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摆脱蛋壳心理

08-17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帮孩子摆脱蛋壳心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个女孩还有一个月就要上小学了,但妈妈却很发愁。

因为每次她一提起上小学的事情,女孩就哭个不停,总是说:“上了小学,一天很长时间就都见不到妈妈了,妈妈也不能帮我倒水、买零食了,也不能和我一起看书了,更不能经常抱着我了……我才不要上小学!我不想长大啊!”

妈妈很头疼,面对女孩的依赖,她也是又心疼又无奈。

要说女孩对妈妈的依赖心理,这也算是一种天性,又称为“蛋壳心理”。

对于比较年幼的孩子来说,这种心理是正常的,因为此时的他不具备任何自我保护与生存能力,必须要依赖父母才能生存下去。

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此时的他应该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具备了许多能力,如果依然像前面这个女孩这样依赖妈妈,甚至拒绝去上学的话,那这样的依赖程度就有些严重了。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锻炼孩子,帮他摆脱对妈妈的依赖心理。

弄清孩子为什么要依赖我们

逐渐长大的孩子,若是还依赖妈妈,并不是他幼时天性的延续,而是一定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此时的他可能是想要寻求一种不恰当的关注,希望我们能注意到提;或者是有求于我们,希望获得帮助;当然也可能是他真的感到很不舒服,感到害怕,想要在我们这里寻求温暖和依靠。

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对我们的过分依赖,越早判断清楚他依赖的原因,我们越能更快速地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如果是为了寻求关注,那就选择冷静地不关注,不要吵闹、唠叨,并坚定地提醒他,我们此时正需要自己的空间;如果是有求于我们,那就听听他的要求,若是合理,就应该满足他,当然也可以延迟满足,如果不合理,讲清楚道理再拒绝;假如是他真的感到不舒服或害怕,也要好好了解一下原因,再帮他摆脱这种不良情绪。

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信任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依赖父母,就是因为他有不确定感、不安全感。他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也不确定若是离开了我们他是不是能独自完成什么,更担心若是不在我们身边,他就会孤立无援。

其实这种心理与我们也不无关系,若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相信他也会变得自信许多。

所以,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信任,无论是教他做什么,又或者是嘱咐他去做什么,都要相信他的能力,就算他做不好也不要批评他,更不要阻止他再次尝试,而是要给他各种独立做事的机会。

鼓励孩子迈出第一步,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

帮孩子建立起对周遭的信任感

除了不信任自己,依赖感强烈的孩子也会对他周遭的环境心有怀疑。

他的怀疑之心同样与我们有关。所以,平时不要总是吓唬他说:“别跑远,有坏人!”虽然周围可能真的会存在许多不良因素,但也要实事求是。

最好提前对孩子做好自我保护教育,提醒他在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保证自己的安全。一定不要吓唬他,告诉他真实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要鼓励他勇敢探索。

及时放开我们攥得过紧的手,若是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和他一起去探索。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摆脱地震心理阴影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对于很多人来说就象一场梦魇,房屋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破旧的土坯及木结构房屋在地震中完全损坏,整个城市、村庄一片狼籍……

据采访调查,许多灾民在地震后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例如噩梦连连,“闭上眼睛,就是房屋倒塌情景。”;或者是成天都头晕,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双腿无力。

专家称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种。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

回顾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每当与人谈起过去的经历,她都要失声痛哭。

另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使他安然脱险,从此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黑暗中,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恐惧如影随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一生,改变病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

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在海啸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海啸期间,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海啸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脆弱,是一触即破的蛋壳心理的本质。而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对其一生都有危害。请您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经常听到一些孩子挨了批评,或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让笔者再次想到“蛋壳心理”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危害。

蛋壳心理,也就是一触即破的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现在大多数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更是抱有逆反心理;很多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却不能面对失败……那么,孩子这种蛋壳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蛋壳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两天的,它是多年的错误的教育所导致的。在中国,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多年来都是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忽略了孩子行为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蛋壳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尤其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因此,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美好的明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却不舍得批评和管教……总之,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危害,这也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令人担忧的是,许许多多的父母尚未认识到这些,因此孩子蛋壳心理的形成有增无减。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难教育。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的妈妈一脸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动辄就以离家出走或自杀相威胁。”可见,娇纵孩子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困扰千千万万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怀疑,但生活是无情的,哪位父母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也许会有无数的灾难在等着他。你的孩子又如何承受呢?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勇敢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一个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激烈的竞争的。因此,与其为孩子安排一切,不如教会孩子面对一切。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为什么前线的战士经常忍受严寒,忍受瓢泼大雨,却极少患感冒呢?因为那个环境使他们的肌体经常体验应急反应,在体验这种反应的过程中,身体的抵抗力提高了好几倍。因此,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劣性刺激,给他一点苦吃。建议父母在孩子蜜一般甜的生活中加一点苦的滋味,在孩子事事顺心的成长道路上“制造”一点挫折。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泰然处之;培养孩子的韧劲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受挫折后的恢复能力,还有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

