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幼儿园的东西回家

尖利的东西教案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12-10

刚工作不久的同事小蓝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恼事,班中一位家长居然要到园长室告她的状。到底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呢?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蓝老师班中幼儿小奇、双双是邻居。一天放学后双双到小奇家玩,小奇给了双双一块磁铁,说是从幼儿园拿回家的,自己还有好几块呢。第二天来园,双双妈妈归还磁铁时,把事情告诉了小蓝老师,还批评了双双。小蓝老师在孩子离园时和小奇妈妈交流了这件事情,并请她让孩子把磁铁带过来,可小奇妈妈却表现得不以为然,一句“知道了”就回家了。后来,小奇把磁铁带了过来。晨间谈话时,小蓝老师把小奇的事情作为典型来进行集体教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陆续续地有几个家长都向小蓝老师打听这件事情:“老师,听说你们班有小孩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啊?这个习惯可真不好!”小蓝老师抱怨地说道:“哦,就是呀,是小奇把老师黑板上贴图片用的磁铁带回家去了,不过已经还过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小奇拿幼儿园东西这件事情很快在家长中传开来了,不久便传到了小奇妈妈的耳朵里。小奇妈妈气呼呼地找到老师说:“老师,我们小奇拿了幼儿园的磁铁不是已经还过来了吗?你何必到处跟人去说呢?你的意思是我们小奇是小偷了?你老师怎么教育孩子的?你叫我们孩子、我们家长以后怎么做人?我不会就这样算了,我要找你们领导去评评理。”小蓝老师认为自己在整件事情中并没有太多的过错,自己说的都是事实,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孩子好。小奇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对老师的提议一点也不配合,竟然还要告到园长室,小蓝老师感到特别委屈。几个有经验的同事聚在一起,想起自己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都急着给小蓝老师传授自己的经验教训。首先,小奇拿磁铁行为,显然不能和传统意义上的“偷”相提并论。大班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拿他人或集体物品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奇,某样物品自己特别喜欢时,忍不住拿来看看,看来看去就不自觉地揣进自己口袋。其次,他们还分不清楚自己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今天下午离园时明浩告诉我他的小汽车不见了,我赶紧在教室里找,找了一圈又一圈,怎么也找不到,估计是被哪个小朋友“收藏”了。

于是,我对所有的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明浩的小汽车不见了,这可是一辆会变魔法的小汽车,它跑到谁的口袋里了,谁就赶快按住口袋,否则它会自己跑出来的。

我的话音刚落,鹏鹏就使劲地按住了自己的口袋,无疑,小汽车就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说:“现在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就把教室当渔网,请小朋友一个个地游过来。

我在教室做好渔网等待着,一会儿,鹏鹏来了,我亲切的对他说:“鹏鹏,这个小汽车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口袋里游玩了,你看,明浩都着急的快哭了,我们把他快还给他吧,好吗?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便拿。

”鹏鹏红着脸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小汽车。

游戏结束了,我对小朋友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浩的小汽车原来躲在教室的墙角睡懒觉呢。

不知道本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


当您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3.你有什么作品吗?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专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时,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时间,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开发孩子的思维,给孩子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机会。譬如:可以提一些这样的问题:

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你听见了/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

像这样的问题,提问内容具体,孩子知道从何而答。如果家长每天一出园第一句话就问:“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维最兴奋的阶段,他不会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给您一个简单的回答,比如面条,因为面条是孩子最易记住的词汇。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领到园里的食谱园地,按照食谱问一问孩子,孩子就会把思路理清,认真告诉您。这样您不仅能了解孩子饮食情况,还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讲述欲望。孩子讲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这样的问话,还能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带上他自己的见解,这会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

父母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问时最好使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因为,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而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会得以发展。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

孩子心爱的‘好东西’


