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更加亲密的秘诀--仪式感

07-21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亲子关系更加亲密的秘诀--仪式感”,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小王子》中,狐狸和小王子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狐狸说:“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带给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仅次于生理需求,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求。有了安全感,才有了获得社交能力、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

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会表现出不自信,常常粘着大人不放,睡觉不安稳,在陌生环境中有咬手指、拉衣角等小动作。成年后容易紧张和彷徨不安,甚至会觉得世界不公平,愤世嫉俗。

仪式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当因事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惧时,可以通过一些仪式来降低内心的不安,给孩子以确定感和秩序感,满足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需求。比如孩子生日时,请小伙伴们来一起参加生日party,用吹蜡烛、切蛋糕、收礼物这些小仪式,让孩子感受大家的关注,培养孩子对人和环境的安全感。

仪式感让孩子感受美

再小的事,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保持一份敬畏心,甚至获得一些超越性的价值。

就像狐狸从三点开始期待小王子的到来,在等待中细细品味幸福的滋味,感受幸福来临之前的惴惴不安,发现幸福的双重美感。

体味生活美感的过程,孩子会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感受过生活中更多美好之后,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拒绝麻木的生活态度。

仪式感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时间的坐标系中保持生活的仪式感,能让仪式发挥承载文化符号的功能。

文化传承可以大到国家和民族,国庆时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而吃的粽子,中秋节一边赏月一边给孩子讲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港湾,家庭生活中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更深切的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是亲子感情交流的纽带,是孩子出发的起点,将来无论孩子走到哪里,对家庭一个又一个仪式的美好记忆,永远是孩子前进的力量源泉。

仪式感对孩子的成长是如此的重要,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属于孩子的特殊日子,送给孩子一份小礼物,作为成长的纪念品,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引导孩子用心体会幸福!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非常局限的。”

很多人都问杨洪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杨洪认为,其实种树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与技术,反而栽培盆景需要更多的技巧与方法。“家庭教育首先学的不是方法,而是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孩子如同一场长征。现在有很多错误观念,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长征是一个长久的、需要有战略眼光的事,孩子的人生并非是在同一起跑线的百米冲刺,而更像一场马拉松,陪跑的多在第一排,真正的冠军都在后排站着。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背唐诗,其实超前教育是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事,诗词是高度抽象的,而孩子的抽象思维进入初中后才渐渐发展,小时候是形象思维迅速发展期,所以孩子们爱看广告、动画,因为画面转换很快、丰富多彩。走得最早的,不一定走得最久远,万里长征有它的规律,违背规律就会碰一鼻子灰。”

长征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孩子要适应社会,必须承受一些挫折、打击和失败。现在有不少挫折教育的训练班,杨洪认为有的没有必要:“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挫折训练班结束后,家长去接孩子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动作:他们习惯性地把包扔给父母。这样的挫折训练真是白费了。其实在家里就可有这样的教育,如奶奶做的面条不爱吃,你可以选择不吃,但不可以选择别的。你正看电视,动画片精彩得不得了,7点到了,爷爷要看新闻联播,你就要换台。虽然简单,但这就叫挫折教育。什么叫挫折教育?愿望不能满足就叫挫折,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去体验、去适应,否则人生就是‘旅游’,而不是长征。”

“有的家长老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孩子听不听你的话,取决于孩子跟你的关系如何。当父亲与孩子没有良好的关系,当他想施加对孩子的影响时,就只剩下武力。”因此,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是家长对孩子施加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亲密的、平等的、建设性的亲子关系。

但这常常为中国家庭所忽略,这就需要家长具有现代理念,如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人格上的,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血缘的差异,因此孩子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们接纳他、信任他,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有位父亲很伤心地对杨洪说:“孩子一年多没叫我爸爸,只有在要钱时才叫,我有时想讨好他,放学后要陪他打球,儿子说累了不去,可吃饭的时候,他却拿着拍子说下去打球,真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我对他是这样地爱……”杨洪指出,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如果你的爱表现得不恰当就是问题,如果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控制我、干涉我,那就更糟糕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亲子关系出问题,大多就在于不平等、家长制,“现在还出现了家长制的变形,有的父亲说现在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是‘孩子、妻子、狗,自己只能排第四’,但过度保护或过分放纵与溺爱,这样的‘爱’只能让孩子长不大、幼稚化,因为家长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不能成为参天大树,最终只能成为弱不禁风的小盆景。”

破坏亲子关系的根源,是付出感


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一篇有关亲子关系的文章。

很多人以为,爱是关系的润滑剂。那些坏掉的亲子关系,都是因为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爱。

