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幼儿情绪超有效的一个小方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孩子跟我们是那么的不同而又不善于表达, 当我们降低到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时,会暮然发现:他不再是那个不可理喻的、时刻有着奇怪想法的小东西了。因此,我们家长必须学习去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

大概每个父母都会感慨,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按牌理出牌,时时有让你震惊之举。我女儿就总是能以我全然想不到的方式来行事。当我认为,这回可是一切都没问题时,她又会以一种新的方式挑战我的想象力和忍耐限度。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忍无可忍,感觉孩子是在成心跟我们作对,成心为难我们。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别有用心的。孩子的错误都是无心的。问题是,我们家长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理解小孩的想法。我们总是不能抛开大人的成见、大人自以为是的态度。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大人的思路、大人看世界的方式就是唯一正确的。我们不能屈尊,不肯把自己变小,去看看他的小脑袋瓜里都是怎么运转的。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在心里是知道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的,但是我们仍然做不到去跟孩子共情,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放下自我。

在管教孩子时,家长常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亲子处于战斗状态,大脑暂时退化成了动物模式。因此,家长们下意识地要去维护自己的正确性、权威性,要捍卫自己的掌控权。

于是,我们不肯放下架子……

于是,我们不肯去跟孩子共情……

如果家长能对孩子有了同理心,那就应该表达出来,也就是跟孩子共情。

共情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管教技巧

共情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共情几乎是对付孩子的一切问题时都必不可少的一项技巧。比如,对我女儿的哭闹,我尝试过很多办法。最初,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一闹,我就变脸了,发火了。当时我还用巴甫洛夫给自己辩解:让她建立一哭闹妈妈就生气了这样一个条件反射。结果当然很不好。这是很拙劣的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在书上看到过共情的建议。但最初我不太相信。因为我很清楚,假如我表示一点同情的态度,她都会哭得更肆无忌惮——可算有理了。所以都没敢试。

后来我决定尝试。而尝试的结果是:这个技巧是有效的。虽然孩子可能开始会哭的更厉害,但是她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停下来。哭闹以这样的方式停下来,更有利于她的心理健康。

记得一次,我给孩子买个新玩具。她午觉醒来,发现装小零件的小塑料袋破个口,她喜欢的小零件掉出来了,当即放声大哭。我心想:天哪!你为一个塑料袋就能哭成这样!太夸张了!但是嘴上只好和气地说:”妈妈知道你非常喜欢这些小零件(哭声更大)。这是新买的玩具,你很珍惜,对不对(哭声更大)。你是知道爱惜玩具的好孩子(哭声马上减弱)。”我接着开始唠唠叨叨地回顾我们买玩具的过程,我们开始看了什么样的,最后选的这个都有哪些优点。这时她开始专心听,止住了哭。当然过后又想起来,又抽泣几回。最后,我引导她把小零件都倒进一个小托盘里,再放进透明的大盒子里,这样更漂亮,也不会丢。她欣然同意。自己装完后,满意地笑了。

若是在过去,我也去生气,那么她就要无谓地哭上好半天。所以,共情的技巧对付哭闹很有效。关键是不要怕孩子哭,不要急于去止哭。孩子每次哭闹,都是他学习处理消极情绪的一次机会。这种共情的做法比用转移注意力等其他方法去哄孩子,更有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

我想,对于更大的孩子的其他问题,共情也都会是一个有效的技巧。孩子大了,问题和表现方式不一样,但根本的原理是相同的。

共情的过程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教育

共情技巧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教育,孩子将从中学到同理心和共情都是怎么运用的。学会这些技巧,有助于孩子提高情商,掌握处理问题的技能。

一个能被父母以同理心对待

经常得到父母共情的孩子

必定能以同理心对待他人

也能学会运用共情技巧跟他人沟通

同理心的教育可以从孩子懂事时开始

我的女儿白天都在姥姥家玩,因此跟姥姥家的保姆关系很好。只要我们告诉她,别弄得太脏了,宋姨收拾起来会很累,她一般都会比较注意。

跟姥姥或跟保姆出去时,她都乐颠颠地跑。跟我一出去,没走几步就让我抱。通常我是不动声色地说:“要是累了咱们回家玩。”这句话基本就可以让她立刻放弃了让我抱的念头。后来,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她拿重物。买回来的东西,让她自己拿。她一嫌沉,我就会开玩笑说,比你轻多了!慢慢地,她也体会到了我抱她的辛苦。

不过有时她实在累了,不抱也不行。有一次我抱起她,发了句牢骚。她在我怀里得意地直起腰,笑盈盈地拍拍我,嗲声嗲气地说:“妈妈,你要控制你的情绪!”