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早上来园时手里总是拿着小粘贴,喜洋洋的,奥特曼的等等一些小玩意,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就凑到一起‘欣赏’。可是孩子们把这种高兴,带到活动课上,就连睡午觉也得藏到安全的地方,生怕被老师发现。一节活动课上,硕硕和一阁正交流的很激烈,并没有听老师讲话,我心里想:平时这俩孩子上课挺积极地,怎么回事?我走近一看,原来手里攥着几个气球。还有一次活动课,我正投入到故事里,“张妈妈,张滢舒分给小朋友粘贴了”,果不然,她周围的孩子每人发一个粘贴。我就当机立断把这些小东西收起来,“下午放学的时候再带回家吧。”可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小贴画不知道放哪儿了。一次午睡时,晗晗把被子蒙在头上,被子不停地动,原来蒙着被子玩小粘贴,我正准备收她的小贴画,可是她攥的很紧,“张妈妈,我不玩了,我放到我的口袋里行吗?”“不行,晗晗,下午放学的时候给你,这样会影响你睡觉的,把被子蒙到头上很危险,把头露出来,睡吧!”晗晗有些不情愿的,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孩子们喜欢玩一些在我们大人看来没有什么意思的小东西,因为怕影响活动,我们常常把这些‘小东西’随手收掉,等孩子再要时,我们或许忘了,或许找不着了。我觉着,对于孩子这些心爱的小东西应该正确的对待,这也是尊重孩子。当老师的可以换位思考,应该走到孩子们的心里去。

教育随笔: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教育随笔: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今天下午离园时明浩告诉我他的小汽车不见了,我赶紧在教室里找,找了一圈又一圈,怎么也找不到,估计是被哪个小朋友“收藏”了。

于是,我对所有的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明浩的小汽车不见了,这可是一辆会变魔法的小汽车,它跑到谁的口袋里了,谁就赶快按住口袋,否则它会自己跑出来的。”

我的话音刚落,鹏鹏就使劲地按住了自己的口袋,无疑,小汽车就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说:“现在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就把教室当渔网,请小朋友一个个地游过来。”

我在教室做好渔网等待着,一会儿,鹏鹏来了,我亲切的对他说:“鹏鹏,这个小汽车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口袋里游玩了,你看,明浩都着急的快哭了,我们把他快还给他吧,好吗?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便拿。”鹏鹏红着脸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小汽车。

游戏结束了,我对小朋友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浩的小汽车原来躲在教室的墙角睡懒觉呢。”

孩子眼里的都是好东西


我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在我们班里修剪了印好的图片,随手将那些五彩缤纷的边角料扔进身旁的废物箱里,下午孩子们入园了,他们一进门就边探头探脑的,还不时诡秘地转过头来察看情况,紧跟着,好几个小朋友也被吸引了过去,只见他们叽叽喳喳地指点着什么。我便带着一丝好奇,上前去探个究竟,还听孩子们发出一阵阵赞美之声,这个说,这张纸好漂亮呀,那个说,上面的花边像我家窗帘上的。其中一个小朋友忽然冒出一句:“要是给我带回家玩玩就好了!”她就不加思索的伸手就抓。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老师来啦!”她的手赶紧一缩,小朋友们就立刻散开了。

在我们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纸,每次废纸扔进垃圾箱我都觉得有点可惜,所以我们班一直有几个大纸箱,作为孩子们剪手工的边角料、画错的白纸的“家”。每次箱子满了我就会把这些废纸卖成钱给孩子们买些小奖品作为鼓励。我一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可是今天,当看见孩子们那种带着遗憾还不时会偷偷瞟几眼的神态时,我在反思,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节约,要废物利用。可是当孩子想真正去利用它的时候我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采的,一朵小花,一个小石子,一根小木棍都会让其珍惜不已,而作为成人常常会忽略与不解。

如今,我们班又多了一个“百宝箱”。手工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用这些边边角角剪剪贴贴,再进行适当的添画,作品非常漂亮,孩子们也很感兴趣,这样即真正变废为宝,又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当孩子拿了玩具回家 2020教育笔记


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有很多新的玩具供小朋友玩耍。小朋友对待新的玩具也极其的喜欢,就连上课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还拿着玩具,爱不释手。前一个月,玩具框里还是满满的玩具,但是,没多久,我整理玩具的时候,就发现玩具少了,我也没在意,但是接着,玩具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有的小朋友告状说是某某小朋友把玩具带回家了,还有的小朋友说另一个小朋友把玩具放进书包里偷回家了,。怎么能说是偷回家了?会不会真的带回家了,怎么办?难道搜书包?这样不好吧,应该让小朋友认识到错误,自己主动吧玩具拿回来。小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偷,她们只是自控能力比较差,还不太会分清自己很他人的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可以自由拿,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走的

