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家比我们家有钱?

08-12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为什么他们家比我们家有钱?”,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这是个尴尬和敏感的问题。而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可能会被孩子问到这类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事实已经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以下的情景:

曾经的同窗好友邀请去他家大House做客,宽敞明亮的大厅,数不清的卫生间,开放式的大厨房,漂亮的儿童房,这些不仅会让我们眼界大开,也会让孩子产生别样的情绪。而对比自己家两室一厅的“鸽子窝”,孩子难免会要求说,妈妈,我也想要一间公主房。

和闺蜜带着孩子一起逛街,朋友大包小包给她的孩子买了一堆名牌衣服豪华玩具,而我们的预算只能让孩子选择一个玩具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哭着问,为什么我不能买那个玩具?

同班同学穿着漂亮的名牌衣服名牌鞋,孩子回来说想要一双一模一样的运动鞋。同学家长开着豪车接送,而我们只能骑着电动或者开着八手捷达,孩子羡慕的说,同学家的汽车真漂亮。

面对这种问题,相信下面几种答案我们一定都听到或者曾经对孩子说过。

1、打肿脸充胖子型:

他们家有的咱也有,你想要什么妈妈也给你买。于是,今天孩子看上同班同学的名牌运动鞋,爷爷奶奶拿着半个月的工资也要给宝贝孙子买个同款。暂且不说这样宠溺的方式会不会害了孩子,你能确定你的钱能让孩子想要什么要什么吗?不会因此破产?

2、自欺欺人型:

不要看XXX家有钱,他们家一点都不好。这种“诋毁”的方式其实只会让孩子更加困惑,因为他们家明明就很好,我就是很羡慕,为什么妈妈说不好?你能看到的事实孩子也能看到,你无法蒙住孩子的眼睛。

3、认命型:

咱们家就是穷,没有他们家有钱,所以你要节俭,不要乱花钱,不要跟同学攀比。这样的回答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自卑感,跟同学的相处也会让孩子特别不自信。

4、教育型:

更多的家长可能会说,你要多读书,多学习,努力考上好大学,这样就能和他们一样有钱了。我个人觉得这种回答完全是误导!因为我们都知道,读书和有钱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直接,我们曾经以为的学渣可能现在就是企业老板。如果利用这个教育孩子,等孩子真的遇到现实时,会不会很挫败甚至绝望?那些高材生跳楼自杀的还少吗?

我在一个妈妈论坛上正好看到大家讨论这个问题,而其中这个妈妈的回复让我印象深刻。

“我跟孩子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富强的国家,爸妈也有稳定的收入,所以相比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我们是非常幸运的。

一个人是否有钱是要自身努力加上运气。有的人贫穷是因为不够努力,也有人很努力但是就是不幸运。如果自己努力了又运气很好,变成了有钱人,要帮助不幸运的人。如果自己努力了,但是运气不好,也不要伤心,因为我们没有遗憾。无论有钱没钱,要心怀善意做个好人,善有善报,也会改变运气。

父母不是万能的,即便我们没有很多钱,对你的爱也不会少,我们会努力给你带来好的生活。”

对于很多小小孩,这样的回答其实根本听不懂。而这个妈妈的回答,戳中我的是她对于孩子的这种问题,并没有指责也没有掩饰,而是正面直接的用自己的方式引导了孩子。

很多人会说,这种问题孩子根本不该问,有这种想法的孩子从小就是拜金、金钱至上,甚至会说是家长教育的有问题。可是请问我们这些大人,就没有过这种困扰吗?看到自己昔日同窗或者同事,现在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穿着名牌,我们大人有时还难以消化,更不用说阅历尚浅的孩子们。这都是很正常的心里,所以千万不要否定孩子的这种攀比。

而对于像小V这样年纪的孩子,当他们问出这类问题时,其实并没有等价的金钱概念,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某种让自己开心的东西而已。所以,即便我们暂时不能给孩子一个超级豪华的公主房,其实搭个小帐篷孩子可能也同样开心。

小V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次黄色的出租车,每次出门都吵着要出租车。于是有一次我特意出门和他坐了一次出租车,孩子特别开心。他当然不知道出租车的价钱和宝马车的区别,但我肯定他比坐在宝马上更开心。

没有拜金的孩子,只有拜金的家长。在孩子价值观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如果我们每天谈论的都是车子房子票子,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受到这些影响。当孩子问到此类问题时,如果我们传达的只是有钱、穷富这样的字眼,那才真的是教育孩子拜金!我们只要读懂孩子的需求,正确的引导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孩子自然就会自信阳光。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上学时,班里最自信快乐的同学,是不是最有钱的?我仔细想了想,还真不是。一般最自信的孩子都是学习好,能力强,人缘好,家庭幸福的。而大多数负责任的家长都不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些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家长,很多都是忙的根本不管孩子,只能靠物质来补偿孩子,而孩子也觉得是父母欠自己,亲子关系特别不好,孩子也并不快乐。靠物质攀比才能自信的孩子,其实内心都是自卑,缺少父母的关爱。用钱代替教育,代替关心,代替陪伴就万事大吉?根本就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所以,作为家长,无论穷富,其实我们都能让孩子成为最富有的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引导。宁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也不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其实,有趣的人生远比有钱的人生更值得羡慕,不是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我们家有钱吗?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上班?看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回答


前言

小朋友的脑袋里总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还不太容易回答,比如:你到底最爱谁?我们家有钱吗?你什么时候会死?为什么你们会吵架?小明为什么今天不和我玩了?我为什么早上不能再多睡一会儿...你们怎么答???孩子渐渐长大,我越来越觉得为人父母真是需要点智慧滴,不然就好好学习呗,比如以下这些问题,儿童心理专家们是这么建议的~

“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上班?”

