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完脾气后,妈妈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07-01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发完脾气后,妈妈的第一反应很重要!”,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孩子发完脾气后,妈妈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01

每次孩子发脾气,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赶脚。

但是过来人会用经验告诉你,孩子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小孩子嘛,好哄。

所以很多人,拿“孩子发过的脾气”是不当回事的。

觉得,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然而发完脾气后很重要的一件事——沟通和复盘,很多人都忘记去做。

有的时候,孩子正在气头上,你转移注意力之后,他情绪已经平和了,你觉得没必要再谈了。

比如孩子非要买冰棍,你转头指给他一只蜻蜓,他看见蜻蜓忘了冰棍,大人自然不再提起。

有的时候,我们用大人的身份迫使孩子随了我们的愿,你觉得既然孩子从了你,就没必要再谈了。

比如超市里非要买类似的玩具,你拒绝,他大哭,哭完,不再接着要了,你觉得事情不都解决了?

还有些时候,事发时不方便谈,但事情过后,你又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了。

比如,小表弟的生日宴上,女儿应该把点蜡烛、吹蜡烛、切第一刀蛋糕的机会都留给弟弟。

但是她很不甘心,生日宴上、亲朋好友面前,她大发脾气,在座位上闷闷不乐。

但马上被分到蛋糕,她又变得开开心心了。

当暴风雨过去,海面平静之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把它们抛到脑后,甚至假装这些不愉快从未发生过。

但,如果孩子发完脾气之后、做错事情之后、哭过、闹过之后,我们不去沟通、不去复盘,就等于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02

不如,让我们先来预想一下孩子的20年后。

假如一个妻子跟她丈夫的相处模式,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方式,那么他们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也许妻子睡前忘记洗碗,第二天丈夫要冲一碗麦片做早餐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干净的碗可以用,而此时他已经要迟到了,他可能会生气的不吃早饭就出了门。又或者,妻子认为周六的上午,丈夫应该抽出时间带孩子下楼玩一会儿,但丈夫拖拖拉拉找各种借口拖延,妻子摇摇头,只好自己带着孩子出去玩。

事后夫妻双方都不再提起这些事,甚至假装这些事从没发生过,继续其他家庭生活。

但是,这样发展下去,绝不会是一段健康长久的婚姻关系,里面会掺杂着各种委屈、不满。

很多时候,我们只想把一些烦心的小事压到水面之下,然后好似风平浪静的继续前行。

但不幸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如果你以同样的方式养育一个孩子,那么就会给他的后半生埋下一个祸害。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发完脾气,事情依然不算结束。

研究表明,当孩子们学习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时,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会增强,并且会成为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冲突双方的情谊也会更牢固。

就像在健康的婚姻中,积极应对冲突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等待每个人都冷静下来,然后回顾发生了什么。

我们谈论它发生的原因,谈论各自的感受,以及今后避免的办法。

也许会有争吵、也许会有冲突,但是待事情解决之后,我们都知道,彼此的心里没留下疙瘩。

对于孩子更是如此,他们跟成人本就不平等。

很多事情,都是大人拍板决定的,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03

我认识一位朋友,事业有成,儿女双全,却总觉得自己不幸福。

说起父母都是怨,他怨父母对兄弟姐妹偏心,怨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错怪,也怨父母的独断专行。

往小了说,积下的是怨,往大了说,那就是恨。

虽然看上去埋怨的是父母,但真正耽误的却是自己。

如果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冤不能伸、忿不能平、被拒绝没有理由的养育之中,那么长大之后,这些统统就会化为职场里、婚姻中无尽的委屈。

而发脾气之后的沟通和复盘,才是所有教育的终点,也是所有关系修复的起点。

拿女儿在小表弟生日宴上发脾气举例。

虽然整个后半程她都恢复了正常的快乐状态,好似这件事已经过去了。

但晚上,她临睡前,我还是坐到床边跟她说:

“我们需要聊聊小表弟今天生日会上的事。”

“我不想说”,女儿直接盖住头。(其实这就说明,在孩子心中,这件事还是一个心结)

“我能拉着你的手吗?”

