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错的是我们……”,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学生都懂,蜜蜂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蜜蜂的工作是传授花粉,而90%的果树是靠蜜蜂授粉的,若没有了蜜蜂,果树授不了粉,也就结不了果实;而如果花柱授粉不均,果实长大后,更是大多会长成歪瓜裂枣。

这就好像孩子的成长一样。一个孩子,从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和一颗完美的果实的生长路径很一致。

最近遇到了不少和孩子有关的事。上周三,我参加了一个在莞城举办的留守儿童的夏令营开营仪式,开营前,有工作人员在舞台上指导台下的小朋友们彩排,彩排的主要内容是鼓掌和起立。

你可能奇怪了,鼓掌和起立谁不会啊,为什么还要彩排?可是再结合实际想一下,您就会发现这并不难“理解”。当下在社会上,凡是举办活动,最不能缺的便是领导。

而领导来了,最不能缺的是什么?是鲜花和掌声。自从“八项规定”颁布后,“鲜花”这个东西已因带了“奢侈品”的性质而很少出现在会场上了,但“掌声”则作为朴素且安全的会场必需品被保留下来。且正因其又朴素又安全,所以还被大张旗鼓地发扬光大起来。于是,“领导”出场时,掌声整不整齐、热不热烈,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把鼓掌这事都要事先彩排的原因。

搞明白了之后,你会想到:这不就是形式主义嘛!对,这就是形式主义,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某些成人灌输了形式主义的观念。

还有一个事,发生在上周五。我们有一个“圆梦计划”,就是帮助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完成心愿。那天去采访了一个11岁的小朋友,母亲说孩子属于留守儿童,而小朋友却当场反驳:“我一直跟你住在一起,怎么成了‘候鸟’了呢?”她母亲急了:“你怎么不是‘候鸟’啊,你1岁以前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的。”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只能很无奈地说:“你说是就是吧。”

家长为了得到资助,在孩子面前公然撒谎,我不知能否说这是善意的谎言,但这事看起来着实让人痛心,11岁,心智尚未成熟,要知道,这时候耳濡目染的效果是巨大的。

不由想起了教育,如果说孩子是果实,那教育便是那勤劳的小蜜蜂,是孩子结出完美果实的最基本的保证。

狭义上的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上受到的教育,广义上来讲,则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孩子刚生出来,是一张白纸,周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都属于教育的范畴,这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习惯、行动。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从词源上说,西方的“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

假若上述的排练为领导鼓掌、母亲在孩子面前撒谎等都在孩子面前不断地影响着他们,那么长此以往,孩子所固有或潜在的素质也会被引发出来,那时候,鼓掌则成了麻痹孩子的一个动作,不诚实恐怕也会成为他们未来的习惯之一。

上周,同样因为“圆梦计划”,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个女子,她被丈夫抛弃,5岁的女儿由她一个人拉扯长大。母女俩经常被人欺负,绝望之际,女子上楼准备跳楼自杀。当她抱着女儿站在天台上准备往下跳的时候,女儿问她:“妈妈,我做错什么了吗?”

我没有见过那个小孩,但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孩子,你没做错什么,错的,是我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孩子说粗口是谁的错?


育儿心得:孩子说粗口是谁的错?

桐桐妈妈在陪4岁桐桐看电视的时候发现,桐桐时不时说出几句粗口,这在平时是没有的事情,到底是谁教会年幼的他说粗口呢?

孩子模仿电视粗口多

对于小孩子来说,动画片大概是又好玩又好看的东西了。只要给他一个电视,他能看足一整天!虽然动画片可以让宝宝的想象力跟若一起翱翔,还能让他学习到里面的一些道理,同时丰富自己的语宫系统,但问题也来了:动画片里面的人物说的粗口宝宝也学会了。这给很多家长带来困扰.

年幼的孩子没有判断能力,对于动画片,他们只是觉得好玩,并不能对具中的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筛选吸收,而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孩子变得聪明善辩的同时也出口成“脏“了.专家表示。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最好有家长引导,告诉他这部动画片说了什么,哪些是对的可以学的,哪些是错的不可学的,这样帮助孩子学会辨识,他才能逐渐建立起判断是非的意识。

孩子说粗口怎么办?

