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10-11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参加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我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为什么野炊时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这个孩子一针见血地回答我:“遗传呗!”他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校,叫我住在姥姥家里。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不会划。我连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啊?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不会干。”

这个孩子的坦率让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席话:“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

的确,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成长状况,那您就切记:关爱不要溺爱。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请别让表扬成为一种伤害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家长对孩子的表扬或赞美,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以下列举四种家长在表扬孩子时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元素,家长可要格外当心,请别让表扬成为孩子的一种伤害!

暗伤元素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纠错处方:

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暗伤元素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看,是《多啦A梦》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孩子“伤”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建议。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伤元素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蕾蕾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蕾蕾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把蕾蕾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她说:“我们家蕾蕾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

蕾蕾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为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

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而不是超过别人),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暗伤元素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奖励,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

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足以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只有一次次地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是的,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一种本能,不用学也会。尊重孩子,这样一种美好的教养,我们还需要慢慢修炼。

我们深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小孩,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

我们不要苛刻孩子,也不要苛刻自己,过度的焦虑与恐惧,以及与孩子之间不必要的意志较量,都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试着,从这些小事做起,学着尊重孩子。

-01-

把“不”用在恰当和关键的时候

在养育中对孩子说“不”就像本能一样,是非常自然且容易的事情。

如果每天数百次对一个孩子说“不”,很快这个“不”就不管用了。

对于1-2岁的孩子,主动摆弄各种东西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你可以把一些贵重、易碎的东西放在他看不到、够不到的地方,而减少对他说“不”。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不是什么涉及人身安全、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尝试用其他积极的方式,而减少对他说“不”。

-02-

避免当面评论孩子,更不能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

有的时候,你认为可能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字眼,确实是无心之失。

但是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最不喜欢听到大人当众说自己的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那种难受的心情,用脚趾头想一想都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再一次经历。

-03-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

小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大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样民主的氛围,不用等到孩子上学后就可以开始。

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也可以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

-04-

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许诺之前,请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不能,请不要轻易承诺。

其实,无论对谁,这一点也是做人的道理。如果有特殊情况没法做到,请向孩子说明情况,取得他的谅解。

对待孩子跟对待成人一样,讲究诚信。

-05-

永远不要恐吓孩子

恐吓,对小小孩而言是特别卑劣的招数。因为担心危险行为而恐吓他,因为不乖乖吃饭而恐吓他,因为想让他静一静而恐吓他。

殊不知,看似风平浪静的行为背后,孩子被强化了的恐惧心理,转移后容易造成隐蔽的问题和障碍。

-06-

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

我们必须得承认,如果要做到时时刻刻,对于家长们来说,相当困难,也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也不是圣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没有什么情绪管理类书籍或者教学让我们学习,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

当我们想像一下,将来歇斯底里的那个人是我们的孩子,大喊大叫成了他唯一能处理极端情绪的方式,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从改变自己开始呢。

-07-

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

心理学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学习和了解孩子的精神生活,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懂”孩子。

很多时候问题的冲突都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调皮捣蛋,或者想当然的和我们作对。

当我们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们就可以耐心的帮助他顺利度过。

-08-

不要让生活和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人都会有低落,沮丧,甚至是愤怒的时候,不用强颜欢笑,让孩子感受真实的你,但是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在你能量只有不到10%的时候,找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电,再来面对孩子。

最后,我们请记住了,尊重,不等于纵容。

孩子说谎,是一种本能


你一辈子会说多少句谎言?英国的《每日邮报》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一个英国人每天会撒谎4次。如果数据真实,显然英国人算是诚实的。因为另一家研究机构调查的结果是,平均每个人每天会说谎25次。

看到这里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虚伪。另一方面,没必要为孩子那小小的谎言而感到焦虑。

自从有了语言之后,说谎是人类逃避危险和获得额外利益的一种特殊能力。《人类简史》中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类语言中讲故事的能力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没错,凯叔讲故事就是这样为人类做着贡献,呵呵)。而讲故事的能力中想象力和无中生有的说谎的能力当然不可或缺。可以说,说谎是人类的本能。

想想我们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哪一句谎言不是事出有因而不得不说?那为什么要把孩子的谎言套上不诚信的帽子?若是心中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什么要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若是心中有足够的充盈感,为什么要通过谎言来获取那一颗糖果?

