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玩”出来的智慧

05-27

众人皆知,作为一名杰出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优秀的教育笔记模板有哪些?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育随笔:“玩”出来的智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育随笔:“玩”出来的智慧 

本周,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船。在探索船为什么不沉的问题上,我们进行沉浮试验。实验儿,我们选取的是相同材料进行比较操作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请小朋友辉映自己的选取材料进行比较,下节课我们大家一齐来分享你的快乐。 

第二天,童童天真的问我:“老师,昨日晚上我这了很多的小纸船,有的浮起来,有的全湿了沉到水底”?仔细一问,原先家里写字纸不多,刚学会折小纸船的她又找来了餐巾纸折船。餐巾纸吸水性大,所以沉到水底。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本节课最好的活动资料吗?我请小朋友选取不同的纸做小纸船,猜想实验结果。由于幼儿有必须的生活经验,很多幼儿猜是画报纸做的小船能在水上游的最长,但也有的幼儿猜想是报纸。在玩一玩、做一做动手实验中,幼儿的兴趣最浓厚,探究欲望也最强,看到小船吸水后的变化都能主动的和老师、小朋友进行交流。但操作的过程中老师问他们:“小纸船怎样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们的回答很生动形象,他们说:“纸船都湿透了,餐巾纸做的小纸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纸里面去了”?

孩子们透过自己的实验发现于自己先前的猜想有了一个比较,两种认知冲突使幼儿更相信自己动手做的结果。在对几种纸船吸水的现象中,幼儿了解了不同材质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中班教育笔记 “玩”出来的智慧


导读:这个活动中在创设一个合理的科学环境,提供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谈就自然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做中学”就是要让儿童在自然和真实现象面前,感到惊异,尝试去做,反复去做,认真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本周,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船。在探索船为什么不沉的问题上,我们进行沉浮试验。实验儿,我们选择的是相同材料进行比较操作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请小朋友辉映自己的选择材料进行比较,下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第二天,辰辰天真的问我:“老师,昨天晚上我这了很多的小纸船,有的浮起来,有的全湿了沉到水底”?仔细一问,原来家里写字纸不多,刚学会折小纸船的她又找来了餐巾纸折船。餐巾纸吸水性大,所以沉到水底。

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本节课最好的活动内容吗?我请小朋友选择不同的纸做小纸船,猜想实验结果。由于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多幼儿猜是画报纸做的小船能在水上游的最长,但也有的幼儿猜想是报纸。在玩一玩、做一做动手实验中,幼儿的兴趣最浓厚,探究欲望也最强,看到小船吸水后的变化都能主动的和老师、小朋友进行交流。但操作的过程中老师问他们:“小纸船怎么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们的回答很生动形象,他们说:“纸船都湿透了,餐巾纸做的小纸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纸里面去了”?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于自己先前的猜想有了一个对比,两种认知冲突使幼儿更相信自己动手做的结果。在对几种纸船吸水的现象中,幼儿了解了不同材质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采取从“听”中学,既由老师讲授某些科学知识,在通过一些考核方式让孩子记住这些知识,而不是让孩子直面真实的科学,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科学。这个活动中在创设一个合理的科学环境,提供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谈就自然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做中学”就是要让儿童在自然和真实现象面前,感到惊异,尝试去做,反复去做,认真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老师家长应很好的利用孩子这一天性。积极的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情的玩耍之中,感受生活中的事物的千变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认识客观世界。

教育随笔:智慧小天使


智慧小天使

数学活动时,幼儿在进行操作练习——采蘑菇。说“采蘑菇”,其实也就是要求幼儿把书上的不干胶蘑菇撕下来,然后再按小兔篮子上的数字进行粘贴。幼儿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先把书翻到中缝,撕下不干胶蘑菇,然后再翻到书的前页贴上,操作时,幼儿需要来回翻书,这样不仅操作速度慢而且显得特别麻烦。

该教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呢?我正在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我看林林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后,全部贴在她的五个小手指上,然后再翻到书的前页一个一个贴起来。咦,这样还真省事多了。我向小朋友介绍了林林的方法,并鼓励他们也可以想出别的又快又好的方法。这样可好了,幼儿想出了很多方法,他们做起练习来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们的举动,又让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们教室里有许多各种形状的积木,这种积木能拼插出许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范图,看孩子们能拼插出多少种。说真的,当时我还以为孩子们没有我的示范指导,根本就不会拼插出什么,所以,当我眼前出现一件件造型别致的手提包、彩链、汽车等作品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兴奋地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鼓励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这样一来,孩子们玩得更投入了,这些普通的积木因为有了孩子的创造和想象而变得格外生动、有趣。

思考: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面对幼儿独特的、有创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略了。细想起来,在他们大胆、童真、稚气的想法背后,又会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为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而是要善于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发现他们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并适时地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和支持;此外,教师还要给孩子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发挥同伴群体的相互模仿、激励作用,促进幼儿群体共同发展。

