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无声的交流

06-02

众所周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教师,写教育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育随笔:无声的交流》,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孩子们真的吃饭时不能讲话吗?不,其实他们可以进行“无声的交流”!

一天中午,我介绍完食谱后,照顾孩子们进餐。巡视中,我发现林凯一只脚放在地上,一只脚踩在凳子边上,斜着身子吃饭。我轻轻走到他跟前,当他看我时,我用手指了指他的腿,又摆了摆手,他马上意识到了,把脚放下来,坐好吃饭。我又发现陈启帆和王凯在低头悄悄说话,还时时发出笑声。我走到他俩跟前,当他俩看我时,我把食指竖在嘴前,摆了摆手,并指了指旁边的小朋友,他俩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小朋友说:“刚才,有一位小朋友坐姿不对,还有两个小朋友讲话施老师没有发出声音,只做了一个动作,他们便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并马上改正。吃饭时,如果你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你能用动作告诉他吗?”小朋友们睁着惊奇的眼睛看了我一会儿,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见何宗庭把小手伸到施予跟前,在桌子上点了几下,施予顺着手指一看,原来是撒了一粒米,她赶紧把这粒米捏起来,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俩人相互看了一眼,会心地笑了。盛饭时,我发现丹丹轻轻拉了拉王凯的衣服,王凯扭过头去,丹丹骄傲地伸出两个手指头,王凯看了以后,有点不好意思地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原来他们是在说自己吃了几碗饭。

这种“无声的交流”不仅优化了班级常规,而且还培养了孩子安静进餐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我班的嘉嘉小朋友,年龄比其它孩子小,不足三岁。在刚进幼儿园时,爸爸送的,爸爸是位非常有耐心的家长,一直与她说道理。我们老师一靠近她,她就会躲的远远的。第一天我对她只是简单的交流,多关注她,她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给予。哭的时候,我就会抱抱她,问她一些家里的事情。户外活动时,她不敢与小朋友一起玩,我就鼓励她,小家伙很机灵,慢慢的她就与我亲近了,耶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她前两天因为感冒发烧没有来幼儿园上学。平时她来的时候,总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一句老师怎样了,老师又怎样了。这天早晨一进教室,就看见她站在桌子旁,可是因为忙于接待其他小朋友,还没来得及问候问候小家伙。嘉嘉在离我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我刹那间注意到她的表情,我立刻意识到是我冷淡了孩子。于是,我立即走到她身边注视着她,热情地说:“呀,小糖豆(嘉嘉小名)的病好了吗?老师都想你了!并请轻轻地在她脸上抚摸了一下。她一下子抬起了头来,高兴的答应了一声,笑了。

孩子是敏感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也会使她们感到老师是喜欢他的。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她们天真的心灵。

教育随笔:用眼神与孩子交流


教育随笔:用眼神与孩子交流

在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听到教师呵斥幼儿的情形,时间久了,往往老师喊破了嗓子,幼儿却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收效不大。能不能换一种和幼儿交流的方式呢?

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妍妍小朋友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了悄悄话,我刚想叫她的名字来提醒她,话到嘴边我又刹住了,转而用眼睛静静地看着他,开始她还没有感觉到,仍然在那与小朋友继续讲话。不一会儿他悄悄抬头和我的眼光相遇了,马上他就感觉到了,老师眼中批评的目光正注视着她,妍妍赶快做好了,开始认真听讲。

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我尝试用各种不同的眼神和幼儿交流。当孩子们表现的积极时,我用微笑的面容、赞赏的眼神去和孩子交流;当孩子们表达不清、不准确,或者是错误时,我用启迪、期待的目光去关注他们;当调皮的孩子正要打人时,我用目光怒视他,孩子会立刻放下手,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当孩子们乱喊乱叫的时候,我用眼睛轻轻地注视他们,孩子们会渐渐地安静下来……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也是无声的语言。善用眼神与孩子门交流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会让你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随笔:学着和孩子交流


教育随笔:学着和孩子交流

由于今年我是第一年教托班,对于2~3岁的孩子的语言特点与规律理解的还不够熟悉,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我常常注意留心听孩子们之间的说话,观察孩子们的心理表现,学习孩子们的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适合2~3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口语表述,这样教学起来,孩子们会倍感亲切,理解的水平也会有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在倾听中,对于2~3岁孩子们语言中,我发现他们的语言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性,重复罗嗦性,喜欢模仿性”等特点,掌握了孩子们的语言规律,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拓宽,就有办法了。在实际工作中,我根据孩子的语言特点与规律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意从孩子们现有的语言水平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比较简单的规范语言来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们有一种“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感觉。