Betsy Braun

美国儿童发育和行为专家,著有《Just Tell me What to Say:Simple s for Perplexed Parents》等。

1.小朋友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要听一长串你去上班的理由,Ta就是要告诉你:“我想和你在一起,我要你陪我”。

2.与其解释你需要上班挣钱买这买那,不如接受Ta的感受,然后再将话题转向积极的方向。你可以说,“妈妈知道你是希望我别去上班多陪你。你不在妈妈身边的时候我也会想你,所以我办公室有很多你的照片,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你,这提醒我,很快就可以见到你了。”

3.别说你也希望自己能不上班,因为这给孩子的信息是:你并不喜欢你的工作。你可以这样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还有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

3.如果小朋友继续问,“为什么有的家长可以不上班待在家里?”你可以告诉Ta,“每个家庭都会做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决定(Every family decides what is best for them)。

4.你还可以这样说:“我做很多事情呢!你看,我既是一个妈妈,也是一个妻子,我还是...,我愿意花时间去做好每一件事。“

个人体验:对于一直全职上班的我,曾被小朋友问过无数次。“妈妈你为什么又要去上班?Emily妈妈为什么不上班?”小朋友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每次被问我都很心虚,因为照实说应该是这样,“妈妈挺喜欢上班的,如果妈妈不上班每天在家里(......),我会很不开心的(估计要疯掉)。” 不过说出口来是这样的,“宝贝儿妈妈也很想在家陪你们玩啊,可是我不上班就不能给你们买好吃的蛋糕和好玩的玩具了,还有可能要搬家...”呵呵,就这样勉强混过去几次,但后来小朋友会说,“我不要蛋糕和玩具,我只要你陪我。”呃,很显然我的回答不够好。 直到有一天,我去老大的班级义务教了一次科学课,她回家后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去上班了,因为你的工作很酷!我很想知道你还做些什么!”哈,小朋友的回应让我深受启发,于是我就尝试让小朋友深入了解我的“个人生活”,我的办公室里有什么?我每天上班干点什么?和谁在一起?我为什么喜欢我的工作?...现在她们再也不问那个问题了,还会提醒我别忘了开会,帮我换墙上的照片,在办公室的黑板上留下温馨的话...

“同学有,我为什么不可以有?”

Wendy Mogel

Ph.D

美国心理学家及育儿专家,著有《The Blessing of a Skinned Knee: Using Jewish Teaching to Raise Self-Reliant Children》等。

1.大多孩子都是激进的谈判者,他们会反复地,热情地,有说服力地提要求哈。

2.不要用生气或教育式的口气回答他们:“你东西已经很多了...”,你既要尊重他们,又要坚定地表达你的决定。

3.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想要星球大战的光剑,你可以把它列入你的生日清单,或者,你还可以把买剑的钱存起来。”

4.你也可以这样说:“是的,Ashley有iPhone,但每个家庭在不同的事情上会做出不同的决定(Every family makes different decisions)。"如果这时孩子的回应是更长的呜咽,你可以告诉Ta:“这件事我们就谈到这里。”

我的个人体验:特别认可“尊重和坚定”两个关键词。我理解的尊重就是对孩子提的每个要求要认真听,并尝试了解(Ta为什么要买这个?)。坚定就是在了解孩子的需求后做出选择(买还是不买?何时买?)并坚持(全家一致,不妥协)。如果孩子拿别人来举例,就坚定地告诉Ta,“Every family makes different decisions.” (超爱这句)

“我们家有钱吗?”

Lee Hausner

Ph.D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及育儿专家,著有《Children of Paradise:Successful Parenting for Prosperous Families》等。

1.大多数小孩子还不知道“富/有钱”的真正含义,所以他们关于财务的问题其实来源于比较(比如操场上一个孩子吹嘘自己家有个湖边的别墅),或者是出于安全感(如果爸爸没了工作,我们会不会无家可归?)

2.在回答前先问一下孩子,“富/有钱”对你意味什么?”或者“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Ta可能听你们谈论过缺钱或失业的问题,所以很担心,或许Ta只是想要买一样东西。一旦你明确了孩子问的真正目的,你就可以更准确地回答了。

3.如果你家目前的财务状况不佳,你可以说,“我们需要小心一些,别花太多钱在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上,但是你不用担心,我们会永远照顾好你的。” 如果小朋友需要更具体的答案,你可以这样说:“我们比一些人有钱,比一些人少一些,”或者,“我们有足够的钱按我们的方式生活,做我们喜欢的事。”

4.如果你们家很富有,别假装这不存在。如果孩子有一天问你,“Jonny说我们家很有钱,我一辈子都不需要工作,是吗?”你可以这样回答:“如果你问的是,我们家是否有除了自己吃穿住行之外多余的钱,那么是的,所以我们才会捐钱给那些需要的人。不过这些钱是我们挣的,并不属于你,你未来必须要自己努力。”

“为什么没有人喜欢我?”

Wendy Mogel

M.D.

美国UCLA精神系医学博士,副教授及育儿专家,著有《Permission to Parent: How to Raise Your Child With Love and Limits》等。

1.大多家长碰到这种情况,一般都忍不住会说:“怎么会呢(傻啊),他们当然喜欢你!”可是你要知道,否定孩子的感受永远不会让这些感受消失。

2.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再讲讲事情的发生经过。先搞清楚只是今天休息时没人和Ta玩呢,还是从来就没有小朋友和他玩。要得到这些基本信息,你可以问,“你可以说说是怎么回事吗?”或者,“发生了什么让你这样觉得?”

3.与此同时你一定要肯定小朋友的感受,“这一定让你有些伤心,还有一点生气。”然后问他,“你觉得你能做些什么呢(来改善这种情况?” 这样问会鼓励孩子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学会处理情绪和社交难题,是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经历让孩子来学习。

4.分享一些你的童年经历能帮助孩子了解:每个人都有被拒绝的经历,而最终都会解决的。另外,和老师沟通确认一下真实情况,是否孩子做的某些事或某些行为导致了同学们疏远Ta。

个人体验:害羞的孩子在初入学校/幼儿园时尤其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家老大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尝试了不少方法帮助她建立社交,比如邀请小朋友来家Playdate,学各种团队游戏,阅读关于友谊的绘本,做Classroom Parent等等,现在的她自信大方,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将单独写文分享)。我的最大体会是要肯定孩子的感受,接受Ta的不同。嫌弃(你看看小明多大方,你怎么胆子这么小),责怪(扭扭捏捏的,真没出息),强迫(你上去啊,不然我们就不玩回家了),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自信。

“奶奶是不是快要死了?”

