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老师,你知道吗,现在肯德基不能吃了。”熊明哲认真地告诉我。
“对,我妈妈也这么对我说的。”韩嘉昊随声附和道。
“不对,现在报纸上说肯德基能吃了。”朱逸峰反驳着。“因为它是油炸的。”
“鸡和鸭,都不能吃了。”沈海楠也加入了话题。
“还有鹅”另一位小朋友补充到。
“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我问孩子们。
他们都你看我我看你,忽然有一位小朋友小声的说到“他们都是家里养的动物。”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取个名字呢?”
“叫它们家里的动物?”熊明哲说。
“不对叫它们家禽。”另一个说。
分析:
孩子们能根据近期的热点新闻进行小组式的讨论,并用他们最简单的认识与最易懂的解释,诠释着他们对禽流感的最初浅的认识。而我们老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幼儿的话题,既做一个倾听者,也可以与幼儿一起谈论话题,将幼儿对知识的渴望保护好。也是让幼儿自己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今天,在课间自由活动时,我意外地发现一向不爱说话的隆秦正和几位朋友聊得起劲,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是什么话题让她说得那么高兴呢?听一听,才发现他们正聊着今天的中秋节。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谈话的行列。我灵机一动,何不把今天的主题活动《我的老师》改成幼儿感兴趣的《中秋节》。
组织活动时,我依照原来的构想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等。这时,我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兴趣缺乏。难道我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错了吗?还是我误认了幼儿的意愿?可是这和幼儿开始的积极参与出现了极大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幼儿失去了兴趣呢?
我决定从问题的本源幼儿入手。我请幼儿自由交谈“你喜欢的中秋节”,在认真倾听幼儿交谈中我发现幼儿说的都是月饼,如月饼的味道,月饼的样子、品种等。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才是幼儿感兴趣的,而我则忽略了这点,却用“中秋节的由来”这一话题来开展活动,偏离了幼儿的意愿,所以才使活动失去了活力。
在发现问题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交谈、讨论、想象、记录等一系列关于月饼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幼儿还发现了月饼和月亮的关系,引发了对月亮的兴趣,特别对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杨利伟登月事件极为关注。在适当的引导下,幼儿初步开展了“我上太空”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向往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活动结束后,我邀请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月亮和太空的资料、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我上太空”的后续活动。
这次活动经过一波三折,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这得益于对教育计划的有效调整和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关注。开始,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了计划,让幼儿开展属于自己的活动。但在活动中,我没能让幼儿发挥主体地位,而是以教师的主观想象展开,使活动违背了原有的意图。经过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及时关注,发现了问题,调整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并因势利导,拓展了幼儿探索活动的视野,萌发了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及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信心。最后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这活动中,使我认识到孩子的兴趣是活动的核心,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知道孩子应该学什么,该怎么学,更不要认为一个事先知道要做什么及如何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有对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密切地关注、不断地调整、及时地反思,才能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案例实录: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边建构边交流,心情非常愉快。王志伟小朋友突然抬起头,好奇地问:“老师,‘节约’是什么?是不是男人和女人约会?”接近学期尾声,我也发现小朋友们似乎成熟了许多,对男女性别特别敏感,常常发现或是男女生勾肩搭背,或是偷偷地亲一下脸,特别是王志伟小朋友,也许是家长不太管的原故,也许是言情电视看得太多的原故吧,他总是抱住几个漂亮的小女孩时不时地亲一下,所以他竟会把“节约”当成是男人和女人约会。这是一个很好的随即教育机会,活动结束后,我就让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两个字“节约”,我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宝宝吗?”大家齐声说:“知道,是节约。”我又问:“节约是什么意思呢?”这下象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节约用水,就是用水省一些。”有的说:“节约用电,就是要随手关灯、关电器。”又有的说:“节约用纸,就是不要浪费白白的纸,也就保护大树了,因为纸是用大树做的。”我又问:“那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呢?”这时马昕宇脸上非常严肃地说:“昨天,我在电视里看见,有一个地方没有草地、大树,不下雨,好久没有水了,大家快要干死了,他们就派了五个人去寻找水,结果四个人干死饿死了四个人,回来了一个人,而且也没有找到水,幸亏科学家来到那里考察后,用一架大机器钻开地面,才在很深很深的地下找到一点水,后来他们每天用水非常节约,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半碗水,大家都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这个故事一讲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周棱说:“刚才,沈一成就用手指摁住水龙头,浪费了很多水。”周之惠说:“赵玲今天画画用了六张纸,每张纸上都画了几笔。”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小朋友把平时看到的不节约的行为都一一例举,说着说着,小朋友们还意识到时间也应该节约,节约(珍惜)时间会学到更多本领。