另外,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使他们学会接受拒绝,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明代吕近溪为父母写的一首《小儿语》说:“儿小任性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此诗可给那些不懂爱子之道、教子之方的父母一些启示。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都情不自禁地表现出心疼和难过,并想办法替孩子解决困难。举一个最常见、最简单的例子:孩子蹒跚学步时,摔倒后父母无不疾步上前,扶起孩子心疼地又哄又揉,安慰孩子半天。其实父母的这种态度只会加重孩子的蛋壳心理。当他再遇到困难之后,他不是面对困境,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下意识地等待别人的安慰和帮助。在等待过程中,他会越来越失去面对困境的勇气,心理也会越来越脆弱。就像孩子摔倒后,若总是得到父母的搀扶,他就会在再一次摔倒之后,趴在那里等待被搀扶,甚至本不感到疼也哇哇大哭,以换得大人的爱抚。孩子经受的任何一次挫折,都是对孩子承受能力的一次绝好的锻炼机会,父母应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小鸡躲在母鸡的翅膀底下,永远也不会长大;孩子偎在父母的怀里,永远也不会坚强。

请您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考前十招帮孩子卸下心理包袱


即将步入考场的上千万考生背后,是无数家长期盼的眼睛。而这些考生家长的心态,也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临近高考,考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家长不仅要从家庭气氛、饮食方面帮助考生调节身心状况,也应适时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所虑,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予以疏导,以帮助考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家长情绪力求稳定

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是,要冷静对待,要有分析地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

家长心情要愉快

高考前,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好,就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在高考前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其实,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紧张,父母害怕,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因为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温馨的心理气氛将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闷、焦虑,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对孩子高考复习是有帮助的。为了使高考前家庭保持一个温馨的气氛,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只要尽力就行了

很多高考状元回答他们的父母在高考前是如何要求他们的,大多数人都说,父母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了。父母说了这句话自己感觉有定心丸,自己肯定会尽力的,这样减少了不少心理压力,就会从容地应对高考。但也有些家长高考前唠唠叨叨,反复嘱咐孩子,考试要认真,不要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变马虎的习惯,现在可不能丢分了,你可要注意呀。其实,这样的话家长已经讲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讲、反复地讲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高考前,孩子和父母发生口角对情绪的稳定会起很大的破坏作用,这对考试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我特别提示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单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

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里轻松的节目,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确保孩子健康

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那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不在于说给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质就能提高什么记忆能力,这种增加蛋白质和提高记忆力的关系我们暂且不说,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质的东西短期内也不可能提高记忆力。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专家建议在高考前家长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能是孩子正在复习功课时进去就聊上几句,要在孩子休息的时候,他比较放松的时候去做,要见机行事。不过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找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去谈,这样,有助于放松孩子的心情。

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那复习功课时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准备一个小药箱

高考前,孩子在家备课期间有可能身体上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的不适等。孩子复习很忙,这些小毛病他顾不得上医院去看。其实,只要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服点药就可以解决了,没有必要往医院里跑。

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质准备

高考前几天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把橡皮、小刀、格尺等准备好,把准考证等准备好,最好都放在一个口袋里。而且要督促孩子看看考场,讨论一下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家长要帮孩子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家长要帮孩子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有家长提问:我家有两个宝宝,老大是女孩,刚刚三岁,老二是男孩,只有一岁。我们夫妻由于工作原因,两个孩子均由姥姥和姥爷照顾,姥爷非常疼爱女儿,经常夸她是最棒的。在我生了儿子之后,女儿经常爱跟幼儿园的老师或是家人求证:她是不是最棒的?如果大家不给予认可,她就大发脾气,甚至摔东西。我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引导。

专家观点

门头沟区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心理教师禹宝琴:想要解开这一困惑,首先得明确孩子向大人求证自己是不是最棒的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是为了求关注、刷存在感。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工作:一方面,改变姥爷等家人对她不进行鉴别而笼统肯定的行为;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同度,不仅能够接受自己好的部分,也要接纳自己不好的部分。

孩子在暴露行为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提醒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某些教育行为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就孩子过度求关注这一行为来看,姥爷甚至其他人给她的肯定让孩子理解为,她必须做到最好,周围的人才能关注到她。尽管我们无心去要求孩子做到些什么,但我们无意的言语和举动,的确给孩子形成了一个错误的导向。