,她们只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忍不住拿来看看,玩玩,不自觉的就会放进书包。于是,上课的时候,我特地说,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知道小朋友喜欢他,但是她是我们幼儿园的东西,是其他玩具的好朋友,我们不能随便的带回家,要是把玩具带回家了,那剩下的玩具就会很孤单,没有朋友了,会哭鼻子的,幼儿园的园长也会哭鼻子的。。我们小朋友喜欢,可以在幼儿园玩。转天,就有孩子把玩具带回幼儿园了,接着,又有孩子把玩具带回幼儿园了。我很开心。另外,我想到,孩子把玩具带回家,家长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没有一个家长跟我反映呢?我觉得应该跟家长沟通一下。没想到,有的家长不以为然,说,这有什么的,不就拿几个玩具回家吗/?但是有的家长却很重视,。我觉得教育孩子是件大事,我们应该家园相互配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在幼儿园看待喜欢的东西就拿回家,如果这有的行为习惯不加以矫正,很可能发展成很严重的问题,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漠不关心,不但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还漠不关心,这让让老师很寒心。孩子犯了错,教师要加以引导,但是要注意方式。希望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互相尊重,共同教育,使幼儿学习更上一层楼。

没收孩子的东西要谨慎


今天天气特别的热,有的孩子不用老师提醒就脱下了外套,有的孩子是在老师的提醒下脱下的外套。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王天一小朋友还穿着外套,就走过去问他:“天一,你热吗?怎么没脱下外套来。

”他连忙摇头说:“我不热,不用脱。

”看见他脸上的汗,我对他说的话有点怀疑,就伸手摸了摸他的背,一摸全是汗,这我就纳闷了,明明很热怎么就不脱衣服呢?问为什么他也不说,等到放学他妈妈来接他,我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他妈妈。

他妈妈说:“他这个衣服上有奥特曼,他最喜欢奥特曼了,穿上这个衣服就不脱下来。

噢,原来是这样。

第二天,王天一还是穿着这件衣服,于是,我来到他跟前对他说:“你衣服上的奥特曼真神气,可它天天站在衣服上太累了,你把衣服脱下来让它休息休息好吗?休息好了,奥特曼才更有力气保护你呀。

再说,奥特曼很喜欢干净,你看,你的奥特曼都脏了,你不脱下来给它洗一洗,它会伤心的。

”听我这么一说,王天一点了点,连忙脱下了衣服,把它叠好放在了衣架上。

作为老师,举手投足间都给孩子传递着重要的信息,成为他们努力地坐标方向,所以我们要以自身的心灵去用心的接触孩子的心灵,把老师的爱心、细心变成“成功教育”的动力。

由孩子拿幼儿园玩具想到的


前几天班里刚转来一个小朋友羽斐,我害怕小孩不适应,再加上家长的各种嘱托,平日里就多关注了她一下。

一天,我发现她站在玩具柜哪儿东瞧瞧西看看,自始至终紧紧地抓着她的书包,我走上前把她的书包打开看了看,说:“羽斐,你怎么拿幼儿园的玩具?”她看了我一下,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也没有说话,我看着她继续说:“快拿出来放到玩具柜里,幼儿园里的玩具属于所有的小朋友,只能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是不可以带回家的,你知道么?”她看着说,木然的点了点头,极不情愿的把玩具从书包拿了出来。

针对这件事,我和她妈妈进行了沟通,她妈妈说:“说好听的你这是拿幼儿园的玩具,说难听点,你这就是偷呐!”她妈妈说完,狠狠的推了她一下,可以看出,她妈妈很生气,我对她妈妈说:“羽斐她才四岁,有时候分不清好坏是非也是正常的,毕竟她还是个小孩子。”她妈妈几乎要掉下眼泪了,握着我的手,跟我说:“刘老师,你说这可怎么办才好?她有时拿小朋友的东西,橡皮铅笔什么的,你说她小小年纪,怎么能这样啊?为了这,我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她……哎,我是一点辙都没了啊!”看着快要哭了的羽斐妈妈,我也难受的很:“把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吧,我想想办法,你也别使劲说她了,更不能打她。”

我每天户外活动的时候都去找羽斐说话,有时候给她讲故事,有时候和她聊聊天,慢慢的跟她说一些做人的道理,慢慢的她开始信任我,常常主动走到我身边跟我说一些悄悄话,她也没让我失望,再也没有拿过幼儿园或者其她小朋友的东西。

小孩子不懂事是很常见的,都识大体的话,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耐心,更要做到细心,关注每一个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为他们明媚的未来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