可是当孩子们分散活动时,王志伟又轻轻地跟我说:“老师,妈妈就是跟爸爸说---你再这样下去,你就去‘节约’吧。”我听了马上意识到刚才理解错了,王志伟妈妈指的是“节育”而不是“节约”(可能他妈妈普通话不太准)。这该怎样给孩子解释呢?我随手拿起一本《袋鼠妈妈的故事》书,跟孩子说:“你看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装了几只小袋鼠呀?”“一只。”“对呀,多生了宝宝妈妈的袋子就装不下了,你妈妈生了哥哥和你,要好好照顾你们,他们也感觉很累了,所以妈妈认为生孩子也要节约,不能再生了,你懂了吗?”王志伟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说:“老师,我懂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似懂非懂,但是我相信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个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会清楚的。
评析与反思:
1、创设环境,激发思维。幼儿思维的活跃程度有赖于所处的环境状态,孩子在轻松状态下思维的空间会很大,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也显得很自然。以上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王志伟小朋友平时比较内向,而他提出的问题也许困扰了他一段时间,当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愉快建构时,他的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所以提出问题显得很自然,而幼儿在讨论问题时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会联想到平时所获得的信息、观察到的情景和所看到的电视新闻。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自然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注意点和感兴趣的话题。良好教育环境的设计应发挥多层面的教育功能,具体要求为
①提供一个保
证幼儿身心安全的物质环境,使之在合适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活动;
②给幼儿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心理环境;
2、抓住机会,及时引导。《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对幼儿的发展非常有效。”当发现幼儿对“节约”一词理解错误时,我并不是随意地给个答案而是采用围绕主题自由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各自发表意见,又因为这个主题是幼儿关注的,所以幼儿会畅所欲言,毫无拘束,在这样的交流方式中幼儿语言表达非常流畅。
3、生生互动,充实资源。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困难,但是有时候他们并不希望老师直接介入活动,给予他们帮助,他们会在自己的思考和同伴的共同探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节约”一词的含义,接近大班末期,小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所以组织生生互动式的学习比较有效。幼儿一方面在畅谈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大量吸收同伴的信息,建构相应的知识。尤其是马昕宇讲的故事、以及幼儿平时的行为对大家的教育非常有效,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节约”一词的理解在各种场景中显现了意义。
4、细心倾听,避免出错。虽然大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清晰了,但是毕竟会有一些知识因不了解而表达错误,把“节育”说成“节约”就是因为语音相似所以才会误导我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倾听时一定要细心,不然说了半天还是不能为孩子解惑。而在解释比较远离幼儿生活的概念时,教师要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化解为形象生动的语言,便于幼儿初步了解。
5、性别知识,适当教育。到了大班末期,幼儿性别意识特别强烈,他们会时不时地亲近异性,上厕所时观察异性的生殖器官,游戏时或男女分得很开,或一个小男孩追随一群小女孩等,他们开始在朦胧中对异性感兴趣。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若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强加于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让他们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男孩和女孩在相互接触中应当如何的一系列规范教育,这就是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所以对于幼儿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教师不能太惊奇,而应该用自然的态度给予一定的解释。
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班老师,我们要下足功夫做教案课件,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让小朋友们感受知识的力量。怎么才能让中班健康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时刻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了解皮肤的功能,对认识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通过观察,了解皮肤,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尽量不受到损伤。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张。
2、放大镜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皮肤。
(1)教师:你们知道我们身体最外面一层表皮是什么吗?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有皮肤?
(2)观察认识皮肤。
提问:皮肤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皮肤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皮肤上有什么?(汗毛)用放大镜看一看,皮肤又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什么颜色的皮肤? 出示挂图,观察皮肤的剖面图以及不同肤色的儿童,直观感受皮肤组织的构成和不同人种的肤色。
2、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幼儿讨论了解皮肤的作用。
(1)摸摸自己的脸、拍打自己的皮肤,你有什么感觉?
(2)让几名幼儿去冷水池洗手,提问:当你洗手时有什么感觉?