Betsy Braun

美国儿童发育和行为专家,著有《Just Tell me What to Say:Simple s for Perplexed Parents》等。

1.认为孩子太小而听不得坏消息,所以把家人严重疾病或死亡的消息当作秘密,这不是个好主意。孩子知道你在为什么事担心,如果你不解释发生了什么,他可能会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是他的错。

2.当你不得不要宣布一个悲伤的消息时,等到你能控制你的情绪时再说。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奶奶的身体出了些问题,我们希望她能活很久,但我们永远都不能保证。医生们正在尽全力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很好地照顾她。”

3.你还可以这么说,“奶奶患有癌症。有些癌症可以治愈,但她的这种癌症目前还无法治愈。是的,她可能无法生存下去,她可能会死。”

4.孩子最怕的是,“你也会死吗?”你可以明确地告诉Ta,“我会活很久很久,我的身体很健康,而且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你二年级的时候,你去夏令营的时候,你上中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我一直都会在,都是你的妈妈。”

个人体验:关于如何和孩子讨论死亡的话题,有很多很棒的绘本故事可以帮我们回答,我将单独写文分享。

“我为什么会生病?”

Dr. Sanghavi

美国儿科医生,著有《A Map of the Child: A Pediatrician's Tour of the Body》等。

1.告诉小朋友,生病通常是因为细菌。这些微小的“动物”可以通过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或者当我们没有洗手时摸嘴巴或者眼睛时,溜进我们的身体。

2.让小朋友知道,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细菌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但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无法打败它们-于是我们就生病了。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身体不能正常运转而生病。孩子生病时很想知道他们会不会好起来,告诉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休息和服用药物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痊愈。

3.我们还应该让小朋友了解普通疾病(如:流感)和严重疾病(如:癌症)的区别。告诉孩子大多数严重的疾病通常要到老年才会发生,小朋友的疾病通常很容易治愈。

4.这个时候,你正好可以告诉小朋友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的好处,比如勤洗手就可以防止细菌等。

*本文原创编译晓杨,家有两娃,全职科研,常驻洛杉矶,授权自公号“理想家庭”(ID: familyfuntime)。感恩分享!

我们家的“仙人掌教育”


由于我并不常住上海,而女儿能把自己养活下来都了不起了,所以我根本就不敢去指望她能照养好其它的“活物”,因此这棵仙人掌当我不在上海家时就是棵“孤儿树”。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棵“孤儿树”却活得兴高采烈,每年五月份到九月份这阳光最炽热的季节,一朵又一朵的黄花绽放不停。

我瞧着希奇道:“哇,真是了不起呀,这棵仙人掌居然能活得这么好。”女儿则以见怪不怪的口吻回应到:“因为它是‘仙人掌’啊。”

由这棵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引发我和女儿对植物生命韧性的讨论,我说:“当初仙人掌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好养’,应该是为了适应自然界中优胜劣败的生存法则而被‘逼’出来的改变。”女儿在点头称是后加了一句:“对,就像我一样。”

我听了笑起来,这笑容中有对女儿的嘉许也有着为母的疼惜,因为女儿在十八岁独自一人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读书,六年来所承担在生活、学业与情感、身体上的困顿与失落肯定不少,但她却从无一次打电话回家求救哭诉,都是咬着牙挺过来。曾问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回来跟爸爸妈妈哭呢?”

“哭给你们听有啥用,你们隔得那么远也没法立刻飞过来帮忙,哭完了还不是得靠自己去面对。”

“那为什么连回到家见了我们面也不说辛苦的?”

她淡淡的说:“都过去了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相较于女儿的独立坚强,一直在台湾岛内读书的儿子个性就显得太“面”了些,直到最近因因出国进修,在人生地不熟熟的异乡,被“逼”得必须返是自己做决定和面对,才总算长出了点“仙人掌”精神。

曾观赏过一部胡杨树生长的纪录像片,其中有位培林专家讲述到种植胡杨树的诀窍--少浇水、施肥与培土。

因为若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根扎得浅自然经不起风雨;所以只要把它们栽活后就不再去理睬它,由于地表没有水和肥料供它们吮吸,自会“逼”得它们不得不拚命向下扎根,恨不得把自己的根穿过沙土层,一直扎进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何愁这些树不枝叶繁茂,何愁这些树会轻易就被暴风刮倒呢?

仔细想想,这栽树的原理其实不就跟养孩子一样,若对孩子太过周到照顾了往往就培养出了他们的惰性,生命的温室只会诞生出生命的灾难。

若要想要孩子的生命之树能根深叶茂顶天立地,就不能给它太足的水分和肥料,必须强狠下心去逼迫它奋力向下自己扎根。

在温室里我们是永远见不着参天大树的。

为什么美国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做出的东西却很厉害?


长久以来,中国人的迷思就是,为何「美国人数学这么差,还能出这么多牛逼科学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被答烂了,我综合很多人已经知道的「美国学生的数学一点都不简单」,结合自身的经历,系统地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美国继续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

美国的每个地区,对于,比如,高中毕业的学生,应该有何种的数学修养,大多是有硬性规定的。比如麻省(Massachusetts),每年对特定几个年级的学生有统考,这个统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数学,数学不过关的,高中是不允许你毕业的。

所以基本上每间正规高中,也都对数学水平有最基本的要求才准毕业。据我所知,这个标准大概在会运算简单的三角函数就可以了。这个水平,以咱们大天朝的标准来看,确实不算高,而且很多人还都是勉强混过去的。(高中课很轻松...)

