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幼儿要多一些宽容

平等对待学生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行 12-11

作为小班幼儿教师,当孩子淘气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幼儿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慢慢的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以往从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们更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一次,我给小朋友讲“爱护玩具”时告诉他们:“有专门放学习用具的。大家要爱护它,保持整洁。”正说着,只见吴明可小朋友,把纸屑全倒在了地上。当时我心里想,我话还没说完,就自己行动,真不守纪律,所以立刻批评了他。只见他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一看他的表现,知道他对批评一时还接受不了。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气:“吴明可是懂事的好孩子,想整理干净,只是忘记把纸屑放在什么地方。快来!老师和你一起捡干净纸屑。要不然,别的小朋友该给提意见了,怎么只自己干净,忘了班集体呢?”他虽然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但捂着耳朵的双手放下来并开始慢慢捡纸屑。在我不断地鼓励下,他把地上的纸屑全捡干净了。 事后我与吴明可小朋友谈心,知道是幼儿教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他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他的角度看问题,让他感到老师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敏锐信任的眼神,幽默活泼的话语、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幼儿教师的正面教育。

让我们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怨恨,多一份宽容,就多一片辽阔的天空,多一份宽容,就多一片灿烂的阳光。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对孩子要多一些表扬


自开学以来,钦浩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时,都表现的不高兴,不愿意进来,看到他这样,我都会想办法把他哄进来,问他爸爸他爸爸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找不出具体的原因,我自己认为也许刚开学的原因,等时间长了就好了,也就没再去认真的无观察他。

可是,有一天他爸爸来送他说:“老师,钦浩说他不愿意画画,还说画画的时候,小朋友们说他画的不好看,就不愿意来幼儿园了,也许您多表扬一下他会好的,“听了他爸爸的话,我回想了一下他自开学来的表现,每次画画钦浩小朋友都不愿意动手,即使画了也是用简单的颜色画一画,但有的小朋友画得很好,我都表扬了他们,并把他们的画贴到活动墙上,对于钦浩我也没表扬也没有给他贴到活动墙上,可能是小朋友见我没有表扬他,也没贴到活动墙上,就说他画的不好。我为我自己的失察而向钦浩的爸爸道歉,同时也告诉他爸爸,在家的时候,多给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让他对画画产生兴趣,这样孩子就不会再为画画犯愁了,我也在幼儿园里多关注一下。以后每次画画,我都会去耐心的教他画,并且对他的画进行了表扬,并且把他的画贴到活动墙最显眼的地方。他脸上终于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还对小朋友说老师说我画的很好,还说墙上也有我的画了。从那以后,我每发现钦浩的进步,都会表扬他、鼓励他,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下,钦浩变了,他不仅愿意上幼儿园了,同时也爱上了画画,他爸爸也高兴地说不用再为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不爱画画犯愁了。

看来,作为幼儿教师,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才不至于使那些在某些方面差的孩子失去信心和前进的勇气。

教育随笔:请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教育随笔:请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作为幼儿教师,当幼儿犯错误时候,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从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如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来判断对幼儿的行为以及已有的经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随着对《幼儿园新纲要》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观念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要改变以往从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一次,我给小朋友讲“爱护环境”时告诉他们:“每个小朋友都要爱护我们教室里的每个角落的环境”正说着,只见欣欣小朋友马上转过身去摸后面柜子上贴的美术作品,把一幅美术作品给撕烂了。当时我心里想,我话还没说完,就开始犯错误了,真不守纪律,所以立刻批评了她。只见她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一看她的表现,知道她对批评一时还接受不了。平日她好胜心强,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强于其他孩子,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伤了她的自尊心。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气:“欣欣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希望你能够改正错误,记住老师的话,不能再像这样了,不然小朋友也对你印象不好了哟!”她虽然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但低着头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

事后我与欣欣小朋友谈心,知道是教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她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她的角度看问题,让她感到老师理解她,这样,在她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

通过这件事使我体会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话语、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教师的正面教育。

教育随笔:多些理解和宽容


教育随笔:多些理解和宽容

作为教师,每当孩子们不合作、淘气、犯错误时,究竟该如何对待呢?过去,我总习惯从成人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或已有的经验和对幼儿的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对新《纲要》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教师观念的转变,我觉得,教师一定要首先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过去以成人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的教育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一次,我在给孩子们讲“爱护公物”时说:“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放书包的地方,相对应的上面还有各个小朋友的名字,是专门放书包的,大家要爱护它,保持整洁……”可话还没说完,就只见梁韵静小朋友走过去把柜子上面的纸屑用手全都扫在了地上。当时我心里想:我还没让整理小朋友自己放书包的地方,她就自己行动了,真不守纪律!于是我立即批评了她,只见她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都不看我,头也扭向一边,表现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看她这副模样,也有些生气,但转念一想,这小姑娘平时就十分好强,各方面的能力都优于其他孩子,我现在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伤了她的自尊心。于是我用鼓励的口气说道:“梁韵静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快一些把放书包的地方整理好,可是忘了到底该把纸屑放在什么地方了,现在老师和你一起把纸屑捡干净,要不然,别的小朋友该提意见了,怎么能只顾自己干净,忘了集体的整洁呢?”虽然她还是不太情愿,但终于慢慢蹲下来开始捡纸屑了。事后,我又特地找她谈心,了解她的想法,告诉她老师当时为什么要那样跟她说。

我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认为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感到老师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让他在心里对你信服,在他心情愉悦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语言、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带给孩子愉悦的感受,从而让孩子在宽容、理解的氛围里,消除抵触的心理,获得被尊重、理解的感受,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正面教育。所以,不管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妨对孩子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只有那样,孩子才会愉快地成长,而教育也会因此变得更轻松一些。

多一点宽容与理解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多一点宽容与理解”!

