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应该这样学英语

06-18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应该这样学英语”,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家庭育儿学前健康教育知识:避开误区,幼儿这样学英语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因此,英语教育已经提前到幼儿阶段,不少幼儿园开展了早期英语教育活动。由于幼儿英语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早期英语教育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强调英语“工具性”,忽视英语“文化性”。

英语是我们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工具,但是如果简单地将学前英语学习归结为听、说、读、写,与成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混为一谈,那么就曲解了幼儿学英语的真正目的,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文化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其实是文化的隔阂。每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到欧美留学,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不可谓不娴熟,可是许多人却始终不能融入所在国的主流,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为什么呢?是东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我们从小就注重英语学习的工具性,而忽略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学习。所以,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英语文化渗透进去,让我们的孩子既有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又有勇敢面对外来文化,适应外来文化的态度。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早期英语学习不只是教会幼儿认识几个单词,学几句英语会话或学一些与英语口语有关的知识,而是通过为幼儿提供接触英语的环境和条件,促使幼儿有意愿接触、学习英语,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通过早期英语学习活动,使幼儿体会另一种语言的特色,欣赏另一种文化,接触多元文化。

第二,英语学习机械训练,方式单一,忽视幼儿语言习得机制建立。

主动开口说英语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反复练习、巩固的方法,试图使孩子能够轻松地“开口”。可惜,语言的习得并不是简单、枯燥的练习的结果,机械地重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

因为我们大脑的语言中枢最先建立的是以母语为信息记录方式的条件反射,大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做出行为反应,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大脑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时,遵循快捷、经济原则,也就是说,它会选择一个最方便、最节约能量的方式完成。

然而,对幼儿来说,他们学习英语比成人容易得多。首先,幼儿学英语具有语音优势,发音受母语干扰小;其次,幼儿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学习英语的功利心不强,兴趣高于“有用”;最后,幼儿时期大脑的语言中枢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没有排他性,只要方法科学合理,教育措施得当,幼儿也可以轻松地在大脑皮层建立一个以第二语言为信息记录方式的神经联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旦幼儿的大脑接受到类似的信息,这个神经联系就会自然启动,而且越强化,联结越强。所以,在幼儿期进行科学、适当的英语学习,对孩子今后学习英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三,英语教师角色意识不强,教育任务不明确。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学习活动时,仍然是将中文语言教学法直接移植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把英语纯粹作为一门技能来学习,对儿童早期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缺乏思考。

对幼儿来说,英语的学习应该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有英语学习特色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师既是环境的创设者,又是这个环境中最大的能动因素。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教师是让自己接触英语的第一人,第一个英语发音,第一个英语单词都是老师教的。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规范、标准的发音,语法准确,听说能力突出。其次,熟悉教材教法,了解儿童心理规律,教育意识强。最后,热爱孩子,愿意与孩子做朋友。

英语教师要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教学激发起幼儿学英语的兴趣,尽力为幼儿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英语的化身”。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这样的儿子应该怎么教?


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内心却这么不相同。用同样的方式,却是对一个有用,对另一个不大有用。

9岁多的孩子会趋利避害,为了不被批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会骗我说,什么都复习了。今天早上,我催着他把早饭吃完(一般我是不催的,知道这样会破坏食欲,可是他真是不着急啊)帮他复习英语单词。他懒懒的,机械的,以前我讲过的都记不清楚了。不用说,效果差啊。我气愤地骂了娘,他一脸悲愤地背着书包走了。

我想起来,这样的故事也有过几次了。我真的不愿意伤孩子的心,使得他对学习厌倦。我意识到我的方法不对头,可是怎么也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对这样的孩子有效。我鼓励过,给他建立美好的愿景,监督过,接受他每一个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我感到满意,连他的班主任都说这个学期他特别浮躁,而且他现在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总是对自己的不满,什么腿太粗了,胖了,脸太圆了,像个女孩子!