这种低要求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帝99%的学生(99%这个数字并不夸张,可能更高)的数学都停留在生活勉强可以自理的水平上。

好了.到了说「给热爱数学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的部分了。

以 高中为例,对于一些数学比较好的不安分分子,为了安抚他们,不给社会添麻烦,学校(不是每间学校都有这个条件)会提供AdvancedPlacement 课程,也就是宅男们喜闻乐见的AP课程。以数学为例,高中最高级的AP课程,叫做BC微积分,2005年我上高中的时候,课本是下面这个:

我们的任务则是把这本书,cover to cover,学得通通透透。值 得注意的是,只要你前面的课程成绩都好,你几年级修这个课是没有限制的,我上学时班上最年轻的同学是一位俄裔美国人,他修此门课程时才上十年级(相当于我 们高一),他最后这门课的成绩是A+,在我们学校,意味着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95分以上,实在是学校公害。(这位大哥后来去了UPenn学 MaterialScience,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这本书的内容,大家都可以查到,人家高一就学这个,你们各位自诩为学霸的,颤抖了吗?基本上到学VectorCalculus之前,学完了这本书,你做微积分已经应已如四则运算般自如。

我作为一名合格的宅男,还选修了AP物理,我们的课本是这个:

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查查这本书的深度如何。

教材不是统一的,AP的任课老师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教材。另外老师会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供不安分的宅男们消耗能量。

AP课修了一整年以后,就可以报考全国的APExam了。APExam统考的难度,个人觉得数学比较简单,物理则很难...(物理中,力学和电磁学分开考),当然也可能因为我抽象思维能力太差了...即便这样,小弟我全考了个5分也是没有压力的。(满分5分)

说到这.就差不多了

中心思想和开始提到的一样,可能论数学物理的平均水平,美国学生确实远远不如中国学生,但是谈到「给天才的教育」时,中国的教育制度,则还停留在解放前。

而到了大学,这个差距就越拉越大,到了研究生阶段,没有鄙视国内读研读博的盆友们的意思,但与美国的「高高等」教育相比,真的无法相提并论。国内的院校,资金条件,师资条件和科研硬件条件,都比发达国家相差太远了。

所以说「美国学生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这就是个伪命题,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PS.这样的制度,从侧面看,很大一个好处就是,年轻人可以把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

很多比较聪明的宅男,高中最后一年基本没有什么数理课程了(全提前学完了),学学哲学,历史,艺术,玩玩乐团,体育,对成长都有帮助。前面那位俄裔学霸,还是该地区的长跑冠军,真是令人厌恶。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学霸们可以和学霸们在一起玩一起上课一起耍,不要小看这些宅男们,学霸们聚在一起的能量们是很大的,你没发现,在你们现在打工的地方,老板们年轻时都是学霸吗?

郜莹:我们家的“仙人掌教育”


由于我并不常住上海,而女儿能把自己养活下来都了不起了,所以我根本就不敢去指望她能照养好其它的“活物”,因此这棵仙人掌当我不在上海家时就是棵“孤儿树”。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棵“孤儿树”却活得兴高采烈,每年五月份到九月份这阳光最炽热的季节,一朵又一朵的黄花绽放不停。

我瞧着希奇道:“哇,真是了不起呀,这棵仙人掌居然能活得这么好。”

女儿则以见怪不怪的口吻回应到:“因为它是‘仙人掌’啊。”

由这棵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引发我和女儿对植物生命韧性的讨论,我说:“当初仙人掌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好养’,应该是为了适应自然界中优胜劣败的生存法则而被‘逼’出来的改变。”

女儿在点头称是后加了一句:“对,就像我一样。”

我听了笑起来,这笑容中有对女儿的嘉许也有着为母的疼惜,因为女儿在十八岁独自一人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读书,六年来所承担在生活、学业与情感、身体上的困顿与失落肯定不少,但她却从无一次打电话回家求救哭诉,都是咬着牙挺过来。曾问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回来跟爸爸妈妈哭呢?”

“哭给你们听有啥用,你们隔得那么远也没法立刻飞过来帮忙,哭完了还不是得靠自己去面对。”

“那为什么连回到家见了我们面也不说辛苦的?”

她淡淡的说:“都过去了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相较于女儿的独立坚强,一直在台湾岛内读书的儿子个性就显得太“面”了些,直到最近因出国进修,在人生地不熟熟的异乡,被“逼”得必须反思自己做决定和面对,才总算长出了点“仙人掌”精神。

曾观赏过一部胡杨树生长的纪录像片,其中有位培林专家讲述到种植胡杨树的诀窍——少浇水、施肥与培土。

因为若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根扎得浅自然经不起风雨;所以只要把它们栽活后就不再去理睬它,由于地表没有水和肥料供它们吮吸,自会“逼”得它们不得不拚命向下扎根,恨不得把自己的根穿过沙土层,一直扎进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何愁这些树不枝叶繁茂,何愁这些树会轻易就被暴风刮倒呢?

仔细想想,这栽树的原理其实不就跟养孩子一样,若对孩子太过周到照顾了往往就培养出了他们的惰性,生命的温室只会诞生出生命的灾难。

若要想要孩子的生命之树能根深叶茂顶天立地,就不能给它太足的水分和肥料,必须强狠下心去逼迫它奋力向下自己扎根。

在温室里我们是永远见不着参天大树的。

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害羞?