(3)让幼儿去摸摸自己身上的衣服,摸摸桌子和椅子,说说自己的感觉。
(4)你身体哪些地方的皮肤最怕痒?让幼儿说说,再挠一挠,还可以和同伴一起相互挠一挠,感知体验皮肤痒痒的趣味。
(5)如果尖锐的东西划伤了皮肤,会怎样呢?
(6)人如果没有皮肤行吗?
小结:皮肤在我们人体的最外层,具有保护人体的作用。还能调节体温和接受感觉,就好像我们穿了一件奇妙的衣服。如果没有皮肤我们就没有冷、热、痒、疼痛等感觉;天热了,皮肤可以排汗、散热,天冷了,皮肤上的毛孔会紧缩,不让冷空气进入身体。
3、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怎样保护我们的皮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皮肤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1)经常清洗皮肤,例如:洗脸、洗手、洗澡、洗头等。
(2)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净。
(3)尖锐的东西不去碰,防止戳伤或划伤皮肤。
(4)夏天穿短衣衫,走路要小心,尽量不摔跤,防止跌伤皮肤。
(5)冬天天冷,要戴手套,穿厚衣服,以防冻伤皮肤,还要每天搽点护肤油,不要让皮肤太干燥。
(6)蚊虫叮咬,脏东西不要碰,细菌也会使你的皮肤红肿或长疙瘩等。
(7)平时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8)如果你的皮肤不小心破了,要及时擦药和包扎。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百科:皮肤: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一)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
(二)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1.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一)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二)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三)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我还可以……
五、延伸环节:
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单手甩绳和有节奏的单手甩绳双脚跳。
2、提高手、脚的协调性,增进下肢的力量。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重点
练习甩绳和协调地边甩绳边跳。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根标准跳绳。
2、课前大多数幼儿已经学会和掌握有节奏地双脚连续向上跳的技能。
活动队形:
圆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手持跳绳听口令一路纵队走步入场,然后绕场地和在场地中进行圆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运动。幼儿活动手臂和双腿。
2、幼儿手持跳绳成四路纵队,各组保持一定间距面对教师站立,在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跟随教师用手中的跳绳做肢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操。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3、玩绳子
师:小朋友们,大家来用绳子做各种身体锻炼活动,老师要看看谁的方法、种类多。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跳绳做走平衡、跳跃、投掷、抖甩等动作。教师给予巡回指导。
4、单人游戏。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学习进行左、右单手甩绳动作。
5、双人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一名幼儿蹲地左右甩绳,另一名幼儿双脚跳跃。可互换角色。
(1)、幼儿成圆形集体练习单手贴地甩绳,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甩绳。
(2)、教师示范两人游戏玩法:请一名幼儿示范贴地甩绳,教师双脚跳跃。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双脚跳跃时要跟着甩绳的节奏跳。
(3)、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着教师成圆形自由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3分钟、集体)
6、教师带领全体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节奏,做洗澡时的洗头、洗脸、擦背轻敲四肢等动作进行肢体放松。
7、教师和幼儿带着自己的跳绳离开操场。
活动反思
跳绳是我们班在中班第二学期就开始的活动,幼儿现在已经能把甩绳和跳绳的动作连贯在一起。个别新来的幼儿需要指导,我制作了跳绳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进行记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吃东西应合理搭配,过多的摄入油腻食物和甜食,容易使人发胖。
2、引导幼儿了解过于肥胖还会影响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
3、引导幼儿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阳升的老高,小明还在睡觉,他还爱吃甜食,不爱运动,所以长得越来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欢跟他玩,小胖胖还经常生病,小朋友们知道后来小胖胖怎么样了吗?
四、新授部分:
1、请小朋友打开健康生活第5页,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讨论:
(1)为什么小胖胖会特别的胖呢?