同理心的教育可以有很多有趣的方式

同理心的教育除了说教,我们还可以想出很多其他有趣的方式。

比如让孩子参与家务活;让孩子参观、体验各行各业的人的工作;带孩子去不同地域旅游,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我听说过老师让小学生怀揣一天生鸡蛋,以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总之,只要家长真的意识到同理心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就能发挥创造性,想出各种教育的方式。

不过,我认为——

最关键的教育还是家长的身教。

举个例子。我见过有的人在开车时,嘴里时刻在以各种方式讽刺、讥笑、责骂路上的其他司机。他似乎在播报一种奇怪的路况解说。在他所驶过的路上,所有其他司机都是神经病或智障。我们常说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反映出的恰恰就是你自己。

如果这样的司机能去想想,其他司机可能是新手,可能对路况不熟,可能临时想起要办什么事要改变路线,可能有急事,也可能就是一时走神,总之,可能有各种原因导致他开车的方式跟你的期望不太一样,如果能这样去想,那他就不会再有road-rage了,不会永远都走在不开心的道路上。

如果一个爸爸在车里坐着孩子的时候也进行如此的路况恶评,想想看,那该是多么失败的教育啊。他不仅没有给孩子一段快乐的时光,更糟糕的是,他给了孩子一副扭曲的眼镜去看世界!戴着这样的眼镜,孩子一生所看到的世界都将像他的路况那样扭曲、那样疯狂、那样让他不开心!

不只是开车,我们家长每当自己要做出任何消极评价或抱怨时,都要停下来想想,这是不是又一个进行同理心教育的好时机。为了孩子,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抱怨和责怪,而去对自己和孩子进行一次生动的同理心教育。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大大的惊喜——世界重新又变好了!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好!

前面说到——每个人都一定程度地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孩子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他成长的必经阶段。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正是孩子心智逐渐成熟的标志。

但现在的孩子,受到的娇惯的程度和溺爱的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我们不去讲同理心的道理,恐怕他们容易成长为世界上最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群人。记得某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看到这样两则新闻:一些家长为了讨孩子欢心,成群地围追孔雀,要拔孔雀的漂亮尾巴羽毛,送给孩子玩;一个爸爸送给女儿的礼物是,让14岁的女儿开车上路,结果两人在派出所度过了六一。

看看我们的家长,为了博得孩子一笑真是不择手段。怎么不想想那个孔雀、不想想其他的路人?!

记得秋天时,我在小区里看到小男孩抓了蜻蜓玩,我告诉孩子把蜻蜓放了,否则它会死的。男孩的爷爷说:“天马上要冷了,这些蜻蜓要不也活不了几天了。”我表面上说,要培养孩子爱心呀。我心里在想,那我们就更应该让蜻蜓安度余生啊。您老也走到了人生的秋天,我们能因此就不珍视您的生命吗?

所以,对孩子同理心的教育更多的要看我们家长平时点点滴滴的想法和做法。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修炼好同理心,那我们只能指望孩子来教育我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轻松进行启蒙教育


相信很多父母在教孩子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纠结:数字3反着写、6、9不分。碰到相类似的事物的时候,无论说多少遍,孩子就是分不清楚,不管你怎么生气,分不清还是分不清,不过爸爸妈妈们不要太着急,这恰恰就是孩子这一年龄段的特征——对事物的敏感度不够强,很难区分相似的实物。其实这个困扰不是解决不了,关键看怎么解决了!

小编去了思维馆张旭芳老师4-5岁百变数学课堂,她让孩子区别“>、<”的方法真是让我记忆犹新!相信在场的父母一定也有和我同样的感觉。

今天的数学课,主要内容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动手操作明白几个概念:一样多、多几个和少几个,进展很顺利,最后轮到“=”、“>”、“<”的学习了,“=”很好识别,也很好解释1=1,2=2,3=3,两边的东西相同,“>”和“<”就不那么容易理解和解释给孩子了。

不过张张老师的方法很好玩又很容易让孩子记住哦!只见她将“=”两边的数字迅速做了调整,然后将“=”变成“>”,算式变成了“3>2”,张老师边摆边用很调皮的声音说 “谁小就扎谁”,很形象吧!孩子们理解的很快!原来这就是3大于2呀!

紧接着利用特别的教具,教室里上演了一场亲子学习秀,妈妈们和宝宝们一起来巩固这个“谁小就扎谁”的特别小游戏,小编我在边上转圈圈,效果真不错哦!孩子们个个念念有词,摆出数字之后还要解释给妈妈听“谁小就扎谁”……

也许这只是个简单的小例子,不过却是真正以孩子的语言和孩子的兴趣发展为目的设置的课堂,也许宝宝在当时的课堂上还不能完整地读出“3大于2”这样的专业术语,但他们确实已经会正确使用了,相信等达到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一定会很自然地用更标准的语言来表述曾经已经了然于胸的动作:“谁小就扎谁”原来就是“3大于2”。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多亏有了一个假想敌”