教育随笔: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卢群曾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多夸孩子,“宝贝,你真棒”,你对孩子越夸的多,你孩子的自信心也越多,孩子的喜悦和自信时刻围绕在你的夸奖声中,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畏惧越少。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表扬,引导他们克服他们呃呃呃不足,让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就拿我们班来说,我们班上就有这么一位孩子,老师面前不敢说话,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回答问题,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表扬

在她回答或自己吃完饭后表扬她,“你真棒”或者说摸摸她的头,增加她的自信心。

(2)鼓励

回答问题时,不敢回答的时候,鼓励他“加油”“你可以的”慢慢的,她的情绪稳定了,也肯和我们交流了,鼓励和表扬很简单,但是却可以对幼儿起到比任何惩罚都有来的好的效果,我们要善用鼓励和表扬,让幼儿更好的发展。

教育随笔:玩沙子的乐趣


教育随笔:玩沙子的乐趣

我们东沙园区自去年开始,就开设了自主选择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时光,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会奋勇而至,快乐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我分管的是沙烧区。

喜欢玩沙子可能是孩子的天性,在玩沙时,孩子全然不顾夏日的炎炎、瑟瑟的秋风,用小桶、小铲等家什不厌其烦地玩着沙,沙满身、汗沾脸也不在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那胖乎乎的脸上洋溢着明亮和满足的笑容。这一笑容是如此震撼人心,也使我不由自主地满满的都是快乐。在一直思考:玩沙,这个在成人看来貌似平淡的游戏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每到玩沙时间,孩子们会排着队喊:“徐老师,我是玩沙的!”当听我说“出发吧!”时,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快乐的蹦蹦跳跳,抢着玩沙的用具来带沙池边。现记录玩沙事件吧,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孩子的乐趣和执着。

事件一、垒高

有一次玩沙区活动,因连续几天的天气晴朗,池子里的沙有些飞扬,我怕沙子扬到孩子的眼睛里,就拎了桶水,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更大了,都跑来用工具来舀水。因为有了水,好多孩子感受到了水和沙子的区别。我想,何不借这个机会引导一下孩子们感受一下沙子的特性呢?我问孩子们:“你们猜是湿沙子垒的高,还是干沙子垒的高?为什么?”大班小朋友对此兴趣很高,有的说:“干沙子垒的高。”有的说:“不对,是湿沙子垒的高了。”孩子们的意见不统一,并且各说各的。看在孩子们针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我将大班孩子分成个两个小组,一组是“干组”,一组是“湿沙组”,比赛垒高。湿沙组的孩子们一边垒一边拍;干沙组的孩子们不断地往上到沙子。一段时间过去了,干沙组的孩子们发现干沙堆不上去了,用手按也固定不住,而湿沙组的孩子们不慌不忙的往上垒,小山堆得也结实,堆得象一座高峰。

事件二、探宝

每次玩沙子,总有孩子不停地往深处挖掘。挖到深处沙子就湿湿的,这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乐趣在于沙子深处的石子多,在他们眼里就是宝石。但大都孩子用小篮子筛出宝石和贝壳,他们筛得是乐此不彼。再后来,这些宝石和贝壳变成了饼干和蛋糕上的装饰品了,配以树叶和树杆,看上去真的很美观。

事件三、绝配

一次为孩子们提供了水后,每次都有孩子提出需要水。所以,每到玩沙子时,我会为他们拎一桶水。有次玩沙子时,一个孩子跑来告诉我,一个小朋友在浪费水。我走过去一看,他的桶里只有少许的沙子,大多是水。真的很浪费,但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还是先问清楚原因再作处理。孩子说他在烧稀饭。我一看,哇,真的很不错。沙子和水在孩子们眼里还是沙子和水吗?我说你的稀饭好吗?他兴奋地说:“很好吃的,我加了好多东西呢。有菜、肉、豆子。”我说:“那让我来尝一下吧!”大家都被我们影响了,都烧起各式美味的饭,孩子们真的很聪明。水和沙子真是绝配呀,何况还有不少宝石和树叶树枝呢?

沙子和水是孩子们常见的、喜爱的一种自然物。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均得到较好的发展,并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与沙和水的零距离接触中得到快乐。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那就让我们的孩子尽情地去和沙子去接触吧。