报综合报道调查显示,以色列儿童据说是世界上最大胆的儿童,而日本和中国儿童是最害羞的,英国和美国的儿童则介于两者之间。一种比较普遍的解释就是:西方国家更加鼓励儿童张扬个性,敢于表达自我;而东方国家则更主张内敛和低调。

本报综合报道害羞是一种对社交场合过分的恐惧。《精神健康百科全书》对害羞的定义是:“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舒服,想退却……这是一种过分关注自我的表现。”有统计数据显示,害羞的情绪仍然不同程度地影响50%的成年人。

“害羞基因”

有大量关于害羞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将来是否会成为害羞的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科学家认为,还有第三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略:生理因素。有专家指出,害羞和其他人类性格特征一样,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研究显示,在社交场合中,害羞的人和自信的人的大脑运作各不相同。身处陌生环境时,“害羞的大脑”在前半叶的右侧有更多的脑电波活动,显示大脑主人正感到恐惧。与此同时,他还会出现心跳加速和肌肉紧张等生理现象。

此外,害羞的人体内往往含有“害羞基因”——一种与压力敏感度有关联的基因。这种基因负责支配复合胺的分泌,而大脑内的复合胺与人的情绪、胃口和好斗性有关。

父母引导很重要

但是,害羞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对害羞的儿童给予恰当的教导,就能够克服基因的影响,使得他们变得大胆和自信起来。一对自信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往往比害羞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更加自信。

美国马里兰大学儿童成长实验室的负责人内森·福克斯教授表示,父母的行为将决定“害羞基因”被进一步激发还是压抑:“如果你有这种‘害羞基因’,但是你的母亲自信大方,那么你并不会比你的同龄人更害羞。但是,如果你开始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基因的作用将会开始对你的行为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你有这种基因,而又生长在一种压力重重的环境里,那么你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一个胆怯、焦虑和压抑的人。”

福克斯教授并表示,人成年后突然表现出来的害羞往往与基因并没有太大关联。受人欺负、父母过分保护、离婚或者失恋等打击都可能使人变得胆怯。

害羞是公共卫生问题?

美国印第安纳州害羞研究所负责人伯纳多·卡尔杜齐认为,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婴儿天生就具有“内向的性情”,他们在突然受惊的时候更有可能会手脚乱蹬和号啕大哭。有证据显示这些婴儿的感官特别敏感。

害羞有多普遍?美国两个顶尖的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博士和林恩·汉德森博士的一项调查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认为自己本质上是一个害羞的人的美国人从40%上升到50%。另外有40%的人表示自己曾经很害羞;15%的人表示自己在特定的场合(例如约会)里会害羞。

辛巴杜表示,害羞和内向并不相同。内向的人并不害怕与人交流,他们只是更喜欢独处。辛巴杜还建议把害羞视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害羞的男人更可能会嫖妓;十个杀手里面有八个是受到巨大压力的性情害羞的人。

链接:

克服害羞的10个技巧

1.调整呼吸,放松肌肉,可以试着握紧拳头再放开,如此重复多次。

2.不要依靠酒精或者药物放松,这种放松的效果会慢慢消失。

3.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购物的时候,学习试着跟陌生人短暂地交谈。

4.为了使谈话得以继续,你必须要有话题。尝试广泛地阅读,关心新闻报道,尝试敞开式的提问,例如“你觉得某人怎么样?”

5.预演可能会谈及的话题。在家对着镜子先练习一遍。

6.善意的小举动,例如在宴会里主动帮人拿饮料等,将令你的社交更成功。

7.记住:世界并没有盯着你看,人人都倾向于关注自己。

8.如果别人结束谈话,不要假设那是因为他觉得你很沉闷。

9.不要把别人的拒绝理解为是你个人的问题。你不是一定要和每个人都处得来。

10.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去上美术课可能会比去夜总会让你更开心。

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时


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留住它呢?

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伟大的创造之路往往始于童年的某个时刻,不但科学家如此,其他领域的精神创造者很可能也是如此。1997年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是一位大剧作家,他从小就喜欢和两个弟弟一起演戏给别的孩子看,不过当时他并不把这看作戏剧,而只是当作游戏。正是根据亲身经历,对于“究竟是谁发明了戏剧”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是儿童发明的,没有游戏就不会有戏剧,剧作家和演员不过是把儿童的游戏当作职业干的人而已。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请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

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为什么我们不想让孩子在美国上学


为什么我们不想让孩子在美国上学

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对跨国夫妇反其道而行之,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他们耐人寻味的讨论:

Kay的爸爸(年龄:26,国籍:美国,教育背景: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本科)

“我不想让女儿在美国上学最大的顾虑还不是学校,是美国文化。”

有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美国文化中Anti-Intellectualism(反智主义)太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cool kids(酷小孩),cool kids都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nerd(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欢学习,成长环境很负面,一路要承受很多同辈的不认同。

二、在美国从小就“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要从小就开始抵制,而且不断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迫使你尝试,这对于教育是很大的干扰。

三、男女非常不平等。当然,世界上哪里男女都是不平等的,但在美国文化中尤其严重。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要slutty(风骚),作为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特别不好。你看看中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照出相来穿着校服,戴着厚眼镜,很学生样。美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都不喜欢自己的年纪,每天化妆去学校,穿像成人一样的衣服。你觉得哪个更接受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哪种文化更健康?在美国长大,女孩子如果不好看,或者不融入这种氛围,会有很大的同辈压力,被排斥,对于女孩子学习是很大的干扰。

Kay的妈妈(年龄:26,国籍:中国,教育背景: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本科,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

一、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校园回忆

我认为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受教育比在美国快乐的可能性更大。我给加州大学、耶鲁大学都做过几个学期的助教,后来上研究生也教过很多美国大学生,这些年我都在问我教过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当然,能上这些学校的通常学习比较好,他们回忆起中学却没有一个说喜欢或者带着怀念的情绪,都不喜欢自己的中学生涯。相反,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都毕业几年了,对于校园生活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还是非常留恋学生时代。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三点放学,孩子多么多么快乐,已形成大趋势。这些陈述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其实在西方,上私校(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于公共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学生年级越高,压力越大,我先生回忆起高三时候每天晚上都12点后睡觉。更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感都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是作业少就等于会更快乐。有两个影响快乐的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第一个是成就感。其实你观察小孩子穿鞋,或者搭一会儿积木高楼,就能发现人类从小开始就对自己经过努力完成某种任务、达到一个结果感到自然的快乐和欣慰。成就感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那究竟什么是成就感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有努力这个过程。譬如一个人考两科,一科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准备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后才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人一定是对后者印象更深刻。

