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有趣的影子游戏

06-09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有趣的影子游戏”,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在周围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和它们打交道。但这类环境中的科学的影响也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就要看老师敏锐的教育机智,如何将科学教育有意无意地渗透在活动中,给幼儿形成简单的随机地运用数学的意识。但一提到科学,往往会想到都是一些比较理性的知识,如何使幼儿有探索学习的兴趣呢?我在中班科学活动“影子游戏”中,就尝试将游戏与教学、科学与数学有机地结合,并通过不停追问、反复质疑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究,不断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以下是我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1、猜猜它(影子)是谁?

老师“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到哪,它到哪,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紧紧跟在我身边,猜猜它是谁?”有的说“小猫、小狗…..有的说“手、脚……”“到底是谁呢?”老师有意识地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动,幼儿看到了老师身后的影子,大声说“是影子、是影子”。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儿对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兴趣,但这种好奇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往往也是很无意识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纲要》中科学目标还提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影子虽然常伴随着我们,但日常生活中幼儿并没有在意到它的存在,而我采用猜谜的方法、并通过有意识的体态动作(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来走去),较好地引起了幼儿对身边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科学现象(影子)的好奇,从而产生认识的兴趣。

2、影子在哪里?

老师“我的影子在哪里呢?”幼儿“在这在这”。

老师“我的影子在什么位置?”(语气强调“位置”)幼儿“在这里”。

老师“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左边还是右边,是前面还是后面?”(语气放慢)随着老师的站位变化,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在左边、在右边、在旁边、在前面、在后面”。

老师“你们有影子吗?”幼儿大声说“有”

老师“你们的影子在哪?”有的四下看看;有的指着自己的影子说“在这”;有的说“在我的身后”……

“让你们的影子在身后(旁边、前面)”幼儿跟随老师指令变化着自己身体位置。

3、影子什么样?

老师“找个朋友站在一起,比比、看看你们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幼儿“我的影子比他的长、我的影子胖、老师的影子大、我的影子也扎着小辫儿……

老师“你影子会变吗?怎么变的?”幼儿“我跑影子也跟着跑、我动影子也跟着动、影子也会跳舞……”

影子是人人身边都有的,未必人人都能发现它的存在和它的奥秘和趣味,我“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在自由观察、探索中,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对影子特征的认识,并把这种活动真正当成在游戏,在游戏中体味着发现的快乐。

4、影子会排队吗?

老师“你们会让影子排队吗?”幼儿排成一排。

老师“先来数数我们这有多少小朋友,再数数影子有多少?每数到谁时,谁就大声的说出“这是我的影子”。幼儿“我们有18人影子是也有18个”“影子和我们一样多。”

老师:“这些影子都一样吗?”幼儿“不一样”老师“怎么不一样了?”

幼儿“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

我引导幼儿自然地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排序、对应、点数、比较等)解决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4、影子藏哪里?

老师“影子始终在我们身边,影子能藏起来吗?”有的迅速地躲在了花丛的荫凉处;有的躲在了屋檐下;还有的竟然趴在地上,用手抱着头,缩着身体,有的缩在了同伴的身边,贴得紧紧的……。

老师“你刚才把影子藏在了哪里?”幼儿有的说:“我藏在了土里”许多小朋友哄笑时,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鼓励幼儿继续说。幼儿有的说“我的影子藏在了花里”“藏在了地上”“藏在了树里”……

孩子们的做法和回答多么有趣而天真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影子不见了,只是被更大的物体影子遮挡住了,所以才看不到的。看似他们的答案都错了,但用现代的观念、开放性的理念来看,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科学道理并不是现在就能懂得、就能说清楚的。从孩子的眼中,用自己富有想象的想法解释了这一科学现象,是可以允许,也是可存在的。由于我开始意识到孩子的科学是“诗性的科学”,孩子的认识和表达是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的,所以没有一味地要求幼儿用成人的所谓“科学”语言来表达,而是用一种包容、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正因为我“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幼儿才体验到与老师、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接纳。也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孩子的科学活动中,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亲历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态度,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教师应支持幼儿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帮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应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纳。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影子有多长


影子,只要有光线,就有影子,只是我们从没有仔细留意过。今天,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一起观察起影子来。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影子。当我问:谁能来帮我量一下,我的影子有多长?下面变得一片寂静。没有孩子主动说来给量。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我没有提供任何的材料,只是想让孩子们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可以用脚,用手等等。可是孩子们沉默了。于是,我请了一个孩子圆圈中来,我来给他量一量,我用脚量了他的影子长度。有几只脚长度,我就画了几个脚印,我的意思是请孩子们跟我一样,如果用脚,就记录用几只脚,如果用手,就记录用几只手。于是,我们开始分散记录。