如果孩子每一次说谎都要用暴力的语言或惩罚措施去处理。你将迎来谎言之上另一重谎言。这重重的谎言会变成越来越厚的保护壳,让你和孩子的心渐行渐远。

我并不是说置谎言于不顾。当孩子足以分辨想象和谎言的区别时,每一个谎言都是我们走向孩子内心深处的桥梁。找到谎言的因,和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我们自己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通过谎言走进孩子的世界。

早上,我家松起来感觉无聊就想找玩具玩。这时候他问我,我可以玩IPAD吗?我说,你要去问爸爸。

于是他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他老爸的书房,问:“爸爸,我可以玩IPAD吗?”

由于书房就在我隔壁,他们的对话我听的一清二楚。松爸说:“NO。”

然后,小松跑回来,我问他说,爸爸怎么说呀?小松想了一会说:“爸爸说,YES!”

儿子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说谎”!

这让我想到了几个月前才看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最新的研究报告。报告上说,说谎是每一个3-4岁的孩子所必经的阶段,是智力和大脑发育的一个标志性的进步。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说谎了,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证明了你的孩子的头脑发育非常正常。

同时,作为家长,我又隐约的担心,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对于说谎的认识?是及时阻止,严厉的批评,还是适当的加以说明解释不阻止,让孩子自行解决说谎的问题?但自行解决也许解决不了怎么办?

保持平常心

书上说,很多家长对于听到孩子第一次说谎,尤其孩子才三四岁的时候,尤为恼火。

常常会大发脾气,责骂孩子,小小年纪学会了说谎。更有一些脾气火爆的家长甚至把孩子教训一顿。让孩子不敢在撒谎。

其实,教训一顿的结果甚至会让孩子撒谎的效果适得其反。当他想到如果不说谎就会挨打或挨骂的时候,之后仍然会情不自禁的编造一些谎言。

也有一些家长则会给孩子“贴标签”,常常说孩子是个“小骗子”之类的,也非常的不合适。

就像我前面所说,研究表明,在3-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谎,都是正常的现象,一直到10来岁,孩子说谎的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这应该算是一种人类本能吧。因此,作为家长,保持平常心很重要。

但,保持平常心并不意味着要纵容孩子去说谎。而是用一套方法去正确的引导孩子。

找找说谎的原因

首先,家长可以寻找一下孩子说谎的原因。

一般说谎的原因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想象力导致的说谎。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孩子的想象力会变的非常的丰富。并且他们自己常常也分不清虚拟还是现实。

比如孩子失手打破了一个盘子。家长会问说,是不是你干的坏事?孩子矢口否认,并且说谎说是小猫干的。

类似于这样的说谎方式,是孩子为了逃避责任,但又不知道如何掩盖,就用了点小聪明,嫁祸给小猫。对于这样的说谎方式,家长不必特别担心,是孩子自然发展的一个阶段。

第二类是故意的行为性的说谎。

比如我家松非常希望玩IPAD,而故意骗我说爸爸同意了。或者有的小孩子自己想玩玩具但却没有这个玩具,就故意骗家长说是老师要求要买这种玩具的。类似这样的故意的行为性说谎,是因为宝贝希望让自己的愿望达成,并且合理化自己的要求。