我个人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感觉是很没有意思,因为并不需要多么刻苦,不准备随便答卷成绩都是一等,这样的成绩不代表任何付出,自然没有记忆深刻之处;相反,回忆起大学时代经常挑灯夜战、但大家都刻苦、即使你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获得一等成绩的日子,那时的记忆更隽永。所以,这点令我看蔡美儿的书时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我很同意,绝对不是没有压力的孩子就会更快乐。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觉得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的精神层面。在国内接受教育,从小就有很多竞争,很多压力,要取得任何成果,必然需要努力,这个过程和这种经历本身对于美好回忆的形成是很有深远意义的。

影响快乐的另一个因素是集体主义。我说的集体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国内人口密集,从小到大有很多经历其实都是集体主义的。譬如,上中学上早自习,晚自习,大家一起做课间操眼保操;大学住宿舍,早起刷牙遇到甲乙丙,大家一起上课自习,逛街卧谈,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这些在一生中都是头等有意义的事,因为随着人离开校园开始工作,结婚生子,会越来越脱离集体的影响,然后会意识到那些经历的独特和同辈情谊的可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经历这些时刻。我上大学时四个同学住一个寝室,我先生上大学在斯坦福两个人一间,地方大了他就感觉更快乐了吗?未必。相反,他自己说,我和我大学室友的感情四年下来确实比他在美国学校和同学建立的更深。

集体主义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你日深月久,积累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这些对人以后的生活工作成家立业都是很重要的。在美国长大,人口不密集,所以如果我不喜欢你,我就另找一个地方,用空间来避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中国长大,你不喜欢你家邻居,能立刻搬家么?我们大学时室友通常都是四年不换的,如果你不喜欢室友,怎么办?一定要找到欣赏对方、和平相处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与人交际。

刘瑜有篇文章叫《集体体操》,写得特逗特实诚特刘瑜。她回忆了自己脱离“单位”,漂泊海外这么多年,没有了集体组织多年自由自在以后的心理状态,其中一段特别写实:

“我已经31岁,但是有时候,我希望有人突然敲我的门,大喊:起来了,起来了,做早操了!然后我骂骂咧咧、睡眼惺忪地起床,去刷牙洗脸,走廊上碰见老大和老二,水房里碰见老三和老四,回到宿舍,看见在梳妆打扮的老五。然后朝阳下,混迹于成千上万人,我伸胳膊踢腿,从伸展运动做到整理运动。就算我是厌烦这一切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凡是令你烦躁的,其实帮助你防止抑郁。当然抑郁和烦躁谁比谁更可恶,好比自杀与他杀谁比谁更可怕,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对于集体主义抗抑郁功能深有体会。在美国,校园生活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看似自由自在,但时间久了就发现这种状态下人真的容易抑郁,就连我教过的学生20岁不到,父母掏钱供他们上的昂贵私校,从来没有什么人生挫折苦难,但有好几个都在吃抗抑郁的药,或者多动症药的。这些年在美国我从一开始看到20岁人吃抗抑郁药感到吃惊,到见怪不怪,因为身边美国孩子吃抗抑郁药实在很普通,而且越是私校富人区,这样孩子越多(当然并不是说穷人不抑郁,但一是穷人担心生计问题是第一位;二是这和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有直接关系)。至于刘瑜说的抑郁是否一定比烦躁更糟?我倾向讨论的是有选择没选择的问题。生活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烦躁你可选择避开人群自己宅,如果抑郁你可以选择人群;但如果在没有人群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的地方,你却没有人群选,只能“被宅”,结果是“被抑郁”。

二、中国的教育制度更为公平

中国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教育的选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学习好的同学去好学校,很简单。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选拔标准,这里的标准是统一化的考试,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败的选拔方式。相对于美国财富决定教育这种标准,我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心里会感觉更公平。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上大学时,我身边北大同学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各个行业都有。还有不少同学家境比较困难,就系里这个小样本看,比例大概10%吧,都靠各种助学金或者自己做家教完成了学业。

美国的segregation(区域分化)非常严重。如果你有钱,你的轨迹是这样:从小上私校,一年2-4万学费;大学上好的私校,一年4-5万。你的同学都是同一阶层,即使中小学去的是公共学校,因为是按住房分学区的,好学区房都很贵,所以能去富区富学校的家庭也是一个阶层的。我曾在耶鲁北大项目做了一年助教,两学期大概一共有40多个耶鲁的学生,没有一个家庭不是中产以上,大概一半学生家里都是有游艇,或者开旅馆的。我也请我先生回忆过他大学认识的所有人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努力回忆了大概100个,最后说想到有一个同学是家庭经济不好拿助学金的。反之,如果是穷的家庭,住在不好的区里,可以预见教育环境是非常差的,因为第一学校很差,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同辈压力。你的同辈大部分都不愿读书,大部分也不会试图脱离这个环境,因为他们看不到好的例子,更不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我有位同事,来自洛杉矶著名的乱区,那里帮派活动猖獗。他回忆起初中同学,大部分都加入了帮派,现在已经没几个还活着。他很庆幸地说:“如果不是我搬回菲律宾上学,我肯定也跟他们差不多。”

关于美国教育与财富的直接联姻,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现在美国教书的女老师,同时也是我喜爱的作者,在一篇题为文章《为何我说在美国寒门难出贵子》中也有深入分析,从美国学校假期长导致金钱直接决定孩子能否持续学习,到贫困区危险治安情况,和贫困区孩子对于不相信自己能活过40岁这种预期对学习态度的影响,都是非常现实的因素。我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人,需要丰富的经历,增长更多的见识,接触不同社会阶层,而不是把其它人群的生活简化为新闻中的一个名词。美国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很低,这种大环境对人的心智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