然而,本期分享人伊姐却发现,有时候谋杀亲子关系的元凶,正是异化的爱——付出感。

无论你是否已为人父母,这篇文章的道理,都值得你牢记于心。

作为一个妈妈,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剁手党,是那种会在日本ABC MART给孩子按色系一口气买四五双鞋,海淘各国益智玩具,包裹刷刷进家门的嘚瑟主儿。

有一天我在拆快递,我妈妈大声对葫芦说:葫芦你看,妈妈总把最好的给你,长大要孝顺妈妈啊。

我立刻阻止了她,并请她以后再也别这么说了。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这句话,是谋杀健康亲子关系的元凶。

请回想一下:为什么要生孩子?

以前跟一个未婚的女孩聊天,她坦然告诉我,最讨厌父母们在微信圈没完没了晒孩子——尤其是配文表达“孩子呀,妈妈不容易,以后要记得妈妈的好哦”这种调调的。

她说,麻烦每个妈妈回想当初,为什么要生孩子?

有的是想留下爱情的结晶;

有的是迫于传宗接代的压力;

有的是潜意识希望夫妻关系得以巩固;

有的是渴望一份超级的亲密关系。

她认为——

“孩子,是为了丰富和完整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的渴望,而来到这个世界。

孩子的到来,基于我们百分百武断的选择,我们为孩子付出,只是一种成年人基本的负责。”

女孩的观点有点偏激,但细想不无道理。

所以,当我们想对母爱索求回报的时候,先清楚这个前提——你对孩子付出的一切,起点从来不是“我为你好”,而是“为自己好”。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怎么消失的?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传统观念,所以在中国的关系里,亲子关系是一个“有用”的东西,这份感情,是需要回报的。

朋友A的父母有个小本子,从A出生开始到结婚买房,为他花的每笔钱都写在小本子上,每次A与他们意见相左,就会拿出小本子数落A。

这个本子,于A而言,是孙悟空的紧箍咒。

还有一种比要求物质回报更要命的,是情感回报。

朋友B的父母,在老家有房有车有朋友圈,但退休后,他们非要双双挤到儿子在北京不足60平米的小家。

理由是担心B从小不会照顾自己,愿给钱愿干活,怎么都行,总之不愿意与B分离。分离,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孝。

两代人生活观念差异在B生了孩子后达到顶峰,育儿观念差异、婆媳矛盾、地小人多,孩子两岁时,B离婚了。

据我所知,A是农村家族三代唯一考上大学的,整个家族希望都寄托在A身上。

而B的父母感情一直不和,双方拼命争夺孩子的爱,来填补自己的失落。

A的父母是爱孩子,但更爱的孩子带来的荣耀;B的父母也爱孩子,但更爱这份不愿放手的情感寄托。

事实上,A和B从小就有一个愿望,考到外地,远离父母。

亲子关系让他们备受束缚的程度远超过了青春期叛逆,变成了一种内心的恐惧。

这样的父母其实我们见得不少,他们本身也许是时代或者命运的受害者,我们不忍指责,但有一点极度清晰的事实是——

在这样直接或变相表达“我已经把最好的给你,你要孝顺我”的过程中,健康的亲子关系,消失无踪。

孩子的爱无需要求,它一直都在

我不太喜欢“孝顺”这个词语,尤其是“顺”字,等级色彩太重。

爱是互相的尊重,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只有不自信的父母、害怕自己不值得爱的父母,才会拼命去强调爱,要求爱。

这种不自信,跟阶层有时候是没关系的,再底层再艰难的父母,也有智慧和能力,给孩子一份“不求回报的爱”。

《麦兜-我和我妈妈》里,麦兜从小没有爸爸,麦兜妈妈打很多份工来维持母子俩的生计。

她不仅不在麦兜面前诉苦他的爸爸,而且带着麦兜经历生活困苦的时候,总有能力消解它。

带着麦兜街头卖艺,翻滚麦兜,逗得他哈哈大笑;去菜市场,教麦兜学会萌萌地说“便宜点卖掉算了”砍价必杀技。

麦兜一直吵吵要去马尔代夫度假,麦兜妈妈就带着他坐公车到廉价酒店,在局促的小房间里,假装在韩国,奏乐起舞;假装在日本,大吃寿司。

麦兜妈妈有时候会告诉麦兜,跟大表叔住一段,自己要代表宇航局去太空执行任务。很久之后麦兜才知道,那是妈妈在住院,却不愿意小小的他承受不安和惊恐。

麦兜妈妈靠零工维持生计,没房没车,甚至没有麦兜爸爸。她比你,比我,比大部分的人都艰难,她完全可以跟麦兜大吐苦水,大提要求。

但她不,她用自己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消解了这种生活的沉重,用乐观和坚韧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种智慧叫:舍不得、会心疼。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舍不得他们背负这种“被付出感”的沉重。