在谈话活动中,我请孩子讲述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大多数的孩子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愿意说的孩子也比较多,但是在讲述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明明在下面讨论时都能够讲出自己平时真正喜欢吃的东西,可是在集体孩子面前讲时却喜欢跟着前面的孩子来讲,完全忘记了自己真正喜欢吃的东西,这就是2~3岁孩子们最大的语言与思维的特点,针对孩子的这个特点,我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了引导,当一个孩子们说出自己喜欢吃糖时,我马上询问:“还有谁也喜欢吃糖?”并让那些也喜欢吃糖的孩子们也来说一说,在说完的基础上接着问:“谁不喜欢吃糖?”在有孩子举手的情况下,我马上问:“那你喜欢吃什么?”既避免了孩子们重复回答,又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把自己的喜好告诉大家,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可能对于大年龄的孩子来说只要教师说“谁能够说的不一样”就可以了,可是正是由于我了解并结合了孩子的语言规律与特点,才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语言,从而达到训练他们思维的作用。

孩子说话有时罗嗦,他们说话经常出现上句话与下句话之间夹带“嗯嗯、啊啊”等,有时还出现反复,如“我那天我没有来”。“她上面来的!”等每当出现这些语病时,我就把这样的话重复说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发现毛病所在,自觉更正。

只要有意识地留心孩子们的说话,就可以随时发现需要指正的地方。但只这样做还不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自己说话尽量做到完整、正确、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尽量做到适合孩子的口味,这样持之以恒,儿童的语言慢慢地就会干净利落起来了,思维能力也能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孩子们的语言与思维才能够尽情地,大胆地发挥,而这是一种无形的发展由于的语言与思维的力量。

教育随笔:目光交流打动孩子的心


萱萱是个早产儿,刚入园时家长很担心她适应不了幼儿园的新生活,每一次和孩子离别时,都再三交代老师要多多帮助萱萱,那难舍难分不放心的模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感到自己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萱萱很怕小朋友靠近自己,一旦觉得有人靠近,她都会立刻停下手中的事情望向我,大大的眼睛好像在说:“老师,有人要侵犯我,你快来帮帮我。”绘画活动时,萱萱的小手怎么也不听使唤,画一条线都很困难,我只好握着她的小手一点点帮助她;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开心地游戏,萱萱却只跟在我身后,眼睛里无时不透露出担心与害怕,我只好充当她临时的玩伴。慢慢地,只要萱萱遇到困难或麻烦时,她总是习惯看向我,期待我去帮助她。

虽然获得孩子的信任是好事,但是过多的依赖却不利于萱萱的成长。如何让萱萱学会独立自主、合作乐群?我不禁想到,萱萱已经习惯了用目光向我求助,我何不利用目光来回应,以此促进萱萱的成长和进步呢。

温和的目光给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婴幼儿的安全感主要通过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充分的亲情陪伴而建立起来。但有些孩子由于家人的过度保护和溺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慢慢地养成了遇到困难就胆怯退缩、缺乏自主能动性等习惯。

萱萱在家里不仅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爸爸妈妈也对她呵护至极,因此萱萱刚入园时经常哭闹,情绪很不稳定。为了安慰她,我常常牵着她的小手,帮她擦去眼泪。萱萱虽然不能立刻停止哭闹,不过也会乖乖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为了使萱萱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决定尽量让萱萱学习其他小朋友那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刚开始时,萱萱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积极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落在最后,说话声音也非常小。例如大家排队准备到户外去活动,萱萱的行动明显有些缓慢,还像往常一样等待我牵着她的手,但我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并耐心说服她站到队伍里去;有小朋友邀请萱萱一起做游戏,她惊恐地望向我,我也微笑地看着她,用温和的目光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无论萱萱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不再干涉,而是选择用目光给她鼓励。慢慢地,萱萱活动的空间在不断扩大,交际圈也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了自己喜欢的玩伴。

鼓励的目光给孩子勇敢的力量

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调皮好动,常常会制造出一些小麻烦来,所以老师不得不用严厉的目光提醒;有的孩子自律性很强,老师只要用目光微微扫视,就心领神会。萱萱与两者都不同。

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大家一个一个排着队轮流挑战游戏难度。每当快轮到萱萱时,她都会从队伍里走出来站到最后,渐渐地,孩子们都知道萱萱胆小不敢玩闯关游戏,甚至有些调皮的孩子还专门到萱萱前面插队。