1.不要教孩子说粗口.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对任何话语都处于模仿状态,大人不要故意引逗孩子说粗口,当其他的亲戚朋友引逗孩子的时候,也要制止;

2.及时教导孩子。发现孩子说粗口时,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话语,但注意语气不要过于生硬,以免强化他对粗口的印象,反而记得更牢;

3.看动画片时家长要多加引导。如果是买的套碟,家长购买后最好能自己过一遍,觉得合适再给孩子若,这样可以从源头扼杀说粗口的行为;

4.让孩子挑选合适的小伙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孩子结交到爱说粗口的小伙伴,他在不知不觉

中也会学会这些粗口,因此,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说说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好伙伴;

5.家长自己不说粗口.有的孩子说粗口其实还是跟家长学的。家长有时候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孩子省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学会了说粗口,因此,爱说粗口的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己的用语;

6.教育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矛盾。粗口其实也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行为,例如被人触犯时会用粗口恐吓对方。家长要教育孩子用善良、包容之心对待其他小伙伴,不要为小事生气.有矛盾要和平解决或者找大人帮忙。

亲子:我们是孩子的整个天空


可能很多妈妈在网上看过这篇文章,读完这篇文章,泪流满面,孩子世界是那么单纯,孩子心地是那么善良,孩子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是孩子生活的整个天空。在生活节奏太快的城市,我们不免烦躁、发牢骚,每次对孩子发脾气前,想想这篇文章,好好提醒自己,多点耐心,多点爱。孩子,是我们甜蜜的负担;我们,是孩子的全世界……

天晚欲雪,好友邀我去火锅城,说满腹心事要借火锅一涮。为着不肯做母亲,她与老公已成水火之势,想借我这个过来人做灭火器,令我安置好女儿后速速赴约。

当初她也极力劝过我,做母亲投资太多风险太大,如果生个神童还好,当妈的里子面子全赚足了,万一生个木头木脑的呆瓜,连自己的快乐都得赔进去,实在是亏大了。那时我笑她像个人贩子,现在却觉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幼儿园门前熙熙攘攘,老师对我微微叹道:这孩子含羞草似的,音乐课嘴闭成一枚坚果,舞蹈课总比别人慢半拍,就连游戏时,也是独自在角落张望。

我似乎感冒了,全身发冷,头痛欲裂。女儿将脸藏在我的大衣里,不安地蹭来蹭去,我愈发烦躁。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她,在这群活泼可爱的宝宝中间,不仅身量不足,性格也甚是木讷。

这个刚自幼师毕业的女孩犹豫了一下,又说了一件愈发让我尴尬的事,女儿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还要求添饭。旁边有位家长哧地笑出来,我兀自强撑着微笑,心里却暴躁得想找谁大吵一架。

头晕目眩地到了家,一摊泥般软在床上。女儿推开门,期期艾艾地要我教她什么,我极力克制着恼怒,闭上眼睛不去睬她。可不一会儿,门又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心力交瘁的我终于爆发了,狂怒地指着她喊叫:滚出去,我不想再看见你,我怎么会生下你这个白痴!

女儿惊骇得缩到墙角,她瑟瑟发抖地问:妈妈,一个人杀了自己的手,会死吗?我气急败坏地将她藏在背后的手拉出来,头立时嗡嗡作响,那么多的血,那么深的伤口!连淘气都笨得险些杀了自己,老天啊,你到底给了我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跌跌撞撞地往医院走,雪大起来,女儿没有哭也没有要我抱,一声不响地在我身后紧追慢赶,看来她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医生说伤口太深,为防止感染,缝合后要输液,而且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疤痕。医生责备着我的疏忽,女儿默默听着,将瘦小的脸深深埋在膝间,长久地不肯抬起来。

打上点滴后,女儿睡了,方想起好友之约。急急回电说明原因,她幽幽地说:看来不要孩子是对的,太难了。

一句话触痛我所有的暗伤,泪猛然间大肆溃逃。这些年丈夫远在外地,我独自在病弱幼子和繁琐工作间奔走,巨大的压力几乎辗我为尘,皱纹天罗地网般自心底罩到面上,哪里还有香如故!当初我认为孩子是上天赠送的最好礼物,现在才知道,这礼物有那么多教人承受不起的附加品。