孩子抚养者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以后习惯及性格养成均起着影响作用。姥爷对外孙女的疼爱没有问题,但总是夸奖孩子是最棒的行为有点失当,需要在言语和行为上做调整,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好与不好,同时也要协调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成长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2岁到4岁这一阶段正是孩子克服羞耻感树立自主意识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中的经历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失为引导的好时机。结合案例,孩子应该肯定自己好的部分,同时也要接纳不好的部分,不断提高自我认同程度。家人爱的是她这个人,而不是她的“优点”。另外,在孩子开始建立自我认知的初始阶段,大多数家长有意无意地督促孩子成为某些亲子活动的优胜者,让孩子建立心理优势。但是,家长应注意,参加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成为优胜者,而是要让孩子知道,敢于参与、勇于挑战是难得的心理品质。家长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远比把孩子培养成完美主义者更有意义,只有坚持这样的引导方向,我们的孩子才会更有力量应对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挫折。

入学前家长需要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绝大多数的孩子到了可以入学读书的年龄,心里非常高兴,当他背上新书包跨进小学大门,别人称他是小学生时,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已经改变了。孩子具有自尊及独立自主的感受,但孩子不知道进入小学以后,环境改变了,将会发生什么?作为家长,应提前思考并做好孩子入学前的教育工作。

客观分析一下,从家庭进入学校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改变。首先是生活方式、生活要求的改变。在家里比较随便,散漫自由,例如可以睡懒觉,不按时起床;一日3餐可以不定时,个别的孩子非常任性,很少受纪律的约束。周围接触的人中,主要是家庭中的人员,亲热的小伙伴不多,甚至没有。但进入学校以后就成为班级成员之一,要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纪律、学生守则,例如听到打上课铃就要进教室上课,打了下课铃才能下课;接触到的人都是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在生活要求方面,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的活动往往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即一切的家庭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特殊的待遇与照顾,谈不到谦让;家长对孩子表扬得多,批评得少。但进入学校以后,老师对全班学生一律对待,只能关心照顾个别非常不适应的孩子;老师要求小学生讲礼貌,同学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同时是非分明,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其次,在活动内容方面,入学之前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内容,即使在幼儿园,也是以游戏为主,辅以少量的知识课;但进入小学以后,以学习为主,游戏仅仅是学校生活内容中的一小部分,与入学前完全相反。

面对上述种种改变,相当多的孩子能自己逐渐适应,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不能适应。对孩子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的表现,每一位父母并不十分了解。例如有的孩子感到进入学校以后并不如以前想像的那样愉快、舒服,而是压力很大,觉得老师并不如爸爸妈妈那样关心自己,觉得受了不少的委屈,有空虚的感觉。有的孩子曾经进行这样的尝试,为了引起老师对他的关心,下课时不断地叫老师这,老师那,把老师纠缠不休;或者以与小朋友打架来吸引老师对他的关注。有的孩子感到读书之后不自由,学校的纪律约束太多,心情不舒畅,因而抱怨父母把他送入学校,造成对父母的感情的淡漠,因而表现得消沉、孤独。有的孩子甚至每周1~6的早饭吃不下去,因为吃了早饭后爸爸妈妈要送他到学校;但周日或假日完全不一样,早饭吃得特别多,因为没有上学的威胁。还有个别的学生借口头痛、腹痛而不去上学,或者到了学校后逃出校门。性格容易紧张的孩子,进入学校后常常提心吊胆。亦有个别的学生进入小学后仍以游戏为主,忽视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为了避免上述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的出现,建议每位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前及入学之后认真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平时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是非分明,奖惩分明,不要无原则的迁就。

入学前几个月就要进行入学的的教育,向孩子说明入学后学校、社会将会对小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入学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机会结交几个小伙伴。不应在入学前把孩子关在家中不与社会上的人接触。要让孩子在结交小朋友的过程中知道社会上除了家长、亲戚之外,还有其他人,通过与别的小朋友接触使他懂得与学会尊重别人,克服个人独尊,以预防入学后的消沉、孤独感,适应与别的同学交往。

入学前比较好动,定不下来的孩子,应在入学之前几个月逐渐培养他每天进行几次“静”的活动,例如看图画、听音乐、画图等等,每次10~15分钟,以适应入学后安静听课的情形。

入学后家长要关心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情况及学习成绩,家长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述及意见,让孩子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因为这样一方面,说出来之后孩子的心情会比较舒畅,另方面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对孩子错误的思想与事情,要注意批评的方式,要耐心地说服引导与解释。家长还应该定期与老师互通情况,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入学后的情绪较快稳定下来,达到心理平衡,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司长河)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帮孩子摆脱蛋壳心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心理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