(2)小朋友们认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样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小结:
(4)回归课本,教师领读。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样健康的饮食,观察食物金字塔回答问题,吃东西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师小结:
3、我们新学的弟子规中也有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内容,有小朋友记得的吗?谁能说说是什么内容呢?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
教师小结:
五、拓展讨论: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学中有没有过于肥胖的呢?他们都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那你应该怎么做来帮助他们呢
2、关于老师刚才讲的那个小胖胖的故事,你们觉得小明变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这样对吗?为什么?而且他变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这样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七、作业:
回家观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时监督提醒改正。
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组内公开课的内容是健康领域的《小胖胖变瘦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小胖胖因为平时爱吃甜食和爱睡懒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一天比一天胖,还经常生病,最后听了医生的建议,每天早起锻炼身体,使自己的身体慢慢变瘦了下来。故事贴切生活,为了把故事上的更生动有趣,我细心钻研每个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每一个提问语和过渡语。
名称:
我们的身体本领大。
目标:
1、练习由高向下跳的技能。
2、培养勇敢、大胆的意志品质。
3、教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运动量。
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椅子若干、沙地
过程:
一、活动身体
幼儿随着音乐做游泳热身操:上肢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全身运动等。
二、学习游戏
1、师:“运动员跳水时的动作是怎样的?我们在练习跳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交流从高处跳下的方法并互相学习。
2、师生共同探讨由高向下跳的动作技能:“在游泳池里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跳水?”“我们的身体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对胆小有困难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提醒感觉热的小朋友适当地脱掉一些衣服,累的小朋友休息一下)
四、结束游戏
1、放松运动:幼儿跟着音乐做自由放松动作。
2、幼儿唱着“我是小小运动员”的歌曲进教室。
活动目标:
1.知道指甲长了对自己身体及同伴带来的危害,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有关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的VCD,图片等。
指导要点:
1.组织幼儿收看有关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的VCD,图片等。
2.让幼儿在观察、讨论、辨析、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勤剪指甲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方法。
讨论:为什么长指甲容易抓伤皮肤?被指甲抓伤的皮肤为什么红肿?
小实验:将剪下的指甲放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
3.请幼儿园的保健医生介绍指甲所藏细菌,以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给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并请家长配合教育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功能,对人体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
三、幼儿已有相关知识经验分析幼儿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们了解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但对于如何保护耳朵了解较少。
四、教学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以开火车形式进入活动室。
--教师出示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幼儿相互观察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前面凹进去,后面凸出来,这样的耳朵才能听得更远更清楚)。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听到过哪些声音,从而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放录音、听故事。想: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图片学习怎样保护耳朵。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除了保护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要注意不伤害别人的耳朵。
--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花猫走路离开活动室。
五、教师自我评析
听故事是幼儿很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通过听故事,加深了对耳朵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保护耳朵的意识。
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老师出示的图片的引导,很轻松的掌握了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学内容附录伤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树公寓里安静极了,玩了一天的乐乐,欢欢,鼠标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发出了呼噜,呼噜的鼻鼾声。
咳、咳、咳咦?是谁在咳嗽啊!噢原来是乐乐的小耳朵。欢欢和鼠标娃娃的小耳朵赶紧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吗?乐乐的耳朵生气的说:都怪乐乐,他今天游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体里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浑身湿淋淋的,都生病了。说完乐乐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来。看到乐乐的小耳朵哭了,欢欢的小耳朵也生气的说:欢欢也不知道保护我经常带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欢欢在家里听音乐时,把音响的声音调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响,什么也听不见了。说完欢欢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难过的趴在一边。
唉鼠标娃娃的耳朵叹了一口气说:鼠标娃娃也是个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护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难受了。这不前几天鼠标娃娃还把一粒小豆子塞进了我的身体里,多亏医生把小豆子取出来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生气,最后它们决定要离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乐乐、欢欢、鼠标娃娃什么也听不见了,因为他们的小耳朵不见了,他们急得到处去找,可小耳朵们却说,只有等乐乐、欢欢、鼠标娃娃知道怎样保护他们了,它们才回来呢!小朋友们请你们帮他们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耳朵呢?
活动意图:
幼儿的耳朵是很脆弱的,生活中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不让幼儿的耳朵受到伤害呢?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喜欢掏耳朵,有的幼儿还会故意在同伴的耳朵边大声说话,这样的行为导致耳朵会受伤,耳朵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保护耳朵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本次活动《保护耳朵》。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一些简单而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与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特征,懂得耳朵的用处大。
2、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图片:耳朵,耳垂,耳廓;数字3,?;耳环、眼镜、音乐盒。
活动重点:
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
活动过程:
一、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与简单的构造1、耳朵谜语: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人住两边,各种声音能听见,从小到老不见面。
2、(出示人的耳朵图片)这是我们人类的耳朵,它象什么?
小结:看上去像数字3,也有点像一个大大的?
