供他们足够的材料,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本案例中由于教师准备的“指挥棒”仅有一根,且幼儿对“指挥棒”特别感兴趣,因此引发了矛盾的产生。作为教师应及时的捕捉幼儿的需求投放充分的材料来满足孩子,区角中允许有多个的“指挥者”存在。这样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学做“指挥”,不但培养了他们大胆表现、大胆创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了教师去发现更多可“胜任”指挥的孩子,这不是也给了老师机会吗?

2、教师要学会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还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根据时机积极引导。

从本案例中可见孩子们争夺的本意其实是童心的表现,无所谓品行问题,作为教师应更多的去聆听孩子们的呼声,从他们的心理出发,给他们一个阐释的机会。

五、反思与讨论:

上述案例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无论哪个年龄段都是每天会发生的,但我们有的教师却忽略了及时捕捉幼儿信息,及时观察幼儿表现并进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一直是“权威”,对于教师的硬性参与解决问题的事例也不足为奇,而教师也不会为自己的这一行为进行反思。

在《纲要》颁布、贯彻、实施后我们幼儿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深入学习《纲要》思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还有大部分教师违背而行。通过上述案例后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幼儿教师,应吸收《纲要》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理念,并将它转化为真正的教育行为,抛开传统的教育观,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以幼儿为本,接受、接纳每个幼儿,促使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亲爱的幼儿教师们,请留给我们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

案例:多给孩子提供自由空间


在故事《三只蝴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故事表演这一环节,发现我们中班幼儿对扮演角色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爱表演的峻峻小朋友显得特别兴奋,活动结束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我在区域活动的表演区提供了一些道具和头饰,峻峻小朋友首当其冲,把最喜欢的红蝴蝶头饰带在头上,可能其他的小朋友对这个故事表演没有当初感兴趣,也有可能其他区域新投放的材料更吸引他们,总之,到故事表演区的只有峻峻小朋友和另外一名幼儿,而且那位小朋友只呆了一会儿也走了,看得出峻峻小朋友非常失望,自言自语地说:“你们不演,我一个人演”,于是她一会儿演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一会儿演红花、黄花、白花,一会儿戴这头饰,一会儿戴那头饰,有时头饰还缠在发夹上,取也去不下来,弄得手忙脚乱,小脸涨得通红,而且嘴里的故事老是被打断,看样子,她的兴致渐渐低沉下去,最后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去。

第二天,我就在表演区准备了许多画有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以及红花、黄花、白花的硬纸板、竹片、回形针、两面胶、浆糊等,活动开始了,峻峻小朋友第一个走过去,接着,也有几个幼儿围了过去,拿起桌上的东西议论起来:“这是什么?没有带子,不是头饰呀”,“这竹片要它干什么?”峻峻小朋友歪着头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硬纸板粘在竹片上,可以拿在手里玩呀”,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赞成,于是他们动手操作起来,有的用浆湖粘,有的用两面胶,有的用回形针,最后他们发现用回形针最方便,最牢固。一会儿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红花、黄花、白花一下子“飞”到了竹片上,小朋友把它举在手里蹦来蹦去,这时峻峻小朋友又发现了桌子上的大脸盆,端详了一会儿就兴奋地叫起来:“对了,我们可以把三朵花种在里面,把三只蝴蝶拿在手里,这样我可以一个人来表演了”,她马上把红花、黄花、白花插在了沙子里,一边有声有色地讲起了故事,蝴蝶在她的手里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飞到那里,从她充满笑脸的脸上,可以看出她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由此我体会到儿童的发展是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并善于观察,从幼儿的反应中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和兴趣,了解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及时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合孩子的材料,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孩子展现自我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孩子的需要得到充分地满足,促进孩子最大程度地发展。

案例:先顺应后引导为孩子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


一案例呈现

时间:来园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室

兵兵是个眼睛大大的,长的挺可爱的男孩,就是有一个习惯,来幼儿园喜欢把他的东西,如:衣服、裤子等都抱在怀里,少一样都不行。这天,奶奶送他来园给他带来了一条小被子,外面套了一个很大的马夹袋,起初他怎么也不愿意把小被放在小床上,坚持要抱在怀里,最后因为被子比较大,实在抱不住,只好同意把被子放到小床上去,但是却说什么也不肯让奶奶把马甲袋拿回去。老师发现孩子手里的东西太多,没办法玩,就帮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马甲袋里,让他拎着,但玩起来还是很不方便,于是老师就和他商量把东西都放到小抽屉里去,他起先不同意,但后来发现确实很麻烦,因为拿着马甲袋玩,不是衣服掉,就是马甲袋掉,这时老师又上前和他商量,这一次他想了好一会,终于同意了,但马甲袋坚持要拿在手里,老师就帮他折叠好,让他拿在手里,玩起来比以前轻松了。玩了一会儿老师看他拿着马甲袋总是不方便,再和他商量,是否把马甲袋折叠好塞到口袋里,这一次他很快就同意,手上没有了东西,玩起来就更轻松了,但兵兵还是不放心,不时地用手摸口袋,老师也必须时刻留意,马甲袋从口袋里掉出来,得马上帮他塞到口袋里,兵兵的情绪马上就变得愉快起来了,玩得很高心。

二案例分析

“先顺应后提高”是教师进行0-3岁幼儿活动中很重要的策略,他要求教师从了解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入手,逐步影响、同化婴幼儿的活动。对于三岁前的婴幼儿来说,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无论从心里还是生理都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看似无形的环境压力对一个婴幼儿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令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得很奇怪的举动。

兵兵所表现的一些行为其实是反映了孩子还没有适应集体生活,离开亲人的焦虑始终影响着他,而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焦虑,对老师的不信任,对周围环境的警惕促使他产生上面的这些行为,因为拿着自己的物品会使他有一种安全感,这是孩子以他自己的认知方式来对待陌生的环境。

我们必须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开进行活动,并从情感入手关心、理解、宽容孩子,要多和他交谈,使他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然手帮助他慢慢的改掉这个习惯。在以上案例中,老师能给他一个过渡期,为他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先顺应孩子,让他亲身体验抱着一大堆东西的不便,然后再进行引导,以小步递进的方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案例:还小鸟自由》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