我不希望萱萱和往常一样要我陪着才能玩游戏,所以当看到快要轮到她闯关时,我朝着她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目光也牢牢地定格在她的身上。也许是因为我的注视,萱萱没像以往那样再换到队伍的最后,尽管她在游戏中不时地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依然未将手伸出去。万事开头难,萱萱小心翼翼地通过了前面的障碍物,也慢慢地、第一次独立地通过了所有的游戏障碍,当她再回到队伍中排队时,眼神里明显多了一些自信。

从此后,幼儿园的每一项游戏活动,无论萱萱的完成情况是怎样的,只要她能参与,我都会给她一份鼓励的目光,不需要太多的言语鼓励,萱萱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在一次次体验到参与游戏的快乐之后,萱萱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

信任的目光让孩子学会自立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是在体验中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他们才能学会生活的技能。

萱萱很多时候都是被大家帮助的对象,午睡起来后,她常常会把鞋子穿反,同伴会帮她纠正过来;进餐时小朋友会把萱萱的饭菜移到她的面前;在一日生活中,需要孩子们协助老师完成的事情,一般老师也都不会找萱萱来帮忙。

刚开始萱萱很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还会对大家表示感谢,可是当萱萱学会主动参与游戏后,改变也开始了。她开始拒绝大家的帮助,宁愿自己穿错鞋子,也不让同伴帮助她重新穿。吃饭时,萱萱也会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们别动我的饭菜。”简单的几个字,让我既意外又期待。看着萱萱小心翼翼地把盘子端到自己的位置上,孩子们为萱萱伸出了大拇指,萱萱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萱萱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顺利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她遇到困难还是习惯性地看向我。随着我一个肯定的点头或一个温暖的微笑,萱萱渐渐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了,不仅学会了叠衣服、穿鞋子,还学会整理自己的活动材料,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慢慢都提高了。大家眼中的那个什么都干不好的萱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自信、活泼、友善的萱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语言。尤其是幼儿阶段,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与表达能力的欠缺,目光往往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这种非言语交流形式,发现幼儿目光中隐含的心理活动,同时把温暖、关心、鼓励等积极的情感通过目光传递给孩子,用无声的言语,打动孩子的心灵,用智慧与爱,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在交流中提升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在交流中提升规则意识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规则是由儿童们自己商定的,一旦确定了规则,参加的人就有义务遵守它”。区域活动体现了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规则的制定,需要老师和孩子一起来完成。并在游戏中不断修改与完善。例如,在表演区活动中,开始时孩子是漫无目的地各自玩耍,一会儿就觉得没有意思,于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最初的游戏规则:谁负责化妆、谁负责照相、谁负责表演、谁负责乐器演奏,在游戏中,孩子们自己确定规则,自己解决问题,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他们相互影响,不断磨合,以自己的方式构建着游戏的程序和规则,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性、创造性。由于规则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就更具约束力,其规则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但是幼儿生活在集体中,与同伴进行交往,遵守集体的规则,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自己对集体的作用。为此,老师设的一些让孩子之间有交流、有碰撞的团体游戏,而尽可能避免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体活动。如在手工区“我是小巧手”的活动中,为了增加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人编织、一人帮助,不仅加快了编织速度,还培养了相互配合的能力。通过游戏,幼儿知道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知道游戏的快乐是由大家创造的,要想快乐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

幼儿通过游戏与他人交往,学会合作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如在建构区搭建“美丽村”的游戏中,“美丽村”的工程还没有完工,忽然有一个孩子提议改搭汽车,这个建议马上遭到其他人的反对,经过协商,孩子们决定先搭完“美丽村”,再搭汽车。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使用规则来减少矛盾。通过游戏中的冲突与合作,孩子们体验着规则的公正与互惠。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创设满足幼儿交往需要的活动空间,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提升规则意识。

无声的点名


每天给孩子们点名时,往往都会出现乱说话的现象,致使后边的小朋友听不到自己的名字。为此,我们真是伤透了脑筋。这天点名前,我提议:“今天老师的嗓子特别的疼,突然想起了一个好的注意,”孩子们一听好的注意,活动室里马上安静的下来,这时我宣布“今天点名字老师只张口不说话,点到谁的名字谁站起来喊到,OK?”“好“孩子们一听,赶紧闭上嘴巴坐正了,两眼直盯着我的嘴巴。我宣布开始点名,“司明杰、宋文灿——”我只张嘴巴不发出声音,只见孩子们瞪得大大的眼睛,望着我的嘴巴。整个点名过程竟没有一个小朋友大吵大闹。接下来的几天,点名纪律竟是出奇的好。偶尔也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无意识的分散了精力,听不到自己的名字,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大家便会异口同声地叫出他的名字。无声点名法既使我们省了很多力气,又培养了孩子的有意注意和自我约束力。接下来我又尝试许多的方式点名字,例如:摆造型、打节奏等等,我们还大胆的尝试了点学号的方式。效果还不错,而且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点名在活泼有序的氛围中拉下帷幕。幼教生涯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小疙瘩,只要动脑筋,总会有办法。

