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他的多情触动我

06-17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成长。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育随笔:他的多情触动我”,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你的淘气让我认识男孩的“厉害”,你的倔强让我感受脾气的“威力”;

你的勇敢让我发现男孩的“魅力”,你的行动让我体验情感的“伟大”。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心痛让我感动!YjS21.COm

家庭氛围给予了你充足的疼爱,但是你的内心很孤独,你渴望并且希望所有你喜欢的人都像家人一样关注你、宠爱你、忍让你!所以才会有你“打”人、“拍”人行为举动,我深知,你在表达爱意!对吗?

你的名字经常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与“青睐”,它常常被“送”到我这儿,当我环视教室搜寻你时,你的身影恨不得当时蒸发在教室。“宝贝,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你认识错误,改正就好了”“你不也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吗?”看到你良好的态度和不停的点头。我深信你一定可以和伙伴们开心的友好相处,因为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对吗?我仍然向你张开双臂欢迎你我再一次的真诚谈心!

宝贝,胡老师一直都坚信你的纯真与善良,老师深信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更是爱护你,疼爱你。我们会一直都为你加油的!因为我们爱护你,又渴望你更健康、茁壮成长!

当有小朋友告状:“xx欺负了,铅笔又被xxx抢走了,xxx打扰她学习了!”不用说,你肯定会义不容辞好打不平!

宝贝,谁说你不懂得疼人关心人,只是在我们采取行动前,需要了解别人是否需别人的!

小子,你也有柔情的一面:当我看到你为我离开流下眼泪我感动、激动。

我蹲下身,为你擦拭泪珠时,懊恼、惭愧、我震撼!我应该多多关注你,总以为自己很了解你,其实发现自己太不了解,应该多倾听认识你;总以为自己很熟悉你,其实发现自己认识;我应该多多感谢你,让我心灵的感情更为丰富,我真心的希望可以走进你,靠近你,剥去家庭及外界环境给予你的一些……让我用心感受,用爱疼护你这个聪明但偶而爱要“小聪明”的家伙!

宝贝!爸爸,妈妈给予了你伟大而又神圣的爱要学会感受。爷爷奶奶给予了你坚强而又全部的爱要学会接受;你将会在这么温馨快乐的环境下快速成长但切记一定要科学的严格管理!

胡老师永远希望和你是朋友,“伙伴”!不因时间与地点而改变!

好树应从小培养,高楼因在底用功!

聪明的你学什么都快!(好的快,不正确的也快!)

养成阶段孩子是无意的,分辨及拒绝某些行为及事物的能力有限,让我们帮助快乐宝贝!好吗?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小班教师随笔:他亲了我


又到了吃餐点的时间,孩子们有序地吃着自己的每一分餐点,吃完餐点的小朋友则各个区域中各自玩着喜欢的活动,教师里虽然有点闹,但是孩子们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这自己的活动。

我正在教师里准备收拾孩子们的餐具,保育员刘老师则在厕所看管孩子们的秩序。正在这时,善于观察的刘老师看见一个小朋友正在洗手池旁边洗脸,刘老师连忙转身对我说“你看呀,她多臭美呀,还要洗脸呢。”我们俩偷偷笑起来。后来,我们看到她洗了好一会儿才出来,刘老师故意走上前去问:“孟嘉杨,你冷吗?(因为今天正好天气有点转凉)”她却一脸郁闷地说:“讨厌,我的脸被郭中扩亲的好臭啊。”我和刘老师捧腹大笑起来。

事后,我故意去找郭中扩,问他:“你喜欢谁呀?”

他害羞地说:“我喜欢孟嘉杨,所以刚才我去亲她了。”

“你喜欢他就亲他啊?”

……

原来孩子们的表达方式还挺丰富,可以跟个小大人一样,有自己想法,自己的主见,孩子们在园的每一天真的很开心,但愿孩子们能开心的度过在园的每一天!