我回头看看女儿,她向里睡着,眼睫毛扑簌簌地抖。

到家已经很晚,一进门就听见电话铃响,女儿轻手轻脚去了卧室。女儿的老师说,她一直在给我打电话,如果打不通,她会内疚得连觉也睡不着的。

原来,那位哧笑女儿的家长去找了她。他说他的孩子和我女儿最要好,那孩子告诉爸爸,好朋友拼命吃那么多饭,不是傻,也不是贪吃,是因为她妈妈工作很辛苦,她要吃得饱饱的,就不会老是生病,会快快长高长聪明,会给妈妈做饭,帮妈妈拖地,妈妈就不会再烦了。

这个女孩忽然哽咽了:您的孩子还说,妈妈最爱吃苹果,她一定要学会削苹果。

放下电话,我忽然间看到茶几上的水果盘里,有一个已经干巴的苹果,削得坑坑洼洼的,上面有淡淡的血渍,旁边赫然躺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

我的心痉挛着,电光石火间忽然明白,她第一次进来,是想让我教她削苹果,我却没有睬她,她把自己伤得那么重,只是试图学着为我削一只苹果!

我来到她的房间,她居然换上了夏天才穿的公主裙,默默站在红地毯上,似一个小小雪人。一见我,眼里便闪过浓浓的惊惶,一下子,我泪盈于睫。她喃喃地说:妈妈别哭,我给你跳舞,跳我刚刚学会的《风信子开了》。

我发现她右脚的袜子有些异样,她说,袜子破了一个洞,昨天脱掉鞋子进舞蹈教室时,有小朋友笑她露出的大脚趾,她便自己拿针线来缝,缝好后却成了这样。

我蹲下来,摸着那个疙瘩,硬硬地硌着手,也硌着我的心。她的脚被磨了一整天,我却不知道,她只有四岁半,怕妈妈会烦,自己苦苦琢磨着,竟然补上了这个破洞,做妈妈的却嫌她笨!

她轻轻唱着,缓缓摆动手臂,合拢的双手如一枚含羞紧闭的花苞。在灯光底下,花苞怯怯地打开,风来了,雨来了,她的单眼皮的黑眼睛一直看着我。她举在头顶的左手,还裹着厚厚的绷带,花瓣一点一点展开,女儿如同一个小小的勇敢的伤兵,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终于将自己开成了一朵比雪还洁白的风信子。

风信子低声说:妈妈,小朋友都笑我开得太慢了。她顿了一下,还有人说我是白痴。我一震,心被烫了似地猛一缩。

舞蹈老师告诉大家,我不是白痴,我是白色的风信子,很安静很怕羞,比紫色和蓝色的风信子要开得慢一些,可等到开好了会最美。

我俯下身子,抱住她柔软的小身体,抱住漫漫红尘里离我最近的温暖。

请允许白色的风信子害羞吧,因为,风雪再大,受伤再深,她都会拼尽全力为你开一朵最美的花。明天,我将告诉好友,拥有任何一朵风信子都是一件幸运的事。

孩子是我们的开心果


游戏娱乐,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不管是随口来个词语接龙,还是信手弄个剪纸贴画;也不管是把扑克牌自创成学习英语的单词游戏,还是从跳棋游戏里体验一把失败的感受,也不管在与孩子的斗嘴过程中,从孩子的纯朴话语里享受着童真的乐趣,以至于把一切烦恼都悄然抛到脑后;还是与孩子的嬉戏里,也让自己穿越时光隧道,享用一回童年的心情。这一切的心灵体验都是孩子给的,那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作为回赠,孩子还给父母无数颗开心果。

亲子阅读,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一家人围坐书桌旁,共享阅读的快乐时光,那书中的美妙情景恍如生活中的再现,看到孩子专心致志地朗读,其字正腔圆的程度已远远强过父母,加上抑扬顿挫的情感不时浮现脸庞,那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认字,而是对成长的倾力投入,是对未来世界的浓情触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超越,而父母只需要学会认真倾听,再加一丝丝鼓励,孩子从中收获到的欢悦就化成了父母心中粒粒开心果。