对于这一类的说谎,家长应当采取与孩子沟通,正确的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诉求。

第三类,是为了逃避某种惩罚或者为了得到奖赏。

这一类也属于本能行为。有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组实验,老师把一个孩子带到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有一个关着的盒子(当然实验室装了监控摄像头,孩子是不知道的)。老师说,你如果能猜出盒子里是什么东西,你就能获得这个礼物,但是你绝对不能偷看这个盒子。紧接着,老师接到一通电话,项目组故意让老师出去接电话,观察孩子的动作。孩子一开始坐立不安苦思冥想。后来终于禁不住诱惑,偷偷的开箱子看了一眼。这时候老师回来了,老师问,你看了盒子了吗?孩子说,没有。结果,这个实验做了几十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除了2岁以下的孩子真的不会偷看以外,其他年龄的孩子全部都偷看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说谎是一种本能行为,很多时候,是有目的性的。比如为了得到某种奖赏或逃避某种惩罚。

与孩子沟通

先说说,对于第二种行为,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有效沟通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说说我自己怎么处理松说谎这件事吧,也许不是很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起码,这件事之后,我家松说谎的次数大大减少,基本上他没再去说了。

首先我对松说,说谎不是一件正确的事,不值得去做。然后,我和松说:“你对妈妈说的话,妈妈都愿意相信是真的,因为妈妈认为你是一个不说谎的好孩子。但是呢,如果一旦今天妈妈发现这件事是假的,以后妈妈是不是就不再相信你说的话了呢?”

松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说:“OK,你告诉妈妈,爸爸刚才说了同意了吗?”

松摇摇头。

我说:“对,这样才是正确的。妈妈愿意继续相信你的话!来,抱一抱!”

给了松一个大大的拥抱之后,他就高高兴兴的去玩别的玩具了。

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信任”机制,一旦说谎,就会遇到“信用扫地”。其实,未来在社会上立足,也不就是要去做一个诚实的人,慢慢的建立自己的“CRIDT”吗?

正确用奖惩制度

最后,我想,家长可以学着自己用一套奖惩制度。

我们一般不提倡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说谎。

尤其是要告诉孩子,如果你说出真话,爸妈不会惩罚你。有了这样的一套机制,孩子懂得如果讲真话,自己不会受伤害,因此他们就敢于讲真话。

此外,应该增加一些奖励的方式。

比如孩子说了真话,家长应当逐步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的方式非常多元。可以是家长的亲吻或拥抱,可以孩子加以鼓励。也可以是物质奖励,包括给孩子好吃的好玩的。让孩子知道,如果讲真话不仅不会被批评,还会得到奖励。

这样的一套方法,有效的教育了孩子应当学会说真话,保持诚信。

当然,这里面,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孩子说了谎,家长如果非常生气痛心,甚至对孩子破口大骂,站在孩子的角度,心里也会感到气馁。这无法帮助孩子解决说谎的问题,甚至孩子还会因为害怕,继续说谎。

有的家长,常常自己也说点小谎,孩子看在眼里,觉得说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也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给孩子带来一个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说谎,不必担心,也不必自责。把说谎看成是和孩子感冒发烧一样,在成长阶段一件正常的事就好。

幼儿动手是一种能力


在幼儿园,会经常见到这样一种幼儿,他们喜欢玩这玩那,拆这拆那,破坏力超强,有时候感觉挺讨厌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他们不小心造成了破坏,千万不要责怪或者惩罚,因为,幼儿喜欢动手,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1、大脑得到充分锻炼

幼儿动手,看似是搞破坏,实则是一种探索和求知。日常,我们会经常发现,玩耍小汽车玩具过程中,很快小汽车就会在他们手里四零八散,这实际上是求知欲在作祟,想了解它的构成。分拆可以促进大脑的活动和发育,动手越多,学到的就会越多。

2、有益思维和肌肉活动的协调

日常,我们会发现3-6岁的幼儿走路或者运动都缺乏协调性,这是大脑和身体肌肉尚未发育完全的原因造成。而幼儿喜欢动手,不但可以使得精细动作能力得到训练,更可以促使思维意识、大脑指令和肌肉活动的协调统一获得锻炼。