教育随笔:投放游戏材料切莫“自作多情”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游戏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投入游戏材料才能让幼儿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呢?笔者以为,我们应当掌握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

一、抓住适宜的时机

儿童需要时。自主游戏如何发展,应当随儿童的需要而定,因此,投放游戏材料最好是儿童需要时才投放。比如小一班老师在孩子刚开学时就投放了医院材料,结果无人问津;而小三班是等孩子们玩了娃娃家之后,发现娃娃生病需要医院时才添加了医院材料,结果孩子们的医院玩得风生水起,这足以说明游戏材料投放不能“自作多情”,孩子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儿童有经验时。儿童的游戏是自身经验的反映,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敏锐发现儿童的现有经验,在他们获得新经验之时,及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比如“参观超市”之后,教师提供超市货架和相应的货物,一定会引发孩子们关于超市的游戏。

儿童兴趣发生变化时。儿童的游戏兴趣会随着他们的关注点而变化,我们投放材料时不能长期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儿童兴趣点适当调整材料。小班娃娃家玩具,刚投进去时孩子们非常喜欢,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家给娃娃做饭做菜了,老师便及时投放小推车、小菜篮等,让“爸爸妈妈”们能顺利地带着娃娃外出逛街、买菜,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活动范围、交往能力大大增强。

二、掌握适合的数量

小班品种少一些,数量多一些。给小班孩子投放材料时,品种不一定要多,而数量要多一些,以满足小班孩子平行游戏的需要。小班老师观察到,孩子们最喜欢磁力片、乐高、橡皮泥,还有娃娃家,因此,她们就大量投放磁力片、乐高与橡皮泥,还开辟了三个娃娃家,自主游戏时孩子们都能玩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非常开心。

中大班种类多一些,数量少一些。中、大班孩子想象力更为丰富,他们能以物代物,进行替代想象,因此,中大班游戏材料可以种类多一些,而数量不一定太多。幼儿园为大班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玩沙工具,刚开始孩子们对这些材料兴趣很浓,可是,几天后,他们就不喜欢了,面对满满一池材料,没有了想象空间。当老师将这些材料都从沙池里拿掉,然后,让孩子们自由从教室边上的百宝箱中拿取各种材料时,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又被激发了,游戏因材料的“少”而变得丰富又有趣!

刚投放时多一些,慢慢变得少一些。游戏材料刚刚投放时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都涌向新材料,还常常发生争执,因此,在新材料投放时一定要有足够数量,慢慢地,当孩子们对材料本身的兴趣渐渐减退,就可以减掉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能专注其中生发游戏情节。

分类材料少一些,混搭材料多一些。我们投放材料时喜欢分类将材料投放到不同的区域,孩子们的游戏常常会受分类材料的限制,如雪花片放在建构区,孩子们就只是用其建构;丝巾放在装扮区,孩子们就只将其进行装扮游戏等。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将更多的材料放置在教室的一个墙边,各种材料分层放好,孩子们可以任意拿取,随意搭配,那么的游戏将会变得非常丰富、颇有创意。比如小雪花片,孩子们拿到娃娃家就变成了娃娃家的小饼干、小菜;拿到理发店就成了洗发时莲蓬头里喷洒下来的洗发水;拿到医院就成了撒在地上的沙毒水;有的拿到建构区就成了一条小河里潺潺流动的河水……

三、把握适度的结构

年龄小的儿童高结构材料多一些。刚入园的孩子对于游戏还比较陌生,形象的高结构材料,会给他们游戏情节提示,从而生发相应的游戏。比如小班初期娃娃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仿真的玩具,让小朋友们自然生发娃娃家游戏。当孩子们能够驾轻就熟时,就可以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辅助游戏情节的发展。小四班老师发现孩子在给娃娃做饭时,用成品材料,做的菜总离不开煮鱼、炒青菜、胡萝卜等,于是,她果断投放一些小木块在娃娃家里,这时,孩子们的菜品一下就有了变化,不同的积木块成了各种不同的食品,饼干、蛋糕、水果沙拉、青菜、肉……

年龄稍大的儿童低结构材料多一些。中大班孩子的游戏已经可以慢慢脱离逼真的高结构材料了,避免想象空间受限。笔者见到一个大班教室里几乎没有什么高结构的材料,孩子们玩的大多是一些具有多种可能的材料、自然物等等,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人惊叹。就丝巾这样一个材料,孩子们玩出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在娃娃家里,丝巾是娃娃睡觉时盖的被子;厨房里丝巾是妈妈的围裙;表演区里丝巾是公主长长的裙子;王子与公主的婚礼上几条丝巾连接起来成了新娘长长的婚纱;室外草地上,丝巾是孩子们野餐的垫子;运动场上丝巾是他们的赛跑终点线;丝巾还是孩子们野餐时自己的睡袋……

不同能力儿童提供不同结构的材料。材料结构高与低提供的数量不能纯粹以年龄来区分,因为同一年龄的孩子发展也有快慢,因此,对于同一年龄段不同能力的儿童,我们投放的材料也应该是结构适宜的。能力弱一些的儿童提供的高结构材料多一些,能力强的儿童则可以提供更多的低结构材料。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区域投方式”,有些区域高结构材料多一些,有些区域低结构材料多一些,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进入相应的区域。二是“百宝箱投放式”,教室里设置一个百宝箱,各种高、低结构的材料均放置其中,孩子们可以按需到百宝箱中拿取自己需要的材料。

