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教育随笔-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

幼儿教育随笔 大班教育随笔 05-28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

这一天中午轮到我值班,负责照顾孩子们睡午觉。在大家都脱完衣服躺好后,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还在说笑,我一个一个的帮他们整好被子,叮嘱他们不能够再发出声音,因为那样会打扰别的小朋友睡觉,如果此刻实在睡不着能够静静的躺一会。

孩子们比较听话,没有再说话,有几个睡不着的孩子在床上翻来覆去,寝室里很安静。这时候我听见硕硕在自言自语,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还是不太协调,我坐到他的床边,对他:“硕硕,活动了一上午了,你也累了吧?把眼睛闭上,小手放好,休息一下,很快会睡着的。”但是硕硕似乎还不想睡,独自玩弄起手来,但是他不时揉眼睛,看来有困意。我觉得他这个样貌很像我女儿睡觉前的状态。女儿一岁两个月了,平时睡觉前也常常会闹,我总是轻轻抚摸她的头,沿着额头慢慢滑到眼睛,另一只手握着她的手,很快她就会睡着。这些孩子每一天和我朝夕相处,他们的天真可爱每每让我想到女儿的笑脸,对我来说,他们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决定这天也用这个方法试试。于是,我把硕硕的手叠放在一齐,把我的手放在上方,这样也能够使他不再乱动,更快入睡,另一只手很轻柔的沿着他的头顶、额头、眼睛抚摸,硕硕好像也很喜欢这种方式,没有再动,很乖的任我抚摸。很快,他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硕硕发出轻微的鼾声,嘴角带着微笑,睡的十分安详,看来这天他会做个美梦的。

孩子的性格不一样,但是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只受到训斥和批评,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十分渴望妈妈的怀抱,如果老师能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充满耐心和爱心,相信孩子们也必须会感受得到。期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环抱中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用心对待孩子


虐童事件引人深思,面对一个一个天真懵懂的幼儿,如果我们不能恪守自己的师德,以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幼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那将是特别可怕的事情。携程亲子园事件对于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永久的。

班级有名幼儿的分离焦虑特别严重,刚入园的时候天天哭闹,任何环节都不愿意参加,吃饭喝水都是十分抗拒的,每天都要分一个老师时时刻刻的陪着他、拉着他。这让老师们十分的头疼,但是班级里的老师们都很有耐心,积极的了解其原因,通过和家长互相沟通,发现他在家里是属于十分溺爱的,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喝水,走路也要家长抱着走,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和哭闹,家长就妥协了,通过沟通,我们争取到家庭的支持与合作,同时在班级里耐心的陪伴在他身边,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他的这一行为,仔细的观察他的言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断地鼓励他,发现他的闪光点,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环境,慢慢的让其适应这个环境,融入这个环境,建立其规则则意识。慢慢的,这个小朋友不哭了,早晨来园的时候能主动的和老师问好,吃饭也自己吃了,能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天天面对着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孩子们是在成长过程中,很多东西对于他们是空白的,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未成熟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三到六岁所得到的教育对其一生都是有重大的影响的,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恪守自己的师德,对孩子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一天中午轮到我管午睡,负责照顾孩子们睡午觉。

在大家都脱完衣服躺好后,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还在说笑,我一个一个的帮他们整好被子,叮嘱他们不可以再发出声音,因为那样会打扰别的小朋友睡觉,如果现在实在睡不着可以静静的躺一会。

孩子们比较听话,没有再说话,有几个睡不着的孩子在床上翻来覆去,寝室里很安静。

这时候我听见澍澍在自言自语,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还是不太协调,我坐到他的床边,对他:“澍澍,活动了一上午了,你也累了吧?把眼睛闭上,小手放好,休息一下,很快会睡着的。

”可是澍澍似乎还不想睡,独自玩弄起手来,不过他不时揉眼睛,看来有困意。

我觉得他这个样子很像我外甥睡觉前的状态。

外甥八岁了,平时睡觉前也常常会闹,我总是轻轻抚摸他的头,沿着额头慢慢滑到眼睛,另一只手握着他的手,很快他就会睡着。

这些孩子每天和我朝夕相处,他们的天真可爱每每让我想到外甥的笑脸,对我来说,他们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

我决定今天也用这个方法试试。

于是,我把澍澍的手叠放在一起,把我的手放在上面,这样也可以使他不再乱动,更快入睡,另一只手很轻柔的沿着他的头顶、额头、眼睛抚摸,澍澍好像也很喜欢这种方式,没有再动,很乖的任我抚摸。

很快,他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澍澍发出轻微的鼾声,嘴角带着微笑,睡的非常安详,看来今天他会做个美梦的。

孩子的性格不同,但是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只受到训斥和批评,小班的孩子年龄小,非常渴望妈妈的怀抱,如果老师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耐心和爱心,相信孩子们也一定会感受得到。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环抱中健康成长.

不知道本文“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教随笔:我和孩子一样高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仔细想一想:今天,你笑了吗?