孩子是活泼可爱的,他们有时很调皮,有时很懂事。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只有你细心观察才能发现。

涛涛是我班的“捣蛋鬼”,他好动,总喜欢满教室的乱穿,总是坐不住。

尽管我耐心教育他,可一段时间下来,收效不大,我有些气馁了。

可有一天发生的事,让我又对他有了信心。

那一天,有几个小朋友吃完饭碗也没放好就去玩了,我就去叫他们。

可一转眼,看到涛涛已经吃好了,正在收拾。

那几个小朋友看了都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我看了心里感到很欣慰,他现在就很棒,不是吗?我走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谢谢你,涛涛,你真能干!”说完我在他脑门上贴了一颗五角星,他看了看我,高兴地笑着出去玩了。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慢慢回味:每个孩子的秉性不同,但他们都有惹人喜爱的一面。

对于调皮的孩子,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调皮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

我们往往武断地认为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是不对的。

对这些调皮的孩子,我们常常很严厉,少了许多宽容与理解,从而让他们产生了抵触心理。

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让我们多深入观察了解他们,多从正面加以鼓励与引导,多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的闪光点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不知道本文“多一点宽容与理解”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教随笔:对特殊孩子的要多一些关爱


有一次王泓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老师,我跟你说个事情,我妈妈不要我了.”当时我懵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王泓小朋友是我们班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从小因为腿脚不好,动了两次手术还没有痊愈,以至于留下了后遗症,现在走路很慢,而且上楼梯自己不能正常的行走,行动很吃力。我对这个孩子很留意,对于他充满了很多的关爱,什么事情我都会提前考虑到他,有的时候我会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帮助他。在有些事情上他根本就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的帮助才可以做好。比如:尿尿的时候会尿湿了裤子,上下楼梯上下床要有人扶……每次看到他蹒跚的脚步,我都会在心里想,如果它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那该多好!

有一次王泓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老师,我跟你说个事情,我妈妈不要我了.”当时我懵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我并不知道别人看到这样的孩子会对他报以何种态度,但是我想对天下的人们说:“对他们好一点,多一点关爱之心,虽然他们的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他们的内心也跟正常的孩子们一样,他们渴望的是关爱和尊重。善良的人们,摘下你们的有色眼镜给这些孩子们多一点的爱吧!

多给他一点宽容和帮助


情景描述:角色游戏开始了,点点急匆匆地跑进了“香色满园”,拿起一串虾就往嘴巴里“塞”,厨师看见了连忙对他说:“这菜是生的,还没有烧是不能吃的。”说着就从点点的手中拿过来放在锅里煮起来,等到厨师煮好转过身想把菜给点点时,发现他已经不在了。点点呢却已经跑到了“娃娃家”里,他看见桌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就马上拿起来放在嘴边又想吃,这时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从他手中抢了过来说:“谁让你自己拿的,这是我给宝宝准备的,你不能吃。”点点有点生气了,他一把就把桌上的“美味佳肴”推到了地上,一边推还一边嘀咕着什么,妈妈见状就跑到我面前告了点点一状。

评析:点点时一个调皮、天真的孩子,他的自控力很弱,喜欢东跑西窜,做事没有目的性和规则性,在游戏中始终处于游离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因此点点经常会到各个游戏区走到、捣乱,大家都不是很欢迎他的到来。其实,点点的行为是因为他对游戏材料产生的兴趣和急于求玩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这与他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有关,他往往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这时点点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帮助,让他懂得只有在游戏中互相谦让、互相合作,才能快乐地游戏,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我还引导其他同伴主动地与点点交往、合作,多给他一点宽容和帮助,耐心、有礼貌的告诉点点应该怎样玩,而不是一味的排斥他、批评他,让点点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逐步提高游戏能力,真正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幼儿教师要宽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午睡后,孩子起床,我给孩子发午点我发完后,问谁还没有,没有人回答,然后,我转身坐了下来,一会儿,我巡视了一下孩子们,发现林林没有午点,我就问:“林林,没有午点吗?”他点点头。我冲他笑着说:“那刚才老师问,你怎么没说话呢!”他也笑着回了一句:“你瞎眼了呗!”我当时也没太注意,也就没说什么,又冲他笑了笑。这时候,他旁边的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他刚才说你瞎眼了。”我听了,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下,刚想冲他发火,却发现他还是冲着我笑,我庆幸,幸亏自己没有发火,我意识到,他虽然说了脏话,其实,他根本就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理解它的好坏。我想:他可能是和那个大人学的,然后感觉好玩就学了来。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话语也是天真的、纯洁的,他们的话语没有成人的那种阴险,有一个词很好“童言无忌”。我当着全班小朋友说:“林林,肯定能改掉,你们信吗?”“信!”“那我们一块帮林林改掉这个习惯行吗?”“行!”“林林你说行吗?”“行!”“嗯,老师相信你,肯定能改掉,我们拉拉钩。”我和林林拉了钩。我相信,我的孩子他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因为,他们天真,他们可爱,他们值得信赖!

多赏识幼儿,多给幼儿一些鼓励


我们班的许哲豪,平时在各方面动作比一些较慢,在前一阶段学跳绳的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有点担心,因为他的反应不灵敏会影响学跳绳的进度,但我们在和他交流时,就经常鼓励他,每当他跳过一个或两个时,就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他:“照这种方法跳下去,马上就会。”他妈妈与我们交流到:“老师的鼓励、赞赏给了他很大的力量,回到家天天吃晚饭前训练。”出乎我们的意料,健健很快学会跳绳,在我们班里学得比较快的一个。“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的需要。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生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别人的赏识。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从赏识他们开始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