游戏材料投放方法不是绝对的,我们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特点以及孩子的生活经验等情况适切投放。材料投放时的秩序、摆放方式等等也都是有考究的。作为幼教工作者不能麻木迷信所谓的权威,更不能不假思索地照搬别人的经验,要学会观察与反思,根据班情、园情适宜地投放材料,让孩子们玩出适合于他们的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游戏。

教育随笔:他变化了


教育随笔:他变化了

今天的活动刚结束,孩子们都去盥洗室小便洗手,忽然听见一个宝宝在大声喊:“王老师,乐乐又吃衣服了!”我过去用眼睛看了一眼乐乐,他正怯怯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下次我再也不会了。”我刚想批评他,这时欣瑞跑过来说欣航尿裤子了,我很无奈的又去给欣航找裤子,芳芳随后就跟着来了,跟我说我帮你一块给欣航换裤子好不好。当时我真的很感动,想起以前的芳芳,上学都是妈妈打电话给我们说在车上哭不下来了,让我们去抱下来。可现在变得这么懂事,真的是差点就流了泪。

午餐前准备时,我对全班宝宝们说:“今天,王老师要表扬一个宝宝。”全班小朋宝宝马上安静下来,“她是谁呢?就是我们班的刘芳芳宝宝”话音刚落,这时芳芳早就羞的低下了头,小脸红红的,坐在那里不好意思了!

我把芳芳请到了我的旁边,和孩子们讲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当我讲完了事情的经过后我们一起对芳芳说:“芳芳你真棒!”这时的芳芳站在我旁边眯着眼睛正开心的笑着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已经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她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看着这一切,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老师,要抓住孩子们的各个“闪光点”,发挥她们的长处,使她们茁壮成长。

教育笔记:《他推我》


教育笔记:《他推我》

今天下午户外运动结束后,教师请小朋友解小便洗手喝水。突然子墨小朋友哭着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妙涵小朋友推我。”只见妙涵小朋友气呼呼地看着子墨小朋友。这时我把妙涵小朋友和子墨小朋友都叫到面前说:“发生什么事情了,谁先说?”子墨小朋友着急地说:“妙涵小朋友她推我。”我继续问道:“妙涵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推子墨小朋友呢?”妙涵小朋友小声地说:“子墨挡在我前面了,走得好慢。”听了妙涵的话我说:“推人是正确的吗?你要对子墨小朋友说什么?”“推人是不正确的,对不起子墨小朋友。”“没关系。”子墨小朋友说。我说:“子墨你去解小便喝水吧,妙涵小朋友我们聊聊吧,如果你走得慢后面的小朋友推你你会高兴吗?老师希望你以后排队的时候不要推小朋友了,别的小朋友走得慢,你可以告诉前面的小朋友请你走快一点千万不能在用手推小朋友了啊。”妙涵小朋友点点头。

基于妙涵小朋友的近况,事后我把妙涵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妙涵的妈妈做了简单的介绍说明,又问了妙涵妈妈妙涵在家里犯错时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妈妈告诉我通常他们会很严厉地批评她。于是我告诉妙涵妈妈说:“妙涵小朋友在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姐姐,很懂事情的,你要好好和宝贝说她会听的。如果她犯错了,家长便严厉的批评或者打她便在无形中让她形成‘不乖、不好好听话的小朋友就动手’这种错误的认知,增加她的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要采用鼓励为主的方式,做对的事情要表扬,做错的事情要引导。”妙涵妈妈说:“好的老师,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好好和宝贝说的。”

经过我们和妙涵妈妈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引导,现在的妙涵已经很少动手了,遇到问题会及时向老师求助,看到她和班级小朋友玩得那么高兴,老师也感到特别高兴。

教育随笔:是他扔的吗?