Kay爸爸补充:“是这样,不知哪个只有半个脑子的人立法,规定公共学校的资金来自这个学区房子的房产税(在美国有房产的人每年都需要交大约房价总值1%,2%的房产税,各个州和区数字不同)。所以不用多高的智商就马上可以料到,有钱的人都住一起,这个公共学校自然超级有钱。圣地亚哥(Kay爸爸长大的地方)我们区附近有两个学校,有一个是超级有钱的高中,我家不在那个区所以我不能去。这里高中一般都有停车场(高二高三学生和老师都开车去学校),你看我们学校的车都是沃尔沃之类老车,那个学校停的车好多都是跑车,几十万美金的车,给上高中的小孩,对对,还有Delorean,嗯? 没见过么? 就是Back to the Future(科幻电影《回到未来》)里那种车。”(此时穿插Google图片,兴致高昂地展示该车)Kay爸爸接着说:“美国人不喜欢承认‘社会阶级’这个概念,所以假装美国不是一个阶级社会,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其实根源一样,因为大家不喜欢承认‘有钱的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样基于这种理想主义,美国人不愿意支持‘学习好的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制度,这样说起来是哦,不是好坏学校之分,不是有钱没钱的学校,大家都去同一个公共学校。所以不能像中国一样选拔好学生进好学校或者一个班。你也可以‘买进’一个好学校,就是在好学区买房。但当然这些操作都不是在表面上进行的。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好学生不能被选拔去单独的班或者学校,那必须和学习水平相对低的呆在一个班,每个班级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怎么讲课呢? 只能给中等水平的同学讲,所以结果是好学生永远都是觉得上课很无聊,讲课慢……”

Kay妈妈插话:“这是难以避免的,无论什么制度,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有各种水平的。老师只能按中等水平讲。”Kay爸爸:“对,但这就涉及一个程度问题。美国的教育制度积极地阻止了聚集好学生的可能。基本情况是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得到更适当的教育,成了被浪费的资源。”

三、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如果你不在中国长大,不可能理解它。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藏。美国的整体思维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大众深受媒体洗脑,缺乏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生活在被宣传为“最好的”国家里。我一直很赞同冯唐所说的:“人心应该相对复杂起来,不要从小就是标准答案,不是对就是错。”人类文明几千年下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结果不过是排除异己,不是圣战就是文革。我和我先生都认为这种黑白世界观根本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现实。人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而中国人的世界观整体上比较理性。

如果指望孩子在美国长大还可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周围有太多例子,即使家长努力让小孩子说中文上中文课,小孩子都是要和别的小孩一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跑去玩而我要学?”自然抵制学中文。很多小孩子上学后在家里也是父母问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国内大家都在学十八般武艺,小孩子希望跟着朋友,是有学习动力的。除了以上顾虑之外,我也有一些硬件上的考虑:首先,国内文化氛围好,书店多,学习条件好。小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家好几层的书店,各种书籍和音像资料应有尽有。我和我的很多同龄人一样,中学大学都度过了很多无事在书店晃荡的日子,至今很怀念。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在全世界33个国家居住过,最后还是由衷感叹,要说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还是国内好。其次, 学费有所值的问题。现在各界人士都认为,美国继房地产崩盘后,下一个危机是学债的崩溃。确实,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学债,有的多得惊人,譬如如果培养一个医生,医学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万美金。更有新闻报道,年轻人身负十余万学债,订婚时未向对方说明,对方知道后感觉受到欺骗而悔婚。

我和我先生同龄,2003年上大学,斯坦福学费是每年40000美金,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币,四年下来差距极大。(Kay爸爸补充: 那是我上学时,现在可能更高了)但这两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这么多么?! 由于我和我先生都比较话痨,对各种事情讨论很多,认识五年每天还是聊天都能不间断聊几个小时,就我们这几年个人体会来看,我们俩除了专业知识很多互不覆盖(一个文学,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其余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深度都差不多。当然,在美国上私校,更多时候并不是为知识,而是为了校友人脉。这就看你认为花三五十万美金来积攒所谓人脉是否值得了。(Kay爸爸补充: 你花的每分钱绝对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的教育不可能超过你的50倍)人们只会买自己认为物有所值的东西。现在较好的私立大学通常学费每年4-5万美金,还在不断涨,人们认为值得才会支付,但随着经济不振,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断下降,无法支付高昂学费(如同当初房产危机无法支付月供)最后结果自然是不选择昂贵私校。现在已经有不少外籍居民离开美国回到家乡让孩子在家乡上大学。父母对孩子总是尽心尽力。但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养育好孩子的条件之一,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五十万美金反正常年放着没用,可以送孩子去上私校。但作为普通人家,完全没必要所谓砸锅卖铁就为孩子投钱到一个产出值不可量的私校上。我和我先生都来自普通家庭,我们认为孩子将来怎么样也一样要靠她自己,父母教养已足够,没什么必要为她铺路。替她把路都铺好了,还算是她的人生么?

Kay爸爸:“我再来说说教育本身的一些情况吧:

第一,美国教育这些年来越来越侧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学习型,大致理论是每个学生如何学习,接受信息是不一样的,譬如有的听讲课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有好处。不幸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理论很多时候其实只不过让很多孩子“feel good”(感觉好)而已。他们会说:“哦,不是我学习不好,只不过我不是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型)而已。”不过是给了他们更多借口。

第二,美国教育还有一大块是“团队合作”。我认为这是完全失败的一块教学,从来没成功过。给你讲讲我的亲身经验吧,所谓“团队合作”通常情况是这样:在这里长大的美国孩子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标准感觉完全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得个B或C就可以了。所以“团队合作”的任务发下来,团队里那些标准低的学生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做才开始,然后马马虎虎就算完了,那些overachievers(总是超越期待去完成更多更好的人)比如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每次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做好这个项目,帮别的学生得A。当然,“团队合作”通常有张纸,可以写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什么,但你如果如实写你做了什么什么,别人只是偷懒,基本没做,团队其他人当然恨死你,你也倒霉。所以标准高的人永远是“lose lose”的情况(不可能赢的情况)。总之,“团队合作”实际应用中就是最用功的孩子帮其他孩子得A。