3、提问:看看摸一摸你身边好朋友的耳朵,告诉我发现什么?(软软的是耳垂、弯弯的是耳廓)小结:人的耳朵是长在脑袋左右两边的,是由耳垂、耳廓和内耳构成的。
二、了解耳朵的用处大人长得耳朵有什么用?
过渡语:耳朵的作用就躲在这3个数字的后面,在每一个数字后面藏着一件东西,代表耳朵的一种作用。
眼镜架在耳朵上支架的作用耳环戴在耳朵上装饰的作用音乐盒听声音的作用听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小结:耳朵的作用可真大啊,不但可以听声音,还有装饰的作用,让人变得更美丽,还有支架的作用,夹住许多的东西。
三、保护耳朵的重要性过渡语:耳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耳朵(出示图片)1、小朋友听故事2、接线员听电话3、飞行员戴耳机,接受地面上的命令4、医生戴听诊器,听出人们健康还是有病提问:耳朵这么重要,我们要不要保护耳朵呢?应该怎么保护耳朵呢?
小结:要保护好耳朵,就不要发出噪音,不能把小东西塞在耳朵里,不随便挖耳朵,做一个爱护耳朵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学的本领其实就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耳朵有什么用》,回去爸爸妈妈或者和同伴讲一讲。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从活动效果来看,教学难度适宜,教学准备充分,视频资料、课件的运用有效帮助幼儿对动物耳朵功能的认识,引导幼儿不断探索耳朵的秘密。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洗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勤洗手,把手洗干净可以让幼儿养成爱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孩子在幼儿园必须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幼儿不会洗手,有的幼儿把手淋湿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儿洗手时不会用毛巾擦,有的幼儿不会用肥皂……在家里也存在很多父母包办替代的情况,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中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设计了健康活动《我爱洗手》,让孩子了解、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学会七步洗手法,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掌握七步洗手法,能够按照步骤洗手。
3、喜欢洗手,愿意饭前便后洗手。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重点: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活动难点:
掌握七步洗手法,能够按照步骤洗手。
活动准备:
1、图片
2、七步洗手法儿歌
3、幼儿洗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东西,所以我们的手上会有很多很多细菌,如果我们用未洗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很有可能把细菌或寄生虫卵吃到肚子里。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
二、1、分步出示七步洗手法图片,帮助小朋友学习和了解七步洗手法。(在讲述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时总结出儿歌)
师:那你们知道怎样才可以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净么赶快拿出小手,和小钰老师一起学习洗手的方法吧!
2、播放幼儿洗手儿歌视频,并逐步讲述洗手儿歌,帮助幼儿理
解记忆七步洗手法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步骤好多呀,有点记不住呢,没关系,我们和这个小朋友一起边洗手边念儿歌吧,这样小朋友就会记住我们洗手时应该怎么做了!
小朋友们,学会了么
二、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两只手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所以会沾上许多脏东西,如果手不干净,就很容易把脏东西吃进肚子里,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生病,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住饭前便后要洗手哦!
活动反思
该微课视频是以《七步洗手法》为核心录制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洗手作为孩子在园很重要的一项生活活动,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孩子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且在提醒下洗手方法正确。本活动关注孩子基础性的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但又容易被忽略的“洗手”活动,取材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生活中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之设计为学习活动,所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较好。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我找到了富有童趣但是又能向幼儿讲述清楚洗手步骤的图片,以及提前录制好了一个已经学会了洗手方法的小朋友的视屏,在讲解洗手步骤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活动环节设计符合中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采取图文结合,以及多媒体视频的联合讲解,帮助小朋友理解和记忆七步洗手法。活动中以图片加讲解的方式向幼儿讲述了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生动形象的让幼儿理解了手上细菌的危害,让幼儿从心里面想要洗手,喜欢上洗手,利于教师和家长在之后的生活活动中在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洗手习惯。但是在活动中仍然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时间限制,儿歌没有着重系统地讲解,幼儿一次活动过后会出现儿歌记忆不全或者记忆混乱的情况,从而导致洗手步骤的遗漏,需要在后面的生活活动中不断强调,加深幼儿的理解与记忆。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过程: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提问: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1)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位纸宝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游戏: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游戏。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的心、眼睛慢慢地去发现,看谁发现的小秘密多,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
一、设计意图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注意健康饮食十分重要,在平常生活中,由于不注意饮食健康而导致疾病,只有重视饮食卫生,才能较好地预防或减少幼儿疾病的发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本活动以“绿色、健康、快乐”为主线,用PPT、游戏抢答等形式调动幼儿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知道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哪些食物该吃,哪些食物不宜多吃,改掉偏食、挑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活动,知道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初步区别有营养食品和垃圾食品。
2、了解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健康食品。
三、活动准备
1、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有关的PPT。
2、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小图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你平时喜欢吃什么?