付出感,是谋杀健康亲子关系的元凶

中国有一个关于孩子赎罪的神话,非常惨烈——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

哪吒就是不能承受父母的“付出感”,为了脱离要偿还的这种沉重。

一个健康家庭成长的孩子绝少可能变成白眼狼,因为随着他接触外界变多,他会愈加明白,父母给出的,不求回报的爱,多么克制包容,多么用心良苦。

孩子给我们爱的回馈,不是我们要求来的,它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像种子在土地,只要有阳光雨露就可以生长,我们的要求和监督,是拔苗助长,甚至会适得其反。

麦兜长大成为名侦探,每一个习惯、每一个思维方式、每一个小动作,都留着妈妈的痕迹。

他说:

“多年之后我终于明白,面对命运,妈妈把能输的都输掉了,把能赢的都赢来了。只不过,输的她都留给了自己,赢来的,她都留给了我。”

这句话我每次想起,都感动得想哭。

我相信普天下每个妈妈都是这么做的,但区别就是,你是自己说了出来,还是留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悟到。

前者是索取,后者才是爱。

我们喜欢说一个很浪漫的爱情观点:亲爱的,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这句话的意思,我是成年人,我对自己感情和选择和负责。

其实,这个世界上,我们最该对孩子持有的态度,也莫过于此——孩子,我爱你,我甘之如饴地去付出,但这份付出,与你无关。

检验你的亲子关系足够亲密的十条标准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亲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着你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能够真实的发生。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判断你是否和孩子足够亲密呢?

一、有好东西首先想到你

孩子从别人手中得到一个小皮球或者其他小玩具,会不会立即跑到你身边告诉你?得到哪怕一块饼干或者其他食物,会不会立即递给你,让你“尝尝”?如果是,那你在小宝贝心目中占据的就是第一位。要知道,小孩子的表白都很直接,喜欢什么就想拥有,能与谁分享,这个人对小宝贝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大一些的小宝贝还会自制很多“礼物”送给你呢。

二、总喜欢粘着你

有时你想单独呆一会儿,可孩子总喜欢到你身边来,和你搂搂抱抱。你坐沙发上,小宝贝会来靠着你;你靠在床上,他会跟过来和你挤在一起;你让他去玩吧,没多一会儿,他就会溜到你身边,和你说东道西。此时你会嫌孩子粘人,那是你没有想过,孩子是特别依赖你。他觉得和你呆在一起很愉快、很舒服,证明你对他很有吸引力。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待遇的,仔细回想一下吧。

三、受委屈时找到的第一个人是你

再悉心呵护的孩子也难免遇到麻烦,摔了,碰了,和别的小朋友吵架了,被谁骂了,心里肯定不痛快,满腹委屈向谁诉?如果小宝贝第一个找的人是你,向你告状,向你诉说,甚至对你哭泣,这是他在向你寻求安慰,是因为你能给他帮助,让他得到心灵慰藉。此时,别嫌孩子烦,把他抱在怀里,听他说,给他安慰,因为你是他的保护伞。

四、最喜欢跟你显摆

成长中的小孩子进步很快,总会不断学到小本领。他若会唱了、会跳了、会画了,要找人分享喜悦,总是最先找你,每一个小进步都不让你错过,你一定要给他加油。对他说几句:“你真棒!”“非常好!”“真的有进步!”或者肯定得再具体些,告诉他,舞跳得很有力,画面颜色很漂亮,歌声很响亮,他的自信一定会更强,因为这是来自他最信任的人给予的肯定与表扬,他的劲头会更足。

五、所有的事情都想让你知道

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回到家,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你走到哪里,他会跟到哪里,或者在吃饭的时候,不停地讲啊说啊,幼儿园或者学校里的那些事,不管是有趣,还是无趣,哪怕是上厕所没带纸这样的事情都会告诉你。大人有时不理解,这有什么好说的?这是你没有明白,孩子是在无保留地跟你分享他的生活,让你知道他的故事,因为他是真的不想自己的生活没有你。千万别不耐烦,微笑着,倾听,就足够了。

六、强烈反对别人说你不好

虽然孩子多次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或者爸爸,有时也会嫌你唠叨,说你胖,但这是他说的,别人不可以说。哪怕小同学说他的爸爸或者妈妈长得不太好看,那也不行!他一定会反驳,会气愤,就算是好朋友也不能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忠粉,除了自己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宝贝!