因为,今天只来了39人,所以有一个孩子没有伙伴了,于是,我和他结成伙伴来测量。先是他量我的影子长度。他一共用了四种方法:一是用脚,这是模仿我的。二是用手,是自己想的。三是用铅笔,也是自己想的。四是用记录夹,同样是自己想的。在他画的时候,我乘空隙去看看其他孩子的记录情况。发现很多孩子就用了一中方法,就是用脚。也有些孩子有创新。会写字的几个,用数字和汉字来记录,如王欢,写了8脚,就是8只脚的意思。还有的用自己的身体来测量。还有用橡皮来测量的。

最后,我们回到活动室,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孩子已经记不清哪个是哪个的影子长度了,因为他们没有在前面写上好朋友的名字或学号,又把记录的脚印和手印什么的都画在了一起。这下子可没办法介绍了。

于是,我介绍了我的记录,请孩子们找找我是怎么记录的。通过比较,孩子们终于知道,在记录前,先要写好记录的是谁,不要把每个记录都混在一起,这样才能分辨。

案例:案例分析有趣的汽车


一天,浩浩带来了一辆车。自由活动时他拿出来玩,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围观。个个都说,我家也有的。第二天,又有孩子带来车子,有的孩子带来的车子是买来的,有的孩子带来的车子是自己做的。季瑶将汽车都放在了一起说:“这是停车场,让车子好好休息。”教室的中间一下子放了许多车子,为了方便走路,我搬来了一张桌子做停车场。

实录一

小朋友来园游戏是自己选择的,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有的孩子看一看车子就去玩建筑积木、橡皮泥了。也有的孩子选择了汽车。他们坐要将车子放在地上开在桌前随意摆弄,一会儿开车,一会儿学车子叫,过后就玩其他游戏了。

分析与措施:

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总是将车子放在地上开,觉得很开心。于是我就在教室门口设计一条马路,有跑道线。

实录二

马路的出现,确实引来了不少孩子对车子的关注。诚诚说:“嘀嘀,我的车子要开过来了,你们的车子赶快让开。”黄嗣皓说:“你的车子应该在左边开,我的车子才能过去。”诚诚不听硬要开,结果两辆汽车相撞。黄嗣皓的一辆自制车车灯给撞下来了。诚诚见了,说声对不起马上离开。黄嗣皓哭了,来了许多孩子劝黄嗣皓不要哭,有的已经在帮他修车子了。

分析与措施:

幼儿对游戏规则还太了解,交通规则不明确,因此宣传一些规则并加宽马路。

实录三

浩浩在玩汽车,一边玩一边讲述着:一天,妈妈带我去玩,我问:“妈妈你带我去那里啊?”妈妈说:“今天去八佰伴”我说:“做什么车去。”妈妈说:“做公交车”。“公交车来了,是82路车,我和妈妈上车喽。”这时一旁的何世杰说:“停!你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罚款50元。”浩浩说:“我怎么没看见红灯,在哪儿。”何世杰指了指一个很小的红绿灯说:“你看,这就是。”浩浩大笑:“这么小,你回去再做一个来吧,我来不及了,拜拜!”浩浩的车开走了,何世杰在一边发呆。

分析与措施:

1.看了游戏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在没有教师干预,没有任何强求和催促下的幼儿主动、自发、自愿的活动。

2.这个过程使我明白:只要教师敢于放手,还幼儿游戏的本来面目,幼儿的游戏是愉悦的、主动的和有创造性的。

案例:有趣的手印


观察实录一:早餐后,小朋友们陆续进入美工角。小晗很快发现了新添置的材料——印台。他随手拿出一张纸,用右手的大拇指蘸足印泥,然后印在纸上。随即,他哈哈的笑起来“指纹,我的指纹”。小晗的发现和情绪很快感染了角内其他小朋友,顿时,一场摁手印比赛就开始了。你印一个,我印一个,很快,一张纸就印满了。再拿一张纸,又认真地在纸上印着,个个脸上一幅得意,满足的样子。我静观事态的发展。果然,在他们印到第三张时,瞳瞳首先有了突破,“看,旋涡(螺形纹),呜……”边说边用手使劲地在空中绕着。瑞霖接着说“我变的大风,好大的风……龙卷风”。“我这是浪花(弓形纹)……”。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渲染着自己的作品。