“不能。”

“我能握着你的脚吗?”

“不能。”

“我能摸着你的鼻子吗?”

“不能。”终于是有了一丝笑意。

“那我能抓着哪呢?”

“你可以握一个手指。”她从被子里探出头来,伸出食指给我。

“妈妈之前没有跟你说过,谁过生日谁就是寿星,他才有寿星该拥有的一切特权,我应该先告诉你的。

他有权利邀请别人跟他一起做这件事,但是我们不能喧宾夺主,那就是抢了他的权利,你过生日的时候,也不想被别人抢走这些事对吗?”

女儿点头,说:“我不应该那么做。”

“你觉得你还希望自己没做过什么吗?”我问。

“我不知道。”

“当你用那种声音、跺着脚跟妈妈说话时,我感觉你不尊重我。”

她低下头:“对不起,妈妈。”

“你跟我道歉之后,我感觉你尊重我许多了。那你觉得妈妈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吗?”

“我觉得你不该那么批评我,因为我也很想点蜡烛、吹蜡烛和许愿。”

然后我们讨论了等她过生日的时候她就可以做这些事,或者如果等不及明天我们可以假装她过生日,然后找些蜡烛来玩。

最后,女儿在无限憧憬中睡着了。

我知道,这才叫“过去了”。

04

捋一捋,其实做好这4个步骤,就能把发脾气时刻变成可教导的时刻。

▌等待情绪的平静

在谈论发生的事情之前,确保你和孩子都保持冷静。

你不能在一个情绪激动的孩子面前讲道理。M.yJS21.COm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是他的情绪脑在主导,理智脑早已退居二线,道理此时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大人也一样,当压力荷尔蒙充斥着你的身体时,你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冷静、合乎逻辑的谈话。

说什么都不对的情况下,那就先什么也别说。

▌建立肢体接触

有科学研究表明,任何爱的触摸都会触发催产素的释放,而催产素会帮助身体进入平静、放松的状态。

尽量在孩子发脾气之后抱抱他,或者牵牵手。

任何能够表明即便你们之间发生了冲突,但你仍然爱他的身体接触都可以。

▌交流和倾听

这时候的交流一定是双向的,不是大人一味地说教、推卸责任,你也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

可以问问孩子:“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并对他的感觉回应,让他知道你同情他的感受。

▌表达尽量保持中立

如果你一开始就站在道德高点准备一场审判,那我劝你不如直接放弃。

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宣泄情绪,试试改变自己的语气和措辞。

◆用“我”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说话的语气没有尊重你时,你可以说,“当你用那种语气说话时,我觉得你不尊重我。”而不是“你太无礼、太没教养了。”

◆只描述实际情况,避免带情绪。

比如:“你跺着脚,交叉着胳膊,大喊大叫。”而不是说“你像个无赖、泼皮。”

◆描述事实,但是不含指责。

比如“我看见你午饭之后又打开iPad,我们约好了只在上午看一会儿动画片。”而不是“我不是告诉你不要玩iPad了吗,你还玩?”

每次孩子与我们发生冲突,就像在心灵上出现了一个小伤口。

而我们复盘、沟通的过程,就像是在清创。

会很痛、会很难,但只有这样,把委屈、伤心、失望、怨恨统统清理出去,我们的伤口才不会感染、不会留疤,我们的心灵才会依然是一片净土。

同理,也适用于夫妻关系,朋友关系。

所有的悲伤都该有尽头,所有的委屈都该有出口,所有的底线都该有理由,所有孩子的眼泪都不该白流。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的感觉很重要


孩子的感觉“天很冷,你要多穿件衣服!”

“我不冷..."

"胡说!这么冷还说不冷,我都冻得直哆嗦,你一定要再穿件毛衣!”