为什么?
(二)今天请小朋友做小小食神。
1、请你来说说:
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观察PPT,看图说说:
白开水、饮料
鸡蛋、鱼、肯德基食品
方便面、炒面
水果(西瓜)、冰淇淋
包子、汉堡包、米饭、蔬菜
苹果、油炸食品、薯片、巧克力
早餐(油条、包子、牛奶、汉堡包等)
2、出示胖娃娃:
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这么胖的?
(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
许多小朋友长得高高大大,十分健壮,而有的小朋友长得瘦瘦小小或肥胖,经常生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和他们的饮食。(吃东西)的习惯有关,要多吃给我们带来健康的食品,少吃垃圾食品。
(三)出示小图,分两组进行竞赛。
规则:在小组内幼儿共同把图片上的食品,分成两组:
有营养的食品和多吃对身体有害的食品。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五、活动结束
1、
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2.了解自己的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等),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教学准备
1.笑、生气、害羞、发怒表情的课件。
2.幼儿用书的图片(PPT)、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关于眼睛的大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组成,眼睛里的眼球像个小球,它是会动的。
2.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3.教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我们是不是要保护好眼睛呢?()你们知道怎样做会伤害眼睛吗?
(1)幼儿集体讨论并回答。
(2)幼儿回答。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有问题将会怎么样呢?(就无法看清东西了,生活很不方便)大家想想看,如果农民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解放军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工人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医生没有好眼睛又会怎么样?
(3)幼儿思考并猜测回答,教师小结。
4.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吗?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鼓励幼儿一起跟着教师的示范做“眼睛小体操”。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眼睛都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不好?看看谁看得最远。
5.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6.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师: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7.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8.教师与幼儿玩变脸游戏。
①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情怎么样;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②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玩法:游戏开始时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9.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①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②幼儿观看后讨论。教师小结: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的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找朋友》。当歌曲开始时到找到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2)幼儿开始玩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给幼儿提供没有五官的小朋友形象,鼓励幼儿动手在上面画一画各种表情。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孤独历来被认为是青少年和成人的专利,殊不知幼儿也有孤独问题。幼儿孤独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它对儿童当下的及长远的生活都会产生消极后果。然而,只是到了最近才有了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干预关注幼儿孤独。许多幼儿能理解孤独的概念并感受到孤独,比如幼儿园和一年级儿童能对一系列有关什么是孤独(“悲伤和孤单”),孤独从哪里来(“没人一起玩”),如何克服孤独(“找一个朋友”)等问题做出正确回答。在儿童心理学家更近的一项研究中,可用一系列问题(比如:“你在学校孤独吗?”,“学校对你来说是一个孤独的地方吗?”,“你在学校悲伤和孤单吗?”)可靠地测得幼儿园孩子的孤独感。这些研究显示出孤独概念对幼儿是有意义的,并且和年长的儿童以及成人的孤独概念相似。
1.孤独的后果
感到孤独的儿童通常同伴关系不良,因此比有朋友的同伴表达出更多的孤独感受。他们通常感到不被接纳,这种感受可能正损害着他们的自尊。此外,他们可能经受悲伤、不适、厌倦和疏远。甚且,早年孤独的经历可能预示着成年后的孤独。最终,孤独的儿童可能会丧失许多与同伴交往和学习重要生活技能的机会。考虑到与同伴的交往及友谊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潜在的互动缺乏给幼儿
教师带来许多忧虑。同伴关系很要紧,这对孤独儿童和其他孩子都一样。
2.孤独的原因
幼儿孤独与好些因素都有关。有些发生在校外,如:转入新学校或搬入新社区;失去朋友;失去物品,财物,或宠物;父母离婚;宠物或重要人物死亡。那些发生在校内的因素也同等重要,如:被同伴拒绝;缺乏交友的社会技能和知识;具有交友困难的人格特征(如害羞、焦虑以及缺乏自尊)。此外,受同伴欺负(如受作弄、身体上的攻击、语言上的辱骂)的幼儿园孩子,比不受欺负的孩子更孤独、更忧伤、对学校的态度更消极。
3.观察和评估幼儿
仔细观察儿童是洞察其孤独所必需的第一步。观察时,教师可着重于以下一些症状:
儿童表现出羞怯、焦虑、不自信或悲伤吗?