分析:新颖的美工材料,全新的表达方式使幼儿兴奋不已,孩子们从新的视觉认识到自己,一顿情绪的宣泄不可避免,幼儿沉浸在印手印的愉悦中。然而毕竟是中班小朋友,以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及想象力创造力,活动很快有了质的飞跃。而老师适时的“放”,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使幼儿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天赋和表现方式得以充分展现。

观察实录二:(结合幼儿的上述表现,我决定在班上开展指纹想象画。)

活动开始,我首先请幼儿分别上来,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指纹,然后请他们想象“你们看指纹娃娃像什么呀?”小朋友们的回答积极回答,大胆想象,“像龙卷风”、“像太空”、“像眼镜”、“还像蜗牛”。于是我紧接着引入活动,提出要求:让指纹娃娃变魔术。接着就“放手”让孩子自由表现,大胆发挥了。可很快我就发现,大部分孩子在纸上大气地摁上一通手印后,就不知所措,有的拿起篮子里的笔就在指纹印上涂起颜色来、治坤小朋友更好,就用手指蘸着印油在纸上一笔一笔画起来。于是我启发到:好好看看,你们的指纹娃娃像什么,如果添上几笔就会更像的,如果像蜗牛,那还差哪个部分呢?大胆的试一试,你们一定能行。虽然这样,我还是感觉到大部分孩子很茫然的样子,只有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能添画几条光线画成太阳和小花。最后我请几个小朋友交流了“指纹娃娃变变变”后就匆匆结束了活动。

分析:从活动的开始可以看出,小朋友是非常有兴趣的,可是为什么后来却不能表现出来?“为什么孩子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而不能充分表达?为什么我‘放手’给孩子创造的自由而孩子的作品是那样的缺乏想象,没有生气?”我觉得非常的沮丧。于是我坐下来寻找问题的症结。通过剖析活动过程、分析作品,我意识到:在活动中孩子之所以失去表达兴趣,之所以作品平淡缺少生气,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对指纹画缺乏一定的了解,初次接触让幼儿无处下手。也就是在“想表现”与“实际的表现技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此时迫切需要老师的及时帮助,但因为老师一味的“放手”,漠视了这个问题情境,在孩子突现“最近发展区”的寻常时刻,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应答,即该“出手”时却不“出手”的缘故,因而致使孩子无从下手、止步不前,从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老师出于好心,害怕限制幼儿的想象,而出现的放手行为却让孩子自主表达出现了困境。

(为验证这些分析是否正确,第二天我在美工角组织另一部分小朋友又开展了这一活动。并做了充足的准备)

观察实录三:幼儿进入活动角后,很快被纸上的几个手的不同部位的手印吸引住了。

幼:老师这是什么?

师:你们看看,这像我们身体哪个部分?

幼:手,手指头,还有手掌。

幼:好奇怪呀!看这个象个小虫。

幼:不,像小花,这个像块石头。

幼:像螃蟹。

我不失时机的拿出准备好的图片,和他们一起观察、比较,发现。

师:是的,真像小虫,可是缺少什么呢?

幼:脚,没有脚,用铅笔画上脚就像了。

于是我在拇指印的两边用铅笔添画上脚,一只可爱的小虫就出现了,小朋友们高兴地拍起手来。同样的方法,让小朋友们找到花、螃蟹的答案,并请小朋友分别为花添上花瓣,为螃蟹画上夹子和腿,特别是当看到侧面的手印变小脚丫是,小朋友的兴趣更高了。再让孩子创作,此时孩子参与的热情及作品形象的丰富与前一活动截然不同。有的小朋友想象画出小鸡,有的画出蜗牛,有的小朋友用一串指纹组成一条小虫,叶飞用指纹代替汽车的轮子,瑞霖穿出一串糖葫芦,徐珙琢用指纹组成一只蝴蝶。幼儿的想象力可以说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小朋友甚至将手肘也用上。

分析:幼儿的想像力是丰富的,但幼儿初次接触这个活动,老师及时进行适宜的“出手”,对幼儿进行手印想象画的相关经验进行启发和诱导,通过提供图片引导观察和概括,引发幼儿思索:怎样印画出更多的东西?这些都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帮助。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案例:有趣的影子游戏》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有趣的幼儿园小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