第三,美国教育这些年一大趋势是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多,老师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少。老师都有一个单子,上面列着必须讲的内容,这个单子只有越来越长,从来没减短,所以老师越来越被迫去覆盖所有测试内容。这取决于不同老师,有的老师严重,有的好些。我高中有个历史老师,上课就是让我们拿荧光笔,说哪行哪行划哪句话,再有哪行哪行划哪句,然后考试都是考划的重点。也有时候先做样题,就是和最后考试非常相似的题目。我特别讨厌这种教学,我认为好的教学是启迪人,传授知识,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听,不知道哪部分要考到,最后考的是你的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划重点,而且还会对不这么明显告诉你考题的老师施压,所以老师越来越受制于测试。

第四,美国教育还有一个趋势,在我说就是家长越来越自私,有个漫画我觉得很形象:第一张是50年代,一个小孩考了F(不及格), 爸爸对着孩子说:“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回事?)第二张是现在,小孩考了F,爸爸对着老师说:“What's wrong with you?!”现在趋势是家长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如果分数不好,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总是指责老师不对。我也特别反感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总有学生去和老师争论“为什么给我B/C”然后每天追着老师,就是期望让老师烦到受不了来给自己要分。真忍不住想说:“Deal!(面对,应对之意)这根本是你自己不努力!”

第五,美国学校里有一种风气,“数学是让人讨厌的学科。”现在已经不再是教育,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恨数学” 就像“每个孩子都讨厌西兰花”一样,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讨厌数学”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学里,总有学生上课挑战老师“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想象的数字?”要老师花时间来辩解证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总在浪费时间。最后我们数学老师画了个表,放在一边,列了好多职业和这些职业应用到的数学。我不喜欢这种文化。我认为老师不应该被放在需要为自己辩解为什么讲某些知识的位置上。不能因为某些学生觉得自己长大可能去百货公司卖东西不需要某些知识就必须被迫辩解为什么还要传授知识。

Kay爸爸最后的总结是:“我对美国教育想到的就这些。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我是一个高标准的人,我个人对于教育制度有很高的期待,所以你听到我抱怨的地方比较多。其实,总体说来我觉得我的高中挺好,大概有50%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我对好老师的定义就是真的让我学到了知识。”Kay父母还与Eric/Grace夫妇就中美教育进行了讨论(Eric夫妇简介: Eric,生于美国,小学四年级随父母举家回台湾,读完高中以后进入斯坦福,现斯坦福电子工程学博士; Grace,生于美国,小学开始回台湾上学,高中后进入美国大学,现任某富裕学区小学老师,工作第八年。双方系台湾上学时中学同学。)Kay妈妈:“Eric,你能不能简单概括下你这些年经历中美教育最深刻的感受。”“我觉得亚洲和美国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态度,根本上在于社会文化的不同。在亚洲普遍尊敬知识分子。在台湾如此,我想大陆应该也差不多,你说教授?大家自然会觉得啊很有知识让人尊敬。在美国你说教授? nobody cares。(谁在意呢?)因为美国成功的标准,大家尊敬的,那就是要会赚钱。”

Kay妈妈:“嗯,是的。那具体到学校教育,你觉得两边各有什么优势呢?”“我觉得亚洲的教育优势在于,它很重视读书,会教你如何读书,让你能把书念得很好。我上了斯坦福以后发现我读书比周围同学都快很多,所以同样时间我就可以掌握更多内容,这绝对得益于我一直在台湾受的教育。但是亚洲教育的问题也在于这点,我有些同学,读书不好,但是比如会摄影什么,很好很有天赋,但因为书读得不好,受到很大压力,一直没有自信,最后摄影什么的也没有很好发展。”Kay妈妈:“对,因为亚洲在观念上还是觉得读书最重要,所以是一种单线发展,首先,要努力读书,读书不行,再考虑别的。”“对,其实美国这里也有一条主导的线,就是体育,我也有一些台湾朋友,在台湾上学时学习很差,后来到了美国,但是长大后某天突然发现他们也上了斯坦福之类,就很吃惊:‘What happened?’(怎么回事?) 发现很多都是靠体育。所以,如果学习不好,但有别的特长的学生可能在美国有很多机会发展,也有机会上好大学,但在台湾就没有。”Kay妈妈:“Eric,你是四年级回去的,你当时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时间段对你的教育影响怎么样?”“四年级回去,感觉压力很大,你也知道美国这里小学学不了什么,回去那一年基本什么都不记得了,就是读书读书,我还记得我妈妈专门教我数学(注:Eric父母,早年回台湾后久未回美,最终放弃美国绿卡,定居新竹,均为大学教授。)”Eric 想了想,补充道:“其实我觉得我弟弟得到了the best of two worlds(两边最好的东西),他回去时是一年级,所以他国文比我要好很多,他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也可以读,比如看金庸啦;英文很难的哲学什么也可以读。(Eric弟弟,与其兄上同一中小学,大学斯坦福,专业经济学,现在北京,任职研究人员。)”Kay爸爸:“你们两个什么打算?将来有了孩子会在这里还是在台湾上学?”Grace:“大学两边都可以,能上斯坦福当然很好,台大也很好,但可能更难考。中小学应该是回台湾上,其实真的要看小孩怎么样,如果小孩很聪明,是读书的料,还是在亚洲更好,学习氛围好; 如果不爱读书,可能在美国压力会少一些,然后有特长也会有发展,不会被打压到。”

座谈结束时Kay爸爸总结:“我们希望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当然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我认为美国鼎盛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只会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与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相当的经济体。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大。所以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到有更多机会的地方去。”Kay妈妈:“在有国籍不同父母的家庭中,怎样养孩子不可避免包含了双方关于世界趋势走向的判断。我们意见一致,这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起来以前看北京的一个外国刊物做调查,调查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北京,其中第一条是‘身处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自己会有历史的参与感。’现在美国社会多年生活的经历让我特别理解这段话。社会氛围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却是至关重要的。根本上说,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家园共育《为什么他们家比我们家有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为什么不放寒暑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