......

“宝贝,再多吃一点!”

“我饱了。”

“不行!才吃了这么点儿,怎么可能就饱了?你一定还没有饱,再吃点儿!”

......

“爸爸,我怕......"

"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一点儿都不可怕!你怎么那么胆小,没出息..."

......

"这水太凉了,不要再游泳了,赶紧上来!”

“我不觉得凉啊,挺舒服的。”

“我说凉就是凉!你赶紧起来,要感冒了..."

......

“明明是你不对你还生气!你有什么理由生气?!”

不知道这样的对话在大家做父母的和孩子之间有没有出现过。我回想自己的童年,发现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都有,而且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一直到前两年我和我先生去参加了一个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营会,其中的一个讲题叫做“感觉就是感觉,感觉没有对错”时,我才醒悟到,原来感觉是自己的,是真实的。虽然这个讲题是针对夫妻关系的,可是我觉得在我们的亲子关系当中不也应该带入这种概念吗?对同一个东西或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这是多么正常啊。

可为什么作为夫妻一方,作为父母,我们那么不能理解和接受配偶或是孩子的不一样的感觉呢?做父母亲的,因为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正确判断,就一直否定孩子的感觉。孩子觉得“不冷”,父母觉得“冷”,父母就立刻判断孩子的感觉是错的并纠正。孩子对很小的事情感觉害怕,父母作为大人无法体会无法理解,只能强加否定,更甚者还带上嘲讽。想想看,作为孩子,虽然年纪小,有自己的感觉也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却一再地不被接纳,不被认同,他们是多么迷惘,多么无奈,甚至严重的会不相信自己,会否定自己,压抑自己,变得无法正确认知和判断自己的感觉。

自从学习了这个功课都,我和先生都讨论并下了决心,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在面对孩子有和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和看法时,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之前,我们也是和我们的父母辈一样,类似上面的对话也时时都出现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现在我们改变了,比如,如果我们觉得天气冷,而孩子不觉得,我们会先接纳她的感觉,会说“你不觉得冷,是吗?”然后说出我们的感觉“可是爸爸妈妈觉得好冷呢!”这样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但是没有谁是对谁是错。如果孩子因为不觉得冷而不愿意多穿衣服而大人却担心着凉的话,我就会把衣服带着,她如果一直不觉得需要穿,就不要穿。比如孩子害怕什么,我们也会先说“你害怕它,对吗?爸爸(妈妈)知道了。”然后再想办法解释和引导她。如果孩子还是怕,那就接受,我们的孩子何必要如此无畏呢?很多事情等他们慢慢长大了,对这个世界有更多了解了,也就不再害怕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我做晚饭的时候跟我说她肚子饿了,而明明在一个小时前她才吃了她的下午茶点。这个时候,我会问她“你是真的肚子饿,还是只是嘴馋了想吃零食呢?”(因为我们家的规矩是吃正餐前不可以吃零食或是别的东西)如果她还是坚持说是“肚子饿了”,我就会说“我知道你的肚子饿了,但是现在快要吃饭了,你不可以再吃其他的东西。再忍耐一下,晚饭很快就好了。”认同孩子的感觉并不意味着顺从他们的要求。认同了孩子的感觉,之后再加以引导和教育。这样,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亲子关系:妈妈的形象对孩子也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看到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虽然孩子们在很多时候晦于表达,但在他们小小的心里,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审美方式打量、评价着母亲的仪容仪表。

我记得有次去接儿子放学,有个小男孩儿,虎头虎脑的,活泼可爱。其他的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牵着家长的手走向门外,当男孩儿的妈妈出现在班级门口的一刹那,男孩儿愣了一下,随即“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向门外推他的妈妈,嘴里嘟哝着:“你回去换,你答应我的,你回去换……”