又到吃午饭时间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始吃饭。但没过多久,第四组的小朋友就开始说:“老师,地上有肉肉。”果然在桌子底下躺着一块肉,我怒气冲冲地质问是谁干的,立刻,第四组的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是洋洋……”于是,我把洋洋“叫”到了我的身边,可谁知不管我怎么“问”,他就是不承认说:“不是我扔的,是涵涵?”,而孩子们却说是洋洋扔的。到底谁扔的?为什么小朋友会认为肯定是他?于是,我让洋洋继续吃饭,开始留心观察。

终于,在没过一会,地上又被小朋友扔了一块肉肉。我故意间:“是谁又把肉扔在了地上?”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又异口同声地说:“是洋洋。洋洋听了,急急地说:“不是我,我没扔。”此时,我想该把事实真相告诉孩子们的时候,我就说:“确实不是洋洋扔的,你们错怪他了,老师知道,洋洋虽然不喜欢吃肉,但是他不会做错了事情不承认。”孩子们急着询问老师是谁干的?老师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说是谁干的,而是说:“我知道是谁干的,因为我已看到他又扔一次了,到时老师会和他谈话”。同时,告诉孩子们并不是做错了一件事,这件错事就永远会是他做的。洋洋小朋友很开心,高兴地说:“老师,我说不是我就是不是我,现在你相信了吧。”

是啊!孩子是敏感的,教师对一个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该孩子在别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正因为洋洋以前将肉肉扔在地上,被教师当众批评,所以,在孩子们心目中就形成了他肉肉都是他扔的这一个事实,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所以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少在孩子面前批评孩子。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教育随笔:他是坏孩子


又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孩子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器械玩起来,我来到玩球的小朋友中间和他们玩起来,“你是坏孩子,我不和你玩,”我吃了一惊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洋洋坐在翘翘板上,小琪站在旁边想玩的样子,我急忙走过去问:“小琪,你想坐吗?”他点了点头,我又转向洋洋说:“洋洋,跷跷板是两个小朋友一起坐才好玩,来,你一边小琪一边,”说着我就去抱洋洋,可是他却说:“老师,他是坏孩子,我不和他玩,”我一顿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于是我问:“你为什么说他是坏孩子,”洋洋说:“你不是说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不遵守纪律,就不是好孩子,小琪经常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就是坏孩子,”这时其他小朋友也过来争着说他的坏处,听了孩子们的话使我想起我平时对那些调皮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乱跑就不是好孩子”就这句话,在孩子们心中形成了像小琪这样调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今天的事情都是我平时教育的不良结果,为了消除小琪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印象,我结束了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坏孩子与好孩子的区分。

回到活动室他们什么是坏孩子,他们说:“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不听老师的话等等,”我又问:“我们班里有吗?”他们举了小琪、义涵、果果等平时几个调皮的孩子,虽然那几个小朋友不高兴,但他们也没说什么,好像默默接受了。看来我今天的讨论时多么的及时。我又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做过好事,孩子们想了想说:“小琪经常帮忘记推小椅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义涵抢着帮老师拿东西,果果还帮小朋友背书包,大家争着说出他们做的好事,我赶紧说:“你没看,他们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是坏孩子,以后他们不会再打小朋友了,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我们跟他们做好朋友好不好?”大家高兴地说:“好,”只见那几个小朋友也骄傲地抬起头,看到他们的表现,我感到这次的教育非常重要。在交流中,使孩子们发现,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认为是坏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那些调皮的孩子也会从中学会,那些事是小朋友不喜欢的,那些事是小朋友喜欢的,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变成小朋友心目中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招惹其他小朋友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们玩了。

教育随笔:他的书包放下了


韦云钟小朋友是我们从小班带上来的孩子,入从入园那天起就背着一个小书包上幼儿园,可他从早上入园时背着就没放下来过,只有午睡时,他才把书包放下来,但都是放在床上的。老师怎么说他就是不放下,有时看他衣服都湿了,叫他取下来老师帮他拿一会儿他都不愿意。我们老师和家长想了许多办都没能让他把书包放下来。

本学期升入中班了,他的书包还是背在身上的。有一天,我带孩子们去跳蹦蹦床,他也去跳了,他跳得满头大汗的跑来对我说:“老师,帮我拿书包,我还去玩。”就把书包取下来给了我。进教室时,我以为他忘记了,没想到他又把书包拿去背上了。进了教室,我试着对他说“小朋友,上课了,老师帮你把书包放好,下课又来这儿拿好吗?没想到他同意把书包放下了。因为在外面玩时,他知道老师不要他的书包,老师还会帮他拿书包。第二天早上入园时他又背着书包来了,我让他把书包放好,他没有,但户活动回来后,我又叫他把书包放好,他自己拿去放了。

总之,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教育,孩子终于愿意把书包放下来了,虽然还没完全做到,但他愿意把书包放下来一会儿,这也算是进步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孩子在我们引导教育下逐步进步。

相信《教育随笔:他的多情触动我》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