教育随笔:多给孩子一些交流的时间


孩子们总是带着一双发现的小眼睛,在幼儿园卫生间有一扇窗户,上面贴了一层不影响光线的透明花纸,给人一种朦胧感非常美观,为了让卫生间通风清洁,每次小朋友小完便后,老师都会冲拖一遍,防止有异味,可是每当小完便后,大锋、一霏几个小朋友就会头挨着头,肩挤着肩凑在窗户旁,几只小眼睛从窗缝往外看,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而且还很兴奋的样子!以为他们又在贪玩,搞破坏,刚想打断他们,却听到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一霏:哇!你快看那里有好多樱花好漂亮啊!还有好多花瓣在地上。那就是老师之前说的樱花吗?是不是会长好多樱桃啊?到时候常常甜不甜......嘿嘿!

大锋:看,这里怎么又这么多的树,看那棵树怎么长的那么高,下面的小树是不是它的小宝宝呢?

一霏:快看,那边还有许多的桃树,你说上面会长桃子吗?等我们远足的时候,好好看看长了多少小桃子!

大锋:好!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平时忙里忙外,根本没注意观察,外面的樱花盛开,粉粉的,特别是一阵微风刮过,就会有许多粉色的花瓣飘下,像粉色的雪一样,漂亮极了!

第二天我故意把窗户开的大大的,然后对小朋友说:“你们快看窗外有什么变化?小朋友看到兴奋极了,一直在喊道好漂亮啊!

孩子的眼睛多么敏锐,能够观察到大自然中细致的东西,孩子的思维多活跃,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孩子们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窗外的世界,那么我们何不创造更多的机会,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所以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带孩子们一起去踏青观察外面的环境变化——啊!原来是春天到了,好美呀!

观察完美景后,突然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如果老师每次都能这样静静观察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交流的时间,会不会又不一样的效果呢?孩子的成长更需要不断地交流,不断的探索发现!

具有教育魅力眼神的交流


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教师经常要提醒幼儿小脚并并拢、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这句话要重复很多次,那教师应该怎样使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学会按集体规则或他人要求行动?“我的眼睛里有你们,你们的眼睛里也有我”这是我常对孩子们说的话,于是每个孩子的眼睛都齐刷刷的看着我,我的眼里便容纳了全部孩子的表情、动作。孩子们相互讨论,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是呀!活泼好动的慧慧,上课转来转去,老师用善意批评的眼神注视着她,通过眼神的提示,她马上坐神气了。胆怯怕羞的家鸣上课举起了小手,老师温柔注视着他,他眼中掠过一道光芒,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样欢乐。能干、聪明的欢欢更是厉害,当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用一个沉着冷静的眼神注视着她时,她马上就行动起来,拿了一块抹布走到了我跟前,然后用一个肯定的眼神表扬了她。还有调皮捣蛋的昊昊,常常会给老师惹点小麻烦。下课后,总是喜欢跑到卫生间,把洗手池的水龙头全部打开,积满了一水池水后,又倒入洗衣粉,整个水池骤然间泡沫四溢,一看无法收拾,赶紧洗好手回到位置上。孩子来告诉我后,我环顾四周,然后注视全班孩子的眼睛,我说,“你们的眼睛会告诉我是谁干的,我看你们的眼睛就知道了。”所有孩子都瞪大着眼睛看着我,以表示自己的清白,惟独昊昊双手遮眼,时不时从指缝中偷偷张望老师,自以为是:我把眼睛挡起来,老师就找不到我啦!天真的孩子。只有和孩子交流了的老师的眼神,才具教育魅力,孩子进步了,一个鼓励的眼神,孩子受惊了,一个安慰的眼神,孩子勇敢了,一个肯定的眼神,孩子细心了,一个微笑的眼神,孩子淘气了,一个善意批评的眼神,孩子喧哗了,一个沉着冷静的眼神……注视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重视、被关注,很多时候,眼神的作用就在此时无声胜有声。

喜欢《教育随笔:无声的交流》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