我感到自己束手无策。我该怎么办呢?记得有人说过,对孩子的缺点说过之后要淡化,不能强调,这样会让孩子的错误越来越固定,相反,对优点就应该强化,老说,这样就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果道理是这样,要做起来,可太不容易了。

敏感的孩子应该这样教育


敏感的宝宝很容易想很多。

导读:妳的孩子很容易哭吗?他经常保持安静不善於和人互动?他的反应很情绪化?妳的宝宝可能是非常敏感的小孩。如果幼儿很敏感,妳务必要小心处理他的情绪,不要试著改变他,只需要引导他,他自然会调整自己。

一、了解超敏感孩子的特点

1、都用情绪反应

超敏感宝宝通常都会用情绪来反应所有的东西,这表示他有可能因為流浪狗没饭吃而难过。超敏感宝宝会因為在乎别人而顾虑太多。

2、想得比较深入

如果妳的孩子很敏感,他有可能会想得比同龄的孩子还多。失败对他来说可能不只是失败,他还会深入探讨原因,為何没有及时改正等等。

敏感幼儿

敏感的宝宝很容易想很多。

3、一切都是个人

不管发生什麼事,超敏感的孩子可能都是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不管别人说什麼,他认為这都是他个人的。

4、很难做出选择

由於超敏感的孩子会考虑很多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因此他很难做决定。例如妳要他选择一个冰淇淋的口味吃,他可能会考虑很久应该要吃哪一种口味。

延伸阅读:幼儿太敏感爸妈教育方式要不同

5、容易感到内疚

一旦妳的孩子感觉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他有可能会感到非常内疚。他会思考自己為何这样做,以及事情如何被影响。

二、如何教导超敏感的孩子

1、承认他的感受

这是妳要教导他时必须做的第一步。因為妳的孩子可能时常情绪化,因此,妳必须让他知道妳了解他的感受。

2、不要想改变他

妳可能觉得很敏感不是好事,但这是他生活的一种方式。如果妳试图改变他,只会让他缩进自己的壳裡,并且认為妳不同意他的行為。

3、安慰及抚慰他

时常告诉妳的孩子妳爱他,不论发生什麼事。妳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这有时候会让他沮丧。

4、正面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运用它。让他知道他的敏感是一件好事,因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帮孩子实现这些优点,并且磨练它。

延伸阅读:宝宝三岁前敏感期家长教育引导法

5、缓慢引导孩子

妳的孩子可能很难做决定,因為害羞不想在群体中活动,慢慢引导他面对这些社交场合,他可能会慢慢的改善。

6、支持妳的孩子

妳的支持可以帮助妳的孩子。如果妳的孩子很难在新学校或班级交到朋友,妳可以在家裡安排一个活动,让他可以和同伴互动、认识。

7、不要替他道歉

有时候孩子犯错,妳可能会代替妳的孩子道歉,但这会让妳的孩子认為,他是引起妳尷尬的原因,所以妳才对别人道歉,这会让他不愿意再和妳讨论他的感觉。

8、教导管理危机

教导妳的孩子处理他无法面对的情况,像是他可以如何和同学互动之类的。教他冷静下来并且控制焦虑。

9、儘量保持冷静

失去冷静是很正常的,妳不需要感到内疚,妳只需要明白,这是孩子的人格特质,妳需要学会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幼儿早教父母应该学什么?


早教,这个不算太新的名词,受到了大多数家长们的重视。问题是每节课一两百元的早教,究竟在教什么?放学后会布置回家作业吗?记者走进了金宝贝早教中心寻找这一答案。

爸爸出汗宝宝笑

早教中心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双休日,因为爸爸妈妈休息,可以带宝宝去“上课”。上早教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陪学的家长比孩子多,一对父母带一个孩子上课,那是稀松平常的现象,父母加两位老人一起来,也没什么奇怪的。教室里往往是父母齐上阵,而老人则隔着窗玻璃“旁听”。

早教课最累的一般是爸爸,这不,6-10月的宝宝开始上课了,老师说:让我们先做个热身运动。只见爸爸们纷纷仰天躺下,把宝宝放在曲起的膝盖上,上下来回摇晃,宝宝在摇晃中发出咯咯的笑声。