教育随笔:葫芦娃快出来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个瓜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这熟悉的旋律一出现就会勾起我们80后童年的美好回忆。相比现在孩子们可选的动画片,那时我们能看到的动画片很少。却让我们的生活无比幸福。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对于动画片《葫芦娃》也很感兴趣。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们路过葡萄架,眼尖的家俊看到一个小葫芦挂在架子上,便兴奋的对身后的皓皓说:“这里面有会吐火的葫芦娃。”边说边模仿动画人物的样子。“那里有个会喷水的”皓皓指着另一个大一点儿的葫芦说。这时又有好几个孩子凑了过来,大家讨论起架子上的葫芦了。我站在一旁心想:孩子们可真可爱,看见几个葫芦就硬说里面有葫芦娃。这时,睿然冲进人群说:“不对,都是假的,这里面没有葫芦娃。”话音刚落,家俊和皓皓对睿然说:“这里面就是有葫芦娃!”几个持相同意见的孩子朝葫芦喊了起来:“葫芦娃快出来。葫芦娃快出来。”“这里面根本没有葫芦娃,只有老爷爷用七星丹种出来的葫芦才有葫芦娃。”睿然理直气壮说。“你说这里面没有葫芦娃,那这个葫芦里有什么?”小希抬起头问向睿然。睿然用小手挠挠头回答不上来了。就在睿然犯难的时候,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我这个局外人:“老师,你说这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这葫芦里面当然是……”话说的一半我又咽了回去,用神秘的眼神看着孩子们,心想:与其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何不牺牲一个葫芦,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呢。我顺手摘了一个葫芦下来,对孩子们说:“我也不知道葫芦里面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打开看看好吗?”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围着葫芦坐下来,用焦急的目光等待着,我和王老师一起用工具把葫芦割开了,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看着葫芦喊到:“啊,原来这里面是小种子呀!”“真的没有葫芦娃”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有的用手摸摸,有的拿起葫芦里面的种子闻闻。把刚才在葡萄架下关于葫芦的疑问一一解开了。我们还在网上看了许多不一样的葫芦,大家发现葫芦长得样子还不一样。孩子们一起讨论葫芦的用处。最后我们重温了动画片《葫芦娃》。

孩子们的世界是纯真无邪的,他们看到葫芦就会联想的动画片的人物。面对孩子的问题,与其用语言直接回答,不如为他们创造条件,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小手去操作体会这一切。作为老师的我们应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为孩子打开通往大自然的大门,去领略自然界的奥妙。

教育随笔:玩泥的乐趣


早上醒来,感觉屋里光线暗淡,哦,是阴天,到了幼儿园淅淅沥沥的雨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瞬间的思想停顿,忽然回忆起自己的幼儿时代!

小时候们最盼望的就是春夏两季节的下雨天,不是大人那种盼雨,是为了地里的五谷能喝上水的想法,而是为了雨后那满街、满院、满胡同的泥巴,跟我们肆无忌惮的玩个痛快!

在那个经济落后的年代,农村孩子几乎没有一件商品玩具,但感谢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农村的黄土和泥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

雨后的胡同口,我和伙伴们上演了”玩泥大比拼”。捏泥碗捏泥盘,把捏好的泥碗托在手心,然后用方言大声的喊“南来的北往的听听咱这不响的”,把手上的泥碗朝地上和墙上扔去,刮的一声泥碗在地上摔裂,那时那刻那种自豪感那种愉悦感,无与伦比!离得近的伙伴,有时会泥碗的碎裂崩一身一脸的泥,更是快乐的不知所措。我最初的玩泥作品是搓泥蛋,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泥球搓出来,给他们排排队,两个你修垒起来,扒拉跟小柴禾棍儿在球上扎上几个孔,变了简易的泥人,把好几个泥球用小棍串起,便当街卖起了糖葫芦.......没有发觉自己浑身上下已经变成了泥猴,脚踩在泥巴里,体验着那种陷进去又很费劲的拔出来的有趣的感觉,快乐浸遍乐全身,全然忘了回家以后母亲的呵斥和责骂......。

收起思绪,赶快迎接孩子的到来了,雨停后,我要带孩子们在园里玩一次泥巴!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教育随笔:花式玩篮球


我们班的男孩子接触篮球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孩子们一到户外活动的时间就会吵着要玩篮球,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拍篮球的次数增加,孩子们似乎对这种整体拍球的技能有些厌烦了。每天的户外活动男孩们拿到篮球后,拍不上几下就会三五成群的把篮球往地上一放,然后就坐到篮球上面说话打闹,任凭我怎么组织都无济于事,正当我绞尽脑汁考虑该怎么办的时候,孙**宝贝的一个举动又重新带动了孩子们玩篮球的积极性。

孙**宝贝可能是玩累了,干脆坐到了地上,然后顺势把两腿分开,把篮球放于两腿中间拍了起来,看到孙硕这样拍,其他孩子们也都跟着坐在了地上,照着他的样子拍了起来,而且孩子们还都玩的很开心,完全不用我说话,就都能玩的很有秩序。从孩子们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在孙**玩篮球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其他孩子们也开始自己寻找好玩的方法,就在孩子们玩的开心的时候,李**忽然大声的说:“这样也挺好玩的,耿**咱俩一起玩吧!”我循声望过去,之间李**和耿**俩人坐到地上然后把脚顶在一起,把他们两个的球都放到这个大空里。在这个空间里两人把球推过来、滚过去,玩的好开心。我们的牛牛小朋友还发明了转球玩。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潜力、想象力都是不可小瞧的,很多时候比我们大人都要强。

喜欢《教育随笔:“玩”出来的智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