七、无论和谁在家,都盼着你快些回来

不想也不愿忍受和你分离,总盼着你快点回家,尤其是快到你回家的时间,他会很焦虑。等你回到家,他会马上跑过去迎接你,亲亲你,抱抱你。若是你在家,他出去了,回到家也要马上找你,和你亲热一番。无非是告诉你,他有多想你。孩子如此对你,不管在外心情如何,在他面前,都保持笑脸吧,只为有人如此牵挂你!

八、你对别的孩子好,他会很生气

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子可爱,大人难免会逗一下,夸一夸,或者抱一抱。自己的宝贝看到了可是会不高兴的,要么直接生气,过来往你身上靠,要么嘟着嘴,或者玩得好好的也不玩了要走。这都是因为他觉得你的怀抱只能属于他。不是说爱是自私的嘛,小孩子的表现最直接。此时别忽略了他的情绪,放下别人家的孩子,抱抱自己的小宝贝,安抚他一下吧。

九、总想睡在你身边

他喜欢和你一起睡,半夜醒来,有时还会摸一摸,看你是否在他身边,如果在,他会安心接着睡。即便长大些分床了,不用给他讲故事了,他也想让你陪在他旁边,等他睡着了再走。半夜他做了噩梦或者想要上厕所,一定先喊你,让你陪着他,这样他才会感到很安全,很放心。

十、你累了,他会主动要给你“按摩”

孩子是最会察颜观色的,你脸上写着的疲惫他绝对看得懂,你若再说一句“今天真累,脖子都酸了”,他会主动让你趴下,他来给你“按摩”,或锤、或揉、或敲、或拍,绝对仔细、到位。有时,他还会问你:“这样行不?”,告诉你:“放松!”他会很多“按摩手法”,爸爸式、妈妈式、外公式……会在你身上轮番展现。你若说不累了,也给他按吧,他会高兴得笑开花。亲子互动一番,谁的心情都会美丽,再累也会变轻松。

孩子小时,父母就是他的天地,是他的依靠,是他的全部。父母照顾他会很辛苦,但这个过程也很短暂,孩子的世界很快会填充更多的内容,会与父母渐渐剥离。别等孩子不依恋你的时候再去后悔,多留些时间给孩子,最美、最甜蜜的亲子时光才是你给他、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Teenager亲子关系秘诀 爸妈主动去读孩子在读的书


亚洲的学生在美国学校里很牛——尤其是数理化牛气冲天。我高中时参加的那些数学比赛,台上的获奖者都是清一色的黄皮肤、黑头发,让我这个站在后面的亚洲人很无地自容。但是在我的高中里,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个亚洲学生文学学得好。

很是搞不懂我们这个以读书为荣的民族为什么现在没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丧失了阅读的乐趣。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就读课本上那么一点点东西,然后就是看看报纸翻翻八卦,这大概就算是一生的阅读了吧。

要是问起来还很理直气壮:“读书有什么用?这些东西电视上都有”、“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阅读的习惯。美国人会利用一切时间来读书:车上,飞机上,做家务的间隙,等等。美国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热爱读书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原来美国才是“非主流的天堂”

美国人读书是全民性的。从收入很高的家庭到靠救济金吃饭的家庭,都有读书的习惯。在得梅因,只有非常穷的人才会坐公车,因为每家都有车。我每天在坐公车的时候都会观察车上的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拿着书在读。

记得是刚入春的一天下午,我上车后发现钱没带够,正在窘迫时司机喊了一嗓子:“谁有零钱?这个姑娘忘带钱了!”我一转头,发现车里那些灰头土脸的流浪汉,还有那些裹着不合身的大棉袍的大妈们几乎同时抬起头来——他们手中基本上都拿着一本书!马上,一个拎着大蛇皮袋子的流浪汉打扮的人放下了手上的书,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硬币:“来,给你。”我感激地接过钱,忙说“谢谢!谢谢!”。他微笑着摆摆手,又坐回去看书。他看的是一本泛黄了的《圣经》。