3、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动手活动中,幼儿首先会细心观察对象的构成,不自觉的就动用和培养了观察力;其次一些简单的事物构造,会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我们有时会发现,动手的孩子在群体中会显得格外聪明,就是这个原因。

既然动手有这么多好处,幼儿园日常对幼儿这一行为加以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和提升幼儿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寓动手实践于手工制作当中

手工制作是最契合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项活动,加之取材方便,一纸一叶甚至一个纸杯一个矿泉水瓶都可信手当作材料,所以广受幼儿园的喜欢。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既可以使用纸制品,也可以动用橡皮泥等,视幼儿的年龄不同,适当增减难易程度。比如用纸张学做一条小船,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汤匙等。在除去冬季的日子里,还可以采集树叶,教孩子们学习制作标本等等,都是极好的素材。

寓动手实践于游戏当中

游戏活动也是良好的载体。在这里,我们广义上所讲的有两种,一种是积木和魔方类的游戏,一种是老鹰抓小鸡之类的活动游戏。

玩积木,需要动用手、眼、脑等身体器官进行有机搭配,对于幼儿是很好的一种有关手眼协调、手脑协调的思维组织和锻炼;魔方除具备积木游戏的特点外,还能锻炼幼儿的组合识别能力,均广受教育界认同。而抓小鸡之类的活动游戏,也需要孩子们动用手脚、手眼、手脑的协调,对于成长都颇有益处。

寓动手实践于音体美教学当中

动手实践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在日常的音体美教学中帮助幼儿获取,以多元化的方式丰富他们的成长和发育。

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借助欢乐明快的旋律辅以舞蹈,不要小看舞蹈,这是对于肢体最直接的锻炼。体育课,老师可以借助沙包等工具,比如玩丢沙包,分组比赛传递沙包,一个小小的沙包就有数种不同的玩法。美术课,当然少不了写写画画和涂鸦,这些对于孩子都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训练。

当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在逐渐认识到,对于孩子,能力远比知识更为重要。千万不要忘记,对于一个人,知识是有限的,能力发展之下的智慧才是无限的。

恐吓是一种夺爱行为


恐吓是一种夺爱行为“快吃饭,不然我就把巧虎的电视给关掉!”

“你要乖,要不我就不带你去公园玩!”

“你要是再这么哭闹,我再也不会让你去超市了!”

……

不想问大家,有没有和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是想问:有谁,没有对孩子这样说过?

这是我们大家都爱用的一招:恐吓。

不如此,我们实在拿顽劣不堪的孩子没招。

但是,我们可能是在花高价买暂时的安宁,花巨款买得的只是一根稻草。

恐吓之所以能有效果,是因为恐吓的内容中总是有剥夺。对孩子的剥夺越严重,恐吓就越“有效”。

而孩子最怕被剥夺的是什么呢?最爱的。

为了保全自己的最爱,孩子一次次地退让,内心积累越来越多的愤懑和不满。而这些愤懑和不满,终究会在某一个时机,“炸”出来。将亲子关系炸坏,更会让孩子对他人失去信任和安全感。

所以,想让我们的孩子更乖、更懂事,先从不恐吓开始。

可是,孩子不听话,一直瞎折腾,不恐吓恐吓,又能怎么办?

一、让他(她)承受自然后果。

我一直搞不清楚立界限与恐吓、惩罚之间有什么不同。所以,我只能这样区分:我要孩子承担的后果,和他的前一个行为有关吗?有关,就是承担自然后果,无关,就是恐吓或者惩罚。比如:

不吃饭,应该承受的后果是——饿。和看不看电视无关。

不去公园玩,原因应该是——不遵守安全规则。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而不是锁在家里不出去。

二、孩子无法承担的后果,想办法取得合作和理解。

确实,有一些后果我们舍不得让孩子承担。比如:天冷了,我们要给孩子加衣服,但孩子不肯。我们舍不得孩子受冻,更害怕孩子感冒生病。比如:孩子非要骑一辆他骑不了的大车子,我们劝过孩子了,但他不听。我们舍不得让他摔伤;孩子想吃上火的零食,吃多了让孩子咳嗽,我们舍不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想办法取得孩子的合作和理解。前提是我们得理解孩子。