一、我和孩子一样高

清晨,我张开双臂,把一只只像小鸟般的孩子拥进我的怀里,忽然,帅帅用手在自己和我的头之间比划着,惊奇地说:“老师和我一样高!”然后,立刻有好几名孩子跑过来和我量高,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比你们高还是和你们一样高?”“当然是一样高了!因为这样我可以看到我跑到老师眼睛里了!”“我可以对老师说说心里话!”“我可以亲一下老师!”

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原来,孩子的内心世界竟这样丰富:渴望亲近、渴望倾诉、渴望拥有老师的爱,这是每个孩子的心愿。而只要蹲下来,就能满足他们小小的心愿,让他们的内心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老师们,告别居高临下,告别挺直的腰板,弯下腰,蹲下来,走进孩子的眼睛里,你会发现,在每个孩子的眼睛里,你是最美的!

二、今天,你笑了吗?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人在山中旅游,走到一条河边,甲看着湍流溅起的水珠,多愁善感地说:“河水哭了!”而乙望着河水中美丽的浪花朵朵绽放,乐得直拍手说:“看,河水在欢笑呢!”

同是一条河,甲看出了悲伤,乙看出了愉悦,河是一样的,可是因为人的想法不同,感受不同,便会有不同的看法。

原来,快乐和痛苦全在于我们的内心。有的人每天都在编织痛苦的网络,“烦死了、真倒霉”挂在嘴上,那么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而有的人从不怨天尤人,每天都在编织快乐的网络,悲伤永远是匆匆过客,任何事都会从容面对,每天回家,把烦恼关在门外,大声地说:“我回来了!”

所以,当孩子们淘气时,先压压火,对自己说:“别冲动,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想个好办法来引导一下!”这样,往往会想出一个个绝妙的办法;当与同事产生矛盾时,先作个深呼吸,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自己的原因,主动沟通,宽容大度会让你拥有许多朋友;当家长不理解时,我们更要用真诚的笑容感动家长,以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来打动家长。

只要我们心中都种上一棵忘忧树,铺满一块芳草地,盛开一朵太阳花,涌动一股欢乐泉,只要我们拥有一份快乐的心境,美好的事物便会离我们很近很近,那么烦恼都会离我们远去,笑容便会溢满你的心窝,你便会永远年轻美丽。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仔细想一想:今天,你笑了吗?

幼教随笔: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燕子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很穷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燕子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很穷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一次我组织大家做游戏时,谁也不愿意与燕子牵手。经我劝说,雪薇和张琪才勉强与她牵了手。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她们两个也不愿意跟燕子牵手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把雪薇和张琪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不跟燕子牵手了?”“她身上很脏!”“她家里很穷!”我一下子惊呆了!

这可恨的世俗竟然侵袭了孩子们纯洁幼小的心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消除孩子们的偏见,使燕子快乐起来。首先我来到了燕子家,燕子的父母知道我得来意后非常感激,告诉我燕子的一些情况,并保证今后一定要把燕子的卫生搞好,穿的不好没关系但一定要干净整洁。我也开始努力开导燕子,告诉她如何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在上课和游戏的时候我首先邀请燕子跟我配合,并时时鼓励她。慢慢的我发现燕子的的小手小脸变干净了,衣服变得干净整洁了,而且燕子也逐渐变得活泼起来,大家都主动跟燕子一起牵手做游戏了。

看着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的样子我松了口气,也不由得深思: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社会里,他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污染,包括大人们一些世俗的偏见和一些不正确思想观念。我们应该从这些具体的身边事入手,引导孩子们正确的认识社会,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步的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平等待人。

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


在洗手间、课堂活动结束,常见这样一幕:亦在教室、洗手间跑来跑去,然后老师就会和孩子上演一幕追逐以及意志力的抗战,最后当然是老师赢了,且对孩子冠之以“调皮捣蛋”!

可是看着亦那低眉耷目、却又古灵精怪表情,老师又有些无可奈何,一批评亦就是一脸委屈、乖巧可爱,转身却又开始疯跑闹。

根据平日观察,其实调皮的孩子一般精力是特别旺盛,他们所做出的一些令人头痛的“坏事”,很多是出于好奇,是一种探索,蕴藏著他们的求知欲和某种创造力,想过调皮的行为达到他们求知的目的。

但是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要学会集体规则,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坏性行为,老师就必须介入,通过规则设立以及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今天在区域游戏,俊亦又被小朋友告状了,我把俊亦叫到眼前,他马上很乖的双手垂下双脚并立站到我面前,一脸委屈的样子,问他为什么去推倒小朋友的积木,不说话,低着头可怜巴巴的样子,,如果像以往批评相信定会置若罔闻,转头就会忘掉,用姜老师的话,现在孩子太聪明,会演戏,戏精啊。

我拿起一面小镜子,请他看看里面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好看吗,他马上捂上了眼睛,我说为什么不看了,是不好看吗,他遮住眼睛点点头,我说你笑一笑,再照照镜子,他放下手扯扯嘴角勉强笑笑,我说我喜欢爱笑的亦,喜欢有事情要用小嘴巴说出来文明礼貌的亦,他这次是对着镜子羞涩的笑一笑。小声告诉我他想帮小朋友纸杯上搭上纸板,可以像小汽车拉东西。