我不会忘记那些夏日的下午,在我跳上车,交完钱后,坐在座位上观察那些乘客。我看见,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外的树叶,星星点点地在那线布满皱纹的老妇人的脸上跳跃,在她们的那些打开的书页上舞动。到了该下车的时候,这些穷苦的老妇人小心地拿出书签来,夹在书里面,然后把书放进她们破旧的包里。仿佛那一木书是什么圣物一样。

公共汽车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这里只有买不起车的穷人,还有非常少量的一些不到开车年龄的学生。得梅因是个小城,所以大家往往都认识,每次上了车,和熟人打一声招呼,乘客们就坐下拿出一本书来看。

不同文化的碰撞

我一直认为这样做对眼睛不好,但美国人似乎压根儿就没有这种观念。“莎拉,你这样会把眼睛看坏的。”在我们去体育馆打扫卫生的路上,美国接待家庭里的妹妹莎拉打开了车后面的灯,在摇晃的车厢里借着那一点昏黄的灯光看书。“谁说的,”莎拉摇头,“我一直这样看。”我不是提倡在车内看书,但是这种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的习惯的确令人惊叹。

当我和我的接待家庭一起在佛罗里达州的奶奶家度假的时候,一天晚饭后,奶奶忽然说想让我们全家一起玩智力游戏。我、莎拉还有克里斯汀都在房间里看小说。我们三个人都答应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动。

后来还是美国妈妈过来劝我们:“奶奶好久都没有和我们在一起玩游戏了,咱们都去玩一玩吧。”于是,我们三个人没精打采地走到外头,坐在地上开始玩那个游戏。游戏实在是无聊,但我们也不好扰了奶奶的兴致,只有继续玩下去。

忽然,莎拉很气愤地叫了起来:“放下!把书放下!”我抬起头来,看见接待家庭的爸爸正偷偷地把藏在沙发底下的书拿起来看。“你们先玩你们的呗,到我了我就出牌,”爸爸嬉皮笑脸地说,“什么都不耽误。”“不公平!”克里斯汀也叫了起来,“凭什么就你看书啊。”这时莎拉气鼓鼓地站了起来,走进房间,还把门一摔。

“莎拉!”美国妈妈不满地叫了一声。“莎拉走了,我也不想玩了。”克里斯汀抓住机会,马上站起身来进房间看书。我转过身来看看美国爸爸,他已经坐在沙发上在看书了,还把身子转了过去,生怕别人又打扰他。美国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马上转过头来对说:“Gogo,咱们三个人玩吧。”我只好点了点头,继续玩那无聊的游戏。

我非常佩服妹妹莎拉的一点就是她的读书习惯。她几乎是以每天一本书的速度在读书。她是完全离不开书的。每周末她都去图书馆借上七八本书,一周以后去还,再借新的,她在海滩上晒太阳的时候戴着墨镜看书,在超市工作的时候利用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看书,在课间看,在等人的时候看。

全家学霸的好友

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克里斯汀娜,来自一个非常优越且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家庭。她的父亲斯坦福毕业,她的母亲曾经是一名记者。在她去爱荷华州立大学荣誉学生新生报到的时候,她的家人把我也带了去,好让我更了解美国的大学。

那天早上,我、克里斯汀娜和她爸爸坐在教室里听辅导员讲解——她的妈妈还在家里,下午开车过来。我记得辅导员提到了一本书,并且希望学生们在暑期看完。克里斯汀娜的爸爸当即拿出iPad,上了亚马逊网站,在一分钟之内就把实体书买了下来。他还小声地对克里斯汀娜说:“嘿,发个短信给你妈妈,告诉她我己经买下了实体书和电子书,并且己经把电子书发到她的kindle上了,所以她现在就可以看了。”

这种高科技、高效率的阅读非常令我震惊!网络与电子书的普及能够节省下来多少时间啊!但是震惊之余,我还是有些不解:这是克里斯汀娜的作业,为什么她的全家都要看呢?她的家人工作都很忙,他们有时间看吗?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问了克里斯汀娜的妈妈——杰西卡夫人——这个问题,她一脸惊:“我们当然要看啊!我们要是不看的话,跟克里斯汀娜不就没话说了吗?”然后,她故意放低声音跟我说:“那样她就会嫌弃我们这对老夫老妻不与时俱进了!”“嘿!”克里斯汀娜哈哈大笑,“我可不会嫌弃你们的!”