关于添衣,用不着喋喋不休,也不必恐吓,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担心你太冷,想关心你,要是感冒就得吃药,这样可麻烦了。

关于小小人儿非要骑大车,可以理解孩子:你想骑这辆大车试试,但车确实太高了,让妈妈帮帮你。

我家**很爱用刀,我就每次都抱他起来:我们一起来切菜吧……

他还很爱吃薯片,我说:**,妈妈知道你爱吃薯片,但是吃得太多了会咳嗽的,现在妈妈只能给你两片。行吗?持久之后,我发现他想吃哪个零食,经常会问:妈妈,我可以吃这个吗?吃完一片,他又过来问:妈妈我还可以吃一片吗?大部分时间里,不同意他便做罢了。

三、给孩子立界限和亮底限。

我经常会给孩子亮出我最后的底限:你这样敲这个玩具实在太吵了,请你停止,如果我数1-5下你还没停,我一定会强行收掉它!

“你昨天把没喝完的牛奶倒在地板上,那明天你不能喝牛奶。哭闹也没用。后天才能喝。”然后我坚决执行。

无一例外地,当我们采取上述的措施时,孩子会有反应——哭闹。希望达到他们的目的。哭闹的时候,应该回应的是爱——因为哭闹就是因为有需求没满足,要玩具、要零食的需求,归要到底是爱的需求。我曾经领悟出一个办法,孩子哭闹的时候,“来,今天不打算给你买这个玩具,不过你来,让妈妈抱抱你”。用爱来取代孩子提的不合理要求,我觉得很有效。

放养是一种浪漫的幻想


有点小钱、有点空闲时间并且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养孩子的父母,最容易接受的育儿理念便是“放养”孩子。

网上对“放养”的解释是这样的:让孩子到更大的环境里发展,给予孩子广泛的自由,将自主权、选择权最大范围地交给孩子,减少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约束。“放养”理念的备受青睐也延伸出太多蛊惑人心的文章和书籍,比较典型的如:做一个“懒妈”要如何如何。

人们似乎很乐意接受这些文章里传达出的“放手让孩子尽管玩耍”的简单观念,而他们接受的理由通常都是:我的童年就是自由玩耍过来的,或者欧美的孩子童年都在玩,这才能保有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我的童年过得太辛苦,不想再让我的孩子过得那么累。

放 养的口号不仅仅在中国畅通无阻,在美国也一样。《Free Range Kids》这本书的作者让自己8岁的儿子独自去坐车,呼吁美国父母不要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而要多给他们自己闯荡的机会。这本书引进到中国后名为《放养孩 子》,同样也很畅销,正好顺应,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教养界的放养大潮。

放养理念的横行是我们对自由散漫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教育压力的不满情绪杂糅之后大脑自动选择的一种应对模式,究其这种情绪的根源,也不乏对社会和体制怀有的一种淡淡的怨恨。现在的小朋友,再也无法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放了学就呼朋结伴地玩耍,而必须由大人牢牢地看管起来,造成这种现象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社会和环境都变得不安全了,人心也变得复杂了。

如果再深究下去,现在的孩子为了残酷的升学压力,不得不牺牲大量玩耍的时间。那么是谁让升学变得压力重重?当然是这个有爹没爹都得拼的社会。

很多自以为执行了放养理念的父母并不能清楚地解释怎样的放养才是有益的放养,他们只知道我需要放养孩子。我可以说他们的大脑几乎完全被主观情绪控制了,凡是顺应他们情绪的东西才能得到他们认可。可是,他们认可之后又不能深入理解这个理念,而是自由发挥出一套自以为是的行动,还为此津津乐道。