接下来是踢球,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会走路,当然也踢不了球,于是爸爸站起来帮助宝宝踢。宝宝们咧开嘴大笑,爸爸在起起落落间则已满头大汗了。

因为宝宝的注意力不长久,所以几分钟就要换一个活动项目,这更累坏了年轻的父母。

我抓到“光”了

体能和感官训练是早教贯穿始终的内容,踢球就是体能训练的一种。早教中心里还有许多设备也是帮助宝宝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肌肉健康生长的。比如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材质不同的隧道,让宝宝从这里钻进去,那里爬出来,既有趣又有益。

可是6-10个月的宝宝很多还不会爬着向前进,西米的妈妈说,8个半月的小西米平时只会“划圈”爬行,属于基本上还不会爬的那种,上了两堂课后,现在稍稍有了进步,而且显得很开心的样子。

9个月的嘟嘟竟然在隧道中前进了。原来,老师拿着一只手电筒。隔着隧道的布,嘟嘟发现了这道柔和的光线:“它是不是飞碟呀?”于是好奇心驱使嘟嘟伸手去抓,可是那个“飞碟”会飞,好不容易前进了一步,飞碟还是抓不到,那就劳我大驾,再前进一步吧。就这样,嘟嘟爬得比平时多了。这种感官与体能并重的游戏,在早教课上还有不少。

哪里跑!我抓住你啦!嘟嘟死死地抓住好不容易到手的“光”,原来是老师的手啊!

音乐课先“尝”乐器

宝宝大概天生就是品尝家,他们拿到所有的东西,一般都要先放进嘴里尝一下。你看,音乐课的乐器形状都很可爱,咦,怎么还会发出声响?让我亲自尝一尝吧。

根据宝宝的特点,早教中心的所有玩具和乐器都是经过消毒的,即使放在嘴里也没问题。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让宝宝玩不同的乐器,比如长长的鼓棒及金属乐器,都不适合6-10个月的宝宝尝试。

音乐课上,老师唱着欢快的歌曲,打着节奏,宝宝则坐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大手握小手地跟着节奏舞动,宝宝高兴得嘴都闲不住了,咿咿呀呀,是在唱歌吗?

放学了还不想回家

已经放学了,不少宝宝还乐不思蜀,真有点爱校如家的精神。

原来爸爸妈妈们也没想回家,他们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可多了,但都是围绕宝宝的内容,因为宝宝,家长们也成了好朋友。

嘟嘟妈说:平时上班忙,宝宝由老人带,上早教课时,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也学到不少东西,回家后,我可以根据老师教的内容,带嘟嘟训练和玩耍,还可以教给老人做。这大概就是回家作业了吧。

小西米平时也是老人带的,爸爸说,小西米平时不常出门,所以很怕生。下课后,就让孩子多与人交流,这样可以增加人际交往能力。

专家观点

早教不是学知识

很多家长认为,早教是教知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对早教的一种误解。早教跟知识性教育不同,它是最大程度地丰富宝宝的体验。

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人的大脑开发60%是在0-3岁中完成的,3岁之前开发得如何,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早教不是学知识,而是对大脑和身体的潜能进行开发,使它发展得更好。实践证明,有过早教的宝宝,进入知识教育后会相对容易些,性格也比较温和。

经验交流:男孩应该这样养!


男孩和女孩在养育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让孩子学会做人,正直、有爱心、同情心、懂得感恩、知道分享;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让孩子自信、坚强;培养孩子学习、生活、运动等良好行为习惯。但由于荷尔蒙睾丸素、血清素、扁桃体等生理方面的极大不同,造成男、女孩行为习惯的天壤之别。