原来,天气渐热,男孩儿看到许多妈妈们都穿起了漂亮裙子,他希望自己的妈妈也能穿一条漂亮的裙子来幼儿园接他,于是,在昨天放学的路上就和妈妈商量好:“明天穿一条最漂亮的裙子来接他”。但是男孩儿的妈妈忘了这事,依然穿了裤子……

男孩儿看到妈妈出现在班门口的一刹那,感觉期望落空,伤心地哭了,才推着搡着妈妈回家换衣服,再来接他……

原来,在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女神形象,那就是美丽的能让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妈妈。

在孩子看来,妈妈的美丽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对妈妈漂亮的诠释还有特殊条件,比如,要穿高跟鞋,穿裙子才算漂亮。无论是哪种美丽和漂亮,孩子们都乐于看到妈妈好好打扮自己。

事实上,我们周围更多的现象是:身形不那么紧致的妈妈,朴素地套着舒适的衣衫,追着或领着呆萌可爱的孩子们。多数妈妈们在岁月和婚姻的磨砺下,早已把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抛弃了。

妈妈是孩子审美启蒙的第一人,好好打扮的妈妈们,大多数都有些浪漫的小情怀,对生活和美有自己的追求,很在意生活环境卫生。

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生活中偶尔的小仪式感,刻进孩子骨子里的,是出身的高贵和美好感。这种美好和高贵,无关经济和金钱,是孩子永远的精神食粮。

年轻美丽的妈妈们,好好打扮自己,这是你培养孩子气质的一堂必须课。

从今天起,除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要好好打扮自己!因为我们是妈妈!

如何关注

①复制“天津关工委或tj_ggw”,在“添加朋友”中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陶言)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重要


一.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身边动手能力差的孩子比较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氛围:由于动手能力偏弱,在与周围小朋友的交往中感受到不足,孩子内心会非常沮丧。

这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天然比别人差,于是,形成孩子不原意动手做,执行力差,在学习上的体现就是,孩子不爱动手做作业。

而不动手去做,最后会导致孩子看什么都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很大的困扰,儿童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克服这一系列的障碍。

二.动手能力的好处

我们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人有完整的思维,而思维的发展,是与生活中的语言、动手行为的促进全然分不开。

让小孩子从小动作灵活,为其长大后在掌握各种知识技能中提供有利条件。

可以在孩子小时候就刻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在家务上,玩具手工上都能亲力亲为,小孩子就会变得灵巧,思维更加活跃,日后在面对庞大的体制教育中增加解决问题能力的优势。

三.培养动手能力从哪下手

小丫认为,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

家长可以利用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多途径、多方式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当然,如果你身处城市之中,平时工作比较忙,陪孩子时间比较少的家长,小丫建议家长可以带小朋友到巧手丫益智手工乐园进行益智玩乐。

巧手丫益智手工乐园专业为3—12岁少儿开设课余健康休闲娱乐场所,致力于为小朋友们打造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艺术天赋!

你对孩子的认定很重要


你对孩子的认定很重要

孩子天生是向上和向善的,要努力将这种认定深入骨髓,当这样做了真的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孩子在我们眼里真的就在往好的方向一点点转变。

原文地址:你对孩子的认定很重要作者:彭顼昕

会写这篇文章,源自《简单父母经》读书会上听到的一位妈妈的很多问题。当时陈湘老师非常详尽的回答了这位妈妈的问题,但坐在那里的我想问这位妈妈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你的孩子?

你如何看待你的孩子?这是教养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谈具体的做法。

在时下流行的育儿理论和方法体系中,《正面管教》源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和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的思想。P.E.T.的创始人托马斯戈登,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弟子,P.E.T.实际上是罗杰斯的思想在亲子领域的一个应用指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人的价值不因人的成就高低,影响力大小而有不同,人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能力,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萨提亚的理论最核心的部分是自我价值感,“我是谁”的问题。而华德福则非常感性地把每个孩子看做一个非常崇高的精神生命。我想这些理论和方法体系之所以流行,跟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变化有关: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尊重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生命的价值。越来越多的父母相信,孩子跟我们是完全平等的,孩子生来是向上和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这样的话说出来,几乎每个家长都认可,但具体到一件事上就不一定了。在我看来,家长在教养当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痛苦,尤其是遇到自己“不知道怎么就忍不住发火了”“实在忍不住对孩子凶”的时候,就是家长的“认定”出现了偏差。

这些“认定”包括:

1.我如何看待孩子的人性?