我选择拥有“假想敌”,如果它是我前进路上的鞭策和助力;我选择抛弃“假想敌”,如果它令我迷失自我,令我烦恼。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有假想敌。

17岁,我在一所三流中学读高中。高二结束,全班36人,我排第28名,数学尤其差,满分120分,我得了29分。

班主任强调高考还有一年,而我毫无感觉。

暑假补课,数学上的是解析几何。

一天早晨,我借后排男生的作业抄,发现只有得数,没有过程,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写了,你也看不懂。

我愣住了。那时候的我,面子比纸薄,更何况唐突我的还是个男生。

晚上回家,早晨那一幕在我脑中反反复复。平生第一次,我感到耻辱,为自己的不优秀而难过。靠在床头,我的眼泪流了下来,那男生的脸在我眼前放大,深夜里,我不由得握住了拳头,对自己发誓,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考给他看。

我把高一高二的数学书,都找出来,从每一本书每一章每一道例题开始,我用了最笨的招数:抄和背。高中数学的每一道例题,高考前,我都能默写出来,是从那个夏天起,我用的功。

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120分的数学卷子,我拥有了一个鲜红的81分。老师讲解时,我双手捏着卷子的角,把它微微竖起,这样,后排的男生就能看得见吧。但我听到,他和同桌正讨论着我是否抄袭。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敌意,我想,也许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别人会质疑;而一旦有了大的飞跃,人们反应的速度便只来得及为你喝彩。

于是,后排男生的话,他的目光,都像掺了兴奋剂的针,锥在我的神经;在后来的每一晚提醒我,不能睡,不能睡,去努力学习。只要我有放弃的念头,我就仿佛看到了后排男生的脸……在灯下,我一遍遍抄着公式、例题和单词,一本本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母和符号。

高三上学期结束,我成了班主任的宝贝,她把我当做后进生转化的典型,等到高考,我成了我们那所升学率极低的中学那一届唯一的本科生。

奇怪的是,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碰到了后排男生,他那年考上了一所高中专。我反而有点失落,我害怕以后我不能与他为敌了,会不会我就失去动力?

19岁,我交了男朋友。恋爱一个月后,我被男朋友的前女友在走廊挡住了去路。

她是高我一级的同系师姐,当时当地心中自是不甘。

于是,上自习,她总出现在我和男朋友常去的教室;系里有活动,她总联合其他人,与在座所有人大声谈笑,把我晾在一边;有人请男朋友吃饭,她扬言有谁和我同桌,她就和谁断交──她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朋友的交集不少,此时我只得掩面而下。

我本来不擅处理和同学的关系,上了大学后也无心学习。但她的挑衅把我激怒,几次后,我开始反击。

我近乎刻意地努力和我认识的每个人搞好关系,后来甚至将男朋友的同学都拉入自己的阵营。那女生是学生会学习部的部长,为了表示我比她优秀,起码不至于太差,我开始埋头苦干,在之后的日子,次次考第一,每学期拿一等奖学金。我甚至不放弃和她比较的每一个机会,她载歌载舞于系办、校办的晚会,而我也争取出现,还要比她做得更好。

没有她,我的大学生活不会那么丰富多彩。我的好人缘、好成绩,我得的那些奖项,都因视她为对手,而坚持到底,并发誓要做到最好。

我后来抱着一摞证书和奖状离开大学时,想到她,有一种比试的快感,更多的却是怀念——她于一年前毕业,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没有对手,觉得很无趣。

23岁,我在家乡的中学教书。

男朋友去了北京,他在那里的一所著名高校读研究生。

临行前,他信誓旦旦,他说:“放假了,我就回来看你。”然而一个学期后,他却提出分手,他对我说:“你不过是个小学校毕业,小地方教书的。”

我气得浑身发抖,握着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后的那段时间,眼前老是浮现前男友的笑脸,耳畔却回响着“小学校毕业”、“小地方教书”的刺耳话语。

我害怕监考,监考是绝对的寂静,我总是默默发呆,学生在前面挥汗如雨地考试,我却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以泪洗面。

有一天,我发觉新闻联播中出现天安门的镜头,我都会想在北京的某人是不是在这里意识到我是小学校毕业,小地方教书的,那一刻,我突然惊醒,不能再这样下去,他就是我的对手,我要将他打倒。

半年后,我报名考研;一年后,我考上了前男友所在的著名高校。

我曾很长一段时间,一天只睡五个小时,课间十分钟都拿来背单词;我曾累倒在红笔飞扬的试卷上——那一天,考完研,我还有八个班的卷子要改,第二天就要出成绩。

如果没有那句话,没有那个人,没有打倒他的决心,我不会改变已经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当我拎着行李出了北京火车站,当我正式成为那所著名高校的一员,我见到前男友却发现中间隔了两年,我已经不认识他,他在我心中突然模糊一片,失去意义,也许他的意义在于是我的心理对手。

有时甚至想,如果没有假想敌,我的今天会怎样?