你可以问问那些读过《放养孩子》这本书的父母,他们有多少人能做到书中给出的建议。我有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他们夫妻俩在周末的早上睡懒觉到十点,不到三岁的孩子起床后就自己在家里玩。这就是他们家的放养。还在一些教育论坛里听父母说,初中以前孩子就该尽情玩,童年不玩以后就没机会玩了。他们都太喜欢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放养”。

我 们可以先来看看我们童年时经历过的放养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30年前、40年前、50年前……所有的孩子都是放养长大的,一方面孩子多,另一方面家 里穷,那时想上学读书的穷孩子最羡慕的恐怕就是被“圈养”的孩子。曾经我们被“放养”不是由父母选择的,而是没得选择。

所有人都一样的年代,这听起来很幸福,但却是一种不得不给自己找点幸福借口的幸福。就像人们常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但没有人愿意为了这个所谓的财富去主动找点苦来受受。传统意义上的放养真没有现在的听起来那么轻松。

如今,城市里的富裕家庭都以为可以选择是让孩子被放养还是圈养,于是他们下意识地去比较 到底是放养好还是圈养好。别说美国的孩子都在玩,那也得分阶层。在《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这本书里,作者认为至少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美国中产阶级普遍实行的育儿方式是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圈养”,而工 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成就自然成长,即我们童年经历过的“放养”。

在美 国,工人阶级和贫民所执行的放养还伴有大量的体罚和命令式的粗暴语言,由于父母会把主要精力用于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运转,没法顾及孩子太多,孩子只能自由 散漫地长大,他们的育儿方式是传统的延伸。而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协作培养是下意识地挖掘孩子的潜力,然后找到优势着重培养。

父母用充足的经济实力大力促使孩子接受系统的教育,而社会也会为这个系统教育准备了大量的机会,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各种商业化的兴趣班和体育训练班。和传统意义上的“放养”相比,中国的父母对放养的认识和实践肯定不包括大量的体罚和粗暴语言,而主要集中在想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自由玩耍。

为 此,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可以不用去幼儿园,不用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更多父母认为兴趣班是完全不应该上的。当然,这些也同样是相对于“圈养”而言。那么 美国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圈养”,也包括一部分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圈养”就仅仅是用课外班把孩子束缚起来吗?当然不是。

协作培养具体执行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天赋、见地和技能进行积极培养和评估,他们给孩子安排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几乎占据了孩子和父母们的全部业余时间;父母会跟孩子讲道理,凡事与孩子平等协商;他们毫不犹豫地为了孩子而干预各种事务,包括监督他们做家庭作业、向学校提意见等等。

事实上,协作培养里提到的与孩子交谈的重要性、发展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都是教育专家普遍赞同的育儿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教育的孩子,他们虽然被父母安排了各种课外活动,看似显得不自由,但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与成年人打交道,并从中学到的技能,包括面对成人世界的自信、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系统的认知技能,都比被“放养”的孩子更适应未来的文明社会。

也就是说,是这个越来越强调效率、可预测、可管控和可计算性的社会要求孩子从小就得为这种适应打基础,已经能在这样的社会暂露头角的父母更有能力为孩子的适应提前做准备。自然成长的孩子可能在自由玩耍中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但是协作培养的孩子会更有潜力在未来的公共机构中受益。(我们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与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相比,许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上大学和大学毕业之后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来适应城市环境。)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说,他看见非洲新几内亚的孩子很小就能在森林里搭建临时居住地,这令他十分吃惊和佩服,他不觉得他们的智商天生就比美国白人差,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孩子放到美国,他们的机警可能很快就变成了呆滞。

对此,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最好的教养方式其实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而是由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适应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的育儿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在现代化社会,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找回童年的自由散漫,无论我们花多少时间带孩子去北京郊区玩耍,都是一种被“圈养”的玩耍,也只有经济实力不错的家庭才能实现这种玩耍。