书籍,在美国的家庭中是一架桥梁。每天饭后,家庭成员就会聚在一起,讨论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从而使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加亲密。

美国学生的读书习惯

我的朋友可拉,AP成绩几乎都是满分,SAT和ACT的成绩也近乎满分,当我问到她到底是怎么学习的时候,她简单地回答:“就是读书啊。”

在美国,想要取得好成绩,唯一的方法就是阅读。美国人重视批判思考与独立写作的能力,而大量阅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美国的学校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读经典作品,而且是大量地读。

那么,我们会不会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读得懂像是《奥德赛》《罪与罚》这样的作品吗?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关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的确,小时候读的东西,在长大后可能不记得细节,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进入社会的青少年而言,经典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告诉他们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人性的矛盾。而这些书,在成年后重读,能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Central Academy的日常

吃饭的时候读书,是Central Academy学生的常态。

第一次带美国的妈妈去Central的时候,正好是午餐时间。因为Central不是一所完整的高中,所以没有食堂,所有人都带着午餐,在自习区或者坐在走廊上吃饭。我们走进去的时候,虽有打闹的、踢自动售货机的孩子,但是大部分人都坐在沙发上或者地上看书。

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有一群坐在地上的女孩围成一个圈,其中的一个正在大声地朗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他的女孩都在仔细地听着,时不时咬一日手里的三明治。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热爱读书,而是Central有每天读二十页书的任务,而且小测试不断,我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候,有一次拖到周日晚上还有几百页没读,网上连个好的总结都找不到,当时急得我直跳脚,后悔这周没努力。

但是当我给在美国的其他中国留学生打电话时,大家连作业都没多少,更不用提读大部头的小说了。我感叹:好学校真的就是不一样。而这“好”字,恰恰就体现在阅读量上。

美国高中学历史的style

当我在美国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曾经不停地回想在中国高中学到的方法:画表格,理时间,编口诀。记忆、记忆、再记忆,但是完全没有效果。美国短短的历史,课本却有一千多页,老师还打印出大量的文献让我们阅读。但是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课本就是那么薄薄的几册,完全没有细节,仅仅是记概念,记定义。

刚开始我怎么也读不进去,后来每天晚上读一章,后半年才算读得进去了。可是那么多东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重点,而且老师也不给画重点。我很苦恼,于是给我可拉打电话。她高二的时候选的AP美国历史,轻松地拿了满分。

“可拉,我快死了!”我一开口就说,“这破历史怎么这么多东西啊!怎么一点重点都没有啊?”她有些不解地回答:“有了重点那还是历史吗?历史上的每件事都很重要啊。”

我有些抓狂:“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考试的重点是什么?”她不屑地一笑:“哈!你这个中国人!”“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特功利,但是我们以前不是这么学的。”我无力地说,“我真的快被折磨死了,你赶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学的?”“你把那课本从头到尾读一遍呗。”

可拉说,“我就是这么学的。”“可拉!”我震惊了,“这书这么大,一千多页,起码有好几磅,书都能把我砸死!读完这书我都有孙子了!”“你别急啊,慢慢读,我有时候也读不进去,”可拉说,“我一般就是读几个小时,然后下楼做做家务什么的。”

我还是不甘心:“难道就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吗?就没有个提纲什么的能让我背的吗?”可拉有点急了:“你这人怎么这个样子啊!你不能这么学历史!你难道不认为那些细节才是历史的精华吗?那些故事非常有意思吗?你现在背了,以后肯定会忘了的,那样有什么用呢?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她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对于我而言……

“那你在AP考试前是怎么复习的?”我不放弃,“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有!”可拉说。“什么?”我激动了起来。“我把历史书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

我顿时感觉没有了希望,只好回到那本厚厚的大书里,一点一点地读起来。可拉的话是对的,其实我在内心里也没有期望她告诉我一条捷径,因为那样的话,可拉就不是可拉了,可拉就不是那个读萨特、康德、黑格尔的可拉了。

作为Central Academy最优秀的学生,作为连Central Academy的老师们都尊敬的学生,可拉是有她学习的方法的。而这种方法,就是单纯地阅读,大量地阅读。

不阅读即是野蛮

“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潜力的”他们会永远保持他们固执的想法,不去接受新的思想,他们无法进步,即使数理化再好也无法补充阅读的空缺。

很多人认为美国人笨、智商低、数学差,但是美国人的情商却很高。这种高情商,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的。所以美国人也许不会编程序,做软件,但他们能够驾驭那些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这和自己有这种能力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现在的中国义务教育中,应当加进大部头名著的阅读,而非仅仅几篇节选的阅读。这一点台湾就做得很好。不要被数理化的优秀蒙蔽了双眼,读书才是强国的根本啊。

相信《亲子关系更加亲密的秘诀--仪式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