2.我如何看待我和孩子的关系?

这些认定会影响到:

1.我对孩子的行为和行为动机的看法和认识。

2.我在这些看法和认识的影响下,会产生的感受。

3.我在这样的感受的驱使下会对孩子做的举动。

举一个例子说明。很多母乳妈妈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长牙期会咬妈妈的乳头。我记得在我的高中时代盛行的辩论赛中,有一个主题是“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的。认同人性本恶的一方把哺乳期的孩子咬妈妈乳头的这个现象归作是人性本恶的标志。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推断。

认定:

1.我的孩子是性恶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不爱我甚至伤害我。

2.因为我的孩子的本性是“恶”的,所以作为父母,我的任务是剔除他人性中“恶”的部分,我是他的监督者。

认定的影响:

1.孩子咬我,是因为他不疼我,不顾我的感受。我是他的妈妈,含辛茹苦地给他哺乳,他还要这样伤害我。

2.为此,我感到愤怒、委屈。

3.在愤怒和委屈的趋势下,我可能停止哺乳,或者打孩子、骂孩子。

如果我们换一个认定。

1.我的孩子是性善的。我的孩子可能做出看似“恶”的行为,但他做这些行为的目的不是伤害我,而是为了发展他自己。

2.因为我的孩子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作为父母,我的任务是给予他陪伴、支持。我无须评判他。

认定的影响:

1.孩子咬我,是因为他开始长牙了。他有点难受,需要磨牙,同时他也会找机会练习如何使用自己的牙齿。

2.我的身体很疼,但我很开心。在我的辛苦哺乳下,孩子长大了。

3.我非常开心地跟孩子互动,同时平静地告诉孩子,咬得很用力的时候妈妈会疼。我会给孩子准备磨牙辅食,我在孩子咬到我的时候,尽量平静地让孩子的嘴暂时离开我的乳房。

对人性截然不同的认定,会让亲子沟通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没有人能用一个科学实验来证明“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家长可以学遍所有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用来指导自己对孩子的教养,但逃不掉的终极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孩子?尤其当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首先考验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终极看法:我的孩子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善”的还是“恶”的,我的孩子是不是在积极地成长的?在考验价值的这些时刻,家长最终都要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来做决定。一个认定孩子是“恶意”和“不求上进”的父母,即使用尽了所有的沟通方法,也无法传递给孩子被接纳、被信任的感觉,无法让孩子因为自己的陪伴而感到幸福,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孩子也难以做出父母期待的举动。

心理专家李子勋曾经在《家庭成就孩子》当中,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做三个“假定”。

1.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2.假定人和人之间是友爱、互助的。

3.假定孩子自己是可爱的。

这三个假定指导了我过去三年的父母成长课堂授课和咨询,关于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我现在认为,父母需要对孩子有如下认定。

1.认定孩子生来都是向上和向善的。

2.认定孩子即使做了不被认可的行为,孩子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人格成长。

3.认定孩子即使跟父母有冲突和分歧,孩子依旧是爱父母的。

同样,这些认定无法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只是一种认定。但我见过的持有这样的认定的父母,都跟自己的孩子形成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良好关系。这样的父母在教养中少有疑惑、矛盾和纠结,他们能从做父母这件事上真正得到乐趣和幸福的感觉。而且对父母来说,认定自己的孩子是“好”的,也认定了自己是“好”的,在你这样的认定里,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也能够得到提升,这也会是一种成长。

喜欢《孩子发完脾气后,妈妈的第一反应很重要!》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第一学期班务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