还抱着对童年的怀念来决定放养孩子的父母,他们恐怕在执行一种浪漫的幻想;还觉得孩子应该自由玩耍到初中的父母,他们恐怕是被放养理念误导了。“放养”和“圈养”虽然是对立的两个词,但是它们的界限并不应该如此分明。更准确地说,“放养”的核心应是放下对孩子心灵的束缚,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实际行动上执行“圈养”,即主动给孩子提供系统化的训练机会去完善心灵的成长。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聪明的父母,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让孩子能在巨大的学业压力面前仍能保持自由的心灵,而不是在自由散漫,整日傻玩,随意做决定中去找到自由的心灵。

我知道这很难,即便是认真与孩子讲道理,给孩子平等对话机会的父母,他们未来面临的完全可能是孩子道理比他说得还溜让他们哑口无言,著名作家六六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儿子偶得拿着一本小说钻进卫生间半天不出来,还理由十足。

但是,如同时代对孩子的要求与日俱增,对父母的要求也是一样。甩掉那些张牙舞爪的情绪,不轻易受流行观念的影响,不道听途说崇洋媚外,仔细去想一想什么才叫放养,怎样才是有益有效的放养,对自家孩子的教养不是一刀切,而是认真考虑何种情况下应该松,何种情况下应该紧,这才是我们用理智控制大脑的开始。

对孩子的禁止是一种引诱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教育现象,那就是:禁止背后有诱惑。语言禁止的孩子却很少能做到令行禁止,反倒会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为。显然,禁止创造了冲破限制的力量,表面上的禁止其实是一种诱惑。对于有些对孩子而言必须禁止的事情,家长在教育活动中需学会“禁止的艺术”,以防止“禁止”向“诱惑”转化。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的自主意识与日俱增,而有些行为则是父母不希望看到或发生的。于是,一些禁止词如“不许”、“不要”、“别”等成为父母口中的高频词,而被语言禁止的孩子却很少能做到令行禁止,反倒会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为。从此,父母的“不要”和孩子的“偏要”,就成为养育过程中最常见的亲子对抗情景。

父母所禁止的行为,孩子为什么偏喜欢做呢?

禁止总会产生反作用力

连着几个晚上儿子踢被子晾着了肚子,两三天后咳嗽、感冒如约而至。一天晚上,儿子已经乖乖地钻进自己的被窝里了,我有些担忧他夜间再晾着了,想象着儿子感冒发烧后难受的样子,还有不能上幼儿园,我还要边上班边照顾他,越想越焦虑,就对儿子说:“今天夜里千万不要再踢被子了啊,如果再踢开晾着肚子,咳嗽厉害会更难受的。”已经安静下来的儿子忽然像被按了机关一样,精神为之一振,把两条腿都从被窝里伸出来,还一边咯咯笑着一边说着“我就要踢,就要踢”。

看到他的反应,我意识到自己说了一句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却对儿子起了反作用的话。觉察到这一点,接下来我没有被他的行为干扰,像没有听见他说的话一样、默默地把他的腿放到了被窝里,说:“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儿子也给我道了“晚安”,进入预备睡眠状态。

我想这样的情景对每位父母来说都不陌生,也是很难避免。然而,如果父母和孩子执拗地对抗,进行权力的争夺,无异于自己挖坑往里跳。因为继续关注这个行为,多数情况下这个行为都能得到强化并保留下来。既然如此无效,父母为何还如此喜欢使用呢?

禁止是父母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们可以觉察一下,当对孩子发出一个禁止指令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意识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因为心理会自动化地通过控制外在缓解焦虑或恐惧,以为可以重新获得控制感。

当父母被内心焦虑驱使着发出禁止时,通常对孩子是无效的,反倒往往促使事件向担心的方向发展。一个一两岁的婴儿,他抓到了父亲新买的苹果手机,先摸一摸,然后拿到嘴里开始啃,他显然想要通过嘴这个器官,来认识一下这个父亲深爱的家伙。忽然父亲看见了,急忙叫停“不许扔”,话音刚落,手机也应声被扔出落到地面。父亲惊得张大了嘴巴,婴儿特别有成就感。