化解争吵,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父母由于观点相佐,争吵正一触即发,孩子突然插一句,你们争吵,也要学会文明一点呀,那就是把声音再变小一点,表情再放轻松一些,就象这样子,孩子一边说笑着,一边做着鬼脸,甚至还两边跑着哄着,父母争吵的导火索还未来得及点燃就被孩子的纯真泯灭了。刚才由争论带来的不愉快也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悬而未决的事项也很快在双方的妥协里达成,因为都从心里认识到只有快乐才是生活中的唯一,而孩子是快乐之源,是父母的开心果。

出去游玩,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一家人相约去闲逛红山森林动物园,在茂密的林间系上吊床,还要在旁边的青草地上铺上随身携带的垫子,再轮番躺在吊床上享受沁人肺腑的大自然气息,嘴里还一边杜撰不着边际的童话故事,吟唱那首自创的童谣,和着不远处的猴山不时传来的阵阵欢笑,孩子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那一束束快乐的花絮便在父母的心间浓浓绽放。

与孩子对话,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全家人一起晨起锻炼,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享受着日光的沐浴,孩子还一边指着太阳,不解地问,早晨的太阳像红朴朴的脸蛋,好似就挂在树枝上,伸手可以触摸到,可是白天的太阳为什么会那么刺眼,而且那么遥不可及呢?

我回答,那是因为呀,早晨的太阳就像可爱的孩子,可以直接凝望,又容易亲近,而白天的太阳就像长大的成人,仅仅对视和凝望是很刺眼的,而是需要更多的体悟和理解才行!

孩子听后,怔了一下,于是郑重其事地保证,要永远做那可爱的孩子。

父母凝望着自己的孩子,既希望孩子快速成长,又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那都是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


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专家说:“交流要平等”,家长说:“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学生说:“我们想让爸爸妈妈真正理解我们”。我们把其中的典型观点呈现给大家!

来自网友的声音

“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

“看了《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的报道,我很受触动,我觉得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一位网友认真地说。现在,他每天都要陪孩子做功课到晚上九点,他说:“一些道理作为家长我们都懂得,我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有时候看到孩子那么多课本、课外读物,也觉得挺心疼的。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很少,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加大他的压力。”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家长的原因,也有评价体制的原因。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一件事: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测智商,不是他们想去,是学校让他们去,因为孩子的智商如果低于平均值,这个孩子的平时成绩就不用计入学校的总评分表。“这对孩子多么残忍,但是很多家长没有选择。”

另一位网友工作很忙,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他写道:“看到孩子的来信,我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孩子们提的观点特别有针对性”。自己和爱人工作压力大,有时候难免发泄到孩子身上。但是,以前的自己从来不觉得做错了,总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越打越听话”。“现在孩子倒是听话了,但是变得很胆怯,有一次中考结束,孩子一直到晚上12点都没有回家,因为成绩不好,怕挨打。”直到那时,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孩子们的信里提到的每条我觉得自己都犯过,一味的指责孩子,从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过,我以为,指责就是教育,打骂是对他好,还老是告诉他“我为什么不打骂陌生人,因为我是为你着想”,孩子的成绩却每况愈下。看了这封信,我觉得孩子们是独立的人,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我要好好和孩子沟通。我想,正如《光明日报》的报道,“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好好深思的问题。

记下孩子的对,忘却孩子的错


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天天犯错,而且还屡教不改,惹人恼火。为了让孩子守规矩、听大人话,有家长甚至选择将孩子每天做的好事与坏事都记下来,督促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成长,每个家长可谓是呕心沥血。可是,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

我们“采访”了几位绘画心理乐园的小会员,当妈妈向别人例数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是什么感受。孩子们会说: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妈妈总是喜欢翻旧账!有的会说,我已经改了,为什么妈妈还要记下来,有时候还总是提起我的糗事!纯真的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妈妈总是不原谅自己呢?