雄性睾丸素犹如赋予男孩大脑力量的“汽油”,对年幼的男孩行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男孩对赛车、航行、爬山、枪械、打斗等特别感兴趣。影响人行为的另一种荷尔蒙血清素做为“神经传送器”其作用尤如“汽车脚踏板”,主要是降低速度,帮助人掌握方向,女孩身体拥有的血清素肯定比男孩多。扁挑体则是大脑中的“情感电脑”,男性的扁挑体比女性要大,所以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作、发脾气。男性神经生理学的这三个重要因素一起决定了男孩的气质。男孩喜欢的玩具大都是汽车、坦克、飞机、手枪、步枪冲锋枪、变形机器人、奥特曼、金箍棒、大刀长剑等。男孩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打斗、攀爬、摔跤、捉迷藏、游泳、轮滑等。男孩喜欢的动画片多是《西游记》、《哪吒》、《变形金钢》、《奥特曼》等。

既然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及心理方面有如此大的差别,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并伴其健康成长呢?

1.教会孩子做人。

正直、爱心、同情心、孝敬长辈、感恩、分享等,都是孩子学做人的准则。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不简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言谈举止绝对能反映父母的精神面貌。平时我们父母怎么做,耳濡目染,孩子们自然也就学会了,言教不如身教。小蟋蟀的爷爷在他出生之前突发脑出血瘫痪,为了挽救老人家的生命,并赢得最佳治疗时间,我暂时置马上临产的蟋蟀母子俩不顾,回老家在医院守护老父亲十多天。在儿子未出满月时,我又把蟋蟀爷爷接到北京进行中医治疗。奔波于北京与山东之间,尽孝敬父母之薄力。相信自己的行为会在小蟋蟀幼小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与分享体验十分重要,但也比较困难。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再加上独生子一个难免有些“独”,做父母的要学会掌握技巧,积极引导。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能够分享、并不自私的好孩子。总之,做人很关键,万万不能让孩子从小人格“缺钙”。

2.培养有气质、个性刚毅的男孩,重点加强意志品质与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穷养儿富养女”说得就是要有意识地让男孩吃点苦、受点罪。“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富什么也要苦孩子”,尤其是男孩。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几代、一群人把一个孩子视如掌上明珠,万宠加于一身,溺爱让孩子们娇气十足。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在生活中时刻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男孩就会滑向“女性化”边缘。勇敢、冒险、自强自立是小小男子汉的特质。不要怕孩子顽皮、折腾;不要担心孩子小不能吃苦;在困难时期、当孩子还能“挺住”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心疼帮忙,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比什么都重要。孩子从小经常会遇到挫折与困难,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提高“抗压”能力。爬山、游泳、轮滑等体育运动都能提供极好的锻炼机会。男孩就应该比女孩多吃苦、折腾,“自古富贵多淑女,从来纨绔少伟男”。

3.正确引导、帮孩子登上自信的塔尖

父母应该多给女孩关心,多给男孩信心。男孩比起女孩来更自信、大胆、容易冲动,因此平时对男孩自信的要求应该清晰、干脆,直截了当,男孩对暗示没有什么反应。由于性格原因,小蟋蟀行为比较谨慎。遇事不如性格外向的孩子自信。我的办法就是多引导、常鼓励。引导可以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有效跨越自卑心理。比如:对于比较激烈的轮滑、荡秋千、游泳等运动,儿子开始有些害怕。此时我并非急于求成,而是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先接触并一点喜欢感兴趣,慢慢建立自信心。游戏心态会让孩子轻松介入,当他真正融入运动之中体验幸福的时候,我会树起大拇指夸奖儿子“你真棒”!用信任激励孩子独立成长。在自信心方面,平常的心态很关键。

4.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放心让孩子独立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爱,都是为了聚合。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这种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独立不是父母狠心,而是对孩子更高级别的爱。

首先生活要独立。能自己走路绝对不能天天抱着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必须让孩子自己坚持独立进食、自己穿衣脱鞋。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着做,万万不能看孩子自己干费劲而插手帮忙,那才是真正的害孩子。常言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是好汉。这是教育家陶行知老人的名言。每一位家长是不是都应该铭刻在心,并对自己的孩子提出要求呢?