教家长对孩子心理疏导的小方法


小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学校教育显然十分重要,我们的家长不该轻视,必须重视孩子发展,就必须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今天的发展,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必须去疏导他们不应有的心理障碍,小学生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进行情感疏导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他对父母存有戒备心理,使之出现无形的隔膜,父母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应知道孩子的这些变化,假如不去沟通,不就此建立真挚的友谊,势必造成孩子那“朽木不可雕也”。古人云:“生不教,父之过”,孩子发展到今天,教诲引导时不容半点虚假,也不能再去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正面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以“一切从头再来,好坏看今后表现”的精神激励,使孩子会看到希望。

2、学习动机的疏导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并不意味着责任全在教师,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当孩子入学后学习困难或没有学习动机,成绩老是落在别人后面,难以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对此情况学校老师会通过一定途径告诉家长,家长要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一起商讨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策略,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对孩子在变化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表彰激励。

3、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培养尤为重要。父母要对孩子观其颜、察其色,采取有效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1)关心孩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通过谈心、做朋友形成更密切关系,从解决矛盾着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2)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3)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家长要有意识地创设让孩子树立勇敢、坚韧、百折不挠解决问题的情景,从中使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或失败和挫折的痛苦,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疏其心,导其行,家长需要多多了解小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除具备细微耐心外,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孩子经得起风雨的参天大树。

教育孩子的12个经典小方法


教育孩子的12个经典小方法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其实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一定能够听到孩子的心声。下面随老师一起看下这12种著名的育儿方法吧!

1

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满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

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

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

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

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

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

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

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

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

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不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

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

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所以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那以上12点必须牢记并且做到哦,给孩子一个最完善的教育方式吧,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棒的!

解决宝宝胆小的4个小方法


情景1:害怕在黑屋子里睡觉

在妈妈让宝宝上床睡觉的那一刻,宝宝会说:“妈妈,开着灯,我害怕在黑屋子里睡觉。”妈妈会想,是不是有谁吓着宝宝了,或是有谁给宝宝讲了恐怖故事。确实是这样,所有这一切都会使宝宝产生怕黑的感觉。

帮助方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训斥宝宝,也不要叫他胆小鬼,这会导致宝宝自我封闭,纠缠在恐惧和不安中。妈妈要告诉宝宝:“爸爸妈妈都在隔壁,没有什么好怕的。”通常宝宝能够得到大人的支持,就会平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睡眠上。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安静下来,那就最好给孩子装个方便开关的小灯,嘱咐他在快要睡着前自己关灯。或者给他一个玩具小手电,这样在黑暗中,他也会感到自信。

情景2:遇见小动物惊恐不已

在感觉方面,其实成人和孩子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成人积累了生活中的经验,哪些东西是软的、带刺的、光滑的,或者是坚硬的……但宝宝不行,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是第一次,他无法判断会不会伤害自己。

帮助方略:对于一个毛茸茸的小动物,在宝宝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肯定会感到惊恐,会大声呼叫妈妈保护自己。这时妈妈要主动给孩子介绍这个新朋友,不要故意避开,不然类似事件还会发生。不妨对宝宝说:“这是毛毛狗,你看它的毛很柔软,样子是不是很可爱,来,摸一下,它很乖,不会咬人的。”

情景3:见了生人就会哭

有的宝宝很怕生人,与生人交往时就不安。有时梦里也会无缘无故地抽搐、呜咽或哭泣。

帮助方略:先不要把陌生人介绍给孩子,而是把孩子介绍给陌生人。同时要抱着宝宝,通常宝宝在妈妈的怀里,相识的过程才会愉快和平静。还可向宝宝解释,来人是妈妈最好的朋友,他的小朋友以后可以跟你一起玩,使宝宝自然地、充满信心地面对陌生人与事,不会发展成不可抑制地恐慌。

情景4:见水就想逃出来

当妈妈把宝宝放到浴缸里,或者游泳,他就会害怕,就会哭泣,就会挣扎着离开。这是因为洗澡的时候,有些感受会让他感到不舒服,譬如水从头上冲下来的时候感到喘不过气来;刚下水时宝宝会觉得水冷等。

帮助方略:首先,不要强迫宝宝做他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强制他洗澡。如果他怕水,就不妨从小环境开始,譬如宝宝拒绝去浴池,就换在卧室里洗。可以在水盆里放个玩具,让宝宝蹲在外面玩,过一段时间,以游戏的方式把孩子放进水里。游泳时要选择舒适的地方,如露天游泳池,那里的水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就像温水一样,宝宝会感到舒服而不再怕下水。

喜欢《对幼儿情绪超有效的一个小方法》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