当我们着急地发出禁止时,通常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可以起作用的,即使一次次无效,我们却会质疑“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呀”,而很少去想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禁止创造了冲破限制的力量

显然,表面上的禁止,其实是一种诱惑。

为了体验禁止创造的反作用力,你可以给自己的腿下个禁止动的命令:感受一下,你的腿是否有一种特别想动的冲动,看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期间有哪些感受。

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会产生身心能量的起伏,亲子之间真正的影响也往往在这个一心一念的能量场里产生。禁止也一样,当禁止发出,立刻会打破个体内在的平衡状态,从而创造出一种可以相抗衡的冲破禁令的力量。就像一个数轴,0是平衡状态,禁止在0的一端产生了多少能量,就会在0的另一端创造出相似的冲破的能量。当看到冲破的能量后,禁止往往会增加能量以限制,这反而又会创造出更多冲破的能量。循环下去,往往使孩子身上一件本来很小的事情,演变成难以解决的顽固的大问题。

要使被禁止的行为减少,通常有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

一种是忽视此行为,不作反应进行强化。但这种不作反应不只是行为,也要在内心深处不动怒,否则,你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内心压着火,孩子就会窥探到你的内心,从而继续维持行为。

一种是忽视的同时,关注你希望发生的行为。因为打破黑暗的方法不是和黑暗对抗,而是光增加,黑暗自然就少了。

然而,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问题通常是经过许多轮的强化形成的,父母想要减少孩子不良行为的急切,往往促使他寄希望找一种方法一试就灵,结果肯定会失望,从而难以坚持正确的方向。

禁止激发好奇心,创造心理价值

几年前,听说一套西方人写的心理学类书曾经是禁书,中文版发行了,我一听禁书,立刻激发了好奇心,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想要一睹为快的愿望。于是,急不可耐地当天就下了单,满足了好奇心,创造了一种超越阅读普通书籍的心理价值。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天生好奇的儿童呢?

禁止对有些孩子而言是选择偏轨行为的线索

成人对儿童发出的禁止信息,往往反映了成人期望达到的目标,如果儿童在目标上与成人不一致,因此正在寻找一种行为,以准备与成人对抗或者背道而驰,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那么,这个禁止就是一个极好的线索,被儿童选择利用,创造一个相反的行为,以达成自己的愿望。

这种线索常常会被一些在幼儿园或学校获得成功有困难的儿童所使用。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名作《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出,个体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或处于下游,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处境的愿望。追求优越和自卑感事实上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从这个意义上,孩子经常拒绝上学或幼儿园,通常情况下是因为他追求优越的心理没有转化为学校的要求,而是表现为一系列对学校要求的拒绝。他会寻找方法来应对自己的处境,但通常通过顽固或无礼等吸引注意,觉得自己了不起等,以逃避面对的困难。因为当他这样行为的时候,他成功地吸引了老师或家长的关注。如果因此离开了幼儿园或学校,这就正中他的下怀。

有的孩子非常明白一些被禁止的行为会影响到其学校表现,但他会非常顽固地坚持,如无礼、说话得太多,与学校要求不一致的行为等。家长的焦虑、预言式的训斥、强化地关注等都可能强化了这些行为。

无礼、说太多话、说太少的话、爱哭泣、考试期间异常紧张等,还有一些明显影响学校表现的行为,如幼儿园里拒绝画画的孩子,总是忘带书包的小学生等,其背后的目标是一样的,即以一种不费力、便捷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因为他的这些行为背后其实有一种“权谋”,成人整天为此喋喋不休,成功地转移了对他能力的关注,而变成了如果他不这样,他就会成功。

对这些孩子而言,成人每天盯着他们想要扭转的问题行为,会使儿童更相信自己不适合学校。相反,如果通过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力量感到自信,才有可能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勇气和信心。

家园共育《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保护牙齿的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