他(她)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吗?
他(她)看上去是被伙伴拒绝了吗?
他(她)选择避开其他孩子吗?
他(她)是否缺乏社会技能,不能开始或维持与同伴的交往?
他(她)具有必要的社会技能而不愿使用?
他(她)被同伴欺负吗?
他(她)的孤独是长期就有的呢还是最近的现象?
另外,由于在儿童身上孤独并不总是被观察得到(如有的儿童有朋友,但还是感到孤独),教师应该花时间与儿童个别交谈。可以问孩子:“悲伤和孤单是什么意思?”,“你悲伤和孤单吗?”,或者“什么能使你更快乐?”等问题。
观察和评估幼儿时,意识到他们的发展能力和个人倾向非常重要。比如,一般认为单独玩耍的幼儿今后社会和认知方面可能有危险。然而,许多学前和幼儿园儿童参与非社会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又高度预示着某种能力。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教师需要观察儿童的同伴交往,与他们交谈其感受,记录其行为和反映,以决定其是孤独现象呢,还是儿童在愉快地建设性地自我活动。
4.干预策略及建议
尽管可以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研究还相当缺乏,教师还是可以考虑可能适用于儿童的几种方法。
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孤独感和不满社会的程度最高。儿童不被同伴接纳的原因很多,教师需要评估导致遭拒绝的环境:孩子对别人有攻击性吗?他(她)要加入正在进行的游戏并适应环境有困难吗?他(她)传达需要和愿望有困难吗?等等。问题一经确认,教师就可以帮助儿童改变环境。教师可以指出儿童对别人行为的后果,给他们示范如何适应正在进行的游戏,或者帮助儿童清楚地传达感受和愿望。
受到支持、培养和珍爱的儿童较少遭到拒绝,与同伴积极交往的可能性更大。
受忽视的儿童同样感到孤独,虽然比因攻击性遭拒绝的儿童程度要轻。这类儿童与同伴交往有困难,因为他们通常缺乏社会技能。这些儿童也可能极端害羞、拘谨、焦虑,还可能缺乏自信。
如果儿童缺乏某种技能,教师可着重给予儿童反馈、提议、意见。拥有足够社会交往技能但不愿运用的儿童,可使其与比他更小的儿童配对以给其运用交往技能的机会。
受欺负的儿童认为学校是个不安全的、有威胁的地方,通常不喜欢学校。这些儿童的孤独感受会进一步延迟,即便欺负终止了还是逃避学校。这些发现指出了执行即时的干涉策略,减少欺负现象的重要性。教师可给攻击者提供严格的但具有支持性的建议。比如,可以引导并帮助儿童形成所需的生活技能,如尊敬别人,参与问题解决,一起完成需要合作的技巧和任务,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等。
教师还可考虑如何用课程帮助孤独儿童。通过操作、绘画、运动、音乐或者创造性活动,给以表达悲伤和孤独感受的机会,对有些儿童可能会有益处。安排有小道具的戏剧演出区,可帮助一些儿童表达他们的感受并获得支配感。使用危机导向的图书,求助于(精神分析的)读书疗法,可能帮助儿童处理个人危机。与儿童分享经过仔细挑选的文学作品,可能有助于促进情感健康。
形成与儿童的亲密关系、与其主要的照管人交流,能给教师有价值的洞察力和指导。当教师意识到儿童经受的孤独是由家庭引起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提供他们的支持。花些时间聆听,可打消一些儿童的疑虑,使其恢复信心。建议家长邀请一个小朋友到家里,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友谊。此外,教师可就如何使孩子在学校更感舒心征询家长的建议,与家长分享有关的资源。
人们曾一度认为孤独问题只与青少年和成人有关,研究表明这是一种误导。有部分幼儿确实体验到孤独的感受,数量虽少,但问题严重。伴随孤独而来的当下的及长远的消极后果越来越明显。观察儿童,形成并贯彻干预策略越来越紧迫。教师只有花时间关注儿童的需要,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帮助他们满足需要,儿童才可得以茁壮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案例:幼儿的寻常时刻关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的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