我请他先向小朋友道歉,看两个小家伙嘀嘀咕咕开心的玩在一起禁不住微笑。

教育的路永无止境,对于调皮的孩子,老师教育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克服急躁心理,学会尊重,信任、理解幼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不歧视,做到了这些.师生的关系才会和谐,孩子才会把老师的话放在心里。

跟调皮孩子的沟通与“战斗”真的是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育随笔:如何对待孩子的过失


幼儿的3-6岁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太强,对周围一切的事和物都充满了兴趣,孩子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问为什么,弄它个水落石出。但是,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善,控制能力差,常常会做“错事”!对此,我们做家长的和做老师的都不应用粗暴的方式对待,而应该用自己的爱心来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帮孩子找出原因,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求知兴趣。

一、就实际情况来合理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可以用粗暴的行为对待

幼儿好奇心强,并且自控性弱,还好动,年龄稍大时就有了求知欲望及知识兴趣,他们不再满足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要刨根问底探个究竟。我们就利用他的这种现象,来个正面的教育,不可以利用一些“破坏”行为。孩子对外界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时,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平等、坦然面对孩子,不可以斥责羞辱孩子

孩子生性好奇,喜欢模仿。现在的社会以及各种影视等传播媒介和周围环境生活中的喜庆婚礼的举办、暧昧接触的拥抱、以及爱恋中的接吻等表演情节也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

三、要宽容、理解孩子,不可以盲目批评孩子。

幼儿最具探索精神。无论游戏活动时,还是离园站队时,不管老师怎么嘱咐,总会有少数幼儿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摸摸做小动作。在这个时候阻止和限制它们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让他们尽情发挥又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让孩子既玩得开心,又自愿遵守秩序,才是最好的结果。

为此我认为凡遇到类似情况,千万不可盲目从事。如果处理不当,一方面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之中疏远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采取对孩子的正面教育易于接受的方法加以教育,以便从中受到更好的效果。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更何况,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不管什么样,都是最棒的,孩子是父母的焦点,同样,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记得带上一届孩子的时候,往年的“六一”节,我们都会挑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参加表演。那次的“六一”表演节目,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参加了,我知道这是每一个孩子应得的机会。排练前我给孩子们制定了一些要求:排练时不可以怕累,不可以偷懒,不可以随便讲话,不可以捣乱。大家都有机会参加歌表演,但是如果达不到要求的话就不能参加。达到这些要求对于平时的乖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来讲就很难。于是要求制定好后,我分别找了那些调皮的孩子谈话,我知道他们都很想参加表演,也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我分别对他们这样说:“老师知道你很能干,歌也唱的很好听,如果你能认真参加排练的话,一定能表演的很好,是不是?”到了排练时,这些孩子真的没有再调皮,我也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目光。有时有的孩子忍不住讲话、偷懒,我上前轻拍他们或给予一个提醒的目光,他们就能马上调整过来,认真的投入到排练中。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会抓住他们每一次表现的机会,加以鼓励和赞扬,并投以希望的目光,很多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而这次的节目表演,也很是成功,我也相信这次表演过后,所有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教育随笔:如何对待倔强的孩子


骁骁是个聪明又好强的男孩子,喜欢帮老师做事,但有的时候会非常的倔强,有时也有一点小心眼,这一天做早操的时候,骁骁作为小排头,在拿完自己的早操棍之后,快速的拿起第二根朝老师奔去,却不曾想已有另一位小朋友送给了老师,老师微笑着告诉骁骁,她的手里已经有早操棍了,并且请骁骁送回去,但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时候他就急的不得了,开始哇哇大哭起来,我知道这就是因为他的好胜心在作怪,他是要做第一名,看见别人超过了他,心里不舒服,但是在这种心急的状态下,不能只通过哭去解决这个问题。等早操结束后,回到教室,一开始我们好好地跟他说,希望他能明白不是每一次老师都要拿他递过来的早操棍,也需要告诉他无论如何,有什么问题和想法,你的哭都是没有用的。可还是没办法,他哭的很激动,讲什么都听不进去,于是我们决定让他一个人先冷静一会,把情绪稳定下来。

哭了一段时间,骁骁累了终于停止了泪水,我把他喊过来,他头耷拉着,我问了他的想法,他说自己很难过,我能理解他的感受,但还是需要一点点去开导他,并且也告诉他老师没拿你的早操棍不是不喜欢你,老师也很喜欢你乐意帮助老师做事,但除了你还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不是说每次老师都只能去接受你给的东西,更何况别的小朋友也是在你前面,最后我很认真的跟他说了无论发生任何事,要用小嘴巴去说,哭是没有任何用的。最后关于早操棍的事,班级重新制订了规则,以后只由一个小朋友来帮老是拿,其他小朋友只要拿自己的就可以了。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孩子的这种倔强的性格,也许有遗传,也许有环境的原因(从小依从、娇生惯养),但是我觉得从小还是应该培养孩子做一个讲道理、懂道理的人。我觉得对于这样性格倔强的孩子,打、骂等强硬的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许谈心、聊天和倾听,会帮助他宣泄一下心中的不快,听他表达完自己的感受,然后我们再和他讲道理,我想,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