独立思考比起生活独立更关键。允许男孩有自己的思想,那怕是奇思妙想。独立思考是一种习惯,这种能力的培训与提高需要父母具备极高的“智商”与“情商”引导。

独立还体现在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上。火灾、地震、雷击、创伤、野外辨别方向、交通等人为与自然灾害时时伴随在我们生活周围。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并教给他们一些避难与生存技巧。有了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独立生存。

5.学习是男孩有作为的力量源泉

比起女孩来,男孩更淘气坐不住。所以家有小儿的父母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专注力提高。学习比较枯燥,如果生生让男孩子坐下来一本正经的看书学习,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不妨我们用另一种游戏的方式,激发男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进步。在认知与思维能力等的提升方面,我对小蟋蟀大多采取游戏的方式。这样不仅使儿子兴趣大增,而且效果极佳。男孩的学习有自己的偏好与侧重点,男性一般在数学、自然科学、空间关系、逻辑推理方面要优于女性。所以我们不妨从小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给孩子多一些引导,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从小培养“社会人”,优秀的社交能力成就未来

千万不要把孩子不当“人”看!这个“人”就是独立的人、“社会人”。社会交往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在社交方面男孩比女孩有天然的优势,大多女孩比较害羞,而男孩就大方活泼的多。女孩的美体现在“态”,而男孩体现的是“气概”。这种“气概”是“豪气”而不是“匪气”。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小儿初长期“帮助”他们把好社会交往关。

7.把解决矛盾的责任与权利交给孩子。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冲突”与矛盾,家长万万不能做为法官进行评判,只要不会出现严重意外,最好做为旁观者,把解决矛盾的责任与权利统统交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矛盾。万万不能因包办而让孩子失去社会实践的机会。

8.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学会倾听。

“昔孟母,择邻处”,择友自古有之,可见在社会交往方面结交好朋友多么重要。耳濡目染,与什么样的孩子相处,就会学习什么样的社交技巧与习惯。

男孩性格特征重点体现在五方面:自信心、热情、同情心、灵活性、希望。父亲在男孩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男孩5岁以前恋母;5岁以后恋父。母亲生育了男孩;父亲造就了男孩。既然如此,希望家有男儿的爸爸们,为了那个“尚在接受培训的男人”能够健康成长为男子汉而一起努力吧!

创新教育:妈妈应该这样做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重视对孩子的创新意识的教育。良好、合理、科学的家庭教育,重在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

1.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妈妈往往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妈妈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的独立性、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手表当新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毁掉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这个案例中的母亲之所以看不到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被传统的家教观念限制了自己发现孩子创造力的眼睛。妈妈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心理需求,不把孩子管成唯唯诺诺的人,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学校立体教育性”观念,实现家教观念的转变与创新,是妈妈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2.经常带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再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妈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各种新鲜事物。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

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

3.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

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问得怎样,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

对小学孩子的提问,妈妈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妈妈如不能回答,可实话实说,也可和孩子一道探索。

4.培养孩子的兴趣。

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在《我们是怎样发明飞机的?》一书中回忆道:“我们对飞机最早发生兴趣是从儿童时代开始的。父亲给我们带回来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它飞入空中。我们就照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

就是这种能飞的玩具,使莱特兄弟玩得十分上瘾,并引发了造飞机的想象。后来,他们几经周折,在滑翔机上安装了发动机和螺旋桨,让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飞上了蓝天。其中使用的螺旋桨,就是少年时的玩具上的那种螺旋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全身心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因此,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首先妈妈要有创新头脑,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时刻注意对孩子进行创造兴趣的培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5.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永庭的妈妈特别注意培训孩子的思考能力,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对永庭提出许多问题进行启发。如家里买了一条鱼,妈妈会问永庭:“除了蒸以外还有什么吃法?”喝茶的时候,妈妈会问永庭:“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妈妈会问永庭:“树倒了,菜淹了,这些害处是明摆着的,那么,这场暴雨就没有一点儿益处吗?”等等。在妈妈的训练下,永庭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强得多。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小学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种思路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可以防止定向思维的形成。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妈妈要注意从小引导和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应该这样学英语》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应该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