记功不记过,发现孩子的优点

我们可以在孩子的成长笔记中,记下孩子每一天的进步,每一天的功劳。但不可以记下孩子的过错。孩子与成人一样,都是需要得到更多的认可与鼓励的,不喜欢天天被打击、被批评的。我们记录下孩子的成长中的点滴进步,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向前走。而写下他们的过错,虽然能起到惊醒作用,却让孩子时刻都觉得自己就是总犯错的人,错误也会相应的得到加深巩固。

原谅孩子的过错

孩子的认知体系、行为管理体制等都是无法达到成人的标准的,因此成长中有“不合适”的行为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接纳和认可的,在不同场景下,可以怎么做,同时引导孩子寻找更为合适的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探索世界。而不是纠缠于孩子目前的错误,而不做引导,否则,只会让孩子更加不知所措。

别再开启“咒怨”模式

谁都会有不堪回首的往事,孩子也是。当自己的爸妈总是揪着自己的小辫子不松手时,这不是在帮助孩子的成长,而是在前方设置了路障,无法获得通行证的孩子,也就只能望而却步,甚至去走那些弯弯曲曲的小路。总唠叨孩子的错,只会拖住孩子的后退,让他动弹不得,并且,在努力挣扎的过程中,父母还会站出来说:你怎么不争气、总犯错!恶性循环,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吗?

拔掉你那不信任孩子的根!

很多家长会认为,只要家长不提醒,孩子就永远不会改正错误。这就相当于给孩子判了无期徒刑,永远都得不到爸妈信任的孩子,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也会等待着,不愿做出行动,这也是另一种对家长的反抗与不满。所以,家长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的历练,孩子是有能力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不要再不相信他了,给他自由与自信,才是最好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犯错误中进行的。从犯错到发现再到改正,就是孩子成长的轨迹。家长们,请学会包容孩子的丑,赞美孩子的好,同时做到正视孩子的成长。

孩子自私小气不是错


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不断学习分享、学会分享和乐于分享的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不自私,变大方了。慷慨的孩子很可爱,父母也会觉得很有“面子”。但“无私之苗”并不是一朝一夕长成的,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着意培养,更需要我们了解孩子为什么自私,以及如何让孩子自愿去分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与交往经历的增多,孩子会慢慢走出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学会分享。因此,当我们在担心孩子会不会成为小气鬼时,不妨先考虑一下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天生有利己倾向,利他思想与行为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养成的过程,需要父母耐心等待。当然,不失时机的引导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这样来分享

那么,在孩子学习分享的道路上,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1.再耐心一点

家长必须明白,无论孩子是不是独生子女,无论你对孩子实施了多么高明的教育,孩子都会经历一个从自我中心化到去自我中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自私到无私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成熟,逐渐从只能关注自己到能够自我满足并有能力去关注别人。

因此,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当孩子不具备分享的能力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2.拒绝也可以

勒令孩子让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或干脆替孩子做主分割属于孩子的“财产”,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只有当分享出于自愿时,才会感到快乐,而不是来自父母或外界的压力。“自私”也可能因此而变本加厉。

当孩子面对分享任务时,拒绝或接受都是应该被允许的。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这种选择。

3.每个人都有

如果有一个适合分享和鼓励分享的环境,孩子的行为会更倾向于分享合作。

孩子的无私往往建立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让出自己手中唯一的东西是很难的事情。但如果相同的东西有很多时,他也许就会考虑分给别人一些。在孩子共同游戏时,同类的物品应准备得充分一些,并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懂得,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能获得很多的快乐。

4.接受孩子的分享行为

溺爱是孩子不良品行的来源之一,也是独生子女养育中遇到的最大障碍。缺少兄弟姐妹,现在的孩子比过去更难学习分享。

不少父母主动地将好吃好穿好玩的全部让给孩子,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重视和爱。不料,这样的行为却养出了一个个独食独占的小霸王。因此,当孩子偶然表现出分享行为时,成人就不应该再矜持着“大爱”情结,做出不必要的推辞,说出类似“宝宝自己吃”“我们不要”等话语。这样做只能强化孩子的独享意识。

5.做慷慨的爸爸妈妈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一边在教育孩子要大方,而自己却又表现得很自私,那自然也不会养育出一个大方的孩子。如果父母行为慷慨,对邻居热情,对弱小的人会报以关怀,对遇到困难的人总是不吝啬帮助,这对孩子而言是无形的教育财富。即使没有刻意去教孩子如何无私,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个慷慨的人。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不断学习分享、学会分享和乐于分享的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不自私,变大方了。慷慨的孩子很可爱,父母也会觉得很有“面子”。但“无私之苗”并不是一朝一夕长成的,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着意培养,更需要我们了解孩子为什么自私,以及如何让孩子自愿去分享。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孩子,错的是我们……》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